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T 431-2007 葡萄无公害生产综合技术.pdf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160152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398.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1 T 431-2007 葡萄无公害生产综合技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DB11 T 431-2007 葡萄无公害生产综合技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DB11 T 431-2007 葡萄无公害生产综合技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DB11 T 431-2007 葡萄无公害生产综合技术.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DB11 T 431-2007 葡萄无公害生产综合技术.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20 B 31 备案号:20150-2007 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DBDB11/T 4312007葡萄无公害生产综合技术 Comprehensive technique of grape nuisanceless production 2007-03-15 实施2007-01-11 发布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1/T 4312007 目 次 前 言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葡萄产地环境条件 . 4 4.1 产地选择 . 4 4.2 产地空气环境质量 . 4 4.3 产地农田灌溉水质量 . 4 4.4

2、 产地土壤环境质量 . 4 5 葡萄栽培生产技术规程 . 5 5.1 苗木生产 . 5 5.2 葡萄园的建立 . 8 5.3 露地葡萄园的管理 . 9 5.4 设施葡萄栽培管理 . 14 5.5 果实的采收和贮运 . 16 6 葡萄的外观品质标准 . 16 6.1 外观等级 . 16 6.2 检验规则 . 17 附 录 A. 18 附 录 B. 21 DB11/T 4312007 II 前 言 本标准附录 A、B 、C 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果林分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北京农学院、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

3、所、北京大兴区林业局、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葡萄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姚允聪、徐海英、付占芳、方建辉、张瑞、李松涛、张国军、闫爱玲、李振茹、许尚斌、张杰。 DB11/T 4312007 1 葡萄无公害生产综合技术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葡萄生产基地环境质量要求,葡萄育苗、建园和管理,果品包装、运输、贮藏等技术要求及葡萄果品外观质量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无公害葡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

4、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06501989 鲜梨 GB/T 18407.2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 NY/T 3942000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 4402001 葡萄外观等级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葡萄产地 producing area of grape 具有一定面积和生产能力的葡萄栽培地域。 3.2 环境条件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影响葡萄生长、发育和果品质量的空气、灌溉水和土壤等自然条件。 3.3 嫁接苗 grafting seedling 用优良品种植

5、株上的枝或芽作为接穗(接芽),嫁接在砧木上,培养成一个新的良种植株。 3.4 自根苗 self-root seedling 采用扦插或压条等方法繁殖的苗木 3.5 绿芽苗 nutrition pot seedling 通过营养袋、营养钵育出的苗木。 3.6 定植沟 planting pit 在定植以前,用于栽植葡萄和有利于改良土壤所开掘的沟。 3.7 回填 back stuffing 栽植前将表层土与有机肥混匀填入沟内。 3.8 栽植 planting 把选择好的葡萄苗木按要求栽入沟内。 3.9 DB11/T 4312007 2 主蔓 main vine 直接着生在主干上或由地面分出,其上直接

6、着生侧蔓或结果枝组的多年生枝蔓。 3.10 摘心 pinching 当新梢长到一定程度时,摘掉顶部 34 节的梢尖。 3.11 副梢 auxiliary shoot 由主梢叶腋间的夏芽或冬芽萌发抽生的新梢。这里专指夏芽副梢。 3.12 副梢摘心 auxiliary s hoot Pinching 摘去副梢顶端 23 节的嫩尖。 3.13 开花始期(始花期)the beginn ing stage of blossom 全园某一品种有一朵开花开放至 5%的花朵开放之前为该品种的初花期。 3.14 盛花期 blossom 全园植株有 5%95%的花朵开放时为盛花期。 3.15 疏穗、疏花、疏果 f

7、lower and fr uit thinning 为达到合理的负载量和果粒大小均匀、上色均匀和穗形美观而疏除部分的花序、花、幼果。 3.16 结果枝 fruitin g vine 带有花序或果穗的新梢。 3.17 营养枝 supplementary vine 只长叶而没有花序或果穗的新梢。 3.18 套袋 bagging 将葡萄专用袋套在果穗上,以减少日灼、鸟害、病虫害等危害,利于生产绿色食品。 3.19 摘老叶 pluck old lea f sheltering fruit from light 在浆果成熟期间将果穗附近的老叶摘除,以达到增加通透性,促进果穗着色和减少病害的目的。 3.2

