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384-2007 煤矿立井井筒及硐室设计规范.pdf

上传人:刘芸 文档编号:172888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DF 页数:129 大小:1.7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50384-2007 煤矿立井井筒及硐室设计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GB 50384-2007 煤矿立井井筒及硐室设计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GB 50384-2007 煤矿立井井筒及硐室设计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9页
GB 50384-2007 煤矿立井井筒及硐室设计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9页
GB 50384-2007 煤矿立井井筒及硐室设计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9页
亲,该文档总共1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P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3842007煤矿立井井筒及硐室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coal mine shaft and chamber20070124发布 20070801实施宰华芰民金和星国萎质:监暑检萎检差总詈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煤矿立井井筒及硐室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coal mine shaft and chamberGB 50384-2007主编部门:中国煤炭建设协会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0 7年8月1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北 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

2、部公告第566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煤矿立井井筒及硐室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煤矿立井井筒及硐室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384 2007,自2007年8月】日起实施。其中,第536(3)、541(1、3)、621(1、5)、638(】、3)、6321(1)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oo七年一月二十四日刖 昂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第批)”的通知建标函20051 24号文的要求,由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编制而成。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认

3、真分析、总结和吸取了多年来我国煤炭系统立井井筒和硐室设计、施工的实践经验引入了经实践检验已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及新的科研成果。征求意见稿提出后,以多种形式广泛征求了设计、科研教学、建设、管理等单位的意见,对有关问题进行了修改最后经组织审查定稿。本规范共7章,9个附录。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主要符号,基本规定,材料,井简装备,井筒支护,硐室等。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煤国际T程集团南京设计院负责具体内容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设计、施丁、生产实践,注意总结经验和积累资料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

4、寄交中煤国际丁程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浦东路20号;邮编:21 0031;传真:02585046441),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主编单位:中煤国际丁程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参编单位:安徽理工大学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主要起草人:李现春林鸿苞江新春孔祥国陈长臻陈招宣赵汝顺王经东王仲民吴文彬1周秀忠由胜武陈元艳黄忠于为芹刘晓群李吉太翟坊中123456总 则术语、主要符号-21术语2 2主要符号基本规定材 料41混凝土-42钢筋-43钢材一44玻璃钢45其他常用材料井简装备-一51井筒平面布置。5 2钢丝绳罐道53刚性罐道和罐道梁-54梯子间55

5、过放保护和稳罐装置56管路及电缆的敷设-井筒支护-61普通法凿井井筒支护62冻结法凿井井筒支护63钻井法凿井井筒支护64沉井法凿井井筒支护65帷幕法凿井井筒支护目 次(1)(2)(2)(3)(8)(1 0)(1 0)(1 1)(1 2)(1 2)(1 4)(1 6)(I 6)(1 6)(1 7)(2I)(2 2)(2 4)(2 6)(2 6)(31)(3 5)(4 3)(4 8)17硐 室71马头门-7 2井底煤仓及箕斗装载硐室 -7 3箕斗立井井底清理撒煤硐事74罐笼立井井底水窝及清理 75立风井井KI及井底布置附录A土的平均物理、力学性质指标附录B岩石物理力学性质附录C混凝土井壁内力及承载

6、力计算附录D井塔(架)影响段井壁计算附录E法兰盘的连接及计算附录F不均匀压力作用下的井壁圆环内力及钢筋配筋计算附录G半球和削球式井壁底计算附录H半椭圆回转扁球壳井壁底计算附录J 钻井法凿井井筒钢板 混凝土复合井壁计算本规范用词说明-附:条文说明-(8 o)(8 4)12;7O,208555555666771总 则1o1 为统一煤矿立井井筒、井筒装备及相关硐室丁程设计标准,提高设计质量,特制定本规范。io2本规范适用于煤矿立井井筒及相关硐室工程的设计。1o3煤矿立井井筒及硐室设计,应体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积极推广应用经过实践检验成熟的科研成果,因地制宜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

7、料提高设计的综合效益。1o4煤矿立井井筒及硐室工程设计,必须具有符合设计要求的井筒检查钻孔资料,根据有关资料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最优方案。1o5煤矿立井井筒及硐室丁程所采用材料的性能、规格、质量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1o6煤矿立井井筒及硐室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主要符号21术 语211罐道guide罐道是立井井筒中提升容器运行的导向设施。常用的柔性罐道有钢丝绳罐道,刚性罐道有钢轨罐道、型钢组合罐道、冷弯方型型钢罐道、冷拔方管型钢罐道、玻璃钢复合罐道、木罐道等。212冲积层alluvium覆盖于基岩之上的第四系、未成岩的第三系地层。213单层井

