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 T 01013-1991 纺织品 过氯乙烯干洗尺寸变化的测定 机械法.pdf

上传人:towelfact221 文档编号:168947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60.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FZ T 01013-1991 纺织品 过氯乙烯干洗尺寸变化的测定 机械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FZ T 01013-1991 纺织品 过氯乙烯干洗尺寸变化的测定 机械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FZ T 01013-1991 纺织品 过氯乙烯干洗尺寸变化的测定 机械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FZ T 01013-1991 纺织品 过氯乙烯干洗尺寸变化的测定 机械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FZ T 01013-1991 纺织品 过氯乙烯干洗尺寸变化的测定 机械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纺织品过氯乙烯干洗尺寸变化的测定机械法FZ/T 0 1 0 1 3 - 91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3175-1979纺织品一一过氯乙烯干洗尺寸变化的测定一一机械法。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 1 本标准规定了用商业用干洗机来测定织物和服装在使用过氯乙烯干洗后尺寸变化的干洗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正常材料和敏感材料干洗后尺寸变化的测定。本标准不适用于非常敏感材料干洗后尺寸变化的测定。1.2 本标准测定经过一次干搅和整理的试样的尺寸变化。如需测定试样尺寸逐渐变化值,可以对试样反复干洗,整理多次,但通常不超过5次。1.3 本标准包括下列三种试验方法zA法正常材料试验法B法

2、敏感材料试验法C法一般干洗试验法2 引用标准GB 6529 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GB 8170 数值修约规则GB 8628 测定织物尺寸变化时试样的准备、标记和测量3 原理标记并测量经过调湿处理的织物或服装,然后进行干洗和整理,再进行调湿和测量。以原有尺寸的百分率来表示其尺寸变化。4 试剂4. 1 过氯乙烯(四氯乙烯).CClz=CClz干洗级。4.2 山梨糖醇西单油酸醋(司班80)。5 设备5.1 干洗试验机为可加注过氯乙烯溶剂的封闭式商业转笼型干洗机。转笼直径应不小于600mm.不大于1 080 mm.深度不小于300mm.并装有3.4个提升片。转笼的回转速度在干洗时使系数g在0.

3、5-0.8之间,脱液时使系数g在60-120之间。机器上应当装有温度计,以便测量溶剂温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工业部1991-12-25批准1992-07-01实施727 FZ/T 0 1 0 1 3 - 91 机器应备有适当装置,使得乳液能够慢慢地加至内、外笼之间的溶剂液面之下。5.2 测量工具5.2.1 长度不短于750mm,标有毫米刻度的不锈钢直尺。5.2.2 标有毫米刻度的钢卷尺。5.2.3 测量平台,其大小应能使整个试样平摊在上面进行测量。5.3 提供标准温湿度的装置,用于纣织品的调温和试验。6 增重陪试物由干净的纺织布片或服装组成。它们应为臼色或浅色,并且由大约为80%羊毛和20%棉

4、或粘胶纤维组成。必要时,增重陪试物亦可由相同类型的其他服装组成。7 试样准备7.1 服装试样应以原件进行试验。7.2 织物试样尺寸应不小于500mmX 500 mm,用涤纶线将四边缝好,以免散脱。7.3 弹性圆筒形针织物应小心地顺着棱纹方向剪开,使之不歪斜。依据7.47. 5条进行标记,调湿和测量后,将剪开的边重新缝合,恢复成圆筒形。试验以后再把接缝剪开,在开幅状态下测量标记间的距离。7.4 调湿试样及增重陪试物按GB6529规定进行调湿处理,调湿时间至少为24h。7. 5 试样标记和测量7. 5. 1 织物试样按GB8628的规定进行标记和测量。7.5.2 服装试样按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标记和

5、测量。7.5.3 织物试样测量时精确至毫米。服装试样测量时精确至士2mm。全部测量应在GB6529规定的标准温湿度下进行。8 试验步骤8.1 A法正常材料试验法8. 1. 1 内笼总装料量按每一立方米内笼容积中的装载物有50士2kg计算。每次试样重量不足部分,由增重陪试物补充。除非织物试样或服装试样本身的重量超过总装料量的10%,否则应确保试样的纺织材料部分重量不超过总装料量的10%。8.1.2 把1份(以容积计)山梨糖醇由于单油酸醋与3份过氯乙烯j昆合,然后加入2份水进行搅拌制成乳液。8.1.3 按第7章准备好的试样和增重陪试物放入f先机内笼,其浴比为每千克装料量加入6.5士0.5L 含有1

