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526-2010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pdf

上传人:bowdiet140 文档编号:173007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DF 页数:36 大小:1.6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50526-2010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GB 50526-2010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GB 50526-2010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GB 50526-2010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GB 50526-2010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S/N:1580177417 统书号:1580177.417定价:14.00元911158 F部,V卢卢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P GB 50526 - 2010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public address system engirieering 2010 - 05 - 31 发布2010 -12 -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public address system engineering GB

2、50526 - 2010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1 0 年1 2 月1 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526-2010 女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主编(地址z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C座4层)(邮政编码:100038 电话:6390643363906381)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世界知识印刷厂印刷850X1168毫米1/32 2.25印张54千字2010年8月第1版2010年8月第1次印刷印数1-6000册女统一书号:158017

3、7-417定价:14.00元明飞町凉气仁:咄喻掷嗦3费苦和伊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608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的公告现批准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526-2010,自2010年12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2.5(1、2)、3.5.6、3.5.7、3.6.7(1)、4.2.4、4.2.5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0一0年五月三十一日 、乙村有智丽前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

4、(2006J136号)的要求,由中国电子学会声频工程分会和广州市迪士普音响科技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吸收了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对有关技术及其指标进行了论证和实验验证,并在全国范围内向有关专家广泛征求意见,最后经审查定稿。本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公共广播系统工程设计、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施工、公共广播系统电声性能测量、公共广播系统工程验收。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电子学会声频工程分会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如发

5、现有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以及相关资料寄送中国电子学会声频工程分会(地址:北京743信箱,邮编:100015 , E-mail吐白. cn),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员名单:主编单位:中国电子学会声频工程分会参编单广州市迪士普音响科技有限公司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广东省电子电器产品监督检验所广州大学声像与灯光技术研究所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声学研究所 1 !l il 广州声雅音响器材有限公司杭州嘉声视昕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飞乐电声器件有限公司北京益泰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艺丰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北京易思奥达声光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桂林市申氏专

6、业音响弱电工程设计安装部安恒利(国际)有限公司广州天歌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钟恭良范宝元王恒钟厚琼孟子厚顾克明彭妙颜周锡韬曾维坚王齐祥郭远林潜晓东李力天主要审查人员:阎凤仑张新华 2 王以真张利滨沈山豪陈建利梁鸿飞张承云邵建群曹孝振1 2 3 4 5 写?交帮帮攻目次总则.术语公共广播系统工程设计3. 1 3.2 3. 3 3.4 3. 5 3.6 3. 7 一般规定( 6 ) 应备功能. ( 6 ) 电声性能指标.J(8 ) 系统构建( 10) 传输线路( 11 ) 广播扬声器(11)广播功率放大器(12) 3.8 公共广播信号源设备(1 3 )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施工(14) 4.1

7、一般规定(1 4 ) 4. 2 广播传输线路敷设(1日4. 3 广播扬声器安装架设(1 6 ) 4.4 其他设备安装(16) (17) 4. 6 系统试运行(17)公共广播系统电声性能测量(19) 系统调试4. 5 5.1 5.2 5. 3 5.4 5.5 一般规定(1 9 ) 测量点选择(1 9 ) 传输频率特性测量(20) 声场不均匀度测量(2 1) 应备声压级测量(2 1 ) 1 5.6 漏出声衰减测量5. 7 系统设备信噪比测量5.8 扩声系统语言传输指数测量6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验收6.1 一般规定6.2 竣工验收( 2日附录A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施工记录表附录B公共广播系统工程验收表门川

8、本规范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附:条文说明. 2 川吃俨气哺可对Contents 1 . General provisions ( 1 ) 2祉ms(2 ) 3 Proj ect design . ( 6 ) 3.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6 ) 3. 2 Ensured functions ( 6 ) 3. 3 Electro-acoustic performance in,dexes . ( 8 ) 3. 4 System configuration (1 0) 3. 5ransmission lines (11) 3. 6 Loudspeakers (1 1 ) 3