8、壁singlelayer lining井壁为一层钢筋混凝土、混凝土或由钢板和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复合而成的构筑物,随井筒分段掘进后现浇筑或在地面预制而成。其厚度和强度应能承受临时荷载及永久地压的作用。214双层井壁doublelayer lining由外层井壁和内层井壁组合而成。外层井壁由上而下随井筒短段掘砌至一定深度,内层井壁由下而上浇筑。外层井壁应能承受冻结压力的作用;内层井壁应能承受静水压力的作用;内、外层井壁的厚度和强度应能承受永久地压及竖向附加力的作用。215竖向附加力add load of vertical地层因疏水等原因产生沉降而作用于井壁上的竖直向下的力。216荷载标准值ch

9、aracteristie value of load未考虑结构安全系数的荷载值。217荷载计算值effective value of load标准荷载乘以安全系数后的荷载值。218承载力loadcarrying2井壁承受荷载(或内力)的能力。219薄壁圆筒thin shell tube壁厚与内半径之LI,于规定数的圆筒。立井井筒中,井壁厚度与井筒井壁中心半径r。之比小于lo(即孝300 204钢筋保护层(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Ri度,内缘钢筋宜为50mm;夕h缘钢筋宜为70ram。6I1l 井壁纵向承载力应按下式计算:Qz,k,。A。+,A。 (6111)式巾A。 竖向钢筋横截面积(m

10、2);A。计算截面井壁横截面面积(m2);,普通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MNm2)。6112井塔(架)影响段井壁应按本规范附录D的规定计算。6I13基岩段井筒的井壁厚度可按以下规定确定:1按类比法确定。2采用表6113推荐的经验数值。3有条件时,可按本规范第613条、618条及附录c巾C11和C12中有关公式计算。表6113基岩井壁厚度经验数值井筒直径 井壁厚度(mm) 壁后充填厚度混凝土 料石 混凝土砌块3 04 5 3003504 55 0 350400 混凝土砌块、料石井壁5 06 0 4004 50 500 的壁后充填为1 00ram;6 07 0 450500 现浇混凝土为07 08 0

11、 500注:l本表厚度不包括壁后充填。2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 5。3本袅适用于深度不大于600m的井筒对于深度大于600m的井筒可适加大井壁厚度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3062冻结法凿井井筒支护621冻结法凿井井筒支护应符合下列规定:1 冻结法凿井井筒掘砌深度必须进入稳定基岩定距离作为壁基。壁基高度由计算确定,并不应小于10m。2采用如图621所示井壁结构形式时,壁基高度应按下式计算:习 4 4: q -日4+l i可 井1 a 。: 夕 草心线R,日4二 rnw(R。)A j414一、q日4、沁 Lr稿 薅:窖j+L旯。R l图621壁基、壁座高度计算简图外井壁;2一冲积层;3泡沫塑料板

12、;4基岩5内井壁;6塑料夹层;7壁基;8壁座Hb型虹哗豪等皋业z小,式中H。壁基高度(m)5G一一壁基以上井筒内、外井壁的计算重量(MN);t壁基以上井筒所受到的竖向附加力计算值(MN);r 井筒内半径(m);R。外井壁内半径(m);尺一外井壁(壁基)外半径(m);RF基岩段井壁外半径(m);G。每延米壁基的计算重量(MN);ra壁基下部围岩容许压应力(MPa);坚硬致密的岩层,d=3035MPa;中等硬度的岩层,口=25MPa;软岩层,d一20MPa;J。 壁基外缘与围岩的黏结强度(MPa),d。一0520MPa,混凝土强度等级高、围岩岩性好,a。取上限,反之取下限。3冻结法凿井井简掘砌深度

13、应在井筒冻结深度之上58m,井筒净直径、井筒冻结深度较大时,可适当加大。4冻结法凿井的井筒宜采用复合井壁、双层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井壁支护。5冻结法凿井井筒掘砌的底部必须将一定高度的内、钋层井壁整体浇筑作为壁座。6整体壁座应符合下列规定:1)壁座的结构形式应根据围岩强度、壁座所承受的荷载、井壁结构形式等经计算确定。2)采用如图621所示井壁及壁座的结构形式时壁座厚度不应小于内、外层井壁厚度之和;其高度应按下式计算,但不应小于4m。门bF等可(6212)r nw LJl J式中 。内外井壁整体浇筑段高度(m);G。整体浇筑段以上井筒内井壁的计算重量(MN);r。内井壁外半径(ITI); 混凝土容许

