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 6727-1993 在制品管理.pdf

上传人:卡尔 文档编号:151670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06.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HB 6727-1993 在制品管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HB 6727-1993 在制品管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HB 6727-1993 在制品管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HB 6727-1993 在制品管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HB 6727-1993 在制品管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口口口空工业标准管理本标准规定了在制品管理的内容、方法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航空I业企业的在制品管理。2 51用标准HB 6725 生产作业计划管理3 术语3. 1 在制品HB 6727-93 指从原材料、外购件投入生产开始,Fll产成品产出为止,存在于各个生严环节的制品。3. 2 在制品定额指在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各生产环节上为了保证生产衔接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在制品数量。4 一般要求4. 1 要有利于科学地编制和执行作业n:i;Ij,减少和避免积压浪费.控制在制品资金,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经济效益。4. 2 要有利于科学地制订企业生产的期量标准.提高生

2、产作业汁划的质量,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组织均衡生产。4. 3 要有利于适应航空工业生产的特点,提高企业应变能力。4.4 要保证生产过程中各环节、各工序之间在制品在数量、时间、空间上的紧密衔接.实现按计划、有节奏地生产。4. 5 控制在制品合理库存数量,促进全面质量管理,保证产品配套。5 详细要求5. 1 在制品控制5. 1. 1 编制l生产作业ij:i;rJ 严格按不同产品零组件的投入产出比,编制投料计划,并进行投料生产。具体按HIl6725 执行。公司1993-09-15发布1994-03-01实施24 HB 6727-93 5. ,. 2 运用ABC分类管理法ABC分类管理法,

3、按各类零件占零件总数百分比和资金占用情况,控制在制品资金。一般分析见附录Ao5.2. 管理方式对A类件,实行严密控制,精心管理,将在制品数量压缩到最低水平,对B类件,实行松严结合控制,随着经营方针的变化,调节在制品数量,对C类件,可稍加控制.适当加大批量,降低管理成本。5.2.2 控制程序a.数据收集;h f克汁汇总,c编制A、日、C类在制品分析表;品种少、批量大时.用大排队方法.计算出每类在制品资金占用额.再分别进行分类管理。对品伸多、批量小的在制品,用分层(分组)ABC分类法,即对每一品种中在制品分别计算资金占用额,再将分层、分类结果进行ABC分类管理;d绘制巴累托分析图:e.采取相应的管

4、理方法。5.2 在制品台帐厂(公司、下同)、车间(分厂、下|司)、工段(班组、下同)的各库房要分级建立在制品统汁台帐。5. 2. , 在制品台帐的管理a 各类统计台帐的原始记录、原始凭证,要分类保管、存放sb.关键件、重要件在台帐中要有明确标记;C.准确、规洁、及时登记填写台帐明细项目数,做到帐帐相符、帐物相符,d在制品统计台帐由各级相关人员填写,并对台帐质量负责;e.根据分工表编制厂级在制品统计台帐,并随分工表的更改,及时登记.保证台帐正确性;f.车|河及各库房在制品统it台帐应按各厂规定,定期t报厂生产主管部门zE工段在制品统计台帐必须及时准确地随E艺流程登记填写.以作为掌握生产动态和车间

5、在制品统计的依据。5.2.2在制品统计台帐的明细项目a.计划投入数(厂、车间、台帐设立hb.实际投料数(厂、车IaJ、工段台帐设立hc废品数、遗失数(车间、工段台帐设立.厂级台帐根据各厂需要确定); d.合格入库数(厂、车间及库房、E段台帐均设立); e期末在制品数(厂、车间台帐设立); f.实际发出数(库房台帐设立); g配套组合加工数(有级别的要注明级别,库房fT帐设立); 25 h库房结存数(库房台帐设立); 1.批次(工段台帐设立); HB 6727 93 J.工序号、工序内容、所在工序数量(工段台帐设立)。5.2.3 在制品统计台帐的登记依据a.计划投入数要以生产作业汁划中规定的数量

