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 653-2021 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pdf

上传人:deputyduring120 文档编号:1528917 上传时间:2022-03-24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5.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HJ 653-2021 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HJ 653-2021 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HJ 653-2021 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HJ 653-2021 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HJ 653-2021 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生态环境标准 HJ 653 2021 代替 HJ 6532013 环境空气 颗粒物(PM 10 和 PM 2.5 )连续 自动监测 系统技术 要求及检 测方法 Specifications and test procedures for ambient air quality continuous automated monitoring system for PM 10 and PM 2.5 本电子版 为正式 标 准文本, 由生态 环 境部环境 标准研 究 所审校排 版。 2021-12-30 发布 2022-06-01 实施 生 态 环 境 部 发 布 Mi ni s t

2、 r y of Ecol ogy and Envi r onment H JHJ 6532021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适 用范 围 . 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 1 3 术 语和 定义 . 1 4 系 统组 成 . 2 5 技 术要 求 . 3 6 性 能指 标 . 5 7 检 测方 法 . 6 附录 A ( 规范 性附 录) 环境空 气 PM 10 和 PM 2.5 连 续自动 监测 系统 数据 记录 和输出 要求 . 14 Mi ni s t r y of Ecol ogy and Envi r onment H JHJ 6532021 ii 前 言 为贯彻 中 华人

3、民共 和国 环境保 护法 中华 人民 共 和国大 气污 染防 治法 , 防 治生态 环境 污染 , 改 善生态 环境 质量 , 规 范环 境空气 中颗 粒物 (PM 10 和 PM 2.5 ) 连 续自 动监 测系 统 的性能 、 质 量, 制 定本 标 准。 本标准 规定 了环 境空 气颗 粒物 (PM 10 和 PM 2.5 ) 连续 自动监 测系 统 (以 下简 称 “PM 10 和 PM 2.5 自动 监测系 统” )的 技术 要求 、 性能指 标和 检测 方法 。 本标准 是对 环 境空 气颗 粒物(PM 10 和 PM 2.5 )连 续自动 监测 系统 技术 要求 及检测 方法 (

4、HJ 653 2013 )的 修订 。 本标准 首次 发布 于 2013 年 ,原标 准起 草单 位为 中国 环境监 测总 站, 本次 为第 一次修 订。 本次修 订的 主要 内容 有: 术 语和 定义 中增 加了 “动态 加热 系统 ” “ 挥发 性 颗粒物 补偿 系统 ” 和 “实 际状态 ” , 并将 本标 准 性能检 测中 颗粒 物的 浓度 值由标 准状 态下 浓度 值修 改为实 际状 态下 浓度 值; 系 统组 成中 增加 了 “ 动态加 热系 统 ” 和 “挥 发性 颗粒物 补偿 系统 ” 的要 求, 删除了 “ 方法 原理 ” 的要求 ; 技 术要 求中 增加 了系 统铭牌 内容

5、 和切 割器 应具 有唯一 性标 识的 要求 , 修 订了对 数据 显示 、 记 录 和输出 功能 要求 ,增 加了 对参数 的显 示、 记录 和输 出要求 ; 性 能指 标中 增加 了 “ 检出限 ” “湿 度测 量示 值误 差” “断 电影 响测 试”3 项 指标, 调整 和删 除了 部分性 能指标 ,适 当加严 “参比 方法比 对测 试”性 能指标 要求, 将“ 切割器 性能” “ 加载 测试”2 项性 能指标 调整 至功 能要 求, 检测方 法 见 HJ 93 的相 关 要求; 检 测方 法对 应修 改后 的性能 指标 进行 了调 整, 对 “参 比方 法比 对测 试” 的测试 地点

6、、 测 试 程 序 等提出 了更 加全 面和 具体 的要求 。 本标准 的附 录 A 为规范 性 附录。 自本标 准实 施之 日起 , 原 标准 环境 空气 颗粒 物 (PM 10 和 PM 2.5 ) 连 续自 动监 测系统 技术 要求 及 检 测方法 (HJ 6532013 ) 废止。 本标准 由生 态环 境部 生态 环境监 测司 、法 规与 标准 司组织 制订 。 本标准 主要 起草 单位 : 中 国环境 监测 总站 、 上 海市 环境监 测中 心、 重庆 市生 态环境 监测 中心 、 广 东 省广州 生态 环境 监测 中心 站和中 国计 量科 学研 究院 。 本标准 生态 环境 部 2

