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1024.1-2010 标称电压1000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 第1部分:总则.pdf

上传人:diecharacter305 文档编号:162194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PDF 页数:38 大小:1.4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11024.1-2010 标称电压1000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 第1部分:总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GB T 11024.1-2010 标称电压1000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 第1部分:总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GB T 11024.1-2010 标称电压1000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 第1部分:总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GB T 11024.1-2010 标称电压1000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 第1部分:总则.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GB T 11024.1-2010 标称电压1000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 第1部分:总则.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31.060.70 K 42 GB 中华人民=H工-、和国国家标准G/T 11024.1-2010 代替GB/T11024. 1-2001 标称电压,000 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第1部分:总则2010-09-02发布Shunt capacitors for a. c. power systems having a rated voltage above 1 000 V一Part 1 General (IEC 60871-1: 2005,如10D)2011-0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数码防伪GB/T 11024.1-2010

2、 目次前言.m l 范围和目的-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2 4 使用条件.4 4. 1 正常使用条件.4 4.2 非正常使用条件.4 5 质量要求和试验45. 1 概述45.2 试验条件.4 6 试验分类.6. 1 例行试验6.2 型式试验.5 6.3 验收试验-6.4 特殊试验(耐久性试验). 7 电容测量(例行试验). 7.1 测量程序.67.2 电容偏差.6 8 电容器损耗角正切(tan)测量(例行试验8. 1 测量程序-8.2 电容器损耗角正切(tan)要求69 端子间电压试验(例行试验). 9.1 交流试验-9.2 直流试验10 端子与外壳间交流电压试验(例行试验)11 内

3、部放电器件试验(例行试验).12 密封性试验(例行试验)13 热稳定性试验(型式试验)713. 1 概述13.2 测量程序14 高温下电容器损耗角正切(tan)测量(型式试验)814.1 测量程序.14.2 要求815 端子与外壳间交流电压试验(型式试验).8 16 端子与外壳间雷电冲击电压试验(型式试验).9 17 短路放电试验(型式试验.18 绝缘水平.18. 1 标准绝缘水平.10.9 G/T 11024.1-2010 nu叮ly-&11i1inLq9999qdquqdquququqdA哇A言bFbFOqdmiQd9qJqJ严b7Qdti-14141i141&1-A1i咆i1iquq臼?

4、9UMnLqqu接1连明的nhiu元,-1 刊即球EE3u器验UF施式口2措验的电试川的防元和u护预单求H保的的要HMU一境、器US环义断HMU染定熔式阳市恤部公UN中纱附外算四川疏叼的用计捕她仰和精棚酣唰阳择控联电器装J选遥氯波断及丝明札-ur酬甜M城脚硝脚U与容电电求求求u号uU间埔避电外电内子电许许要要要u志u符. .择.置择气时)U端的允允全全全标接志牌则选件装选空郎录录录录录元中高压压大安安安求的连ut铭导的条护的和连附附附附附求单统最电电最的的的要元川的的或.一节压度用保平离器性性性性性要器系一问过件接护全单u化牌组书牌、1电温使压流和水距容范范范料料般容相载时作载器连保安器牌准告

5、器明告和述定行殊电电切缘电电喇规规资资1一电单负长操负电壳境他容铭标曹容说警装概额运特过过投绝爬献过过放外环其电电安OABCDE文23412123121234567891录录录录录考M.M.阻四川队队mnnnM汩汩汩汩mmm刀刃幻幻盯盯幻幻U幻U附附附附附参E GB/T 11024.1-2010 目。昌GB/T 11024(标称电压1000 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分为4个部分:一一第1部分:总则;一一一第2部分:耐久性试验;一一第3部分:并联电容器和并联电容器的保护;一一第4部分:内部熔丝。本部分为GB/T11024的第1部分,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EC60871-1: 2005(标称电压

