CY T 222—2020 柔性版制版过程控制要求及检测方法.pdf

上传人:花仙子 文档编号:1500434 上传时间:2021-03-24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1.8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CY T 222—2020 柔性版制版过程控制要求及检测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CY T 222—2020 柔性版制版过程控制要求及检测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CY T 222—2020 柔性版制版过程控制要求及检测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CY T 222—2020 柔性版制版过程控制要求及检测方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CY T 222—2020 柔性版制版过程控制要求及检测方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0 - 11 - 16 发布 2021 - 02 - 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行业标准 Process control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for flexographic platemaking ICS 37.100.01 A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署 发 布 CY/T2222020 柔性版制版过程控制要求及检测方法 I CY/T 2222020 目次 前言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数据文件要求 3 5 版材要求 3 6 设备要求 3 7 洗版液要求 4 8 制版车间环境要求 4 9

2、 工艺控制要求 4 10 印版质量要求 5 11 检验方法 7 附录 A(规范性附录)柔性版质量测试图 11 附录 B(规范性附录)平台式数字千分尺 13 附录 C(规范性附录)柔性版网点测量仪 15 参考文献 17 III CY/T 2222020 本标准依据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70)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深圳市英杰激光数字制版有限公司、上海中浩激 光制版有限公司、富林特(上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嘉升制版

3、(上海)有限公司、杜邦(中国)研 发管理有限公司、艾司科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福建长信纸业包装有限公司、上海紫丹食品包装印 刷有限公司、广东正艺柔版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柔印机械有限公司、东莞瑞盈成像技术有限公司、上 海敏晨化工有限公司、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上海正伟印刷有限公司、谷鑫(福建)数据服 务有限公司、陕西聚众智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梅居印刷科技有限公司、陕西泛标软件有限公司、 金华旺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陕西硕恩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西安新林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印 刷技术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孔玲君、杨晟炜、彭明康、孙勇、李少佳、李玉山、赵嵩、焦剑平、彭新斌、 陆一帆、仇

4、东、陈水波、陈勇波、曹达进、孟玫、施建屏、夏建平、李祥春、林彧韬、王振平、王哲思、 高高、邓晓琳。 前言 1 CY/T 2222020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柔性版制版过程中所涉及的术语和定义、数据文件要求、版材要求、设备要求、洗 版液要求、制版车间环境要求、工艺控制要求、印版质量要求及其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基于平张固态感光树脂版的柔性版制作,其他柔性版制作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10 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试验方

5、法 GB/T 36487 印刷机械 柔性版数字直接制版机 JJG 304 A 型邵氏硬度计检定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印版printingplate 用于传递呈色剂 / 色料(如油墨)至承印物的备印图文载体。 GB/T 9851.12008,定义 4.8 3.2 柔性版flexographicplate 通过凸起部分将油墨转移到承印物表面的弹性 印版(3.1) 。 3.3 版材rawplate 制作 柔性版(3.2) 所使用的固体感光树脂版。 3.4 浮雕relief 柔性版(3.2) 上用于转移图文信息的凸起部分。 3.5 印版厚度thicknessofpr

6、intingplate 柔性版(3.2) 实地区域的背面与印刷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3.6 标称厚度nominalthickness 依据 印版厚度(3.5) 的设计要求为版材标注的厚度数据。 柔性版制版过程控制要求及检测方法 2 CY/T 2222020 3.7 胶片制版系统film-basedplatemakingsystem 使用胶片上的图文信息进行制版的系统。 3.8 数字制版系统digitalplatemakingsystem 直接使用数字图文信息进行制版的系统。 3.9 数字版digitalplate 适用于 数字制版系统 (3.8) 的 版材(3.3) 。 3.10 灰雾度fogd

7、ensity 经成像处理后的胶片上图文空白区域的透射密度与胶片片基的透射密度之差。 3.11 遮光涂层masklayer 数字版(3.9) 表面阻挡感光层曝光的涂层。 3.12 残留密度stainlevel 数字版(3.9) 成像处理后图文中透明区域的透射密度与无遮光涂层的透明区域的透射密度之差。 3.13 底基floor 柔性版(3.2) 上的非图文区域。 注: 为方便理解,图 1 给出了对应的示意图。 说明: A底基 B图文区域 图 1柔性版底基示意图 3.14 底基厚度floorthickness 底基(3.13) 表面与印版背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3 CY/T 2222020 3.15

