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J T 1043-2004 核电厂操纵人员的执照考核.pdf

上传人:priceawful190 文档编号:168832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PDF 页数:102 大小:3.5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EJ T 1043-2004 核电厂操纵人员的执照考核.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EJ T 1043-2004 核电厂操纵人员的执照考核.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EJ T 1043-2004 核电厂操纵人员的执照考核.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EJ T 1043-2004 核电厂操纵人员的执照考核.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EJ T 1043-2004 核电厂操纵人员的执照考核.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亲,该文档总共10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27. 120. 20 F 60 备案号z13658-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核行业标准EJ/T 1043-2004 代替EJ1043-1996 核电广操纵人员的执照考核Exam int i。nstandards f。rI icense。f。perators。fnuclear p。werplants 2004一02-16发布2004一06一01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发布060524000008 EJ/T 1043-2004 目次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4 资格要求.2 5 考核方式和范围.3 6 考核的组织和实施.4 7 未合格者的再考核.5 附录A(规范性附录)压水堆核电厂基础

3、理论.6 附录B(规范性附录)压水堆核电厂的主要系统和设备四附录C(规范性附录)压水堆核电厂的仪表、控制和保护.36 附录以规范性附录)与压水堆核电厂相关的核安全法规、核安全、技术规格书、运行管理、工业安全及应急.43 附录E(规范性附录)压水堆核电厂操纵人员执照申请笔试试题结构.51 附录F(规范性附录)压水堆核电厂操纵人员执照申请模拟机考试范围.51 附录G(规范性附录)压水堆核电厂操纵人员执照申请模拟机考试判分标准.55 附录H(规范性附录)重水堆核电厂基础理论.56 附录I(规范性附录)重水堆核电厂的主要系统和设备.69 附录J(规范性附录)重水堆核电厂的仪表、控制和保护.81 附录K

4、(规范性附录)与重水堆核电厂相关的核安全法规、核安全、技术规格书、运行管理、工业安全及应急.87 附录L(规范性附录)重水堆核电厂操纵人员执照申请笔试试题结构.93 附录M(规范性附录)重水堆核电厂操纵人员执照申请模拟机考试范围.94 附录N(规范性附录)重水堆核电厂操纵人员执照申请模拟机考核判分标准.97 I EJ/T 1043一2004目lj吕本标准代替EJ1043-1996核电厂操纵人员执照考核标准儿本标准与EJ1043-1996相比,主要有以下变化:a) 操纵人员申请换发新执照时,除进行模拟机考试外,要求增加口试:b) 对压水堆核电厂基础理论的内容重新分类、细化:c) 增加了对压水堆核

5、电厂的蒸汽旁路排放系统、主蒸汽管道系统、辅助给水系统、安全壳隔离和喷淋系统等内容的考核要求:d) 增加了压水堆核电厂模拟机考试总的要求,删去了原标准中的故障列举:e) 增加了重水堆核电厂操纵人员执照考核的内容与要求。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附录I、附录J、附录K、附录L、附录M和附录N为规范性附录。II 本标准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提出。本标准由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z核动力运行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z居玉鑫、丁云锋、陶少平、沈光耀、王日清、莫银良、杜铭海。本标准所替代的标准于1996年首次发布。EJ/T 1043-2004 核电

6、厂操纵人员的执照考核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核电厂操纵人员申请执照和换发执照考核活动的相关内容以及知识技能的考核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电厂操纵人员申请执照和换发执照的考核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HAF 00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之一核电厂安全许可证件的申请和颁发3 术语和定义3. 1 3.2 3.3 3

7、.4 3.5 3.6 3. 7 3.8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操纵员reactor。perator国家核安全主管部门颁发的操纵员执照持有者。高级操纵员senior reactor operator 国家核安全主管部门颁发的高级操纵员执照持有者。操纵人员operators 操纵员和高级操纵员的总称。相关技术岗位re I ated techn i ca I job 包括参加核电厂的设计、建造、调试、运行、技术管理等工作,以及接受核电厂对操纵人员的培训。累计值班小时accumulated quantity of hours on shift 实际值班小时数的总和。考核qua I ificatio