6、1000 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第1部分z总则(英文版),有关技术差异己编入正文中,并在它们所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用垂直单线标识。主要技术差异如下:一一-按照汉语习惯对一些编排格式进行了修改p一一端子间电压试验的交、直流试验电压值仍采用原国家标准值;一一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将电容偏差允许值规定在更小的范围之内;一一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对电容器损耗角正切(tan创作了一定的限制;-一一原因C中表3、表4、表5和表6所表述的标准绝缘水平的内容不符合我国国情,故将其删除,而采用GB/T31 1. 1-1997中表3和表4的规定值;一一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在电容器单元的标志中增加了b)电容器单

7、元的名称、c)电容器单元的型号和h)实测电容,F;在电容器组的标志中增加了b)电容器组的名称和c)电容器组的型号;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删去了原IEC60871-1中附录A的内容,重新用一句话代替;一一提高了滤波电容器端子间的试验电压,以与GB/T20994-2007相一致;一一对谐振频率的计算公式作了补充,增加了电容器接人串联电抗器情况下的计算公式。为便于使用,本部分还做了下列编缉性修改:一一对IEC标准中一些编缉性错误进行了修改z按照GB/T1. 1一2000要求,对一些编排和书写格式进行了修改;一一本标准一词改为本部分;一一用小数点飞代替原IEC标准中作为小数点的逗号一一删除IEC标准的前言;

8、一一-将规范性引用文件按修改后的内容进行了调整,且将原IEC标准中有对应或行业标准的均予更换;一一将一些适用于国际标准的表述改为适用于我国标准的表述。本部分代替GB/T11024. 1-2001(标称电压1k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第1部分:总则性能、试验和定额安全要求安装和运行导则。本部分与GB/T11024. 1-200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一一-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将电容偏差允许值规定在更小的范围之内;一一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对电容器损耗角正切(tan)作了一定的限制;一一增加了有关爬电距离和空气间隙选择的内容;一一提高了滤波电容器端子间的试验电压,以与GB/T20994-2007相

9、一致;一一对谐振频率的计算公式作了补充,增加了电容器接入串联电抗器情况下的计算公式。皿G/T 11024.1-2010 一一增加了附录E内部熔丝、外部熔断器和无熔丝保护的电容器组及其单元的连接。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D和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电力电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AC/TC45)归口。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z西安电力电容器研究所、日新电机(无锡)有限公司。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桂林电力电容器有限责任公司、西安ABB电力电容器有限公司、山东省泰安市泰开电力电子有限公司、安徽省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上虞电力电容器有限公

10、司、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高压电容器分公司、浙江永锦电力器材有限公司、淄博莱宝电力电容器有限公司、指月集团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z杨一民、刘菁、左强林、李怀玉、冯丽、陶梅、周胜军、陈柏富、张雅舒、赵福庆、田宜涛、王培波。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3983. 2-1989, GB/T 11024.1-2001。N G/T 11024.1-2010 1 范围和目的标称电压1000 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第1部分:总则本部分规定了标称电压1000 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的性能、试验、定额、安全要求、安装和运行导则。本部分适用于专门用来改善标称电压为1000V以上

11、、频率为15Hz60 Hz交流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的电容器单元和电容器组。本部分也适用于在电力滤波电路中使用的电容器。滤波电容器的附加定义、要求和试验在附录B中给出。有内部熔丝保护的电容器的附加要求以及对内部熔丝的要求在GB/T11024. 4中给出。有外部熔断器保护的电容器的要求以及对外部熔断器的要求在附录C中给出。本部分不适用于自愈式金属化介质电容器。本部分也不适用于下列电容器:一一在频率40Hz24 000 Hz下运行的感应加热装置用电容器(见GB/T3984. 1) ; 一一电力系统用串联电容器(见GB/T6115系列); 一一电动机用电容器及其类似者(见GB/T3667系列); 一一搞

12、合电容器及电容分压器(见GB/T19749); 一一标称电压1kV及以下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见GB/T12747系列和GB/T17886系列); 一一荧光灯和放电灯用小型交流电容器(见GB18489和GB/T18504); 一一电力电子电容器(见GB/T17702系列h一一微波炉用电容器(见GB/T18939. 1) ; 一一抑制元线电干扰用电容器;一一在叠加有直流电压的交流电压下使用的电容器。各附件,诸如绝缘子、开关、互感器、外部熔断器等均应符合相应的标准。本部分的目的如下:a) 阐述关于单元和电容器组的性能、定额及单元试验的统一规则;b) 阐述特殊的安全规则;c) 提供安装和运行导则