8、标称硬度nominalhardness 依据印版硬度的设计要求为版材标注的硬度数据。 4数据文件要求 使用各分色版的 1bit Tiff 格式文件存储及传送分色印版图文加网信息的数据。 5版材要求 5.1表观质量 版面平整,无气泡、脏点、擦伤、折痕、版边流胶等现象,数字版的遮光涂层不应有肉眼可见的透光点。 5.2厚度 5.2.1版材厚度应采用标称厚度进行标注。 5.2.2版材的标称厚度宜为 0.76 mm、1.14 mm、1.70 mm、2.28 mm、2.54 mm、2.84 mm、3.94 mm。 5.2.3版材厚度应均匀,同一张版材不同位置的厚度偏差以及同一型号不同批次版材间的厚度偏差应

9、 满足表 1 的要求。 表 1版材厚度偏差要求 单位为毫米 版材标称厚度 同一张版材的厚度最大偏差 相同型号版材的厚度最大偏差 0.76 0.02 0.03 1.14 0.02 0.03 1.70 0.02 0.03 2.28 0.03 0.04 2.54 0.03 0.04 2.84 0.03 0.04 3.94 0.05 0.06 6设备要求 6.1成像设备 成像设备应满足 GB/T 36487 的要求。 6.2曝光设备 6.2.1设备安全性能 6.2.1.1设备的电源供给部分应有保护接地线,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 4 。 6.2.1.2设备应配备紧急停止开关及相应的安全连锁装置。 6.2.2

10、曝光设备性能 6.2.2.1 光源和曝光台面应配备闭环温控系统。 6.2.2.2 紫外光 A 波段(UVA)光源的光谱波峰应为 365 nm。 4 CY/T 2222020 6.2.2.3 数字制版系统紫外光 A 波段(UVA)光源的最低能量应不小于 16 mW/cm 2 ,胶片制版系统紫外 光 A 波段(UVA)光源的最低能量应不小于 12 mW/cm 2 。 6.2.2.4 光源的紫外光能量应均匀,不同位置的能量偏差应不大于 10%。 6.2.2.5 光源的紫外光能量应恒定,波动误差应不大于 5%。 6.2.2.6 真空负压应不小于 0.08 MPa。 6.3洗版设备 6.3.1 应配有洗

11、版液恒温装置。 6.3.2应配有毛刷压力调节机构,毛刷各处压力应均匀。 6.3.3应配置洗版液过滤循环装置和新洗版液的喷淋装置。 6.3.4 应具有洗版液浓度在线检测及调节控制功能。 6.4烘干设备 6.4.1应配备温控装置、定时装置和排风装置。 6.4.2开机 30 min 后,烘箱内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偏差应不大于 5 。 6.5后处理去黏设备 6.5.1应配有排风装置。 6.5.2紫外光 A 波段(UVA)光源的光谱波峰应为 365 nm,紫外光 C 波段(UVC)光源的光谱波峰应为 254 nm。 6.5.3紫外光 A 波段(UVA)光源的最低能量应大于 7.5 mW/cm 2 ,紫外光

12、C 波段(UVC)光源的最低能 量应大于 12 mW/cm 2 。 6.5.4光源的紫外光能量应均匀稳定,不同位置的能量偏差应小于 10%。 6.5.5紫外光 C 波段(UVC)光源应配备安全连锁装置,抽屉打开时应能即时切断光源电源。 7洗版液要求 7.1溶剂型洗版液不应含苯、二甲苯、三氯乙烯。 7.2溶剂型洗版液不宜含四氯乙烯。 7.3溶剂型洗版液的沸点应不小于 120 ,闪点应不低于 60 。 7.4溶剂型洗版液应在避阳光通风处存储,环境温度应为 5 30 。 8制版车间环境要求 8.1 成像车间和曝光车间应保持洁净,环境温度应为 18 26 ,相对湿度应为 30% 70%。 8.2 洗版

