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 T 6912-1993 泵产品零件无损检测.磁粉探伤.pdf

上传人:花仙子 文档编号:153608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26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JB T 6912-1993 泵产品零件无损检测.磁粉探伤.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JB T 6912-1993 泵产品零件无损检测.磁粉探伤.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JB T 6912-1993 泵产品零件无损检测.磁粉探伤.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JB T 6912-1993 泵产品零件无损检测.磁粉探伤.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JB T 6912-1993 泵产品零件无损检测.磁粉探伤.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泵产品零件无损检测磁粉探伤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JB/T 6912-93 本标准规定了泵产品零件的干、湿磁粉(包括荧光和非荧光)探伤方法及质量等级评定。本标准适用于检查铁磁性材料制做的泵产品零件(以下简称工件)的表面及近表面缺陷。2 引用标准GB 3721 磁粉探伤机GB 5097 黑光源的间接评定方法GB/T 12604 元损检测术语ZIl H24 006 钢铁材料的磁粉探伤方法3 术语本标准的术语和定义按GIl/T12604的规定。4 探伤人员4. 1 探伤人员应经有关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签发探伤报告者应持有磁粉探伤至少为E级的资格证书。4.2 色盲、近距

2、离矫正视力在1.0以下者.不得参加磁粉探伤评定。4.3 探伤人员应配备有防护用品,并按有关规程操作。5 探伤时机5. 1 探伤应在工件最终热处理并精加工之后进行(用户另有要求除外)。6 探伤设备6. 1 磁粉探伤设备应符合GB3721的要求。6.2 牙采用剩磁法检测时,交流探伤机应配备断电相位控制器。6.3 当采用荧光法检测时,所使用的紫外线灯在工件表面的紫外线强度应不低于1000W /cmz,紫外线的波长应在O.320. 40m的范围内。6.4 退磁装置应能保证工件退磁后表丽磁场强度小于160A/m. 6.5 为保证磁粉探伤设备的可靠性,应进行下列校验=a 安培表在正常情况下,每年至少校验次

3、,b. 当电磁辄极间距为50200mm时,交流电磁辄至少应有44N的提升力,直流电磁辄至少应有177N的提升力$C. 紫外线灯的照度应按GIl5097的要求,每年进行一次测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1993-07-13批准1994-07-01实施426 JB/T 6912-93 6.6 为保证磁粉检测工作的顺利迸行,成备有下列辅助设备.a. 磁场指示器八角试块)、A型试片、C型试片b. 磁悬液浓度测定管:c. 2 10倍放大镜。6. 7 当采用荧光磁粉检测时,还应备布下班j辅助设备:a. 磁场强度计zb. 光照度计pC. 紫外线灯;d. 紫外线灯强度计。7 磁粉7. 1 磁粉粒度应均匀。湿法

4、用磁粉的平均粒度为21001,最大粒度应不大于45m;干法用磁粉的平均控度不大于90Im,最大粒度应不大于180m,7.2 磁粉的颜色与被检工件表面相比应有较高的对比度。7.3 湿粉法应用煤油或水作为分散媒介。若以水为媒介时,应加入适当的防锈剂和表面活性剂。磁悬液的秸度为5002000 Pa s(25C时。7.4 磁悬液浓度应根据磁粉种类、粒度以及施加方法、时间来确定。新配制的非荧光磁粉浓度为1020 g!L、荧光磁粉浓度为13 g!Lo 7.5 磁悬液循环使用时,应定期对磁悬液浓度进行测定。每100mL磁悬液中.非荧光磁粉沉淀体积为1.22. 4 mL.荧光磁粉沉淀体积为0.1-0.5mLo

5、测定前应通过循环系统对磁悬掖进行不少于30 min的充分搅拌e8 工件表面准备8. 1 被检工件的表面粗糙度Ra值为25mo8.2 被检工件表面不应有汹脂或其他可粘附磁粉的物质。8.3 被检工件的汹孔及其他孔隙难于在探伤后清除磁粉时,应在探伤前用无害物质堵塞。8.4 为防止电弧烧伤工件表面和提高导电性能,应将工件和电极的接触部位清理干净,必要时应在电极上安装接触垫.9 磁化方法9. 1 纵向磁化检测与工件轴线方向垂直或夹角大于450的缺陷时,应使用纵向磁化。纵向磁化可用下列方法获得:a. 线圈法(图1),r一-_- -/ ( ,-J一一飞飞rrriI I I J f 1、J-.J飞-一_-一一

