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 516一93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1总则1.1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以下简称自动化系统)是确保电网安全、优质、经济地发供电,提高调度运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为使自动化系统稳定、可靠地运行,特制定本规程。各级电业部门均应遵照执行。1.2自动化系统是由主站和各子站(远动终端)经由数据传输通道构成的整体。1.3子站的主要设备:a.远动装置(远动终端的主机);b.远动专用变送器、功率总加器及其屏、柜;c.远动装置到通信设备接线架端子的专用电缆;d远动终端输人和轴出回路的专用电缆;e远动终端专用的电源设备及其连接电缆;f.遥控、遥调执行继电器屏、柜;9.远动转接屏等
2、。1,4主站的主要设备:a.计算机及双机切换部件;b外存储器(磁盘机、磁带机等);c.输人输出设备(控制台终端、打印机、程序员终端等);d.数据传输通道的接口;e.到通信设备配线架端子的专用电缆;f.计算机软件(包括系统软件、支持软件和应用软件等);9。计算机通信网络设备及其软件;h.调度控制台及用户终端;1.调度模拟屏;j,记录打印和显示设备;k.专用电源等。1. 5实时计算机数据通信网络已投人正式运行的电网,应制定网内专用的“实时计算机数据通信网络运行管理规程”,以保证通信网络的可靠运行1.6为保证自动化系统不断增加的应用功能(如自动发电控制、经济调度控制、调度员培训模拟等)的完满实现,各
3、主管机构应及时制定相应的运行管理规程(规定)。1.了各级调度部门、发电厂、因交通不便而需有常驻远动维修人员的枢纽变电站,或经常有远动维修任务的基地变电站,均应设相应的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机构或专职人员。要按职责定岗,按标准定员。1.8自动化专业人员应具有中专及以上文化水平,并保持相对稳定。骨干技术力量调离岗位时,应事先征求上级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机构的意见。对自动化专业人员及其领导要加强培训,培训以岗位培训和短训班为主。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3-06-22批准1993-10-01实施DI. 516一932职班分工2.1关系2.2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工作应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各级自动化系统运行管
4、理机构之间是业务领导,应相互配合、紧密合作。国调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机构的职责:负责全国省调及以上自动化系统运行情况的统计分析和运行指导工作;贯彻执行上级颁发的各项规程、标准和导则等文件;氏权c.参加审核网调、直属省调和跨大区联网部分自动化系统的规划和设计;d组织或参加有关规程、标准和导则等的制定;e.参加国调及网、省调自动化系统重大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并提出处理意见;f组织全国自动化系统的技术交流、推广应用和人员培训;9.负责国调侧调度自动化设备的运行和维护;h.参加国调自动化系统新设备的调试并组织验收;1.与有关调度互送信息。2.3网调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机构的职责:a.负责网内自动化系统的运行
5、管理和指导工作;b.贯彻执行上级颁发的各项规程、标准和导则等文件,结合具体情况,编制本网自动化系统的运行规程或检验规程;c.参加审核网调所辖省调和直属地调的自动化系统的规划和设计;d.参加审核网调所辖范围内新建、扩建工程中自动化部分的设计;e.监督自动化设备与厂、站一次设备同步投人运行;f负责网调侧调度自动化设备的运行和维修;9.参加或负责审批网调所辖范围内自动化系统年度更改工程;h.负责所辖范围内自动化系统运行情况的统计和分析,并定期上报和下发;i.参加网内自动化系统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并及时上报,J.编制和审核管辖范围内自动化设备的年度定期检验(简称定检)计划并及时审批计划外的补充检验