9、. 7 Power amplifies (1 2 ) 3. 8 Signal source equipments . (1 3) 4 Project construction (1 4 ) 4. 1 General requirements (1 4 ) 4.2ransmission cable laying (1 5 ) 4. 3 Loudspeaker mounting . (1 6) 4 Equipment installation (1 6 ) 4. 5 System adjustment (1 7 ) 4. 6ial operation . (1 7) 5 Measurement f

10、or Electro-acoustic performance (1 g) 5.1 General requirements (1 g) 5.2 Measurement point selection (1 g) 5. 3 Measurement for transmission frequency response . (20) 5.4 Measurement for sound field irregularity ( 2 1 ) 5. 5 Measurement for ensured sound pressure level ( 2 1 ) 3 11 Measurement for l

11、eak out acoustic attenuation ( 22) 5. 6 JHH习m川川总1 . . . (22) 5.8 Measurement of STIPA Project inspection and acceptance ( 25) Measurement for system signal-to-noise ratio ( 23) 5.7 6 6. 2 Inspection and acceptances ( 25) Appendix A注blesfor construction Appendix B 1运blesfor inspection and acceptanc巳E

12、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 35) 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1. 0.1 为了规范公共广播系统工程设计和工程施工,做到安全适用、节约能源、节省资源、保护环境、保证质量,制定本规范。1. O. 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公共广播系统电声工程部分的设计、施工和验收。与公共广播系统相关的建设工程,应满足建筑声学特性要( 2 5 ) ( 27) ) uz /t、. . . . . . . . . . . General requirements 6.

13、1 1. O. 3 求。( 34) 1. O. 4公共广播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7) 1 1叭学手辛苦掷燃有-;巧仙一- 4 将公共广播信号从信号处理设备(含放大器)或机房,传输到广播服务区现场广播扬声器的线路。包括各种导电线缆、光纤网络等。2.0.9 传输距离transmission distance 由公共广播传输线路输入端到负载端的线路长度。2.0.10 额定传输电压rated transmission voltage 传输线路始端的额定电压,也即是传输线路配接的广播扬声器(或其他终端器件)的标称输入电压。2.0.11 应备功

14、能ensured function 公共广播系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功能。2.0.12 广播优先级airing priority 广播信号源播出的优先等级。2.0.13 传声器优先microphone priority 赋予传声器具有最高广播优先级的功能。2.0.14语声文件voice file 预先录制的语声广播词。2.0.15 热备用dual function system 指紧急广播系统的一种待机方式。系统平时作为业务广播系统或背景广播系统运行,在紧急警报信号触发下,能自动转换为紧急广播系统。2.0.16 一键到位one touch ready 只需操作一个键(或一个按钮、或一个开关),就

15、能进入指定工作状态。2.0.17 寻呼pagmg 寻人、寻物或寻求帮助的广播;或根据现场需要临时向指定的广播区发布的广播。2.0.18 寻呼台站call station 独立于广播主机以外的,可以进行分区寻呼操作的设备。2.0.19 强插override 3 2 2.0.1 公共广播public address CPA) 由使用单位自行管理的,在本单位范围内为公众服务的声音广播。包括业务广播、背景广播和紧急广播等。2.0.2 公共广播系统public address system 为公共广播覆盖区服务的所有公共广播设备、设施及公共广播覆盖区的声学环境所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2.0.3 公共广播设

16、备public address equipment 组成公共广播系统的全部设备的总称。包括广播扬声器、功率放大器、传输线路及其传输设备、管理/控制设备、寻呼设备、传声器和其他信号源设备。2.0.4 紧急广播emergency broadcast 公共广播系统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而向其服务区发布的广播。包括警报信号、指导公众疏散的信息和有关部门进行现场指挥的命令等。2;0.5 业务广播business announcement 公共广播系统向其服务区播送的、需要被全部或部分昕众收听的日常广播。包括发布通知、新闻、信息、语声文件、寻呼、报时等。2.0.6 背景广播background broadca