8、n 对相应执照申请者的全面测试。考试examination 对相应执照申请者实行的某一具体考核方式。相同规模equality in capacity 核电机组的容量基本相同。EJ/T 1043-2004 3. 9 相同设计simi I itude in design 核电机组的系统设计基本相同、主要设备选型基本相同。3. 10 核行业主管部门government of nuclear industry 国家归口管理核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4 资格要求4. 1 首次申请执照4. 1. 1 操纵员操纵员的资格要求如下:a) 学历要求,理工科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或同等学历:b) 经历要求,至少2a的核电厂

9、相关技术岗位的工作经历,其中在所在核电厂有不少于la相关技术岗位的工作经历:c) 培训要求,完成所在核电厂操纵员培训大纲规定的培训内容,且所有考试成绩合格:d) 健康要求,经核行业主管部门授权的医院检查,书面证明无队F001/01第三十条规定的职业禁忌症,即无癫痛、精神病、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疾病、阵发性昏厥、美尼尔氏综合症、听觉或视觉缺陷、色盲、神经官能症以及可能引起判断力减弱或运动肌共济失调的任何其他身体或精神状况。4. 1.2 高级操纵员高级操纵员的资格要求如下:a) 学历要求,理工科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或同等学历:b) 经历及培训要求,凡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经所在核电厂推荐可申请参加高级操

10、纵员执照考核:1) 在所在的核电厂操纵员岗位上连续工作2a以上(含2a),业绩优良,完成操纵员再培训大纲和高级操纵员培训大纲规定的培训,考试成绩合格者:2) 曾在相同规模、相同设计的核电厂操纵员岗位上连续工作2a以上(含2a),完成所在核电厂操纵员培训大纲和高级操纵员培训大纲规定的培训,考试成绩合格者:3) 曾在不同规模、不同设计的核电厂操纵员岗位上连续工作2a以上(含2a),在所在核电厂相关的技术岗位上工作2a以上(含2a),完成所在核电厂操纵员培训大纲和高级操纵员培训II大纲规定的培训,考试成绩合格,并通过所在核电厂操纵员执照申请考核者:4) 曾在相同规模、相同设计的核电厂高级操纵员岗位上

11、连续工作2a以上(含2a),完成所在核电厂高级操纵员培训大纲规定的培训,考试成绩合格者,只需参加执照申请的模拟机考试和口试:5) 持有不同规模、不同设计核电厂高级操纵员执照,在所在核电厂相关技术岗位上工作2a以上(含2a),完成操纵员培训大纲及高级操纵员培训大纲规定的培训,考试成绩合格者。c) 健康要求见4.1. 1中的d)。4.2 申请换发新执照4. 2. 1 经历要求核电厂操纵人员执照的有效期为2a,欲延长其有效期者,必须经考核合格后办理换发新执照的手续。离开本职工作6个月以上者,原执照自行失效。2 EJ/T 1043-2004 4.2.2 培训要求完成所在核电厂操纵员再培训大纲或高级操纵

12、员再培训大纲规定的培训I包括对其弱项设置的培训科目,考试成绩合格。4.2.3 工作业绩要求持照期间工作业绩优良(包括安全文化的评价、值班小时数记录、责任事件记录和处理异常的表现和能力等)。4.2.4健康要求见4.1. 1中的d)。5 考核方式和范围5. 1 首次申请执照首次申请执照者的考核包括笔试、模拟机考试和口试,目的是全面考核申请者是否具备完成其职责所应具备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管理能力。5.2 申请换发新执照申请换发新执照者,进行模拟机考试及口试,目的是考核申请者是否保持并更新完成其职责所应具各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管理能力申请换发新执照者的考核应在执照到期3个月之前

13、完成5.3 笔试笔试的目的是考核操纵人员的基础理论以及对核电厂系统和设备设计、控制保护系统原理、核安全知识、工业安全知识以及技术规格书等的熟悉和理解程度。高级操纵员笔试题应在试题的深度和广度上比操纵员试题有所提高。5. 3. 1 考试范围对压水堆核电厂操纵人员见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对重水堆核电厂操纵人员见附录H、附录I、附录J、附录K。5.3.2试题结构由4个部分组成。对压水堆核电厂操纵人员见附录E。对重水堆核电厂操纵人员见附录L.5.3.3考试时间共仙,分2个单元进行,每个单元仙。5. 3.4合格标准笔试题每部分25分,总分为100分。笔试合格标准为80分,且每部分得分不低于17

