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 T 1838.1-2008 基于CDMA技术的数字集群系统接口技术要求-空中接口.第1部分 物理层.pdf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171942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PDF 页数:202 大小:5.9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YD T 1838.1-2008 基于CDMA技术的数字集群系统接口技术要求-空中接口.第1部分 物理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2页
YD T 1838.1-2008 基于CDMA技术的数字集群系统接口技术要求-空中接口.第1部分 物理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2页
YD T 1838.1-2008 基于CDMA技术的数字集群系统接口技术要求-空中接口.第1部分 物理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2页
YD T 1838.1-2008 基于CDMA技术的数字集群系统接口技术要求-空中接口.第1部分 物理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02页
YD T 1838.1-2008 基于CDMA技术的数字集群系统接口技术要求-空中接口.第1部分 物理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02页
亲,该文档总共20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Y口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厂r 18381-2008基于CDMA技术的数字集群系统接口技术要求空中接口 第1部分:物理层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Physical Layer for the CDMA_basedDigital Trunking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2008-11-05发布 2009-02-01实旋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目 次YD厂r 18381-2008前言II1范I虱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缩略语14移动台操作要求341发射机342接收机10343故障检测1075基站操作要求10751发射机1075

2、2接收机197刖 舌YD厂r 1838 12008本部分是基于CDMA技术的数字集群系统的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及名称如下:1YDT 18282008基于CDMA技术的数字集群系统设备技术要求移动台;2YDT 18292008基于CDMA技术的数字集群系统设备测试方法一一移动台;3YDT 18302008基于CDMA技术的数字集群系统设备技术要求基站子系统:4YDT 18312008基于CDMA技术的数字集群系统设备测试方法基站子系统;5YDT 18322008基于CDMA技术的数字集群系统设备技术要求调度子系统;6YDO18332008基于CDMA技术的数字集群系统设备测试方法调度子

3、系统:7YDT 18342008基于CDMA技术的数字集群系统接口技术要求调度子系统接口;8YDPI1835-2008基于CDMA技术的数字集群系统接口测试方法调度子系统接口;9YDT 18362008基于CDMA技术的数字集群系统接口技术要求基站子系统与核心网间接口;10YDT 18372008基于CDMA技术的数字集群系统接口测试方法一基站子系统与核心网间接口;1IYDT 183812008基于CDMA技术的数字集群系统接口技术要求空中接口第1部分:物理层:12YDT 183822008基于CDMA技术的数字集群系统接口技术要求空中接口第2部分:MAC层;13YDT 18383-2008基

4、于CDMA技术的数字集群系统接口技术要求一空中接口第3部分:LAC层;14YD,r 18384-2008基于CDMA技术的数字集群系统接口技术要求空中接口 第4部分:层3信令:15YDfr 18392008基于CDMA技术的数字集群系统接口测试方法空中接口。本部分参考了YD,c0182003800MHzCDMA 1X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接L1技术要求:空中接口物理层,增加了如下内容以支持基于CDMA技术的数字集群功能。一移动台和基站的发射机、接收机的信道指配和间隔应与YDC031-2004的相应部分、国家无线电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保持一致;为了在集群相关的定义、业务功能方面参考了已发布的标准,在本

5、部分的制定过程中还参考了SJT1 12282000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体制标准。本部分的相关章节参考了3GPP2CS0002,APhysical Standard for cdma2000 Spread SpectrumSystems)、3GPP2 CS0010一ARecommended Minimum 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Base Stations SupportingDualMode Spread Spectrum Mobile Stations、3GPP2 CS0011-ARecommended Minimum PerformanceStandards f

6、or DualMode Spread Spectrum Mobile Stations。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金龙、刘学敏、龚凡、文志刚、薛育红、丁梦蛟、白 炜、董晓鲁UYD厂r 18381-2008基于CDMA技术的数字集群系统接口技术要求空中接口 第1部分:物理层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基于CDM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移动台和基站的发射机频率要求、物理信道的调制特性要求、与MAC层接口要求、发射机和接收机性能要求等空中接口标准的物理层技术要求。本部分适用于基于CDMA技术的数字集群系统。2 规范性引用文