17、st 公共广播系统向其服务区播送渲染环境气氛的广播。包括背景音乐和各种场合的背景音响(包括环境模拟声)等。2.0.7 广播扬声器布点loudspeakers distribution 将广播扬声器配置到公共广播服务区现场各个具体位置的设计和施工。2.0.8 传输线路对均势脚;咱.:仲一语术transmission line 强行用某些广播内容覆盖正在广播的其他信号;或强行唤醒处于休眠状态的公共广播系统,发布紧急广播。2.0.20 分区管理zone management 把公共广播服务区分割成若干个广播分区分别进行管理。各个广播分区可分别选通、关闭或全部选通、关闭。2.0.21 矩阵分区zoni

18、ng with matrix mode 以矩阵方式进行分区。各个广播分区不仅可以分别选通或关闭,而且可以同时在两个或多个分区播放不同的信号。2.0.22 分区强插zoning override 有选择地向某个或多个广播分区进行强插而不影响其他广播分区的运行状态。2.0.23 远程监控remote control and monitor 在公共广播机房(或公共广播系统本身的控制中心)以外,监控公共广播系统运行。2.0.24 应备声压级ensured sound pressure level 公共广播系统在广播服务区内,应能达到的稳态有效值广播声压级的平均值。2.0.25 声场不均匀度sound

19、field irregularity 公共广播服务区内各测量点测得的声压级的最大差值。2.0.26漏出声衰减leak out acoustic attenuation 公共广播系统的应备声压级与服务区边界外30m处的声压级之差。2.0.27 系统设备信噪比system signal-to-noise ratio 从公共广播系统设备声频信号输入端,到广播扬声器声频信号激励端的信号噪声比。2.0.28 语言传输指数speech transmission index (STI) 基于语言信号调制指数在传输过程中的变化而导出的,评价语言可懂度的客观参量。2.0.29 扩声系统语言传输指数speech

20、transmission index of 4 public address (STIPA) 语言传输指数的一种简化形式,用于客观评价扩声系统(包括公共广播系统)的语言传输质量。2.0.30 传输频率特性transmission frequency r臼ponse公共广播系统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服务区内各测量点稳态声压级相对于公共广播设备信号输入电平的幅频响应特性。2.0.31 无源终端passive terminal 不需要电源供给的终端。2.0.32 有源终端active terminal 需要电源供给的终端。 5 3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设计3.1一般规定3. 1. 1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设计应

21、在安全、环保、节能和节约资源的基础上满足用户的合理需求。3. 1. 2 公共广播设备,应按国家有关规定通过3C认证。3. 1. 3 公共广播应为单声道广播。3. 1. 4 公共广播系统应根据用途和等级要求进行设计。3. 1. 5 一个公共广播系统可同时具有多种广播用途,各种广播用途的等级设置可互相不同。3. 1. 6 易燃易爆区域内的公共广播系统,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GB3836. 1和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GB 3836.2的有关规定。3. 1. 7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设计应包括下列文件:1 系统结构图及其说明文件。2 广播传输

22、线路敷设路由及广播扬声器布点平面图。3 控制中心及其设备现场配置图。4 设备清单。3.2应备功能3.2.1 公共广播系统应能实时发布语声广播,且应有一个广播传声器处于最高广播优先级。3.2.2 当有多个信号源对同一广播分区进行广播时,优先级别高的信号应能自动覆盖优先级别低的信号。3.2.3 业务广播系统的应备功能除应符合本规范第3.2.1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表3.2.3的规定。表3.2.3业务广播系统的其他应备功能级别其他应备功能编程管理,自动定时运行(允许手动干预旦定时误差不应大于10s;矩阵一级分区5分区强插;广播优先级排序;主/备功率放大器自动切换;支持寻呼台ftl;支持远程监控二级自动

23、定时运行(允许手动干预);分区管理;可强插3功率放大器故障告警兰级3.2.4 背景广播系统的应备功能除应符合本规范第3.2.1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表3.2.4的规定。表3.2.4背景广播系统的其他应备功能级别其他应备功能一级编程管理,自动定时运行(允许手动干预);具有音调调节环节;矩阵分区g分区强插g广播优先级排序;支持远程监控二级自动定时运行(允许手动干预);具有音调调节环节;分区管理;可强插三级3.2.5 紧急广播系统的应备功能除应符合本规范第3.2.1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公共广播系统有多种用途时,紧急广播应具有最高级别的优先权。公共广播系统应能在手动或警报信号触发的10s