6、为依据gb.实际投料数要以车间各零组件工艺记录卡或在制品报表为依据gc.废品数、遗失数要以废品单、遗失单为依据sd合格入库数要以原始凭证或车间月份零组件入库报表为依据ge.期末在制品数,车间台帐以期末清点数为依据$厂级以车间在制品清煮报表为(1M: f实际发出数,各库房以零件领用单为依据pg.配套组合加工数要以配套表(或配套单)为依据:h.库房结存数要以库房在制品收发结存帐(卡)为依据g1.批次要以工艺记录卡为依据(指工段台帐); J.工序号、工序内容、所在工序数量要以工艺记录卡为依据(指工段台帐)。5.3 在制品清点5. 3. 1 清点目的掌握在制品数量、质量及库存情况,作为产成品配套、核算

7、在制品资金、编制作业计划的依据。5. 3. 2 清点范围a.零件库、配套库、车间半成品库、车间材料库、毛坯库、外协件库库存的在制品zb生产线上的在制品;c.生产线上的外协件、外购件。5. 3. 3 清点方法a.由生产主管部门组织有关单位进行在制品清点$b.确定在制品清点的起始日期,同时帐面上冻结在制品的周转和交接。c.由零组件在制品的主iliJ单位进行清点造册;d.以零组件和成套产品为单位进行清点.无后工序的成套产品所涉及的零组仲不再逐项分解,以产品配套关系依次清点造册,有后工序的组件所涉及的零组件,耍逐项分解到J零件进行造册ge.已转工的零组件和配套协作件,由主制单位清点造册,对外协仲、外购

8、件、配套协作件等清点时,应单列造册。f.对合格品、返修品、待处理品、停产积压品、试验品等应分类造册,对返修品、待处理品应注明原因,必要时可核对废品单。5.3.4 清点要求a.从投入到产出,帐、物、卡清楚,每一工序各类原始凭证齐全,填写正确,帐物相符。航空产品要有可追溯性;b.工段在制品收发做到日清.每日发生的在制品工序、数量、质量、批次要反映到在制品26 HB 6727-93 帐上,作为车间定期在制品清点的依据gC.车间的在制品清点做到定期结帐,对车间每个计划期(季或月)发生的在制品投入数、投入批次、数量、废品数、遗失数、合格入库数.要反映到在制品台帐,并据此作出报表.按各企业规定日期报生产主

9、管部门gd.零件库,配套库、半成耐库、车间材料库、毛坯库、外协件库应做到定期结帐,各库房在计划期(季或月)内的合格品入库数、实际发出数、配套组合加工数(有级别的要注明级别).库房结存数,要反映到在制品收发结存帐卡),并据此作出盘点报表,按企业规定日期报生产主管部门;e.生产线在制品和各类库房在制品的台帐、数量、质量情况,由企业生产主管部门定期组织在制品清点$f.在制品清点中,查出的盈亏由责任单位按企业规定作出处理。5.4 在制品周转5. 4. 1 应明确企业内各单位在制品周转交接(车间之间、工段之间、设备之间)的数量和质量责任。5.4.2 在制品工序周转中,应实行定置管理,严防损伤、变形、丢失

10、。5.4.3 完成工序加工后要及时进行防腐处理。5.4.4 橡胶件或有特殊要求的在制品必须按技术要求保管存放,制作完工后,要及时交捡,办理入库手续。5.4.5 在制品要实行分批保管存放。同一柜架存放多批次零件时,必须进行隔离或设置批次标记,严防i昆批,做到批次清、数量清、标记清.5. 4.6 返修品、超差品、超差品配偶件、改进改型试验件等要单独保管存放,严防混入同类合格品和配套件。5.4.7 凡有分类、组别.规格要求的在制品,应分类保管,选配件的零件应成组配套保管。5.5在制品核算进行在制品核算应依据在制品报表和价格目录。在制品核算分车间和厂两级进行。5.5.1 车间在制品核算根据企业作业计划

