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7190.1-2008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第1部分 中小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pdf

上传人:ideacase155 文档编号:166937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42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7190.1-2008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第1部分  中小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GB T 7190.1-2008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第1部分  中小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GB T 7190.1-2008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第1部分  中小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GB T 7190.1-2008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第1部分  中小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GB T 7190.1-2008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第1部分  中小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83120Q 23 圆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719012008代替GBT 71901 1997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第1部分:中小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 cooling towerPart 1:Middle and small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 cooling tower2008-06-30发布 20090401实施丰瞀职鬻瓣警矬瞥星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促19前 言GBT 719012008GBT 7190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分为2个部分:第1部分:中小型玻璃纤

2、维增强塑料冷却塔;第2部分:大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本部分代替GBT 719011997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第1部分:中小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本部分与GBT 71901 199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扩大适用范围(见第1章);调整部分术语和定义(1997年版的第3章,本版的第3章);将冷却效率不小于90,修改为不小于950(1997年版的5122,本版的5122);增加了飘水率指标(见54);增加了飘水率试验方法(见附录E)。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c、附录D、附录E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纤维增强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负责起

3、草单位:北京玻璃钢研究设计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浙江联丰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海鸥冷却塔股份有限公司、大连斯频德冷却塔有限公司、广州览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南京大洋冷却塔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金光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双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良机集团、浙江金菱制冷工程有限公司、浙江上风冷却塔有限公司、广州新菱(佛冈)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北京东方睿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尹证、王大哲、张立晨、吕琴、任世瑶。本部分于1987年首次发布,1997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第1部分:中小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GBT 7190120081

4、范围GBT 7190的本部分规定了中小型冷却塔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其他等。本部分适用于单塔冷却水量小于1 000 m3h、机力通风、装有淋水填料的混合结构开式冷却塔。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GBT 7190的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 1449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GBT 2576纤维增强塑料树脂不可溶分含量试验方法GB

5、T 2577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树脂含量试验方法GBT 3854增强塑料巴柯尔硬度试验方法GBT 8237纤维增强塑料用液体不饱和聚酯树脂GBT 8924纤维增强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 氧指数法GBT 17470玻璃纤维短切原丝毡和连续原丝毡GBT 18370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热力性能曲线thermal performance curves在直角坐标上,以n一,(A)曲线形式表示冷却塔散热散质能力的曲线。32设计工况designing working conditions冷却塔设计的热力性能工作状态数据。包括:进塔空气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大气压力、进塔空气

6、流量、冷却水流量、进塔水温、出塔水温。33名义冷却水流量nominal cooling water capacity标准设计工况的进塔冷却水流量(m3h)。34气水比 airwater ratio进塔干空气流量(kgh)与进塔冷却水流量(kgh)之比。1GBT 71901200835363738湿空气的含湿humidity of wet air湿空气中的水汽质量(kg)和干空气的质量(kg)之比,也称比湿,单位kgkg(DA),DA为干空气。填料径深air entrancing packing length横流式冷却塔每边的填料进出空气的二端面之间的水平有效距离。喷头sprayer配水系统的末

7、端组成部分。通常喷头内有一出水套管,即为喷嘴。噪声的标准测点measuring noise standard point距塔进风口方向离塔壁水平距离为一个塔直径(或当量直径)、离地面(或水池顶)15 m高的测点。4产品分类41产品型式冷却塔根据水、空气在填料中的相对流向分为逆流式和横流式两种。根据塔体形状又分为圆形塔、方形塔。根据噪声风级又分为普通型、低噪声型、超低噪声型及工业型。逆流式圆形冷却塔示意图如图1所示;逆流式方形冷却塔示意图如图2所示;横流式冷却塔示意图如图3所示。21电动机和减速器2叶片;3_上塔体;4布水器;5填料;6补给水管;7一滤水网;8出水管9进水管10支架;11下塔体1

