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 GB 50545 - 2010 110kV 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实施Code for design bf 110kV-750kV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 2010 - 07 -01 P 发布2010 - 01 -18 HHOW13OFm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e1阁计划生版社联合发布咛,4队-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统一书号:1580177 376 价:30.00元定S/N :1580177-37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110kV,._,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Code
2、 for d巳signof 1l0kV750kV ov巳rheadtransmission line GB 50545 - 2010 主编部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1 0 年7 月1 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110kV -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 50545-2010 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编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C座4层)(邮政编码:100038电话:6390643363906381)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世界知识印刷厂印刷850 X 1168毫米1/32
3、 5.75印张145千字2010年6月第1版2010年6月第1次印刷印数1-30100册女统一书号:1580177 376 定价:30.00元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490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0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110kV 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545-2010,自2010年7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5.0.4、5.O. 5、5.O. 7、6.O. 3、7.O. 2、7.O. 9、7.O. 10、7.O. 17、7.0.19、13.0.1、13.0.2、13.0.4、13.0.5、13.0.1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
4、严格执行。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0一0年一月十八日. 目。吕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2006J136号)的要求,由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在编制过程中,本规范编制组认真总结经验,广泛地调查研究,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经广泛地征求意见和多次讨论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本规范共分16章和7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路径选择,气象条件,导线和地线,绝缘子和金具,绝缘配合、防雷和接地,导线布置,杆塔型式,杆塔荷载及材料,杆塔
5、结构,基础,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附属设施等。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华东电力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地址:北京安德路65号,邮政编码:100120)和华东电力设计院(地址:上海市武宁路409号,邮政编码:200063),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员:主编单位:中国电
6、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华东电力设计院参编单位:西北电力设计院主要起草人:于刚梁政平张鹏飞黄伟中吴建生 1 李勇伟李喜来廖宗高龚永光李永双董建尧薛春林何江钱广忠叶鸿声魏顺炎杨元春朱永平张小力张芳杰王虎长王勇苗桂良孙波干非张华夏波管顺清周丹羽肖立群主要审查人员:骆永粱郭跃明朱天浩葛旭波曾健方森华卢宏振许松林刘永东王苗李爱民郭亚莉安旭东陈汉章杨崇儒翁炳华王钢包永忠叶鸿声张国良张显峰马志坚秦庆芝杨林施柳武侯长健唐炎代志强赵庆斌梁沛权吴磊孙哲夫黄健李广福张弦邱长根匡平楼富浩朱竞华卢彦平杨湘衡宿志一易辉 2 目次1总则(1 ) 2 术语和符号.、.(2 ) 2.1 术语(2 ) 2.2 符号(4 ) 3 路径
7、选择(7 ) 4 气象条件.( 9 ) 5 导线和地线.(1 1) 6 绝缘子和金具(1日7 绝缘配合、防雷和接地门门8 导线布置.(23) 9 杆塔型式(2日10 杆塔荷载及材料.(2 7) 10.1 杆塔荷载7)10.2 结构材料(34) 11 杆塔结构(38) 11. 1 基本计算规定门们11. 2 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表达式( 38) 11. 3 杆塔结构基本规定12基础川口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UM 环境保护(5 1 ) 15 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52) 16 附属设施(53) 附录A典型气象区附录B高压架空线路污秽分级标准附录C各种绝缘子的m参考值附录D使用悬垂绝缘子串的杆
