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9573-2013 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软管尺寸和软管组合件长度测量方法.pdf

上传人:unhappyhay135 文档编号:168512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367.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9573-2013 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软管尺寸和软管组合件长度测量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GB T 9573-2013 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软管尺寸和软管组合件长度测量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GB T 9573-2013 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软管尺寸和软管组合件长度测量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GB T 9573-2013 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软管尺寸和软管组合件长度测量方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GB T 9573-2013 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软管尺寸和软管组合件长度测量方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23.040.70 G 4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9573-20 13/ISO 4671 : 2007 代替GBjT9573-2003 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软管尺寸和软管组合件长度测量方法Rubber and plastics hoses and hose assemblies-Methods of measurement of the dimensions of hoses and the lengths of hose assemblies (lSO 4671 :2007 ,IDT) 2013-07-19发布2013-12-01实施I罚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

2、检验检疫总局也世咱中叶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a叩GB/T 9573-20 13/ISO 4671 : 2007 目。-E同本标准按照GB/T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GB/T9573-2003 (橡胶、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尺寸测量方法机与GB/T9573-2003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z一一增加了试样调节和测量温度(见第3章); 一一增加了使用锥形规测量内径的方法(见4.2); 一一增加了内径测量方法(见4.的z一增加了外径测量方法见5.6); 一一增加了不同壁厚测量方法的读数部位见7.1); 一一增加了同心度测量方法的读数部位见8.1); 一一增加了三种测量同心度的方法见8

3、.4,8.5、8.的z一一修改了内衬层和外覆层厚度的测量方法(见9.2,2003版第8章); -一修改了软管组合件通过量验证名称见第11章,2003版第10章)。本标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4671: 2007(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软管尺寸和软管组合件长度测量方法机英文版。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z一一-ISO4671:2007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ISO3611 (观测量用千分尺,因在正文内容中未引用,将其删除。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软管分技术委员会(SAC/TC35/SC 1)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z山东美晨科技股份有限公

4、司、沈阳橡胶研究设计院、沈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z赵术英、王淑丽、刘怀现、王志刚、张艳芬。本标准所代替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z一一-GB/T9573-1988、GB/T9573-2003. I GB/T 9573-20 13/ISO 4671 : 2007 1 范围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软管尺寸和软管组合件长度测量方法本标准规定了测量内径、外径(包括液压软管增强层直径、壁厚、同心度和软管内衬层与外覆层厚度的方法,测量和标识软管及软管组合件长度的方法,还规定了验证液压软管组合件通过量的方法。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

5、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ISO 463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长度测量器具z机械千分尺设计和计量特性Geometrical Product Specifications (GPS )-Dimensional measuring equipment一Designand met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echanical dial gaugesJ ISO 3599精确度为0.1mm和0.05mm的游标卡尺(Verniercalipers reading to 0 , 1 and 0,05 mm) 3 试

6、样的调节和测量的温度3. 1 试样的调节除另有规定外,试样应在软管制成至少16h后取得,并在23:!:rC下调节至少3h后测量。此3h可包括在16h内。3.2 测量温度除另有规定外,测量温度应为23习。4 内径的测量4. 1 概述方法1到方法7的测量可在整根软管的端部或从整根软管上切下的试样(最小长度为150mm)上进行。对于钢丝增强液压软管,应在距软管端部至少25mm处测量。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下列方法之一进行测量。4.2 方法1对于内径小于150mm的软管和所有规格的可折叠软管,可使用直径增量为0.25mm的塞规(见图1)或直径增量为0.1mm的锥形规见图2)。将量规不施加压力缓慢插人软管

7、试样里,如果软管内腔不为精确圆形,更应小心。1 GB/T 957l-2013/ISO 4671 :2007 单位为毫米-问25+ +2 25 +2 25 25+ 事规圄1单位为毫米同.o+MRNd+饲国.o+问H 同+H.锥形规圈2方法2对于内径小于63mm准确度要求较高的软管,如钢丝增强液压软管,应使用扩张球形式或伸缩式内径量规测量。4.3 方法3对于所有内径小于或等于100mm的软管,可使用符合IS03599要求的滑动游标卡尺的内测量爪测量。在互为垂直的方向测量两次,取平均值作内径。测量时注意不要使软管变形。测量公称内径大于100mm的软管时,如果要求测量结果精确度比方法5(4.的要求更高

8、时,可使用适当规格卡尺进行测量。4.4 方法4对于所有规格内径的软管,都可使用适用于弹性体材质管体测量所用带有圆脚的卡规见IS0 463)。所选卡尺的规格应适合被测量的内径,应在相互垂直的方向测量两次,取平均值作内径。4.5 方法5对于内径大于100mm的软管,一般使用有刻度的钢尺即可达到有效精确度.也可选用数显卡尺或数字测微计.在相互垂直的方向测量两次,取平均值作内径.4.6 方法6对于直径适合且截面未受切割操作损坏的软管,可使用0.1mm分度的光学放大镜。在相互垂直的方向测量两次,取平均值作内径。4.7 GB/T 9573-2013/ISO 4671 :2007 4.8 方法7对于内径大于

