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5137.2-2002 汽车安全玻璃试验方法 第2部分;光学性能试验.pdf

上传人:syndromehi216 文档编号:165286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456.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5137.2-2002 汽车安全玻璃试验方法 第2部分;光学性能试验.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GB T 5137.2-2002 汽车安全玻璃试验方法 第2部分;光学性能试验.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GB T 5137.2-2002 汽车安全玻璃试验方法 第2部分;光学性能试验.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GB T 5137.2-2002 汽车安全玻璃试验方法 第2部分;光学性能试验.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GB T 5137.2-2002 汽车安全玻璃试验方法 第2部分;光学性能试验.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81.040.30 Q 34 道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5137.2-2002 代替GBjT5137.2-1996 汽车安全玻璃试验方法第2部分:光学性能试验Test methods of safety glaziog materials used 00 road vehicles Part 2 : optical properties tests (ISO 3538 :1 997 ,Road vehicles-safety glazing materials-Test methods for optical properties , MOD) 2002-12-20发布200

2、3-05-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技总局13 GB/T 5137.2-2002 前GBjT 5137(汽车安全玻璃试验方法分为四个部分z一一第1部分:力学性能试验一一第2部分z光学性能试验一一第3部分z耐辐照、高温、潮温、燃烧和耐模拟气候试验第4部分z太阳能透射比测定方法本部分为GBjT5137的第2部分。GBjT 5137的本部分修改采用ISO3538: 1997(道路车辆安全玻璃材料光学性能试验方法(英文版)。14 本部分与该国际标准的主要差异如下:删除了国际标准中的定义部分;一一将破碎后的可视性试验中冲击点的位置及示意图,改为与GB9656-2003相一致。本部分代替

3、GBjT5137. 2-1996(汽车安全玻璃光学性能试验方法。本部分与GBjT5137.2-199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一一将4.透射比试验改为4.可见光透射比试验气一-4.1可见光透射比试验目的改为测定安全玻璃是否具有一定的可见光透射比;一一5.1副像偏离试验的试验目的改为测定主像与副像间的角偏离;一一将7.破碎后的能见度试验改为7.破碎后的可视性试验气一一7.4.3中冲击点的位置及示意图保持与GB9656-2002相一致;一一将9.反射比试验改为9.可见光反射比试验;本部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原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提出。本部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安全玻璃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

4、分主要起草单位z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玻璃科学与特种玻璃纤维研究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乐、韩松、陈睁科。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 5137.2-1985、GBjT5137.2一1996。1 范围汽车安全玻璃试验方法第2部分:光学性能试验GB/T 5137的本部分规定了汽车安全玻璃的光学性能试验方法。GB/T 5137.2-2002 本部分适用于汽车安全玻璃(以下简称安全玻璃)。这种安全玻璃包括由各种类型的玻璃加工成的或由玻璃与其他材料组合成的玻璃制品。2 试验条件除特殊规定外,试验应在下述条件下进行za) 环境温度:200C :l: 50C b) 气压:8.60X104 P

5、a1. 06X105 Pa c) 相对湿度:40%80%。3 试验应用条件对某些类型的安全玻璃而言,如果试验结果可以根据其某些已知的性能预测,则无须进行本标准规定的所有试验。4 可见光透射比试验4. 1 试验目的测定安全玻璃是否具有一定的可见光透射比。4.2 试样应使用制品或试验片,试验片可以从制品上相应试验区域切取。4.3 仪器4.3.1 光源z白炽灯,其灯丝包含在1.5 mm X 1. 5 mm X 3 mm的平行六面体内。加于灯丝两端的电压应使色温为2856 K :l: 50 K,该电压稳定在士0.1%内。用来测量电压的仪表应有相应的精度。4.3.2 光学系统:(见图1)由焦距f不小于5

6、00mm并经过色差校正的两个透镜LI和L2组成。透镜的净口径不超过1/20。透镜LI与光源之间的距离应能调节,以便获得基本平行的光束。在离透镜LI100 mm土50mm处远离光源的一侧装一光阑儿,把光束的直径限制在7mm士1mm内。第二个光阑儿,应放在与LI具有相同性能的透镜L2前,光源的成像应位于接受器的中心。第三个光阑儿,其直径稍大于光源像最大尺寸的横断面,应放在接受器前,以避免由试样产生的散射光落到接受器上。测量点应位于光束中心。15 GB/T 5137.2-2002 固1可见光透射比饨的测定4.3.3 测量装置:接受器的相对光谱灵敏度应与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标准规定的白昼视觉光度接