14、.5分。5.3.5 笔试阅卷人资格和审阅范围笔试试卷阅卷人应是所在核电厂操纵人员考评委员会委员,每人只审阅一个部分的试卷。5.4模拟机考试模拟机考试的目的是考核操纵人员按照核电厂有关规程对核电厂控制系统进行实际操作或指导他人操作的能力。模拟机考试应在所在核电厂的全范围模拟机上进行,如无该模拟机时,可在经过“核电厂操纵人员资格审查委员会”(以下简称资审委)审查同意的相近模拟机上进行。5. 4. 1 考试范围对压水堆核电厂操纵人员见附录F.3 EJ/T 1043-2004 对重水堆核电厂操纵人员见附录M。5.4.2 考试方法考试题的场景应事先进行设计,以便能覆盖核电厂的启动和停闭、正常功率运行、异

15、常事件、故障以及事故处理等运行工况,全面测试应试者对各种运行工况的诊断和处理能力。考试以个人和或值组的方式进行。申请操纵员执照者应分别在模拟机主控室设定的操纵员岗位上轮换接受考试。申请高级操纵员执照者还应在协调员(运行值长)岗位上接受考试。5.4.3 考试时间至少4h。5.4.4 合格标准由1名主考官和2名考官负责考试,成绩以3位考官平均分数为最终分,但要有两名考官给出超过或等于80分的成绩且总平均分达到80分者为合格。判分标准:对压水堆核电厂操纵人员见附录G。对重水堆核电厂操纵人员见附录队5.4.5 模拟机考宫的资格主考官应由考评委员会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担任。考官应是模拟机教员中的优秀者,

16、应有3年以上的模拟机教学经验。在新建核电厂首批操纵人员考试时,可聘任合格的外国教员参加,也可聘请确有模拟机专长的教授、专家、核电厂操纵人员作为考宫,但他们的资格需报资审委认可。5. 5 口试口试作为笔试和模拟机考试的补充,是对执照申请者的知识水平,心理素质、反应能力、安全文化和操作能力等面对面的考试。口试应在笔试、模拟机考试之后进行。5. 5. 1 考试范围根据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F规定的内容要求(与压水堆有关或附录H、附录I、附录J、附录K、附录M规定的内容要求(与重水堆有关)、核电厂实际可能的操作和运行经验反馈命题。5.5.2 考试方式由口试考评小组(3人或5人)按事先评审

17、好的命题进行。必要时,可到核电厂主要设备现场进行口试。还应对申请者在笔试及模拟机考试中表现较弱部分追加口试。5. 5. 3 考试时间口试时间不少于45min。5.5.4 合格标准考试成绩只分合格及不合格两档。超过半数考官认定的成绩为最终成绩。5. 5. 5 口试考宫的资格口试考官应是考评委员会委员。特殊情况下需聘请有关专家作为口试考宫,他们的资格应报资审委认可。6 考核的组织和实施6. 1 考核的组织核行业主管部门设立“核电厂操纵人员资格审查委员会”,总体负责对核电厂操纵人员的执照考核工作,其中包括笔试题命题的组织,笔试试题、口试试题及首次模拟机考试命题的审查。核电厂设“核电厂操纵人员考评委员

18、会”(以下简称考评委员会,具体负责所在核电厂的操纵人员4 EJ/T 1043-2004 执照考核工作。6. 1. 1 考评委员会的组成考评委员会由1317名专家组成。考评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13名。核电厂主管运行的厂级领导任主任委员。委员主要由本厂专家担任,外单位委员应有24名。考评委员会成员名单应报资审委审定6. 1. 2 考评委员会委员的资格要求具有8a以上工作经历和高级工程师职称,熟悉该核电厂的系统设计、运行、维修及技术支持,且具有某一专业技术特长。6. 1. 3 考评委员会的职责组织模拟机考试、口试命题:组织笔试、模拟机考试、口试的实施:评审笔试、模拟机考试、口试结果。6.