13、。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1024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 31 1. 1-1997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CneqIEC 60071-1: 1993) GB/T 31 1. 2-2002 绝缘配合第2部分: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使用导则CeqvIEC 60071-2: 1996) 1 GB/T 11024.1-2010 GB/T 2900. 16 电工

14、术语电力电容器GB/T2900. 16-1996 , neq IEC 60050(436) :1990J GB/T 11024.2 标称电压1k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第2部分:耐久性试验(GB/T 11024.2-2001 ,idt IEC 60871-2: 1999) GB/T 11024.4-2001 标称电压1k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第4部分:内部熔丝(idtIEC 60871-4:1996) GB/T 15166.4 高压交流熔断器第4部分:并联电容器外保护用熔断器(GB/T15166.4 2008 , IEC 60549: 1976 , MOD) GB/T 16927

15、.1-1997 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一部分z一般试验要求(eqvIEC 60060-1:1989) JB/T 5895 污秽地区绝缘子使用导则(JB/T5895-1991 ,neq IEC/TR 60815:1986) 3 术语和定义3. 1 3.2 3.3 3.4 3.5 3.6 本部分除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外,其余见GB/T2900.16 0 电容器元件(元件)capacitor element (element) 由电介质和被它隔开的两个电极所构成的部件。电窑器单元(单元)capacitor llnit (llnit) 由一个或多个电容器元件组装于同一外壳中并有引出端子的组装体。电容器组(组)

16、capacitor bank(bank) 连接在一起共同起作用的若干电容器单元。电容器capacitor 本部分中,电容器一词是当不需要特别强调电容器单元或电容器组的不同含义时的用语。电容器装置capacitor installation 一个或多个电容器组及其附件。电容器的放电器件discbarge device of a capacitor 一种可配备于电容器的、当电容器从电源断开后能在规定时间内将电容器端子间的电压几乎降低到零的器件。3. 7 3.8 3.9 2 电窑器的内部熔丝intemal fllse of a capacitor 在电容器单元内部和元件相串联的熔丝。线路端子line

17、 terminal 用来连接到电网导线上的端子。注:在多相电容器中,拟与中性线相连接的端子不作为线路端子。电窑器的额定电容rated capacitance of a capacitor CN 由电容器的额定容量、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计算得出的电容值。GB/T 11024.1-2010 3. 10 3. 11 电容器的额定容量rated output of a capacitor QN 设计电容器时所规定的无功功率。电窑器的额定电压rated voltage of a capacitor UN 设计电容器时所规定的交流电压方均根值。注2当电容器含有一个或多个独立的电路时(例如拟用于多相连接的单相

18、单元或具有独立电路的多相单元),UN系指每一电路的额定电压。3. 12 对于相间在内部已有电气连接的多相电容器以及对于多相电容器组,UN系指线电压。电容器的额定频率rated frequency of a capacitor fN 设计电容器时所规定的频率。3. 13 电容器的额定电流rated current of a capacitor IN 设计电容器时所规定的交流电流方均根值。3. 14 3. 15 3.16 3. 17 3. 18 3. 19 电睿器损耗capacitor losses 电容器消耗的有功功率。(电容器的)损耗角正切tangent of the loss angle (

19、of a capacitor) tanO 在规定的正弦交流电压和频率下,电容器的等效串联电阻与容抗之比。电窑器的最高允许电压maximum permissible voltage of a capacitor 在规定条件下,电容器能承受一给定时间的最高交流电压方均根值。电睿器的最大允许电流maximum permissible current of a capacitor 在规定条件下,电容器能承受一给定时间的最大交流电流方均根值。环境空气温度ambient air temperature 准备安装电容器处的空气温度。冷却空气温度cooling air temperature 稳定状态下,在电

