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3857-2005 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耐化学介质性能试验方法.pdf

上传人:fatcommittee260 文档编号:163856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856.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3857-2005 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耐化学介质性能试验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GB T 3857-2005 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耐化学介质性能试验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GB T 3857-2005 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耐化学介质性能试验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GB T 3857-2005 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耐化学介质性能试验方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GB T 3857-2005 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耐化学介质性能试验方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道自ICS 83. 120 Q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3857-2005 代替GB/T3857 1987 Test method for chemical resistance of glass fiber reinforced thermosetting plastics -EE- , lEE-EBIll-E E-EEE- l EE-EE-Eau HHHHHHHHHn 町EE町盯-EE-E-EE-rt、MMMM闹闹Enut配U刷刷刷刷刷刷nUHHHHHHl if-1Ea-aA/-mmm闹闹啤啤唱个LM回啤咀咀配配uunutuuUUHH卢OUUUUUUUo t-EI-, E E

2、-EE -Ea-IBIll -E 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耐化学介质性能试验方法2005-12-01实施2005-05-18发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窥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法。GB/T 3857-2005 前本标准修改采用ASTMC581-00(用于玻璃纤维增强结构中的热固性树脂耐化学介质性能测试方本标准与ASTMC581-00的主要区别是:一一略去了ASTMC581-00注释的内容;一一将ASTMC581-00的标准层板制作过程作为资料性附录B;一增加了资料性附录A。本标准代替GB/T3857-1987(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耐化学药品性能试验方法。本标准与GB/T385

3、7-198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一一将化学药品统一改为化学介质;一-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见第2章); 一一增加了呢理一章(见第3章h一一试样封边可以使用石蜡(见4.3.3); 一一规定了浸泡时试样的间距及试样与容器壁的距离(见7.5); 一一一更换介质的时间改为每一期龄末(见7.7e); 一一将计算弯曲强度变化率改为计算弯曲强度保留率(见8.3); 一一一增加了计算弯曲模量保留率(见8.3); 一一增加了测定试样质量和厚度的变化(见8.2); 一一增加了资料性附录B(见附录B)。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纤维增强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

4、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z华东理工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福增、王书忠、卢红、管涌、危大福。本标准于1983年首次发布,1987年第一次修订,2005年第二次修订。I 1 范围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耐化学介质性能试验方法GB/T 3857-2005 本标准规定了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耐化学介质性能试验原理、试样、试验仪器、试验步骤、试验结果和试验报告。本标准适用于玻璃纤维增强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 T 3854 3 原理将玻璃纤维判断玻璃纤维增14 试样4.2 试样尺寸长宽尺寸为130m 4.3. 1 制备长宽尺寸为300mm X 3 试样必须采用相同的制备工艺。他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的耐化文

5、件,其随后所有的4.3.2 按GB/T1446-2005中4.1的规定,从符合要求的板材中部切割130mm X 130 mm试样4块,并在边缘刻痕编号。4. 3.3 试样边缘钻悬挂孔时,孔壁必须用砂纸磨光。试样的切割面、刻痕和悬挂孔应采用与板材相同的树脂或石蜡封边。仲裁试验的应采用与板材相同的树脂封边。4. 3.4 标准层板的制备方法参见资料性附录B。4. 4 试样总数试样总数按式(1)计算:N=nXSXTXI十(1 ) G/T 3857-2005 式中zN一一试样总数;n一一单项试验的试样数pS一一试验介质种类数;T一-试验温度组数;I一一试验期龄数。5 试验仪器5. 1 容器5. 1. 1

6、 带盖的广口玻璃容器,供常温试验用。5. 1.2 配有回流冷凝器的广口玻璃容器,供加热试验用。5.1.3 容器的大小和体积应足以将纤维增强塑料试样完全浸没在试验选用的化学介质中。5. 1.4 容器对化学介质应是惰性的。如化学介质对玻璃容器有腐蚀,则在容器内壁采取防护措施或改用其他耐腐蚀容器。5.2 恒温槽温度控制精度士20C。5.3 弯曲性能测试仪器应符合GB/T1446二2005第5章的规定。5.4 巴柯尔硬度计应符合GB/T3854二2005第4章的规定。5.5 分析天平精度0.0001 go 5.6 厚度测试精度0.01mm的游标卡尺或千分尺。6 试验条件6. 1 试验介质按纤维增强塑料