19、 2 考核的实施考核的实施由各核电厂考评委员会负责。7 未合格者的再考核7. 1 首次申请执照考核未合格者笔试、模拟机考试、口试3种考试中任一考试未合格就认为本次考核不合格,第1次考核不合格者,6个月后方可参加第2次考核。第2次考核不合格者,la后方可参加第3次考核。第3次考核仍不合格者,取消其申请考核的资格。7. 2 申请换发新执照考核未合格者模拟机考试、口试两种考试中任一考试未合格就认为本次考核不合格,不予换发新执照。需继续担任操纵人员者,可在执照有效期内补考一次。5 EJ/T 1043-2004 A. l 核物理与反应堆物理A. l. 1 原子结构1) 原子质量单位:附录A(规范性附录)

20、压水堆核电厂基础理论2) 原子结构中的基本单元:中子、质子:3) 中子、质子的荷电区别。A. 1.2 核素与同位素1) 定义、符号:2) 同位素与放射性同位素、堆内放射性同位素的产生:3) 堆内常见的放射性同位素。A. 1.3 放射性基础理论1) 放射性强度的单位:2) 半衰期:3) 平均寿命:4) 衰变常数:5) 衰变规律:6) 衰变链:7) 衰变类型及特性:8) 电离:9) q、F、y、n、p射线特性:10)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A. 1.4 中子1) 瞬发中子:2) 缓发中子:3) 中子按能量分群:4) 快中子、中能中子、共振中子、热中子:5) 中子源、光激中子:的中子探测器的原理及分

21、类。A. 1. 5 核能的释放1) 质量与能量的转换:2) 核力:3) 核子相互作用:的结合能:5) 比结合能:6) 裂变反应、次级中子、裂变能量的释放、分配。A. 1.6核反应1) 核反应分类、诱发核反应、自发核反应:6 EJ/T 1043一20042) 中子与核的反应:3) 吸收反应(n、y)、(n、f)、(n、p);4) 散射反应:弹性与非弹性散射:5) 自发裂变:6) 核衰变zn, p, a、y: 7) 堆内重要的核反应:8) 核反应的基本规律:9)中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0) 微观与宏观截面变化规律、反应率:11) 中子慢化及扩散过程:12) 中子寿命、中子平均自由程:13) 中子循

22、环及中子代时间:14) 群扩散及中子年龄:15) 裂变谱:16) 快中子谱:17) 热中子谱及影响因素:18) 良好慢化剂具有的特性、常用慢化剂特性:19) 中子流、中子通量密度(中子注量率)、热中子通量密度与通量密度分布:20) 积分中子通量密度。A. 1. 7 反应堆临界理论1) 有效增殖系数:2) 快裂变因子:3) 快中子不泄漏概率:4) 逃脱共振概率:5) 热中子不泄漏概率:6) 热中子利用系数:7) 热裂变因子:8) 几何曲率与材料曲率:9) 囚因子公式、六因子公式:10) 中子循环的物理模型:11) 单群、两群理论的临界方程;12) 均匀堆与非均匀堆的区别:13) 反射层:14)

23、裸堆与带反射层堆的特性:15) 无穷增殖系数、有效增殖系数:16) 反射层节省及反照率的概念:17) 反应性定义、反应性与反应堆各种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18) 反应堆次临界、临界、超临界、瞬发超临界:19) 水铀比与有效增殖系数的关系:20) 过慢化、欠慢化;21) 燃耗的定义和单位:22) 有效增殖系数与反应堆各种状态之间的关系:7 EJ/T 1043-2004 23) 过剩反应性及其控制方法、可溶毒物、可燃毒物A. l. 8反应堆动力学1) 解释次临界下的增殖概念:2) 次临界增殖的简化方程式:3) 描述缓发中子的产生:4) 缓发中子份额、有效缓发中子份额:5) 援发中子份额对反应堆控制的

24、影响:6) 描述反应性与有效增殖系数之间的关系:7) 停堆深度计算、影响停堆深度的因素:的解释瞬发临界:9) 解释反应堆寿期末与寿期初缓发中子份额上的差别及其对控制的影响:10) 反应堆周期、倍增周期:11) 反应堆周期与反应堆功率变化的方程式:12) 堆内中子源的作用:13) 无外中子源时反应堆的启动;14) 点堆方程、扩散方程、迁移方程各项的物理意义:15) 点堆模型方程的应用、阶跃变化、等速变化:16) 倒时数方程及其应用:17) 过夜周期和渐近周期:18) 动态参数对中子功率时间特性的影响:19) 考虑与不考虑缓发中子作用时,反应堆中子功率的时间特性:20) 考虑与不考虑反应性反馈时,