8、0 夏季修剪(夏剪)summer p runing 在生长季节进行的剪枝、摘心、去卷须等技术措施统称为夏剪。 3.21 冬季修剪(冬剪)winter p runing 在休眠期(落叶后、萌芽前)把对枝蔓进行的短截、疏除和回缩等技术措施统称为冬剪。 3.22 短截 cutting part of shoot 指对一年生枝条的剪截,即剪去一年生枝条的一部分。极轻短截即剪去顶芽或技条顶端部分;轻短截即剪去枝条的 1/41/5 ;中短截即剪去枝条的 1/3 ,留枝条中上都饱满芽;重短截即剪去枝条的1/22/3;极重短截即只留枝条基部瘪芽。 3.23 DB11/T 4312007 3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9、soluble solid matter content 用来反映果实糖分的含量。 3.24 洁净 cleanness 果实表面无明显尘土、污垢、药物残留及其他异物。 3.25 夏芽 summer bud 没有鳞片包裹的裸芽,随着新梢生长,当年可形成副梢的芽。 3.26 冬芽 winter bud 着生在新梢的叶腋处、外包鳞片,如无特殊的措施当年不能萌发,需经冬季休眠次年春萌发并形成新梢的芽。 3.27 埋土防寒 burying to defend cold 冬季绝对最低气温低于-15的地区,将葡萄枝蔓埋入土中的防寒措施。 3.28 出土 unearthed 树液开始流动期(北京地区一般在清明

10、节前后)清除葡萄枝蔓上防寒土的工作。 3.29 繁殖区 generat ing area 苗木培育区,葡萄的繁殖区分自根苗培育繁殖区和嫁接苗培育繁殖区。 3.30 果形 fruit form 本品种果实成熟时应具有的形状。果形端正指没有异常的明显凹陷或突起。外形严重偏缺,致使变形者,为畸形果。 3.31 单粒重 weight of simple fruit 单个果实的重量,是确定果实大小的依据,以克(g )为单位。 3.32 穗形 spike shape 本品种果实成熟时整个果穗应具有的形状。 3.33 色泽 tincture 本品种果实成熟时应具有的自然色泽。 3.34 日灼 sun sco

11、rch 也是晒伤或日烧病,系指果表面因强烈日光照射而形成的变色斑块。晒伤部分轻微者呈桃红色或稍微发白,严重者变成黄褐色。 3.35 药害 insecticide burn 喷洒农药在果面上残留的药斑及其引起的损伤。轻微药害指点粒细小、稀疏的斑点和不明显的网状薄层。 3.36 容许度 allowance DB11/T 4312007 4 因葡萄在采后分级中可能存在疏忽,以及在采后处理和贮运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品质变化,规定一个低于本等级质量的允许限度,以百分率表示。 4 葡萄产地环境条件 4.1 产地选择 无公害葡萄产地应选择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 4.2

12、产地空气环境质量 无公害葡萄的产地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 GB/T 18407.2 的要求,具体指标见表 1。 表 1 空气质量指标 指 标 项 目 日平均 1h 平均 总悬浮颗粒物(TSP )(标准状态), mg/m30.30 二氧化硫(SO2)(标准状态), mg/m30.15 0.50 氮氧化物(NOx)(标准状态), mg/m30.10 0.15 氟化物(F ), g/( dm2d) 5.0 铅(标准状态), g/ m31.5 1.5 4.3 产地农田灌溉水质量 无公害葡萄产地农田灌溉水质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表 2 农田灌溉水质量指标 项 目 指 标 pH 值 5.58.5 总汞, m

13、g/L 0.001 总镉, mg/L 0.005 总砷, mg/L 0.05 总铅, mg/L 0.10 铬(六价), mg/L 0.10 氯化物, mg/L 250 氟化物, mg/L 3.0 氰化物, mg/L 0.50 石油类, mg/L 1.0 4.4 产地土壤环境质量 无公害葡萄产地土壤质量应符合表 3 的规定。 DB11/T 4312007 5 表 3 土壤质量指标 指 标 项 目 pH7.5 总镉, mg/kg 0.30 0.30 0.60总汞, mg/kg 0.30 0.50 1.0 总砷, mg/kg 40 30 25 总铅, mg/kg 100 150 150 总铬, mg