7、使用的技术要求选用试验用化学介质,参见附录A。试验用化学介质为试剂级或工业级化学试剂,或用化学试剂加蒸锢水或去离子水配制而成。6.2 试验温度常温(1035)OC,加温C80:f:2)OC,或按技术要求选用其他温度。6.3 试验期龄常温:1d、15d、30d、90d、180d、360d。加温:1 d, 3 d、7d、14d、21d、28d。7 试验步骤7. 1 按第4章要求制备试样。7.2 按GB/T1446-2005第3章规定进行状态调节。7.3 记录试验化学介质外观。7.4 测定浸泡前试样的特性:a) 外观pb) 几何中心厚度,精确到0.01mm; c) 质量,精确到0.0001 g; 2

8、 GB/T 3857-2005 d) 巴柯尔硬度,按GB/T3854-2005执行;e) 弯曲强度和模量,按GB/T1449-2005执行。7.5 将试样漫没在化学介质中,样板必须垂直于水平面,互相平行,间距至少为6.5mm,样板边缘与容器或液面的间隔至少为13mm。7.6 对常温浸泡试验,当试样漫入试验化学介质时,作为试验开始时间;对加温试验,试样全部浸入试验化学介质后,立即加温,当化学介质温度达到试验温度时,作为试验开始时间。7.7 按期龄取样,并按下列步骤操作:a) 观察试验化学介质是否有颜色变化,有无沉淀物生成;b) 观察试样表面是否有裂纹、失光、腐蚀、气泡、软化等缺陷;c) 将试样用

9、自来水冲洗干净后,再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在常温、常湿(相对湿度45% - 7 5 %) 下存放30mn,接着测定试样的几何中心厚度、质量、巴柯尔硬度,巴柯尔硬度测试部位应距试样边缘25mm以上,以保证不影响弯曲强度测定;d) 按GB/T1446-2005中4.1及GB/T1449一2005第5章的规定,在130mmX 130 mm试样中部,加工弯曲强度试样5根,封装在塑料袋中,并在封袋后48h内测试。每次取样到测定的时间应保持一致;e) 经常更换新鲜的化学介质,以保持化学介质的浓度和组成。至少在每一期龄末必须更换化学介质,对易挥发或不稳定的试验介质需要增加更换次数;f) 试验中若发现试样分层、

10、起泡等严重破坏现象,则该试验终止,并记录终止时间。8 计算8. 1 巴柯尔硬度的变化将巴柯尔硬度对期龄(d)制成表或曲线图。8.2 质量和厚度的变化计算每一期龄后试样的百分质量和厚度(精确到0.01%),以图或表表示百分质量和厚度随期龄(d)的变化。8.3 弯曲强度和模量的保留率计算每一期龄后试样的弯曲强度和模量的百分保留率,精确到1%,以浸泡前试样的弯曲强度和模量为100%。弯曲强度保留率(%) = (5z1 51 ) X 100 式中251一一浸泡前试样的平均弯曲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52一一试验期龄后试样的平均弯曲强度,单位为兆帕(MPa)。弯曲模量保留率(%)= (巳/E1)X

11、 100 式中zE1 -浸泡前试样的平均弯曲模量,单位为兆帕(MPa); E2一一试验期龄后试样的平均弯曲模量,单位为兆帕(MPa)。将弯曲强度和模量保留率对期龄(d)制成表或曲线图。9 试验结果按GB/T1446-2005第6章规定。10 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至少包括如下内容:( 2 ) .( 3 ) 3 GB/T 3857-2005 a) 试样来掘,名称及原材料的品种、规格;b) 试样的制备方法,固化条件,封边情况及制备人;c) 试验前化学介质外观、试样外观、质量、厚度、巴柯尔硬度、弯曲强度和模量;d) 试验条件:化学介质名称、规格、浓度及试验温度;e) 试验的起吃日期和期龄。记录各期龄的试

