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9102-2003 锦纶6轮胎浸胶帘子布.pdf

上传人:registerpick115 文档编号:168189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429.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9102-2003 锦纶6轮胎浸胶帘子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GB T 9102-2003 锦纶6轮胎浸胶帘子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GB T 9102-2003 锦纶6轮胎浸胶帘子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GB T 9102-2003 锦纶6轮胎浸胶帘子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GB T 9102-2003 锦纶6轮胎浸胶帘子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GB/T 9102-2003 前言本标准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等同采用ISO139,1973(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儿由于ISO139已被GB6529-1986(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太气所采用,故本标准直接引用GB 6529,本标准的拉伸性能、附胶量、捻度、于热收缩率(烘箱法)等试验方法修改采用BISFA(锦纶长丝纱试验方法)(1995年版),粘合强度CH抽出)试验方法等同采用ISO4647,1982(硫化橡胶与纤维帘子布静态粘合性能的测试H抽出),由于ISO4647已被GB/T2942-1991 (硫化橡胶与纤维帘子布粘合性能的测试H抽出法所等效采用,故本标准直接引用GB/T2942

2、,并规定了埋线深度,增加了胶料配方和硫化条件p干热收缩率(仪器法)参照ASTM04974-1999(用热收缩仪测试长丝及帘子布的干热收缩率标准试验方法。本标准与上述标准的主要差异如下z对BISFA(1995)标准中的试验数量进行了修改;对ASTM04974-1999标准中的热收缩温度和标准预加张力进行了修改。本标准代替GB/T9102-1988(锦纶6浸胶帘子布。本次修定除采用上述标准外,还将GB/T 9102-1988的有关内容纳人本标准。本标准与GB/T9102-198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a) 标题名称作了修改,范围增加了其他组织规格的产品可以参照使用(见第1章)。b) 增加了部分定义(见

3、第3章)。c) 产品分类部分:增加了产品分类和2100/2Vl,2100/2V2、1400/3Vl、1400/3V2组织规格的产品(见1988年版的表1,本版的第4章)。d) 技术要求部分z将物理指标修改为性能指标,并调整了部分性能项目的指标值(见1988年版的表2,本版的表2),将调湿条件修改后,对定负荷伸长率和断裂伸长率指标值作了相应的调整;.部分粘合强度指标值提高,个别捻度指标值调整;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不匀率改用变异系数表示,指标值作相应调整3.于热收缩率指标值略有提高。一一外观增加了结头数量的规定;卷长调整为540m(见1988年版的表3,本版的表3)。e) 试验方法部分一一试样的调

4、湿条件修改为试样在试验用温带标准大气2级标准下调湿平衡24h后试验(见1988年版的2.1.1,本版的6.1. 1、6.1.3.2),一一增加了组织规格检验方法(见6.2), 一一拉伸性能试验规定采用CRE拉伸仪和CRT拉伸仪,以附录A的形式给出了CRT拉伸仪的拉伸试验,并增加了变异系数的计算式(见1988年版的2.3,本版的6.3、附录A),一一粘合强度试验保留了胶料配方、硫化条件和理线深度,其余试验方法按GB/T2942执行见1988年版的2.7,本版的6.4), 一一附胶量试验中参数相应变动(见1988年版的2.8.2,本版的6.5.5), 一一捻度试验增加了计算式(见6.7.5), 一

5、一干热收缩率试验增加了干热收缩仪测量法见6.8.2), GB/T 9102-2003 一一增加了含水率试验方法见6.9); 增加了外观检验方法(见6.10)。f) 检验规则部分:一增加检验分类,对检验规则、复验规则和仲裁内容作了划分和编排。复验时,对干燥器内调湿与调湿用标准大气引起拉伸性能试验值的差异,以附录B的形式给出推荐用修正表(见1988年版的第4章;本版的第7章、附录Bl;一对取样方法的规定作了补充(见1988年版的2.2.1;本版的7.4); 将出厂和生产厂内部控制的检验项目,根据不同的要求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项目,相应的指标为出厂检验指标和型式检验指标(见1988年版的1.6.