11、投入生产的在制品批次、数量,填每报表并报企业生产主管部门。根据在制品报表核算车间在制品资金占用额,报企业财务部门,作为企业核算车间在制品资金占用额和在制品资金考核的依据。车间在制品核算工作由各车间进行,按规定日期报企业生产、财务部门。5.5.2 企业在制品核算生产主管部门根据车间、各库房在制品报表,汇总核算在制品批次、数量.作为计划期内投入数的参考依据s财务部门汇总核算在制品总量的资金占用额,作为企业对生产部门考核在制品资金占用额、增减在制品资金的依据。企业在制品资金占用额的核算工作,由财务部门进行,按规定日期交生产管理部门作为工厂下达各车间在制品资金占用额指标的依据.5.6 在制品返修27

12、HB 6727 93 5. 6. 1 设;十更改的返修5.6. 1. 1 因设计吏改而引起的生产线t的在制品返修,由工艺人员办理临时工艺.补充加工后,按更改要求,检验合恪后入库。已进入组装车间的零组件由检验主开出返修通知单通知主制车|词,由主制车间领出进行i且修,检验合格后重新入库,返修期仍按作业计划要求。5. 6. 1. 2 因设计更改而引起的零件库、半成品库、毛坯库的在制品返修,由生产主管部门根据设计更改要求下达返修汁划。因设计更改引起各库房的在制品报废.则由库房检验开具废品单,库房保管人员在在制品台帐(卡)上减去废品数量并登记设t更改单号。5. 6. 2 因工艺更改升起的返修工作,按5.

13、6.1.1条要求进行。5. 6. 3 制造超差的返修生产线上因制造超差引起的返修,按企业有关规定进行。5.6.4 在制品返修中发生报废的处理在制品返修中发生报废,应由零件返修单位检验开具废品单,并同时在工艺记录卡上注明。返修单位应报生产主管部门处理。5. 6. 5 零组件返修后的管理应按原批次入库登帐,在确保批次不乱的同时尽可能将返修合格品与原合格品分别存储,以备查询。5. 7 废品补制5. 7. 1 凡经检验人员确认,并开具废品单的零组件,凭废品单办理补制手续,严禁私自代料补制。5.7.2 废品补制手续必须由生产主管部门下达1十划,由供应部门重新发料给承制车|闯进行补制。5. 7. 3 组合

14、件(或部件)加工中的零件报废后补制.以及设计更改引起库房零组件报废后补制,需经技术主管部门确认,在不影响技术质量耍求时,可将原组件分解,对合格零件经检验部门认可后,妥善保管,对报废的零组件开出废品单并办理补制手续。5. 8 批次管理5. 8. 1 批次管理目的a.保证可迫溯性;七便于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进度管理;c.便于经济核算。5. 8. 2 批次管理内容在组织产品投入、产出过程中通过分批投料、分批加工、分批转工、分批入库、分批保管发放、分批装配;做到批次清、数量清、质量清、责任清、生产动态清Q对在制曲每个分批周转的数量、质量状态,做到记录完整、情况清楚、责任明确、利于分析、便于追溯。5.

15、 8. 3 原材料投入的批次管理5.8.3.1 原材料进厂必须具备2日a.原生产厂质量保证单(合格证kb.进厂交验报告单slfB 6727-93 c.检验验收记录,合格的编上器材编号。5.8.3.2 供应部门投到车间的原材料,由器材检验员在工艺记录卡上填写编号、盖章。5.8.3.3 厂、车间材料保管员必须以工艺记录卡为依据发料,并在工艺记录卡上填写检验编号,检验员盖章,在分发明细帐上要同时摘录批次号。5.8. 3. 4 厂、车间发料时,领料单和工艺记录卡必须批次一致。5.8. 3. 5 凡发生规格代料时,必须有承制车间工艺主管签字的代料单,并同时填写到领料单和工艺记录卡上,经检验盖章方可投料。