14、/kg 15 20 25六六六, mg/kg 0.5 0.5 0.5 滴滴涕, mg/kg 0.5 0.5 0.5 5 葡萄栽培生产技术规程 5.1 苗木生产 5.1.1 苗圃的建立 5.1.1.1 苗圃地的选择 苗圃地应具备以下条件: a)苗圃应建在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光照充足和便于耕作的地方,地势坡度最大不超过 3。 b) 土壤以较肥沃的轻壤土为最佳,pH 值以 68 为宜。 c) 地下水位在 l m 以下。 d) 交通运输方便。 5.1.1.2 苗圃地规划 a)葡萄苗圃应包括母本园和繁殖区。繁殖区划分为自根苗培育区和嫁接苗培育区。 b)整个苗圃的道路网、灌溉与排水系统、防护林营造及各种建

15、筑物必须有利于苗木生长,便于管理而又不浪费土地。 c)繁殖区小区形状以长方形为宜,其宽度为长度的 1/3l/2;或以 1000 m21500 m2为一个小区。 d)繁殖区应进行合理轮作,繁殖同种苗木至少需间隔 2 年以上。 e)规划的区、畦,必须进行统一编号,对各区、畦内的自根苗和嫁接苗品种要认真登记、建档保存,做到各类苗木准确无误。 5.1.2 自根苗的繁殖 5.1.2.1 扦插育苗 5.1.2.1.1 硬枝扦插 5.1.2.1.1.1 插条的采集 选品种纯正,植株健壮,无病虫害的丰产植株,剪取充分成熟、节间适中、芽眼饱满、没有病虫害和其它伤害的一年生枝条为种条。将种条剪成长 0.5 m1

16、m 的枝段(粗度 6 mm12 mm 为宜)。将采集的枝条分开上下端,按 50 或 100 根集束成捆,捆上下两道,挂上标牌,注明品种和采集日期,以防止混淆。插条浸于 5Be 石硫合剂中 1 min3 min,取出晾干后贮藏。 5.1.2.1.1.2 插条的贮藏 插条冬季贮藏温度 -1 2,砂子湿度不超过 50%,以手握成团,一触即散为宜,空气相对湿度80%85%。在贮藏期间始终要注意防止插条裂干或过湿、防发热、防霉烂。 贮藏的方法:挖深约 40 cm、宽约 1 m 的沟。将插条捆斜放入沟内,其上覆土 30 cm40 cm。在较寒冷的地方,应挖深 0.8 m1.2 m 的贮藏沟,将插条捆平放沟

17、中,放满一层后,上面铺一层 4 cm5 cm湿沙,再放入一层插条, 至沟沿 40 cm50 cm 为止,再铺上 10 cm 湿沙,覆盖一层秸秆,然后覆土 30 cm40 cm。为了防止枝条发热霉烂,可在沟的中心带竖置一捆直径约 10 cm 的秸秆,每隔 2 cm 放一捆,作为通气孔道。 5.1.2.1.1.3 插前的插条处理 a) 插条的消毒 插条在扦插前应用药剂消毒处理。虫害发生较严重的果园,使用 50%辛硫磷DB11/T 4312007 6 8001000 倍液,浸泡枝条或苗木 15 min,捞出晾干使用。病害较严重的果园,用 1: 100 倍硫酸铜溶液,浸泡枝条 15 min,捞出晾干使

18、用。 b) 插条剪截 将插条剪成带 24 芽、长约 20 cm30 cm 的枝段。每一枝段的上端剪口在离芽约 1.0 cm 处平剪,下端剪口在芽下约 1 cm2 cm 处斜剪。 c) 插条浸水 插前将插条捆浸入 15 16的清水中,浸 12 昼夜或更长,至用刀压表面时有水珠溢出,停止浸水。 d) 催根处理 用 50 mg/kg 的 ABT 生根粉浸插条基部 2 h 3 h,或用 300 mg/kg 萘乙酸 NAA 浸沾插条基部 3 s5 s 后进行扦插进行催根,也可以对插条下端施以较高的温度(26 28)和湿度( 85%90%)的方法,如利用太阳热、马粪热、火炕催根、冷床催根等。催根时将插条插

