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 T 884-2020 华北落叶松育苗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1502989 上传时间:2021-04-11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697.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3 T 884-2020 华北落叶松育苗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DB13 T 884-2020 华北落叶松育苗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DB13 T 884-2020 华北落叶松育苗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DB13 T 884-2020 华北落叶松育苗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DB13 T 884-2020 华北落叶松育苗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40 B 61 DB13 河北省 地方标准 DB 13/T 884 2020 代替 DB13/T 884-2007 华北落叶松育苗技术规程 2020 - 0 9- 18 发布 2020 - 10 - 18 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3/T 884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DB13/T 884-2007 华北落叶松育苗技术规程。 本标准与 DB13/T 884-200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在 “ 规范性引用文件 ” 中,加入 “ GB 2772 林木种子检验规程 ” 、 “LY/T 1892 落

2、叶松扦插育 苗技术规程 ” 、 “LY/T 2291 落叶松温室容器育苗技术规程 ” ,删除 “DB13/T 613 2005 苗木质量分 级 华北落叶松 ” 。 -修正了 “ 圃地播种育苗 ” 相关内容。包括 “ 层积催芽 ” 、 “ 播前催芽 ” 、 “ 播种方法 ” 及 “ 苗 木管理 ” 等内容 。 -整合了 “ 容器育苗 ” 部分内容。将原 “5.1 育苗容器及技术要求 ” 、 “5.2 容器规格 ” 和 “5.3 育苗基质及处理 ” 合并整理为 “ 5.1育苗容器准备 ” ;将原 “5.4 育苗地条件 ” 和 “5.5 整地作床 ” 合并 整理为 “ 5.2育苗地处理和作床 ” ;

3、将原 “5.6 装填基质 ” 和 “5.7 摆放容器 ” 合并整理为 “ 5.3基质装 填和容器摆放 ” ;将原 “5.8 播种 ” 和 “5.9 移植 ” 合并整理 “ 5.4育苗 ” 。 -删除了原 “5.5 整地作床 ” 中 “ 作低床 ” 的相关内容 。 -整合了 “ 扦插育苗 ” 部分内容。将扦插育苗原 “6.2.1 扦插设备 ” 、 “6.2.2 插床建设 ” 、 “6.3 搭遮荫棚 ” 整合到 “ 6.1育苗设施建设 ” 中。 -增加 附录 A、 附录 B、附录 C。 本标准由 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 提 出并归口。 本标准 主要 起草单位: 河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 、 河北省木

4、兰围场国有林场、河北省塞罕坝 机械林场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高运茹、郑聪慧、代剑峰、张鸿景、周庆营、苏阳、李永东、王淑敏、王丽、 闫庚戌、尹海龙、张汝杰、 邢立平、王利民、李校、时辰、王永文、徐国巧、李桂兰、刘继盈、程诗 惠、赵佳伟。 DB13/T 8842020 1 华北落叶松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华北落叶松 ( 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育苗区划、圃地准备、土壤管理、做 床、育苗、苗期管理、苗木出圃、档案建立等 。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地区 华北落叶松 圃地播种育苗、容器育苗和扦插育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5、。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72 林木种子检验规程 GB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GB 7908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LY/T 1000 容器育苗技术 LY/T 1892 落叶松扦插育苗技术规程 LY/T 2291 落叶松温室容器育苗技术规程 3 育苗区划 3.1 冀北坝上地区和冀北山区为主要育苗区 。 3.2 冀西北山地、冀东山地和其它适应地区可适当育苗 。 4 圃地播种育苗 4.1 圃地准备 4.1.1 圃地选择 圃地设置在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灌溉方便的地段。以 微酸

6、性至微碱性的 壤土或沙壤土为宜,土壤 PH值在 6.5 7.5之间,土壤含盐量控制在 0.1%以下 。不宜选择 盐碱地、重粘 土地、涝洼地和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块。 4.1.2 苗圃建立 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固定苗圃或临时苗圃。按区划设计和生产需要,建设、备置必需的设施与设备。 具体按照 GB 6001规定执行。不宜用杨 、 榆做防风林。 4.2 育苗计划和作业设计 DB13/T 8842020 2 育苗前,应做育苗计划,内容包括育苗面积、总产苗量、苗木规格等;并编制作业设计,明确育 苗技术措施、圃地安排、消耗定额(种子、农药、物料、肥料)、劳动定额、苗木成本等。 4.3 土壤管理 4.3.1 整地和

