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 T 54453-1999 立式电解成形机 产品质量分等(内部使用).pdf

上传人:王申宇 文档编号:153361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210.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JB T 54453-1999 立式电解成形机 产品质量分等(内部使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JB T 54453-1999 立式电解成形机 产品质量分等(内部使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JB T 54453-1999 立式电解成形机 产品质量分等(内部使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JB T 54453-1999 立式电解成形机 产品质量分等(内部使用).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JB T 54453-1999 立式电解成形机 产品质量分等(内部使用).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J 59 JB/T 54453 1999 立式电解成形机 产品质量分等 (内部使用) 1999-06-09 发布2000-01-01 实施国 家 机 械 工 业 局 发 布 I前 言 本标准是对 JB/T 5445394立式电解成形机 产品质量分等的修订。原版本是根据立式电解成形机的结构特点和用户的使用要求,并按 JB/T 57701991立式电解成形机 参数 、 JB/T 57591991立式电解成形机 精度 、 JB/T 57601991立式电解成形机 技术条件制定的。修订后的主要差异是: 对某些技术要求和有关内容作了调整; 引用标准重新编排; 按有关规定重新进行了编辑。 本标准自实施之

2、日起代替 JB/T 5445394。 本标准由全国特种加工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苏州电加工机床研究所、合肥工业大学机电厂。 本标准于 1990 年 3 月首次发布, 1994 年重新编号。 JB/T 54453 1999 1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立式电解成形机的产品质量分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立式电解成形机(以下简称机床) 。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91199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5226

3、.11996 工业机械电气设备 第 1 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 9969.1199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 GB/T 133061991 标牌 GB/T 167691997 金属切削机床 噪声声压级测量方法 JB/T 39971994 金属切削机床灰铸铁件 技术条件 JB/T 57701991 立式电解成形机 参数 JB/T 57591991 立式电解成形机 精度 JB/T 57601991 立式电解成形机 技术条件 JB/T 60981992 电解加工机床 通用技术条件 JB/T 7445.21998 特种加工机床 型号编制方法 JB/T 8356.11996 机床包装 技术条件

4、JB/T 8356.21996 机床包装箱 JB/T 8356.31996 机床包装用中小木箱 JB/T 8491.11996 机床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 退火、正火、调质 JB/T 8491.21996 机床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 淬火、回火 JB/T 8491.31996 机床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 感应淬火、回火 JB/T 8491.41996 机床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 渗碳与碳氮共渗、淬火、回火 JB/T 8491.51996 机床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 渗氮、氮碳共渗 JB/T 98721999 金属切削机床 机械加工件通用技术条件 JB/T 98741999 金属切削机床 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JB/T

5、 98751999 金属切削机床 随机技术文件的编制 JB/T 98761999 金属切削机床 结合面涂色法检验及评定 国家机械工业局 1999-06-09 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立式电解成形机 产品质量分等 (内部使用) JB/ T544531999 代替 JB/T 5445394 2000-01-01 实施 JB/T 54453 1999 2JB/T 100511999 金属切削机床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3 质量等级 本标准按成品检验、生产过程的质量检查和用户服务与信息反馈三方面共 14 项对产品进行质量分等。 成品检验包含 9 个检查项目:一般要求,精度,工作性能,可靠性与稳

6、定性,寿命,安全防护,配套性,外观和包装。 生产过程的质量检查包含 4 个检查项目:材质及热处理,零件加工质量,装配质量和防锈。 用户服务与信息反馈含 1 个检查项目。 企业须通过 ISO 9000 质量体系认证,且其产品符合本标准优等品的规定,才能评定为优等品。 3. 1 一般要求 3. 1. 1 合格品 3. 1. 1. 1 机床的型号、参数 机床的型号应符合 JB/T 7445.2 的规定。 机床的参数应符合 JB/T 5770 的规定。 3. 1. 1. 2 机床的使用性能及结构 机床的使用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机床的结构设计应布局合理、造型美观、性能可靠、操作简便、便于维修。 3.