19、于沙床或蛭石床中,待其愈伤组织形成或开始发出新根时移入育苗地。催根期间应适当遮荫,使上部芽不萌发或少萌发,提高扦插成苗率。 5.1.2.1.1.4 扦插方法 a) 露地扦插 催根处理后的种条,在地温 20左右时做畦或起一垄扦插,一般行距 50 cm60 cm,株距 15 cm2 0cm,扦插时顶芽等高,均露出地面,芽朝向西北方,然后灌水,待水渗下后,顶芽上覆土(河砂与土混合)3 cm4 cm ,萌芽后除去覆盖土。 b) 地膜覆盖扦插 先将育苗床灌好底水,喷上除草剂,再覆盖地膜增温;接着用径粗 2 cm 的木棍按插条株行距打孔,在孔里插入催过根的插条,要求顶芽高低一致,露于膜外,灌水后再用砂壤土

20、将插孔和顶芽盖严,盖土厚度为 4 cm5 cm。 5.1.2.1.1.5 扦插苗的管理 在出苗前后要适时灌水。在整个生长期要注意松土除草,结合浇水,进行 23 次追肥,每亩施氮、磷、钾有效量约 1 kg,氮肥主要在前期施用。结合喷药防病可进行根外追肥,喷尿素液 0.3%0.5%,过磷酸钙液 0.3%0.5%,还可喷施硫酸硼(0.01%) 、硫酸锌(0.05%)等微量元素。随着扦插苗的生长,注意每株保持一个健壮新梢,及时控制副梢,可在苗高 40 cm50 cm 时摘心。以促进枝条成熟。在整个生长期内应注意防治黑痘病、霜霉病、白粉病、毛毡病等病害。 5.1.2.1.1.6 营养袋快速育苗 a) 2

21、 月下旬 3 月上旬将硬枝(直径大于 0.7 cm)剪成单芽插条,上端在芽眼上 1 cm 处平剪,下端在下一个芽眼上端 1 cm1.5 cm 处斜剪,放入高 10 cm 的沙盘内,株行距 3 cm3 cm。 b)幼苗长至 5 cm7 cm 高,有 45 条小根时,将小苗移栽入营养袋中。塑料营养袋宽 8 cm(口径 5 cm)、长 16 cm,袋底正中剪一直径约为 1 cm 的小孔,也可用无底袋,以地面为底。袋中充填营养土,其配制比例为园土、粗沙、腐熟有机肥各占 1/3。 c) 将营养袋在温室地表紧密排列成宽 60 cm70 cm的育苗带,带与带之间相距 15 cm,每 1 平m2可放 3004

22、00 袋,温室内白天气温控制在 25左右,晚上土温不低于 15,空气相对湿度 80%90%。根据袋内含水情况,及时浇水和浇营养液。 幼苗在温室内生长 45 d50 d,每株有长 10 cm 以上的根 4 5 条,幼苗高度达 20 cm 左右时即可起苗定植入葡萄园中。 5.1.2.1.2 绿枝扦插 在葡萄生长季节,利用夏剪时剪下的半木质化的新梢作扦插材料。将绿枝插条剪成 23 节,插条上只留顶芽全叶或半片叶。剪后立即将基部浸于清水中,并遮荫待用。扦插前用 ABT 生根粉水溶液,浸沾插条基部 35 秒钟,取出后用清水冲冼掉附在表面的药液,立即开沟直立埋在床里。行株距多为30 cm 15 cm ,深

23、度为顶芽露出床面 1 cm 左右。插后立即浇透水,扣上塑料小棚或大棚,并遮荫。棚内温度控制在 25 28,在遮光、通风条件下, 15 d 左右即可生根。当根发出后要注意通风,在移栽前 3 d5 d 撤掉塑料拱棚,蹲苗 3 d5 d。每天要喷 45 次水,使棚内湿度处于临近饱和状态。扦插后每隔 15 d 要结合喷水喷洒 23 次 50%多菌灵 1000 倍液或 75%百菌清 600800 倍液杀菌剂,防止病害发生。 绿枝扦插育苗采用新木屑、蛭石、净河砂等基质均可,应用 0.3%高锰酸钾消毒杀菌,以防绿枝基部霉烂。 5.1.2.2 压条繁殖 于生长期在成年葡萄植株上进行,在葡萄生长期把成年植株下部