7、施基肥 包括翻耕、耙地、平整、镇压,具体按照 GB 6001规定执行。结合整地施入基肥,基肥以腐熟有机 肥为主、化肥为辅。肥力中等的土壤 每亩 施入腐熟有 机肥 5000 kg 10000 kg,并施入过磷酸钙 20 kg 25 kg。 4.3.2 土壤消毒和杀虫 结合整地 进行土壤消毒 ,常用药剂 和使用方法 参照附录 A。 4.3.3 接种菌根菌 落叶松菌根菌存在于落叶松老苗圃育苗地和落叶松林地中。可通过客土或在土壤中施入粉碎加工 过的落叶松 针叶 等方式来接种菌根菌。接种时,应严防高温和阳光照射,施用后适量浇水。 4.4 做床 苗床的布设以经营方便、受光均匀为宜。 采用 高床 , 床面高

8、于步道 10 cm 20 cm,床面宽 110 cm 120 cm,步道宽 30 cm 45 cm,床面长 度 依所需面积、地形及灌溉方式而定。床面之间留出排水沟。 苗 床成型后整细耙平。播种前浇足底水 。 4.5 种子选择及处理 4.5.1 种子选择 宜 选择本地种子园 、 优良母树林的种子。种子 质量应达到 GB 7908规定的 、 级 要求 。 4.5.2 种实调制与分级 包括脱粒、精选、干燥和分级。露天晾晒使种子脱落;运用风选、筛选、专用振动筛等方法精选 种子,去除杂质及虫蛀、霉变的劣质种子;将种子晾晒干燥至 7 9 的安全含水量;根据 GB 7908 的规定进行分 级。 4.5.3

9、种子消毒 冬藏或播种前,应对种子作消毒处理, 常用药剂及使用方法参照 附录 B。 4.5.4 层积催芽 包括沙藏和雪藏。沙藏: 土壤封冻前, 选择 背风朝阳 的地方挖种子贮藏坑(深 1.5 m,长、宽依地 势和种子量而定)。将已消毒的种子 按 1: 3的比例 与优质纯净的湿沙混合,湿度为饱和含水量的 60% (用手握成团不出水 、松手不散一碰即散 )。先在坑底垫入 10 cm 15 cm厚的湿沙,再放置混沙种子, 耧 平后覆 20 cm厚的 细湿沙。坑内每 平方米 竖 3 4个直径 4 cm左右的 草把(稻草或麦秸)做通气孔,下 至坑底,上露地面,并 用铁 丝网封顶,以防鼠害。待种子坑内冻实

10、后 盖 30 cm厚的草帘遮荫。 雪藏: 将 已消毒处理的种子按 1: 3的比例与雪混合均匀 , 先 于 坑内 铺 15 cm厚的积雪,再将混雪种子 置于 坑 中 , 上部覆 20 cm厚的 雪,踏实。其他与沙藏相同 。 DB13/T 8842020 3 4.5.5 播前催芽 播 前 5 d 7 d, 选择晴朗无风天气,将清理干净的冬藏种子摊匀,平铺在 临时搭建的塑料大棚内的 塑料布或帆布上,种子 厚度 5 cm 10 cm。专人负责看管, 保持种子湿度 60%左右 。 夜间 或阴天 将种子堆 起,白天摊开, 及时翻动, 避免腐烂, 当 30%种子露白、多数种子扭嘴时即可播种。 4.6 播 种

11、 4.6.1 播种时间 采用 春季播种。土壤化冻后,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 12 左右、土壤垂直深度 10 cm处温度稳定在 8 左右时 ,据 风、寒、冻等天气情况确定播种时间,适时早播。一般情况下,河北坝下地区为 5月中上旬 , 坝上地区为 5月中下旬。 4.6.2 播种量 播种前 , 根据 GB 2772进 行发芽试验,根据计划产苗量、 千粒重、 发芽率及损耗系数等计算播种量。 采用 GB 7908规定的 、 级华北落叶松种子,一般每 亩 播种量为 135 kg 165 kg。 4.6.3 播种方法 苗床撒播或开沟条播。苗床撒播:播前 3 d 4 d苗床浇 透水,床面半干半湿时 均匀撒种, 用