8、2进风窗13梯子。图1 逆流式圆形冷却塔示意图1电动机和减速器2叶片;3上塔体;4除水器;5布水器;6钢架;7填料;8进风窗;9补给水管10下塔体;11进水管;12出水管;13支架;14梯子;15中塔体。图2逆流式方形冷却塔示意图1电动机和减速器z叶片;3配水槽;4填料;5除水器;6支架;7集水箱;8出水管9门;10梯子;11下塔体12进风窗13围护结构14进水管。图3横流式冷却塔示意图GBT 7190120083GBT 71901200842产品标记冷却塔按生产厂商特记符号、噪声等级、进出水温差、名义冷却水流量和标准号进行标记。低噪声型、G一工业型)示例:表示BNC公司生产的低噪声、5温差系

9、列、名义冷却水流量100 m3h,执行GBT 7190 12008的玲却塔标记为;BNC-D5 100 GBT 7190120085技术要求51热力性能511标准设计工况各类冷却塔的标准设计工况见表1。表1标准设计工况塔 型标准设计P型 D型 C型 G型进水温度C 370 370 370 43O出水温度 320 320 320 33 0设计温差 5O 50 5o 10o湿球温度 28O 280 28o 28o干球温度 315 315 315 315大气压力kPa 994注:对其他设计工况的产品,必须换算到标准设计工况,并在样本或产品说明书中,按标准设计工况标记冷却水流量。512冷却能力按水温降

10、对比法求出的实测冷却能力与设计冷却能力的百分比_不小于950。52噪声冷却塔的噪声指标应不超过表2的规定值。表2冷却塔的噪声指标名义冷却水 噪声指标dB(A)流量(m3h) P型 D型 C型 G型8 660 600 550 70015 670 600 550 70030 680 600 55O 70050 68O 60O 55 O 70975 680 620 570 7004表2(续)GBT 719012008名义冷却水 噪声指标dB(A)流量(m3h) P型 D型 C型 G型100 690 630 580 750150 700 630 580 750200 710 650 600 75030

11、0 720 660 610 750400 720 660 620 750500 730 680 620 780700 730 690 640 780800 740 700 670 780900 750 710 680 7801 000 750 710 680 780注1:介于两流量问时,噪声指标按线性插值法确定。注2:对噪声指标有特殊要求时,由供需双方商定。53耗电比实测耗电比:在电动机的实际工作电流不大于其额定电流的条件下,G型塔不大于005 kW(m3h);其他型塔不大于o035 kW(m3h)。54飘水率冷却塔的飘水率,不大于名义冷却水流量的o015。55玻璃钢件551外观5511塔体外

12、表面应有均匀的胶衣层,表面应光滑、无裂纹、色泽均匀。5512塔体表面的气泡和缺损允许修补,但应保持色泽基本一致。修补后的塔体外表面上直径3 mm5 mm的气泡在1 m2内不允许超过3个;不允许有直径大于5 mm以上的气泡。5513下塔体内表面应为富树脂层。5514塔体边缘应整齐、厚度均匀、无分层、切割加工断面应加封树脂。552树脂含量5521玻璃钢塔体的树脂含量:富树脂层应在70以上;短切毡和喷射成型层应在65以上;结构层为4555。5522玻璃钢风机叶片的树脂含量为4350。553固化度聚酯玻璃钢的固化度不小于80;环氧玻璃钢的固化度不小于90。554弯曲强度织物增强聚酯玻璃钢的弯曲强度不低

13、于147 MPa;织物增强环氧玻璃钢的弯曲强度不低于196 MPa;短切毡增强玻璃钢的弯曲强度不低于784 MPa。555巴氏硬度聚酯玻璃钢的巴氏硬度不小于35。556阻燃性能对有阻燃要求的冷却塔,玻璃钢的氧指数不低于28。5GBT 71901200856金属件561 除有色金属外,所有黑色金属部件(包括连接件)表面应作去油、防锈、防腐处理。562玻璃钢件内的预埋金属件,应作去油、除锈、打毛、清洗处理。6试验方法61热力性能611性能试验见附录A。612当冷却水量等于名义冷却水流量、进塔水温为37-=2、进塔空气湿球温度为1030的时,可采用简便的热力性能测试法,参见附录B。62噪声噪声试验见