6、2;本版的7.2、7.5)。g) 商业质量的结算方法修改为按浸胶帘子布净质量直接称量结算(见1988年版的第3章;本版的第8章)。h) 增加了包装标志的内容,对包装要求和材料进行了相应的修改(见1988年版的5.1、5.2;本版的第9,10章)。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上海化学纤维(集团)有限公司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2中国化纤工业协会化纤产品检测中心、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宁波锦轮股份有限公司、骏马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群发化工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敏、高称意、邬良灿、蒋建坪、董乃伦。本标准于1988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7、GBjT 9102-2003 锦纶6轮胎浸胶帘子布1 范困本标准规定了轮胎级锦纶6浸胶帘子布的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商业质量结算方法、标签、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帘子布经线线密度和合股数为2100 dtex/2、1870 dtex/2、1400 dtex/3、1 400 dtex/2、930dtex/2等规格织成的银纶6浸胶帘子布。其他组织规格的锦纶6漫胶帘子布也可参照使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法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勤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8、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250-1989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GB/T 2942-1991 硫化橡胶与纤维帘子线粘合性能的测试H抽出法GB/T 329 1. 1-1997纺织纺织材料性能和试验术语第1部分z纤维和纱线GB/T 3291. 2-1997纺织纺织材料性能和试验术语第2部分=织物GB/T 329 1. 31997纺织纺织材料性能和试验术语第3部分:通用GB/T 4667一1995机织物幅宽的测定GB/T 4668-1995 机织物密度的测定GB 6529 1986 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GBjT 6682

9、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GB/T 14343-2003 合成纤维长丝线密度试验方法3 术语和定义GB/T 329 1. 1 3291. 3-1997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粘合强度(8-抽出)H-t四tadhesive strength 帘子线从H形橡胶-帘子线试验片中拉出时所需的力,以N/cm表示。3.2 附胶量dip pick-np 浸胶帘子线中的胶质量与白坯帘子线质量之比,以%表示。3.3 定负荷伸长率elongation at specified load 帘子线在规定的负荷下产生的伸长率,以%表示。GB/T 9102-20

10、03 3.4 试验布the tabby sampl四试验布是在布卷的末端织约1m长度的布,在开始部位织一段密纬区段后,以正常的纬纱及纬纱间距织一段长约1m的试验片,再在布的终止处织一段密纬区段。4 产品分类以自坯帘子布经线线密度和合股数分为2100 dtex/2、1870 dtex/2、1400 dtex/3、1400 dtex/2、930 dtex/2五个大类,再按帘子布经密分为V,、V,、V,等12个组织规格的产品。5 技术要求5.1 产晶分等锦纶6轮胎浸胶帘子布分为优等品坠等品和合格品三个等级,低于合格品为等外品。5.2 组织规格锦纶6轮胎浸胶帘子布组织规格见表10表1锦纶6轮胎漫胶帘子

11、布组织规格规格/(dex/J1V序号项目单位2100/2 1870/2 1400/3 1400/2 930/2 V, V, V, V, V, V, V, V, V, V, V, 可l 经密88 74 88 74 88 74 100 74 52 126 94 60 2 边经密根/10cm 92 78 92 78 92 78 105 78 55 130 98 64 3 纬密8 10 8 10 8 10 8 10 16 10 12 14 4 纬纱线密度tex 28-30(棉纱或其他收缩率较小的纱线)5 布长m L土2%6 隔宽、145土3纬纱股数股2-10(28 tex-30 tex的棉纱或其他收缩

12、率较小的纱线)布7 纬密头根/10cm 42-45 长度cm 10 注需方对经、纬密规格有特殊要求,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a 布长L为180m的倍数或视设备而定,需方如有特殊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5.3 性能指标锦纶6轮胎浸胶帘子布中帘子线性能项目与指标值见表2。国时,由-OM-MDD锦纶6轮胎漫胶帘子布中帘子线性能项目和指标单位规格与指标序号项曰dtex/股2100/2 1870/2 1400/3 14口。/2930/2 等级优J同L 优告优告优告优告1 断裂强力; N/根313.6 303.8 294.0 279.3 269.5 259.7 313.6 303.8 294.0 215.