13、车间应保持通风。 9工艺控制要求 9.1成像 9.1.150% 阶调处的阶调值允差应不大于 1%。 9.1.2数字版的残留密度应不大于 0.07,50% 阶调处的相对密度应为 0.300.02。 9.1.3胶片的灰雾度应不大于 0.04,非图文区域的密度应不小于 3.8。 注: 紫外光隔离型胶片的技术要求可参照使用。 5 CY/T 2222020 9.2曝光 9.2.1背曝光前应开机预热,使光源达到正常工作能量。 9.2.2曝光平台温度应控制在 20 35 。 9.3洗版 9.3.1洗版过程中洗版液的温度应稳定,波动误差应不大于 2 。 9.3.2 洗版液的固含量应不大于 4%。 9.3.3

14、底基及文字线条边缘处应无多余残留树脂。 9.4烘干 9.4.1烘干温度宜控制在(603),且应定期检测烘箱温度及其均匀性。 9.4.2烘干时间宜为 1.5 h 3 h。 9.5后曝光去黏 9.5.1后曝光之前应先检测版面的表观质量。 9.5.2半成品版烘干后应冷却至常温,再进行后曝光去黏处理。 10印版质量要求 10.1表观质量 印版表面应平整,无图文内容缺失、凹坑、粘脏等。 10.2厚度偏差 10.2.1 一套印版中的各印版之间的厚度偏差应不大于 0.03 mm。 10.2.2同一张印版的厚度偏差和底基平整度偏差应满足表 2 的要求。 表 2印版厚度偏差要求 单位为毫米 版材标称厚度 印版厚

15、度的最大偏差 底基平整度的最大偏差 0.76 0.02 0.10 1.14 0.02 0.10 1.70 0.02 0.15 2.28 0.03 0.20 2.54 0.03 0.20 2.84 0.03 0.25 3.94 0.05 0.25 10.3尺寸误差 在环境稳定的情况下,一套印版的各条对角线之间的长度误差应不大于 0.02%。 10.4浮雕高度 10.4.1 版材厚度小于或等于 2.28 mm 时,浮雕高度宜为印版总厚度的(455)%。 10.4.2 版材厚度大于 2.28 mm 时,浮雕高度宜为印版总厚度的(505)%。 6 CY/T 2222020 10.5硬度 印版硬度与版材

16、标称硬度的偏差应不大于 3 邵氏 A。 10.6成像质量要求 10.6.1能再现的最细独立线、最小独立点、最小文字、阶调再现范围应符合表 3 和表 4 的要求。 表 3数字成像系统的印版成像质量要求 版材标称 厚度 (mm) 最细独立线(mm) 最小独立点 直径(mm) 最小号文字(阳文) 网点还原性能 阳线 阴线 中文字符 (pt) 英文字符(pt) 最高网目线数 (线每厘米) 阶调值范围 0.76 0.08 0.08 0.2 2 2 69 1% 98% 1.14 0.08 0.08 0.2 2 2 69 1% 98% 1.70 0.08 0.08 0.2 2 2 69 1% 98% 2.2

17、8 0.09 0.09 0.2 3 2 53 2% 98% 2.54 0.1 0.1 0.2 3 2 53 2% 98% 2.84 0.1 0.1 0.2 3 2 48 2% 98% 3.94 0.2 0.2 0.4 3 3 48 2% 98% 表 4胶片制版系统的印版成像质量要求 版材标称 厚度 (mm) 最细独立线(mm) 最小独立点 直径(mm) 最小号文字(阳文) 网点还原性能 阳线 阴线 中文字符(pt) 英文字符(pt) 最高网目线数 (线每厘米) 阶调值范围 1.14 0.1 0.1 0.2 3 3 60 2% 95% 1.70 0.1 0.1 0.2 3 3 60 2% 95%

18、 2.28 0.1 0.1 0.2 3 3 53 2% 95% 2.54 0.1 0.1 0.2 3 3 53 2% 95% 2.84 0.1 0.1 0.2 4 4 53 3% 95% 3.94 0.3 0.3 0.4 5 4 44 4% 95% 10.6.2 能够再现的最细独立线应不弯曲、不倒塌、不残缺。 10.6.3 能够再现的最小独立点应不变形。 10.6.4 能够再现的最小中英文字符应清晰不糊,不缺笔断画。 10.6.5 2%、25%、50% 阶调值处的阶调值允差应满足表 5 的要求。 表 5印版的阶调值允差 阶调值范围 网目线数 48 线每厘米 网目线数 48 线每厘米 2% 1%