20、容器组的最热区域中两台电容器间外壳最热点连线中点的空气温度。注:如果仅有一个单元,则指在距离电容器外壳大约0.1m和距离底部三分之二高度处测得的温度。3.20 稳定状态steady-state condition 在恒定输出和恒定环境空气温度下电容器所达到的热平衡状态。3 GB/T 11024.1-2010 3.21 剩余电压residual voltage 从电源断开一段时间之后电容器端子间尚残存的电压。4 使用条件4. 1 正常使用条件本部分给出的要求适用于在下列条件下使用的电容器:a) 通电时的剩余电压不超过额定电压的10%(见第21章,27.5,19.2和附录D)。b) 海拔不超过1k

21、m. c) 环境空气温度类别电容器按温度类别分类,每一类别用一个数字后跟一个字母来表示。数字表示电容器可以运行的最低环境空气温度。字母代表温度变化范围的上限,在表1中规定了最高值。温度类别覆盖的温度范围为:一50.C+55 .C。电容器可以技人运行的最低环境空气温度应从+5.C,一5.C,一25.C , -40 .C,一50.C这五个优先值中选取。注2经制造方同意,电容器可以在低于上述下限的温度下使用,但投运必须在等于或高于该极限的温度下进行(见27.3)。表1是以电容器不影响环境空气温度这一使用条件(例如户外装置)为前提确定的。表1温度范围上限用字母代号环境温度;-c代号最高24 h平均最高

22、年平均最高A 40 30 20 B 45 35 25 C 50 40 30 D 55 45 35 注:这些温度值可在安装地区的气象温度表中查得。一如果电容器影响空气温度,则应加强通风或另选电容器,以保持表1中的极限值。在这样的装置中冷却空气温度应不超过表l的温度极限值加5.C。任何最低和最高值的组合均可选作电容器的标准温度类别,例如:一40/A或一5/C.优先的标准温度类别为:-40/ A, -25/ A, -5/ A和一5/C。4.2 非正常使用条件本部分一般来说不适用于使用条件不符合本部分要求的电容器,但制造方和购买方之间另有协议时除外。5 质量要求和试验5.1 概述第5章第17章给出了对

23、电容器单元的质量和试验要求。支柱绝缘子、开关、互感器、外部熔断器等应符合相应的标准。5.2 试验条件除对特殊的试验或测量另有规定外,电容器介质的温度应在+5.C+35 .C范围内。4 G/T 11024.1-2010 当必须进行校正时,采用的参考温度为+20.C,但制造方和购买方之间另有协议时除外。如果电容器在不通电状态下在恒定环境温度中放置了适当长的时间,则可认为电容器的介质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同。如果没有其他规定,则无论电容器的额定频率如何,交流试验和测量均可在50Hz或60Hz的频率下进行,试验电压的波形和偏差应符合GB/T16927.1-1997中6.2.1的要求。6 试验分类试验分为:例

24、行试验、型式试验、验收试验和特殊试验。6. 1 例行试验a) 电容测量(见第7章); b) 电容器损耗角正切(tan)测量(见第8章); c) 端子间电压试验(见第9章); d) 端子与外壳间交流电压试验(见第10章he) 内部放电器件试验(见第11章); f) 密封性试验(见第12章); g) 内部熔丝的放电试验(见GB/T11024.4-2001中的5.1. 2)。例行试验应由制造方在交货前对每一台电容器进行。如果购买方有要求,则制造方应提供详列这些试验结果的证明书。上述试验顺序不是强制性的。注:如果购买方和制造方达成协议,则短路放电试验可以作为例行试验进行。试验参数也应协商确定。6.2

25、型式试验a) 热稳定性试验(见第13章); b) 高温下电容器损耗角正切(tan的测量(见第14章hc) 端子与外壳间交流电压试验(见第15章); d) 端子与外壳间雷电冲击电压试验(见第16章hd 短路放电试验(见第17章); f) 电容器配用的外部熔断器的试验(在装置试验时进行)(见附录。zg) 内部熔丝的隔离试验(见GB/T11024.4-2001中的5.3)。进行型式试验是为了确定电容器在设计、参数、材料和制造方面是否满足本部分中所规定的性能和运行要求。除非另有规定,每一拟用来进行型式试验的试品应为经例行试验合格的电容器。型式试验应对与所供货的电容器有相同设计的电容器进行,或对在设计和