7、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YDC0182003 800MHzCDMAIX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接口技术要求:空中接口物理层YDC 0312004 基于CDMA技术的数字集群系统总体技术要求3GPP2CS0002-A Physical Standard for cdma 2000 Spread Spectrum Systems3GPP2 CS001mA Recommende

8、d Minimum 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Base Stations SupportingDual-Mode Spread Spectrum Mobile Stations3GPP2 CS0011-A Recommended Minimum 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Dual-Mode SpreadSpectrum Mobile Stations3GPP2CR1001一F Administration of Parameter Value Assignments for TIAEIA Wideband SpreadSpectrum Sta

9、ndardsANSI C95。11991 IEEE Standard for Safety Levels with Respect to Human Exposure tO Radio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ields,3kHz to 300GHzCommonCryptographicAlgorithms,RevisionC,1997AnEARcontrolleddocument suhjectto restricteddistributionContacttheTelecommunicationsIndustryAssociation,Arlington,VAN

10、CRPReport 86,BiologicalEffects and Exposure Criteria for Radio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ields,National Council on RadiationProtection and Measurements,1986 ICSGPS一200,Navstar GPS Space Segment,Navigation User Interfaces3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部分。AC Authentication Center 鉴权中心ACH Access Channel 接入信道AWGN Additi

11、ve wllite Gaussian Noise 加性高斯白噪声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码分多址CRC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循环冗余校验码DS Direct Spread Spectrum 直接扩频DTMF Dual Tone Multi Frequency 双音多频ERP Effective Radiated Power 有效辐射功率YD厂r 1838120082ESNGPSHLR刀MSIMCCM矾MNCNmoLCPNRECCRLPROLRRvCSp盯SCIS口)SRSRlElectronic Serial Numbe

12、r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Home Location RegisterIntemational Mobile Station IdentityMobile Counny CodeMObile Identification NumberMobile Network CodeNetwork IDOverLoad ClassPseudonoiseRadio Link ProtocolReceiver Objective Loudness RatingSupervisory Audio TonesSynchronized Capsule IndicatorShared Sec

13、ret DataTransmit Objective Loudness Rating电子串号全球定位系统归属位置寄存器国际移动台识别移动国家码移动台识别码移动网络码网络识别过载等级伪随机噪声反向模拟控制信道无线链路协议接收客观响度评定值反向摸拟语音信道监控音同步包指示系统识别扩展速率是前向或反I句CDMA信道的PN码片速率即多个12288MHz即1x是指前向和反向CDMA信道使用一个码片速率为12288MHz的直接即3x一个SR3前IOCDMA信道使用3个码片速率为12288MHz的直接序列扩频载频一个SR3。反向CDMA信道使用一个码片速率为36864MHz的直接序列扩频载频共享加密数据发送

14、客观响度评定值表示一个值存储在移动台的临时存储器中表示一个值在进行不同的任务时,移动台存储盼变量表示存储变化值的限制表示移动台在前向模拟控制信道或CDMA前向信道收到的值表示一个值存储在移动台的永久识别和保密存储器中表示一个值存储在移动台的半永久识别和保密存储器中)L”,油啦v甲v却YD厂r 1 8381-20084 移动台操作要求本节定义了CDMA数字集群移动台的设备和操作要求。CDMA数字集群移动台可以在一个或多个频带上以一个或多个扩展速率工作。系统时间顺序如图1所示。基站Tx移动台Rx移动台Rx基站Rx莹 J寸 拿雩 g810(” 。I。 长码掩码;110(41 J1d1 SRl零偏置I