7、021 年 12 月 30 日批 准。 本标准 自 2022 年 6 月 1 日 起实施 。 本标准 由生 态环 境部 解释 。 Mi ni s t r y of Ecol ogy and Envi r onment H JHJ 6532021 1 环 境空气 颗粒物(PM 10 和 PM 2.5 ) 连续自 动监测系 统 技 术要求 及检测方 法 1 适 用范 围 本标准 规定 了环 境空 气颗 粒物 (PM 10 和 PM 2.5 ) 连续 自动监 测系 统的 技术 要求 、 性能 指标 和检 测 方 法。 本标准 适用 于环 境空 气颗 粒物(PM 10 和 PM 2.5 )连 续自动

8、监测 系统 的设 计、 生产和 检测 。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 本标准 引用了 下列 文件或 其中的 条款。 凡是 注明日 期的引 用文件 ,仅 注日期 的版本 适用于 本标 准 。 凡是未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 ,其最 新版 本( 包括 所有 的修改 单) 适用 于本 标准 。 HJ 93 环境空 气颗 粒物 (PM 10 和 PM 2.5 ) 采样 器技 术要 求及 检测方 法 HJ 618 环境空 气 PM 10 和 PM 2.5 的测定 重 量法 HJ 656 环境空 气颗 粒物 (PM 2.5 ) 手工监 测方 法( 重量 法) 技术规 范 放射 性同 位素 与射 线装 置 安

9、全和 防护 管理 办法 ( 原 环境保 护部 令 2011 年第 18 号) 3 术 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标准。 3.1 空气动 力学 直径 aerodynamic diameter 单位密 度( 0 =1 g/cm 3 )的 球体, 在静 止空 气中 作低 雷诺数 运动 时, 达到 与实 际粒子 相同 的最 终 沉 降速度 时的 直径 。 3.2 颗粒物 (粒 径小 于等 于 10 m ) particulate matter(PM10 ) 环境空 气中 空气 动力 学直 径小于 等 于 10 m 的颗粒 物,也 称可 吸入 颗粒 物。 3.3 颗粒物 (粒 径小 于

10、等 于 2.5 m ) particulate matter(PM2.5 ) 环境空 气中 空气 动力 学直 径小于 等 于 2.5 m 的颗粒 物,也 称细 颗粒 物。 3.4 切割器 particle separate device 具有分 离 大 气中 不同 粒径 粒子功 能的 装置 。 3.5 50%切 割粒 径 50% cut-point diameter (Da50 ) 切割器 对颗 粒物 的捕 集效 率为 50% 时 所对 应的 粒子 空气动 力学 直径 。 Mi ni s t r y of Ecol ogy and Envi r onment H JHJ 6532021 2 3

11、.6 捕集效 率的 几何 标准 偏差 geometric standard deviation of sampling efficiency (g) 切割器 对颗 粒物 捕集 效率 的 几何 标准 偏差 有以 下 2 种表达 方式 : a ) 捕 集效 率 为 16% 时对 应的粒 子空 气动 力学 直 径 D a16 与 捕集 效率 为 50% 时对应的粒子空气动力 学直 径 D a50 的比 值; b) 捕 集效 率为 50% 时 对 应的粒 子空 气动 力学 直 径 D a50 与 捕集 效率 为 84% 时 对应的 粒子 空气 动力 学直 径 D a84 的比 值。 3.7 标准状 态

12、 standard state 温度 为 273.15 K ,压力 为 101.325 kPa 时 的状 态 。 3.8 实际状 态 actual state 温度为 实际 环境 温度 ,压 力为实 际环 境大 气压 时的 状态。 本标 准性 能检 测中 颗粒物 的浓 度值 均 为 实际状 态下 浓度 值。 3.9 参比方 法 reference method 国家或 行业 发布 的标 准方 法。 3.10 平行性 parallelism 每 1 批次 测量 数据 相 对标 准偏差 的均 方根 。 3.11 动态加 热系 统 dynamic heating system 根据采 样气 流相 对

