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4345-2008 化学纤维 长丝捻度试验方法.pdf

上传人:confusegate185 文档编号:173876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9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14345-2008 化学纤维 长丝捻度试验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GB T 14345-2008 化学纤维 长丝捻度试验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GB T 14345-2008 化学纤维 长丝捻度试验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GB T 14345-2008 化学纤维 长丝捻度试验方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GB T 14345-2008 化学纤维 长丝捻度试验方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5906001W 50 a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 43452008代替GBT 14345-2003化学纤维 长丝捻度试验方法Testing method for twist of manmade filament(BISFA-2004,Testing methods for polyester filament yarns,BISFA-2004,Testing methods for polyamide filament yarns,BISFA-1997,Testing methods for viscose,cupro,acetate,triacetate and lyo

2、cell filament yarns,NEQ)2008-06-18发布 2009030 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借龠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反111前 言GBT 14345-2008本标准与BIsFA涤纶长丝纱试验方法(2004年)、BISFA1 250捻m时,试验长度为250 mm。65试验次数散件实验室样品,每个卷装试验两次以上,且每批样品的试验总次数不低于20次;批量样品,合成纤维每个实验室样品测2次,纤维素纤维每个实验室样品测5次,仲裁检验每个实验室样品测5次;2GBT 14345-2008除规定的实验室样品卷装数,对确定95置信水平时,如置信界限与捻度算术总平均

3、值的差值(即置信区间)超出士15,按附录C规定增加实验室样品数。7试验步骤71捻向的测定取长约100 mE的试样,握持一端使其悬垂,观察此垂直的螺旋线倾斜方向。与字母“s”中间部分一致的为“s”捻,与字母“z”中间部分一致的为“z”捻。72复丝试验试验前先拉去表面可能受伤的丝数米。把试样的一端夹人固定夹持器,经加张力装置加上规定的预加张力,把试样的另一端夹入旋转夹持器后,退除试样捻度,直至复丝各组分相互平行,或用分析针从固定夹持器一端的试样通到旋转夹持器的试样端,测定其捻度,并核实捻向。73股线试验731股线试验按72复丝的方法进行。732测定股线各组分的捻度,可将各组分作为新的试样按72进行

4、测定。每个要测定的组分应按各组分的名义线密度计算预加张力。在测定捻回数之前,重新设定起始长度。7321相同组分如股线的各组分相同,通过第一次退捻操作已分离的复丝,除留一根复丝外,在接近夹持器处切断已分开的其他各组分,留下的一根用于测定捻度。7322不同组分股线按72所述的方法退捻后将各组分的末端用粘带固定住,给每个组分做上标记,使接下来测定时可以辨别。然后把它们从夹持器问剪下,由于这样的结果不会保持原样长度,所以复丝各组分捻度应在300 mm起始长度上测定。按72的方法测定每个带有标记的组分的捻度。74 注意事项741 同一卷装试验时,试样之间应间隔2 m以上。742由于加捻工艺的关系,在内层

5、与外层的捻度可能有系统性误差,因此,在有争议的情况下,应在内层和外层分别取样。743取样时用力要比标准预加张力小,取比起始长度稍长的试样且避免发生摩擦。75数据收集对每一个试样,记录捻向及捻回数。精确至最接近的整圈数。8 结果计算计算每个实验室样品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并用这些算术平均值计算货批的算术总平均值。81捻度按式(2)计算:TL。一1 000L0式中:TL。单个试样实测捻度值,单位为捻每米(捻m);t单个试样捻回数,单位为捻;L。起始长度,单位为毫米(ram)。82捻度偏差率按式(3)计算:Dr一TL;-一To100GBT 143452008式中:Dr捻度偏差率,;T。捻度名义值,单位

6、为捻每米(捻m)。83 当需要对该实验室样品进行变异系数计算等统计分析时见附录C。84数据修约:各项试验结果按GBT 8170规定修约。捻度、偏差率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捻度变异系数修约到小数点后两位。9允差货批及各单一卷装的平均捻度同名义捻度相比较,在表l规定的允差范围内商定。表1 货批及实验室样品的捻度允差单丝,股线的名义捻度(捻m) 赁批 宴验室样品50600以下 士10 156001 600以下 土75 土111 600及以上 士6 土910捻度和捻向的表示按下列标记来表示丝条的捻度和捻向:a)复丝84dtex f30$200;b)股线1)组分相同的双股长丝133dtex f40$200