7、1. 1. 3 三漏(漏油、漏气、漏液) 机床的液压、润滑、电解液、压缩空气和其它管路均不得渗漏,工作箱应密封。电解液不得向外喷洒,也不得进入润滑系统和电气系统。 3. 1. 1. 4 电气系统 机床电气系统应符合 GB/T 5226.1 的规定。同时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3. 1. 1. 4. 1 在电网电压变化 10%时,电解加工的直流电源电压的波动量应不大于 1%。 3. 1. 1. 4. 2 在传动系统发生过载或正负极短路的情况下,应能在 20 ms 时间内切断主电路。 3. 1. 1. 5 液压和润滑系统 3. 1. 1. 5. 1 机床液压系统应符合 JB/T 100511999 第

8、 3 章的规定。 3. 1. 1. 5. 2 机床液压和润滑系统中一般应有观察供油情况的装置和指示油位的油标。润滑系统应润滑良好。 3. 1. 1. 6 标牌 机床上应有铭牌和指示润滑、操纵、安全等的标牌或标志,并应符合 GB/T 13306 及有关标准的规定。 3. 1. 1. 7 随机技术文件 3. 1. 1. 7. 1 随机技术文件应包括:机床使用说明书 2 份,合格证明书、装箱单各 1 份。 3. 1. 1. 7. 2 随机技术文件的编制方法应按 GB/T 9969.1 和 JB/T 9875 的规定。电气系统的随机技术文件应符合 GB/T 5226.1 的规定。 3. 1. 2 一等

9、品 JB/T 54453 1999 3 同合格品的要求。 3. 1. 3 优等品 同合格品的要求。 3. 2 精度 3. 2. 1 合格品 机床几何精度、刚度和工作精度应符合 JB/T 5759 的规定。 3. 2. 2 一等品 机床几何精度和刚度中 80%的项目(须包括 G2, G3, G5, G6)应有不小于 20%的储备量;工作精度的全部项目均应有不小于 10%的储备量。 所有项目的精度指标见附录 A(标准的附录)表 A1 和表 A2 中一等品的要求。 3. 2. 3 优等品 机床几何精度和刚度中 90%的项目(须包括 G2, G3, G4, G5, G6)应有不小于 30%的储备量;工

10、作精度的全部项目均应有不小于 20%的储备量。 所有项目的精度指标见附录 A 表 A1 和表 A2 中优等品的要求。 3. 3 工作性能 3. 3. 1 合格品 3. 3. 1. 1 机床按 JB/T 57601991 第 5 章的规定进行空运转试验,试验后机床运行应正常。 3. 3. 1. 2 机床按 JB/T 57601991 第 6 章的规定进行负荷试验,试验后机床运行应正常。 3. 3. 2 一等品 同合格品的要求。 3. 3. 3 优等品 同合格品的要求。 3. 4 可靠性与稳定性 3. 4. 1 合格品 机床应符合 JB/T 57601991 第 57 章的规定。 3. 4. 2

11、一等品 3. 4. 2. 1 在 40 2温度下运行 48 h,机床的电源和数控系统应正常。 3. 4. 2. 2 其余同合格品的要求。 3. 4. 3 优等品 3. 4. 3. 1 在 40 2温度下运行 72 h,机床的电源和数控系统应正常。 3. 4. 3. 2 其余同合格品的要求。 3. 5 寿命 3. 5. 1 合格品 3. 5. 1. 1 机床的防腐要求应符合 JB/T 57601991 中 4.2 和 4.3 的规定。 3. 5. 1. 2 机床工作台导轨副、主轴头导轨副等重要导轨副以及其它滑(滚)动导轨副、主轴、丝杠副、蜗轮副和高速重载齿轮等重要零 件,应采取 与其寿命相适应的