9、300mm的软管,一般用带尺测量软管内周长的方法即可足够精确。内径通过测量值除以算出。带尺刻度为厘米。5 外径的测量5. 1 概述方法1到方法5的测量可在整根软管或从整根软管上切下的试样最小长度为150mm)上进行。应从距软管端部至少25mm处测量。如果外覆层有凹纹或波纹,应在外覆层向外凸出的部位测量。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下列方法之一进行测量。5.2 方法1对于外径小于或等于100mm的软管,可使用符合ISO3599规定的滑动游标卡尺或千分尺。在相互垂直的方向测量两次,取平均值作外径。测量时注意不要使软管变形。当要求较高的精确度时,将试样套在外径与软管内径相等的管芯上,防止试样变形。5.3 方

10、法2对于外径大于20mm的软管,可使用游标圆周尺(尺测量。5.4 方法3对于外径大于100mm的软管,可使用带有刻度的带尺直接读出直径,或用带尺测量周长,再计算出直径。5.5 方法4对于直径适合且截面未受切割操作损坏的软管,可使用0.1mm分度的光学放大镜。也可使用激光测量仪。在相互垂直的方向测量两次,取平均值作外径。5.6 方法5对于所有规格外径的软管,都可使用激光千分尺。在相互垂直的方向测量两次,取平均值作外径。6 增强层外径的测量增强层外径的测量一般只限于装配管接头的液压软管,并应从软管上切取试样进行测量。应在完全除去外覆层材料后,按照5.2或5.3测量。7 壁厚的测量7. 1 概述壁厚

11、通常取外径与内径之差的一半。此外,可通过下列方法之一直接测得壁厚。方法1和方法4从试样端部读取读数z方法2和方法3从距软管端部至少15mm处读取读数。3 GB/T 957争-2013/1804671 : 2007 7.2 方法1使用滑动游标卡尺,注意避免因曲面造成的误差。7.3 方法2使用带有可以靠在软管内侧的圆形测量头的千分尺,或使用与图3所示装置相似的指示表。单位为毫米30 头量时侧或抨撑F支管管软软肌一一3一一指示表测量轴z4一一软管最小长度30mm). 注:d=3 mm,内径小子或等于6mm的软管zd=6 mm,内径大于阳的捕。圄3用指示表测量软管壁厚的适宜装置7.4 方法3使用测量弹

12、性材料的、带圆形压脚的千分尺测量。7.5 方法4使用0.1mm分度的光学放大镜测量。8 同心庭的测量8. 1 慨述同心度是在软管结构中,内径和外径的最高和最低读数之间的差的度量s或者内径和增强层直径的最高和最低读数之间的差的度量。方法3和方法5应在软管试样端部读取读数z方法1、方法2和方法GB/T 9573-20 13/ISO 4671 :2007 4从距软管端部至少15mm处读取读数,8.2 方法1将软管试样安装到外径与软管内径相等的管芯上,管芯端部架在V型槽座上。用千分尺绕软管圆周读取最高和最低读数间的差值.8.3 方法2使用带有可以靠在软管内侧的圆形测量头的千分尺,或使用与图3所示装置相

13、似的指示表,读取最高和最低读数间的差值。对于内径大于或等于63mm的软管,绕圆周以45。的间隔读取八个读数。对于内径小于63mm的软营,绕圆周以900的间隔读取四个读数。8.4 方法3使用滑动由于标卡尺,注/意避免因曲面造成的误差。对于内径大于或等于63mm的软管,绕圆周以450的间隔读取八个读数。对于内径小于63mm的软管,绕圆周以90。的间隔读取四个读数。8.5 方法4使用测量弹性材料用的、带圆形压脚的千分只测量。对于内径大于或等于63mm的软管,烧圆周以450的问隔读取八个读数。对于内径小于63mm的软管,绕圆周以90。的间隔读取四个读数。8.6 方法5使用0.1mrn分度的光学放大镜测

14、量。对于内径大于或等于63mm的软管,绕圆周以450的间隔读取八个读数。对于内径小于63mm的软管,绕圆周以90。的间隔读取四个读数。9 内衬层和外霍层厚度的测量9. 1 概述规定了三种方法.方法1,在试样的切割边缘处测量内衬层和外覆层厚度,此方法既适用于外覆层光滑的软管,又适用于外覆层带凹纹和波纹的软管s方法2用于带有增强层的软管F方法3仅用于测量外覆层厚度.9.2 方法19.2. 1 带凹纹或光滑外覆层的软管=从软管上切取四个25mm或更长的试样。在每个试样的端部测量内衬层和外覆层的厚度。对于带凹纹的试样,用0.1mm分度的光学放大镜在最薄点(即凸棱之间处)测量.记录八个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