12、验结果t化学介质外观、试样外观、质量、厚度、巴柯尔硬度、弯曲强度和模量;f) 试样的巴柯尔硬度对期龄(d)的表或曲线图pg) 试样的质量和厚度对期龄(d)的表或曲线图;h) 试样的弯曲强度和模量保留率对期龄(d)的表或曲线图pi) 试验方法的标准号;j) 试验人员、日期。4 A.l 基本试验介质a) 硫酸:30%;b) 硝酸:5%;c) 盐酸:5%;d) 氢氧化铀:10%;e) 碳酸铀:饱和溶液;f) 氨水:10%;g) 苯;h) 蒸馆水;丙酣。A.2 增选试验介a) b) 乙酸:200c) 磷酸:8d) 草酸:e) 氢氧化。双氧水g) h) k) 1) m) n) 0) 附录A(资料性附录)

13、试验介质选用表GB/T 3857-2005 5 GB/T 3857一2005附录B(资料性附录)纤维增强标准层板制备方法B.1 原材料所有的纤维增强标准层板都必须用相同的增强剂制备,标准层板出下列原材料构成EB. 1. 1 表面毡表面毡的作用是形成一定厚度的表面富树脂层,减少微裂纹,提供一个无缺陷的耐化学层。表面毡应与树脂相容,纤维分布均匀,无集束的纤维。表面毡的厚度0.25mm。B. 1.2 短切毡有浸润剂和粘结剂的E玻纤短切毡,毡的面密度为0.458kg/m2。B. 1.3 树脂按制造商要求用固化剂和促进剂固化。B.2 层板尺寸B. 2.1 层板长宽层板长宽尺寸为660mmX 838 mm

14、。但层板长宽尺寸不是严格限定的,其他尺寸也可采用。B.2.2 层板厚度层板固化后的厚度为3.30 mm3. 56 mm。B.3 层板制备B. 3.1 在铺有脱模塑料薄膜或用合适的脱模剂处理过的平整表面上铺上0.25mm的表面毡,施加树脂,树脂用量为玻纤材料质量的2.82G倍,G为固化树脂的密度(若G=1.18 g/cm3,则纤维的体积含量约为12.5%)。考虑到树脂粘附在混合容器和辑筒上等因素,树脂可过量10%15%。辑压使树脂铺展。B. 3. 2 随后铺三层短切毡和树脂,辑压每层,使树脂铺展并润湿短切毡。每层可用带锯齿的棍子辐压以排除空气。B. 3. 3 按3.1再铺设一层0.25mm的表面

15、毡。B.3.4 用带锯齿的金属辑或塑料辘辘压表面以除去空气。要注意防止排出过多的树脂以使玻纤的含量增高得超过所允许的最大值。若层板的厚度在3.05 mm3. 30 mm范围内,可认为树脂和纤维的含量在许可的水平。B.3.5 当糊制完成后,在层板上覆盖一层脱模薄膜,以防止空气阻聚,得到光滑、均匀、有光泽的表面。仔细地刮平以除去包人的空气。B.3.6 按树脂制造商推荐的条件进行固化。固化程序应报告。B.3.7 必要的话,对边缘进行修整。B. 4 标准层额的检验B. 4.1 硬度按GB/T3854-2005的规定测试巴柯尔硬度。硬度值应为完全固化纯树脂或制造商要求有类似结构层板硬度的90%以上。B.

16、 4. 2 层极状态肉眼观察层板,层板应表面平整、均匀、有光泽,无气泡和纤维裸露。6 mCON-B肉同阁。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耐化学介质性能试验方法GB/T 3857 2005 国中晤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电话:68523946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68517548 祷印张O.75 字数14千字2005年11月第一次印刷开本880X12301/16 2005年11月第一版晤定价10.00元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33533书号:155066 1-26535 GB/T 3857-2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