12、耐磨措施和防腐蚀、 防锈措施。 导轨副和丝杠副等容易被尘屑磨损的部件,应设有防护装置。 JB/T 54453 1999 43. 5. 1. 3 在两班工作制和遵守使用规则的条件下,机床精度保持 JB/T 5759 规定的精度指标的时间应不少于 2 年。 3. 5. 1. 4 机床的寿命评定也可用下列资料之一为依据: a)试验研究报告; b)设计计算资料; c)同类型产品的类比资料; d)有代表性的用户调查报告和用户使用证明。 3. 5. 2 一等品 3. 5. 2. 1 在两班工作制和遵守使用规则的条件下,机床精度保持 JB/T 5759 规定的精度指标的时间应不少于 3 年。 3. 5. 2

13、. 2 其余同合格品的要求。 3. 5. 3 优等品 3. 5. 3. 1 在两班工作制和遵守使用规则的条件下,机床精度保持 JB/T 5759 规定的精度指标的时间应不少于 5 年。 3. 5. 3. 2 其余同合格品的要求。 3. 6 安全防护 3. 6. 1 合格品 3. 6. 1. 1 机床噪声声压级不得大于 83 dB( A) 。机床噪声声压级的测量方法按 GB/ T 16769 的规定。 3. 6. 1. 2 机床抽风系统应可靠有效。 3. 6. 1. 3 机床的安全防护应符合 JB/T 6098 的规定。一般检查下列主要内容: a)体积较大的零部件,应确保安全吊运安装,必要时应设

14、吊装孔或起吊环; b)机床上可能松脱的零部件,应设有防松装置。外露的旋转零件(如齿轮、带轮等)应加防护罩等; c)机动往复运动部件应有限位装置,限位应可靠; d)机床工作时,电解液不得向外喷洒、飞溅,工作箱应密封; e)工作台周围的床身水槽应采取防腐措施,并使床身与阴极联通。 3. 6. 1. 4 机床的电气系统的安全防护应符合 GB/T 5226.1 的规定,并通过下列项目的试验检查: a) 按 GB/T 5226.11996 中 20. 22 0. 4 的规定进行保护接地电路的连续性试验、 绝缘电阻检验和耐压试验; b)机床电气设备应与主机隔离; c)急停器件和限位元件各动作 5 次,应安

15、全可靠。 3. 6. 1. 5 机床液压系统的安全防护应符合 JB/T 10051 的要求。一般检查下列主要项目: a)机床应有安全联锁装置保证运动部件的动作次序和多泵系统中泵的开动次序; b)一般应设有出现故障时发出警告信号或标志的安全装置。 3. 6. 2 一等品 3. 6. 2. 1 整机噪声声压级不得大于 81 dB( A) 。 3. 6. 2. 2 其余同合格品的要求。 JB/T 54453 1999 5 3. 6. 3 优等品 3. 6. 3. 1 整机噪声声压级不得大于 78 dB( A) 。 3. 6. 3. 2 其余同合格品的要求。 3. 7 配套性 3. 7. 1 合格品

16、3. 7. 1. 1 保证机床基本性能的附件和工具、安装调整用的附件以及拆装用的特殊工具等应配齐。附件应保证连接部位的互换性和使用性能。所有附件和工具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一般应有标记和规格。 3. 7. 1. 2 与机床连接运转的附件应进行试运转,其相互关系应符合设计要求。 3. 7. 2 一等品 同合格品的要求。 3. 7. 3 优等品 同合格品的要求。 3. 8 外观 3. 8. 1 合格品 3. 8. 1. 1 金属手轮轮缘和操纵手柄表面应有防锈层。 3. 8. 1. 2 用于计量的零件,刻度应准确,刻线、数字和标记应清晰、均匀。 3. 8. 1. 3 机床的外表面不应有图样未规定的凸

17、起、凹陷、粗糙不平、明显的损伤和其它缺陷。 3. 8. 1. 4 机床零部件结合面的边缘应整齐、匀称,不应有明显的错位。门、盖与机床结合面错位量及缝隙不均匀值不得大于表 1 的规定。 表 1 mm 结合面边缘及门、盖边长尺寸 500 5001250 12503150 31506300 6300 错 位 量 1.5 2 3 4 5 缝隙不均匀值 1 1.5 2 2.5 3 3. 8. 1. 5 外露的焊缝应平直、均匀。 3. 8. 1. 6 沉头螺钉不应突出于零件表面,其头部与沉孔之间不应有明显的偏心。固定销应略突出于零件表面。螺栓尾端应突出于螺母,突出部分应略大于倒棱值。外露的轴端应突出于包容