15、导频PN序列。1叫1 I 嚣甚 SRl霉偏置Q导额pI T序列兽粤售1014l|I+I。 长码掩码=1伊l_+1011 sl l。 SRI零偏置T导频PN序列_1“1 。1。 SRI零偏置Q导频PN序列10,41 1一+ 长码掩码=l矿1”。1d1即10(1砷 1 盆荽 8R1零偏置Q导频9N序列如JI;i 嚣涮端茧2ICYI却 1 SRI零偏置I导颏PN序列1d1即 k1 SRI霉偏簧Q导额PN序列。J。I嚣犏勰u单程1 一单程延时 延时一3lIs,kra一5I增mi注:在基站天线和移动台RF连接处进行时闻测量0(H)表示n十连续零的序列几=1000,0000,000,0(X)I,0100J

16、Q=100I,0000,001001000101图1系统时间序41发射机41。1频率参数4111信道间隔和指配CDMA数字集群移动台发射机所支持的信道间隔和信道划分要求参见行标800MHz CDMA lx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接口技术要求:空中接口物理层中的4111、3GPP2cS0002-APhysicalStandardforcdma2000SpreadSpecmunSystems)中的2111和基于CDMA技术的数字集群系统总体技术要求中的6节。YD玎18381-2008411 2频率容限频率容限是指移动台发射器发射指定的载频的能力。移动台应满足3GPP2cS0011-ARecommende

17、dMinimumPerformanceStandardsforedma2000 SpreadSpectrumMobile stations中的41的要求和基于CDMA技术的数字集群系统总体技术要求中的812。41-2功率输出特性有功率电平均指移动台天线接口处的电平。CDMA数字集群移动台发射机功率输出特性要求参见行标800Miz CDMA Ix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接口技术要求:空中接口物理层中的412、3GPP2cS0002一APhysicM Standard for cdma2000 SpreadSpectrum Systems)中的212和基于CDMA技术的数字集群系统总体技术要求中的912

18、。4121最大输出功率移动台应满足3GPP2CS001 1-A Recommended Minimum 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cdma2000 SpreadSpectrum Mobile Stafions中445和51的规定。当移动台仅在接入信道、增强型接入信道、反向公共控制信道或反向基本信道上发送时,并且命令其工作于最大输出功率时,应能以规定的最大功率电平发射。当移动台在不只一个下列信道工作时:反向专用控制信道、反向基本信道、反向补充信道或反向补充码信道,其输出功率可能会降低。在任何环境中,移动台的输出功率不应大于其最大功率电平。412_2输出功率限值41221

19、最小受控输出功率移动台应满足3GPP2cS001 1-A Recommended Minimum 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cdma2000 SpreadSpectrum Mobile Stafions中446的要求。41222门控输出功率412221除服务频率PUF试探期间以外的门控输出功率发射机的底噪声可能小于-60dBm123MHz,并且应小于-54dBm123MHz。移动台仅在门控开的期间才能以受控功率电平发射,此期间定义为一个功率控制组。在功率控制组之间的门控关闭期间,移动台应减小其平均输出功率,比最近门控开功率控制组期间的平均功率低至少20dB,或降低到发

20、射机底噪声电平,选择二者的较大电平。给定置个门控功率控制组,以相同的输出功率发送,则平均时间响应应在如图2所示的限值之内。全部(功率控制组) 平均输出功率的平均时间响应 (基准线)4图2脉冲包络(平均门控功率控制组)YD厂r 18381-2008本节限值适应于下列情况:当以无线配置1或2工作于可变传送速率模式(见413191);当以反向导频信道门控工作时(见41323);当发送增强型接入信道前缀或反向公共控制信道前缀时(见413423和413523);反向无线配置3、4、5和6下的反向基本信道门控。412222服务频率PUF试探期间的门控输出功率如果移动台在PUF恢复期间发送门控关功率控制组,