6、(简称临检);k.组织或配合有关部门进行网内所辖自动化系统的考核、评比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经验交流、培训等工作;1.负责网调侧自动化新设备的安装、调试和验收,必要时参加或组织所辖范围内新设备的验收;m与有关调度互送信息。2.4省调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机构的职责:a.负责省内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管理和指导工作;b.贯彻执行上级颁发的各项规程、标准和导则等文件,结合具体情况,编制本省自动化系统的运行规程或检验规程、c.参加审核省调和所辖地调的自动化系统的规划和设计;d.参加审核省调所辖范围内新建、扩建工程中自动化部分的设计;e.监督自动化设备与厂、站一次设备同步投人运行;f.负责省调侧调度自动化设备的运行和
7、维修;9.参加或负责审批省调所辖范围内自动化系统年度更改工程;h负责所辖范围内自动化系统运行情况的统计和分析,并定期上报和下发;i.参加省内自动化系统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并及时上报;j.编制和审核管辖范围内自动化设备的年度定检计划并及时审批计划外的临检;DL 516一93k.组织或配合有关部门进行省内所辖自动化系统的考核、评比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经验交流、培训等工作;1.负责省调侧自动化新设备的安装、调试和验收,必要时参加或组织所辖范围内新设备的验收;m.与有关调度互送信息。2.5地调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机构的职责:a.负责对地调管辖的自动化系统进行运行维护、调整试验和运行统计分析并定期上报;b
8、.贯彻执行上级颁发的各项规程、标准、导则和下达的工作布置与要求等文件,编制地调自动化系统的专用运行规程和检修规程;参加编制地调自动化系统的规划,参加审核地调和所辖县调自动化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参加审核地调所辖范围内新建、扩建工程中自动化部分的设计;Cd.e.监督自动化设备与厂、站一次设备同步投人运行;f.编制并上报地调自动化设备的年度定检计划;9.负责编制地调自动化系统年度更改工程计划;h.参加审核县调上报的自动化设备年度定检计划,并及时审批计划外的临检;i组织地区内自动化专业人员的培训和技术交流工作,提高人员素质;J.参加地区内自动化系统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处理,并及时上报;k负责或参加管辖内或上
9、级调度直调的厂、站端新安装自动化设备投运前的检查和验收;1.与有关调度互送信息。26县调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机构的职责:a.负责对县内管辖的自动化系统进行运行维护、调整试验及运行统计分析,并定期上报;b贯彻执行上级颁发的各项规程、标准、导则和下达的工作布置与要求等文件,编制县内自动化系统的专用运行规程和检修规程;参加编制县调自动化系统的规划,参加审核县调自动化系统的规划和设计;编制并上报县内自动化设备的年度定检计划;参加编制县内自动化系统年度更改工程计划;制定并实施管辖范围内自动化系统的年度定检计划或临检;组织县内自动化专业人员的培训和技术交流工作,提高人员素质;参加县内自动化系统事故的调查和分
10、析处理,并及时上报;负责管辖内新安装自动化设备投运前的检查和验收;与有关调度互送信息。t.d.已f.gh.i.l.2.7发电厂(变电站)自动化班组或专职人员的职责:a.负责厂、站端自动化设备的运行和维修工作,并按计划进行设备的定期检验工作;b.负责运行统计分析工作并按期上报;c.执行上级颁发的各项规程、规定和下达的工作布置与要求等文件;d.编制各类自动化设备的现场运行规程及使用说明,向电气值班人员介绍自动化设备正常使用的业务知识;e.编报厂、站年度自动化更改工程计划并负责实施;提出设备临检申请并负责实施;f.负责或参加新安装自动化设备投运前的检查和验收。3自动化系统设备的运行管理3.1;.;投
11、人运行的设备均应明确专责维护人员,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建立运行值班人员交接班制度。在处理事故、进行重要的测试或操作时,不得进行交接班。值班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及考试合格方可上岗。脱离岗位半年以上者,上岗前应重新进行考核。DL 516一93新型设备投入运行前,必须对该设备的运行维护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考核。3.4新设备投人运行或运行中设备永久退出运行,均应事先填写申请单,经专业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进行。一发多收设备,应在有关调度协商后再作决定。3.5下列情况下,经自动化系统运行主管机构和有关调度同意,允许设备退出运行:a.设备定期检修;b.设备异常需检查修理;c.因有关设备检修而使自动化设备停