8、塔,水平线间距离与档距的关系附录E基础上拔土计算土重度和上拔角( 59) 附录F弱电线路等级附录G公路等级.本规范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附:条文说明. 2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 1 ) 2 Terms and symbols ( 2 ) 2.1 Terms ( 2 ) 2.2 Symbols ( 4 ) 3 Routing ( 7 ) 4岛1eteorologicalconditions ( 9 ) 5 Conductor and earthwire、.(1 1) 6 lnsulators and fittings (1 5 ) 7 lnsulatio
9、n coordination,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grounding ( 17) 8 Conductor arrangement ( 23 ) 9 Tower typ巳.(2日10 Tower load and material ( 27) 10.1 Tower load (2 7) 10.2 Structural material ( 34) 11 Tower structure .门们11. 1 General calculating stipulation ( 38) 11. 2 Ultimate state expression for carrying
10、 capacity and serviceability ( 38) 11. 3 General stipulation for structure ( 40) 12 Foundation ( 42) 13 Ground clearanc巳andcrossing . (44) 14 Enviro日mentalprotection ( 5 1 ) 15 Labor safety and i口dustrialsanitation ( 52 ) 3 1总AHH习旧只16 Accessories 刊UAppendix A乃picalmeteorological area ( 54) Appendix
11、B Classification of overhead line pollution ( 55) Appendix C Reference value of mj for different insulator (ype ( 56) Appendix D Horizontal distance between phases depending on span for suspension tower ( 58) Appendix E Calculating density and cone angle of soil for uplift foundation ( 59) Appendix
12、F Classification of telecommunication line ( 60) Appendix G Classification of road ( 6 1)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 62)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 (63) 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平lSlons(65) 1. 0.1 为了在交流llo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中贯彻国家的基本建设方针和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可靠、先进适用、经济合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制定本规范。1. O. 2本规范适用
13、于交流llo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其中交流110kV500kV适用于单田、同塔双回及同塔多回输电线路设计,交流750kV适用于单回输电线路设计。1. O. 3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应从实际出发,结合地区特点,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推广采用节能、降耗、环保的先进技术和产品。1. O. 4对重要线路和特殊区段线路宜采取适当加强措施,提高线路安全水平。1. O. 5 本规范规定了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的基本要求,当本规范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1. O. 6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
14、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4 1 2 术语和符号2.1术语2. 1. 1 架空输电线路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 用绝缘子和杆塔将导线架设于地面上的电力线路。2. 1. 2 弱电线路telecommunication line 指各种电信号通信线路。2. 1. 3 大跨越large crossing 线路跨越通航江河、湖泊或海峡等,因档距较大(在1000m以上)或杆塔较高(在100m以上),导线选型或杆塔设计需特殊考虑,且发生故障时严重影响航运或修复特别困难的耐张段。2. 1. 4轻、中、重冰区light/medium/heavy icing area 设计覆冰厚度为10
15、mm及以下地区为轻冰区,设计覆冰厚度大于10mm小于20mm地区为中冰区,设计覆冰厚度为20mm及以上地区为重冰区。2. 1. 5 基本风速reference wind speed 按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10m高度处10min时距,平均的年最大风速观测数据,经概率统计得出50(30)年一遇最大值后确定的风速。2. 1. 6 稀有风速,稀有覆冰rare wind speed, rare ice thickness 根据历史上记录存在,并显著地超过历年记录频率曲线的严重大风、覆冰。2. 1. 7 耐张段section 两耐张杆塔间的线路部分。2. 1. 8 平均运行张力everyday tensio