13、湿 度值 调节采 样管 加热 功率 、减 少水分 干扰 的装 置。 3.12 挥发性 颗粒 物 补 偿系 统 compensation system for volatile particulates 能够补 偿颗 粒物 中 挥 发性 组分 的 损失 、减 少水 分干 扰的装 置。 4 系 统组 成 4.1 系统 组成 PM 10 和 PM 2.5 自动 监测 系 统包括 样品 采集 单元 、样 品 测量 单元 、数 据 处 理单 元 及其 他辅 助设 备。 4.2 样品 采集 单元 样品采 集单 元 将 环境 空气 颗粒物 进行 切割 分离 ,并 将目标 颗粒 物输 送到 样品 测量 单 元

14、。 该部 分 由 采样入 口、 切割 器 、 采样 管等组 成。 其中 采样 管应 配备 动 态加 热 系 统或 挥发 性颗粒 物补 偿系 统 。 4.3 样品 测量 单元 样品测 量单 元 对 采集 的环 境空 气 PM 10 或 PM 2.5 样 品 进行测量 。 4.4 数据 处理 单元 数据处 理单 元对 数据 进行 显示、 采集 、处 理 、 存储 和传输 。 Mi ni s t r y of Ecol ogy and Envi r onment H JHJ 6532021 3 4.5 其它 辅助 设备 其 它辅 助设 备包 括安 装仪 器设备 所需 要的 机柜 或平 台、 安装固

15、定装 置、 采样 泵 、 流 量校准 适配 器 、 气密性 检查 适配 器和 其它 质控装 置等。 5 技 术要 求 5.1 外观 要求 5.1.1 PM 10 和 PM 2.5 自动 监测系 统应 具有 产品 铭牌 , 铭 牌上 应标 有仪 器名 称 、 型 号 、 监测 因子 、 工作 电压、 生产 单位 、出 厂编 号、制 造日 期等 信息 。 5.1.2 切 割器 应具 有唯 一 性标识 , 标 识上 应标 有切 割器名 称、 型号、 工作 点 流量、 生产 单位、 出厂 编 号 等信 息。 5.1.3 外 观应 完好 无损 , 无明显 缺陷 ,各 零部 件连 接可靠 ,各 操作 按键

16、 、按 钮灵活 有效 。 5.2 工作 条件 5.2.1 切 割器 正常 工作 环 境条件 环境温 度: 30 50 ;大气 压:80 kPa106 kPa 。 5.2.2 监 测仪 正常 工作 环 境条件 环境温 度:15 35 ; 相对湿 度: 85% RH ;大 气压:80 kPa106 kPa。 5.2.3 系 统正 常工 作 供 电 电压 AC 220 V 22 V ,50 Hz 1 Hz 。 注 :低温、低压等特殊环境下 ,系统配置应满足当地环境条件的使用要求。 5.3 安全 要求 5.3.1 绝 缘电 阻 在环境 温度 为 15 35 ,相 对湿 度 85% RH 条件下 ,设备

17、 电 源端 子对 地或机 壳的 绝缘 电阻 不小 于 20 M 。 5.3.2 绝 缘强 度 在环境 温度 为 15 35 , 相对 湿度 85% RH 条 件下 , 设备 在 1500 V (有 效值) 、50 Hz 正弦 波实验 电压 下持 续 1 min, 不应出 现击 穿或 飞弧 现象 。 5.3.3 射线 源安 全 PM 10 和 PM 2.5 自 动监 测系统 所配 置监 测仪 的测 量 方 法为 射线吸收法时,使用的 射线源应符合 放射 性同 位素 与射 线装 置安全 和防 护管 理办 法 的要求 。 Mi ni s t r y of Ecol ogy and Envi r on