26、工艺上与所供货的电容器在可能影响型式试验所要检验的性能方面没有差异的电容器进行。没有必要在同一电容器单元上进行全部型式试验,可以在具有相同特性的不同单元上进行。型式试验应由制造方进行,在有要求时,应向购买方提供详列这些试验结果的证明书。6.3 验收试验例行试验或型式试验或其中的某些项目,可由制造方根据与购买方签订的合同重复进行。做这些试验的试品数量和验收准则应由制造方与购买方协商确定并应在合同中写明。6.4 特殊试验(耐久性试验)耐久性试验是对元件(其介质设计和介质组合)以及组装成电容器单元的这些元件的制造工艺进行验证的试验。耐久性试验既费时又昂贵,但可以覆盖一定范围的电容器设计(见GB/T1

27、1024.2)。5 G/T 11024.1-2010 7 电容测量Cf9IJ行试验)7. 1 测量程序电容应在0.91.1倍额定电压下用能排除由谐波引起的误差的方法进行测量。如果制造方和购买方商定了适当的校正因数,也可以在其他电压下测量。最终的电容测量应在电压试验(见第9章和第10章)之后进行。为了揭示是否有诸如一个元件击穿或一根内部熔丝动作所导致的电容变化,应在其他电气例行试验之前进行电容初测,初测应在不高于0.15UN的电压下进行。测量方法的准确度应能满足7.2的电容偏差。经过协商,可以要求较高的准确度,在这种情况下,制造方应说明测量方法的准确度。测量方法的再现性应能检测出一个元件击穿或一

28、根内部熔丝动作。注:对于多相电容器,应调整测量电压使每一元件均能受到0.9-1.1倍的额定电压。7.2 电容偏差电容和额定电容的相对误差应不超过:对于电容器单元,一5%+5%;对于总容量在3Mvar及以下的电容器组,一5%+5%;对于总容量在3Mvar以上的电容器组,0+5%。电容是在7.1条件下的测量值。三相单元中任何两线路端子之间测得的电容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比应不超过1.08 0 三相电容器组中任何两线路端子之间测得的电容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比应不超过1.02 0 注1:参见27.5.5有关偏差的内容。注2:由每两个端子间测得的3个电容值来计算三相电容器容量的公式列于附录D。注3:对于总容量

29、超过3Mvar的电容器组,制造方和购买方可以协商更小的容量偏差和相电容之比。注4:中性点绝缘的星形连接的电容器组可能需要较小的相电容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见27.5.5)。8 电容器损耗角正切Ctan勘测量(例行试验)8. 1 测量程序电容器损耗角正!1JCtan)应在O.91. 1倍额定电压下用能排除由谐波引起的误差的方法进行测量。测量方法的准确度以及与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下测量值的关系应予以给出。注1:对于多相电容器,应调整测量电压使每一元件均能受到0.9-1.1倍的额定电压。注2:浸渍的低损耗介质在首次赋能的最初数小时内,其损耗角正切值会减小,这种减小与tan随温度变化不相关联。例行试验时

30、,在同时制造的完全相同的单元之间测得的tan可能有较大差异。但是,最后的稳定值通常是在一个狭小的范围之内,就像例行试验测盐值与热稳定性试验或按制造方实际条件而另选的方法所得值之间记录到的差异所显示的那样。注3:测量装置应按JB/T8957或其他能给出相同或更高准确度的方法进行校准。8.2 电容器损耗角正切Ctan)要求电容器损耗角正切Ctan)对于全膜介质电容器,应不大于0.00050若对此有更小的要求应由制造|方和购买方协商确定。电容器损耗角正!1JCtan)是在8.1条件下的测量值。9 端子间电压试验(例行试验)每一电容器均应承受9.1或9.2的试验,历时10s。在没有协议的情况下,由制造