25、中子功率的时间特性A. 1.9 反应性系数1) 慢化剂反应性温度系数:2) 燃料反应性温度系数:3) 空泡反应性系数:4) 压力系数和流量系数:5) 反应性系数随燃耗的变化:6) 解释共振吸收:7) 解释多谱勒展宽和自屏效应:的描述堆芯燃耗、燃料温度和慢化剂温度对燃料反应性温度系数的影响:9) 描述堆芯燃耗、慢化剂温度和棚浓度对慢化剂反应性温度系数的影响:10) 功率系数的定义、物理机理:11) 影响功率系数的各种因素:12) 解释棚反应性价值与棚浓度、慢化剂温度的关系:13) 不同堆芯燃耗下,棚化和稀释对反应性的变化:14) 多谱勒功率系数:15) 功率亏损:16) 多谱勒功率亏损:17)

26、慢化剂功率亏损:18) 堆芯运行中自稳定性的保证条件:19) 长寿期堆芯在不同燃耗期的控制耍点。8 EJ/T 1043-2004 A. 1. 10控制棒1) 控制棒含停堆棒)设计的基本原则:2) 控制棒含停堆棒)分组原则、各棒组的作用:3) 温度、功率对控制棒价值的影响:4) 棒组在堆芯不同位置上对棒价值的影响:5) 控制棒所采用的材料对控制棒作用的影响、黑棒、灰棒:6) 控制棒之间的干涉效应:7) 描述控制棒棒位变化引起反应堆功率变化的控制过程:8) 控制棒总价值、微分价值、积分价值:9) 控制棒微分价值、积分价值与棒位关系曲线:10) 影响控制棒价值的各种因素:11) 讨论棒插入极限、咬量

27、的规定:12) 描述控制棒顺序运行和棒位重叠的原因:13) 弹棒反应性控制:14) 卡棒准则:15) 控制棒滑步或失控提升时对堆芯功率分布的影响。A. 1. 11 功率分布与展平1) 中子通量展平的目的和方法:2) 裸堆及有反射层堆热通量、功率分布:3) 燃料均匀装载及分区装载时热通量、功率分布:4) 控制棒对热通量、功率分布的影响;5) 可燃毒物对热通量、功率分布的影响:6) 燃耗对热通量、功率分布的影响:7) 中子通量密度、功率在组件及元件棒内分布:8) 描述通量功率峰因子或热管因子:9) 轴向功率偏差AI: 10) 轴向功率偏移A.O.;11) 解释轴向通量分布变化的原因:12) 象限功

28、率倾斜比的定义及运行规定。A. 1. 12裂变产物、毒物1) 裂变产物毒物的意义:2) Xe-135的特性:3) 描述x。135的产生和消耗的动力学方程;4) 缸振荡产生的物理机理、条件、过程、现象、危害及抑制和防止的方法:5) 平衡缸、瞬变假对反应堆运行的影响:6) 功率变化时Xe-135反应性随时间的变化曲线:7) 腆坑:8) 描述反应堆紧急停堆后再启动时要考虑Xe-135反应性影响的机理:9) 描述Sm-149的产生和消失的动力学方程:10) 平衡侈的定义,说明侈毒与稳定功率的关系:11) 描述功率改变对移浓度的影响,给出下列情况下移浓度随时间的关系曲线:一无够毒启动到一定功率的稳定运行

29、:9 EJ/T 1043-2004 有移毒启动:一功率上升或功率下降:一反应堆停堆后。12) 比较Sm-149和Xe-135对反应堆运行影响的异同:13) Sm-149和Xe-135的综合效应:14) 非均匀Xe-135和Sm-149中毒效应。A. 1. 13 装料换料方式、可燃毒物和燃耗1) 描述均匀装料和非均匀装料的不同点:2) 燃耗深度的定义和单位:3) 转换比:4) 燃料管理的目的、方法:5) 可燃毒物在首炉装料中的作用:6) 平衡换料:7) 寿期初、中、末的反应性效应:8) 延伸运行的目的、条件和方式:9) 分区换料的目的和方法:10) 比较几种换料方式的优缺点:11) Pu-239

30、的产生和积累对反应堆控制的影响。人1.14反应堆运行物理10 1) 临界前系统和设备的必要条件:2) 次临界下中子计数率与leff的关系:3) 反应堆次临界增殖特性:4) 次临界增殖公式的应用:5) 装料的临界监督:6) 控制棒或棚浓度改变与计数率关系:临界点的预测: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20) 21) 22) 23) 趋近临界时引入反应性原则:用1/M法作图进行临界控制棒位计算或临界棚浓度计算:如何确定反应堆己达到临界:讨论加热点(POAH)的概念和它对试验工作的意义:启动率与反应堆周期:核电厂运行中堆跟机及机跟堆的运行方式:冷启动