16、凡发生材质或技术条件代料时,必须有产品设计主管签字的代料单,并同时填写到领料单和工艺记录卡上,经检验盖章方可投料,5. 8. 3. 6 需下料后才能发料的原材料,供应部门需按器材编号的批次下料,以防混批。5.8. 3. 7 原材料投料必须做到领料单、工艺记录卡与实物一致,保证牌号、规格、炉(批)导状态,技术条件、保管期符合要求。5.8.4 锻、铸件和毛坯的批次管理5. 8. 4. 1 锻、铸件投产时,要在工艺记录卡上填写器材检验编号。生产过程中的配料单、fk验单、分析报告单、超差处理单、炉(批)号等均应记录工艺记录卡的批次号,并随质量原始记录归档、保管。5. 8. 4. 2 毛坯完工后,要在工

17、艺记录卡与合格证上互摘登编号。5.8. 4.3 毛坯投入加工前,车间保管员要在台帐上记录合格证编号、炉(批)号和发出日期,机械加工工艺记录卡与毛坯合格证要互摘登编号,将毛坯合格证收存。5.8. 5零组件批次管理5. 8. 5. 1 零组件投入加工必须按批投入,同一工作地,一般不允许同时投入不同批欢的同类零组件加工。5.8.5.2 零组件加工过程中确需分批时,由车间开出分批工艺记录卡,经检验无误,盖章后方可分批。零组件分批加工完成入库,仍按分批次入库。5.8.5.3 零组件完工后,由检验室开出合格证并编号,库房检验员验收合格后入库。入库的零组件工艺记录卡由检验室保管并定期存档,工艺记录卡与合格证

18、要互摘登编号。5.8.6零组件中间工序转热、表处理的批次管理热、表处理车间派工单上要注明产品批次号,原则上同批零件同炉(槽。如在同一炉(槽处理不同批零件时,必须做出明显标记,严禁混批。因设备容量造成同批不同炉(槽)时,应在工艺记录卡注明有关原始记录.5.8.7零级件配套的批次管理5. 8. 7. 1 单台配套的零组件,按规定依配套关系、数量,将所发原零组件合格证号、工艺记录卡批次号,填入组件的工艺记录卡上或配套表上。库房保管必须在库房台帐及零组件合格证上记录组件工艺记录卡或配套表的编号,以及所发数量、日期。5. 8. 7.2 对不同批次零组件配套同批组件时,仍必须按5.8.7.1条的要求分别互

19、登编号,批29 HB 6727-93 次号,并填写批次小标签,于以区别隔放。若有串批须按规定子续办理。5. 8. 7.3 零组件在组合装配中远修时,应保持原批装配。否则按企业规定的手续办理。5.8.7.4 组合加工合格后,工艺记录卡(或配套装配试验记录卡)由组合加工车间(或装配车间)的检验室汇总,交质量检验部门存档。装配完工的要在装配试验记录卡上填写产成品编号。5.8.8批次标印对产品采用批次标印管理时.应按技术部门规定的部位和方法进行标印,标记应明显。批次管理的批号编制方法由各工厂自行确定。5.8.9 产品出厂管理产品发货时,要详细记录发往地、数量、产品编号、装箱单号。30 HB 6727-

20、93 附录AABC分类管理法一般要求(参考件)运用ABC分类管理法,按各类零件与零件总数百分比何资金占用情况进行一般分析。占产品零件总数10%左右,占该产品成本资金总额70%左右的在制品,定为A类件,占产品零件总数20%左右,占1生产品成本资金总额20%左右的在制品,定为B类件,占产品零件总数70%左右,占该产品成本资金总额10%左右的在制品,定为C类1t;ABC三类零件的构成分析,见巳累托曲线图。(具体操作见5.1.2.2控制程序)附加说明:本标准由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第三。一研究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生产调度局、五一一厂、二i一厂、三0一所负责编制;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建平、姜节浩、李存明、甘立伟、王春阳。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行业标准 > HB航空工业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