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9662-1988 电离辐射事故干预水平及医学处理原则.pdf

上传人:livefirmly316 文档编号:161955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87.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9662-1988 电离辐射事故干预水平及医学处理原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GB 9662-1988 电离辐射事故干预水平及医学处理原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GB 9662-1988 电离辐射事故干预水平及医学处理原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GB 9662-1988 电离辐射事故干预水平及医学处理原则.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GB 9662-1988 电离辐射事故干预水平及医学处理原则.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离辐射事故干预水平及医学处理原则Guideline on intervention levels and medical management in the event of radiological accident UDC 614. 898. 5 :616-07/08 GB 9662 - 8 8 本原则是依据GB4792,并参照ICRP、IAEA等国际组织的有关建议制定的。本原则给出电离辐射事故时,对公众采取应急防护对策的干预水平、工作人员应急照射的剂量控制、受照人员的医学处理以及重建正常工作秩序的防护原则要求。必须强调指出,各种类型核设施、各种放射性核素生产和应用

2、单位以及-切产生和应用射线装置的单位都应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和遵循最优化原则,执行有关法规,避免电离辐射事故的发生。1 电离辐射事故的放射防护1. 1 对电离辐射事故进行干预所遵循的防护原则1. 1. 1 为避免发生非随机效应,必须采取防护措施,限制个人的受照剂量,使之低于可引起非随机放!恒的剂量阁值。1. 1. 2 应该限制随机效应的总发生率,使其达到可合理做到的尽可能低值。1. 1. 3 采取任何一种防护对策时,应进行最优化的判断和权衡。避免采取得不偿失的应急措施,给社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1.2 电离辐射事故时所产生的剂量范围很大,既可发生随机效应,也可产生非随机效应。评价非随机效

3、应,最适宜的量是器官或组织的吸收剂量,单位是Gy(阳的。不管何种类型的电离辐射或吸收介质,均可应用。评价随机效应,表示个人危险度的量是受照器官或组织的有效剂量当量.单位是Sv(rem)。但在有可能发生急性损伤的大剂量照射时,不宜采用。1.3 电离辐射事故时,不仅要评价受照个人的剂量水平,也要评价在人群中导致有害健康的总效应。集体有放剂量当量可用来粗估人群随机效应的发生率。1. 4 在电离辐射事故中放射防护和医疗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外照射(局部照射、全身照射)、内照射、皮肤白射线烧伤以及各种复合照射。2 电离辐射事故时,对公众来取应怠防护对策的干预水平2. 1 发生严重电离辐射事故时,对公众采取应

4、急防护对策的干预水平的建议值如表l所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88-08-19批准1989-01-01实施GB 9662- 88 表l大型核设施事故、释放女量裂变产物和活化产物时对公众采取对策的干预水平预期剂量当量一般性情施隐蔽、服mSv 严厉措施一一撤离用稳定性破(rem) 500(50) 必须,直到撤离前必须5 000(500) 必须,直到撤离前必须注z其他器官不包括生殖腺和Ul晶体.2.2 事故情况变化多端,不可能推荐一个适用于所有情况的通用干预水平。对不同对策限定一个剂量范围是合适的(在此剂量范围内,由防护人员针对特定条件提出可供实用的干预方案人低于此剂量限值的下限,采取对策不认为是

5、恰当的p高于此剂量限值的上限,采取对策无疑是必要的。2. 3 在事故发展阶段,因工作的特殊要求,需留少数人员(包括非放射职业人员在内)坚守工作岗位而有可能受到一定剂量的照射。可按有计划的特殊照射加以控制,其有效剂量当量在-次事件中不应大于100 mSv(lO rem),一生中不应大于250mSv(25 rem)o同时.任一器官或组织所受的年剂量当量不得超过:H.霞晶体】乓150mSv(l5 rem);HT(真他所:(,器宵)500mSv(50 remo 2. 4 事故后期,为了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秩序,部分人员(包括非放射职业人员在内)有可能参与对建筑物、设备等进行去材或放射性废物处置等活动,