7、受器的相对光谱灵敏度基本一致。接受器的敏感表面应用散射介质覆盖,并且至少应是光源像最大尺寸横断面的两倍。若使用积分球,则球的孔截面至少应为光掠像最大尺寸横断面的两倍。接受器及配套指示仪器的线性应等于或在满刻度的土2%内或在读数量程的士10%之内,选择小值。4.4 试验程序4.4. 1 试样放入光路前,调整接受器显示仪表指示值至100分度。在没有光照射到接受器上时,指示值为0。4.4.2 把试样放入光阑Aj和A2之间,调整试样方位,使光束的入射角等于0。土50。4.4.3 测定试样的可见光透射比,对每一个测量点读取显示仪表的指示值n,可见光透射比Lr等于n/100。4.5 结果表达按上述方法,可

8、见光透射比飞应以试样上任意一点的测定值表示。4.6 替换方式只要满足4.3.3条规定,可采用给出相同可见光透射比结果的其他方法。5 IIJ像偏离试验5. 1 试验目的测定主像与副像间的角偏差。5.2 试样前风窗玻璃制品。5.3 应用范围可采用两种试验方法:一一靶试验一一准直望远镜试验这些试验根据情况可用于产品的认可、质量控制及产品鉴定。5.4 靶试验5.4. 1 仪器及使用器具a) 靶式光源仪z由约300mmX 300 mmX 150 mm的光盒制成,其前面蒙有不透明黑纸或涂有无光泽黑漆的玻璃制成的靶,光盒内使用合适的光源照明,内表面涂无光泽白漆。b) 靶z见图20c) 试样支架z可将试样以实

9、车安装角安放并可在水平及垂直方向转动和移动。d) 暗室或暗处:为了容易看到副像的存在,将仪器设置在暗室或暗处。16 圄2靶式光源仪示意圄图2中,D由公式。)得出zD = 1 OOOxtg平式中zD一一光斑外缘的一点到环内侧最近的一点之间的距离,mm;z一一试样与靶间距离(不小于7m) ,m; ?一一副像偏离的极限值,分。5.4.2 试验程序GB/T 5137.2-2002 . ( 1 ) 按图3设置试样。将试样在水平方向回转,保证被测点的水平切线与观察方向基本垂直,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移动,以观察整个试验区域,见图4。应透过试样进行观察,也可使用单筒望远镜进行观察。5.4.3 结果表达确定位于靶

10、式光源仪中央的光斑的副像是否超过与圆环内缘相切的点,即:是否超过极限值平。观察位置安装角观察距离(x;7)圄3仪器的设置17 GB/T 5137.2-2002 安全玻瑞靶观察位置4一一固4靶式光源仪观察示例5.5 准直望远镜试验5.5. 1 仪器及使用器具a) 准直望远镜仪z由准直镜和望远镜组成,可以按图5建立,也可以使用任何等效的光学系统。望远镜1 灯泡52一一-聚光镜,口径8.6mm; 3一一毛玻璃,口径聚光镜口径;4 中心孔径约为0.3mm的滤光片,直径8.6mm; 5一一极坐标分划板,直径8.6mm; 6 物镜f:_主86mm,口径10mm; 7 物镜1?-86mm,口径10mm; 8

11、一一黑斑直径约0.3mm; 9一一物镜1=20mm,口径10mm, 圈5准直望远镜试验装置b) 试样支架:可将试样以实车安装角安放并可在水平及垂直方向转动和移动。c) 暗室或暗处:为了容易看到副像的存在,将仪器设置在暗室或暗处。5.5.2 试验程序准直镜将中心有一亮点的极坐标系成像于无限远处。见图趴在望远镜的焦平面内放置一个直径比亮点的投影稍大的不透明斑于光轴上以遮住亮斑。当造成副像的试样以实车安装角放置在望远镜和准直镜之间时,一个副的、较弱的亮点就呈现在与极坐标中心相距一定距离的地方。副像偏离值可由望远镜观察极坐标中出现的副像所处的位置读取。注:暗斑与极坐标中心处亮点间的距离为光学偏移。18

