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43.040.60 T 26 道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4167-2013 代替GB14167-2006 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ISOFIX固定点系统及上拉带固定点Safety-beIt anchorages, ISOFIX anchorages systems and ISOFIX top tether anchorages for vehicles 2013-05-07发布2014-01-01实施飞r叫酌AUJ呻叫阿EJV/扒押KF呻MF;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夜总局也士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Q(.IJ GB 14167-2013 目次前言.m l 范围.2
2、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技术要求.4 5 试验方法6 标准实施过按期.附录A(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章条编号与ECER14章条编号对照.14 附录B(规范性附录)ISOFIX固定点系统及ISOFIX上拉带固定点.15附录C(规范性附录)机动车乘坐位置H点和实际靠背角的确定程序. 26 附录D(规范性附录)固定点最低数量和下固定点位置.34 附录E(规范性附录)有效固定点的位置.35 附录F(规范性附录)人体模块示意图.37 附录G(规范性附录动态试验一一静态试验的替代试验. . 39 附录H(规范性附录)假人规格.41 I GB 14167-2013 .a.&. .a.,. 目U1=1
3、本标准的第4章、第5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本标准按照GB/T1.1二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GB14167-2006(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儿本标准与GB14167-2006(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的主要差异有z一一标准名称改为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ISOFIX固定点系统及上拉带固定点儿一一-改变了标准的适应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和儿童约束系统的ISOFIX固定点系统及其上拉带固定点的位置、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安装了前向和后向座椅成年乘员用安全带安装固定点的M和N类车辆。 本标准也适用于安装了用于儿童约束系统的ISOFIX固定点系统及上拉带固定点的M
4、1和N1类车辆。一一增加了对ISOFIX系统固定点的一般要求(本版的4.1)。一一更改了固定点的最低数量要求(本版的4.2,前版的4.2)。一一增加了ISOFIX试验方法(本版的氏的。一一增加了规范性附录C,采用ISO6549: 1999所述H点装置。一一增加了规范性附录H,将原资料性附录G改为资料性附录Ao本标准与ECER14 Rev. 4/ Amend. 2(3. 5t)、M33d 3或23或23或22 N1 3 3或23或2b2 2 N2、N33 2 3或2b2 2 a参见4.2.1.3(若座椅在通道内侧,允许2个固定点)。b参见4.2.1.4(若风窗玻璃在基准区外,允许2个固定点c参见
5、4.2.1.5(基准区若无任何部件,允许2个固定点。d参见4.2.1.7(对双层客车中上层座椅的特殊要求。表D.2下固定点角度座椅M1类车辆非M1类车辆带扣侧(a2) 450_800 300-80。非带扣侧(al) 300-80。300_800 角度为定值500_700 500-70。前排长条座椅带扣侧(a2)450-80。200_800 长条座椅非带扣侧(al) 300_800 200-80。座椅靠背角20。的可调座椅al :200_8000 200_800 a2 : 450 _800 后排座椅e300_800 200-80吨折叠座椅无安全带固定点要求,若有固定点,见相应的前排或后排角度要求
6、a若角度不为恒定值,见4.3.2.10b M2和M3类车辆为450-9000c包括外侧和中间乘坐位置。34 E. 1 定义附录E(规范性附录)有效固定点的位置GB 14167-2013 E. 1. 1 H点为基准点,应按附录C规定的程序确定aH点为对应座椅每一正常使用位置确定的,对应于H点的参考点。R点为座椅基准点。E. 1. 2 L1和Lz点为安全带F有效固定点。E. 1.3 C点位于R点铅垂上方450mm处,如果按E.1.5定义的距离S不小于280mm.且制造商选用4.3.3.3规定的换算公式BR=260mm+O.邸,则C和R之间的铅垂距离应为500mm. E. 1.41和均为R点分别通过