18、ment H JHJ 6532021 4 5.4 功能 要求 5.4.1 数 据显 示、 记录 和 输出要 求 5.4.1.1 具备 显示、 记录 和输出 表 1 中所 列的 测量 数据的 功能 , 数 据的 单位 和显示 值的 小数 位数 应 符 合 表 1 要求 ,数 据记 录要 求见附 录 A 。 5.4.1.2 具备 数字 信号 输 出功能 。 5.4.1.3 具备 数据 的标 记 功能, 应能 标记 维护 、校 准、故 障或 其他 异常 情况 。 5.4.1.4 应能 显示 软件 版 本号 。 软 件应 对全 部人 员 控制操 作均 自动 记录 、 保 存, 形成 系统 操作 记录

19、日 志,不 可修 改, 并可 查询 。 表1 显示 、记 录和 输出 测量数 据清 单 序号 测量数据名称 单位 小数位 1 颗粒物 实际状态浓度 g/m 3 1 2 颗粒物 标准状态浓度 g/Nm 3 1 3 实际状态累积体积 L (或 m 3 ) 1 (4 ) 4 标准状态累积体积 NL (或 Nm 3 ) 1 (4 ) 5 环境温度 1 6 环境大气压 kPa (mmHg ) 1 (0 ) 7 流量 (实际状态) L/min 2 8 采样气流温度 1 9 采样气流相对湿度 % RH 1 5.4.2 参 数显 示、 记录 和 输出要 求 5.4.2.1 具备 显示 、记 录 和输出 表 2

20、 中所 列参 数的 功能。 表 2 参数 清单 参数类别 参数名称 系统修正参数 浓度修正斜率 浓度修正截距 测量参数 测量校准系数(如 射线吸收系数或振荡天平弹性系数等) 环境温度校准系数 环境大气压校准系数 流量校准系数 样品采集 单元参数 动态加热 系统参数 动态加热启动湿度点 采样气流温度校准系数 采样气流相对湿度 校准系数 挥发性颗粒物 补偿系统 挥发性颗粒物补偿系统 测量腔体温度 采样气流温度校准系数 采样气流相对湿度 校准系数 注:样品采集单元参数应根据实际配置选择。 5.4.2.2 具备 参数 修改 后 留痕功 能, 应能 记录 和输 出被修 改的 参数 名称 、 修 改用户

21、、 修 改时 间、 修改 Mi ni s t r y of Ecol ogy and Envi r onment H JHJ 6532021 5 前参数 值和 修改 后参 数值 ,每项 参数 的修 改记 录保 存时间 不少 于 1 a , 且保 存 次数不 少 于 50 次。 5.4.3 气 密性 检查 功能 要 求 具备气 密性 检查 功能 。 5.4.4 断 电恢 复功 能要 求 仪器断 电后 ,应 能自 动保 存数据 ;恢 复供 电后 系统 应自动 启动 ,并 恢复 正常 工作状 态。 5.4.5 滤 纸带 (膜 )要 求 在 仪 器 正 常 采 样 流 量 下 , 采 样 滤 纸 带

22、( 膜 ) 对 空 气 动 力 学 直 径 为 0.3 m 颗 粒 物 的 截 留 效 率 99.7% 。 5.4.6 切 割器 性能 要求 5.4.6.1 PM10 切割 器性 能 应满足“50%切割粒径 D a50 =10 m 0.5 m ” 和 “ 捕 集 效 率 的 几 何 标 准 偏 差 g =1.5 0.1” 的 要 求 , 检测方 法 见 HJ 93 的相 关 要求。 5.4.6.2 PM2.5 切割 器性 能 应满足“50% 切 割 粒 径 D a50 =2.5 m 0.2 m ” 和 “ 捕 集 效 率 的 几 何 标 准 偏 差 g =1.2 0.1” 的要求, 检 测方

23、法见 HJ 93 的 相关 要求。 5.4.6.3 PM2.5 切割 器加 载 测试 切割器 性能 按 HJ 93 的 相 关要求 进行 加载 测试 ,应 符合 5.4.6.2 的 要求 。 6 性 能指 标 PM 10 和 PM 2.5 自 动 监 测 系 统 的 测 量 范 围 应 为 0 g/m 3 1000 g/m 3 或 0 g/m 3 10000 g/m 3 ( 可 选 ) , 最小显 示单 位 为 0.1 g/m 3 ,其性 能指 标应 符合 表 3 的要求 。 表3 PM10 和 PM2.5 自动 监测 系统性 能指 标要 求 检测项目 技术要求 检测方法 检出限 2 g/m