6、可按放射工作职业照射加以控制,第年内的内外照射剂量当量总和不应届过50mSv。2. 5 当大型核设施事故时,为了限制放射性污染物品或食物在国内、外市场流通、销售或贸易,事故后第一年内个人的年剂量当量应不大于5mSv(O. 5 rem).尔后的年剂量当量应按ImSv (0. I rem)阳以转制。2. 6 每年10-5以下的危险度可以被公众中的任何个人所接受.因而.关键居民组的年剂量当量在5时b(0.5 rem)以下时,可以不采取任何干预对策。2. 7 在防护实践中应当特别注意孕妇、儿童受照射的问题,尽可能降低他们的受照剂量水平。2. 8 分次照射的放射损伤反应较一次受相同剂量照射的损伤为轻。在

7、数周或数月内的慢性照射较短期内一次接受相同剂量照射的危险度要小。2. 9 无论事故大小、程度如何,都会给社会带来一定影响.要重视事故后的一1二作处理。依照国家有关校安全及放射防护法规、标准,对事故的起因、技术处理和后果,进行必要的卫吁评价。3 工作人员应民照射的剂量控制3. 1 应急照射必须事先经过周密计划,由本单位领导及防护负责人批准。参加应急的人员是受过专门培训或熟悉情况的专职人员,一生中只限于一次。3.2 应急人员在一次应急事件中的受照剂量不得超过下列剂量当量水平:全身:0.25Sv(25 rem) 四肢:1. 0 Sv ( 1 00 rem) 眼晶体:0.15Sv(l5 rem) 其他

8、单个器官或组织:0.5 Sv(50 rem) GB 9662- 88 3.3 为了抢救生命或在极真特殊的情况下,有必要接受高于3.2条所列的剂量时,应由t级主管部门根据本标准附录E(参考件)所列电离辐射的生物学效应,权衡利弊做出决定。3. 4 应急人员在参与抢救E作时,应采取安全可靠的防护措施。尽可能减少内、外照射和表面污染。3.5 接受应急照射前,可事先使用抗放射药物。3. 6 对接受应急照射的人员给以医学观察,并将其受照剂量和观察结果详细记入健康档案。4 电离辐射事故曼照人员的医学处理原则4. 1 对电离辐射事故受照人员的医学处理的-般原则4. 1. 1 首先应尽快消除有害因素的来源,同时

9、将事故受照人员撤离现场。检查人员受危害的程度。并积极采取救护措施,同时向上级部门报告。4. 1. 2 根据电离辐射事故的性质、受照的不同剂量水平、不同病程,迅速采取相应对策和治疗措施。在抢救中应首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外伤、出血和休克等,对估计受照剂量较大者应选用抗政射药物。4. 1. 3 对疑有体表污染的人员,首先应进行体表污染的监测,并迅速进行去污染处理,防止污染的扩散。4. 1. 4 对电离辐射事故受照人员逐个登记并建立档案.除进行及时诊断和治疗外.尚应根据其受照情况和损伤程度进行相应的随访观察,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远期放应.达到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目的。4. 2 外照射事故受照人员的医学处理原

10、则4- 2. 1 早期剂量估算可根据受照人员的初期症状和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数.并参照物理剂量的估算结果,迅速作出病情的初步估计见附录C(参考件门。有条件者可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适用剂量范围为O.255. 00 Gy)和淋巴细胞微核测定等作进-步的生物学剂量估算。4.2.2 受照剂量小于O.I Gy者只作一般医学检查.确定是否需治疗;受用、剂量大于0.25Gy者应予以对症治疗;对受照剂量大于0.5Gy者,应住院观察.并给予及时治疗;受照剂量大于1Gy者,必须住院严密观察和治疗。4. 2. 3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人,应根据GB8280(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采取综合性