31、与热启动的概念,核电厂不采用冷启动的理由:启动时物理试验的目的和方法:物理试验的内容、条件和安全注意事项:再启动前临界状态的计算:功率运行下反应性平衡计算:反应堆设计的安全准则:紧急停堆后剩余功率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在正常停堆期间按预定顺序插入控制棒的必要性:衰变热及产生因素:衰变热与下列因素的关系:功率水平的历史:剩余功率的产生:停堆后的时间。EJ/T 1043-2004 24) 轴向通量偏差AI,轴向偏移AO和热点因子F的概念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25) 堆芯燃耗变化对轴向功率分布的影响:26) 腆坑下启动应注意的安全问题:27) 最小停堆深度的规定及依据:28) 寿期末启动“死区”现象原因及

32、应对措施:29) 燃耗末期再启动反应堆时应注意的安全问题:30) 换料初期有可能出现慢化剂反应性正温度系数下的特殊运行。A. 2 热力学A. 2. 1 热力学单位和特性1) 绝对压力与表压、真空度之间的换算:2) 绝对温标与相对温标之间的换算:3) 功、功率和能量之间的相互关系:4) 能量守恒定律,A.2.2 蒸汽1) 压力和温度对液体密度及比容的影响:2) 压力和温度对气体密度及比容的影响:3) 气体分压定律:4) 理解和掌握下列名词:汽化潜热:临界点:饱和蒸汽:湿蒸汽:湿蒸汽的品质或干度:过热蒸汽:欠热度:比热:焰、婿。5) 在T-S及H-T图上识别下列名词:临界点:饱和液体线:饱和汽体线

33、:欠热液体区、饱和液体区、汽液两相区、过热区。6) 水、蒸汽图表的解释和应用。A.2.3 热力学过程1) 解释等压过程、等温过程、绝热过程:2) 实际过程与理想过程之间的关系:3) 适用于压水堆核电厂二回路系统T-S图过程曲线的形状:4) 限流器中喷嘴的功能:11 EJ/T 1043一20045) 在空气喷射器中喷嘴的功能、汽轮机中喷嘴、定叶片、动叶片的功能:6) 汽轮机分成多级的原因:7) 理想的和实际的泵送过程之间的差别;8) 凝汽器降压过程和它对电厂运行的影响:9)凝汽器工作过程中真空形成的原理:10)凝结过程:11)节流过程后压力的降低:12)热力过程与核电厂设备之间的对应关系。A.

34、2.4 热力循环1) 卡诺循环:2) 朗肯循环:3) 总体上的热力平衡计算:4) 热力循环的效率:5) 二回路系统参数对循环热效率的影响:6) 汽机抽汽及给水预热对循环效率的影响:7) 凝结水、蒸汽温度对汽轮机效率的影响:8) 汽水分离再热器(MSR)在汽水循环中的作用:9) 核电厂的毛效率与净效率。A.2.5 流体力学1) 柏努利方程:2) 静压力、动压力、总压之间的区分:3) 压头损失:4) 流体系统中压头和速度头之间的关系:5) 层流、瑞流(紊流):6) 单相流和两相流的压降:7) 变流通截面时的压降1的一回路系统中的压力平衡:9) 解释水锤、汽锤在核电厂回路系统中的形成机制、危害及防止

35、的对策。A.2.6 传热学1) 传热的三种机理:传导、辐射和对流:2) 导热率:3) 流体膜影响传热效果的机理:4) 在热交换设备中气体、蒸汽的存在对导热和流体流量的影响:5) 计算堆芯热功率的方法:的用简化的热平衡计算堆芯热功率:7) 解释燃料元件及载热剂之间传热的温度变化曲线:8) 单相液体自然对流换热:9) 池式沸腾中热流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曲线:10)沸腾的几个阶段:11)偏离泡核沸腾:12)临界热流密度:13)过渡膜态密度:12 14)过渡膜态沸腾:15)膜态沸腾:16) DNB和DNBR的概念:17)影响DNB和DNBR的参数。A.2. 7 两相流1) 存在两相流时,沿着燃料元件棒的团