18、件表面,突出值约为倒棱值。 3. 8. 1. 7 机床上各种标牌、铭牌和标志应固定牢固、平整、不歪斜,文字和图案应清晰、持久。铭牌应固定在明显位置。 3. 8. 1. 8 镀铬件、发蓝件色调应一致,防护层不得有褪色、脱落现象。 3. 8. 1. 9 电气、润滑、液压、电解液、压缩空气管道的外露部分应排列整齐,必要时应用管夹固定。软管不应有扭曲和折叠等现象。 3. 8. 2 一等品 3. 8. 2. 1 表 1 中错位量应分别为 1.2, 1. 6, 2.5, 3.2, 4 mm。 3. 8. 2. 2 其余同合格品的要求。 3. 8. 3 优等品 JB/T 54453 1999 63. 8.

19、3. 1 表 1 中错位量应分别为 1, 1.6, 2.5, 3, 4 mm。 3. 8. 3. 2 其余同合格品的要求。 3. 9 包装 3. 9. 1 合格品 3. 9. 1. 1 机床的防锈期限不得少于 18 个月。 3. 9. 1. 2 机床的包装应符合 JB/T 8356.18356.3 的规定,机床的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 GB 191 的规定。一般检查下列主要项目: a)包装箱的外部尺寸和质量应符合运输部门的有关规定; b)箱面标志应正确、整齐、清晰、耐久。一般应有下列内容:产品型号及名称、出厂编号;箱号、外形尺寸(长宽高) 、净重与毛重( kg) 、起吊处、重心;发货站(港)

20、、到货站(港)及发货(制造)单位等; c)包装箱底座和框架应牢固可靠,侧、端壁框架合缝处不应离缝。钢钉不得钉弯,钉尖不得露出外面。紧固包铁应整齐、牢固。包装箱底座一般应采用木材制作,亦可采用经试验证明性能可靠的其它材料。四周壁板采用其它材料时,应用压板或钢带压紧钉牢; d)机床应固紧在包装箱底座上,附件箱应固牢在包装箱内; e)机床上能够移动的部件应移至使机床具有最小外形尺寸的位置,并加以固定; f)机床或部件与包装箱四壁的距离应不小于 30 mm,与箱顶距离应不小于 50 mm; g)机床或部件应加罩塑料膜,其厚度不小于 0.08 mm。推荐采用具有良好抗凝露性能的厚度0.180.20 mm

21、 的聚乙烯低发泡防水阻隔薄膜。罩面不得有易积水的凹陷和渗漏处。 h)随机技术文件应用塑料袋封装。一般应放在附件箱内,箱上标出“技术文件在此箱内”字样。 3. 9. 1. 3 包装箱内应整洁、无脏物,也不应有技术文件未规定的其它物品。 3. 9. 1. 4 按装箱单清点箱内机床零件、部件、附件、工具和技术文件,应齐全。 3. 9. 1. 5 包装后的机床应按 JB/T 60981992 第 7 章的规定进行运输振动试验(例行检验) 。 3. 9. 2 一等品 3. 9. 2. 1 机床的防锈期限不得少于 2 年。 3. 9. 2. 2 其余同合格品的要求。 3. 9. 3 优等品 同一等品的要求

22、。 3. 10 材质及热处理 3. 10. 1 合格品 3. 10. 1. 1 机床铸件质量应符合 JB/T 3997 等有关标准的规定。一般检查下列主要项目: a)铸造的泵体、阀体、缸套和静压轴承等,在规定试验压力下不应有漏油、漏气、漏液现象。铸件储油、储液部件不应漏油、漏液; b)机床的重要铸件(主轴头滑枕、导轨座、立柱、横梁、工作台、床身、减速箱)应进行消除内应力处理。 3. 10. 1. 2 主要件(主轴头滑枕、导轨副、丝杠副)的材质及热处理质量,应符合 JB/T 8491.18491.5的规定及产品设计图样、工艺文件的规定。 JB/T 54453 1999 7 3. 10. 2 一等