13、6 205.8 196.0 137.2 132.3 127.4 9.5:!: 9.5士9.5士9.5士9.5士9.5土100 N 0.5 0.8 1. 0 0.5 。.81. 0 9.5土9.5土9.5土88.2 N 定负荷0.5 0.8 1. 0 2 % 伸长率9.5土9.5ct 9.5土66.6 N 0.5 0.8 1. 0 9.5土9.5士9.5土44.1 N 0.5 0.8 1. 0 3 粘合强度:王三N/cm 176.4 166.6 156.8 166.6 156.8 147.0 176.4 166.6 156.8 147.0 137.2 127.4 117.6 107.8 98.0

14、 4 断裂强力变异矗数运% 3.8 5.0 6.3 3.8 5.0 6.3 3.8 5.0 6.3 3.8 5.0 6.3 3.8 5.0 6.3 5 断裂伸长率变异系数三二% 6.3 7.5 8.8 6.3 7.5 8.8 6.3 7.5 8.8 6.3 7.5 8.8 6.3 7.5 8.8 4.5土4.5士4.5ci 4.5土4.5ci 4.5土4.5土4.5土4.5土4.5士4.5ct 4.5土4.5士4.5ct 4.5ct 6 附胶量%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5、 23.0士23.0土23.0土23.0士23.0土23.0ct 23.0ct 23.0ct 23.0土23.0土23.0士23.0土22.0士22.0ci 22.0土7 断裂伸长率% 2巾。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0.78士0.78土0.78士0.75土0.75ci 0.75士。78土。78士0.78士0.65主0.65土0.65士0.55ct 0.55ct 0.55土8 直径m口10.03 0.04 0.05 0.03 0.04 0.05 0.03 0.04 0.05 。.030.04 。050.03

16、0.04 0.05 初捻(Z)320土15320土1320士15330ct15 330土15330土15320土1320土1370士15370士15370土15370土1560土1560ci15 60士159 捻度T/m 复捻(S)320士15320士15320土l5阳30:!:15330士l啪30:!:15 320:!:15 320ct 15 320土15370土15370士15370土15460士1560土1560土1510 于热收缩率160 3 劈缝m/卷。(1C累计)运2C累计经线连续粘并(30 义n一一平均负荷伸长率或断裂伸长值率,用百分数(%)表示,. ( 1 ) .( 2 ) G

17、B/T 9102-2003 一一单个定负荷伸长值或峰值断裂伸长值,单位为毫米(mm),L一一夹持长度,单位为毫米(mm)。6.3.5.3 标准偏差按式(3)计算。式中-X; 单个试验值,r 试验值的算术平均值。6.3.5.4 变异系数按式(4)计算。式中:L; (X, -X)2 cv=圣X100 2巳cv 变异系数,用百分数(%)表示;s一一标准偏差。6.3.5.5 计算各项到两位小数,按GB/T8170修约到一位小数。6.4 粘合强度试验按GB/T2942-1991规定。其中a) 胶料配方:埋线深度采用10mm, 胶料配方质量份天然橡胶100 半补强炭黑40 氧化铸硫磺2.5 促进剂M0.8

18、 硬脂酸2 松焦泊防老ifiJ4010或4020总计153.3 b) 硫化条件=温度:136 (;土2C,时间:50min; 硫化时模具压强:3MPa, 预加张力:1.96N/根。6.5 附胶量试验6.5.1 原理( 3 ) ( 4 ) 利用胶不溶于甲酸而锦纶帘子线溶于甲酸这一原理,分离出胶的质量和白坯帘子线的质量,计算得到附胶量。6.5.2 试剂和材料一一一甲酸(化学纯,浓度85%以上),试验用水符合GB/T6682中三级水的规定。6.5.3 仪器和工具一一-烘箱.温度可控制在(105:1:3)(;, GB/T 9102-2003 天平2合适的称量范围,最小分度值为0.1mg; 磁性搅拌器;