36、状流区域分段:2) 存在两相流时,描述沿着假想的燃料元件棒的环状流区域:EJ/T 1043-2004 3) 存在两相流时,描述沿着假设的燃料元件棒的干酒或蒸汽区域流量和相变对传热的影响:4) 影响单相流和两相流阻力的因素:5) 单相流与两相流传热的区别。A. 2.8 自然循环1) 建立自然循环必须具备的条件:2) 影响自然循环流量的因素:3) 维持自然循环连续性的操作监视要点:4) 判断自然循环中断的方法。A.2.9堆芯热极限1) 名词解释:a) 径向峰因子:b) 轴向峰因子:c) 局部峰因子:d) 方位峰因子:e) 总体峰因子:f) 核热管因子:g) 工程热点因子。2) 描述热极限必要性的原

37、因。A.3 材料学人3.1 材料的性质1) 强度:2) 硬度:3) 延展性:4) 韧性:5) 屈服强度:的抗拉强度:7) 脆性转变温度:高温蠕变率:9) 应力破坏强度:10) 密度:11) 冲击强度:12) 热导率。A.3.2材料的辐照效应1) 辐射损伤的物理机制:13 EJ/T 1043-2004 2) 堆内辐照监督管的作用:3) 感生放射性的产生:4) 水的辐照分解。A.3.3 缺陆的影晌1) 应力影响:2) 变形的影响:3) 化学杂质的影响:4) 温度与温度梯度的影响A.3.4核电厂的材料问题1) 堆内常用材料:a) 燃料:b) 结构材料:c) 可燃毒物;d) 可溶毒物:e) 控制棒:f

38、) 慢化剂、冷却剂:g) 压力容器。2) 芯块包壳的相互作用(PCI);3) 燃料包壳容器的中子脆化:4) 氢脆:5) 疲劳失效:6) 燃耗对燃料元件的影响:a) 熔点的降低:b) 密实:c) 肿胀:d) 裂变气体的产生:Kr、Xe、l;e) 为避免芯块、包壳相互作用(PCI)所制定的运行限制条件。7) 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的凹痕、减薄:8) 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的破损:9) VVER卧式蒸汽发生器联箱壁的破损:10) 侵蚀:11) 错水反应的机制、条件、危害:12) 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的破损原因分析。A. 3.5脆性断裂1) 脆性断裂的失效模式:2) 减少脆性断裂的具体操作要点:3) 受压热冲击:4)

39、 热冲击的原因、影响:5) 运行中减少产生热冲击应力的具体办法:6) 加热、冷却速率的限制。A.3. 6 腐蚀1) 腐蚀的类别:14 EJ/T 1043-2004 a) 氯离子应力腐蚀:b) 阴极腐蚀;电腐蚀:d) 碱性应力腐蚀:e) 晶间应力腐蚀。2) 腐蚀的条件:3) 材料对腐蚀的敏感性。A.4 核电厂的水化学A.4. 1 水化学理论1) 混合物、化合物、溶液:2) 氧化、还原:3) 周期表:4) 离子交换理论:5) pH值:6) 溶解度:电导率:8) 珊浓度的测量方法:9) 辐射场对源项的化学影响:10)用于反应性控制的棚浓度计算:11)燃料元件的破损监测。A.4.2水化学指标1) 氯离

40、子含量:2) 氧含量:3) pH值范围:4) 电导率:5) 一、二回路水质要求:6) 偏离技术规格书的行动:7) 一、二回路水除氧方法:8) 化学添加剂控制:9) 杂质的控制与清除。A.4.3 水处理1) 水处理过程:2) 蒸发、过滤:3) 离子交换;4) 高温对树脂的影响:5) 脱盐装置。A.4.4辐射化学1) 水的辐照分解与合成:2) 取样方法:3) 燃料包壳上杂质的影响:4) 氢氧化铝的辐射产物。15 EJ/T 1043-2004 A. 5 核电厂机械和电气设备基本知识A. 5. 1 汽轮机原理1) 冲动原理、冲动式汽轮机:2) 反动原理、反动式汽轮机:3) 汽轮机结构:4) 汽轮机轴承

41、、润滑油的供给:5) 汽轮机端部轴封1的汽轮机盘幸:7) 汽轮机轴的顶轴油:8) 汽轮机的临界转速:9) 汽轮机的振动:10) 汽轮机的叶片损坏的原因:11) 核电厂饱和蒸汽汽轮机与火电厂汽轮机的异同:12) 汽水分离再热器:13) 汽轮机的超速机理以及防止超速的方法:14) 汽轮机应急遮断:15) 凝汽器的结构、原理:16) 汽轮机输出功率的调节:17) 凝汽器真空度要求:18) 描述破坏真空的必要性:19) 汽轮机的暖机目的:20) 汽轮机胀差的测量方法;21) 汽轮机中非凝结性气体的排除:22) 汽轮机运行中要监测的主要参数:23) 汽轮机的启动、升速、负荷运行、甩负荷、紧急停机、正常停