24、3 7.1 校准膜示值误差 2% 7.2 温度测量示值误差 2 7.3 大气压测量示值误差 1 kPa 7.4 湿度测量示值误差 5% RH 7.5 流量测试 平均流量偏差 5% 7.6 流量相对标准偏差 2% 平均流量示值误差 2% 断电影响测试 时钟误差 10 s 7.7 流量测试 断电影响条件下进行流量测试,应符合流量测试指标要求。 电压影响测试 不 同 供 电 电 压 条 件 下 进 行 流 量 测 试 , 应 符 合 流 量 测 试 指 标 要 求 。 7.8 大气压影响测试 不同大气压条件下进行流量测试,应符合流量测试指标 要求 。 7.9 Mi ni s t r y of Eco

25、l ogy and Envi r onment H JHJ 6532021 6 续表 检测项目 技术要求 检测方法 平行性 PM 10 10% 7.10 PM 2.5 15% 参比方法比对测试 PM 10 斜率(k): 1 0.10 7.11 截距(b ): 当 k 1 时,-10 g/m 3 b (110-100 k )g/m 3 ; 当 k 1 时, (90-100 k )g/m 3 b 10 g/m 3 相关系数(r): 0.95 PM 2.5 斜率(k): 1 0.10 截距(b ): 当 k 1 时,-5 g/m 3 b (55-50k )g/m 3 ; 当 k 1 时, (45-5

26、0 k )g/m 3 b 5 g/m 3 相关系数(r): 0.95 有效数据率 90% 7.12 7 检 测方 法 7.1 检出 限 在室内 恒温 环境 下 , 取 下 采样入 口 和 切割 器 , 将 高 效空气 过滤 器连 接到 待测 监测仪 的进 气口 。 将待 测监测仪的浓度修正截距增加 10 g/m 3 (本指标测试完成后恢复原设置) ,待监测仪运行稳定后,取 24 h 的仪器 测 量 均值 为 1 个样 品 i ,共测试 15 组 样品 , 按 照 公 式(1) 计算 其标 准 偏差。 2 1 0 1 n i i S n (1 ) 式中:S 0 待 测监 测仪 测量值 的标 准偏

27、 差,g/m 3 ; i 待测 监测 仪第 i 次测 量值,g/m 3 ; 待 测监 测仪 测量 值的 平均值 ,g/m 3 ; i记 录数 据的 序号 ,i=1 ,2,n ; n 记录 数据 的总 个数 ,n=15 。 按 照公 式(2) 计算 待测 监 测仪的 检出 限 IDL ,测试 结果应 符合 表 3 中的 要求 。 IDL = 2S 0 (2 ) 式中 :IDL待 测监 测仪 的 检出 限,g/m 3 ; S 0 待测 监测 仪测 量值 的标准 偏差 ,g/m 3 。 7.2 校准 膜示 值误 差 待测监 测仪 预热 稳定 后, 按照操 作规 程 放 入 具 有一 定浓度 的 校

28、准膜 片 或 标准 物质 , 待读 数稳 定 后 记录显 示值 。 测试 共进 行 3 d , 其中 每天 测量 3 次, 每 次测量 间隔 不少 于 1 h 。 按 照 公式(3 ) 计算 每天 的 示值 误 差 S i , 每天 的测 试结果 应符 合 表 3 中 的要 求。 0 0 100% i i S (3) Mi ni s t r y of Ecol ogy and Envi r onment H JHJ 6532021 7 式中:S i 待 测监 测仪 第 i 天示 值误 差,% ; i测 试天 数 ,i=1 ,2 ,3 ; i 待 测监 测仪 第 i 天 测量 平均 值,g/cm