19、砂芯漏斗z蒲氏150mL、2号滤孔,质量已知g干燥器、烧杯等3称量瓶s质量已知;抽滤装置、剪刀等。6.5.4 试验条件烘干温度,(105土3)(:; 烘干时间:30mino 6.5.5 程序6.5.5.1 从6.1. 3. 2中取出试样。剪成1mm-2 mm的长度放人称量瓶中,将带有试样的称量瓶放入105(:的烘箱烘至恒重.然后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6.5.5.2 用减量法在天平上称取2.5g试样两份各放人烧杯中,同时称取砂芯漏斗的质量。6.5.5.3将120mL的甲酸加入带试样的烧杯中(同时放入一粒磁棒),放在磁性搅拌器上,搅拌15 min,待试样完全溶解后,取出磁棒(用少量甲酸淋洗)。6.

20、5.5.4 将烧杯里的溶液转移至砂芯漏斗过滤(烧杯用过滤液洗涤),残渣用50mL的甲酸分两次洗涤,再用水冲洗,直至中性为止。6.5.5.5 把留有残渣的砂芯漏斗放入105(:的烘箱中烘至恒重,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然后称最(精确至0.01%).6.5.6 计算和结果附胶量按式(5)计算。式中za( %) = _!:!_一X100 m-mr a一-一附胶量,用百分率(%)表示gm,-残渣(胶)质量,单位为克(g); m.二一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计算到三位小数试验的平行误差不超过0.02%),按GB/T8170修约3lJ两位小数。6.6 直径测量6.6.1 测量设备a) 直径测试仪z一

21、-百分表z测量范围omm-l0 mm,最小分度值。.01mm; .( 5 ) 上测盘=直径(9.5土。.3)mrn或(10土0.3)mrn.对帘线压力(170士3)cN,提升高度6.5 mm; 试样台。b) 试样架。6.6.2 测量条件测量数,10根试样。每根两个测量点,每测量点沿试样轴线旋转90。各测一次。6.6.3 测量步骤6.6.3.1 从6.1. 3. 2中取出试样。转移到试样架(小心不使其退捻)。6.6.3.2 调整百分表的零位,提起上测盘锁定。6.6.3.3 从试样架上取出一根试样,将端夹人夹持器,通过试样台,加上6.1 2规定的标准预张力,然后把试样的另一端夹入另一个夹持器中。G

22、B/T 9102-2003 6.6.3.4 使上测盘从高处缓缓落下,待指针静止后读数。记录直径,并精确至0.01mm。6.6.4 计算和统计计算各部位直径的算术平均值到三位小数,按GB/T8170修约到两位小数。6.7 捻度试验6.7.1 原理在规定的预张力下固定试样的一端,旋转另一端,退除规定夹持长度内的股线捻度,直至股线中的各组分达到平行,计数退捻转数,计算捻度值。6.7.2 装置和工具6.7.2.1 捻度仪,附:a) 两个夹持器,其中一个可以Z/S两个方向旋转,可调整规定起始长度位置的夹持器;b) 旋转计数器,其转数应精确至最接近的l转gc) 捻向指示器pd) 测量退捻前后的量尺,精度为

23、土1.0 mm; e) 给试样施加标准预张力的装置。6.7.2.2 辅助工具g试样架、分析针。6.7.3 试验条件夹持距离,(250土1)m.川试验数:10根。6.7.4 程序6.7.4.1 从6.1. 3. 2中取出试样,转移到j试样架(小心不使其i盯在L6.7.4.2 从试祥架上取一试样,将其一端夹入固定夹持器,经施加张力装置加上6.1.2规定的标准预张力后,把试样的另一端夹入旋转夹持器中。退除试样捻度直至股线各组分平行或用分析针从固定夹持器一端的试样通到旋转夹持器的试样端,得到试样复捻退捻转数。6.7.4.3 改变仪器Z1S向,保留股线中的一根,将其余的股线剪断,再按上一步的方法测定留存