11、治疗。4.2. 4 对伴有急性放射皮肤损伤的病人,应根据GB8282(放射性皮肤族病i全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进行分度诊断和泊疗。4.3 内照射事故受照人员的医学处理原则4. 3. 1 放射性核素可分别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伤u甚至完好的皮肤进入体内造成内照射损伤。4.3.2 内照射放射病人应根据GB828-1(内照射放射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诊断泊疗。4.3.3 内照射的判定可依据污染史(事故性质、李故现场放射性核素的种类、浓度、入体途径等),生物样品的测定分析(如血、原、粪及真他内容物等)和全身茹靶器官的放射饨测量皮It面床表现等综合判定。假据体内放射性核素的种类和器官内沉积量及受照时间俏货:

12、剂量。4.3.4 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内的医学处理4.3.4. 1 尽早清除初始进入部位的放射性核素c包括:彻底恍消体表陆染.防止的染物的扩散。疑有吸入时,应清拭鼻腔、含嗽、桂痰,必要时使用局部血管收缩剂。有摄入时.可催口士、洗胃、使用缓泻剂和阻吸收药物。4.3.4.2 根据放射性核素的种类和进入量,尽早选用相应药物进行促排治疗详见附录D(参考件)J。有放射性腆进入体内时.应力争在6h内服用稳定性腆;有氟进入体内时应大量饮水或补液。GB 9662-88 4.3.5 对超过2个年摄入量限值(ALl)的放射性核素内照射人员应进行医学观察及相应的治疗;届过20个ALI者属于严重内照射,应进行长期、严密

13、的医学观察和积极治疗,注意远期效应。4. 4 内外混合照射时的医学处理可参照4.2及4.3条进行。伴有体表创伤时,可用生理盐水、结合剂反复冲洗。对用生理盐水和络合剂难以去除的污染,可考虑手术切除。5 放射性污.控制的原则5. 1 沾污事故有人体污染、室内污染和室外环境市染等三种情况。5. 2 发生污染性事故时,首先控制污染,保护好事故现场。阻断一切扩散污染的可能途径,如暂时关闭通风系统或控制载带放射性核素的液体外溢,或用物体吸附或遮盖密封,防止污染再扩散。5. 3 隔离污染区,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随意出入现场。或用路障、或用明显线条标记出污染的边界区域及其污染程度。由隔离区进入清洁区,要通过缓冲

14、区,确保清洁区不受放射性的污染。5. 4 进入污染区必须穿戴个人防护用具,通过缓冲区进入污染区。5. 4. 1 从放射污染区出来的人员,要进行个人监测,手、脸、头发、鞋要给以特别注意,其次是臀部、膝、袖口等处。5.4.2 由污染区携出的物品、设备,必须在缓冲区经过检查和处理,达到去污标准后,才能带入清洁区。5. 4. 3 污染的监测结果必须记录,用一定面积的平均计数率值表示。如监测地板、天花板、墙表团用1 000 cm2上的平均计数率值,真他表面,如桌、衣服等用300c时,皮肤污染测量用100c时,最容易受、污染的手指尖和手掌,按30cm2计算之。5. 5 放射性物质污染表面的限值任何表面受到

15、放射性污染,应及时采取综合去污措施,尽可能清洗到本康水平或按表2列出值进行控制:污染表面子、皮肤、内衣、工作袜王作服、手套、工作鞋设备、地面、精壁表2放射性物质(BQ/cm2)3.7 X 10-2 3.7XI0-1 3.7XI00 自放射性物质(BQ/cm2)3.7 X 10-1 3.7XI00 3. 7X 101 5. 5. 1 污染时间愈久,愈难以去污。于、皮肤受到污染时,应及时采用去污效率高,对皮肤无剌激、不会促进吸收的去污剂进行清洗。其他表面污染,应采取适当措施清除污果。对固定性污染.控制水平可以适当提高,但不得超过表2中列出值的5倍。5.5.2 最大能量小于0.3mev的白放射性物质