24、内,向相关广播区播放警示信号含警笛)、警报语声文件或实时指挥语声。2 以现场环境躁声为基准,紧急广播的信曝比应等于或大于12dB。3 紧急广播系统设备应处于热备用状态,或具有定时自检和故障自动告警功能。4 紧急广播系统应具有应急备用电源,主电源与备用电源切换时间不应大于ls;应急备用电源应能满足20min以上的紧急广播。以电池为备用电源时,系统应设置电池自动充电装置。5 紧急广播音量应能自动调节至不小于应备声压级界定的音量。6 当需要手动发布紧急广播时,应设置一键到位功能。7 单台广播功率放大器失效不应导致整个广播系统失效。8 单个广播扬声器失效不应导致整个广播分区失效。9 紧急广播系统的其它

25、应备功能尚应符合表3.2.5的规定。表3.2.5紧急广播系统的其他应备功能级别其他应备功能具有与事故处理中心(消防中心)联动的接口号与消防分区相容的分区警一级报强插;主/备电源自动切换;主/备功率放大器自动切换;支持有广播优先级排序的寻呼台站,支持远程监控;支持备份主机,自动生成运行记录二级与事故处理系统(消防系统或手动告警系统)相容的分区警报强插;主/备功率放大器自动切换兰级可强插紧急广播和警笛;功率放大器故障告警3.3 电声性能指标3.3.1 公共广播系统在各广播服务区内的电声性能指标应符合表3.3.1的规定。表3.3.1公共广播系统电声性能指标目兰L应备声场漏出声系统扩声系统传输频率声压

26、级不均匀度衰减设备语言传输特性(室内)信噪比指数(室内)一级业务广播系统主二10dB二15dB二注70dB二三0.55图3.3.1-1二级业务广播系统二83dB主二12dB注12dB二65dB二0.45图3.3.1-2三级业务广播系统二O.40 图3.3.1-3一级背景广播系统)G/T131 35 可节吨h时需有h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526 - 2010 条文说明制定说明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526),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年5月31日以第608号公告批准发布。本规范按照实用性原则、先进性原则、合理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协调性原则、规范化原则

27、制定。本规范制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公共广播行业的实践经验,同时参考了国外先进技术法规。编制组成员先后撰写调研、论证、验证论文和调查、实验报告数十篇。其中,已在中国声学会声频工程分会学术年会上研讨过的有34篇,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有13篇。编制组还广泛征求了国内有关设计、生产、科研等单位和有关专家的意见。先后收集到的意见共821条,完全采纳的234条,酌情采纳的42条,误解、互相冲突或须进行解释和商榷的545条。征求意见期间,先后易稿和举行由中国声学会声频工程分会和本规范编制组共同召集的专家会议审议12次。先后向信息产业部电子工程标准定额站及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信

28、息网报送草案及有关材料(包括会议纪要、调研论证实验验证文件、业界和国内专家意见反馈及其处理意见等)12批次。2008年7月16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送审稿)专家审查会,一致通过对该规范的审查。审查专家组认为:该规范体现了公共广播系统当今先进的工程技术水平,能够很好地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并填补了国内空白;相信通过对本规范的实施贯彻,可促进公共广播系统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的规范化,推动公共广播领域的技术进步,在规范市场方面也将起到重要作用,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审查专家组建议尽早颁布实施,以使规范早日发挥

29、效益。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范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范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要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规定的参考。 40 目次1总贝。(4 3 ) 2术语(44)3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设计( 45) 3.1 一般规定( 4日3. 2 应备功能 (46) 3. 3 电声性能指标山(47)3.4 系统构建 (49) 3.5 传输线路( 50) 3. 6 广播扬声器( 5 1 ) 3.7 广播功率放大器(