31、方选择。试验期间,应既不发生击穿也不发生闪络。6 GB/T 11024.1-2010 9. 1 交流试验试验电压应为:Ut = 2. 15UN 注1:如果电容器在例行试验后再次进行试验,则第二次试验推荐采用75%U,的电压。注2:对于多相电容器,应调整试验电压使每一元件均能受到规定的电压。9.2 直流试验试验电压应为:注1:见9.1注1.注2:见9.1注2010 端子与外壳间交流电压试验(例行试验)Ut = 4. 3UN 所有端子均与外壳绝缘的电容器单元,试验电压应施加在连接在一起的端子与外壳之间,历时10 s。用在中性点绝缘的电容器组中且外亮接地的单元,应按18.1施加试验电压;用在所有以其

32、他方式连接的电容器组中的单元,试验电压与额定电压成正比,其值按18.3进行计算。如果不知道端子与外壳绝缘的单元是否用于外壳接地场合,则应按18.1施加试验电压。购买方应说明是否需要如上试验。有一个端子固定连接到外壳上的单元,不做此项试验。各相不相连接的单元,相间应承受和端子对外壳试验值相同的试验电压。试验期间,应既不发生击穿也不发生闪络。门内部放电器件试验(例行试验)内部放电器件的电阻(若有的话)应用测量电阻的方法(见第21章和附录D)来检验。检验方法由制造方选择。本试验应在第9章的电压试验之后进行。12 密封性试验(例行试验)单元(在无涂层状态下)应经受能有效地检测出其外壳和套管上任何渗漏的

33、试验,试验程序由制造方确定,制造方应说明所使用的试验方法。如果制造方没有规定试验程序,则试验应按下述程序进行:将未通电的电容器单元通体加热至少2 h,使各个部位均达到不低于表1所列对应代号最高值加20.C的温度,不应发生渗漏。建议使用适当的指示剂。13 热稳定性试验(型式试验)13. 1 概述本试验是用来:确定电容器在过负载条件下的热稳定性;一一确定电容器获得损耗测量再现性的条件。13.2 测量程序将被试电容器单元放置于另外2台具有相同额定值并施加与被试电容器相同电压的单元(陪试单元)之间。也可采用2台装有电阻器的模拟电容器作为陪试单元,应调节电阻器的损耗使得模拟电容器的内侧面靠近顶部的外壳温

34、度等于或高于被试电容器相应处的温度。单元之间的间距应等于或小于正7 GB/T 11024.1-2010 常间距。此试验组应放置于静止空气的加热封闭箱中,其相对位置及放置方式应符合制造方对现场安装的规定。环境空气温度应保持或高于表2所示的相应温度。此温度应以具有热时间常数约1h的温度计来检验。应对此温度计加以屏蔽,使其受到3个通电试品热辐射的可能性最小。表2热稳定试验时的环境空气温度代号环境空气温度/CA 40 B 45 C 50 D 55 对被试电容器应施加交流电压,历时至少48h。在试验的最后24h期间内应调整电压大小,使得根据实测电容(见7.1)计算得到的容量至少为1.44倍额定容量。在最

35、后6h内,应测量外壳接近顶部处的温度至少4次。在整个6h内温升的增加应不大于1K。如果观察到较大的变化,则试验应继续进行直到在6h内的连续4次测量满足上述要求为止。试验前后应在5.2的温度范围内测量电容(见7.1),并将2次测得值校正到同一介质温度。2次测得值之差应小于相当于一个元件击穿或一根内部熔丝动作之量。在解释测量结果时,应考虑以下两个因素:测量的再现性;一一在没有任何电容器元件击穿或内部熔丝熔断的情况下,介质的内部变化可能引起电容的微小变化。注1:当检验温度条件是否符合要求时,应考虑在试验期间内电压、频率和环境空气温度的波动,为此建议绘出这些参数和外壳温升对时间的函数曲线。注2:只要施

36、加规定的容量,拟用于60Hz装置的单元可在50Hz下进行试验,拟用于50Hz的单元可在60Hz下进行试验。对于额定频率低于50Hz的单元,试验条件应由购买方和制造方协商确定。14 高温下电容器损耗角正切(tan勘测量(型式试验)14. 1 测量程序电容器损耗角正切(tan)应在热稳定性试验(见第13章)结束时测量。测量电压应为热稳定性试验电压。14.2 要求按14.1测得的tan值应不超过制造方给出的值或制造方和购买方协商之值。15 端子与外壳间交流电压试验(型式试验)所有端子均与外壳绝缘的电容器单元,试验电压应施加在连接在一起的端子与外壳之间,历时1 min。用在中性点绝缘的电容器组中且外壳