16、污染,其表面污染的控制数值可以为表2中列出值的5倍。5.5.3 对低、中毒组放射性核素,控制水平可放宽10倍。5.5.4 设备与用品,经仔细清洗后,其污染水平不大于表2中所列出值的五十分之一时,经放射防护部门测量许可后,可在一般工作中使用。5. 6 个人去污时用肥皂、温水和软毛刷认真擦洗。洗消时要按顺序进行,先轻后重,防止交叉污染。要特别注意手部,尤其是指甲沟、手指缝。必要时可用弹力粘膏敷贴23h。揭去粘膏再用水清洗,对去除残留性污染有较好效果。或采用特种去污荆见附录D(参考件门。擦洗头发一般用大量肥皂和水,要特别注意防止肥皂泡沫流入眼睛、耳、鼻和嘴。每次洗消前后要进行监测,对比去污效率。除污

17、染的废水须收集,经监测后方可酌情处理。5. 7 受过严重放射性污染的车辆或设备,其表面虽然经除窍达到了许可水平,但是,当检修、拆卸内部结构时,仍要谨慎,防止结构内部污染的扩散,要进行监测和控制。GB 9662-88 附录A名词术语解辑(参考件)A1 电离辐射事故radiological accidents 电离辐射源失控引起的异常事件,直接或间接产生对生命、健康或财产的危害。A2 事故照射accidental exposure 异常照射的一种,指在事故情况下受到的非自愿的、意外的照射。A3 应急照射emergency exposure 异常照射的一种,指在发生事故之时或之后,为了抢救遇险人员,

18、防止事态扩大,或其他应急情况而有计划的接受的过量照射。A4 放射性核素体外污染external contamination of radionuclides 放射性核素沾附于体表。A5 放射性核素体内污染internal contamination of radionuclides 指体内放射性核素超过其自然存在量。A6 急性照射acute exposure 短时期内受到的大剂量的照射。A7 慢性照射chronic exposure 在低电离辐射水平下长时期连续或间歇地受到照射。A8 半数致死剂量half lethal dose 在一定时间内使群体中50%的成员致死所需要的剂量,通常用LDso

19、表示。A9 干预水平intervention levels 在放射防护中,预先规定的某些核剂量水平,超过或预料将超过这种水平时,就需要考虑采取措施进行干预。A 10 大型核设施large nuciear installation 即重点核设施包括:A 10.1 核动力厂(核电厂、核热电厂、核供汽供热厂); A 10.2 真他反应堆(研究堆、实验堆、11伍界装置等); A 10.3 核燃料生产、加工、制造、储存及后处理设施zA 10.4 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和处置设施;A10.5 其他需严格监督管理的核设施。All 随机性效应stochastic effect 发生机率(而非严重程度)与剂量的大小有

20、关的生物效应。对这种效应一般认为不存在剂量的嗣值。主要的随机性效应是遗传效应和致癌效应。A 12 非随机性效应non-stochastic effect 严重程度随剂量而变化的生物效应(如眼晶体的白内障,皮肤的良性损伤等),这种效应可能存在着剂量阑值。A 13 宫内照射irradiation in uterus 由受精卵着床到新生儿出生之前,在于宫内所接受的照射.A14 关键人群组cr.itical group 在某一给定实践涉及的各受照人群组中,预期其受照水平最高的人群组,他们受到的照射可用以量度该实践所产生的个人剂量的上限.G8 9662-88 附录B应息对策的利益、风险和代价(参考件)8

21、1 隐蔽。人员隐蔽于室内,可使来自放射性烟云的外照射剂量减少到1/21/ 10。关闭门窗和通风系统就可减少因吸入放射性核素市染所致的剂量。隐蔽也可降低由沉降于地面的放射性核素所致的外照射剂量,一般预计可降低到1/51/10。上述减弱系数要视建筑物类型及人员所处位置而定。此对策简单、有效,隐蔽时间较短时,其风险和代价很小;但时间较长(超过1224h),可能会引起社会和医学方面的问题。它的另一好处是,隐蔽过程中人群已受控制,有利于采取进一步的对策,如疏散人口等。82 个人防护方法。空气中有放射性核素污染的情况下,可用简易法进行呼吸道防护,例如用于帕、毛巾、纸等捂住口鼻,可使吸入的放射性核素所致剂量