6、电流图1工件.,陷钱回427 JBfT 6912-93 b. 磁辄法图2)。主件图29.2 周向磁化检测与工件轴线方向平行或夹角小于45。的缺陷时,应使用周向磁化。周向磁化可用下列方法获得z8. 轴向通电法(罔3),电极融陷工件电梳图3b. 中心导体法(图4),王件备是陷中(附|/电流图4C. 触头法图5)。电梳幢陷工件时扭扭曲虫生图5428 JB/T 6912-93 9.3 通电方式工件磁化通电方式分为连续法相剩磁法。9. 3. 1 采用连续法时,磁粉或磁悬液应在通电时间内施加完毕.通电时间为13 s,为确保俄化效果应至少反复磁化两次,停施磁悬液至少1s后才可停止磁化e9.3.2 采用剩磁法

7、时.磁粉应在通电结束后再施加,通电时间为O.251 当采用冲击电流时,通电时间应在0.01s以上且至少反复磁化三次。9.3.3 采用交流磁化法时,应配备断电相位控制器以确保工件的磁化效果。9.4 磁化区域被检工件的每一被检区域至少应进行两次独立的检测,两次检测的磁力线方向相互应大致垂直。条件允许时,可使用旋转磁场以及交直流复合磁化方法。10 磁化规范10. 1 灵敏度试片10. 1. 1 A型灵敏度试片仅适用于连续法,用于被检E件表面有效磁场强度和方向、有效探测区以及探伤方法是否正确的测定.磁化电流应能使试片t展现出清晰的磁痕。10. 1. 2 A型灵敏度试片的灵敏度分离、中、低三档.其几何尺

8、寸见图6.型号及槽深见表1,0 厚度O.1 四I;J g 槽瞿0.012图6表1fm 型号相对槽深灵敏度材质A15/100 15 高100 越南纯低碳纯铁(C6-9 1 500 9-12 1 750 12-15 431 JB/T 6912-93 当壁厚大于15mm时,厚度每增加3mm,电流增加250A , 当中心导体直径比规定值增大或减小12.5mm.JlItl电流值相应增加或减少250A, 10.5 磁辄法10. 5. 1 采用磁辄磁化工件时,其磁化电流应根据灵敏度试片或提升试验来确定。10. 5. 2 磁辄的磁极间距为50200mm,检测的有效区域为两磁极连线两侧各50mm的范围内。磁化区

9、域每次应有15mm的重叠。1日.6线圈法10.6.1 当采用低充填因数线圈对工件进行纵向磁化时,工件的直径(或相当于直径的横向尺寸)应不大于固定环状线圈内径的10%。工件可偏心或正中放置在线圈中.a 偏心放置时,线固的磁化电流按式(4)计算g式中zI电流值,A;N一线圈匣数,L 工件长度,mm;I45000、一二D 王件直径或横截面上最大尺寸,mm。b. 正中放置时,线固的磁化电流按式(5)计算=11720R =町百U百工可式中zR 线圈半径,mmc. ( 4 ) ( 5 ) 10.6.2 对于不适宜用固定线圈检测的大型工件,可采用电缆缠绕式线圈进行检测。磁化肘,按式(6)计算磁化电流zI35

10、000 2市百万百丰刃. . . . . . . . . . .叫6) 10.6.3 上述公式不适用于长径比(L/D)!j、于3的工件。对于CL/D川、于3的工件,若使用线圈法时,可利用磁极加长块来提高长径比的有效值或采用灵敏度试片实测来决定I值。对于(L/Dl;?10的E件,式中(L/Dl取10,10.6. 4 线圈法的有效磁化区为线圈及线圈端部外0.5倍线圈直径的范围内。10.6.5 当被检工件过长时,应分段磁化,且应有一定的重叠区。重叠区应不小于分段检测长度的10%。1 1 施加磁粉王件被磁化后,可用下述方法之一施加磁粉。11. 1 T粉法在于粉法中.可用手动或电动喷盼器以及其他合适的工

11、具施加磁粉。锺粉应均匀地撒在工件被检面上,磁粉应适量,以免掩盖缺陷磁痕。在吹去多余磁粉时不应T扰缺陷磁痕。11. 2 湿粉法11. 2.1 采用湿粉法时.应确认憨个探伤面能被磁悬液良好地湿润后;再施加磁悬液。11. 2.2 磁悬液的施加可采用浇、浸等方法,不应采用刷涂法,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均不应使探伤面上磁悬液的流速过快。12 退磕12. 1 探伤完毕后一般应退罐。12.2 周向磁化的零件如无特殊要求,以及探伤后尚应进行加热处理的零件可不退磁g432 JBfT 6912-93 12.3 退磁一般是将工件放入等于或大于磁化工件的磁场中.然后不断改变磁场方向,同时逐渐减小磁场强度至零。12. 3.