14、抗剪强度(MNm2)。3)内、外层井壁整体浇筑部分以下井壁应渐变至正常基岩段井壁厚度。327冻结壁与现浇混凝土外层井壁之间,宜根据冻结壁的位移量铺设2575mm厚的泡沫塑料板。8宜在内外层井壁之间铺设塑料夹层,厚度以1530mm为宜,也可铺设二层柔韧性较好的沥青油毡。9冻结段井筒双层井壁之间宜进行注浆防水。10冻结段井筒内层、外层井壁厚度均不应小于300ram。622冻结法凿井井壁钢筋配置应同时满足以下要求:1 井壁配筋率应根据计算确定。最小配筋率应符合本规范第6110条有关规定。2竖向钢筋宜优先选用直螺纹或锥螺纹连接,连接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OJ 107中有关规

15、定的最高等级;钢筋搭接长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有关规定。3钢筋间距宜控制在150330mm。构造钢筋配置应符合本规范表6110规定。623井壁所受径向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1 内、外层井壁整体所受径向荷载标准值计算:1)均匀荷载标准值应按本规范6131式计算。2)不均匀荷载标准值:PA kPk (623一1)PBkPAk(1+p) (6232)式中区冲积地层不均匀荷载系数冻结法凿井时,且一0203。2 内、外层井壁分别承受的径向荷载标准值计算:1)内层井壁荷载标准值:Pnk一001k:H (623 3)式中P。一一内层井壁所承受的荷载标准值(MPa);k:

16、荷载折减系数,一般取081100;001水的似重力密度(MNm3)。332)外层井壁荷载外层井壁承受的冻结压力Pd。可按本规范表623选取。表623不同深度黏土层的冻结压力标准值表土层深度(m) 200400l冻结压力Pdk(MPa) 12l 5 1 51 8 0 01H (0 0ln012)H注:表中H为冲积地层探厦(m)。624井壁所受的竖向荷载标准值应按本规范6141式计算。625井塔荷载应按本规范第615条执行。626冻结法凿井井筒支护强度应满足下列要求:l 井筒支护强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承受径向均匀荷载的作用。2)承受径向不均匀荷载的作用。3)承受竖向荷载的作用。4)保证井筒整体的

17、稳定性。2内层井壁强度应满足作用在内层井壁上荷载的要求。3外层井壁强度应满足冻胀荷载作用力及井壁吊挂、抗裂、稳定性计算的要求。4当井塔直接支承在井筒上时,井塔影响段井筒必须采用经计算确定的双层钢筋混凝土井壁结构。627 冻结法凿井井筒的井壁结构承载力设计应采用本规范式(616一1)和式(6162)。628 冻结法凿井井壁不同受力状态下的安全系数选取应符合表302的规定。629冻结法凿井井筒的井壁厚度应按下式计算初步拟定:f厂F_9“l万。1 J混凝土井壁:f。一085,c钢筋混凝土井壁:,s一09(f。+n。f;)34(6291)(6292)PhPk (6294)式中P计算处作用在井壁上的设计

18、荷载计算值(MPa)。根据不同受力状况,采用冻土压力、均匀水土压力、静水压力等相应的荷载计算值。6210均匀压力作用下的井壁圆环内力及承载力应按本规范附录C中C11的规定计算。6211 不均匀压力作用下的井壁整体圆环内力及承载力应按本规范附录C中c12的规定计算。6212井壁纵向承载力应按下列规定计算:1 井壁在自重力和附加力等共同作用下的纵向承载力应按本规范第6111条的有关规定计算。2外层井壁在吊挂力作用下的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Nd,vA: (6212 1)Ndk=yhhd(R;。一R;。) (62122)NdhNdk (6212-3)式中 N。井壁吊挂力的计算值(MN);普通钢筋抗拉