22、减少到1/10。防护效果与粒子大小、防护材料特点皮防护物(如口罩)周围的泄漏情况等有关。体表防护可用日常服装,包括帽子、头巾、雨衣、子套和靴子等。公众采取简易的个人防护措施,一般不会引起伤害,所花代价也小。但进行呼咂道防护时,对有呼吸系统疾病或心脏病的人,应注意不利影响,这点不可忽视。83 服用稳定性殃。腆化饵或确酸饵可以减少放射性腆同位素进入甲状腺。一次服用100mg腆(相当130 mgKI或170mgKI03),一般在530min内就可阻止甲状腺对放射性腆的吸收,大约在一周后对腆的吸收恢复正常。服碗时间对防护效果有明显影响,在摄入放射性腆前或摄入ffi立即给药效果最好,摄入后6h给药可使甲

23、状腺剂量减少约50%;摄入后12h给药,预期防护效果很少;2.1 h后给药已基本无艘。服用稳定性映的风险不大,仅少数人可能有过敏反应。但由于服药有明显的时间性.而核事故当时往往时间紧迫;因此,分发药物可能是个较困难的问题,尤其在涉及的人数和范围较大时。必要时可事先分发给公众保存使用。84 撤离。是最有效的防护对策,可使人们避免或减少受到来自各种途径的照射。但它也是各种对策中难度最大的一种,特别是在事故早期,如果进行不当.可能付出较大的代价。所以对此应采取周密的计划。在事先制订应急计划时,必须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事故大小和特点,撤离人员的多少及其具体情况.可利用的道路、运输工具和所需时间,可利用

24、的收容中心、地点、设施、气象条件等。85 搬迁。与撤离的区别主要是采取行动的时间长短不同。如果照射量率没有高到需反时撤离.但长H、I间照射的累积剂量又较大,此时就可能需要有控制地将人群从受陌染地区搬迁。这种对策nJ避免人们遭受已沉降的放射性核素的慢性照射。搬迁不象撤离时那样紧急,居民的迁移可预先周密地计划和控制.放风险一般较撤离时小。如果受污染的地区人口众多,代价和困难可能较大。所以,主管部门要了解污染程度及范围.并及时告知公众是否要搬迁.认真做好组织和思想工作。86 控制食物和水.使用贮存的粮食和饲料。放射性核素释放到环境时.就会在接或间接地转移到食物和水中。牛奶中的1311峰值一般在一次孤

25、立的放射性核素释放后48h出现.因此对牛切的控制较其他食物尤为重要。事故发生后,越早将奶牛和真他肉食用的牲畜撤离受污染的牧场.并喂以未污染的饲料.牛奶/及其他肉食的污染水平就越低,人们可能接受的照射剂量就越小。受污染的食物(牛奶、水果、蔬菜、谷物等)可采用加工、洗消、去皮等方法除污染,也可在低温下保存,使短寿命的放射性核素自行蜕变.以达到可食用的水平。这种对策的风险和代价很小。87 控制出入。采取此对策可减少放射性核素由污染区向外扩散.并避免进入污染区而受照射。真主要困难在于长时间控制出入后,人们会急着要离开或返回自己家中,以便照料生产或由封锁区运出货物、GB 9662-88 产品等。88 人

26、员除污染。应对已受到或可疑受到污染的人员除污染。其方法简单,但不要因为人员除污染而延误撤离或搬迁。这种对策的风险和代价很小。89 地区除污染。即对受放射性物质污染的地区消除污染。道路和建筑物表面可用水冲或真空抽吸法。设备可用水和适当的清洗剂清洗,耕种的农田和牧场可去掉表层土移往贮存点埋葬,也可深耕而使受污染的表层移向深层。这种对策的困难、风险和代价在于:8.进行除污染作业的人员可通过外照射及吸入放射性核素而增加受照剂量,对他们要采取防护措施;b.除污染面积大时,不仅所花代价大,贮存或处理大量放射性废物也是个困难问题;c.部分物品因污染而难以使用,也是经济上考虑的主要因素。但实施上述对策对公众健