24、试样的初捻退捻转数(此时标准预张力将因拆股后线密度的改变而需重新汁算).按测定前初捻实际长度修正至250mm的转数。6.7.4.4 重复6.7.4. 16. 7. 4. 3步骤,直至规定的试验数.分别记录复捻和初捻的退捻转数。6.7.5 计算和统计按式(6)计算并精确至最接近的整转数。式中2T=二三X103 L X n T一一平均捻度,单位为转数每米(T/m川r,一单个退捻转数;L一一夹持距离,单位为毫米(mm),n 试验数。分别计算复捻和初捻试验值的算术平均值到一位小数,按GB/T8170修约到整数。6.8 干热收缩率试验本试验提供两种试验方法,当对试验结果有争议时,以干热收缩率仪测量法试验

25、结果为准。6.8.1 测量原理.( 6 ) 已知长度的试样在规定的张力和规定温度的热空气中放置规定时间,在此过程中测定试样收缩后的长度值,计算得到热收缩率。GB/T 9102-2003 6.8.2 干热收缩仪测量法6.8.2.1 测量设备a) 干热收缩测量仪,附z加热区2温度(250士2)OC;一一滑动试样台:一边有固定夹持器,另一边有导线轴;一一预张力重锤;一一计时器。b) 试样架。6.8.2.2 测量条件处理温度:(160士2)OC; 处理时间:2min; 测量长度:(250士1)mm; 测量数:5根。6.8.2.3 测量步骤6.8.2.3.1 从6.1. 3. 2中取出试样,转移到试样架

26、(小心不使其退捻)。6.8.2.3.2 从试样架上取一试样,将其一端夹人固定夹持器,经滑动试样台,沿导向滑轮在距离导向滑轮中心10cm处试样的另一端,悬挂6.1.2规定的预加张力重锤。6.8.2.3.3 旋转导向滑轮,调节仪器的处理前长度值或相对值(%)为零。6.8.2.3.4 缓缓推人滑动试样台至仪器加热区,并立即落下挡风板,处理规定的时间后,读出处理后长度并记录。拉出滑动试样台。6.8.2.3.5 重复6.8.2.3. 16. 8. 2. 3. 4步骤直至规定的试验数,并记录试验值。6.8.2.4 测量结果和统计结果计算各次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到两位小数,按GB/T8170修约到一位小数。6

27、.8.3 烘箱测量法6.8.3.1 测量设备烘箱z温度可控制在(150土2)OC.箱体内可放置测量架g测量架=带标尺(分度值为1mm)、可施加预张力的装置。6.8.3.2 测量条件处理温度:050士2)OC; 处理时间:30min; 测量距离=二三200mm; 测量数:5根。6.8.3.3 测量步骤6.8.3.3.1 从6.1. 3. 2中取出试样,转移到试样架(小心不使其退捻)。6.8.3.3.2 从试样架取出五根试样,分别将试样上端夹人测量架的固定夹持器内,下端施加6.1. 2规定的标准预张力重锤,在试样上做好标记,测量处理前长度并记录。6.8.3.3.3 将测量架放入规定温度的烘箱,处理

28、规定的时间后热态下测量长度并记录。6.8.4 计算按式(7)计算于热收缩率。L-L, 5=一工X 100 式中2S 干热收缩率,用百分率(%)表示s( 7 ) GB/T 9102-2003 L一一处理前长度,单位为毫米(mm);L,一一处理后长度,单位为毫米(mm)。计算各次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到两位小数,按GB/T8170修约到一位小数。6.9 含水率试验6.9.1 装置、工具天平g适宜的称量范围,最小分度值为0.001g; 一一通风式烘箱g温度可恒定控制在(105:I:3)l:; 密闭容器=烘干质量已知p干燥器、剪刀。6.9.2 程序6.9.2.1 从6.1. 3. 2中抽取约20g的帘子线