12、 GB/T 5137.2-2002 5.5.3 结果表达先用靶式光源仪以简单快速的扫描方法检查安全玻璃,以确定在哪些区域出现副像最严重,然后用准直望远镜仪测定试样在实车安装角状态下最严重的区域,以确定最大的副像偏离值。30 圄6准直望远镜试验观察示例6 光畸变试验6. 1 试验目的测定安全玻璃的光畸变。6.2 试样前风窗玻璃制品。6.3 仪器及使用器具a) 幻灯机z光源:24V、150W卤鸽灯;焦距:90mm以上;相对孔径:约1/2.50 幻灯机光路如图7所示,在透镜前约10mm处放置一直径8mm的光阑。30。b) 幻灯片z暗背景上的亮圆阵列。幻灯片的质量和对比度应符合试验要求,以便把测量误差

13、控制在5%以内。在光路中未放入试样时,幻灯片应在屏幕上得到如图8所示的影像。19 GB/T 5137.2-2002 、图8中,D由公式(2)得出z式中:幻灯片图7幻灯机光路固8幻灯片的放大部分D 投影到屏幕上的圆的直径,mm;Rl一一幻灯机的镜头到试样的距离,mm;Rz二试样到屏幕的距离,mm。、, , , 、注:1)由于光学系统可能引起光畸变,建议仅采用投射像的中心区域进行测量。2) 为了保证测量精度,布置仪器时最好使比值几/R2等于1。c) 试样支架:将试样以实车安装角安放,并可在水平及垂直方向转动或移动。d) 屏幕=白色屏幕。.( 2 ) e) 检验样板z在需要迅速评价的地方,可使用如图

14、9所示的检验样板来测量光斑尺寸的变化。f) 暗室或暗处。20 GB/T 5137.2-2002 耐E什专+ 奇土斟咂军以窗M情检验样板图9图9中zA = O. 145 t.aLR2 ( 3 ) 式中:t.aL 光畸变的极限值,分;R2一一试样到屏幕的距离,mo试验程序将幻灯机、试样、屏幕按图10设置在暗室或暗处。6.4 R2 二二R , 6.4.1 屏幕光阑21 光畸变试验仪器布置Rl =4 m;R2 =2 m4 m(最好是4m) 图10GB/T 5137.2-2002 6.4.2 确定在无试样的状态,屏幕上困形亮斑的直径为D(mm)。注2当R,=R2=4m时,按式(2),D为8mm。6.4.

15、3 将试样以实车安装角安放在试样支架上。将试样在水平方向回转,保证被测点的水平切线与观察方向基本垂直,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移动,以观察整个试验区域,测定投影到屏幕上的圆形的最大变形量。6.5 结果表达由测定的最大变形量b.d,按式(4)求出光畸变的最大值。式中:b.d-一最大变形量,mm;b.a一一光畸变,分pRz 试样到屏幕的距离,m。7 破碎后的可视性试验7. 1 试验目的检验安全玻璃破碎后的能见度。7.2 试样前风窗区域钢化玻璃制品。7.3 使用器具尖头锤子或自动冲头。7.4 试验程序b.a 一生兰一-0.29Rz .( 4 ) 7.4. 1 取一块尺寸及形状都与试样相同的玻璃,将试样放在

16、此玻璃上。用透明胶带沿周边把它们固定在一起。7.4.2 用锤子或自动冲头按图11所示的冲击点冲击并使试样破碎。7.4.3 观察碎片的状态。必要时,可使用感光纸测定碎片的影像,感光纸的曝光开始时间应不迟于冲击后10s,曝光终止时间应不迟于冲击后3min,只分析那些代表初始裂纹的线条。22 冲击点的位置如下所示(见图11); 点1:在主视区的中心;点2.位于过渡区最接近主视区的横边中心线上;点3及3:在试样最短中心线上,距边30mm; 点4.在试样最长中心线上的曲率最大处;点5.在试样的角上或周边曲率半径最小处,距边30mm 过渡区周边区宽度最大5cm图11冲击点7.5 结果表达根据主视区中碎片的

17、块数及其尺寸,评价安全玻璃破碎后的可视性。8 颜色识别试验8. 1 试验目的验证通过前风窗安全玻璃所看到的物体的颜色。8.2 试样前风窗玻璃制品。8.3 使用器具白、黄、红、绿、蓝、琼瑶6种颜色的标示板。8.4 试验程序通过试样的试验区域观察标示板。8.5 结果表达确定通过前风窗玻璃所看到的标示板的颜色是否为原色。9 可见光反射比试验9. 1 试验目的测定安全玻璃在标准照明体A(见附录A)条件下的可见光反射比。9.2 仪器GB/T 5137.2一2002宽度最小7cm23 GB/T 5137.2-2002 9.2. 1 一级仪器:高精度、积分球式的能测定标准照明体A条件下工作标样光反射比的实验