19、强度设计值(MNm2);N一井壁吊挂力的标准值(MN);hd井壁吊挂段高(m),取h d一1520m;yh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的重力密度(MNm3)。6213井塔(架)影响段井壁应按本规范附录D的有关规定计算。6214井壁环向稳定性应按本规范附录c中C2的规定计算。6215三向应力作用下井壁的承载力可按本规范附录c中的C3的规定计算。63钻井法凿井井筒支护631钻井法凿井的井壁结构应按所受地压进行设计,并应考虑竖向荷载对井壁的影响;井壁底应按井壁悬浮下沉时所受到的内35外压力进行设计。632井筒支护深度必须进入不透水的稳定基岩,进入深度应根据所需抵抗井壁下滑的围抱力等因素确定,但不得小于10

20、m。633提升井筒设计净直径应按下列规定计算。1 当井筒中心的坐标可按成井实测位置调整时:D。一D,+H口 (633 1)2当井筒中心的坐标不允许按成井实测位置调整时:D,一D,+2H-” (633 2)式中 D。井筒净断面的设计直径(m);D,井筒净断面的有效直径(m);H井壁设计深度(m);设计采用的成井偏斜率(fro)提升井口o4;非提升井O8。634根据井筒支护材料及结构不同,井壁结构可分为钢筋混凝土井壁和钢板混凝土复合井壁等类型,应优先选用钢筋混凝土井壁。635钢筋混凝土井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小于C30;受力钢筋宜采用HRB335级、HRB400级、RRB400级钢筋,联系筋可采用

21、HPB235级钢筋;法兰盘宜采用Q235钢。636钢板一混凝土复合井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5;受力钢筋宜采用HRB335级、HRB400级、RRB400级钢筋,联系筋可采用HPB235级钢筋;钢板筒宜采用Q235钢或1 6Mn钢,钢板厚度除满足计算要求外,还应预留有2mm的腐蚀层,钢板厚度宜为1 550mm。637钢板一混凝土复合井壁根据钢板位置不同可分为内层钢板和外层钢筋混凝土复合井壁、双层钢板和混凝土夹层复合井壁等。设计中应根据地压大小、井筒特征、技术经济因素等合理选用。638 内层钢板筒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l钢板筒内侧必须进行防腐蚀处理。2钢板筒外侧应设置锚固件。363必须设置

22、若干个直径1020mm的泄水孔。4泄水孔孔间距以25m为宜。639井壁的节高应按提吊设备能力确定,并应与井筒装备罐道粱层间距相适应除最上部一节外,最小节高不宜小于3m,宜控制在358m。6310每节井壁应设上法兰盘和下法兰盘。法兰盘可采用单钢板法兰盘、型钢法兰盘和梁板式法兰盘等型式。单钢板和梁板式法兰盘板厚不宜小于15ram,型钢法兰盘槽钢型号不宜小于l 6号普通槽钢,角钢宜选用边长80lOOmm的角钢。加劲肋板厚度不宜小于lOmm,间距宜为200300ram。6311 井壁应进行节间注浆,并应在钢筋混凝土井壁的下法兰盘上留设注浆管在钢板混凝土井壁的下端留有节问注浆孔;当钢筋混凝土井壁采用节间

23、注浆时,法兰盘内外缘应采用连续焊缝焊接;当井壁非节间注浆时可在法兰盘外缘采用连续焊缝焊接在内缘采用螺栓连接。6312当井筒深度小于400m时,自马头门上方不少于1 5m范围内,继续掘进的井筒,在井壁底上方不少于25m范围内和井壁底应设检查孔;当井简深度大于400m时在马头门或井壁底结构上方预留壁后检查孔的范围应适当加大。检查L应沿井壁周圈均匀布置,每个水乎不应少于4个,水平问高差不应大于5m,上下水平孔位应居中错开,并应保证马头门上方有孔。6313井壁底结构形式应根据井筒深度、提吊设备能力、施工捣固混凝土的质量水平、模壳加工难易程度等因素选择,宜选用削球壳、半球壳和半椭圆回转扁球壳等形式,其厚

24、度宜与井壁厚度相同。6314井壁和井壁底中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40mm。6315井壁钢筋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4;井壁环向钢筋间距不宜小于l 50ram,竖向钢筋间距不宜小于220ram;竖向钢筋两端应与井壁法兰盘焊接。376316井壁底结构组合壳的含筋率不应小于O8,其余部分含筋率不应小于04,钢筋宜采用内外层对称配置。当井壁底中心部分钢筋布置过分密集时,可采用圆形钢板代替,其含钢量不应低于计算含筋量。6317 井壁底结构径向钢筋应延伸至井壁简体内,作为井壁筒体的竖向钢筋。6318井壁内钢筋的接头应优先采用焊接接头,焊接接头除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混凝