16、n 年平均气温情况下,弧垂最低点的导线或地线张力。2. 1. 9等值附盐密度巳quivalentsalt deposit density (ESDD) 溶解后具有与从给定绝缘子的绝缘体表面清洗的自然沉积物溶解后相同电导率的氯化纳总量除以表面积,简称等值盐密。2. 1. 10 不溶物密度non-soluble deposit density (NSDD) 从给定绝缘子的绝缘体表面清洗的非可?容性残留物总量除以表面积,简称灰密。2. 1. 11 重力式基础weighting foundation 基础上拔稳定主要靠基础的重力,且其重力大于上拔力标准值的基础。2. 1. 12 钢筋混凝土杆reinf
17、brced concrete pole 普通温凝土杆、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杆及预应力棍凝土杆的总称。2. 1. 13 居民区residential area 工业企业地区、港口、码头、火车站、城镇等人口密集区。2. 1. 14 非居民区non-residential area 第2.1. 13条所述居民区以外地区,均属非居民区。2. 1. 15 交通困难地区difficult transport area 车辆、农业机械不能到达的地区。2. 1. 16 间隙electrical clearance 线路任何带电部分与接地部分的最小距离。2. 1. 17 对地距离ground clearance 在
18、规定条件下,任何带电部分与地之间的最小距离。2. 1. 18 保护角shielding angle 通过地线的垂直平面与通过地线和被保护受雷击的导线的平面之间的夹角。2. 1. 19 采动影响区mining aHected area 受矿产开采扰动影响的区域。 3 2.2符号 海拔1000m时每联绝缘子所需片数;nH 高海拔地区每联绝缘子所需片数;U一一系统标称电压;一一爬电比距。2.2.3 计算系数B一一一覆冰时风荷载增大系数;Ka 放电电压海拔修正系数;Kc 一导、地线的设计安全系数;Ke -绝缘子爬电距离的有效系数;ki一-悬垂绝缘子串系数;Kl一一一绝缘子机械强度的安全系数;m-海拔修
19、正因子;ml一特征指数;一一风压不均匀系数;冉一一导线及地线风荷载调整系数;卢z一一杆塔风荷载调整系数;s一一自构件的体型系数;5C 导线或地线的体型系数ph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户一一可变荷载组合系数;叭VE一一抗震基本组合中的风荷载组合系数zy。一一杆塔结构重要性系数;YEh一一水平地震作用分项系数;EV一一-竖向地震作用分项系数;EQ一一导、地线张力可变荷载的分项综合系数;G一一永久荷载分项系数;Qi 第i项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Yd 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YRE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2.2.1 作用与作用效应c-结构或构件的裂缝宽度或变形的规定限值;f , 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P 基础底
20、面处的平均压应力设计值;Pmax -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大压应力设计值;R一一结构构件的抗力设计值;SEhk一一一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SEQK一一导、地线张力可变荷载的代表值效应;SEVK 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SGE一一永久荷载代表值的效应;SGK一一永久荷载标准值的效应;SQiK一一第t项可变荷载标准值的效应;SWK一一风荷载标准值的效应;T一一绝缘子承受的最大使用荷载、断线荷载、断联荷载、验算荷载或常年荷载;TE 基础上拔或倾覆外力设计值;T max -导、地线在弧垂最低点的最大张力;Tp 导、地线的拉断力;TR一一绝缘子的额定机械破坏负荷;V一一一基准高度为10m的风速;W 绝缘
21、子串风荷载标准值;Wo 一一基准风压标准值;Ws一一杆塔风荷载标准值;Wx一一垂直于导线及地线方向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s一一土的重度设计值;Yc 混凝土的重度设计值。2.2.2 电工 5 Yf 基础的附加分项系数。2.2.4 几何参数A一绝缘子串承受风压面积计算值;As 构件承受风压的投影面积计算值;D 导线水平线间距离;Dp 导线间水平投影距离;Dx一一导线三角排列的等效水平线间距离;D,一一导线间垂直投影距离;d一一导线或地线的外径或覆冰时的计算外径;分裂导线取所有子导线外径的总和;1c一一导线最大弧垂;H一一一海拔高度;L一一一档距;Lk一一悬垂绝缘子串长度;LOI一一单片悬式绝缘子的几
22、何爬电距离;Lp一一杆塔的水平档距;S一-导线与地线间的距离;。一一风向与导线或地线方向之间的夹角;yk 几何参数的标准值。 6 3路径选择3.0.1 路径选择宜采用卫片、航片、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和红外测量等新技术;在地质条件复杂地区,必要时宜采用地质遥感技术;综合考虑线路长度、地形地貌、地质、冰区、交通、施工、运行及地方规划等因素,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做到安全可靠、环境友好、经济合理。3.0.2 路径选择应避开军事设施、大型工矿企业及重要设施等,符合城镇规划。3.0.3 路径选择宜避开不良地质地带和采动影响区,当无法避让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宜避开重冰区、导线易舞动区及影响安全运行的其他
23、地区;宜避开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3. O. 4 路径选择应考虑与电台、机场、弱电线路等邻近设施的相互影响。3.0.5 路径选择宜靠近现有国道、省道、县道及乡镇公路,充分使用现有的交通条件,方便施工和运行。3.0.6 大型发电厂和枢纽变电站的进出线、两回或多回路相邻线路应统一规划,在走廊拥挤地段宜采用同杆塔架设。3.0.7 轻、中、重冰区的耐张段长度分别不宜大于10km、5km和3km,且单导线线路不宜大于5km。当耐张段长度较长时应采取防串倒措施。在高差或档距相差悬殊的山区或重冰区等运行条件较差的地段,耐张段长度应适当缩短。输电线路与主干铁路、高速公路交叉,应采用独立耐张段。3.