19、 1% 25% 1.5% 2% 50% 2.0% 2.5% 7 CY/T 2222020 11检验方法 11.1测试图 11.1.1测试图为二值图像,分辨率随成像设备精度而定。整体效果图见附录 A 中的图 A.1,测试元素 分布位置见附录 A 中的图 A.2。 11.1.2具有文字测试区,分布在测试图的1区,包括A和B两个子区域(见图A.2),含中英 文字符。中文字符为“柔性版制版质量测试图”,英文字符为“Test Targets for Flexographic Platemaking”;字体高度为 0.7056 mm 4.2336 mm,步长为 0.3528 mm;英文字体为 Times

20、New Roman,中文字体为宋体。 注: 字体高度 0.3528 mm 相当于字号 1 pt,字体高度 0.7056 mm 4.2336 mm 相当于字号 2 pt 12 pt。 11.1.3具有独立点测试区,分布在测试图的 2 区,包括 A 和 B 两个子区域(见图 A.2),独立点直径 为 0.1 mm 0.8 mm,直径步长为 0.1 mm。以独立点为中心,半径不小于 3 mm 的范围内为空白区域。 11.1.4具有独立线测试区,分布在测试图的 3 区,包括 A 和 B 两个子区域(见图 A.2),独立线宽度为 0.08 mm0.3 mm,线宽步长为0.01 mm,分别包含纵向和横向排

21、列的阴阳两种直线对。以独立线为中心, 相邻线条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 5 mm。 11.1.5具有网点测试区,包括 8 组网目线数的阶调梯尺,分布在测试图的 4 区,包括 A 和 B 两个 子区域(见图 A.2)。每一组梯尺包括网点面积率为 1% 10%(步长为 1%)、20% 100%(步长为 10%),以及 25%、75%、91% 98%(步长为 1%)的色块,色块大小为 15 mm15 mm。其中网目线数 分别为 69 线每厘米、60 线每厘米、53 线每厘米、48 线每厘米、44 线每厘米、40 线每厘米,采用圆 形网点。 注 1: 1 线每厘米相当于 2.54 lpi。 注 2: 在不同

22、的输出分辨率下,网目线数可根据实际情况略有调整。 11.1.6具有印版厚度与底基厚度测试区,每一区域的大小为 30 mm30 mm,分布在测试图的 5 区, 包括 A、B、C、D、E、F、G、H、I 九个子区域,见图 A.2。 11.2印版测试样制作 按工艺控制要求制作含有附录 A.1 所示测试图的印版测试样。 11.3检验 11.3.1表观质量 目视观察版材或印版表面,必要时可借助于放大镜进行观察。 11.3.2尺寸测量 版材和印版的宽度、长度、对角线用标定过的分度值为 0.02 mm 的量具进行测量。 11.3.3厚度及其均匀性测量 11.3.3.1测量仪器要求 用分度值为 0.001 m

23、m 的符合附录 B 要求的平台式数字千分尺测量版材和印版的厚度。 11.3.3.2厚度测量 厚度测量按下述步骤进行: a) 测量版材或印版的厚度时,被测量区域面积应不小于 15 mm15 mm; b) 把被测版材的版面或印版图文面朝上,水平放置于千分尺测量平台上; c) 用千分尺测量版材或印版上被测量区域与测试平台表面间的垂直距离; 8 CY/T 2222020 d) 每个区域测量 3 次,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值。 11.3.3.3版材厚度偏差测量 版材厚度偏差测量按下述步骤进行: a) 版材的尺寸应不小于 500 mm500 mm; b) 均匀选取版材的上中下、左中右位置上各一个点,共计 9