24、的 12 年枝蔓进行环状剥皮后,作波浪状埋入土中,深度 8 cm 左右,压实土壤,浇透水,待新梢伸长 15 cm 左右时摘心,并支柱绑扎。生长期注意肥水管理,冬季落叶后与母株切断,把压条苗全部挖起,即可获得苗木单株。 5.1.3 嫁接苗的培育 DB11/T 4312007 7 5.1.3.1 砧木苗的培育 砧苗可用山葡萄、贝达等的种子或枝条培育。 常用硬枝扦插的方法。 插条砧苗的培育方法包括种条的收集、选择、冬藏、剪截和生根处理、苗期管理,均与品种扦插苗培育相似。 5.1.3.2 硬枝嫁接育苗 利用头年秋季田间的砧木苗,在早春伤流期后进行嫁接,常用方法有腹接或劈接。 a) 腹接 在砧木距地面

25、5 cm7 cm 处剪去上面的枝蔓,在砧木表面光滑、纹里平直的位置剪一斜口,再将事先削好的接穗插入剪口,接穗削成楔形,接穗采用单芽或双芽均可。嫁接时接穗的形成层与砧木的形成层应相互吻合,绑缚。 b)劈接 于近地面剪断砧木后在砧木横断 1/2 处下切 3 cm5 cm 长的劈接口,再将下端削成尖楔形的接穗插入砧木劈口,对准砧木一侧的形成层,绑好接口并埋土。 5.1.3.3 绿枝嫁接育苗 a) 嫁接时间 砧木和接穗达半木质化时即可开始嫁接,一般在 5 月份下旬7 月上旬均可进行。 b) 砧木处理 在抗寒砧木(贝达或山葡萄)植株上,将砧木苗留 23 芽平茬,选一强壮新蔓作砧木。 c) 接穗采集 接穗

26、从品种纯正、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上采集,可与夏季修剪时疏枝、摘心、除副梢等项工作结合进行。最好在苗圃附近采取,随剪随接,成活率高。 d) 嫁接方法 主要采用单芽劈接法。 5.1.4 苗木出圃 5.1.4.1 起苗和苗木分级 a) 起苗 葡萄苗木多在秋季落叶后起苗。应注意保持苗木根系完整,不劈裂。扦插自根苗应保留 45 个芽眼,嫁接苗接口上应保留 34 个芽眼。苗木每 10 株或 20 株一捆,应挂上标签,写明品种名称和苗木级别,在阴凉处临时假植。 b) 分级 表 4 葡萄苗木质量标准 等 级 项 目 一 级 二 级 根 系 侧根数 侧根长度 侧根粗度 侧根分布 8 条 20 cm 0.4

27、cm 分布均匀,不卷曲,须根多6 条 15 cm 0.2 cm 分布均匀,不卷曲,须根多扦 插 苗 蔓 基部粗度 饱满芽 1.0 cm 芽眼饱满健壮 0.6 芽眼饱满健壮 砧木高度 15 cm20 cm 15 cm20 cm 接合愈合程度 完全愈合 完全愈合 嫁 接 苗 根、蔓 与扦插苗相同 与扦插苗相同 机械损伤 无 无 检疫性病虫 无 无 5.1.4.2 苗木检疫与消毒 葡萄苗木出圃,应由植检部门检疫。主要检疫对象是葡萄根瘤蚜和美国白蛾。苗木外运或入窖贮藏DB11/T 4312007 8 前都要进行消毒处理,以免病虫传播。根据苗木感染病虫的种类,对症应用消毒药剂。一般苗木消毒药剂用 5Be

28、 石硫合剂浸泡 2 min 3 min,取出晾干后即可。 5.1.4.3 苗木包装运输及贮藏 a) 苗木包装运输 葡萄苗木在运输过程中严防风干、冻伤和根系发霉,以免降低苗木成活率,气温低于 -5或高于20时都不能运苗,以免根系冻伤和发霉。运输途中,应注意检查苗包的湿度和温度。用塑料袋包装时,外部应加一层湿麻袋。运到目的地后应马上打开包装,用清水浸泡 3 h5 h,晾干再贮藏或定植。 b) 苗木贮藏 见插条的贮藏。 5.2 葡萄园的建立 5.2.1 葡萄园地址的选择 葡萄园区应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地势缓倾、阳光充足且远离有污染的工厂、病虫害少的地区。 5.2.2 园地区划 园区划分成若干小区