7、22300;2)组分不同的双股长丝(300dtex f60 Z30235dtex f34$360)$200。11试验报告4试验报告包括:a)样品的名称和规格;b)被选作批量样品包装件的号码标识;c) 采用的试验方法及所有的试验参数;d) 实验室样品的个项性能测试结果,如果计算标准偏差和变异系数,则要写入报告e)经协商后对试验步骤的修改提示及其他与本标准不一致的部分;f)观察到的异常现象;g)试验人员,试验日期。附录A(资料性附录)快速调湿方法A1 本方法规定了试样的快速调湿时间。A2在有争议的情况下,需经有关各方协商之后方能采用。A3调湿时问见表A1。表A1快速调湿时间表GBT 14345-2

8、008试样的标准回潮率 最少调湿时间h2以上13 42及以下 2GBT 14345-2008附录B(资料性附录)预加张力的求取方法B1本附录给出了不适用正文中规定预加张力的试样,其预加张力的求取方法。B2本附录规定预加张力的求取试验应在CRE单纱强伸仪上进行。B3在试验仪上对试样作拉伸试验得到负荷一伸长曲线见图B1。Z榨图B1负荷一伸长曲线B4从图上零负荷附近取负荷变化随伸长变化最大的A点作切线与伸长轴相交于E,再由E作垂线与负荷一伸长曲线相交于F。,Fo所表示的就是试样的预加张力负荷值。附录C(规范性附录)统计:术语和计算GBT 14345-2008c1单值在一系列试验中任何一次观测值称为单

9、值。在一系列n次观测中,第i次观测的单值,以z。表示。C2频数每个实验室样品中一组单值的个数为频数。在第J组中单值的数目用嘶表示。k表示组的数目。单值总数n按式(c1)计算:C3算术平均值单值z1,X2,z3,z。的算术半均僵(z)是早值的总丰日陈以。E们的个皴(n),见式(cz)。i I垫生:垫一暨(c2)在由组组成的频数表中,算术平均值(;)按式(c3)计算:;一塑塑旦丝二旦丝一正1_njyj(c3)C4算术总平均值不论如何分组,一系列单值的总平均即为算术总平均值,当各组所含的单值个数相同时,算术总平均值可由各组算术平均值计算得到。C5方差和标准偏差单值的方差(s2)是各单值与算术平均值之

10、差的平方和除以(n1),见式(c4)。(z,一j)252一旦丁单值的标准偏差(s)是方差的平方根,见式(C5)。式中:”一样品的个数;z,单值;实验室样品的算术平均值。C6变异系数变异系数(c)为标准偏差与算术平均值之比值,见式(c6)。GBT 14345-2008式中:CU变异系数,。C7置信界限CVb一喜100一组单值的n次试验值近似正态分布。在实验室样品的算术平均值(z)左右,对称地划定一个区间,使所试验的真实算术平均值以给定的百分率(本标准要求95)落在该区间中。注:该百分率称为置信水平,置信水平有时以0和1之间的数字表示,但通常以百分率表示。从(;一c)到(至+c)的区间称为置信区间

11、,(jc)和(;+c)称为置信界限。在规定的置信水平下,置信区间的半宽值c是由算术平均值来估计批量样品的真实算术平均值所产生误差的最大值。置信区间的半宽值按式(c7)计算:式中:系数(在所要求的95置信水平下,可从与n成函数关系的表C1得到);s标准偏差;n单值的个数。注:当对仪器方面的精度要求足够严格时,系统误差可以忽略不计。通常以算术总平均值的百分率C来表示半宽值c,见式(C8)、式(c9)。或c()一x100c():r哩些n表C1 n与t的函数关系表4 318 15 214 26 2065 278 16 213 27 2066 257 17 212 28 2057 245 18 211

12、29 2058 236 19 210 30 2049 231 20 209 3l一40 20310 226 21 209 4160 20111 223 22 208 61 120 19912 220 23 207 121230 19713 218 24 207 230 19614 216 25 206试验中个别试样总是不会得到正态分布的数据,因此需要从批量样品中取得的一系列实验室样品进行独立的试验。每个实验室样品试验多个试样,按第C3章计算该实验室样品一系列单值的算术平8GBT 1 4345-2008均值。按第C5章计算每个实验室样品的单值对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算术平均值的置信界限可由该标准偏差计算,此处n为所测试的实验室样品个数。C8补充试验量的确定按GBT 6502规定抽取实验室样品经测试后,若未能达到规定的置信区间,就有必要增加试验次数。如果已经作了7次测试,计算标准偏差s或变异系数CVt,超过规定的置信区间。为了到达所要求的置信区间半宽值C或C,试验次数应增加m次,m按式(c10)或式(c11)计算:式中:z表c1中与m值相对应的值。在这种情况下,用(m+n)次试验结果计算平均值和置信区间,且检查新的置信区间是否满足要求。nn一一,一蹶一产产一一mm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