29、放人密闭容器后,快速称量精确到0.1%。6.9.2.2 将称量后带试样的密闭容器放人(105士3)l:的烘箱内烘至恒重(烘时打开盒盖)。6.9.2.3 取出带试样的密闭容器放入干燥器冷却至室温,称量后减去密闭容器的质量,即为烘后试样质量,精确称量至0.1%。6.9.3 计算按式(8)计算含水率。- -M,=一一一一X 100 mo 式中M,-试样的含水率,用百分率(%)表示3mo一一烘前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m , 烘后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计算到两位小数(试验的平行误差不超过0.05%).按GB/T8170修约到一位小数。6.10 外观检验在线动态目测检验外观,并按表3要求的检验项

30、目逐一记录。6.11 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za) 样品的名称和组织规格;b) 被选作实验室样品的包装件的号码标识;c) 样品的批量gd) 使用仪器的型号ge) 各项目的试验方法和试验条件;1) 经商定对试验程序的任何修改;g) 结果的表示。7 检验规则7.1 检验分类7. 1. 1 浸胶帘子布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7. 1. 2 出厂检验在产品交货时必须进行。7.1.3 在下列情况下须进行型式检验g10 a) 规定的周期性检验时;b) 当生产设计、工艺、原料有变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30 出厂检验的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8 ) GB/T 9102-2003 d

31、)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要求进行该项的检验时。7.2检验项目7.2.1 型式检验项目技术要求中的所有项目均为型式检验项目,按第6章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7.2.2 出厂检验项目7.2.2.1 表2中的1、2、3、4、5,6、10、11性能项目为出厂检验项目,按第6章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7.2.2.2 表3中的外观项目均为出厂检验项目,按第6章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7.3 组批规定7.3.1 同一个经线筒子织成的若干卷帘子布作为一个货批。7.3.2 虽为同一批帘子布,但不是采用连续浸胶工艺的均应另行分批。7.4 取样方法7.4.1 性能项目为抽样检验2a) 每个货批至少ifjIJ备一个试

32、验布,即为实验室样品。若买卖双方同意也可按180m的倍数抽取一个样品的比例,制备试验布。b) 型式和出厂检验时,剪下试验布迅速装入黑色样袋;复验时随机开包取样后迅速装入黑色样袋。7.4.2 外观项目为全数检验。7.5 检验结果的评定7.5.1 型式检验的评定检验中,若所有样品的试验结果均符合表1和表2和表3的规定,则认为型式检验合格。7.5.2 出厂检验的评定7.5.2.1 性能试验项目的判定出厂检验项目计算结果用GB/T1250-1989中修约值比较法对照表2给出的指标值判定,评定等级。7.5.2.2 外观检验项目的判定外观检验的记录按表3给出的指标值判定,逐项评定等级。7.5.2.3 出厂

33、检验综合评定产品的分等按出厂检验项目的性能指标和外观指标中的最低项等级,定为该批的等级。7.6 复验规则7.6.1 收方在收到货物后一个月内进行验收。7.6.2 对于不合格项的复验,可在原批中加倍重新取样(抽取两卷,即两份试样),如两卷复验结果符合本标准,则判合格。否则判不合格。7.6.3 若采用干燥器法进行调湿时,所获得的拉伸性能测试值,可按附录B修正后,再对照表2给出的指标值判定。7.6.4 外观检验如有特殊情况影响需方压延工序产品的质量时,双方协商解决。7.7 仲裁交收双方如对同一批号复验结果仍有争议时,可按本标准商请仲裁检验,仲裁结果为最终判定依据。8 商业质量的结算方法称取锦纶6轮胎

34、浸胶帘子布净质量作为商业质量。11 GB/T 9102-2003 9 标签、包装标志、质量保证书9.1 标签根据产品和使用的要求,产品的标签要标明如下内容=产品名称、产品标准编号、商标、认证标志;生产企业名称、详细地址、产品原产地;产品组织规格、产品质量等级、净质量;一一浸胶批号、浸胶日期、生产批号。9.2 包装标志浸胶帘子布包装标志应标明如下的内容:储运作业图示标志一一防潮、禁止用钩等。9.3 质量保证书每批货批应附有本标准要求的质量保证值(或质量检验单)。10 包装、运输、贮存10.1 包装10. 1. 1 浸胶帘子布以卷为单位进行包装。10. 1. 2 帘子布中心用木棍成轴,木棍应干燥,

