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01 CCS B 31 41 河南省 地方 标准 DB41/T 2047 2020 大球盖菇生产技术规程 XXXX - XX - XX 2021 - 03 - 30 实施 河南省市场 监督管理局 发 布 2020 - 12 - 30 发布 DB41/T 2047 2020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 提出 并 归口 。 本文件起草单位: 周口市农业科学院、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周口市农业农村局、 平顶山市农业科 学院 、河南金隆 菇业有 限公司、鹿邑县农
2、业机械化学校。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黄桃阁、班新河、赵洁、张辉、徐博涵、曹秀敏、李西臣、闻亚美、丁亚通、 利金站。 DB41/T 2047 2020 1 大球盖菇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球盖菇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控、采收、保鲜与贮运。 本文件适用于大球盖菇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749 2006 生活 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8321 (所有 部分 )
3、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2728 2006 食用菌术语 NY/T 119 1989 饲料用小麦麸 NY/T 393 201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528 2010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 1742 2009 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 NY/T 1935 2010 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 NY/T 2375 2013 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 NY 5099 2002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GB/T 12728 200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设施栽培 在人工保护设施所形成的小气候条件下进行的栽培。如日光温室、塑
4、料大棚、拱棚、荫棚栽培等。 3.2 露地 栽培 在林地、果园、菜地、休闲田等露地条件下的栽培。 4 产地 环境 应符合 NY/T 2375 2013 的规定。 5 栽培 技术 栽培场地 5.1 DB41/T 2047 2020 2 5.1.1 设施 栽培场地 5.1.1.1 日光温室 大棚 日光温室均可以做为栽培场地,应在大棚北墙或两端设置上下二层通风口(窗),规格为 40 cm 30 cm,或两端安装湿帘和风机,并在主走道上方的顶棚上留置一排通气口(窗),规格为 30 cm 20 cm。 5.1.1.2 塑料 大棚 长度 30 m 50 m、 跨 度 6 m 10 m、中高 1.8 m以上,
5、采用塑料薄膜覆盖。 5.1.1.3 拱 棚 中拱棚跨度 3 m 6 m,中高 1.3 m 1.8 m;小拱棚跨度 3 m以下,中高 1.3 m以下。 5.1.1.4 荫棚 可为大球盖菇生长提供遮阳的栽培设施。 5.1.2 露地栽培场地 选择 郁闭度 60% 80%的林地以及 通风好、易保湿的场所 作为露地栽培场地。 栽培季节 5.2 春栽气温回升到 8 以上 ,秋栽气温降至 30 以下即可播种。一般在 9月上旬至 10月下旬播种, 10月中 旬 至翌年 5月出菇。在可调控温度的设施条件下栽培时,可适当提前或延后栽培。 品种、菌种生产及质量要求 5.3 5.3.1 品种 选用国家、省级认定品种及
6、适宜本地栽培的品种。 5.3.2 菌种生产及质量要求 菌种生产及质量 要求 菌丝洁白、健壮、无病虫害, 一般在长满袋后 10 d 15 d使用。 菌种生产应符 合 NY/T 528 2010 要求。菌种质量应符合 NY/T 1742 2009要求。 生产 原料 5.4 5.4.1 主辅 原料 主料有稻草、稻壳、小麦秸、小麦壳 、玉米秸、玉米芯、豆秸以及花生秧、花生壳、阔叶树木屑 、 食用菌菌渣 等;辅料有豆粉、米糠、麦麸等;常用化学添加剂有石灰等。选择符合 NY/T 1935 2010 、 NY 5099 2002 规定的主料、辅料和化学添加剂。麦麸符合 NY/T 119 1989规定。 5.