37、接地的单元,应按18.1施加试验电压F用在所有以其他方式连接的电容器组中的单元,试验电压与额定电压成正比,其值按18.3进行计算。如果不知道端子与外壳绝缘的单元是否用于外壳接地场合,则应按18.1施加试验电压。购买方应说明是否需要如上试验。有一个端子固定连接到外壳上的单元,应在端子之间施加试验电压,以检验对壳绝缘是否足够。试验电压与额定电压成正比,其值按18.3进行计算。当此试验电压超出电介质试验要求时,可改变试验单元的介质结构,例如增加串联元件数来避免介质损坏,但对壳绝缘不能改变。另外,也可使用一台对壳绝缘相同、带有两个分隔开的端子的模拟单元来进行此项试验。各相不相连接的单元,相间应承受和端

38、子对外壳试验值相同的试验电压。8 GB/T 11024.1-2010 本试验对户内使用的单元为干试,对户外使用的单元在淋雨条件下(见GB/T16927.1-1997) 进行。在淋雨条件下进行试验时,套管的位置应与运行时的位置相一致。试验期间,应既不发生击穿也不发生闪络。注:如果制造方能提供表明该套管能承受1min湿试验电压的单独的型式试验报告,则拟安装在户外的单元也可只进行干试。在这个单独的型式试验中,套管的位置应与运行时的位置相一致。16 端子与外壳间雷电冲击电压试验(型式试验)雷电冲击电压试验适用于拟用于中性点绝缘的电容器组中的电容器单元以及与架空线相连接的电容器单元。所有端子均与外壳绝缘

39、且外壳接地的单元应承受下列试验。在连接在一起的端子与外壳之间施加15次正极性冲击之后,接着再施加15次负极性冲击。改变极性后,在施加试验冲击前允许先施加几次较低幅值的冲击。如果满足下列要求,则认为电容器通过了试验z一一-未发生击穿;一一在每一极性下未发生多于2次的外部闪络;波形未显示不规则性,或与在降低了的试验电压下记录的波形无显著差异。另一种方法是单元承受3次正极性冲击,除不允许发生闪络外,以上的验收准则均适用。雷电冲击电压试验应按GB/T16927. 1-1997进行,但其波形为(1.25)/50阳,峰值为18.1绝缘试验要求中的相应值。如果不知道端子与外壳绝缘的单元是否用于外壳接地场合,

40、则应进行雷电冲击电压试验。购买方应说明是否需要如上试验。有一个端子固定连接到外壳上的单元,不做此项试验。17 短路煎电试验(型式试验)单元应充以直流电,然后通过尽可能靠近电容器放置的间隙放电。电容器应在10min内承受5次这样的放电。试验电压应为2.5UN 0 在试验后的5min内,应对单元进行一次端子间电压试验(见第9章)。在放电试验前和电压试验后均应测量电容。两次测得值之差应小于相当于一个元件击穿或一根内部熔丝动作之量。注1:短路放电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揭示内部连接中的缺陷。注2:当对过电压或暂态过电流有限制时,制造方和购买方可协商确定采用低于2.5UN的试验电压。18 绝缘水平18. 1 标

41、准绝缘水平电容器装置的绝缘水平应从表3规定的标准值中选取。表3绝缘水平单位为千伏系统标称设备最高电压Um额定雷电冲击额定操作冲击额定短时工频耐受电压电压(方均根值)耐受电压耐受电压(干试与湿试)(方均根值)(峰值)(峰值(方均根值)3 3.5 40 18/25 6 6.9 60 23/30 9 GB/T 11024.1-2010 表3(续)单位为千伏系统标称设备最高电压Um额定宙电冲击额定操作冲击额定短时工频耐受电压电压耐受电压耐受电压(干试与湿试)(方均很值)(方均根值)(峰值)(峰值)(方均根值)10 11. 5 75 30/42 15 17.5 105 40/55 20 23.0 125