24、0.8 山区线路在选择路径和定位时,应注意控制使用档距和相应的高差,避免出现杆塔两侧大小悬殊的档距,当无法避免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安全度。3.0.9 有大跨越的输电线路,路径方案应结合大跨越的情况,通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8 4气象条件4.0.1 设计气象条件应根据沿线气象资料的数理统计结果及附近已有线路的运行经验确定,当沿线的气象与本规范附录A典型气象区接近时,宜采用典型气象区所列数值。基本风速、设计冰厚重现期应符合下列规定:1 750kV、500kV输电线路及其大跨越重现期应取50年。2 110kV330kV输电线路及其大跨越重现期应取30年。4.0.2 确定基本风速时,应按当地气
25、象台、站10min时距平均的年最大风速为样本,并宜采用极值I型分布作为概率模型,统计风速的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 110kV750kV输电线路统计风速应取离地面10m。2 各级电压大跨越统计风速应取离历年大风季节平均最低水位10m。4.0.3 山区输电线路宜采用统计分析和对比观测等方法,由邻近地区气象台、站的气象资料推算山区的基本风速,并应结合实际运行经验确定。当无可靠资料时,宜将附近平原地区的统计值提高10%。4.0.4 110kV330kV输电线路的基本风速不宜低于23.5m/s;500kV750kV输电线路的基本风速不宜低于27m/s。必要时还宜按稀有风速条件进行验算。4.0.5、轻冰区
26、宜按无冰、5mm或10mm覆冰厚度设计,中冰区宜按15mm或20mm覆冰厚度设计,重冰区宜按20mm、30mm、40mm或50mm覆冰厚度等设计,必要时还宜按稀有覆冰条件进行验算。4.0.6 除元冰区段外,地线设计冰厚应较导线冰厚增加5mm。4.0.7 设计时应加强对沿线已建线路设计、运行情况的调查,并应考虑微地形、微气象条件以及导线易舞动地区的影响。4.0.8 大跨越基本风速,当无可靠资料时,宜将附近陆上输电线路的风速统计值换算到跨越处历年大风季节平均最低水位以上10m处,并增加10%,考虑水面影响再增加10%后选用。大跨越基本风速不应低于相连接的陆上输电线路的基本风速。4.0.9 大跨越设
27、计冰厚,除元冰区段外,宜较附近一般输电线路的设计冰厚增加5mmo4.0.10 设计用年平均气温应按下列规定取值:1 当地区年平均气温在30C 170C时,宜取与年平均气温值邻近的5的倍数值。2 当地区年平均气温小于30C和大于170C时,分别按年平均气温减少30C和50C后,取与此数邻近的5的倍数值。4.0.11 安装工况风速应采用10m/s,覆冰厚度应采用无冰,同时气温应按下列规定取值:1 最低气温为一400C的地区,宜采用150Co2 最低气温为一200C的地区,宜采用一100C。3 最低气温为一100C的地区,宜采用一50C。4 最低气温为一50C的地区,宜采用OOC。4.0.12 雷电
28、过电压工况的气握宜采用150C,当基本风速折算到导线平均高度处其值大于或等于35m/s时雷电过电压工况的风速宜取15m/s,否则取10m/s;校验导线与地线之间的距离时,应采用无风、无冰工况。4.0.13 操作过电压工况的气握可采用年平均气温,风速宜取基本风速折算到导线平均高度处的风速的50%,但不宜低于15m/s,且应无冰。4.0.14 带电作业工况的风速可采用10m/s,气温可采用150C,覆冰厚度应采用无冰。 10 5 导线和地线5.0.1 输电线路的导线截面,宜根据系统需要按照经济电流密度选择,也可根据系统输送容量,并应结合不同导线的材料结构进行电气和机械特性等比选,通过年费用最小法进
29、行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5.0.2 输电线路的导线截面和分裂型式应满足电晕、无线电干扰和可昕噪声等要求。当选用现行国家标准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GB/T 1179中的钢芯铝绞线时,海拔不超过1000m可不验算电晕的导线最小外径应符合表5.0.2的规定。表50.2可不验算电晕的导线最小外径5.0.3 大跨越的导线截面宜按允许载流量选择,其允许最大输送电流与陆上线路相配合,并通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确定。5.0.4 海拔不超过1000m时,距输电线路边相导线投影外20m处且离地2m高且频率为0.5MHz时的无线电干扰限值应符合表5.0.4的规定。表5.0.4无线电干扰限值标称电压(kV)110 220-