25、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有关要求外,接头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的规定。6319 当井壁内钢筋采用搭接接头时,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表631 9中规定的数值:表6319受力钢筋搭接时的最小搭接长度钢筋类型 最小搭接长度1级钢筋 20d缓钢筋 25d月牙纹级钢筋 30d6320受力钢筋接头的位置应相互错开。当采用非焊接的搭接接头时,从任一接头中心至13倍搭接长度的区段范围,或当采用焊接接头时在任一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35倍的区段范围且不小于500mm,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表6320的规定。表6320接头区段内钢筋接头面积的允

26、许百分率接头面积允许百分率()接头形式受托区 受压区绑扎骨架的搭接接头 25焊接骨架的搭接接头 50 50受力钢筋焊接接头 50 不限制386321 吊环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 必须采用热轧碳素圆钢制作。严禁冷弯加工。2宜采用预埋方式固定。3采用预埋方式固定时,埋人井壁深度不应小于30d(d为吊环圆钢直径),且不应小于lm,并应焊接或绑扎在钢筋网上。4吊环应在井壁上对称布置;吊环个数不应少于8个,并宜为4的倍数。6322每个吊环圆钢截面积可按下式计算:A、飞是瓯1式中 A。吊环圆钢截面积(ram2);一吊装动力系数,取=15;_一吊环受力不均匀系数,取v,=135;Q。一起吊井壁重量(N);

27、,圆钢抗拉强度设计值(Nmm2);n一吊环个数(个)。6323井壁法兰盘连接应符合本规范附录E中E1的要求。6324井壁法兰盘计算应符合本规范附录E中E 2的要求。6325钢板筒和法兰盘的加工与焊接应符合以下规定:l钢板-混凝土复合井壁中的钢板筒和井壁连接法兰盘可分段(片)加工与焊接,分段(片)尺寸应根据井筒直径、井壁节高及运输、加工等因素确定。2钢板筒和法兰盘各段(片)之间应采用对接焊缝,对接焊缝的坡口形式和尺寸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手工电弧焊焊接接头的基本形式与尺寸GB 985和埋弧焊焊接接头的基本形式与尺寸GB 986的有关规定。3钢板简和法兰盘各组件之间连接焊缝金属宜与基本金属相适应。当不

28、同强度的钢材连接时,可采用与低强度钢材相适应的焊接材料。394钢板筒和法兰盘各组件之间连接焊缝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5中相关规定。6326井壁及井壁底外荷载标准值应按以下规定计算:1井壁所受永久径向均匀荷载标准值:冲积地层段:Pk一0012H (63261)基岩段:Pm=0010H (6326 2)式中P“ 基岩段井壁所受径向均匀荷载标准值(MPa);H一一所设计的井壁计算处深度(m);0012 似重力密度(MNm3);0010水的似重力密度(MNm3)。2井壁所受径向不均匀荷载标准值:P“一PA k(1+且sin0) (6326 3)冲积地层段:PAk一

29、001 2H (6326 4)基岩段:PAk=0010H (63265)式中Pm一一井壁所受径向不均匀荷载标准值(MPa);P。 井壁外侧所受最小荷载标准值(MPa);&一不均匀压力系数,钻井法施_亡时,取010t020;口 不均匀荷载分布角度(度),取0。90。3井壁所受竖向荷载标准值应按本规范614式计算。4井壁运输(提吊)时所受到的竖向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Nzkq,h, (6326 6)式中 N:。一提吊时井壁受到的竖向荷载标准值(MN);叽 单位长度井壁的重力(MNm);h,一 井壁节高(m)。5井壁底所受临时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P,ky。H。 (6326 7)P。ky

30、。H。 (6326 8)式中 P。t 泥浆压力标准值(MPa);40P。,k配重水压力标准值(MPa);7。泥浆的重力密度(MNm3)取0012,井壁悬浮下沉初期应取yw一0010MNm3;y。配重水的重力密度(MNm3)取0010;H。泥浆液面距井壁底底部高度(m);H。配重水液面距井壁底底部高度(m)。6327钻井法凿井井壁不同受力状态下的安全系数选取应符合表302规定。6328 钻井法凿井井筒的井壁厚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初步拟定:1 薄壁圆筒(f11 511 (641 42)G=Gl+G2+G3 (64143)T一丁。+T2+N (64144)丁1=D,H。F (641 45)46T:一D