21、移动台应减小其平均输出功率,比PUF建立之前的功率控制组期间的平均功率低至少20dB,或降低到发射机底噪声电平,选择二者的较大电平。41223待机输出功率除在反向CDMA信道上发射之外,移动台应关闭其发射机。当移动台关闭发射机后,其输出噪声功率谱密度在其支持信道的所有频率上应小于-61dBrrdlMHz。4123受控输出功率对于输出功率调整移动台应能提供3种独立的方法:由移动台进行开环预测,移动台和基站一起进行闭环调整,以及对于无线配置3-6由基站和移动台进行码信道性能调整。平均输出功率(见4124)受控范围的精度要求对以下3种情况不适用:平均输出功率电平超过相应级别移动台(见4121)最大输

22、出功率的最小EIRP;平均输出功率电平小于最小受控输出功率(见41221);平均输入功率对于扩展速率1在123MHz CDMA带宽内超过-25dBm,或对于扩展速率3在369MHz CDMA带宽内超过-20dBm。41231预测开环输出功率在以下方程式中,对于扩展速率1平均功率是指标称CDMA信道123MHz之内的功率电平,对于扩展速率3平均功率是指标称CDMA信道369MHz之内的功率电平。偏移功率见表1。表1开环功率偏移频段类别 前向扩展速率 反向扩展速率 反向信道 偏移功率注”接入信道73反向业务信道(RC=1或2)1 1 增强型接入信道反向公共控制信道 一81510 反向业务信道(RC

23、=3或4)1 反向业务信道(RC=3或4) -7653增强型接入信道3 反向公共控制信道 一76 5反向业务信道(RC=5或6)412311在接入信道上发射时的开环输出功率移动台应以下式定义的平均输出功率电平来发送每一个接入试探42平均输出功率(dBm)=一平均输入功率(dBm)注h偏移功率常数没有单位例如,一73应相当于10l0910(10-73mW2)。注2:有INlT_PWRs和NOM_PWR_EXTs的目的是为了区分它们的应用。如果INlT PWRs为0,则应修正NOM_PWRs一16XNOM_PWR_EXTs,以提供在基站处正确的接收功率。NOM_PWRs-16NOM_PWR_EXT

24、s允许对于不同的工作环境调整开环评估过程。INIT PWRs是对第一个接入信道试探的调整,以使该试探能够以略小于需要的信号电平被接收。这是对特殊情况最保守的部分补偿,如前向和反向CDMA信道之间部分不确定的路径损耗。5YD,丁1 8381-2008+偏移功率(见表1)+干扰校正因子+NOMPWRs一16xNOM_PWR_EXTs+INrr_PWRs+PWR_LVLxPWR_STEPs此处干扰校正因子=min(max(一7一EcIO,o),7),ECIO是在先前500ms内测量的最强激活导频的每载频副,0(dB),PWR_LVL是用于功率调整的步长,是一个非负整数。在最多k个可用路径上,移动台应

25、通过获得接收的每码片导频能量E与接收的总功率谱密度(噪声和信号)的比率来确定尉,0(dB),此处k是移动台支持的解调单元数。移动台应在123MHz带宽上确定接收的总功率谱密度。在发送接入试探期间,移动台应根据平均输入功率的改变来更新平均输出功率。对于接入试探序列中并发的接入试探,移动台应根据平均输入功率、干扰校正因子和PWR_LVL的改变来更新平均输出功率。对于频段类别6,NOM_PWRs一16xNOM PWR_EXTs的授正范围为一24+7dB。INlT_PWPs参数的范围为一16至+15dB,标称值为0rib。PWR_STEPs参数的范围为07dB。由于NOM_PWRs、NOM PWR E

26、XTs、ENlT_PWRs或单个接入试探校正因子PWR STEPs,对平均输出功率调整的精度应为05dB或以dB表示的值的+20,二者取较大值。移动台对于干扰校正因子、NOM_PWRs、NOM_PWR_EXTs、INIT_PWRs和PWR_LVLxPWR STEPs所支持的总范围,频段类别6应至少为40dB。考虑到先前应用的PWR LVLxPWPSTEPs、闭环功率控制因子以及设置为0的INIT PWRs,移动台预测的开环平均输出功率可能在下式计算值的6dB之内,并且应在下式计算值的9dB之内。平均输出功率(dBm)=一平均输入功率(dBm)+偏移功率(见表1)+干扰校正因子+NOMPWRs一