14、附录c。63耗电比和不淋水塔风量631耗电比试验见附录D。632不淋水时塔的风量采用微速风表、热球风速仪、毕托管等风速仪表测量冷却塔的进风口或出风口的风速,然后根据进风口或出风口的面积换算成进塔或出塔空气量,即不淋水时塔的风量。64飘水率飘水率试验见附录E。65玻璃钢件性能651试件采用随炉试样。对塔体也可在观察窗开孔处取样。652外观目测。653树脂含量树脂含量试验按GBT 2577的规定进行。654固化度固化度试验按GBT 2576的规定进行。655巴氏硬度巴氏硬度试验按GBT 3854的规定进行。656弯曲强度弯曲强度试验按GBT 1449的规定进行。657阻燃性能氧指数试验按GBT 8

15、924的规定进行。66金属件金属件外观采用目测方法。7检验规则71检验分类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72出厂检验721检验项目a) 产品外观、巴氏硬度应逐个进行检查。b)树脂含量、弯曲强度、不淋水时塔的风量,按表3组批和抽检。6表3抽样方案GBT 719012008判定数组批量范围(台) 取样数Ac Re115 2 O 11625 3 O 12690 5 0 191150 8 1 2151280 13 1 2281500 13 1 2注1:Ac作出批合格判断样本中所允许的最大不合格品数或不合格数。注2:Re作出批不合格判断样本中所不允许的最小不合格品数或不合格数。722判定规则a)外观符

16、合551、56规定,判该项合格。如不符合该条规定,允许修补一次;如修补后符合规定,则判该项合格,否则为不合格;b) 巴氏硬度符合555的规定,判该项合格。如不符合该条规定,允许进行处理,15天后再次试验,如已符合规定,判该项合格,否则为不合格;c)树脂含量、弯曲强度、风机耗电比符合相应的规定,则判相应项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d)不淋水塔风量测定值不小于设计值为合格,若不符合此要求,允许调整风机叶片安装角一次,再次检验,若符合要求,判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以上各项全部符合要求,则判该批冷却塔出厂检验合格;否则为不合格。73型式检验731检验项目第6章中的全部项目。732检验条件有下列情况之一时,

17、应对临近检验时生产的一台冷却塔进行型式检验。a)首制塔;b) 主要原材料或工艺方法有较大改变时;c)正常生产每满三年时;d)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时;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f) 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或供需双方发生争议时。733判定规则a)热力性能、噪声、耗电比、飘水率分别符合相应要求时为合格。如其中任何一项未符合要求,在不更换零部件的前提下,允许采取一次补救措施,重做试验(热力性能、噪声、耗电比、飘水率同时进行),若该项已符合要求且另两项仍符合要求,则判该项合格,否则判该项不合格。b)玻璃钢符合55、金属件符合56要求为合格。如某项不合格,允许重新取样做不合格项试验,如

18、已符合要求,则判该项合格;否则判该项不合格。c)每项指标均符合要求,判该塔合格。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81标志塔体上应有产品标记、设计单位、制造厂名和生产日期等。7GBT 71901200882包装821 包装必须牢固可靠,有安全起吊标志。822随同产品提供如下文件:a)样本或产品说明书:主要包括设计湿球温度、进出塔水温、冷却水流量、风量、电动机功率、标准点噪声、主要安装尺寸、基本尺寸、基础载荷、安装及维修说明;产品样本或产品说明书应提供根据热力测试资料计算的热力性能曲线,以供用户在非标准设计工况时确定冷却塔的有关参数;注:样本及产品说明书,必须与销售过程中提供给选用单位的一致。b)出厂合格