7、4.2 水 生产用水应使用清洁水源,符合 GB 5749 2006 要求。 5.4.3 覆土材料 使用天然的、未受污染的林地腐殖土、草炭土或农田耕作层以下的壤土,不应采用沙土。用土应符 合 NY/T 1935 2010 要求。 DB41/T 2047 2020 3 培养料 配方和处理 5.5 5.5.1 培养料配方 配方 1: 玉米秸秆 50%,玉米芯 20%,稻壳 24%,麦麸 5%,石灰 1%。 配方 2: 玉米芯 40%,麦秸 20%,阔叶树木屑 34%,麦麸 5%,石灰 1%。 配方 3: 稻草或麦秸 50%,稻壳 50%。 配方 4:麦秸 60%,稻壳 20%,阔叶树木屑 20%。
8、5.5.2 培养料 处理 将粉碎好的秸秆( 3 cm 10 cm)、玉米芯颗粒(粒度 1 cm左右)等主料在阳光下翻晒 2 d 3 d。 将麦秸、稻草、玉米秸、稻壳等农作物秸秆按配方配比,用清水预湿,堆积发酵,共发酵 7 d 10 d, 发酵期间当料堆内温度达到 65 以上保持 24 h,开始第一次翻堆,共翻堆 4次 5次。发酵好的培养料 呈棕褐色,无酸臭味,质地松软。培养料 最适含水量在 65% 75%。最适 pH 5 8。 整地与铺料播种 5.6 5.6.1 整地 播种前将畦床整理成龟背形,背高 3 cm 5 cm,宽 70 cm 80 cm,畦间留 40 cm宽的操作通道。在 畦床上撒一
9、层石灰,用漂白粉、植物源杀虫剂等药液对周边环境全面喷洒,并浇灌一次透水,待积水渗 下后铺料播种。 5.6.2 铺料播种 将发酵好的培养料分两层铺在畦床上。菌种用量 500 g/ 600 g/。下层铺料厚约 15 cm,把菌 种掰成核桃大小,用梅花式点播法把菌种点播在下层料表面,穴距 10 cm,下层料点播菌种约占总菌种 量的 2/5,点种后扒平种穴。上层铺料厚 5 cm 10 cm,把料面整理平顺,稍加压实,在中间及周边点播 菌种,用菌种量约占总量的 3/5。 发菌与覆土管理 5.7 5.7.1 发菌 管理 培养料温度控制在 20 25 。当料温超过 30 时,加强通风,在料床上每隔 15 c
10、m 20 cm打 直径 3 cm 5 cm的透气孔 1个,透气孔深至料床底部。当料温低于 12 时,加厚覆盖物或覆膜保温。培 养料含水量保持在 65% 75%,播种后 20 d内不宜向畦床直接喷水,菌丝布满料层 1/2以上,根据天气情 况适量喷水增湿。露地栽培时,雨天菌床加盖薄膜,雨后揭去薄膜,并及时排除菌床周围积水。 5.7.2 覆土 管理 露地栽培播种后覆土。设施栽培一般在播种 20 d后,待菌丝吃料 2/3以上时覆土。将选好的覆土材 料,预先进行消毒杀虫处理,用药应按照 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执行。调节土壤含水量为 25% 30%。覆土厚度为 2 cm 4 cm。覆土后,加
11、盖用石灰水浸泡过的麦草、玉米秸杆等覆盖物,也可直接加 盖一层薄膜保湿。待菌丝爬上土层,去除或扰动土上覆盖物,加大通风量 ,促使土层内菌丝形成菌束, 扭结成白色原基并逐渐发育成菇蕾。 出菇 管理 5.8 5.8.1 温度 管理 DB41/T 2047 2020 4 温度控制在 12 25 。气温低时,采取增设拱棚、增厚覆盖物、减少喷水等措施以提高出菇温 度。进入霜冻期,在增加覆盖物的同时停止喷水,保证菇蕾安全越冬。温度超过 25 时,采取通风、 喷水等措施降温。 5.8.2 水分 管理 出菇阶段保持空气相对湿度 85% 95%。当覆土层表面出现白色菇蕾时,每天早晚向菌床喷雾增湿, 保持覆土层含水
12、量 25% 30%。当床面上有大量菇蕾发生时,喷水应轻喷勤喷、晴天多喷、阴雨天少喷或 不喷。 5.8.3 通风 管理 控制 CO2浓度 在 0.15%以下。当床面有大量菇蕾发生时,需加大通气量。对设施栽培的,每天通风换 气 2 h 3 h。 5.8.4 光照 管理 控制光照强度在 100 lx 500 lx。 采后管理 5.9 第一茬菇采收后,清理料面,补平菌床上留下的孔洞,补足水分,经过 12 d 15 d的菌丝再培养, 开始出第二茬菇,管理方法同第一茬菇。整个生育期可采收 3 4茬菇。 6 病虫害 防控 防控原则 6.1 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主要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
13、等绿色、安全防控措 施。 防控 对象 6.2 主要杂菌有鬼伞菌、木霉菌、青霉菌、曲霉菌、毛霉菌、脉孢霉菌、黏菌、盘菌等。主要害虫有跳 虫、菌蚊、蠼螋、蚂蚁、螨类、蛞蝓等。 防控 方法 6.3 6.3.1 杂菌 防控 用药应按照 GB/T 8321(所有部分)和 NY/T 393 2013的规定执行。控制好温度和水分,促使菌丝 健壮生长,抑制杂菌生长。鬼伞发生时,要及早拔除深埋。栽培场所喷洒石灰水、漂白粉水液及植物源 杀菌剂防控杂菌污染。 6.3.2 虫害防控 用药应按照 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执行。菇棚还需悬挂黄色粘虫板、安装电子杀虫灯、黑 光灯等进行害虫防控。 7 采收、保鲜与 贮运 DB41/T 2047 2020 5 采收 7.1 根据成熟程度和市场要求及时采收。一般在大球盖菇菌盖上的菌膜还没有破裂 , 6成 7成熟时采收。 保鲜 与 贮运 7.2 采收后 将畸形菇、病虫菇剔 出 ,分别进行包装保鲜与贮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