7、L1点和Lz点,且垂直于车辆纵向中心面的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E. 1. 5 S为安全带上有效固定点至平行于车辆纵向中心平面的基准平面P的距离(mm).P平面的位置规定如下pa) 如果乘坐位置是由座椅形状确定的.P平面即为座椅的中心平面;b) 在不能确定乘坐位置的情况下z对于驾驶员座椅,P平面为通过方向盘中心且平行于汽车纵向中心面的铅垂平面(可调式方向盘应位于正中位置);对于前排外侧乘员座椅.P平面应为与驾驶员座椅的P平面对称的平面p对于后排外侧乘员位置的P平面,应为与车辆纵向平面的距离为A的平面,由制造商按下述条件确定21) A注200mm(仅供2人乘坐的长条座椅); 2) A注300mm
8、(供2人以上乘坐的长条座椅)。E. 2 位置安全带有效固定点的位置见图E.l和图E.2。35 GB 14167-2013 4.1.4规定的距离躯干线4.3.3.7b)规定的附加固定点范围L一一 躯干基准线注:Mt和Nt类车后排中间乘坐位置为240mm. 圄E.1安全带有效固定点的范围圄E.2上有效圄定点范围36 单位为毫米N Y R50 a) 49R trYl) 19直径50R 附录F(规范性附录人体模块示意圄50R JJJ c) 49R (TYP) 圄F.1 下人体模块P b) 510 l l GB 14167-2013 单位为毫米 鸣阳37 GB 14167-2013 与固定点连接的织带盖
9、雹蹦p1厚m ku na 圄F.2上人体模块注2为了固定拉带,可通过糟加两个棱边和/或螺栓的方式改动肩带的牵引装置,目的是在试验中,避免拉带松脱。38 GB 14167-2013 附录G(规范性附录)动态试验一一静态试验的替代试验G.1 概述本附录的动态试验可代替5.3和5.4。本试验适用于所有的乘坐位置都装用带躯干限载功能的三点式安全带的座椅组,其中包括有一个乘坐位置的安全带上固定点在座椅结构上。制造者可选择进行动态试验或静态试验。G.2 要求G.2.1 试验后,固定点及周围区域应无破裂。允许限载功能有一定的破坏。4.3.2.5规定的下有效固定点的最小空间和4.3.3.6对上有效固定点的要求
10、,应与下面的要求结合起来考虑。对总质量不大于2500 峙的Mr类车辆,若上固定点在座椅结构上,试验后的前向位移应在通过R点和C点的横向平面以内(见附录E图E.l)。对非Mr类车辆,上固定点的前向位移不应超出R点平面前倾10。的范围。G.2.2 试验后,所有座椅上的乘员不借助工具仍应能利用位移和锁止机构逃离车辆。G.3 动态试验条件G.3.1 总则5. 1的试验条件同样适用于本试验。G.3.2 安装和准备G. 3. 2.1 滑幸滑车结构应保证试验后不变形,碰撞时,垂直方向的偏离不大于50,水平方向的偏离不大于20。G.3.2.2 草身构件的固定按5.2的要求,将与座椅固定装置及安全带固定点相关的
11、车辆基本结构固定在滑车上。G.3.2.3 约束系统G. 3. 2. 3.1 约束系统(座椅总成、安全带总成和限载装置)应按制造要求固定在车身构件上,与试验座椅相对方向的车内部件如仪表板、座椅等)可安装在滑车上。如果有前方气囊,应断开触发装置。G.3.2.3.2 除座椅总戚、安全带总成和限载装置外的某些约束系统的元件可不安装在台车上F应制造商要求并经检验机构同意时可用等效零件替代。等效零件的尺寸与原件相近,其结构应选对试验结果影响最恶劣的型式。G.3.2.3.3 按5.1.2调节座椅,应选择最不利于固定点强度的位置,同时兼顾车内假人的安放。G.3.2.4假人满足附录H规定的假人应安放在每一试验乘
12、坐位置上,并系上安全带。39 GB 14167-2013 G.3.3 试验方法G. 3. 3.1 试验时,滑车速度为50km/h,滑车减速度应在GB14166规定的范围内。G.3.3.2 附加的约束装置(如预紧装置,但气囊除外)应按制造说明书的要求起爆。G.3.3.3 安全带固定点的位移不应超出G.2.1规定的范围。40 假人规格见图H.l。坐高侧视图质量坐高臀宽臀圄腰围胸厚胸围肩高尺寸公差注s等同于95百分位的混合E型假人。附录H(规范性附录)假人规格前视图97.5 kg士5kg 965 mm 415 mm 1200 mm 1080 mm 265 mm 1 130 mm 680 mm 土5%
13、圈H.l假人规格尺寸GB 14167-2013 的-ON|h石-mo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自OFIX固定点系统及上拉带固定点GB 14167-2013 国由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13)北京市西城区三里凋北街16号(10004日网址总编室:(010)64275323发行中心:(010)51780235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X 1230 1/16 印张3字数84千字2013年9月第一版2013年9月第一次印刷铸书号:155066. 1-47378定价42.00元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10107打印日期:2013年10月21日F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