12、面沙或 过筛细土 覆盖种子,厚度 0.3 cm 0.5 cm;开沟条播:播幅 10 cm,沟深 0.5 cm,均匀 撒 种 于 沟 中 ,覆 土厚度 0.3 cm 0.5 cm。覆土后用人工镇压磙镇压,喷水补充种子层水分,以接底墒,对喷水后露出 的种子补加覆土 。 亦可 用专业播种机播种。 4.7 一年生苗木管理 4.7.1 出苗期 一般持续 15 d 20 d。 采用 河水或晒后的地下水 作 少量、多次( 每天 3 5次 ) 喷洒 ,于上午 9: 00 前、下午 4: 00后进行, 大风 或高温 天 气 可适当增加 次数; 严格防范冻害、鸟害。 4.7.2 幼苗期 一般持 续 40 d左右。

13、适当减少 洒 水次数(每天 3次左右),增加单次 洒 水量, 蹲苗以 促 进 苗木根系 生长;雨 后转 晴 应 及时喷水冲净苗茎;严防日灼,地表温度超过 30 应喷水降温;出苗后 40 d、苗木 生长稳定后,进行首次间苗, 留苗株数要多于计划产苗量的 25 30。落叶松 幼 苗期易感染立枯病、 猝倒病和根腐病, 防治药剂和方法 参照 附录 C。 4.7.3 速生期 一般持续 2个月左右。 幼苗长出两轮针叶时,首次 追施速效 氮 肥 , 每 6 d 10 d一次,连施 3 5次, 由最初的 每亩 3 kg 4 kg 逐渐增至 6 kg 7 kg;浇水应多量少次,每 3 d 5 d浇一次透水;松土

14、要先浅 后深(从 0.3 cm 0.5 cm逐渐增至 2 cm),不伤苗根, 及时除草 ;尽 早进 行第二次间苗, 留苗株数要多 于计划产苗量的 15 20。 4.7.4 生长后 期 DB13/T 8842020 4 一般持续 30 d左右。 控制灌溉量和施氮量,追施磷、钾肥 ,以促进苗木木质化,提高抗性。 8月下 旬,叶面喷施 0.4 0.8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每 亩 用量 7.5 kg 15 kg,每 5 d 7 d喷一次,连喷 2 3次,于无风天气进行,并避开 中午;上冻前灌足底水,做好苗木越冬工作。 4.8 两年生苗木管理 4.8.1 留床苗 坝下和坝上地区均适用留床。翌春 , 待土层化

15、冻 5 cm 10 cm后,视墒情浇水保墒。坝下地区,可 于 4月上旬待床面土层化冻 20 cm时切断主根,切根深度 15 cm 20 cm,及时踩实、浇透水,防止透风 , 可结合土壤疏松之际进行第三次间苗 ;坝上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切根或不切根。 5月中上旬,苗木 木质化前,进行打杈、抹芽,以培育独茎苗,要求不伤苗根、顶芽、皮茎。 5月中旬前后,追 施尿素 , 每 7 d 10 d一次,连追 3 4次,第一次 每亩 用量 6.6 kg, 第二次 10 kg, 第三次 15 kg。 适时 松土除草, 主要病虫害及 防治 方法 参照附录 C。 4.8.2 换床苗 坝下地区视情况换床移苗,以促进

16、苗木侧根生长,提高造林成活率。春季,结合整地施入基肥, 并作土壤消毒、杀虫等处理,参见 5.3。苗木萌动前、切根后移植,随起随栽,宽窄行排列,株距 5 cm, 窄行行距 10 cm 15 cm,宽行行距 20 cm;亦可在 播种苗床上用植苗锹栽苗, 苗木 横向排列 于床上 ,株 距 5 cm,行距 10 cm。栽植前苗木先分级 、 其次剪根 、 然后蘸 泥浆, 置于 塑料桶内,以利于保湿 , 栽后 及时浇水,其它管理同留床苗。 5 容器育苗 5.1 育苗容器准备 5.1.1 容器选择 以生态环保、质优价廉、易降解、易操作、保水性能好、不易破碎的容器为宜,常用塑料薄容器、 硬塑料杯、穴盘、无纺布

17、容器等。容器种类和规格参 照 LY/T 1000。 5.1.2 基质处理 常用腐殖质土、土杂堆肥、苗圃或林地菌根土、山地草皮土、泥炭土、火烧土等作育苗基质。基 质经除杂、粉碎、过筛处理后,按一定比例充分混合。基质可添加适量基肥。基质消毒后,应用菌根 土或菌种接种菌根菌。基质成分比例及基质消毒参照 LY/T 1000。 5.2 育苗地 处理和作床 宜选用靠近造 林地、地势平坦、排水良好、阳光水源充足、运输方便、易于管理的地块作育苗地 。 山地育苗宜选在通风良好、阳光较充足的半阴坡或半阳坡,不宜选在低洼积水地段及风口处。清除育 苗地的杂草、石块等,划分步道和苗床,可用水泥预制件作为支架作床, 容器