24、 个测量点,如图 2 所示。 图 29 个测量点位置选取示意图 c) 同一张版材的厚度偏差按式(1)计算; h = H max H min (1) 式中: h同一张版材的厚度偏差; H max 版材的 9 个测量点中的厚度最大值; H min 版材的 9 个测量点中的厚度最小值。 d) 同一型号不同版材的厚度偏差按式(2)计算。 H = H 1_ave H 2_ave (2) 式中: H 同一型号不同版材的厚度偏差; H 1_ave 随机抽样版材 1 的 9 个测量点的厚度平均值; H 2_ave 随机抽样版材 2 的 9 个测量点的厚度平均值。 11.3.3.4印版厚度偏差测量 印版厚度偏差

25、测量按下述步骤进行: a) 选取印版测试样 5 区 A、B、C、D、E、F、G、H、I(见图 A.2)共 9 个区域中的“版厚测量区” 作为测量点; b) 以 9 个测量点中印版厚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作为印版厚度偏差。 11.3.3.5底基平整度偏差测量 底基平整度偏差测量按下述步骤进行: a) 选取印版测试样 5 区 A、B、C、D、E、F、G、H、I(见图 A.2)共 9 个区域中的“底基厚度测量区” 作为测量点; b) 以 9 个测量点中底基厚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作为底基平整度偏差。 9 CY/T 2222020 11.3.3.6浮雕高度测量 浮雕高度测量按下述步骤进行: a) 选取

26、印版测试样 5 区 A、B、C、D、E、F、G、H、I(见图 A.2)共 9 个子区域中的“版厚测量点” 作为测量点,以 9 个测量点的印版厚度平均值作为印版厚度( H plate ); b) 选取印版测试样中 5 区 A、B、C、D、E、F、G、H、I(见图 A.2)共 9 个子区域中的“底基厚 度测量点”作为测量点,以 9 个测量点的底基厚度平均值作为印版的底基厚度( H floor ); c) 将 H plate 减去 H floor 的值作为印版的浮雕高度。 11.3.4光源的紫外光能量及其偏差检测 11.3.4.1测量仪器要求 使用分度值为 0.1 mW/cm 2 、量程为 1 99

27、 mW/cm 2 的紫外光能量计。用于检测紫外光A波 段(UVA)的 UV-A-Meter) 1) 紫外光能量计的波峰应为 360 nm,光谱测量范围为 315 nm 400 nm。 用于检测紫外光 C 波段(UVC)的 UV-C-Meter) 2) 紫外光能量计的波峰应为 254 nm,光谱测量范围为 230 nm 280 nm。 11.3.4.2测量方法 测量按下述步骤进行: a) 在曝光台面上均匀选取 9 个点作为测量点,待光源充分预热且稳定后用紫外光能量计进行测量, 把能量计的稳定读数作为该测量点的能量值; b) 将 9 个测量点的能量平均值作为曝光设备光源的紫外光能量; c) 将 9

28、 个测量点中的能量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作为光源不同位置的紫外光能量偏差; d) 在光源充分预热且稳定后,选取曝光台面上的某个测量点,每隔 5 min 测量光源的紫外光能量, 先后测量 9 次,将 9 次测量值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作为光源能量的波动误差。 11.3.5烘箱内温度偏差检测 11.3.5.1测量仪器要求 使用分度值为 0.1 的温度计。 11.3.5.2测量方法 测量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a) 在烘箱内均匀选取 9 个点作为测量点,用温度计测量各测量点的温度; b) 计算各测量点的温度测量值与烘箱温度设定值之差的绝对值,作为各测量点的温度偏差; c) 将 9 个测量点中的最大温度偏差作

29、为烘箱内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偏差。 11.3.6灰雾度和残留密度测量 11.3.6.1胶片的灰雾度测量 用符合 GB/T 2410 规定的透射密度计,测量胶片在没有防黏层阻隔情况下的透射密度(D1)和胶 片经成像处理后形成的空白区域的透射密度(D2),将 D2 减去 D1 的值作为胶片的灰雾度。 1)UV-A-Meter 紫外光能量计是由德国 Khnast Strahlungstechnik GmbH 提供的紫外光能量计的商品名。给出这 一信息是为了方便本标准的使用者,并不表示对该产品的认可。如果其他等效产品具有相同的效果,则可使用这些 等效产品。 2)UV-C-Meter 紫外光能量计是由德国