29、 2 (g ) ; 0 校准物质 的 标称 值 ,g/cm 2 (g ) 。 7.3 温度 测量 示值 误差 将 待 测 监 测 仪 的 环 境 温 度 检 测 单 元 放 入 恒 温 环 境 中 , 在 30 50 温 度 范 围 内 分 别 设 置 4 个 温 度 检 测 点 : 20 、0 、20 、50 , 恒 温 装 置 的 实 际 控 制 温 度 与 上 述 设 定 温 度 允 许 偏 差 2 。 待恒 温装 置温 度 稳定后 ,每 隔 5 min 记录 1 次标 准温 度值 和待 测监 测仪环 境温 度值 ,每 个温 度点连 续测试 3 次。按照 公式(4 ) 计 算 待 测 监

30、 测 仪 的 温 度 测 量 示 值 误 差 t ij ,每次测试结果应符合表 3 中的要求。 , ij p ij s ij t t t (4 ) 式中:t ij 第 i 个检 测 点第 j 次 温度 测量 示值 误 差, ; t p,ij 第 i 个检 测点 第 j 次待测 监测 仪环 境温 度示 值, ; t s,ij 第 i 个 检测 点第 j 次标准 温度 值, ; j第 j 次,j=1 ,2 ,3 ; i检 测点 序号 ,i=1 ,2 ,3,4 。 7.4 大气压 测量 示 值误 差 将待测 监测 仪的 压力 检测 单元放 入气 压舱 中, 在大 气压测 量的 范 围 80 kPa1

31、06 kPa 内, 选取 以下 5 个检 测点 :80 kPa 、90 kPa 、100 kPa 、106 kPa 和 当前环 境气 压, 各检 测点 的实际 稳定 值与 上述 规 定 值允许 偏差 0.5 kPa 。 待 气压舱 的压 力稳 定后 ,每 隔 5 min 记录 1 次 标准 压 力值和 待测 监测 仪显 示压 力值 , 每个 检测点 测 量 3 次。 按 公式 (5) 计算 待测 监测仪 的大 气压 测量 示值 误差 p ij , 每 次测 试结 果 应符合 表 3 中的 要求 。 , ij p ij s ij p p p (5) 式中:p ij 第 i 个 检测 点 第 j

32、次 待测 监测 仪 大 气 压测量 示值 误差 ,kPa; p p,ij 第 i 个 检测 点 第 j 次待测 监测 仪 压 力测 量值 ,kPa ; p s,ij 第 i 个检测 点 第 j 次 标准 压力 值,kPa ; j第 j 次,j=1 ,2 ,3 ; i检测 点 序号 ,i=1 ,2 ,3,4 ,5 。 7.5 湿度 测量 示值 误差 将 待测 监测 仪和 标准 湿度 计 放入 恒温 恒湿 装置 中, 保持待 测监 测仪 正常 运行 (如采 样管 配备 动 态 加热系 统 , 则 在测 试时 将 动态加 热系 统关 闭) , 将 恒 温恒湿 装置 温度 设置 为 25 2 状态 下

33、, 分别 设置 2 个 湿 度 检 测 点 :35% RH 和 55% RH , 恒 温 恒 湿 装 置 的 实 际 控 制 湿 度 与 上 述 设 定 湿 度 允 许 偏 差 3% RH 。 待 湿 度 稳定 后 ,每 隔 5 min 记录 1 次 标 准湿 度 值和 待测 监测 仪采 样气流 相对 湿度值 , 每个 湿度点 连续 测 试 3 次。 按 照 公式 (6 ) 计 算 待 测监 测 仪 的 湿 度测量 示 值误 差 ij , 每次测 试结 果应 符合 表 3 中 的要 求。 , ij p ij s ij (6 ) 式中: ij 第 i 个检测点 第 j 次湿 度 测量 示值 误

34、差,% RH ; Mi ni s t r y of Ecol ogy and Envi r onment H JHJ 6532021 8 p,ij 第 i 个检测 点 第 j 次待测 监测 仪采 样气 流相 对湿度 示值 ,% RH ; s,ij 第 i 个 检测 点 第 j 次标准 湿度 值,% RH ; j第 j 次,j=1 ,2 ,3 ; i检测 点 序号 ,i=1 ,2 。 7.6 流量 测试 取下采 样入 口 和 切割 器 , 将标准 流量 计的 出气 口通 过流量 测量 适配 器连接 到 待测监 测仪 的进 气 口 。 开启 待 测监 测仪 , 预 热后 进 入流量 检测 界面 ,