29、,小区面积一般为 66700 m2133400 m2。 5.2.3 道路系统规划 可在园的中央设立干路,宽约 6 m 8 m。在小区间及园区的四周设立支路与干路相连,路宽约 4 m。 5.2.4 防护林和排灌系统规划 在冬、春季风沙较大的地区应设立防风林带。防风林带宽约 10 m 20 m,垂直于主要风害的风向。在园区的四周设立主排水系统,沟深为 50 cm 100 cm,宽 2 m 4 m。在小区之间设立支排水系统并与主排水系统相连,沟深 40 cm 60 cm,宽 80 cm 100 cm。 5.2.5 葡萄的架式选择 5.2.5.1 篱架 a)单篱架 一般采用南北行向,行距 2.5 m

30、3 m,每行连成的架面与地面垂直,架高以行距而定,一般为 1.8 m 2 m,行内每隔 6 m 8 m 设一立杆,每行第一根立杆用倾斜的支柱或斜拉的铁丝固定。距地面 60 cm 架第一道铅丝,以上每隔 40 cm45 cm 架一道铅丝。 b)双篱架 主要用 V 形架式。 V 形架行距 3 m, 架高 1.5 m 2 m,篱架基部两壁间距 40 cm 60 cm,顶部间距 120 cm,其他结构行向与单篱架相同。 5.2.5.2 棚架 a)大棚架 架长 8 m10 m。架的后部(靠近植株基部)高约 1 m,前部高 2 m2.5 m。 b)小棚架 可采用南北行向或东西行向,行距 4 m6 m,每行

31、葡萄设两排立柱,全园立柱高度相同,均为 1.9 m2.2 m,按行向每隔 5 m 设一立柱。沿行向在立柱上每隔 50 cm 架一道 1012 号铁丝,将整个小区棚连结成一个水平面。垂直于行向的两根立柱拉 810 号铁丝。 c)棚篱架 基本结构与小棚架相同。架长 4 m 5 m,架面后部(靠近植株根部)高 1.5 m 1.6 m,架面高 2 m 2.2 m。 5.2.6 品种的选择 根据当前市场需求和当地立地条件进行选择。 5.2.7 葡萄的定植 5.2.7.1 栽植时间 主要采用春季栽植,在土壤解冻后进行。 5.2.7.2 栽植密度 篱架株距一般为 1 m2 m,行距 2 m3 m;棚架栽植时

32、,行距 4 m6 m,株距 0.75 m1.5 m。 5.2.7.3 栽植沟的准备 篱架栽培时可按行距南北方向挖沟,棚架栽培宜东西方向挖沟。一般沟宽、沟深为 60 cm80 cm,在土壤粘重的地区或山坡地建园时,应适当加大栽植沟的宽度和深度。栽植沟挖好后使土壤充分风化、DB11/T 4312007 9 熟化,将腐熟的有机肥料和表土混匀填入沟内,每 667m2基肥施用量 4000 kg5000 kg。填土要高出原来的地面。 在土壤较为疏松的地区可采用坑栽,栽植坑的直径和深度应在 60 cm 左右,同样填入有机肥。 5.2.7.4 栽植方法 栽前先用清水将苗木根系浸泡一天,栽植时对苗木进行剪枝和修

33、根,剪去过长、过细和有伤的粗根,可用 ABT 生根粉、根宝等催根素浸泡 30 min,按要求进行栽植,栽植深度以苗木的根颈部与地面相平为准。栽植时根系应摆布均匀,填土一半时轻轻提苗,填土与地面相平后踏实,灌透水,待水渗完后应覆土保墒。 5.2.7.5 覆膜套袋 定植浇水后,扶正苗木,沿行覆 1.5 m 宽的薄膜,两边用土压实,苗干套 15 cm 宽的薄膜袋,上封口,待幼叶长出后解袋。 5.2.8 定植后的管理 a)除梢定枝 新梢长至 3 cm 4 cm 时,留 2 个健壮新梢,其余抹除。 b)追肥 新梢长至 30 cm35 cm时,距苗 25 cm环状开沟追施氮肥(尿素)每 667 m2 10