31、(H。+H。X)F (6414-6)NR。(D1一atanfl)atan? (64147)1L一(Dl D) (64148)式中G 7沉井总重(扣除浮力)(kN);G。沉井井壁刃脚自重(不扣除浮力)(kN);G:沉井井筒重量(不扣除浮力)(kN);G。沉井壁后泥浆筒重量(不扣除浮力)(kN);T沉井下沉总阻力(kN);丁。一刃脚外侧与土层间的侧面阻力(kN);T2井壁外侧与触变泥浆的摩阻力(kN);沉井正面阻力(kN);L沉井井壁与井帮之间的间隙(m);D。刃脚外直径(m);D 沉井井筒外直径(m);Ht刃脚高度(m);F井壁与土壤直接接触面之间的单位摩阻力(kNm2),见表6414;H。套井

32、刃脚尖以下至沉井刃脚台阶高度(m);H。刃脚凸台至刃脚内缘变斜面点的距离(m);F井壁与泥浆之间的单位摩阻力(kNm2);沉井深度100m时,可取10kNm2;刃脚插入土层深度(m)可取】2m;卜刃脚尖夹角(。),可取25。30。;R。土壤极限抗压强度,黏土层可取250500kNm2;H-套井总深度(m);x触变泥浆液面至套井井口高度(m)。d 7表6414土壤的单位摩擦阻力土壤名称 摩擦阻力F(kNm2)黏土及黏性上 12 520 0胶性黏土、砂质黏土含砾黏土 25 050 0砂壤土投淤泥 1 2 025 0砂及细砂 15025 0砾石及粗砂 20030 0流沙 12025 0卵石 1503

33、0 065帷幕法凿井井筒支护651 混凝土帷幕进入不透水的稳定岩层中的深度不应小于30m。652采用帷幕法施工的井筒,井壁结构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1提升井井筒,混凝土帷幕应作为l临时支护,自下而上内套井壁作为永久支护。2风井井筒,混凝土帷幕可作为永久支护。653帷幕法凿井井筒(见图653)净直径应按下式计算: R,一R。+B。+掣+ill(653)式中R,帷幕中心线半径(m)5R。井筒净半径(m);B。套壁厚度(m);R帷幕有效厚度净半径(m);D钻孔直径(m);01钻进扩孔量(m);B混凝土帷幕有效厚度(m);i造孔最大允许偏斜率()。当钻孔深度小于30m时,i可取05;当钻fL深度小于50

34、m时,i可取04Vo;当钻孔深度大于50m时,i可取03;48H混凝土帷幕设计深度(in)。图653混凝土帷幕几何关系图654帷幕法施工井壁所受径向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l 单层井壁承受的径向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Pk=001 3H (6541)2内层井壁承受的径向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P。,k=001:H (654-2)655帷幕法凿井井筒的井壁厚度可按下列规定拟定:l可按下列计算初步拟定混凝土帷幕有效厚度或内层井壁厚度:1)混凝土帷幕有效厚度可按下式计算: BR(衢,)2)内层井壁厚度可按下式计算: 驴风(溉,)(6552)49f,一:七pn式中帷幕材料强度设计值(MPa)P最小

35、配筋率(),取02;h安全系数,当混凝土帷幕作为临时支护时,可取17当混凝土帷幕作为永久支护时,可取34。2通过工程类比初步拟定内层井壁厚度,但不宜小于03m并配置构造配筋。7硐 室71马头门711罐笼立井马头门,可分为双面斜顶式、双面平顶式及单面式等三种形式。712马头门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1用罐笼提升的马头门应设双边人行道,其宽度不应小于08m。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的矿井,其中一侧不应小于1Om。2马头门巷道的高度和长度,应满足设备布置、通过最长材料、罐笼同时进出车层数及操车设备的要求其净高度不应小于45m。马头门加强支护段长度应按受力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井筒净半径的3倍。713马头门断面形状

36、及支护应符合下列规定:1 马头门应布置在坚固岩层中,断面形状宜采用拱形断面。当侧压较大时可采用马蹄形断面;当顶、侧、底压均较大时可采用圆形全封闭断面。2马头门应选择不燃性材料支护。支护结构应进行受力分析。当马头门位于软岩岩层中时,可采用锚喷或锚喷加金属网作临时支护,并对围岩的变形进行观测,待围岩变形趋于稳定后再砌筑永久支护。3马头门上、下不小于2Om一段升壁应予加固。714信号室、控制室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 罐笼井井底提升信号室,可设于进车侧马头门两边或悬吊于轨道上方。2操车设备控制室可与信号室联合。3有两套提升设备的井筒,信号室应分设在两边,控制室可 51集中在一边,也可分设在两边。4信