19、证;c)产品说明书:主要包括安装尺寸,基础尺寸,基础荷载,安装和维护等;d)产品易损件明细表;e)装箱单。83运输齿轮减速器不可倒放,塔体和风机叶片及填料等上面不准堆放重物。84贮存841齿轮减速器不可倒放,应室内存放。842玻璃钢件和淋水填料不许暴晒和堆压重物,存放处应干燥、防水、防火,无腐蚀介质。843风机应妥善保管,防止叶片变形。9其他91原材料911玻璃钢塔体,玻璃纤维毡应符合GBT 17470的规定,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应符合GBT 18369的规定,玻璃纤维布应符合GBT 18370的规定,不饱和聚酯树脂应符合GBT 8237的规定。912当冷却塔的进水温度大于46时,应采用相应的基体

20、材料和成型工艺。92风机921风机特性参数应符合设计工况要求,其主要配件(如电动机、减速器)应符合有关技术规定。922任何材质的风机叶片要求强度可靠,表面光洁,各截面过渡均匀、无裂纹、缺口、毛刺等缺陷。玻璃钢风机叶片的表面,其可见气泡直径不大于3 mm,展向每100 mm区域内气泡数不超过3个。923风机组装前,风机叶片应作静平衡试验,并按“刚性转子平衡精度”,取G63等级,平衡力矩由计算求出。叶片平衡后应定位、编号。924叶尖距风筒内壁之间的间隙应保持均匀,其值宜不大于0008D(D为风机直径)。925风机传动系统采用皮带传动型式时,皮带轮应与风机同时进行静平衡试验。926电动机必须采用户外

21、电动机。93布水系统应将冷却水均匀布洒在填料顶部。93,1采用旋转布水器布水时,应保证布水管正常运转,管上开孔方向正确、孔口光滑,管端与塔体间隙以20 mm为宜,管底与填料间隙宜不小于50 mm。932横流塔宜采用带盖板的池式布水,配水池应水平,孔口光滑,积水深度宜不小于50 mra。94淋水填料941填料材料应选用冷却效率高、通风阻力小的阻燃材料。942填料安装时要求间隙均匀、顶面平整、无塌落和叠片现象,每平方米能承力294 kN,填料片不得穿孔破裂。8GBT 71901200895抗震要求对有抗震要求的冷却塔,结构设计时应根据地震设防烈度进行防震计算。96塔体刚度塔体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9

22、7试验报告971冷却塔的热力性能、噪声、耗电比、飘水率等指标相互关联,不宜就其中某项指标做单独测试并出具测试报告。972试验报告内容包括以下各项中的全部或部分:a)试验任务、目的;b)冷却塔设计、施工、运行的概况及有关示意图;c)方法、仪表及测点布置;d)试验记录整理、数据汇总;e)试验计算结果、数据汇总;f)存在问题及分析;g)负责与参加试验的单位、人员、试验日期。GBT 719012008附录A(规范性附录)热力性能试验方法A1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单塔冷却水量小于1 000 m3h、有淋水填料的机力通风冷却塔。A2原理冷却塔的实测冷却能力与设计冷却能力有可比性,前提是需将非设计工况下的实测冷却

23、能力换算成相当于设计工况条件下的冷却能力,用实测风量(或设计风量)及实测工况,求出实测交换数,将该交换数代人标准设计的冷却水流量、进塔水温、湿球温度及对应的实测风量(或设计风量),求出出塔水温进行评价。A3仪表A31 通风干湿球温度计,最小分度值不大于02,精度不低于05级。A32气压计。A33毕托管和压差计,孔板、堰板或电磁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A34棒式水银温度计,最小分度值不大于01度,精度不低于02级;或热电偶、铂电阻温度计,最小分度值不大于01度。精度不低于02级。A35三相功率表和互感器。A36旋桨式风速仪、微速风表。A4条件A41新塔或运行一年以内。A42空气湿球温度应在1031

24、,最好在夏季测试。A43应在环境风速小于4 ms、阵风小于7 ms、无雨的条件下测试。A44进塔水流量应为设计水流量90110。A45进塔水温应为(“2)(“为设计进塔水温)。A46进塔水质总固体不超过5 000 mgL,含油(包括焦油)不超过10 mgL,不含有直径大于5 mm的机械性杂质。A5步骤A51仪表检验所用仪表必须经检验合格,在有效期内。A52仪表安装布点a) 干湿球温度计安装在距进风口外2 m5 m处,距地面15 m。温度计应避开阳光直射,所在空间通风良好;b)测量大气的气压计的测点布置同A52a,但只设一个测点。也可选用附近气象站的相应参数;1 0GBT 719012008c)