35、外包聚乙烯薄膜。帘子布外包黑色防潮包装材料;布卷两端要求放防潮剂后密封,并要求用纸质挡板,再用打包机缠绕加固成型。外层用编织布或其他具有同等作用的材料包装并固定。10.2 运输10.2.1 装卸、运输时要轻搬轻放,以免损伤帘子布。10.2.2 运输时要有遮篷设施,防止雨淋。10.2.3 运输车辆要保持清洁,切忌与各种汹类混装、混运,以免沾污。10.3 贮存10.3.1 帘子布应为库存。库存的仓库应通风良好,防止过热、过湿和阳光照射。不应与油类、化工原料混放同一仓库内。10.3.2 可以堆放,但不要直接堆放在地面上。10.3.3 贮存期限按产品浸胶日期起算一般为半年,使用前不得破坏其包装的密封性

36、能。12 A.1 原理附录A(资料性附录)拉伸性能试验一-CRT拉仰试验仪法GB/T 9102-2003 在规定条件下,将试样夹持在拉伸试验仪的夹持器中,以等速牵引对试样进行拉伸直至断脱,从强力斗申长曲线图中得到试样的断裂强力、断裂伸长、定负荷伸长等拉伸性能的测定值。A.2 装置等速牵引型(CRT)试验仪应满足以下要求:能绘出强力-伸长曲线的记录仪;力的指示误差不超过平均断裂强力的1%,伸长的指示误差不超过0.1mm , 夹持长度的误差不超过1mm; 试验开始1s后,下夹持器速度变化不超过规定速度的5%。A.3 试验方法A.3.1 试验条件夹持长度:(250土1)mm: 拉伸速度(300:1:

37、5)mm/min , 强力量程在满量程的20%90%范围内;伸长量程在满量程的20%90%范围内;标准预张力:(0.50士0.05)cN/tex(按试样的名义线密度计算),一一试验数:30次。A.3.2 程序A. 3.2.1 检查试验仪是否符合A.2的要求。上下夹持器是否相互对齐和平行。A. 3. 2.2 从6.1. 3. 2中取出试样,转移到试样架(小心不使其退捻)。A. 3. 2. 3 取出一根试样,将其一端夹人上夹持器后拧紧,另一端经下夹持器加上标准预张力,拧紧下夹持器。A. 3. 2.4 开始拉伸直至断脱。A.3.2.5 重复A.3. 2. lA. 3. 2. 4步骤,直至规定的试验数

38、。注g废弃因打滑或在离夹持器边缘10mm以内断裂的所有测定值,如果废弃次数超过总次数的10%,应检修或调换夹持器,并重新进行试验.A.3.3 计算和统计按6.3.5规定记录试样的峰值断裂强力、定负荷伸长值和峰值伸长值并计算和统计。13 GB/T 9102-2003 附亵B(资料性附录干燥器肉调湿的拉伸性能试验值修正方法B.1 适用范围将试样放在干燥器内调湿平衡后,得到的拉伸性能试验结果,可用本方法推荐的修正值修正到6. 1. 1条件下的试验值。B.2 程序B.2.1 按6.1.3.1取出样品立即放入黑色塑料袋内,再放入干燥器内调湿平衡20h24 h。B.2.2 按6.3,在温度(20土2).C

39、,相对湿度62%68%的条件下对试祥进行拉伸试验。B.3 计算和统计按6.3.5计算和统计得到定负荷伸长率和断裂伸长率试验值。B.4 修正拉伸性能试验值的修正按表B.1进行。表B.1干燥器调湿下拉伸性能试验值修正表规格/Cdtex/股修正后断裂伸长率/(%)修正后定负荷伸长率/(%)930/2 试验值+1.51400/2 试验值十1.0试验值十1.51870/2 试验值+1.0试验值+1.51400/3或2100/2试验值十1.0试验值十1.5注如遇气候的原因,修正后的拉伸性能测试值仍低于指标值时,建议将试样预调湿(即在温度50.C的烘箱内预烘30 min)后,再放入干燥器内调湿,重新进行拉伸试验。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