6、g/L山梨糖醇西单油酸醋的过氯乙烯榕剂(相当于溶剂掖面在内笼直径约30%处)。8.1.4 关掉过滤器通路,启动干洗机,缓慢地(在212min内)将-定量(相当于按束料重计算的2%的水的乳液加至干洗机的内、外笼之间的溶剂液面之下。8.1.5 启动机器后,保持机器转动15min,在整个试验期间,不使用过滤器回路。8.1.6 排出溶剂,并离心脱液2min,除去装料中的榕齐Ij(其中满速离心脱液至少1min)。8.1.7 以同样的浴比(见8.1.3),注入纯过氯乙烯常剂漂洗装料5min.排出溶剂,并再次离心脱液3 min,除去装料中的溶剂(其中满速离心脱液至少2min)。8. ,. 8整个干洗过程的榕

7、剂温度保持在30士3oc。728 FZ/T 01 01 3 - 91 8.1.9 在机器中,装料在循环热空气中翻攘适当时间使之烘干,烘干时热空气出口温度不超过60C , 进口温度不超过80C。烘干日,以周围温度的空气对转动者的装料,继续循环喷射35mn。8.1.10 豆豆J从机器中取出试样e将服装试样挂在衣架上,织物试样置于平台上。进行整理以前的放置时间不得少于30min。注:如果只需干洗尺寸稳定性的附加资料,在完成全部试验操作之前,可在本阶段进行试样调湿和重新测量,并将此操作详细记在报告中。8. 1. 11 用适当方法对织物试样或服装试样进行整理。大多数情况下,整理包括费烫(汽蒸)服装,费烫

8、蒸气压力为370490kPa(3. 8b kgf/cm2) (超压);或者在一个蒸气/空气服装模型上汽蒸520s,随后用热空气干燥520s。8. 1. 12 试样按7.4条进行再调棍,按7.5条进行再测量。8.2 B法敏感制料试验法8. 2. 1 按照8.1. 1条规定进行,但每一立方米内笼容积中的装载物按33士2kg计算。8.2.2 按照8.1.3条现定进行,但每公斤装料所用溶剂量增至10士1L(这样,溶剂的液面和8.1. 3的大致相同)。8.2.3 按照8.1.4条规定进行,但应在溶剂相对湿度为63%:J:2%中运行,即不需再加乳液。8.2.4 按照8.1.5条规定进行,但运转时间减为10

9、miD。8.2.5 按照8.1.6至8.1. 12条规定进行,但漂洗时间减至3min,并且满速离心脱液时间减至1mi山n8.3 c法一般干洗试验法8.3.1 按8.1.1条规定进行,但不考虑试样占总装料量的比例。8.3.2 按第7章准备好的试样连同增重陪试物放入干洗机内笼,加入纯过氯乙烯溶剂2530L,清洗5 10 min,排出溶剂,离心脱液1min。8.3.3 加入纯过氯乙烯溶剂3035L,接通过滤器回路,漂洗装料1015min,排出溶剂,离心脱液2 mn。8. 3. 4 按8.1.9条规定哄干试样。8. 3. 5 从机器中取出试样,按第7章进行再1n1j鼓。9 试验结果的计算和表示分别计算

10、织物试样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或服装试样主要尺寸的尺寸变化。以尺寸变化百分率表后.nn笔小数点后二位,按GI38170修约至IJ-位小数。用负号表示尺寸收缩,用正号表示尺寸伸长。一最终尺士一原始尺寸尺寸变化率(%扣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原始尺寸. ( 1 ) 10 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说明试验是根据本标准进行的,并应说明下述情况:a. 任何选用或附加的要求的细节;b. 采用第8章中的哪一种洗涤方法;C. 根据第9章进行计算所得到的结果;d. 装料中试样重量的百分率,和构成增重陪试材料的类型;e. 烘f周期中进、出口空气的最高温度;f. 所采用的整理方法的细节;729 FZ/T 0 1 0 1 3 -

11、 9 1 g. 进行挽潘和整理的次数Fh. 在标记和测量时,服装试样或织物试样有关尺寸的细节。11 注释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系数g:式中:n一-每分钟转数Fd一一转笼直径,mm。730 5.6 n2d g= 10 000 000 ( 2 ) A1 正常材料FZ/T 01 01 3 - 91 附录A正常材料、敏感材料、非常敏感材料的说明(参考件)这类材料可以用种公认的有效的干洗方法,例如用本标准A法进行干洗,并能获得令人满意的干洗效果。A2敏感材料这类材料不能用正常材料的机械洗涤法进行干洗,用那种方法干洗.其效果不能令人满意。但是,可以使用一种修正的方法,如本标准B法进行干洗.并能获得较好的洗涤效果。A3 非常敏感材料这类材料不包括在本标准的适用范围内。它们不能用本标准B法进行洗涤。如用B法干洗,其效果不能令人满意。附加说明:本标准由纺织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归IJ, 本标准由上海纺织标准计量研究所、纺织部标准化研究所、上海服装研究所负责起草。标准主要起草人崔景铿、陈勤、钱幼康、姚依群、杨鸣。7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行业标准 > FZ纺织行业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