12、运;d.其他特殊情况。3.6若情况紧急,可先断电源,然后报告。设备恢复运行后,应及时通知调度和有关人员。设备退出运行的原因、时间及处理经过等均应予以记录。3.7设备的运行维护应注意以下方面。3.7.1设备应设专职负责人,负责定期对设备进行巡视、检查、测试和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负责设备的维修。应建立分管设备的账、卡。计算机系统宜设专职系统管理员,负责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运行和性能优化。软件应设专职负贵人,负责软件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软件人员要定期检查、分析软件运行的稳定性和各种功能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诊断处理,并作详细记录。如豁修改,应由软件专贵人员进行,同时修改相应的程序资料。3.7
13、.2应定期校核遥测的总准确度,检查遥信、遥调和遥控的正确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作好记录。3.7.3建立运行日志和设备缺陷、测试数据等记录簿,每月作运行统计和分析。3.7.4电网发生事故后,自动化专业人员应认真检查自动化系统对事故的反应是否正确,详细记录并作出结论。3.7.5由于一次系统的变更(如厂、站、设备的增、减,主接线变更,互感器变比改变等),需修改相应的画面和数据库等内容时,应以经过批准的书面通知为准。3.7.6软件修改应写出修改说明。凡属软件或数据库的重大修改,均应经过技术论证,画出框图,经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实施。修改后的软件应经过3-6个月的试运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人运行,同时提
14、交技术报告(包括详细说明、细框图及程序文本)。3.7.了各级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机构应制定专门的“电力系统实时计算机系统运行管理规定”,包含如下内容:a.计算机系统软、硬件的正常维护和操作程序(如人工切换、停机试验、系统备份、硬件诊断测试、数据库修改投运、新作业投人等);b.计算机系统异常情况下的操作程序;c.画面和数据库的修改制度(应包括与有关专业组、室的联系及软件调试和验收办法等内容);d.实时计算机系统与其他计算机系统联网安全性和可靠性的保障体系。17. B负责对调度及其他使用人员的培训凡涉及使用人员的软件修改,均应写出修改后的使用说明,供其使用。3.7.9为保证自动化系统的正常维修,及时
15、排除故障,有关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机构必须备有专用交通工具,厂、站端应视情况分别备有远动用的仪器、仪表、工具、备品和备件。3.7.10未经调度自动化专业人员同意,不得在远动设备及可能影响其运行的二次回路上工作和操作。运行人员按规定操作的开关、按钮及保险器等不在此限。. 7.11各类电工测量变送器是保证自动化系统遥测总准确度的重要设备。运行中的电工测量变送器必须严格按部颁DL 410电工测量变送器运行管理规程管理,并按有关电工测量变送器的检验规定进行检定。DL 516一934自动化系统设备的检验管理4门设备的检验分为三种:a.新安装设备的验收检验;b.运行中设备的定期检验;c,运行中设备的补充检验
16、。4.2新安装设备的验收检验按有关技术规定进行。4.3运行中设备的定期检验分为全部和部分检验,其检验周期和检验内容,应根据各设备的要求和实际运行状况在相应的现场专用规程中规定。4.4运行中设备的补充检验分为经过改进后的检验和运行中出现异常后的检验。4.5设备的年度检修计划应每年编制一次。下级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机构应于每年的11月末以前上报下年度检修计划,其主管机构应于12月末以前批复。某些自动化设备(如变送器和远动装置等)的检验时间应尽可能结合一次设备的检修进行,并配合断路器、隔离开关的检修,检查相应的遥信电缆及接线端子并作遥信的联动试验。4.6设备检验应由设备专职负责人负责。检验前应作充分准