25、测量进塔流量的仪表应安装在进塔水管上,测点前后均需有(57)个倍管径的平直段;d)侧进塔水温的测点应靠近冷却塔的压力管内,在管道上应事先焊上装温度计的铜管,并内装少许机油,使传热均匀,横流塔也可布置在配水槽内;e) 测出塔温度的温度计布置在出水管或回水沟内;f)测进塔空气流量应在塔的出风口用毕托管和微压计测出压差再计算出风量;当无条件在风筒喉部测量时,也可在冷却塔进风口采用风速仪进行测量,宜将进风断面分为若干等面积的方格,在每个方格中心测量风速,方格尺寸宜不大于(1010)m2。A53每组测试数据的允差范围a)进塔空气湿球温度:士10;b)进塔水温:士1;c)进塔水流量:土5;d)水温降:士5

26、。A54每组测试数据稳定时间在A53允差范围内稳定30 min。出塔水温比进塔水温滞后2 min5 rain读数。A55有效测试数据组数有效测试数据组数不少于3组。A,6结果及计算A61 热力性能按式(A1)计算:一垒量100。 At。式中:目 实测冷却能力与设计冷却能力的百分比,;f。实测的进出塔水温差,单位为摄氏度();。一一修正到标准设计工况后的进出塔水温差,单位为摄氏度()。A62所需参数的计算公式。A621 进塔空气相对湿度按式(A2)计算:雪一丛二=生理1二立p(A1)式中:西一一进塔空气相对湿度,;户:一进塔空气在湿球温度r时饱和空气的水蒸气分压,单位为千帕(kPa);嬲 进塔空

27、气在干球温度0。时饱和空气的水蒸气分压,单位为千帕(kPa);A不同干湿球温度计的系数。屋式阿弗古斯特干湿球温度计为A-0000 797 4;通风式阿斯曼干湿球温度计为A一0000 662;Po 大气压力,单位为千帕(kPa);0。干球温度,单位为摄氏度();r一湿球温度,单位为摄氏度()。饱和空气的水蒸气分压在0100时按式(A3)计算:lgp屯oos,们一sm。os(竿一羔)+s z-s半(A3)11GBT 719012008式中:P”饱和空气的蒸汽分压,单位为千帕(kPa);T绝对温度,T-(27316+),单位为开尔文(K)。A622进塔干空气密度按式(A4)计算:(m一唧:)103P

28、1一西r酉西蠡再万式中:pt进塔干空气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3);P。、西、吼与武同式(A2)。A623气水比按式(A5)计算:卜等式中:气水比;G风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3h);Q一一冷却水流量(质量流量),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P。同式(A4)。A624进塔空气焓按式(A6)计算:hi一1。6目。+0622(2 5。+1858日,);i式中:h。进塔空气焓,单位为千焦每千克(kJkg)5目。、中、鹾、P。同式(A2)。A625出塔空气焓按式(A7)计算:h2一h1+rCwA_tEA式中:出塔空气焓,单位为千焦每千克(kJkg)5,进塔空气焓,单位为千焦每千克(kJkg)

29、;Cw水的比热,Cw一4187 l【J(kg)5出水温降,单位为摄氏度();系数,一1一同式(A5)。!一586056(220)A626塔内空气的平均焓按式(A8)计算: k一半式中:。塔内空气的平均焓,单位为千焦每千克(kJkg)5h。、h:同式(A7)。A627温度为t时,饱和空气焓按式(A9)计算:一。帆+0622 cz s。+1858t,孝GBT 719012008式中:”温度t时的饱和空气焓,单位为千焦每千克(kJkg);一温度时的饱和空气的水蒸气分压,单位为千帕(kPa);Po同式(A2)。A63逆流式冷却塔热力按式(A10)计算:N一警一C篙c。,式中:N交换数;如容积散质系数,