42、 50/65 35 40.5 185 80/95 325 140 66 72.5 350 160 110 126 450 185/200 850 360 220 252 950 395 1 050 850 460 330 363 1 175 950 510 1425 1050 630 500 550 1550 1175 680 1675 740 注z对同一设备最高电压给出两个绝缘水平者,在选用时应考虑到电网结构及过电压水平、过电压保护装置的配置及其性能、可接受的绝缘故障率等。斜线下的数据为外绝缘的干耐受电压。18.2 一般要求下面给出的一般规则既适用于电容器单元也适用于电容器组(见27.的。套

43、管、绝缘子和其他绝缘设备应按以下要求选取试验电压。如果绝缘是由串联连接的绝缘部件组成的,则每一部件均在全绝缘中占一适当比例。这类设备的有效标准只要适用都应采用。全绝缘意指等于或高于系统绝缘水平的一种绝缘水平。18.2. 1 相邻的绝缘部件和设备所有与电容器的一相或各相并联连接的相间和相对地绝缘部件或电气设备均应耐受18.1的全绝缘试验电压。18.2.2 对地绝缘的电容器对地绝缘的电容器(三角形连接或中性点绝缘的星形连接),在电容器的任何带电部分(端子、电极)与地之间的绝缘应耐受18.1的全绝缘试验电压。全绝缘特别适用于外壳接地(所有端子对壳绝缘)的电容器单元的套管和端子的对壳绝缘。外壳不接地的

44、电容器单元的套管和端子对壳绝缘应耐受2.5倍额定电压的交流电压。电气上相并联且紧邻电容器介质的线路端子和中性点之间的内部构架绝缘,应耐受2.15倍额定相电压的交流电压。18.2.3 中性点接地的电容器套管和端子对壳绝缘应耐受2.5倍额定电压的交流电压。电气上相并联且紧邻电容器介质的线路端子与地之间的内部构架绝缘应耐受2.15倍额定相电压的交流电压。10 GB/T 11024.1-2010 18.3 电容器单元端子与外壳间的试验按第10章、第15章和第16章要求进行的例行试验和型式试验是用来检验套管和端子对壳绝缘是否符合18.2.2和18.2. 3的要求的试验。当交流电压试验(见第10章和第15

45、章)是以额定电压为依据时,试验电压应按下式计算:Ut=2.5XUNXn 式中zUt -工频试验电压;UN -电容器单元的额定电压;n一一一相对于外壳连接电位的串联单元数。18.4 单相系统中的电睿器连接在线路与地之间的电容器,应适用与中性点接地的三相系统相同的绝缘要求。对地绝缘的电容器,应适用与对地绝缘的三相系统相同的绝缘要求。19 过负载一最高允许电压19. 1 长时间电压电容器单元应适于在表4的电压水平下运行(见27.2和27.5)。电容器能耐受而元明显损伤的过电压幅值取决于过电压的持续时间、施加的次数和电容器的温度(见27.2)。表4中给出的、高于1.15UN的过电压是以在电容器寿命内发

46、生不超过200次为前提确定的。表4运行中允许的电压水平型式电压因数a最大持续时间说明电容器运行任何期间内的最高平均值。在运行期工频1. 00 连续间内出现的小于24h的例外情况采用如下的规定(见27.2)工频1. 10 每24h中12h 系统电压调整和波动工频1. 15 每24h中30min 系统电压调整和波动工频1. 20 5 rnin 轻负荷下电压升高见27.2)工频1. 30 1 rnin 工频加谐波使电流不超过第20章中给出之值(且见27.6和27.7.1)a过电压值=电压因数XUN(方均根值)19.2 操作过电压投入运行之前电容器上的剩余电压应不超过额定电压的10%(见4.1a)。用不重击穿断路器来投入电容器组通常会产生第一个峰值不超过2-12倍施加电压(方均根值),持续时间不大于1/2周波的暂态过电压。在这些条件下,电容器每年可投切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