27、康的危害预计是很小的。810 医学处理。只有发生的事故严重,早期对策无效,对工作人员和公众造成危害时,才需进行医学处理。处理人数较多时,困难和代价较大。附录C外照射事故曼照人员病情估计的依据(参考件)根据早期症状、血象变化以及受照剂量来判断事故受照人员的病情。在小剂量照射情况f,症状的发生率与受照剂量的关系不如大剂量照射时明显,血象变化与受照剂量的大小有一定的关系,但就个体来说波动较大。在大剂量照射情况下,上述变化与受照剂量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但仍存在著特异性较差、个体差异较大的问题。因此,在病情判断时,必须结合受照病史、剂量,参考临床表现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判断。C1 小剂量外照射事故受照

28、人员的早期病情判断可参照表Cl进行:表Cl小剂量外照射事故受照人员的早期临床表现与受照剂量的关系受照剂量下限早期症状和血象变化Gy 0.10 无症状.血象基本仁在正常范围内波动O. 10 基本无症状.内细胞数变化不明显,淋巴细胞数可有暂时样:-降o. 25 约有2%人员有症状.11细胞、淋巴细胞数略有减少0.50 约有5%人员有症状.(1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数轻度减少.00 多数人有症状,白细胞、淋巴细胞数下降明显,血小板数减少C2 大剂量外照射事故受照人员的早期诊断可参照GB8280进行。C3 急性放射皮肤损伤的分度诊断,可参照GB8282(放射性皮肤疾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进行。附录D放射

29、性核素体表污挚的洗消剂&内污肇的阻吸收和促捧药物(参考件)01 对体表污染可根据不同情况选用下列去污剂gGB 9662-88 a. 各种核素的干性污染,用特制的洗消皂洗消12次,污染基本可以去除;b. 239pU和超铀核素(2HAm、242Cm)、稀土核素应选用DTPA复合剂(pH3日,5%DTPA溶液(pH35)和12%的稀盐酸溶液。C. 污染核素种类不明或难于去除的局部持染可选用5%次氯酸铺溶液;或6.5%高锺酸梆溶液攫泡后再用lO20%的盐酸楚股刷洗脱色,一般均可去除。去污过程中应注意的原则是2宜用温水(约为400C);勿将污物扩散;勿用硬毛刷和剌激性强的或促进放射性核素吸收的制剂;去污

30、吹数不要过多,一般以不超过三次为宜,以免损伤皮肤,从而促进放射性核素的暖收。D2 某些核素的阻吸收剂:a. 137CS用普鲁士蓝(prussianblue) ; b. 吨r、226Ra、133Ba、60Co等二价阳离子的阻吸收用褐藻酸锅(sodiumalginate)等。此外,可用无机腆阻断甲状腺对1311的吸收;及强制性大量饮水以达到对训的促排作用。附录E电离辐射的生物学鼓应(参考件)电离辐射的生物学效应可以分为随机性效应和非随机性效应两大类。E1 非随机性效应=该效应可出现在受到足够大剂量照射的任何器官或组织,真严重程度随剂量而变化,可能存在剂量的阑值。在发生电离辐射事故情况时,个人可能遭