30、52) 3. 8 公共广播信号源设备(52) 4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施工( 54) 4. 1 一般规定:. (54) 4. 2 广播传输线路敷设(54) 4. 3 广播扬声器安装架设(5的4.4 其他设备安装(5 5 ) 4. 5 系统调试( 5 5 ) 4. 6 系统试运行( 5 5 ) 5 公共广播系统电声性能测量( 5 6 ) 5. 1 一般规定们5.2 测量点选择6 ) 5.3 传输频率特性测量(56) 5.4 声场不均匀度测量刊的5. 5 应备声压级测量们 41 一一一一一一羽用现j抖抖。5.6 漏出声衰减测量(58) 5.7 系统设备信噪比测量(58) 5.8 扩声系统语言传输指数测

31、量 (59) 42 1总贝。1. O. 2 从广义上说,公共广播系统工程包括电声工程和建筑声学工程两个部分。本规范主要是针对其中的电声工程部分,仅在必要的地方引用了建筑声学工程的有关规范和规定,但对于建筑声学工程来说,这仅是必要的而不是充分的。 43 J ?一一一一町汁寸寸;:哝黯察核对-,-.-?一2术语3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设计本章所有术语及其定义均只适用于本规范。本规范的术语定义,只为说明本规范有关条文的含义,而不一定是该术语完整的科学定义。为了便于操作,其中有一些术语直接采用了我国公共广播行业的习惯用语。3.1一般规定3. 1. 2 3C是我国按照有关国际协议和国际通行规则实施的中国强制

32、认证的英文(ChinaCompulsory Certification)缩写,是我国的市场准入认证,也是使用安全和保护环境所必须。在公共广播系统中,有许多设备是必须通过3C认证的,也有一些设备不必通过3C认证。至于具体哪些设备必须通过3C认证,应按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5号)的要求执行。3.1.3 公共广播原则上是单声道广播而不是立体声广播。例如,不可能或不必要在一条林荫道上,或在整个大型的候机楼内配置立体声的公共广播系统。但是,在个别特殊场合,例如小型会议室,如果允许增加额外投资,则不排除设置一个具有立体声效应的广播分区。3. 1. 4 不同

33、的公共广播用户对系统的用途、功能、档次、技资有不同的要求,有必要根据需要和可能,加以区分。3.1.5 公共广播包括业务广播、背景广播和紧急广播;其中每一类广播系统均可按其功能的完善程度分成三个等级。一个公共广播系统可以同时具有三类功能,但不一定必须;而且同一个公共广播系统中的不同类别功能,可以具有相同的等级,也可以是不同的等级。例如,一个具有紧急广播和背景广播两类功能的公共广播系统,其紧急广播部分是一级系统,而其背景广播部分可以是三级系统。3. 1. 6 建立在易燃易爆区域内的公共广播系统,必须防范由于设备过热或意外的电火花引起燃烧或爆炸。 44 45 一对时.响累?川十?一3. 1. 7 广

34、播传输线路敷设路由和广播扬声器布点,均应结合广播服务区平面图绘制;设计应在现场勘察的基础上进行。3.2应备功能3.2.1 用传声器实时发布语声广播是所有公共广播系统最基本的功能。有一个广播传声器处于最高广播优先级是必需的,例如在紧急情况下,现场指挥员甚至需要打断警笛,实时发布命令。3.2.3 业务广播系统。1 本条规定是就业务广播系统对第3.2.1条的补充。2 关于定时误差不应大于10s的规定,应以当地标准时间为准。10s包括累积误差,因此,如果系统的计时误差会累积,则应能自动清除,否则可能产生难以接受的后果。例如,一个每小时相对误差为10s的定时器,一周的累积误差将会接近半小时,如果用以管理

35、作息信号,显然不能接受。3.2.4 本条规定是就背景广播系统对第3.2.1条的补充。3.2.5 本条规定是就紧急广播系统对第3.2.1条的补充,且与应急声系统GB/T16851-1997的相关条款相容。1 10s包括接通电源及系统初始化所需要的时间。如果系统接通电源及初始化所需要的时间超过10s,则相应设备必须支持24h待机,才可能满足要求。2 应估算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现场环境的噪声水平,以确定紧急广播的应备声压级。由于环境的差异,在符合本条(以及表3.3.1)规定的前提下,同一个系统(甚至同一个广播区)内,不同区域的紧急广播声压级可以不同。例如一个覆盖相当长通道的广播分区,其出入口附近人流密