27、16xNOM PWREXTs此要求应在整个NOM_PWRs一16xNOM_PWR_EXTs范围内满足(对于频段类别6,从一24dB至+7dB)。41 1231 2在增强型接入信道上发射时的开环输出功率移动台应以下式定义的平均输出功率电平来发送增强型接入前缀(见4 13 423)。平均导频信道输出功率(dBm)=一平均输入功率(dBm)+偏移功率(见表1)+干扰校正因子+EACH_NOM_PWRs+EACH_一INrrP、VRS+ 6+PwR_LVLxEACH_PWRSTEPs此处,干扰校正姻子=min(max(IC THRESs-ECIO,0),IC MAXs),ECIO是在先前500ms内测

28、6YD厂r 1 83812008量的最强激活导频的每载频尉,o(dB),PWR_LVL是用于功率调整的步长,是一个非负整数。在最多k个可用路径上,移动台应通过获得接收的每码片导频能量丘与接收的总功率谱密度(噪声和信号)的比率来确定鼠忆(dB),此处k是移动台支持的解调单元数。当接收使用扩展速率1时,移动台应在123MHz带宽上确定接收的总功率谱密度。当接收使用扩展速率3时,移动台应在369MHz带宽上确定接收的总功率谱密度。当接收使用扩展速率3时,移动台应通过对3个载频的每个多径单元的哎取和再除以厶来确定磊玩。在发送增强型接入试探期问,移动台应根据平均输入功率的改变来更新平均输出功率。对于增强

29、型接入试探序列中并发的增强型接入试探,移动台应根据平均输入功率、干扰校正因子和PWR_LVL的改变来更新平均输出功率。在增强型接入信道前缀发送后,接收到第一个有效功率控制比特之前,移动台应以下式定义的平均输出功率发送反向导频信道。平均导频信道输出功率(dBm)=一平均输入功率(dBm)+偏移功率(见表1)+干扰校正因子+EACH_NOM PWRs+EACH_INlT_PWRs+PWR_LVLEACH_PWR_STEPs如果对增强型接入信道激活闭环功率控制,则在接收完第一个有效功率控制比特后,移动台应以下式定义的平均输出功率在增强型接入头和增强型接入数据期间发送反向导频信道。平均导频信道输出功率

30、(dBm)=一平均输入功率(dBm)+偏移功率(见表1)+干扰校正因子+EACH NOM PWRs+EACH_INlT_PWRs4-PWR LVLxEACH_PWR_STEPs+所有闭环校正数值的总和在接收第一个有效功率控制比特之后,移动台不应改变其干扰因子。EACH_NOM_PWRs校正的范围是一16至+15dB。参数EACH_INIT PWRs的范围是一16至+15dB,标称值为0。参数EACH_PWR_STEPs的范围是0至7dB。由于EACH_NOM_PWRs、EACH_NOM_PWRs或增强型接入试探校正因子EACH_PWR_STEPs对平均输出功率调整的精度应为05dB或以dB表示

31、的值的蛆O,二者取较大值。移动台对干扰校正因子、EACH NOM PWRs、EACHINITPWR”PWRJLxEACH_PWRSTEPs和闭环功率控制因子(如果提供)所支持的总范围,频段类别6应至少为_+40dB。考虑到先前应用的PWR_LVLxEACH_PWR_STEPs、闭环功率控制因子以及设置为0的EACH INIT_PWRs,以及移动台仅在反向导频信道上发送,移动台预测的开环平均输出功率会在下式计算值的+6dB之内,并且应在下式计算值的+9dB之内。平均输出功率(dBm)=7YD厂r 18381-2008一平均输入功率(dgm)+偏移功率(参见表1)+干扰校正因子+EACH NOM_