30、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小时E(kg(m3h);v淋水填料体积,单位为立方米(m3);空气焓,单位为千焦每千克(kJkg);k、Cw同式(A7);Q同式(A5);矿同式(A9);t,进塔水温,单位为摄氏度();。出塔水温,单位为摄氏度()。式(A10)的积分可采用辛普逊两段近似积分公式,如下式(A11): cwe禹一半(志+矗+志)式中:以平均水温(“+z)2的饱和空气焓,单位为千焦每千克(kJkg);硝进塔水温t。的饱和空气焓,单位为千焦每千克(kJkg);碟出塔水温t:的饱和空气焓,单位为千焦每千克(kJkg)。A64横流式冷却塔热力按式(A12)计算:N一警一锐r去蛊捌z式中:L填料径深,单位

31、为米(m);H填料高度,单位为米(m)。式(A12)中积分可采用平均焓差计算,如下式(A13):Cwfq。?尚h鱼OxOz捌z一筹 L J o J o一。式中:。平均焓差,单位为千焦每千克(kJkg),。z(h,1一醚一,)z和f的函数,由图(A1)中查出。其中:硝一磋_一巧二再5。h2-h1巧i影i5。一硝+磷一2圮(A12)GBT 71901200814 ? “一 ” 空气 r: 潞水 、 港 S 。 慕 、 遵 心 、 、 S 义 心 I 弋 心 N j一q。 沁 澍图A1横流塔平均焓差计算曲线图r98765432lO000O00O0附录B(资料性附录)标准设计工况冷却塔的简便热力性能试

32、验方法GBT 719012008B1范围本试验方法适用于单塔冷却水量小于1 000 m3h、有淋水填料、标准设计工况5温差的机力通风冷却塔。B2原理同A2。B3仪表同A3。B4条件B41标准设计工况下的冷却塔。B42其他条件同A4。B5步骤B51装置试验装置见图B1、图B2。1温度计;2流量计;3流量调节阀;4泵;5热力;6温度计;7干湿球温度计。图B1逆流式试验塔GBT 7190120081温度计;z流量计;3调节流量阀;4泵;5热力;6温度计;7干湿球温度计。B52其他步骤同A5。图B2横流式试验塔B6结果及计算B61标准设计工况冷却塔(包括低噪声塔和超低噪声塔)按附录A进行测试,将三次以

33、上的试验平均值代入式B1,先将在允许变化范围的进水温度换算成设计工况的进水温度(即37)的水温降。龇一1+赛薄式中:出a标准设计工况进水温度(37)的水温降,单位为摄氏度();出测定的水温降,单位为摄氏度()t,测定的进水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r测定的湿球温度,单位为摄氏度();如设计的进水温度,37。B62设计湿球温度是应用气象站使用的屋式温度计所得数据的统计值。因此,如用通风式(阿斯曼)湿度计测试,所测得的湿球温度加修正值r等于屋式湿度计测得的湿球温度(见图B3)。B63由水温降出。和湿球温度r,利用图B4换算成标准型设计工况(即r为28)的水温降。具体方法如图B5所示:在横坐标上取测

34、得的湿球温度r值与纵坐标上的水温降“相交于B点,作曲线群的平行线与横坐标上的设计湿球温度28相交于C点,从C点作平行线至纵轴,即可求出该测试塔在设计工况的水温降(At一)。B64按式(B2)计算被测冷却塔的热力性能,比值不小于95o为合格。7一型型5燮100一竽10。1413121_1与 1o测09蠹o8蠢”嚣一簧os仉4O30 20 l心 l屋式湿玮盘墨风迓2“8“ 1 吨可,盯7、 心 心 X。农。 弋 、 忑 S 弋 、 S S 、 、 隶 、 弋 S、 L 、 、N 吣 圣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通风式湿球温度,fl(风速2