36、集,所以出入口附近的紧急广播声压级理应大于通道其他区域的声压级。3 根据本规范的定义,热备用是指紧急广播系统平时作为业务广播系统或背景广播系统经常运行,而不是简单的带电待机。只有这样,才能够随时暴露系统故障,便于及时处理。如果系统不 46 J 是处于本规范所定义的热备用状态,则必须定时自检,以便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以免应急时贻误响应时机。4 24V蓄电池曾是公共广播系统经典后备电源。但现代公共广播系统的功率容量日益增大,24V低压电源需给出十分强大的电流,引线和接线端子都难以适应。随着220VUPS后备电源的成熟,220V后备(由UPS提供或由第二供电回路提供)逐渐成为首选。但这些后备电源不一

37、定能实现无缝切换,因此有必要根据需要和可能规范切换时间。5 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有些广播分区和个别广播扬声器可能处于关闭或低音量状态,紧急广播设备应能在紧急信号触发下,自动开启有关广播区并调节至最大的(与应备声压级相当的)音量。6 在需要发布紧急广播时,情况可能十分紧急和混乱,系统应便于应急操作,做到键到位。7 , 8 这两款规定与应急声系统GB/T16851-1997的相关条款相容。不允许失效是不现实的,关键是个别环节一且失效不应影响全局。否则应有自动切换的备份设备、,或能及时发现故障。9 本款旨在对不同档次的紧急广播系统提出不同的要求。3.3 电声性能指标3.3.1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参

38、考了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1-2006、体育馆声学设计及测量规程JGJ/T131 2000等有关厅堂、场馆的声学特性指标。考虑到公共广播系统的覆盖范围、声学环境、器材设备、投资和用户需求等方面同厅堂、场馆扩声系统有许多差异,从而作出了有别于它们的规定。1 公共广播系统电声性能指标的核心,是保证音量足够和扩声清楚(即重放语声的可懂度足够高)。2 所谓音量足够是相对于背景噪声而言,通常信噪比须达到12dB15dBo但如果仅仅对信噪比作出规定而不规范系统的应备声压级,则将难以操作。因为广播服务区的环境噪声是会随时变化的,不能简单地以测量作业时段的情况作为根据。3 公共广播系统主要是语声广

39、播,对动态范围的要求不高。为节约资源和尽可能减少对昕众的昕力损害,尽可能减少对广播服务区外的干扰,应备声压级指标比厅堂扩声系统的最高声压级指标低很多是合理的。4 音量足够是播音清楚和重放语声清晰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为了便于操作,本规范引用扩声系统语言传输指数STIPA,作为公共广播系统重放语声可懂度的客观指标。这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EC近年推荐的一项新的方法,能较准确地考核扩声系统(含公共广播系统)的语音质量P而没有采用主观音质评价的方法,是由于用它进行评价时,既费时又费事,难以在公共广播系统中广泛应用。5 公共广播系统使用的广播扬声器数量通常较多,而且同一个广播服务区可能覆盖不同的环境

40、,因而不一定方便使用均衡器;同时,广播扬声器的价格水平和性能也低于同档次的专业扬声器系统。因此,系统的传输频率特性同专业厅堂、场馆相比,适当放宽了要求。6 规范漏出声衰减,主要是为了引导设计者尽可能把电声功率资源最大限度地用于广播服务区内,减少对服务区外的干扰。7 在保证具有一定的应备声压级和语言可懂度的前提下,声场均匀度以及传输频率特性对于室外广播服务区来说已不十分重要。相反,对于同一个广播服务区(尤其是室外)的不同地段,背景噪声可能有很大差异,因此对这些不同地段提供不同的广播声压级而不是均匀的声压级是合理的。3.3.2 室内重放声的质量同相关建筑物的建筑声学特性密切相关,所以有必要予以规范