34、 kg 15 kg,施肥后立即灌水,并及时松土。20 d 30 d 左右追二次肥(多元复合肥)。 c)夏季摘心 篱架葡萄高约 1.2 m 时摘心,上部副梢留 34 片叶摘心,二次副梢留一片叶反复摘心;下部副梢大叶形留 12 片叶,小叶形留 23 片叶摘心,以后副梢留一片叶反复摘心,过密可不再留叶。 棚架新梢长至 2 m 以上摘心。顶端副梢留 2 片叶摘心,以后留一片叶反复摘心。 d)病虫害防治 雨季每 10 d15 d 喷杀菌剂(无公害允许使用的药)一次,89 月份雨季高峰期可喷疫霜灵两次,重点预防霜霉病。 e)冬季修剪 篱架主蔓根据粗度剪留 80 cm 90 cm(剪口粗度应掌握在 1 cm

35、 左右);棚架主蔓剪留 1 m 1.5 m。清除落叶枯枝、杂草,并结合冬剪剪除病虫枝。 f)埋土防寒 覆土厚度 15 cm 20 cm,并灌足冻水。 5.3 露地葡萄园的管理 具体参见附录 A。 5.3.1 土壤管理 5.3.1.1 间作覆盖 幼年葡萄园可实行间作,通常以矮秆作物为宜,如白薯、花生、豆类、中草药、以及葡萄苗、草莓等。间作物应与葡萄植株保持 50 cm 以上。为提高葡萄园土壤肥力,可间种绿肥,并应定期刈割。 5.3.1.2 覆盖 生长季可利用作物秸秆(稻草、麦秸、豆秸)、绿肥秸秆、塑料薄膜覆盖于行内。 5.3.2 施肥 5.3.2.1 施肥原则 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 5.3.

36、2.2 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 a) 农家肥料 按 NY/T 394-2000 中 3.4 所述的农家肥料执行。 b) 商品肥料 DB11/T 4312007 10 按 NY/T 394-2000 中 3.5 所述各种肥料执行。 c) 其它肥料 不含有毒物质的食品、鱼渣、牛羊毛废料、骨粉、氨基酸残渣、骨胶废渣、家禽家畜加工废料、糖厂废料等有机物料制成的,经农业部门登记允许使用的肥料。 5.3.2.3 施肥方法和数量 5.3.2.3.1 基肥 秋季施用,每 667m2施 5000 kg左右。基肥以有机肥料和部分矿质肥料(如磷肥等)为主。一般每隔 12 年结合行间扩穴深翻施一次基肥,施肥沟深 50 c

37、m,宽 30 cm 40 cm。 5.3.2.3.2 追肥 a) 根部追肥:以速效肥料为主,按植株大小,在根附近开沟深 15 cm 25 cm、宽 30 cm,将肥料混土埋入沟中,灌水。 b) 根外追肥:根外追肥宜在上午 10:00 之前或下午 4:00 后进行。根外追肥浓度如表 5。 表 5 葡萄根外追肥使用浓度 名 称 浓 度(%) 名 称 浓 度 (%) 尿 素 0.30.5 硼 酸 0.050.1 过磷酸钙 3 硫 酸 镁 0.52.0 磷酸二氢钾 0.20.3 硫 酸 锰 0.20.3 钾 盐 0.5 钼 酸 铵 0.050.1 草 木 灰 2 硫 酸 锌 0.010.02 c) 追

38、肥时期和数量:成龄葡萄树,一般分为催芽肥、催花肥、促果肥、促熟(果实和枝条)肥。催芽肥在早春出土后,追施 1 次氮肥,每 667m2酸铵 25 kg左右。催花肥在开花前 7 d左右,每株追施氮磷复合肥 0.5 kg 1 kg,或在叶面喷施 0.3%的硼砂。促果肥在浆果长到黄豆粒大小时,追施磷、钾肥每株 0.5 kg 1 kg,或喷施 1 次 0.3%磷酸二氢钾加 0.1%尿素,效果也很好。果实成熟前要追施催熟肥,主要以磷钾复合肥为主,用量每株 0.5 kg 1 kg。 5.3.3 灌水与排水 5.3.3.1 灌水时期和灌水量 成龄葡萄园的灌水,包括萌芽期、花期前后、浆果膨大期、采收后和埋土前 5 个时期。 a)萌芽期: 在葡萄出土至萌发抽枝前浇灌。于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