18、顶端与地面 持 平 ,床面 宽 100 cm左右,步道宽 40 cm左右。育苗期地温较低的区域,可适当增加床高。 5.3 基质装填和容器摆放 基质装填前应洒水湿润至 10 15的含水量 , 基质应装实 , 将装好基质的容器 紧密 摆放到平地 或事先备好的容器架上 , 容器 间的空隙 应 填土挤实 。 DB13/T 8842020 5 5.4 育苗 5.4.1 直播 育苗 种子品质应达到 GB 7908规定的 级 以上 。播种前,种子要经过精选、检验、消毒和催芽,种子消 毒常用药剂及使用方法参照 附录 B,种子催芽参见 “4.5.5 播前催芽 ”。一般于春季播种。充分湿润基质, 每个容器播 4

19、6粒,播后覆盖 0.3 cm 0.5 cm的沙土或腐殖质土,随即喷透水。 苗木生长稳定后,进行 间苗 , 保留一株健壮苗 。 5.4.2 移植育苗 一年 生 播种苗 可于翌年 移 植到容器育苗 。第一年于圃地播种,参照 “4 圃地播种育苗 ”有关技术进 行。翌春,选用一年生裸根壮苗移植到容器中,移植时用手轻轻提苗,填满土后充 分压实,每个容器 内移苗一株,移植后应浇透水。 移植苗木前先分级,其次剪根,然后蘸泥浆, 置于 塑料桶内。栽植时 注意苗木深浅要适宜,苗木地下部分顶端要与地面平,根系舒展,苗木居中且直立。 5.5 苗期管理 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除草等 管理要求 参照 LY/T 100

20、0及 “4 圃地播种育苗 ” 中 有关技术进行。 6 扦插育苗 6.1 育苗设施建设 6.1.1 插床 准备 可采用裸根扦插或容器直插。裸根扦插,圆形插床直径 12 m,四周用砖砌高 35 cm的墙档 (墙宽为 横砖宽 ),水泥勾缝,基部留排水孔,床内自下而上铺卵石 15 cm、粗沙 3 cm 5 cm、扦插基质(细沙或 蛭石) 15 cm。容器直插,宜采用架高苗床,床底用砖垫起 15 cm 20 cm,两列砖间距 50 cm,容器可选 直径约 5 cm、高 15 cm 20 cm的轻基质网袋,扦插基质( 1/3粗泥炭、 1/3碳化稻壳和 1/3粗珍珠岩)装 填至略低于容器口处,容器放置于托盘

21、上。 6.1.2 喷雾设备 设备由 “双长臂自压式旋转扫描装置 ”和 “SL-Z型叶湿自控仪 ”配套组装而成。 6.1.3 搭建 遮荫棚 插床周围设固定桩架,用遮荫网(遮荫度 55 75)遮盖插床,遮荫棚呈蒙古包状,直径 14 m, 中心最高点 2.1 m。 6.2 插前准备 6.2.1 基质消毒 扦 插前一天,启动喷雾设备,先将基质喷透水,再用 0.15% 0.3%的 高锰酸钾溶液喷淋。 6.2.2 插穗准备 可采用春插或夏插。春插: 5月初芽萌动时,将前一年形成的木质化枝条剪下,穗长 10 cm,直径 0.3 cm 0.6 cm;夏插: 6月下旬至 7月上中旬,将发育充实的半木质化嫩梢剪下

22、,穗长 13 cm 20 cm, DB13/T 8842020 6 直径大于 0.25 cm,带顶芽。春插和夏插均应安排在早晚或阴天采条。可用生长激素对插穗基部进行处 理,参见 LY/T 1892有关规定。 6.3 扦插方法 随采穗 、 随处理 、 随扦插 、 随淋水 ,整个过程要低温、保湿、避免污染。先用硬物在基质上打孔, 孔深 3 cm 4 cm,孔径 0.6 cm 0.8 cm,再将插穗垂直插入,用手按压插穗基部,使其与基质密切接 触。株行距 2 cm 3 cm4 cm 6 cm。 6.4 插后管理 6.4.1 当年管理 灭菌防病、根外追肥、水分管理、除草、切根(控根)等 管理要求 参照