42、机的操作要点。A. 5.2 电气原理1) 克希柯夫第一定理:2) 克希柯夫第二定理:3) 欧姆定律:的电磁感应定理:5) 交、直流电路的计算:6) 交流电路的基本电气回路:7) 阻抗:8) 感抗:9) 容抗:10) 电流、电压降、功率、阻抗之间的基本演算:11) 直流电动机原理;鼠笼式交流电动机原理:13) 核电厂广泛采用鼠笼式交流电动机的原因:14) 整流器:15) 逆变器:16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A. 5.3泵4) 6) 9) 10) 12)

43、 14) 15) 16) 不间断电源:有功、无功、功率因数:交流三相同步发电机原理:同步发电机并网与解列:功角:发电机有功输出的调节:发电机无功输出的调节:变压器的结构及原理:变压器带负荷电压调节:继电器的作用及原理;EJ/T 1043-2004 电气设备的保护:过负荷、过压、欠压、分励脱扣、短路、过电流、零序、负序、接地、逆功率:电气设备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纵向差动保护与横向差动保护:自动断路器的作用:负荷开关与隔离刀闸的区别:交流电动机的启动电流:限制大型交流电动机短时间内连续启动次数的原因:交流发电机的励磁控制及自动电压调节器:交流发电机的失磁现象:蓄电池组的运行及保养:充电及放电

44、。核电厂常用泵的类型分类:离心泵的基本原理及结构:活塞泵的基本原理及结构:轴流泵的基本原理及结构:泵的启动要求:泵的特性曲线:净正吸入压头:小流量回线的必要性:泵的故障分析:前置泵的作用1多级泵:泵的串联及并联:泵的工作点确定:水泵与滑油泵的区别:活塞泵(正排量泵)的超压保护;泵汽蚀的机理、征兆及后果:17) 喷射泵的结构及原理。A.5.4 tt哥I) 核电厂常用阀门的分类:17 EJ/T 1043一20042) 安全阀的功能及结构的分类:3) 安全阔的功能及结构原理:4) 弹簧式安全阀、气动与弹簧复合的安全阀、先导式安全阀:5) 释放阀的功能及结构原理:的主蒸汽快速隔离阀的功能及结构原理、操

45、作要点:7) 截止闸阀的结构:8) 调节阀的种类、作用及结构原理:9) 逆止阀的作用、结构原理:10) 阀门位置的遥控、校核、开度指示:11) 球形阀:12) 球阀:13) 阀门的节流作用;14) 蝶阎:15) 针形阀:16) 阅门的驱动及位置指示。A. 5.5 核电厂各类凤机1) 风机的分类:2) 风机的工作原理:3) 各类风机的特性。A.5.6 热交换器1) 管壳式热交换器的构造:2) 热交换器的传热机理:3) 热交换器的流径:的热交换器的分类:5)热交换器的温度控制:6)热冲击对热交换器影响:7)热交换器的启动和停闭:8) 热交换器管子破损的监测:9)热交换器压力值选取的原则。18 B.

46、 1 核电厂的总体性能B. 1. 1 核电厂的总体布置1) 核岛:2) 常规岛:3) BOP。日1.2核电厂的总体参数1) 核功率:2) 热功率:3) 电功率:4) 毛效率:5) 净效率:6) 主要性能参数:a) 一回路压力;b) 一回路出口温度:c) 一回路入口温度:d) 一回路流量:附录B(规范性附录)压水堆核电厂的主要系统和设备e) 一回路平均温度与功率的关系曲线:f) 二回路压力与功率的关系曲线:g) 二回路温度与功率的关系曲线。B. 2压水堆核电厂启动、停闭及正常运行时所用到的主要系统和设备B. 2. 1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1) 主要功能:2) 系统流程:3) 主要设备在厂房内的布置,水平高度不同的理由:EJ/T 1043-2004 4) 与其它主要系统的接口:化容系统、安注系统、余热导出系统、设备冷却水系统、跚和水补给系统;5) 稳压器喷淋水管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行业标准 > EJ核行业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