23、品 同合格品的要求。 3. 10. 3 优等品 同合格品的要求。 3. 11 零件加工质量 3. 11. 1 合格品 3. 11. 1. 1 加工的零件应符合设计、工艺和 JB/T 9872 等有关标准的规定。除特殊要求外,不应有锐棱和尖角。 3. 11. 1. 2 机床电气控制系统、 液压系统和加工电源的设计、 制造质量应符合 JB/T 57601991 中 4.13、4.15 和 4.16 的规定。 3. 11. 1. 3 工作箱的制造质量应保证密封要求。 3. 11. 1. 4 零件的已加工表面不应有锈蚀、毛刺、磕碰、划伤和其它缺陷。 3. 11. 1. 5 主要件的关键项目(主轴头滑枕

24、的直线度及平行度、导轨副的直线度及硬度、丝杠的螺距累积误差及硬度)合格率为 100%。 3. 11. 2 一等品 同合格品的要求。 3. 11. 3 优等品 同合格品的要求。 3. 12 装配质量 3. 12. 1 合格品 3. 12. 1. 1 机床的装配质量应符合 JB/T 9874 等有关标准的规定。 3. 12. 1. 2 机床的装配间隙和零件变形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主轴头装配时应预加反力(根据机床主参数大小,按 2 N/A 计算) 。 3. 12. 1. 3 机床应严格按装配工艺规程进行装配。装配到机床上的零部件(包括外购件)均应符合质量要求。装配时不应放入图样未规定的垫片和套等。 3

25、. 12. 1. 4 机床的清洁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a)滑动及滚动配合面、结合缝隙、齿轮传动系统、滚动轴承及滑动轴承等在装配过程中应清洗干净,无可见污物、锈蚀、脏物等; b)主机、电气箱和电解液槽内不允许有切屑、杂物及可见污物。 3. 12. 1. 5 工作台与床身(或上滑板)的结合面、阴极联结板与滑枕的结合面、导轨座与横梁的结合面为重要固定结合面,装配时应紧密贴合;紧固后用 0.04 mm 塞尺检验时不得插入。 3. 12. 1. 6 刮研面不应有机械加工的痕迹和明显的扎刀痕,两配合件的结合面均采用刮研面, 用配合件的结合面(研具)做涂色法检验时,刮研点应均匀。按规定的计算面积平均计算,在每

26、 25 mm 25 mm的面积内,接触点数不得少于表 2 的规定。 JB/T 54453 1999 8表 2 结 合 面 性 质 滑(滚)动导轨 移 置 导 轨 每条导轨宽度 mm 250 250 100 100 接触点数 10 8 8 6 3. 12. 1. 7 采用机械加工方法加工的两配合件的结合面,应用涂色法检验接触情况,接触应均匀。接触指标不得小于表 3 的规定。 表3 结 合 面 性 质 滑(滚)动导轨 移 置 导 轨 在全长上 70% 60% 在全宽上 50 40检验与评定方法按 JB/T 9876 的规定。 3. 12. 2 一等品 同合格品的要求。 3. 12. 3 优等品 同

27、合格品的要求。 3. 13 防锈 3. 13. 1 合格品 3. 13. 1. 1 铸件涂底漆前应除去表面的铁锈、氧化皮、型砂和污物。使表面无锈迹,呈金属本色。 3. 13. 1. 2 电气箱内壁应涂浅色防锈漆。 3. 13. 1. 3 机床生产过程中的防锈要求 a)经盐炉淬火的机床零件,应及时将残盐清洗干净; b)精度、表面粗糙度要求高的主要零部件应在精加工后进行清洗防锈; c)入库零件应及时进行清洗防锈,有锈零件不得入库; d)装配部件或机床时应采取防锈措施,已锈零件不得进行装配。 3. 13. 1. 4 机床封存防锈要求 a)有锈机床及附件不得进行封存; b)机床封存防锈应在清洁、无腐蚀