32、PWRs此要求应在整个EACH_NOM_PWRs范围内满足(从一16dB至+15dB)。412313在反向公共控制信道上发射时的开环输出功率当工作于预留接入模式,移动台应以下式定义的平均输出功率来发送反向公共信道前缀(见413523)。平均导频信道输出功率(dBm)=一平均输入功率(dBm)+偏移功率(见表1)+干扰校正因子+NOM_PWR_RCCCHs+INIT_PWR_RCCCHs十PRE虼cORRECTIONS+6此处干扰校正因子=rain(max(IC THRESs-ECIO,o),TC_MAXs),ECIO是在先前500ms内测量的最强激活导频的每载频乓,0(dB)。在最多k个可用路

33、径上,移动台应通过获得接收的每码片导频能量Ec与接收的总功率谱密度(噪声和信号)的比率来确定磊仉(dB),此处k是移动台支持的解调单元数。当接收使用扩展速率1时,移动台应在123MHz带宽上确定接收的总功率谱密度。当接收使用扩展速率3时,移动台应在369MHz带宽上确定接收的总功率谱密度。当接收使用扩展速率3时,移动台应通过对3个载频的每个多径单元的臃取和再除以,0来确定。,0。当移动台在增强型接入信道开始工作后,应将PREv_cORRECTIONS设置为PWR_LVLxEACH PWR STEPs+闭环功率控制因子(如果提供)。当在预留接入模式中发送反向公共控制信道前缀之后,并且在接收到第一

34、个有效功率控制比特之前,移动台应以下式定义的平均输出功率发送反向导频信道。平均导频信道输出功率(dBm)=一平均输入功率(dBm)+偏移功率(见表1)+干扰校正因子+NOM_PWR_RCCCHs+IN兀PWR_RCCCHs+PREV_CORRECTIONS当在预留接入模式中接收第一个有效功率控制比特后,移动台应以下式定义的平均输出功率发送反向导频信道。平均导频信道输出功率(dBm)=一平均输入功率(dBm)+偏移功率(参见表1)YD厂r 183812008+干扰校正因子+NOM_PWR RCCCHs+INIT_PWR_RCCCHs+PREV_CORRECTIONS+所有闭环校正数值的总和(dB

35、)当在预留接入模式中发送反向公共控制信道前缀之后,并且在接收到第一个有效功率控制比特之前,移动台应以下式定义的平均输出功率发送反向导频信道。平均导频信道输出功率(dBm)=一平均输入功率(dBm)+偏移功率(见表1)+干扰校正因子+NOM PWR_RCCCHs+INlT_PWR_RCCCHs+PREV_CORRECTIONS当移动台工作于专用接入模式中,则应以下式定义的平均输出功率发送反向公共控制信道前缀(见4I3523)和反向导频信道。平均导频信道输出功率(dBm)=一平均输入功率(dBm)+偏移功率(见表1)+干扰校正因子+NOM_PWR RCCCHs+INITPWRRCCCHs+PREV

36、 CORRECTIONS+6+所有闭环校正数值的总和(dB)移动台应设置PREVcORRECTIONS为DAM_CORRECTIONs。在接收第一个功率控制比特之后,移动台不应改变其干扰因子。NOM_PWR RCCCHs校正的范围是一16至+15dB。参数INrrPwR_RCCCHs的范围是一16至+15dB,标称值为0。由于NOM_PWR_RCCCHs或NOM_PWR_RCCCHs对平均输出功率调整的精度应为05dB或以dB表示的值的20,二者取较大值。参数DAM CORRECTIONs的范围是0至+31dB。移动台对于干扰校正因子、NOM_PWR_RCCCHs、INIT_PWR_RCCCH

