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9428-2014 地震灾害预测及其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pdf

上传人:registerpick115 文档编号:175000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PDF 页数:44 大小:1.4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19428-2014 地震灾害预测及其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GB T 19428-2014 地震灾害预测及其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GB T 19428-2014 地震灾害预测及其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GB T 19428-2014 地震灾害预测及其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GB T 19428-2014 地震灾害预测及其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道BICS 91.120.25 P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9428-2014 代替GB/T19428-2003 地震灾害预测及其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Code for earthquake loss estimation and it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2015-06-01实施2014-12-22发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蔑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飞,J/rfJ时GB/T 19428-2014 目次前言. . . . . . . . I 引言. . . . . . . 11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2、. 1 3 术语和定义. . . . . . 1 4 基本规定. . . . 2 5 地震动影响场生成. . . . . 3 6 场地分类与地震地质灾害评价. . . . 4 7 建筑物震害预测. . . . . . . . 4 8 生命线工程震害预测. . . . . . 6 9 次生灾害估计. . . . . . . . . . . . . 9 10 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估计. . . . . 10 11 防震减灾对策. . . 11 12 信息管理系统. . . . . . . . 12 附录A(规范性附录建筑物信息调查表. . . . . . 17 附录B(规范性附录生命线工程信息调查表

3、. . . . . . 25 附录C(规范性附录次生灾害源信息调查表. . . . . 28 附录D(规范性附录)人口与经济数据信息调查表. . . . . . 30 附录E(规范性附录)数据分类与代码. . . . . . . 31 附录F(规范性附录)建筑物调查数据代码. . . . . 38 参考文献. . . . . 39 GB/T 19428-2014 前-E目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GB/T19428-2003,与GB/T19428-2003相比技术变化如下z一第3章中增加了地震灾害预测和建筑物震害影响因子的术语和定义,修改了设定地震和场地效应的

4、定义,删除了地震环境和构造类比的术语和定义见3.2、3.3、3.5、3.的,一第4章中通过列表规定了不同级别工作相应的内容和详细程度z增加了对行业、小城市、县城、社区的工作级别的规定(见表1、4.1.4,4.1.5); 一一第5章中增加了地震动参数小区划图的比例尺要求,增加了地震烈度作为震害预测地震输入的规定(见5.8、5.10、5.11); 一一第6章中增加了何种情况下可不编制场地类别划分图的条款(见6.4.3); 一一第7章中细化了结构分类z给出了详查、抽查和普查的适用范围和调查内容z规定了不同级别工作的抽样率最低限$强调地震易损性分析结果应与实际震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见7.1、7.2、7.

5、5) ; 一一第8章中补充了隧道等部分生命线工程震害预测的规定,给出了利用震害率并考虑地震地质灾害影响进行供水、燃气管网震害预测的分析方法(见8.1.5,8.1.6、8.2); -一一第9章中删除了甲级工作对其他次生灾害的要求z删除了对策内容要求s删除了火灾蔓延、毒气扩散等灾种的数值模拟内容z修改了调查内容的具体要求(见9.1.3、9.2); 一第10章中增加了建筑物室内装修损失、生命线工程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的评估内容(见10.1.3、10.4.4) ; 一二第11章将震前预防对策改为地震灾害防御辅助对策;将地震应急辅助对策改为地震灾害预测信息(见11.1、11.2); 一二第12章重新编写了

6、信息管理系统各条款内容s一一按结构类型细化了建筑物信息调查表作为附录A;增加了生命线工程信息调查表作为附录B;增加了次生灾害源信息调查表作为附录C;增加了人口与经济数据信息调查表作为附录D;将原来的附录D按数据大类给出了具体的数据代码作为附录E,将原来的附录C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作为附录F;一修改和完善了部分条款的表述。本标准由中国地震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地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5)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z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z四川省地震局、中国海津大学、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广东省地震局、福建省地震局、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山东省

7、地震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E孙柏涛、冯启民、李谊瑞、孙景江、李山有、郭恩栋、张令心、聂树明、李志强、林均岐、戴君武、黄宏生、余世舟、陈洪富、赵凤新、王东明、冯义钧、肖兰喜、范灵春、张桂欣。本标准于2003年12月首次发布,2013年第一次修订。I GB/T 19428-2014 引言GB/T 19428-2003自颁布实施以来,指导了全国二十几个城市和诸多大型企业的地震灾害预测工作,其产出成果在我国城市防震减灾规划、地震应急等工作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促成修订本标准的主要原因是=E 一一该领域经过近十年来的发展,原标准的部分条文已不适合当今防震减灾工作的需要F一一地震灾害预测数据成果的服务范围

8、已经扩展到城市防震减灾规划、地震应急管理以及社会服务工程等方面z面向不同的服务对象,需要提供多尺度、多精度的技术数据服务和支持p一一针对我国新的结构类型和设防结构的多样性,需要吸收一些新模念、新方法和新的研究成果z一一兼顾几个方面的方法、模型、数据、结果与结论等服务支持需求。GB/T 19428-2014 地震灾害预测及其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进行地震灾害预测以及建立其信息管理系统的工作内容、技术方法、技术要求及成果表达形式。本标准适用于城市、乡镇(社区以及由若干城市所组成的区域,也适用于行业、大中型企业等。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