12、 1 交流退磁法将应退磁的工件从通电的磁化线圈中缓慢抽出,直至工件离开线圈1m以上时再切断电流。或将工件放入通电的磁化线圈后,将线圈中的电流值逐渐减小至零。12.3.2 直流退磁法将应退磁的工件放于直流电磁场中,不断改变电流方向,并逐渐减小电流值至零。12. 3. 3 大型工件退磁大型工件可使用交流电磁辄进行局部退磁或采用缠绕电缆线圈分段退磁。12.4 王件的退磁效果一般用剩磁检查仪或磁强计测定。13 磁攘的评定13. 1 除能确切认定磁痕是由工件材料局部磁性不均或操作不当造成的外,其他磁痕显示均应作为缺陷磁痕处理。13.2 长度与宽度比大于3的缺陷磁痕,按线性缺陷处理,K度与宽度比小于或等于

13、3的缺陷磁痕,按圆形缺陷处理因13.3 缺陷磁痕与工件轴线或母线的夹角大子或等于30时,作为横向缺陷处理,其他按纵向缺陷处理。13.4 缺陷磁痕在同连线上且间距小于或等于2mm时,按一条缺陷处理,其长度为两缺陷之和加向距,13.5 长度小于1mm的非裂纹类纵向缺陷磁痕和长度小于0.5mm的非裂纹类横向缺陷磁痕,评定时不计。13.6 缺陷磁痕若处于工件的重要区域和非重要区域交界处.按重要区域计e13.7 按工件各部位受力状况不同可将工件表面划分成重要区域(A区)和非重要区域(B区入13. 7. 1 泵轴、曲轴、连杆的重要区域(A区)和非重要区域(B区)tJ分见图10、图11、图1202b, 医3

14、8区A区a;=O.ld,且a;?:25(;=1.2.3)因102!唱433 。、JB/T 6912-93 囚囚B区B a=O.ld且三三25图11 A医图12a A P 11 H/2 量咱13.7.2 其他零、部件中凡焊缝、螺纹区、配合面、密封面、过渡困角、键槽(汹孔lZd范围内均为重要区域CA区),此外为非重要区域也区)。14 复验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按第813章中的高关规定进行复验。434 JB/T 6912-93 也探伤结束时,用灵敏度试片验证发现探伤灵敏度不符合要求;b. 探伤过程中操作方法有误;c 供需双方有争议或认为有其他需要时pd. 经返修后的部位囚15 质量等级评定15.

15、1 不合格缺陷以下缺陷为不合格缺陷2a. 裂纹或白点磁痕,b. 横向缺陷磁痕;C. 在任直线上有不少于3个缺陷磁痕显示且边缘间距小于10mmo 15.2 线性缺陷磁痕分级线性缺陷磁痕的分级见表50表5缺陷磁痕的长度租数量等级A区H区- 一一一I 无任何缺陷磁痕显示L注1-5mm.且连三2条一二一一一11 L注1,_5mm.且;:2品L;?:I5mm.且3条皿L二5 ,_,_, 8 mm.且豆3条L注5-8mm,且1.:;4条LV L注8-10mm.且3条L二三8-10mm,且4条V lI级者15.3 圆形缺陷磁痕分级15. 3. 1 圆形缺陷磁痕用评定区进行,评定区为10mmX10 mm的正方形。评定阪应选在缺陷磁痕最严重的部位因15. 3. 2 评定区内参与评定的缺陷磁痕最大长径为5mm,大于5mm者按线性缺陷磁痕计算评级。15.3.3 圆形缺陷磁痕的分级见表6。表6等级A区无任何缺陷磁痕E示H 每处1级者435 d. 磁粉种类及磁悬液浓度$e 施加磁粉的方法sf 磁化方法$草.探伤灵敏度校验及试片名称;h 缺陷记录及工件图(或示意图); L 探伤结果皮等级分类pj. 探伤人员和责任人员签字pk 探伤H期。附加说明2JBfT 6912-93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1J庆、谢华桂、陈世亮。4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行业标准 > JB机械行业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