37、s、PREV_CORRECTIONS和闭环功率控制因子所支持的总范围,频段类别6应至少为_+40dB。考虑到先前应用的闭环功率控制因子以及设置为0的INlT_PWR RCCCHs,以及移动台仅在反向导频信道上发送移动台预测的开环平均输出功率会在下式计算值的_+6dB之内,并且应在下式计算值的_-9dB之内。平均导频信道输出功率(dBm)=一平均输入功率(dBm)+偏移功率(见表1)9YD厂r 18381-2008+干扰校正因子+NOM_PWR_RCCCHs+PREVCORRECTIONS此要求应在整个NOM PWR RCCCHs范围内满足(从一16dB至+15dB)。412314无线配置1或2

38、,在反向业务信道上发送时的开环输出功率在无线配置1或2中,移动台应以下式定义的平均输出功率在反向基本信道上发射。平均输出功率(dBm)=一平均输入功率(dBm)+偏移功率(见表1)+干扰校正因子+ACC_CORRECTIONS+RLGAIN_ADJs此处干扰校正因子=min(max(一7一EcIO,O),7),ECIO是在先前500ms内测量的最强激活导频的每载频鼠仉(dB)。在最多k个可用路径上,移动台应通过获得接收的每码片导频能量最与接收的总功率谱密度(噪声和信号)的比率来确定蹦,0(dB),此处k是移动台支持的解调单元数。移动台应在123MHz带宽上确定接收的总功率谱密度。如果在使用反向

39、业务信道之前的最后一个信道是接入信道,则移动台应设置ACC CORRECTIONS为NOM_PWRs一16xNOM PWR_EXTs+INlT_PWRs+PWR_LVLxPWR_STEPs。如果在使用反向业务信道之前的最后一个信道是增强型接入信道,则移动台应设置ACC CORRECTIONS为EACH NOM_PWRs+EACH INIT_PWRs+PWRJLx EACH_PWR_STEPs+所有闭环校正数值的总和(dB)(如果提供)。如果在使用反向业务信道之前的是后一个信道是反向公共控制信道。则移动台应设置ACC_CORRECTIONS为NOM_PWR RCCCHs+LNrr_PWR_RCC

40、CHs+PREV_CORRECTIONS+所有闭环校正数值的总和(dB)(如果提供)。在接收到第一个有效功率控制比特之后,移动台应以下式定义的平均输出功率发送。平均输出功率(dBm)=一平均输入功率(dBm)+偏移功率(见表1)+干扰校正因子+ACC CORRECTIONS+RLGAIN_ADJs+所有闭环校正数值的总和(dB)+10109lo(1+NUM_RSCCH)(dB)此处NUM_RSCCH是移动台发送的反向补充码信道数。其数值范围为O一7。在接收第一个功率控制比特之后,移动台不应改变其干扰因子。移动台对于干扰校正因子、ACC CORRECTIONS、RLGAIN ADJs和闭环功率控

41、制因子所支持的总10YD厂r 18381-2008范围,频段类别6应至少为_-40dB。在PUF脉冲期间,平均输出功率应按下式定义。平均输出功率(dBm)=一平均输入功率(dBm)+偏移功率(见表1)+干扰校正因子4-ACC_CORRECTIONS+RLGAIN_ADJs+所有闭环校正数值的总和(dB)+PUF玳rr PWRs+CURRENT PUF_PROBEs PUF_PWR_STEPs对于早于PUF脉冲之前的功率控制组,移动台不应增加PUF脉冲的功率。移动台平均输出功率在PUF脉冲开始之后应达到PUF脉冲功率,并且在PUF脉冲的第一个功率控制组之后应达到PUF脉冲功率。在服务频率上发送完

42、PUF脉冲之后,移动台平均输出功率应在PUF脉冲恢复期间的第一个功率控制组后恢复为门控开或门控关时的电平。在PuF目标频率上发送PUF脉冲之后,在PUF恢复期间的第一个功率控制组后,移动台应关闭其发射机。在PElF脉冲期间,移动台应能从标称输出功率增加到最大输出功率。在PUF脉冲之后,移动台应立即将其输出功率降至标称功率或相应的门控关功率电平。PUF INIT_PWRs的范围为0至63dB。PUF PWR_STEPs的范围为0至31dB。CURRENT PUT PROBEs的范围为l至16。除非调整后的移动台平均输出功率超过其最大功率,因PUF烈rr PWRs+(CURRENT_PUF_PRO