30、Khnast Strahlungstechnik GmbH 提供的紫外光能量计的商品名。给出这 一信息是为了方便本标准的使用者,并不表示对该产品的认可。如果其他等效产品具有相同的效果,则可使用这些 等效产品。 10 CY/T 2222020 11.3.6.2数字版的残留密度测量 残留密度测量按下述步骤进行: a) 数字版的残留密度应采用相对密度描述; b) 使用 GB/T2410 规定的透射密度计; c) 用粘胶带清除数字版表面的遮光涂层 ( 如黑膜 ),测量清除遮光涂层后数字版透明区域的透射 密度(D1)。 d) 测量经成像处理后的实地区域的密度(D2),将 D2 减去 D1 的值作为数字版

31、的残留密度。 11.3.7硬度测量 选取印版测试样 5 区 A、B、C、D、F、G、H、I(见图 A.2)共 8 个子区域中的“版厚测量点”作 为测量点,用符合 JJG 304 检定规程的邵氏 A 硬度计测量印版的硬度,每个位置测量 3 次,取 3 次的 算术平均值作为该位置的印版硬度,最后取 8 个测量点硬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印版的硬度。 11.3.8印版成像质量检测 使用分度值为5 m、放大倍率为200的显微镜检测印版测试样中还原出的独立点的直径、线条宽度、 文字大小、网点阶调值及其对应的网目线数。 11.3.9阶调值允差检测 11.3.9.1测量仪器要求 使用符合附录 C 要求的柔性版网点

32、测量仪进行测量。 11.3.9.2检测 阶调值增加测量按以下步骤进行: a) 利用柔性版网点测量仪对被测色块进行测量,记录网点面积率测量值(D M ); b) 按式(3)计算阶调值增加。 TVI = D M D S (3) 式中: TVI被测色块的阶调值增加; D M 被测色块的网点面积率测量值; D S 被测色块的目标网点面积率。 11 CY/T 2222020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柔性版质量测试图 图 A.1柔性版质量测试图示意图 12 CY/T 2222020 5区-A 5区-B 5区-C 5区-D 5区-G 5区-H 5区-I 1区-B 2区-B 3区-B 4区-B 1区-A 2

33、区-A 3区-A 4区-A 5区-E 5区-F 说明: 1 区文字测试区; 2 区独立点测试区; 3 区独立线测试区; 4 区网点测试区; 5 区印版厚度与底基厚度测试区。 图 A.2图 A.1 对应的测试元素分布区域示意图 13 CY/T 2222020 附录 B ( 规范性附录 ) 平台式数字千分尺 B.1测试原理 平台式数字千分尺是由固定连杆配合千分表在平整台面上测量柔性版和版材厚度的仪器。千分尺 的核心部件为可以校准零点的高精度位移传感器。千分尺的控制方式有手动和脚踏板控制两种。 以脚踏板类设备为例,测量过程如下:测量前先对千分表进行归零,测量时,踩住脚踏板,带动 与千分表连接的提升线

34、缆,触发千分表测量头上抬,测量头与平台基座分离。然后将被测量物体放置 在测量头下方的平台上,释放脚踏板,测量头降落并与被测量物体接触,测量头停止运动后读数并记 录厚度值。 B.2结构示意图 脚踏板控制的平台式数字千分尺的结构见图 B.1,其中千分表和测量头结构如图 B.2 所示。 说明: 1平台桌面 2千分表固定连杆 3千分表 4测杆提升线缆 5平台底座 6脚踏板 图 B.1脚踏板式千分尺结构示意图 14 CY/T 2222020 说明: 1平台桌面 2千分表固定连杆 3千分表 4测杆提升线缆 5测量头 6基座 图 B.2千分表结构图 B.3测量精度及要求 千分表的测量范围为 0.001 mm

35、 10 mm,分度值为 0.001 mm。全量程误差应不大于 0.003 mm, 重复误差应不大于 0.002 mm。测量平台应不小于 500 mm500 mm。 测量头的最小直径为 6.350 mm。测量头的接触压力应不超过 1.5 N。 B.4测量要点 使用平台式数字千分尺测量版材或印版厚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保证测量头水平且固定在连杆上; 2)平台桌面使用抛光的铁板或石板,应足够大,且光滑、平整,使印版或版材和测量头水平; 3)千分表的测量头应与基座平行; 4)被测量的最小区域是边长为 9 mm 的正方形; 5)印版或版材与测量台间应完全干净; 6)测量时,印版或版材应正面朝上。 B