18、室光度计或光谱光度计。一级仪器的几何(光学)条件应为下列情况之一za) 漫射/垂直(符号d/O):试样被积分球漫射照明,试样法线和测量光束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不应超过100。b) 垂直/漫射(符号8/d):试样被一束光线照明,该光束的轴线与试样法线的夹角不应超过矿,用积分球收集反射光通量。一级仪器积分球的直径应不小于100mm,且开口总面积不得大于球表面积的10%,球内表面用几乎对光谱无选择性的高漫反射材料(可见光反射比大于95%)来均匀涂敷。9.2.2 二级仪器:比一级仪器精度低、携带式、能测定标准照明体A条件下安全玻璃光反射比的光度计,并且通过9.3.5计算其测量值。9.2.3 吸光阱:一种能

19、把透射光引起的反射减少到所测可见光反射比值的1%或更小的装置,吸光阱也能挡住试样反侧面的杂散透过光。9.2.4 一级光度计必须有一个准确对应CIE标准照明体A的光源,精确适应于V(灿的探测器,并直接生成标准照明体A的可见光反射比。9.2.5 一级光谱光度计应能从测得的光谱反射比值p(川,利用标准照明体A相对光谱功率分布函数SA()和CIE光谱光视效率V()来计算对标准照明体A条件下的可见光反射比。9.3 标样和试样9.3. 1 一级标样是具有己知可见光反射比值的高漫反射板,用于校准一级仪器。9.3.2 二级标样应与被测安全玻璃材料相同,其可见光反射比值可溯源。二级标样用于校准二级仪器。9.3.

20、3 二级标样与被测试样为对光基本无漫射、模糊度小于2%,曲率半径大于或等于750mm,厚度小于10mm的安全玻璃材料,其测量区域应清洁、干燥、无破损。9.3.4 一级仪器总误差的绝对值应在一级标样标定值的1%以内。9.3.5 为了确定二级仪器的精度,在二级仪器上测得的试样值C.与标样值Cb之比C./Cb相对于由一级仪器测得的该比值之差的绝对值应小于5%。9.4 试验程序9.4.1 一级仪器的校准a) 光度计的校准接通电路,待光源、探测器稳定后,把吸光阱放在反射试样的测量孔处,调整可见光反射比值为0,把一级标样放在试样的测量孔处,从仪器上读出可见光反射比值。b) 光谱光度计的校准按仪器规定校准。

21、9.4.2 一级仪器的测量注明二级标样的膜面和弯曲方向,并把它放在试样的测量孔处,测量可见光反射比。9.4.3 二级仪器的校灌接通电路,待光源、探测器稳定后,把吸光阱放在反射试样的测量孔处,调整可见光反射比值为0。按3.5.4.2条标明的试样反射位置定位二级标样,把吸光阱放在二级标样后面,尽可能调整二级仪器的值(Cb)到由一级仪器测得的可见光反射比值巾。)。9.4.4 二级仪器的测量在二级仪器上测量应按照9.4.3条调整试样和吸光阱,测量试样的可见光反射比值(C.)。观察试样的最平区域,读取至少三次单独的测量值。9.4.5 校准标准照明体A可见光反射比值的计算24 GB/T 5137.2-20

22、02 若二级仪器的标样读数不等于一级仪器标样值,则应用式。)由二级仪器计算和校正在标准照明体A条件下得到的可见光反射比值。= Po X C./Cb ( 5 ) 式中zp-校正过的(CIEA)二级仪器试样值,%;Po一一一级仪器测得的(CIEA)标样值,%;C.二级仪器测得的(CIEA、CIEC、CIED)试样数据pCb一一二级仪器测得的(CIEA、CIEC、CIED)标样数据。9.5 结果表达可见光反射比值可以在安全玻璃试样上的任一点测量,记录试样的类型、结构和曲率半径,所用的一级和二级仪器,一级和二级标样的类型和方位,二级标样和试样的可见光反射比值。25 GB/T 5137.2一2002附录