43、BEsxPUF_PWR STEpS)对平均输出功率调整的精度应为以dB表示的数值的13或l3dB,二值取大者。如果移动台的输出功率超过其最大输出功率,则输出功率应在其最大输出功率的3dB之内。如图3所示。功率电平上限 叫 卜_1 25ms1PcG_ 卜 Max13(X)引皿平PUF脉冲的第一个PUF脉冲的最后功率控制纽 一个功率控制组注:X=PUF_INIT_PWRs+(CURRENTPUF_PROBEsXPUF PWR_STEPs)图3 PUF包络示意412315无线配置3、4、5或6,在反向业务信道上发送时的开环输出功率当无线配置3、4、5或6在反向业务信道上发送时,移动台应以下式定义的平

44、均输出功率在反向导频信道上发射。平均导频信道输出功率(dBm)=YD厂r 1 8381-2008一平均输入功率(dBm)+偏移功率(参见表1)+干扰校正因子+ACCCORRECTIONS+RLGhtN_hDJs此处干扰校正因子=min(max(IC_THRESs-ECIO,O),7),ECIO是在先前500ms内测量的最强激活导频的每载频既,o(dB)。在最多k个可用路径上,移动台应通过获得接收的每码片导频能量Ec与接收的总功率谱密度(噪声和信号)的比率来确定蹦,0(dB),此处k是移动台支持的解调单元数。当接收使用扩展速率1时,移动台应在123MHz带宽上确定接收的总功率谱密度。当接收使用扩

45、展速率3时,移动台应在369MHz带宽上确定接收的总功率谱密度。当接收使用扩展速率3时,移动台应通过对3个载频的每个多径单元的E取和再除以厶来确定匠以。如果在使用反向业务信道之前的最后一个信道是接入信道,则移动台应设置ACC_CORRECTIONS为NOM_PWRs-16xNOM_PWR_EXTs+INlT_PWRs+PWR_LVLxPWR_STEPs。如果在使用反向业务信道之前的最后一个信道是增强型接入信道,则移动台应设置ACC_C:ORRECTIONS为EACH_NOM_PWRs+EACH_INlT PWRs+PWR LVLx EACH_PWR_STEPs+所有闭环校正数值的总和(dB)(

46、如果提供)。如果在使用反向业务信道之前的最后一个信道是反向公共控制信道,则移动台应设置ACC_CORRECTIONS为NOM_PWR RCCCHs+INrr_PWR_RCCCHs+PREV_CORRECTIONS+所有闭环校正数值的总和(dB)(如果提供)。在接收到第一个有效功率控制比特之后,移动台应以下式定义的平均输出功率发送。平均导频信道输出功率(dBm)=一平均输入功率(dBm)+偏移功率(见表1)+干扰校正因子+ACC_CORRECTIONS+RLGAlN_ADJs+所有闭环校正数值的总和(dB)在接收第一个功率控制比特之后,移动台不应改变其干扰因子。移动台对于干扰校正因子、ACC_CORRECTIONS、RLGAIN_ADJs和闭环功率控制因子所支持的总范围,频段类别6应至少为_+40dB。41232闭环输出功率对于增强型接入信道和反向公共控制信道上闭环功率的调整(与开环预测相关),移动台应根据其在前向公共功率控制信道上接收的每个有效功率控制比特调整其平均输出功率电平。每单个功率控制比特的平均输出功率的标称变化应为ldB。对于反向业务信道上闭环功率的调整(与开环预测相关),移动台应根据其在前向基本信道或前向专用控制信道上接收的每个有效功率控制比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行业标准 > YD通信行业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