41、。 48 一_ 3.4系统构建3.4.2 由定压式广播功率放大器驱动功率传输线路,直接激励无源广播扬声器放声的系统,是典型的无源终端系统(图1)。经由信号传输线路激励有源广播扬声器放声的系统,是典型的有源终端系统(图2)。在具有主控中心和分控中心的系统中,分控中心通常是主控中心的有源终端;而由某些分控中心管理的子系统则可以选用图1的元源终端方式或图2的有源终端方式构建。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有源终端和无源终端相结合的系统(图3)。王亘百寸功弃传输线路栩如 I-:二二1无源广播扬声器图1元源终端方式因二盟有源广播扬声器图2有源终端方式-,-工.-.:信号传输线路-二虽有源广播扬声器图3有源终端和无源终

42、端相结合的方式 49 3.4.3 广播分区的设置主要是为了便于管理,其次也考虑到分散运行风险和避免设备的容量太大。3.4.4 公共广播系统应有监控中心,以便于对系统实行统一管理。三级公共广播系统的档次较低,功能也较简单,所以其监控中心可以由系统的广播功率放大器或前置放大器兼任。3.5传输线路3.5.1 公共广播通常是有线广播。3.5.2 打算使用无线系统的有关方面应注意相关法规。3.5.3 当传输距离不远时,采用无源广播扬声器,并采用普通线缆传送广播功率信号,是最可靠和最节约的选择。但长距离、大功率传输必须认真考虑线路衰耗、高频损失等问题,这时采用普通线缆传送广播功率信号就不一定是可靠的和节约

43、的。当传输里程大于3km,且终端功率在千瓦级以上时,用五类线缆、同轴电缆或光缆作为低电平广播信号(俗称弱电信号)传输线,由有源终端放声,不仅便于保障传输质量,且利于节约投资。3.5.4 由于公共广播系统的功率传输线路一般比厅堂扩声系统的传输线路长得多,所以通常使用高电压、小电流的方式传输。在这种情况下,广播功率放大器和广播扬声器一般都属定压式而不是定阻式的。本条规定对定压式系统的额定电压进行了规范,其级差大致为3dB。3.5.5 公共广播传输线路可能有多种。有驱动无源广播扬声器用的声频电功率传输线;有传输数据或低电平信号用的信号传输线或网络。本条规定专指目前用得最多的室内声频电功率传输线。就公

44、共广播工程的使用效果而言,只要其应备声压级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则线路衰减本可不予限定。但是,推荐一个衰减标准,会为线路设计提供方便。传输距离、负载功率、线路衰减和传输线路截面之间的关系,7 可按公式(1)计算zS=2,LP U2(lO/20 -1) 式中:s一一传输线路截面(mm2); 一一传输线材电阻率也.mm2/ km); L一一传输距离(km); P 负载扬声器总功率(W);U一一一额定传输电压(V); 一一线路衰减(dB)。(1) 当今公共广播服务区的覆盖范围日益扩大,成千瓦、上千米的线路十分寻常。如果把线路衰减定得过于严格,将会大大增加工程负担。基于同样理由,本规范对室外线路衰减不予限

45、定。当传输线采用铜导线、额定传输电压为100V、线路衰减为3dB,且广播扬声器沿线均布时,式(1)可简化为式(2):S5LP (2) 式中:s一一传输线路截面(mm2); L一传输距离(km); P一一负载扬声器总功率(kW)。3.5.6 用于火灾隐患区的紧急广播设备,应能在火灾初发阶段播出紧急广播,且不应由于助燃而扩大灾患。3.5.7 室外导电传输线可能引雷,导致雷击,所以相关系统应有防雷设施。3.6 广播扬声器3.6.1-3.6.3 广播扬声器选型、布点,是保障广播服务区重放声场达标和适当控制投资的关键,是系统设计时应优先考虑的。公共广播系统的其他部分,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广播扬声器的数量、质量指标和现场配置方案来进行设计的。分散配置广播扬声器(或广播扬声器群组)是为了分片覆盖。由于广播扬声器的覆盖边界不可能非常明确,相邻广播扬声器的覆盖难免互相重叠,但宜尽可能减少重叠,尤其是应避免多个广播扬声器的覆盖互相重叠,以免发生严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