31、到急性照射出现非随机性效应,出现非随机性效应常见的器官和组织有骨髓、肺、甲状腺、眼晶体、生殖腺和皮肤。E1.1 正常人群受到y射线照射时,若剂量低于表El所列值,预期不会出现非随机性效应。表El主要组织器官不发生非随机性效应的剂量水平组织或器官非随机性效应剂量.Gy胎儿致畸o. 1 全身呕吐O. 5 骨髓早死1. 0 生殖腺不育(永久性)3. 0 皮肤红斑及脱毛3.0 眼晶体臼内障5. 0 肺肺炎(非致死性损伤5. 0 肺死亡10.0 甲状腺功能减退、粘液水肿10.0 1;1.2 正常人群受到小剂量y射线一次全身外照射后,主要出现以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的早期临床症状,在受照后12天内可自行

32、消失。见表E2。GB 9662-88 表白人体受到小剂量的y射线照射后早期临床症状受照剂量.Gyl临床症状血液学变化0.1 I 无明显变化O. 10. 25 O. 250. 50 O. 50!. 00 !. OO!. 50 无明显变化个别人(约2%)出现轻微症状:头晕、乏力、食欲下降、睡眠障碍等少数人(约5%)出现轻度症状z头晕、乏力、不思食、失眠、11渴等4部分人(约550%)出现恶心.少数人可能出现呕吐淋巴细胞数略降后升高,逐渐恢复,臼细胞数变化不明显淋巴细胞和臼细胞数略低于正常值,有的下降25%左右,但较快恢复到正常水平淋巴细胞、臼细胞、血小板可降低到照前的2550%,半年内可能恢复到正

33、常水平淋巴细胞和血小板可降低50%以上,臼细胞可降低至50%,逐渐可能恢复到正常值El.3 皮肤:皮肤受照射的反应有各种不同效应,最早观察到的效应是暂时性红斑、暂时性脱毛。随着剂量增加,出现永久性脱毛、干性或湿性脱屑、皮肤变色、水肿、水泡形成等,严重者出现攒痛、坏死、萎缩和纤维化。效应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和出现持续时间,取决于照射条件。E2 随机性效应:随机性效应的严重程度与所受剂量的大小无关,但其发生率取决于剂量。可能不存在阐值。最主要的随机性效应是诱发癌和各种严重的遗传疾患。E2. 1 国际组织ICRP和IAEA所推荐作为放射防护用的致死性和非致死性癌的危险度,见表白。表E3致死性和非致死性

34、癌的危险度(10-4SV -I) 组织器官致死性癌的危险度非致死性癌的危险度性腺(最初二代)40 乳腺25 15 红骨髓20 肺20 111状腺5 100 骨5 其余所有组织50 皮肤100 注:1)性腺系指遗传效应的危险度,个人(最初二代)取0.4.群体(全部后代取0.8,E2.2 电离辐射照射的危险度随受照个体性别和年龄的不同而变化。女性受照后诱发致死性癌症估计坷1.510-2Sv-;而男性受照后诱发致死性癌症为1.0 10Sv寸。又如胎儿或幼年儿童辐射诱发致死性癌症的可能比均值(1.25.10-2Sv1)高出两倍。妇女甲状腺癌比男人高出2-3倍。受照人群中对辐射有较高的敏感性者,其中最敏

35、感人群的危险度约比均值高2-3倍。此外,已证明摄入低破人群的甲状腺癌的发些率较高。GB 9662-88 1:3 胎内照射:胎内照射所致效应中引人最关心的是a.畸型小头症和智力严重障碍;b.儿童期诱发癌症的危险度。1: 3.1 娃振8-15周内受到照射而发生严重智力障碍的危险度为0.4Sv-1。目前没有发现明显的闽值;娃赈15周后受照危险度较小,并可能有阁值3饪赈8周之前受照,尚未发现有这种危险。1:3.2 胎儿受照后,诱发儿童期致死性恶性肿瘤的危险度略高于成年人的危险度,即2.3.1 0-zSv-1 0 1: 3. 3 没有证据证明蛙振早期娃赈8-15周内),在短期内受到小于100mGy的照射,能产生致畸效应的发生。附加说明=本原则由卫生部防疫司提出。本原则由卫生部工业E生实验所、北京放射医学所负责起草。本原则由E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卫生部工业卫生实验所负责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