35、 待 测监 测 仪 显示 的流 量稳 定后 开始 测试。 测试 连续 进行 6 h, 至少每 隔 5 min 记录 1 次标 准流量 计和 待测 监测 仪 的 瞬时流 量值 (实 际状 态) 。 测 试完成 后, 按照 公式 (7) 公式(11 )计 算流 量测试 的相关 指标 ,测 试结 果应 符合 表 3 中 的要 求。 , , 1 1 n V Ri VR i qq n (7 ) 式中:q V ,R 测试 期间 标准 流量计 平均 流量 值 ,L/min ; q V ,Ri 测试 期间 标准 流 量计瞬 时流 量值 ,L/min ; n 测试 期间 记录 瞬时 时 间点的 总个数 ; i测

36、 试期 间记 录瞬 时时 间点的 序号 ,i=1 ,2 ,n 。 , , 1 1 n V Ci VC i qq n (8) 式中:q V ,C 测试 期间 待测 监测仪 平均 流量 值,L/min ; q V, Ci 测 试期 间 待 测监 测仪 瞬 时流 量值 ,L/min ; n 测试 期间 记录 瞬时 时 间点的 总个 数; i测 试期 间记 录瞬 时 时 间点的 序号 ,i=1 ,2 ,n 。 , , , , 100% VS VR VR VS qq q q (9 ) 式中:q V ,R 平均 流量 偏差,% ; q V ,R 测 试期 间标 准流 量计 平均流 量 值 ,L/min ;

37、 q V, S 待 测监 测仪 设定 的 采样流 量,L/min 。 2 , , 1 , 1 100% n V Ri VR i R VR qq n CV q (10) 式中:CV R 流量相 对标 准偏差 ,% ; q V ,Ri 测试期 间标 准流 量 计瞬时 流量 值,L/min ; q V ,R 测 试期 间标 准流 量计 平均流 量 值 ,L/min ; i测 试期 间记 录瞬 时 时 间点的 序号 ,i =1 ,2 ,n ; n 测试 期间 记录 瞬时 时 间点的 总个数 。 , , , 100% V R V C V diff VR qq q q (11 ) 式中:q V , dif

38、f 平均 流 量 示值误 差,% ; Mi ni s t r y of Ecol ogy and Envi r onment H JHJ 6532021 9 q V ,R 测 试期 间标 准流 量计 平均流 量 值 ,L/min ; q V ,C 测 试期 间 待 测监 测仪 平均流 量值 ,L/min 。 7.7 断电 影响 测试 按照以 下步 骤完 成断 电影 响测试 : a ) 取 下 采 样 入 口 和 切 割 器 , 将 标 准 流 量 计 的 出 气 口 通 过 流 量 测 量 适 配 器 连 接 到 待 测 监 测 仪 的 进 气 口。开启待测监测仪,当待测监测仪显示的流量稳定后

39、,读取并记录显示的时间(时- 分- 秒 ) , 记为开 始时 间 t 0 , 同时 启 动秒表 开始 计时 和测 试, 测试连 续进 行 6 h; b ) 在 此期 间要 求断 电总 计 5 次 , 各 次断 电的 持续 时间分 别 为 20 s 、40 s 、2 min 、7 min 和 20 min 左右, 且在 每次 断电 之间 应保证 不少 于 10 min 正常 供电; c ) 测试 期间 至少 每隔 5 min 记录 1 次 标准 流量计 和 待测监 测仪 的 瞬 时流 量值 。 按 照公 式 (7) 公式(11 )计 算流 量测试 指标; d ) 当运行 6 h 60 s 时 ,

40、分 别 读 取 和 记 录 待 测 监 测 仪 显 示 时 间 t 1 和 秒 表 显 示 时 间 t 2 。按 照 公式 (12 ) 计算 时钟 误差 ; 1 0 2 t t t t (12) 式中:t 时钟 误 差,s ; t 1 待测 监测 仪结 束时 间 ,h-min-s ; t 0 待测 监测 仪初 始时 间 ,h-min-s ; t 2 秒表 显示 时间 ,h-min-s 。 e ) 测 试结 果应 符合 表 3 中的要 求。 7.8 电压 影响 测试 按照以 下步 骤完 成电 压影 响测试 : a ) 依次 连接调 压器 、 待 测监测 仪和 标准 流量 计 , 调节调 压器 至