36、.5校准办法 B.5.1基座与平台桌面水平 取下千分表,将长度为 150 mm 200 mm、端面平整的钢尺垂直放置在千分尺的基座上方,确保 钢尺与基座平行,钢尺下边缘与基座及平台桌面同时接触。基座的两种情况需做如下处理: 1) 如果因基座过高而导致钢尺拱起,造成钢尺与台面之间有空隙,通过调节基座调整螺丝,降低 基座高度,实现基座与台面水平; 2) 如果因基座过低导致钢尺与基座之间有间隙,通过调节基座调整螺丝,提高底座高度,实现基 座与台面水平。 B.5.2千分表检验与校准 千分表应每年用标准量块检验。当千分表全量程误差超过0.003 mm或重复误差超过0.002 mm时, 应对千分表进行校正

37、。 15 CY/T 2222020 附录 C ( 规范性附录 ) 柔性版网点测量仪 C.1测试原理 柔性版网点测量仪是对印版信息进行精确检测的仪器。网点测量仪通过内置照相机,借助显微放 大设备,在外部光源的照射下,采集获得印版上的网点图像,然后通过图像分析方法,将采集到的网 点图像进行灰度化、图像阈值分割和二值化处理,并通过对单个网点图像连通区域范围的确定和计算, 找出整个柔性版上网点二值化图像连通区域的面积,从而计算得到网点面积、网点尺寸、网点百分比 等参数,并显示在液晶屏上。 C.2结构示意图 柔性版网点测量仪的结构见图 C.1。 说明: 1感光成像器件 2透镜 3柔性版 4透射台 5光源

38、 图 C.1柔性版网点测量示意图 C.3测量精度及要求 柔性版网点测量仪的感光成像器件的分辨率应不小于 800 线,网点面积率测量范围在 60 线每厘米 下为 2% 75%。 C.4测量步骤 使用柔性版网点测量仪的基本步骤如下: 1)将待测印版放置于透明平台上,印版应正面朝上; 2)选择合适的透射光源; 3)找取需要测量的网点; 4)调节聚焦,获取清晰的网点图像; 5)分析获得网点面积、网点尺寸、网点百分比等网点参数。 C.5校准方法 柔性版网点测量仪在使用前应校准像素点尺寸大小,具体方法如下: 16 CY/T 2222020 1)设置柔性版网点测量仪的放大倍率; 2)将国标认证的长度校准板放

39、置于柔性版网点测量仪下方,拍摄获取校准板的清晰、无畸变图像; 3)根据拍摄的尺子刻度显示,在图像中选择二个端点,将这二个端点所对应的校准尺的实际数值 输入网点测量仪; 4)计算该放大倍率下网点测量仪对应的像素点长宽尺寸,从而完成校准。 17 CY/T 2222020 参考文献 1 GB/T 9851.12008 印刷技术术语 第 1 部分:基本术语 2 ISO 12647-6:2012 Graphic technologyProcess control for the production of half- tone colour separations, proofs and product

40、ion printsPart6: Flexographic printing 3 FTA, Flexographic Image Reproduction Specification and Tolerances (FIRST 5.1), Flexographic Technical Association, Inc., 978-0-9894374-6-2 4 CY/T 1952019 绿色印刷 书刊柔性版印刷过程控制要求及检验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行业标准 柔性版制版过程控制要求及检测方法 CY/T 2222020 * 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丰台区三路居路 97 号 邮政编码:100073 电话:(010)5225714352257140 北京睿和名扬印刷有限公司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 开本 880 毫米 1230 毫米1/16印张 1.5字数 16 千字 2020 年 12 月第 1 版2020 年 12 月第 1 次印刷 * 书号:35068214定价:24.00 元 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部调换 版权专有翻印必究 举报电话:(010)52257140 CY/T 222 20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行业标准 > CY新闻出版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