35、35 ms)图B3湿球温度换算曲线表GBT 71901200817GBT 719012008p璧七赠*15315标准型设计进水温度37设计水量、 一、 l、 。、 、 、 o 、 、 、 弋 忒、 L、 弋 心 、 吣 、 、 心 义 N 、 、 、 心 义 S 沁 ,、 、 义 心 心、 、 、 、 弋 沁 心L 、 迨 S 、 、 蕊 过 、 、20 25 30空气湿球温度r固B4冷却塔At-r曲线图098765pq盘赔*湿球温度f图B5求解设计工况水温降GBT 71901200819GBT 719012008附录C(规范性附录)噪声测定方法C1范围本测定方法适用于所有单台冷却塔。c2仪表

36、经计量单位校验合格的声级计。C3条件C31 噪声应在冷却塔正常运转时测定。C32噪声测定时周围环境必须安静,冷却塔不运转时冷却塔的本底噪声应比运转时的A声级至少低10 dB(A),当实测噪声与本底噪声差值小于10 dB(A)时,应按表C1对其实测值进行修正。表C1噪声修正值表 单位为分贝噪声差值 3o 4O5o 6o9o 10o减去的修正值 3o 2o 1o 0C4测点布置测点布置见图C1、图C2。20图c1逆流式塔测点布置图GBT 719012008图C2横流式塔测点布置图C41测点在出风口45。方向,离风筒为一倍出风口直径,当出风口直径大于5 m时,测定距离取5 m。C42测点在塔进风口方

37、向,离塔壁水平距离为一倍塔体直径。当塔体直径小于15 112时,取15 1T1;当塔形为方形或矩形时,取塔体的当量直径:D113n6,n、b为塔的边长。C43测点在塔进风口方向,离塔中心线水平距离16 m,高度为15 m。C5结果及分析C51 至少测二个方向,取其算术平均值。C52确定声级标准以测点的A档总声级为准。、二点作为对比用。GBT 7190卜一2008附录D(规范性附录)风机耗电比测定方法D1范围本测定方法适用于所有冷却塔。D2仪表D21 三相功率表配合互感器测定实耗功率。D22按A33的相应仪表测定冷却水量。D3结果及计算风机耗电比按式(D1)计算:N!。一百式中:a风机耗电比,单

38、位为千瓦小时每立方米(kw(m3h)N。电动机实际消耗有功功率,单位为千瓦(kw);Q冷却水流量(体积流量),立方米每小时(m3h)。D4结果及评定D41对工业型塔,a不大于0050kW(m3h)。D42对其他类冷却塔,口不大于0035kw(m3h)。附录E(规范性附录)飘水率试验方法E1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机力通风冷却塔飘水率的试验。E2仪表及设施GBT 719012008E21计量秒表。E22分析天平,感量0001 g。E23理化试验室普通干燥设备、塑料袋、120 mill120 mm普通滤纸,及将滤纸放到冷却塔风筒出口定点位置的固定辅助设备。圈E1 固定滤纸辅助设施示意图单位为毫米乎断丹11

39、0莽E3测点布置根据出风筒直径的大小,将冷却塔出风口顶划分成(35)个等面积环,每个环中对称布置2个。E4试验条件进塔空气流量与进塔水流量应与热力性能试验时相近,差值在士5之内。为了减少热力蒸发量的影响,有条件时,最好让进塔水温尽量的低,可以不与热力性能试验同步进行。GBT 719012008E5试验步骤将滤纸干燥之后放人塑料袋,用天平称量,取出滤纸,用辅助设施将滤纸水平放到各测点,记时。视飘水情况放置1 min5 rain,快速取出,记时。放人原塑料袋中,用天平称量。得出先后两次称量的差值,精确到001 g。E6试验结果由滤纸的总增量、总面积、出风口面积,滤纸的放置时间可计算出飘水总量Q。,再与进塔水流量比较,可求出飘水率,按式(E1):A一鲁 (E1)式中:Pr飘水率;Q。冷却塔出风口飘水量(质量流量),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Q。进塔冷却水流量(质量流量),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进塔冷却水流量的试验见附录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