37、号室和控制室底板应高出轨面水平0103m。5设在两边的信号室和控制室应突出巷道壁,在信号操作人员视线高度范围内,外墙应全部为没有窗框的固定玻璃和玻璃拉窗。715罐笼井筒与各水平车场马头门,应有人行通道互相联络,人行通道可与等候室联合布置。当罐笼井筒采用端头梯子间时,连接处或等候室应设有通至梯子间的通道。716用箕斗提升的主井井筒,应根据生产及施T需要布置马头门。72井底煤仓及箕斗装载硐室721 井底煤仓应符合下列规定:1井底煤仓的位置。1)井底煤仓的位置应根据井筒提升和大巷运输方式选择,并应与箕斗装载硐室、装载胶带输送机巷的位鼍统一考虑。2)井底煤仓及相关硐室宜布置在围岩稳定、无地质构造的非含

38、水层层位巾。2井底煤仓的形式及容量。1)主井井底煤仓可分为直立式、倾斜式及水平式三种。一般情况下宜选择直立式。2)圆形直立煤仓其直径与高之比一般宜采用l:3l:4。3)倾斜式拱形煤仓,其倾角不小于60。斜仓必须设置平行于煤仓的人行道,并在煤仓与人行道的隔墙上设置观察孔。4)煤仓上口应设300mm300mm孔眼的铁箅子。5)煤仓应有防堵措施。直立仓下口可采用双曲线形或设置坡拱装置。526)井底煤仓铺底应采用耐磨材料。7)井底煤仓的有效容量可按下式计算:Q。=(015O25)A。 (721)式中Q。井底煤仓有效容最(t);A。矿井设计日产量(t);015o25系数,大型矿井取小值,中、小型矿井取大

39、值。8)当煤仓的个数超过2个时,煤仓间应留有岩柱,其大小由煤仓所在位置的岩性确定。一般不宜小于煤仓掘进直径的25倍。3井底煤仓的断面及支护。1)井底煤仓的断面形式可分为圆形、矩形及半圆拱形,一般直仓为圆形,斜仓为半圆拱形。2)井底煤仓的支护,可采用锚喷、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i种支护方式,以煤仓所在位置的岩性及地压决定。煤仓的漏斗口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护。722箕斗装载硐室应符合下列规定:l箕斗装载硐室的位置。1)箕斗装载硐室的位置应根据地质条件、大巷运输方式、建井工期、初期投资、运行费用、管理维护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宜布置在无地质构造、围岩坚固部位。2)当遇含水层或岩性较差、有断层、构造或

40、大巷采用胶带输送机运输时,也可将箕斗装载硐室布置在运输水平以上。2箕斗装载硐室的布置形式。1)箕斗装载硐室,根据装载设备和装载方式可布置为通过式或非通过式;根据提升设备及提升容器的要求可布置为单侧式或双侧式。2)一般情况下,可选择非通过式,单侧布置。3)单水平或多水平同时生产的最终水平,采用非通过式;多水平同时生产的中间水平采用通过式。534)当井型大,提升设备布置在井筒两侧时,硐室应采用双侧式。5)硐室的尺寸,应根据选用的装载设备规格和布置方式等确定。3箕斗装载硐室的断面形状及支护方式。1)箕斗装载硐室的断面形状可采用矩形或半圆拱形。当硐室围岩岩性较差地压大时,可采用马蹄形全封闭式断面。2)

41、装载硐室的支护方式,可采用锚喷、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三种。一般情况下宜选择钢筋混凝土支护。当围岩特别坚固时,可采用锚喷支护。 一3)硐室内承受动荷载的结构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4)装载硐室上下一段井壁应进行加固。4装载硐室内的设施及要求。1)硐室应设人行道,上通装载胶带输送机巷或斜仓的人行检查道,下与主井底检修间相联系;硐室上、下之间应设置人行通道。2)硐室顶部应根据机械布置、安装与检修要求,设起重梁或起吊环。3)硐室的人行孔、起吊孔应设盖板或栅栏。硐室与井简连接处,顶部应设雨篷平台应设栅栏。4)箕斗装载硐室的一侧或两侧(两套提升)应设置信号及控制室,其位置应能较清楚地观察到装载口。723装