15、内衬层和外覆层的厚度。9.2.2 带波纹外覆层的软管z从软管上切取大约50mm长的试样并在两端标出直径,两端的直径相互垂直见图4a门。将试样切成长度相等的两段,然后将每段沿标出的直径纵向切开形成两等份切片见图4b)和图4c)Jo用0.1mm分度的光学放大镜在每个切片的人个纵向切边上取最薄处,测量内衬层和外覆层的厚度。5 GB/T 9573-2013/ISO 4671 : 2007 记录八个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软管内衬层和外覆层的厚度.a) 标出直径b) 试样切成两段。每段商等份圄4内衬层和外覆层厚度的测量9.3 方法29.3. 1 在本方法中,可在任意长度的试样上测量内衬层和外覆层的厚度。使用0

16、.02mm分度、带有3 mm10 mm直径压脚、可施加22kPa士5kPa压力的标准千分尺。9.3.2 带有编织或螺旋缠绕增强层的软管z将内衬层和外覆层从增强层上剥离下来,用千分尺绕圆周以900的间隔在两个方向上测量厚度.然后打磨内衬层和外覆层至刚好除去增强层引起的波纹,再次测量厚度。记录四个读数求平均值作为内衬层和外覆层的厚度.9.3.3 带有织物增强层的软管z将内衬层和外覆层从增强层上剥离下来,然后打磨内衬层和外覆层至刚好除去增强层引起的波纹。用千分尺绕圆周以90。的间隔在两个方向上测量厚度.记录两个读数求平均值作为内衬层和外覆层的厚度。6 GB/T 9573-2013/1804671 :

17、2007 9.4 方法3对于钢丝增强软管,当规定了最大外覆层厚度时,则使用带圆形压脚的深度千分尺测量外覆层厚度。圃形压脚横跨从软管上剥下12.5mm-25 mm宽的外覆层形成的凹槽平行置于软管上进行测量。在软管内腔插入管芯,以保持对正。记录绕圆周读取的最高和最低读数间差作为外覆层的最大厚度。10 长度的测量和测量点的标识10. 1 长度的测量对于长度小于或等于20m的软管,使用有刻度的钢带尺测量4长度较短的,用铜板尺测量p长度非常短的,用游标卡尺测量s对于长度大于2Dm的软管,使用带刻度的钢卷尺或码尺测量。所有测量都应在软管平直且未受拉伸的状态下进行。10.2 测量点10.2. 1 软管切割后

18、软管长度的两末端。10.2.2 软管组合件应确保标识出待测组合件上的测量点。图5-图10给出了典型的管接头以及如何标识不同的测量点的方法。未在图5-图10所示出的带管接头的软管组合件,应确保按接头制造商的已发布数据对接头测量点进行标识。L 圄5管头向外露软曹的长度L 圄6包括(阴螺蚊)管头芯管的长度7 GB/T 9573-2013/ISO 4671 :2007 L 圄7从(回螺镀管头芯管(90。角)中心线开始的长度L 圄8从(阴螺镀管头芯管(450角中心绕开始的长度L 图9包括(阳螺统)管头芯管的长度8 GB/T 95720 13/ISO 4671 : 2007 L 圄10从镜接式管头中心线开

19、始的长度11 软管组合件通过量验证本试验适用于端部装配管头的软管组合件,用来确认组合件的内径(包括由于安装管接头引起的凸起或收缩部分不小于规定数值。本项试验采用确定一个规定尺寸的试验球是否通过整个组合件的方法进行。注=建议软管规范中规定球的尺寸,按标准滚珠轴承的规格,而不通过报出内径百分数的方法选球,因为后者通常导致选用不易得到的非标准球。12 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适用的内容za) 本标准的编号zb) 所试验软管或软管组合件的详细说明pc) 试验日期zd) 内径,包括所用的方法和测得的各个读数zd 外径,包括所用的方法和测得的各个读数zf) 增强层外径,包括所用的方法和测得的各个读数sg

20、) 壁厚,包括所用的方法和测得的各个读数sh) 同心度,包括所用的方法和测得的各个读数zi) 内衬层厚度,包括所用的方法和测得的各个读数Fj) 外覆层厚度,包括所用的方法和测得的各个读数Fk) 软管或软管组合件长度,包括使用的方法和测量点s1) 通过量验证所用试验球的规格,以及该球是否可顺畅地通过整个组合件。9 GB/T 9573-20 13/ISO 4671 :2007 参考文献IJ GB/T 7528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术语10 hOONH Fhs。自的-ON|mhmmH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软管尺寸和软管组合件长度测量方法GB/T 9573-2013/

21、ISO 4671: 2007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13)北京市西城区三里凋北街16号(10004日网址总编室:(010)64275323发行中心:(010)51780235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X 1230 1/16 印张1字数22千字2013年9月第一版2013年9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 1-47444定价18.00元GB/T 9573-2013 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10107打印日期:2013年9月16日F00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