23、A(资料性附录)XYZ色度系统三剌激值Y的加权系统表A.1计算XYZ色度系统三剌激值Y的加权系数(第一部分,标准施照体A)5 nm间隔10 nm间隔5 nm间隔10 nm间隔波长波长.nm S()v(相对值S()V(.l.) 相对值.l., nm S()V(.l.) 相对值S()v(相对值S().)V().) S(.l. )V(.l.) S()V(380 0.00 0.00 0.00 0.00 520 51. 48 2.385 6 51. 48 4.771 2 385 0.00 0.00 525 60. 12 2.786 0 390 0.00 0.00 0.00 0.00 530 68.21

24、3. 160 9 68.21 6.321 8 395 0.00 0.00 535 75.49 3.4983 68.21 6.321 8 400 0.01 0.0005 0.01 0.0009 540 82.00 3.8000 82.00 7.599 8 405 0.01 0.0005 545 87.65 4.061 8 410 0.02 0.0009 0.02 0.001 9 550 92.44 4.2830 92.44 8.567 4 415 0.04 0.001 8 555 96.44 4.469 1 420 0.08 0.003 7 0.08 0.0074 560 99.50 4. 61

25、0 9 99.50 9.221 7 425 0.17 0.007 9 565 101. 36 4.697 1 430 0.29 0.013 4 0.29 0.026 9 570 102.04 4.728 6 102.04 9.457 2 435 0.45 0.0208 575 101. 43 4.7004 440 0.66 0.030 6 0.66 0.061 2 580 99.56 4.613 7 99.56 9. 227 3 445 0.92 0.0426 585 96.39 4.466 8 450 1. 26 0.0584 1. 26 O. 116 3 590 92. 15 4.270

26、3 92.15 8.540 6 455 1. 70 0.078 8 595 87.13 4.037 7 460 2.27 O. 105 2 2.27 0.210 4 600 81. 42 3. 773 1 81. 42 7.546 1 465 2.98 0.138 1 605 75.21 3.485 3 470 3.90 0.180 7 3.90 0.361 5 610 68.58 3. 178 1 68 6.356 1 475 5. 13 0.237 7 615 61. 76 2.862 0 480 6.71 O. 310 9 6.71 0.621 9 620 54. 72 2.535 0

27、54. 72 5.071 5 485 8.64 0.4004 625 47.26 2. 190 1 490 11. 21 0.519 5 11. 21 1. 038 9 630 39.97 1. 852 2 39.97 3.704 5 495 14. 70 0.681 2 635 33.51 1. 552 9 500 19.33 0.895 8 19.33 1. 791 5 640 27.65 1. 281 3 27.65 2.562 6 505 25.63 1. 187 7 645 22.32 1. 034 3 510 33.23 1. 539 9 33.23 3.079 8 650 17.

28、66 0.818 4 17.66 1. 633 7 515 42. 12 1. 951 9 655 13.75 0.637 2 26 GB/T 5137.2-2002 表A.1 (续)5 nm间隔10 nm间隔5 nm间隔10 nm间隔波长波长,nm S()V() 相对值S()V() 相对值,nm S()V() 相对值S()v() 相对值S()V(S()v(S()V() SO)V O) 660 10.49 0.486 1 1049 0.972 2 725 0.16 0.0074 665 7.82 0.362 4 730 0.11 0.005 1 0.11 0.010 2 670 5.72 0.

29、265 1 5.72 0.530 1 735 0.08 0.003 7 675 4.23 0.196 0 740 0.06 0.0028 0.06 0.0056 680 3.15 O. 146 0 3. 15 0.291 9 745 0.04 0.001 8 685 2.25 O. 104 3 750 0.03 0.001 4 0.03 0.0028 690 1. 58 0.073 2 1. 58 0.146 4 755 0.02 0.0009 695 1. 12 0.051 9 760 0.01 0.000 5 0.01 0.0009 700 0.81 0.037 5 0.81 0.075

30、1 765 0.01 0.000 5 705 O. 59 0.027 3 770 0.01 0.000 5 0.01 0.0009 710 0.43 0.019 9 0.43 0.039 9 775 0.01 0.000 5 715 0.31 0.014 4 780 0.00 0.00 0.00 0.00 720 0.22 0.010 2 0.22 0.0204 5 nm间桶的总和(三刺激值)Y 2 157.92 100.00 (色品坐标Y 0.407 4 10 nm间隔的总和(三刺激值)Y 1 078. 97 100.000 (色品坐标)Y 0.407 5 、A-、Anr-nr 、A一、A-vd一-vd-A A-A QU-Qu mZ酬-mZ跚一-A 注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