42、载胶带输送机巷应符合下列要求:l装载胶带输送机巷的布置。根据装载系统的设备布置,装载胶带输送机巷可采用单机布置或双机布置两种方式。当单机布置时,巷道一侧应设人行检修道;当双机布置时,应在巷道两侧各设800ram宽的人行检修道;非行人侧,设备最突出部分的距离不得小于300ram。542装载胶带输送机巷断面及支护。1)断面形状可采用半圆拱形,当地压大时,宜采用马蹄形或椭圆形。2)断面尺寸、巷道预埋件(孔)应根据机械设备的要求确定。3)支护方式可采用料石、混凝土砌碹。当围岩稳定时,也可采用锚喷支护。巷道应铺底。73箕斗立井井底清理撒煤硐室731 箕斗立井井底受煤漏斗及撒煤溜道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箕

43、斗立井清理撒煤系统布置在井底车场水平时,沉淀清理池应布置在箕斗井底部,并采用钢筋混凝土对称喇叭形受煤漏斗。漏斗壁倾角可采用55。60。漏斗应在非装载硐室一侧设检修孔。井壁上应设爬梯,顶部应设铁盖板。漏斗内应设检修平台。2 当箕斗立井清理撒煤系统布置在井底车场水平以下时,沉淀清理池宜布置在箕斗井的一侧,并采用钢筋混凝土非对称喇叭形受煤漏斗。漏斗与撒煤溜道联合布置,底板倾角可采用55。60。当考虑井筒延深时,井窝最低点不宜高于沉淀池水平。3撒煤溜道断面可采用半圆拱形,混凝土支护。受煤漏斗侧壁及溜道底板应铺铁屑混凝土。732井底沉淀池硐室应符合下列规定:1沉淀池的容量可按矿井日产量35,结合清理工作

44、制度和机械设备布置确定。2沉淀池应设两个,两沉淀池之间应设隔离墙与排水沟。隔墙厚可采用200ram,排水沟宽可采用500ram并加盖板,隔墙上一侧应设栏杆。3沉淀池宜采用耐磨而光滑的材料铺底,厚度在1 50200mm之间。4沉淀池宜采用不大于10。的上坡通至清理撒煤斜巷装载55点顶部,通过卸煤台板装矿车或小箕斗运出撒煤。7,33井底清理撤煤水仓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箕斗立井清理撒煤系统布置在井底车场水平时,清理撒煤系统不设水仓。主井井筒淋水从沉淀池溢出,经水沟直接流入井底车场主水仓。2 当箕斗立井清理撒煤系统布置在井底车场水平以下时,清理撒煤系统应设水仓、水泵,将主井撒煤系统积水排至井底车场主

45、水仓。1)水仓宜采用单巷布置,可在巷道中间设一道隔墙分两仓室使用。2)水仓底板设整体道床,坡度3E。,坡向吸水井。3)仓室隔墙每隔58m应设置一道改变流向的挡板,并在距吸水井约15m处设置一道溢流挡板。4)水仓容量以4h流入水量计算。3泵房宜装备三台水泵。工作、备用、检修各一台。4水仓断面可采用半圆拱形、混凝土支护。734井底清理撒煤斜巷应符合下列规定:1清理斜巷倾角不宜大于25。,清理斜巷起坡点至沉淀池硐室中心线平距可取45m。2清理斜巷上部应设能存46个空车的存车线。3清理斜巷上部变坡点附近的平段上,应设置阻车器或逆止器,在变坡点处应设置托绳轮,并在清理斜巷底板上每隔1 5m设置一个地滚。4清理斜巷应设水沟、人行台阶及扶手。副井井筒淋水也可引至清理斜巷经水窝泵房排至井底车场水平。s清理斜巷绞车房,一般情况下可不设回风巷;当设备布置超过6m时,绞车房回风巷应与井底车场巷道连通。6清理斜巷,一般情况下可采用半圆拱形断面、料石或混凝土砌碹支护;当岩性较好时,也可采用锚喷支护。5674罐笼立井井底水窝及清理741 罐笼立井井底水窝,应根据提升设备布置的要求,井筒是否延深,井底水窝内设施的布置、安装检修,水窝的清理方式等因素综合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提升人员的罐笼井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