41、交 流电 压 为 198 V 2 V , 稳定 至 少 30 min; b ) 在 此状 态下 进 行 6 h 连续测 试, 测试 期间 至少 每隔 5 min 记录 1 次交 流 电压值 、标 准流 量计 和待测 监测 仪的 瞬时 流量 值 ; c ) 缓 慢调 节调 压器 至交 流电压 为 242 V 2 V , 稳 定至 少 30 min,重 复进 行 b) 的 测试 步骤 ; d ) 按 照公 式 (7) 公 式 (11 ) 分别 计算 2 种 电压 下的流 量测 试指 标, 测试 结果应 符合 表 3 中的 要求。 7.9 大气 压影 响测 试 按照以 下步 骤完 成大 气压 影响测

42、 试: a ) 依次连接待测监测仪和标准流量计,将其全部置于气压舱内。调整设置气压测试舱内气压 为 80 kPa 。在 舱内 气压 达 到 80 kPa 1 kPa 后 至少 稳定 30 min ,保证 待测 监 测仪内 的压 力达 到均衡 状态 ; b ) 在 此状 态下 进 行 6 h 连续测 试, 测试 期间 至少 每隔 5 min 记录 1 次舱 内 气压值 、标 准流 量计 流量值 和待 测监 测仪 瞬时 流量值 ; c ) 缓慢调节气压测试舱内的气压至 106 kPa。在舱内气压达到 106 kPa 1 kPa 后至少稳定 30 min , 保证待 测监 测仪 内的 压力 达到均

43、衡状 态。 重复 进 行 b )的 测试 步骤 ; d ) 完 成测 试后 ,缓 慢调 节气压 测试 舱内 气压 至测 试现场 气压 值, 当舱 内气 压指示 达到 测试 现 场 气压时 ,方 可打 开气 压舱 门取出 待测 监测 仪; Mi ni s t r y of Ecol ogy and Envi r onment H JHJ 6532021 10 e ) 按照 公式 (7 ) 公式 (11 ) 分别 计算 2 种 气压 状态下 的流 量测 试指 标 。 测试结 果应 符合 表 3 中的要 求。 7.10 平行 性 在同一 环境 条件 下, 将 3 台待测 监测 仪的 采样 入口 调整

44、到 同一 高度 ,分 别进 行采样 流量 校准 和 设 置后, 进行 平行 性测 试。 每组样 品连 续测 试 23 h 1 h ,共 测试 至少 23 组 样品 ;记录 每台 待测 监测 仪 每次测 量浓 度值 C,ij ,i 为 待测监 测仪 的编 号 (i =1 ,2,3), j 为样 品的 序号 (j=1 ,2 ,n ,n23), 3 台待测 监测 仪每 组样 品测 量结果 的平 均值 记为 , ,当 , 3 g/m 3 时, 测试 结果 无 效。 按照以 下步 骤完 成平 行性 测试: a ) 按 照 公 式(13 ) 计算 3 台待 测监 测仪 每组 样品 测量结 果的 平均 值 , ; 3 , 1 , 3 C ij i Cj (13 ) 式中: , 3 台 待测 监测 仪测量 第 j 组 样品 浓度 的 平均值 ,g/m 3 ; C,ij 第 i 台 待测 监测 仪 测量 第 j 个样 品的 浓度 值 ,g/m 3 ; i 待 测监 测仪 的编 号 ,i=1 ,2 ,3 ; j 有 效样 品的 序号 ,j=1 ,2,n ; n 有效 样品 总数 ,n23 。 b ) 按 照 公 式(14)计算 3 台待 测监 测仪 测试 结果 的相对 标准 偏 差 S j ; 3 2 , , 1 , 2 100% Cj C ij i j Cj 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行业标准 > HJ环境保护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