28、的环境中进行; c)金属裸露面、外露发蓝件、机床附件、工具等均应进行防锈; d)机床封存防锈时,需防锈部位应清洗干净,经检查无可见锈蚀、脏物、油污、手印等,方可进行防锈; e)用防锈油、防锈脂时,油膜应均匀、连续,不得有气泡和漏涂现象。采用冷涂软膜防锈脂防锈的机床主要部位(如导轨面、工作台等)应贴上防锈纸或中性蜡纸。贴封应正确、紧密、整齐; f)机床附件、工具用气相防锈材料防锈时,应根据防锈材料对各种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不同种类电镀层的适应性,正确选用并外加聚乙烯塑料薄膜或其它材料包装密封。 JB/T 54453 1999 9 3. 13. 2 一等品 同合格品的要求。 3. 13. 3 优

29、等品 同合格品的要求。 3. 14 用户服务与信息反馈 3. 14. 1 合格品 3. 14. 1. 1 根据用户访问和函电,企业对产品使用情况和反映意见提出综合分析报告。每年不少于 1 次。 3. 14. 1. 2 企业应按规定征求用户意见,并汇总存档。 3. 14. 1. 3 用户认为精度、性能尚稳定,质量尚可靠。 3. 14. 2 一等品 3. 14. 2. 1 定期访问用户,及时办理来信、来访,问题处理及时,不拖延。 3. 14. 2. 2 用户认为精度、性能稳定,质量可靠。 3. 14. 2. 3 其余同合格品的要求。 3. 14. 3 优等品 3. 14. 3. 1 用户认为产品质

30、量达到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服务规范、及时、周到,用户很满意。 3. 14. 3. 2 其余同一等品的要求。 JB/T 54453 1999 10 附 录 A A 1 立式电解成形机精度 立式电解成形机几何精度和刚度见表 A1,工作精度见表 A2。 表 A1 几何精度和刚度 mm 序号 检 验 项 目 合 格 品 允 差 一 等 品 允 差 优 等 品 允 差 G1 工作台面的平面度 0.080/1000 0.064/1000 0.056/1000 G2 工作台移动对工作台面的平行度 0.040/200 0.032/200 0.028/200G3 工作台横向移动对纵向移动的垂直度 在 200 测

31、 量长度上为0.040;长度每增加 100,允差值增加 0.010; 最大允差值为 0.070 在 200 测量长度上为0.032;长度每增加 100,允差值增加 0. 00 8; 最大允差值为 0.056 在 200 测量长度上为0.028;长度每增加 100,允差值增加 0.007;最大 允差值为 0.049 G4 主轴头移动对工作台面的垂直度 0.018/100 0.015/100 0.013/100G5 主轴头阴极联接板对工作台面的平行度 0.020/100 0.016/100 0.014/100 G6 主轴头的轴向刚度 0.200 0.160 0.140 G7 主轴头的侧向刚度 0.

32、100 0.080 0.070 表 A2 工作精度 序号 检 验 项 目 合 格 品 允 差 一 等 品 允 差 优 等 品 允 差 P1 端面表面粗糙度 m Ra 1.6 Ra 1.25 Ra 1.0 P2 100尺寸精度mm 0.020 0.018 0.016 (标准的附录) 立式电解成形机精度三级分等表 JB/T 544531999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机 械 行 业 标 准 立式电解成形机 产品质量分等 (内部使用) JB/T 54453 1999 * 机械科学研究院出版发行 机械科学研究院印刷 (北京首体南路 2 号 邮编 100044) * 开本 880 1230 1/16 印张 1 字数 22,000 1999 年 12月第一版 1999 年 12 月第一次印刷 印数 1 500 定价 15.00元 编号 99712 机械工业标准服务网: http:/www.J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行业标准 > JB机械行业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