30、330 500 750 限值dB(,.,V/m)46 53 55 58 5.0.5 海拔不超过1000m时,距输电线路边相导线投影外20m处,湿导线条件下的可昕噪声限值应符合表5.0.5的规定。表5.0.5可昕噪声限值标称电压(kV)限值dB(A)验算导线允许载流量时,导线的允许温度宜按下列规定取1 钢芯铝绞线和钢芯铝合金绞线宜采用700C,必要时可采用800C;大跨越宜采用900C。2 钢芯铝包钢绞线和铝包钢绞线可采用800C,大跨越可采用1000C,或经试验决定。3 镀铸钢绞线可采用1250C。注:环境气温宜采用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风速采用。.5m/s (大跨越采用O. 6m/s);太阳辐
31、射功率密度采用0.lW/cm25.0.7 导、地线在弧垂最低点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5,悬挂点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25。地线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导线的设计安全系数。5.0.8 导、地线在弧垂最低点的最大张力应按下式计算:T阻击(5. O. 8) 式中:Tmax -导、地线在弧垂最低点的最大张力(N); Tp一一导、地线的拉断力(N); Kc -导、地线的设计安全系数。5.0.9 导、地线在稀有风速或稀有覆冰气象条件时,弧垂最低点的最大张力不应超过其导、地线拉断力的70%。悬挂点的最大张力,不应超过导、地线拉断力的77%。5.0.10 地线(包括光纤复合架空地线)应满足电气和机械使用
32、条件要求,可选用镀钵钢绞线或复合型绞线。验算短路热稳定时!地线的允许温度宜按下列规定取值:1 钢芯铝绞线和钢芯铝合金绞线可采用2000C。2 钢芯铝包钢绞线和铝包钢绞线可采用3000C。 12 3 镀钵钢绞线可采用4000C。4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的允许温度应采用产品试验保证值。5.0.11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的结构选型应考虑耐雷击性能,短路电流值和相应计算时间应根据系统情况确定。5.0.12 地线采用镀铸钢绞线时与导线的配合宜符合表5.0.12 的规定。表5.0;12地线采用镀铸钢绞线时与导线的配合镀镑钢绞线最小标称截面(mm2)I LGJ吨185/30I LGJ-185/45- I LG-40
33、0/50 及以下I LG-400/35 I 及以上35 50 80 50 80 100 注:500kV及以上输电线路无冰区段、覆冰区段地线采用镀镑钢绞线时最小标称截面应分别不小于80mm2、100mm25.0.13 导、地线防振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1 铝钢截面比不小于4.29的钢芯铝绞线或镀钵钢绞线,其导、地线平均运行张力的上限和相应的防振措施,应符合表5.0.13的规定。当有多年运行经验时可不受表5.0.13的限制。表5.0.13导、地线平均运行张力的上限和相应的防振措施平均运行张力的上限情况(技断力的百分数)(%)防振措施钢芯铝绞线镀钵钢绞线档距不超过500m16 12 不需要的开阔地区档
34、距不超过500m18 18 不需要的非开阔地区档距不超过120m18 18 不需要不论档距大小22 护线条25 防振锤(阻尼线)不论档距大小25 或另加护线条注:4分裂及以上导线采用阻尼间隔棒时,档Ji!在500m及以下可不再采用其他防振措施。阻尼间隔棒宜不等距、不对称布置,导线最大次档距不宜大于70m,端次档Jl!宜控制在28m-35m. 13 2 对本规范第5.0.13条第1款以外的导、地线,其允许平均运行张力的上限及相应的防振措施,应根据当地的运行经验确定,也可采用制造厂提供的技术资料,必要时通过试验确定。3 大跨越导、地线的防振措施,宜采用防振锤、阻尼线或阻尼线加防振锤方案,同时分裂导
35、线宜采用阻尼间隔棒,具体设计方案宜参考运行经验或通过试验确定。5. 0.14 线路经过导线易发生舞动地区时应采取或预留防舞措施。5.0.15 导、地线架设后的塑性伸长,应按制造厂提供的数据或通过试验确定,塑性伸长对弧垂的影响宜采用降温法补偿。当元资料时,镀铸钢绞线的塑性伸长可采用1X104,并降低温度10C补偿;钢芯铝绞线的塑性伸长及降温值可按表5.0.15的规定确定。表5.0.15钢芯铝绞线的塑性伸长及降温值铝钢截面比塑性伸长降温值CC)4. 294. 38 3X10-4 15 5. 056. 16 3X10-44XlO-4 1520 7.717.91 4X10-45X10-4 2025 1