17、备,如图纸资料、备品备件、测试仪器、测试记录、检修工具等均应齐备,明确检验的内容和要求,在批准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检脸工作。4. 7在进行运行中设备的检验工作时,必须遵守DL408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和专用检验规程的有关规定,确保人身、设备的安全以及设备的检验质最。4.8设备经检验合格并确认内外接线均已恢复后方可投运,并通知有关人员。要及时整理记录,写出检验技术报告,修改有关图纸资料,使其与设备的实际相符。49各级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机构应根据电力工业部颁生产设备事故备品管理办法以及自动化设备的运行情况,编制各种设备的零部件备品定额,并据此储备必需的备品。备品应有专人管理
18、,建卡登账。备品、备件的存贮环境应符合制造厂规定的条件。5自动化系统设备的技术管理新安装的设备必须具备的技术资料:在安装及调整中已校正的设计资料(竣工原理图、竣工安装图、技术说明书、电缆清册等);制造厂提供的技术资料(说明书、合格证明和出厂试验报告等);调整试验报告。8,b.心运行中设备应备有的技术资料:内.勺了:a. 5.1条中所列的资料;b.符合实际情况的现场安装接线图、原理图和现场调试、测试记录;c.设备投人试运行和正式运行的书面批示;d.设备的专用检验规程;e.试制或改进的自动化设备应有经批准的试制报告或设备改进报告;f.各类设备运行记录(如运行日志、现场检测记录、定检或临检报告等);
19、S.设备故障和处理记录(如设备缺陷记录簿);h相关机构间使用的变更通知单和整定通知单;i.软件资料,如程序框图、文本及说明书、软件介质及软件维护记录薄等。5.3运行资料应由专人管理,应保持齐全、准确,要建立技术资料目录及借阅制度。5.4磁介质等应设专库(柜)存储,由专人管理,并制定管理制度。5.5新安装远动终端的主要设备投人正式运行前,要有三个月至半年的试运行期;新安装的实时计算机系统投人正式运行前,要有半年至一年的试运行期。转人正式运行时,应提出试运行报告,证明设备符DL 516一93合设计的技术指标,经专业主管机构批准后方能投入正式运行。56新研制的产品(设备),必须经过技术鉴定后方可投入
20、试运行,试运行期限为半年至一年,转人正式运行的规定同5. 5条。5.7运行中的设备作改进时,应经充分讨论,提出书面改进方案报自动化主管机构批准后才能进行对变动的部分,设备专职负责人要及时修改图纸资料并作好记录。5.8对运行中设备的运行记录要按月统计分析,按规定逐级上报。5.9根据SD 168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的有关规定,并考虑到国内自动化系统的实用水平,对自动化系统的事故评价作如下规定:由于自动化系统原因使电网发生SD 168中所列事故条款之一者,应定为自动化系统事故;发生人身伤亡,符合SD 168第2章第2.2.2条者定为事故;氏卜c.由于主站计算机系统故障导致自动化系统主要功能失效,单机
21、系统连续失效时间超过20 h者,应定为异常;超过36 h者,应定为障碍。双机或多机系统连续失效时间超过1h者,应定为异常;超过2h者,应定为障碍;d.远动装置连续故障停止运行时间超过24 h者,应定为异常;连续故障停止运行时间超过48 h者,应定为障碍;注:故障停止运行时间指从调度端发出故障通知时算起,到故障消除、恢复使用时止。对经常无远动运行维护人员的偏远变电站,统计障碍或异常的故障停运小时限额可各增加24 h.e.对情况严重、性质恶劣的其他异常情况,本单位及上级主管单位可以认定为事故。5.10遥侧的总准确度应不低于1.5级,即从变送器人口至调度显示终端的总误差以引用误差表示的值不大于+1.
22、50a,不小于一1. 5%,5.11自动化系统设备运行考核的内容和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5.11门远动装置月可用率(ARTU)和转发装置月可用率(Aze)ART=全月日历总小时数一远动装置月停用小时数全月日历总小时数X 100%注:远动装1月停用小时数包括装1故障停运时间和各类检修时间。可用率按端计算。转发装1月可用率的计算方法同ART5.11. 2事故遥信年动作正确率(Ryx )Ry,c= 年正确动作次数年正确动作次数+年拒动、误动次数X 100注:5.11.3事故遥信是指系统发生事故时,经某级调度确认应予传送,并能以声、光信号反映的遥信。遥测月合格率(Ryc)Rye=遥测总路数X全月日历小时
