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 6731.1-1993 铝合金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铜含量的测定.pdf

上传人:卡尔 文档编号:151674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6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HB 6731.1-1993 铝合金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铜含量的测定.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HB 6731.1-1993 铝合金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铜含量的测定.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HB 6731.1-1993 铝合金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铜含量的测定.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空工业标准铝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子吸收光谱分析法铜含量的测定HB 6731. 1-93 本标准规定了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铝合金中铜含量的方法原理、试剂、仪器、分析步骤和允许差。本标准适用于铝合金中铜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10%5.00%。2 引用标准GB 7728 冶金产品化学分析火焰原子吸收光谱通贝1)HB 5421 金属材料化学分析方法总则及一般规定HB/Z 207 有色金属材料化学分析用试样的取样规范3方法原理试样用盐酸、硝酸溶解,稀释至定体积。采用铜空心阴极灯,324.7mm波长,在空气乙快贫燃火焰中测量锅的吸光度,从工作曲线上查得铜量。本标准在实施中应遵守GB772

2、8和HB5421的有关规定。4试剂4. 1 盐酸,1+104. 2硝酸,十1。4.3 氢氟酸:1.14g/ml , 4. 4 铜标准溶痕,0.lmgCu/ml。称取0.1000g纯铜(99.99%),置于250ml烧杯中,加30ml硝酸(4.2)(加热歪铜完全溶解,冷至室温,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歪刻度,混匀。5 5. 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量应在仪器处于最佳条件下进行。凡能达到下列指标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均可使用=a最低灵敏度z绘制工作曲线所用最高浓度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应不低于O.30; b.工作曲线的线性绘制工作曲线所用数个等间隔的标准溶液中,最高与次高浓度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之差

3、和最低与零浓度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之差的比值应不小子。.7 ; 1993-11-05发布1994-03-01实施HB 6731. 1 93 C.最低精密度绘制工作曲线所用最高浓度标准溶液,经10次测量所得吸光度的相对标准偏差应不大于1.5%。5. 2 铜空心阴极灯。6 分析步骤6. 1 试样量分析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应符合HB/Z207的要求。按表l称取试祥、稀释和分取体积。表l铜,白,飞量试祥量稀释体积分取体积% g m! m! O. 1O0. 50 0.1000 100 / O. 51 2. 50 0.1000 100 20 2.515.00 。.1000100 10 6.2 空白试验用同样的分

4、析步骤和相同的所有试剂与测定平行进行。6.3 试液制备再稀释体积补加盐酸0+1) m! n / / 100 8 100 9 6. 3. 1 将试样(6.1)置于250m!烧杯中,加少许水,10m!盐酸(4.1),待剧烈反应停止后,加24m!硝酸(4.2)。温热至试样完全溶解,煮沸驱除氮的氧化物,冷至室温(若无浑浊或不溶物则直接按6.3. 3条进行)。6. 3. 2 若有浑浊或不溶物,用中速滤纸过滤,以温水洗涤后,将滤纸连同内容物置于钳瑜塌中,灰化,在约550C灼烧,冷却;加35m!氢氟酸(4.3),逐滴加入硝酸至溶液清亮,加热蒸发至于,冷却,加少量盐酸溶解残渣,合并于主液(6.3.1)中。6.

5、 3. 3 将试液(6.3. 1)或处理不溶物后合并的试液(6.3.2)移入容量瓶中,按表1稀释体积和补酸。6. 4 测量采用铜空心阴极灯,324.7nm波长,在空气一乙快贫燃火焰中,以水调零,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同时依次测量标准系列溶液和试液的吸光度。试液的吸光度扣除空白溶液(6.2)的吸光度后,从工作曲线上查得铜量。7工作曲线的绘制根据铜的含量范围称取纯铝(99.99% )0. 1000g六份,分别置于六个250m!烧杯中,按6.3 条溶解和分取并依次移入六个100m!容量瓶中,分别加入0.00、1.00、2.00、3.00、4.00、HB 6731.193 5.00ml铜标准溶液(4.

6、4) ,按表I补加盐酸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按6.4条测量吸光度。标准系列溶液的吸光度扣除零浓度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后,绘制工作曲线。8 分析结果的计算按下式计算铜的百分含量Cu(%)二些X 100 mo 式中sml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的铜量(mg);mo -测量试液中所含试样量(mg)。9 允许差实验室之间分析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表2所列允许差。表2铜含量。100.50 O. 51 . 50 . 51 2. 50 2. 51 5. 00 附加说明允许差O. 02 0.03 0.05 0.10 % 本标准由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航空材料、热工艺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六二一研究所主编,三00七厂和-Z二厂参加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潘傲、任启运、徐普德、张志良。本标准自颁布实施之日起,HB5218. 2(3)82(铝合金中铜量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作废。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行业标准 > HB航空工业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