36、1. 34 14.46 5 X 10-4 6 X 10-4 I阳或根据试验数据确定)注2对铝包钢绞线、大铝钢截面比的钢芯铝绞线或钢芯铝合金绞线应由制造厂家提供塑性伸长值或降温值。 14 6 绝缘子和金具6.0.1 绝缘子机械强度的安全系数,应符合表6.0.1的规定。双联及多联绝缘子串应验算断一联后的机械强度,其荷载及安全系数按断联情况考虑。表6.0.1绝缘子机械强度的安全系数绝缘子机械强度的安全系数KJ应按下式计算:KT=TR 一一J T 式中:TR一一绝缘子的额定机械破坏负荷(kN); (6. 0. 1) T一一一分别取绝缘子承受的最大使用荷载、断线荷载、断联荷载、验算荷载或常年荷载(kN)
37、。注常年荷裁是指年平均气温条件下绝缘子所承受的荷载。验算荷载是验算条件下绝缘子所承受的荷载。断线的气象条件是无风、有冰、-5C.断联的气象条件是无风、无冰、-5C。设计悬垂串时导、地线张力可按本规范第10.1节的规定取值。6. O. 2 采用黑色金属制造的金具表面应热镀钵或采取其他相应的防腐措施。6. O. 3 金具强度的安全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 最大使用荷载情况不应小于2.5。2 断续、断联、验算情况不应小于1.5。6. O. 4 330kV及以上线路的绝缘子串及金具应考虑均压和防电晕措施。有特殊要求需要另行研制或采用非标准金具时,应经试 15 验合格后方可使用。6.0.5 地线绝缘时宜使
38、用双联绝缘子串。6.0.6 当线路与直流输电工程接地极距离小于5km时地线(包括光纤复合架空地线)应绝缘,大于或等于5km时通过计算确定地线(包括光纤复合架空地线)是否绝缘。6.0.7 与横担连接的第一个金具应转动灵活且受力合理,其强度应高于串内其他金具强度。6.0.8 输电线路悬垂V型串两肢之间夹角的一半可比最大风偏角小50100,或通过试验确定。6. O. 9 线路经过易舞动区应适当提高金具和绝缘子串的机械强度。6.0.10 在易发生严重覆冰地区,宜增加绝缘子串长或采用V型串、八字串。 16 . 7 绝缘配合、防雷和接地7.0.1 输电线路的绝缘配合,应满足线路在工频电压、操作过电压、雷电
39、过电压等各种条件下安全可靠地运行。7.0.2 在海拔高度1000m以下地区,操作过电压及雷电过电压要求的悬垂绝缘子串的绝缘子最少片数,应符合表7.0.2的规定。耐张绝缘子串的绝缘子片数应在表7.O. 2的基础上增加,对110kV -330kV输电线路应增加1片,对500kV输电线路应增加2片,对750kV输电线路不需增加片数。表7.0.2操作过电压及雷电过电压要求悬垂绝缘子串的最少绝缘子片数标称电压(kV)110 220 330 500 750 单片绝缘子的高度(mm)146 146 146 155 170 绝缘子片数(片)7 13 17 25 32 7.0.3 全高超过40m有地线的杆塔,高
40、度每增加10m,应比本规范表7.0.2增加1片相当于高度为146mm的绝缘子,全高超过100m的杆塔,绝缘子片数应根据运行经验结合计算确定。由于高杆塔而增加绝缘子片数时,雷电过电压最小间隙也应相应增大;750kV杆塔全高超过40m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验算,确定是否需要增加绝缘子片数和间隙。7.0.4 绝缘配置应以审定的污区分布图为基础,结合线路附近的污秽和发展情况,综合考虑环境污秽变化因素,选择合适的绝缘子型式和片数,并适当留有裕度。7.0;5 绝缘配合设计可采用爬电比距法,也可采用污耐压法,选择合适的绝缘子型式和片数。当采用爬电比距法时,绝缘子片数应按下式计算: 17 . - U n乒Ke
41、Lol式中:n一-海拔1000m时每联绝缘子所需片数;A一一-爬电比距(cm/kV); U-一一系统标称电压(kV); L01一-单片悬式绝缘子的几何爬电距离(cm); (7. O. 5) Ke-绝缘子爬电距离的有效系数,主要由各种绝缘子几何爬电距离在试验和运行中污秽耐压的有效性来确定;并以XP-70、XP-160型绝缘子为基础,其Ke值取为7.0.6 通过污秽地区的输电线路,耐张绝缘子串的片数按本规范第7.0.3条的规定选择井已达到本规范第7.O. 2条的规定片数时,可不再比悬垂绝缘子串增加。同一污区,其爬电比距根据运行经验较悬垂绝缘子串可适当减少。7.0.7 在轻、中污区复合绝缘子的爬电距