23、数一乏每路遥测月不合格小时数遥测总路数X全月日历小时数X 100%注:每路遥测月不合格小时数是指从发现不合格时起,到校正合格时为止的小时数。5.11.45.11. 5某路遥侧的总准确度不能满足规定要求时.应视为不合格。遥控月动作正确率(Ryx )Ryx=遥控月正确动作次数月总操作次数x 100%计算机系统月可用率(Aisi )Ajsi=全月日历小时数一计算机系统月停用小时数全月日历小时数x 100%T =T,+Tz+T3T3= 1局部功能设备种类数x叉某类设备月停用小时数某类设备的台数式中:T计算机系统月停用小时数;DL 516一93T,主机月停用小时数,即指在线计算机故障退出,备用机末能及时
24、在线,而造成计算机系统月停用的时间;T2-影响系统功能的软件月停用小时数,即指纯属软件问题(如程序破坏或软件调试等)造成计算机系统功能破坏所持续的时间;T,局部功能各类设备月停用的折算时间总和,局部功能设备的种类分为显示、打印和模拟屏三类。5.11.6远动系统月可用率(AYn)A,.二全月日历小时数X套数一艺各套设备月停用小时数全月日历小时数X套数X 100%注:一个远动终端与调度端的一个相应的申行口,构成一套设备。两台共线方式的远动终端与调度端的一个串行口,则构成二套设备。余可类推.每套设备月停用小时数包括该套设备中装里故阵、各类检修、通道中断及电0或其他原因导致该套设备失效的时间。5.11
25、.7远动通道月可用率(A)Amm=全月日历小时数x套数-E通道中断每套远动系统停用的小时数全月日历小时数X套数X 100%注:通道中断每套设备停用的小时数包括通道故障、检修及其他由于通道原因导致该套设备失效的时间。5.11.8调度日报表月合格率(RB)RB=全月调度日报表合格张数全月调度日报表应制张数x 100%合格调度日报表是指日报数据合格率)95%的报表。日报数据合格率=日报表中遥测合格数据数日报表中应采集的遥测数据总数X 100%注:调度日报表月合格率每天按一张表统计。5.12运行中的远动终端的环境条件,应符合相应的规定。其电源要稳定、可靠,应采用不停电电源,在失电时的维持时间一般不少于
26、20 min。远动终端、变送器屏柜和转接屏等的金属外壳,应与接地网牢固连接。安装时应考虑防展。5.13变送器的运行应纳人计量仪表监督,变送器的校验应纳人计量仪表范畴。5.14计算机系统的电源要稳定、可靠,应采用不停电电源,失电时的维持时间一般不少于1 ho5.15对计算机机房、基本工作房间及各类辅助房间的技术要求,应根据其设备的制造厂所规定的要求并参照国家标准GB 2887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中的相当级别来确定。5门6各类仪表、仪器和测试设备应有专人管理,使其处于良好状态。要建立记录卡或记录薄,将检修校验及上级计量部门校验的结果登记备查。5门7各类仪表、仪器和测试设备,应按量值传递标准,按周期进
27、行校验。各发电厂、供电局、基建等单位与自动化有关的最高等级的标准仪表,应按规定定期送上级计量部门进行校验。6数据传输通道的技术管理6.1必须保证数据传轴通道畅通无阻。通信人员在需要中断自动化系统通道时,应事先通知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机构并取得调度部门的同意后方能执行。6.2数据传输通道由通信运行机构按照通信电路的有关规定进行维护、管理、统计和故障评价,在自动化系统运行指标中应列人此项统计数字。6.3自动化系统中的远动发送电平必须符合通信设备的规定,在信噪比不小于17 dB的条件下,远动入口接收电平一般不低于一17 dBmeDI. 516一936.4为保证实时信息的可靠传输,应定期测试数据传输通道
28、的比特差错率。测试中,如发现比特差错率越出极限值,应会同通信人员及时进行处理,以满足数据传输的要求。6.4.1远动通道比特差错率的极限值规定如下表。传输速率bit /s300,600,1 2005义10-s极限值问答式循环式1又101又10-46.4.2计算机数据通信通道传输速率一般选取1 200,2 400,4 800,9 600 bit/s和64 kbit/s,1 200 bit/s至9 600 bit/s的传输通道,其比特差错率的极限值规定为1x10-6。对采用数字微波的通道,其误码性能还应附合CCIR594-1构成综合业务数字网的一部分的元件接力系统假设参改数字通道输出的允许误码率的规定。64 kbit/s传输通道的误码性能应符合CCITTG. 821建议构成综合业务数字网的一部分的国际数字连接的误码性能的规定。附加说明: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提出。本标准由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归口。本标准由东北电业管理局调度通信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明祖宇、张秀莲、崔欣华、石俊杰、孙东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