23、 LY/T 1892进行。 6.4.2 越冬管理 土壤封冻前,用洗净细河沙 (直径小于 0.1 cm)覆盖裸根扦插苗苗床,厚度以完全覆盖苗木为宜, 并将床周排水孔用土封住;容器直插苗则连同托盘一起放在背风平坦的地面或越冬沟内 ,浇足防冻水 即可安全越冬。翌春 , 定期检查,发现干旱及时浇水。 6.4.3 第二年管理 参照 LY/T 1892有关规定进行。 7 苗木调查和出圃 圃地播种苗木参照 GB 6001执行,扦插苗木参照 LY/T 1892执行,容器苗参照 LY/T 1000执行。 8 苗圃档案 苗圃档案建立参照 GB 6001执行。 DB13/T 8842020 7 A A 附 录 A

24、(资料性附录) 土壤处理常用药剂 药剂名称 使用方法 备注 硫酸亚铁(工业用) 每 平方米 用 30水溶液 2 kg,播前 7 天均匀浇在土壤中 灭菌 福尔马林(工业用) 每 平方米 用 50 ml,加水 6 L 12 L,播前 7 天均匀浇在土壤中 灭菌 五氯硝基苯( 75%) 每 平方米 用 2 g 4 g,混拌适量细土,撒于土壤中 灭菌 代森锌 每 平方米 用 3 g,混拌适量细土,撒于土壤中 灭菌 高锰酸钾 0.5的高锰酸钾,播前 5 d 7 d 喷洒床面 灭菌 辛硫磷( 50%) 每 平方米 用 2 g,混拌适量细土,撒于土壤 中 杀虫 DB13/T 8842020 8 B B 附

25、录 B (资料性附录) 种子消毒药剂及方法 名称 使用方法 备注 硫酸亚铁 0.5 1 的溶液浸种 2 h, 捞出用 清 水 冲洗后阴干 高锰酸钾 0.3 0.5 的溶液浸种 2 h,捞出密封 30 min,用清水冲洗后阴干 胚根突破种皮的种子不宜用此 法 退菌特 ( 80%) 800 倍液浸种 15 min 多菌灵 ( 25%) 0.5 1 溶液拌种 DB13/T 8842020 9 C C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苗圃防治病虫害常用药剂 名称 防治对象 用法 硫酸铜 猝倒病、菌核性根腐病 1000 倍液浇灌苗木根部 波尔多液 猝倒病、叶枯病、赤枯病、叶斑病、叶锈病、白粉病、炭疽病 发病

26、初期,可叶面喷施 1的波尔多液,每 7 d一次,连喷 3 次 硫酸亚铁 猝倒病、炭疽病 发病初期,可叶面喷施 0.2 1的硫酸亚 铁溶 液, 10 min 后用清水冲洗,每 10 d 15 d 一次,连喷 2 次 多菌灵 叶枯病、白粉病、叶斑病、赤枯病、炭疽病 25 可湿性粉剂 400 倍液 , 10 d 15 d 喷洒 1次, 连续 2 3 次 敌克松 猝倒病、菌核性根腐病、炭疽病、梢腐病、立枯病 500 800 倍液, 10 d 15 d 喷洒 1 次,连续 2 3 次 退菌特 炭疽病、白粉病、赤枯病、叶斑病、猝倒病 50 可湿性粉剂 800 1000 倍液, 10 d 15 d喷洒 1

27、次,连续 2 3 次 五氯硝基 苯 猝倒病、立枯病 70 粉剂与 100 倍细土混合,撒于土壤中,每亩 用药 2.5 kg 3 kg 甲 基托布津 白粉病、黑星病、炭疽病、叶斑病 50 可湿性粉剂 500 1000 倍悬浮液喷洒 百菌清 炭疽病 、 白粉病 70 可湿性粉剂 600 倍, 10 d 15 d 喷洒 1 次,连续 2 3 次 粉锈宁 白粉病、锈病 25可湿性 粉剂 2500 3000 倍液喷洒 辛硫磷 地下害虫、 蚜虫 、介壳虫、食叶害虫 50 乳油 1000 1500 倍液 , 傍晚喷施, 或 制成毒土施入土壤中 松脂合剂 蚜虫 、介壳虫 10 15 倍液喷雾 杀螟松 食叶害虫、介壳虫 1000 2000 倍喷 雾 氯氰菊脂 蚜虫 、食叶害虫 10%乳油 1000 1500 倍液喷雾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