42、离不宜小于盘型绝缘子;在重污区其爬电距离不应小于盘型绝缘子最小要求值的3/4且不应小于2.8cm/kV;用于220kV及以上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两端都应加均压环,其有效绝缘长度需满足雷电过电压的要求。7.0.8 高海拔地区悬垂绝缘子串的片数,宜按下式计算:nH = neO.1215m) (H-I000)/1000 式中:H一-高海拔地区每联绝缘子所需片数;H一-海拔高度(m); (7.0.8) ml一一特征指数,它反映气压对于污闪电压的影响程度,由试验确定。各种绝缘子ml可按本规酒附录C的规定取值。7.0.9 在海拨不超过1000m的地区,在相应凤偏条件下,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包括拉线、脚钉等)
43、的最小间醋,应符合表7.O. 9-1 和表7.0.9-2的规定。表7.O. 9-1 110kV-500kV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包括拉线、脚钉等)的最小间隙(m)标称电压(kV)110 220 330 工频电压。.250.55 0.90 操作过电压0.70 1.45 1. 95 雷电过电压1. 00 1. 90 2.30 表7.O. 9-2 750kV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包括拉线、脚钉等)的最小间隙(m)标称电压(kV)750 海拔高度(m)500 工频电压I串1. 80 边相I串3.80 操作过电压中相V串4.60 1. 20 2.50 3.30 500 1. 30 2.70 3.30 100
44、0 1. 90 4.00 4.80 雷电过电压4.20(或按绝缘子串放电电压的。.80配合)注:1按雷电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情况校验闰隙时的相应气象条件,可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取值。2 按运行电压情况校验间隙时凤速采用基本凤速修正至相应导线平均高度处的值及相应气温。3 当因高海拔而需增加绝缘子数量时,雷电过电压最小间隙也应相应增大。4 500kV空气间隙栏,左侧数据适合于海拔高度不超过500m地区;右侧是用于超过500m但不超过1000m的地区。7.0.10 在海拔高度1000m以下地区,带电作业时,带电部分对杆塔与接地部分的校验间隙应符合表7.0.10的规定。表7.0.10带电部分对杆塔与接地
45、部分的校验间隙标称电压(kV)750 4.00/4.30 校验间隙(m)(边相I裂串/中相V型串)注:1对操作人员需要停留工作的部位,还应考虑人体活动范围。.5m。2 校验带电作业的间隙时,应采用下列计算条件:气温150C.凤速10m/s。 19 标称电压(kV)7.0.11 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m的地区,在塔头结构布置时,相间操作过电压相间最小间隙和档距中考虑导线风偏工频电压和操作过电压相间最小间隙,宜符合表7.0.11的规定。表7.0.11工频电压和操作过电压相间最小间隙(m)运行方式,结合当地已有线路的运行经验,地区雷电活动的强弱、地形地貌特点及土壤电阻率高低等情况,在计算耐雷水平后,
46、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采用合理的防雷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1 110kV输电线路宜沿全线架设地线,在年平均雷暴日数不超过15d或运行经验证明雷电活动轻微的地区,可不架设地线。无地线的输电线路,宜在变电站或发电厂的进线段架设1km2km地线。2 220kV330kV输电线路应沿全线架设地线,年平均雷暴日数不超过15d的地区或运行经验证明雷电活动轻微的地区,可架设单地线,山区宜架设双地线。3 500kV750kV输电线路沿全线架设双地线。7.0.14 杆塔上地线对边导线的保护角,应符合下列要求:1 对于单回路,330kV及以下线路的保护角不宜大于150,500kV750kV线路的保护角不宜大于10002 对于同塔双回或多回路,1l0kV线路的保护角不宜大于1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