9、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3923-2006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 17741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GB/T 18208.4-2011 地震现场工作第4部分z灾害直接损失评估GB 18306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218-2009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T 20258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GB/T 23705 2009 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地名/地址编码规则GB/T 24335-2009 建(构筑物地震破坏等级划分GB/T 24336-2009 生命线工程地震破坏等级划

10、分GB/T 27932-2011 地震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GB 50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2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3 术语和定义3.1 3.2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地震灾害eartbqnake disaster 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和社会功能的破坏。GB/T 18207.1-2008.定义5.1J地震灾害预测阳rtbqu础edis困terprediction 对未来地震可能造成的灾害作出估计。估计某一区域在遭遇一定强度地震作用下,工程结构可能发生的破坏程度,以及由此导致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危害程度和社会影响等。注z修改采用GB/T18207.1-2008

11、.定义5.9.3.3 设定地震scenario eartbquake 为进行地震灾害预测而给出的对某一区域可能产生震害或可以体现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结果的具GB/T 19428-2014 体地震,包括震中位置,震源深度和震级。注s修改采用GB/T18207.22005,定义6.3.1.3.4 3.5 3.6 3.7 工程结构地震易损性seismic vulnerability of strocture 与地震动参数相关的工程结构的条件破坏概率。场地效应site eff,配t场地条件对地震动的影响。生命线工程系统Iifeline engineering system 能源(电、气、油、热)供应、通

12、讯、交通、供水等工程系统的总称.地震次生虫害earthquake国induceddisaster 地震造成工程结构、设施和自然环撞破坏而引发的灾害。例如,火灾、爆炸、瘟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以及水灾、泥石谊和滑坡等对居民生产和生活区的破坏。GB/T 18207.1-2008,定义5.3J3.8 建筑物震害影响因子seismic damage impact fac阳rof building 影响建筑物抗震性能和震害程度的参数,例如,场地类别、结构类型、建造年代、层数、用途、抗震设防标准、材料强度和使用现状等。4 基本规定4.1 工作分级与内容4. 1. 1 地震灾害预测及其信息管理系统技术工作按工

13、作内容、工作详细程度以及精度要求分为甲级、乙级和丙级。4.1.2 甲级、乙级和国级的主要工作内容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不同级别工作的主要内容及要求工作要求序号专题名称甲级乙级丙级1 地震动影响场生成A B C 2 场地分类与地震地质灾害评价A B C 3 建筑物露害预测A B C 4 生命线工程震害预测A B 5 次生灾害估计A B 6 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估计A B C 7 防震减灾对策A B C 8 信息管理系统建立A B C 注z表中的A表示专题工作的详细程度和精度要求高,B表示较高,C表示一般,具体要求分别在各专题中详细规定产一表示该专题可不傲。2 GB/T 19428-2014 4.1

14、.3 大中城市建成区宜按不低于乙级工作要求开展工作.4.1.4 其他城市、县、乡镇)、街道、社区等宜按丙级工作要求开展工作。4. 1.5 大中型企业,医疗卫生、教育等行业宜按不低于乙级工作要求开展工作。4.2 敢据各专题数据、多专题共用的基础数据以及图件比例尺应分别按甲、乙、丙级工作内容要求获取。4.3 基本资料收集4.3.1 在进行详细资料调查前,应收集工作区内人口、经济、环境等基本信息,各类工程结构的总体分布情况,当地建筑物的结构特点、结构类型和各类建筑物所占比例,各类生命线工程基本信息等。4.3.2 若所调查区域内、周边地区或同类地区近期遭受到破坏性地震,宜补充建筑物和生命线工程的震害特

15、点、震害分布等资料。5 地震动影晌场生成5.1 地震动影响场的表征参数为地震烈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加速度反应谱以及地震灾害预测所需的其他参数。5.2 地震烈度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对应关系应采用GB18306的相关规定。5.3 甲级工作应满足下列要求za) 地震动影响场对应的超越概率水平应为50年63%、10%、2%以及更小超越棋率水平如1%);b) 地震动影响场应按GB17741工作要求编制的地震动参数小区划图确定。5.4 乙级工作应满足下列要求za) 地震动影响场对应的超越概率水平应为50年63%、10%和2%;b)地震动影响场可根据按GB17741工作要求编制的地震动参数小区划图确定,或

16、按照GB 18306的规定经场地类别调整后确定。5.5 丙级工作应满足下列要求za) 地震动影响场对应的超越概率水平应为50年10%;b) 地震动影响场可按照GB18306的规定经场地类别调整后确定。5.6 已经做过地震动参数小区划的工作区,在潜在震源区划分与地震活动性参数有重大变动时应重新进行小区划工作,在场地工程地质资料有显著补充时应重新进行场地地震反应分析计算和地震动参数区划。5.7 甲级和乙级工作的工作区面积小于1km2且场地条件均一时,地震动影响场可按单个场地给出。5.8 地震动参数小区划图的比例尺宜不小于1: 250 000,对某些占地范围较小的场地宜采用1 : 50 0001 :

17、 10000. 5.9 甲级工作和乙级工作应根据工作区及邻近地区发生强震的可能性考虑13个设定地震,其中za) 设定地震的确定可采用地震构造法、历史地震法等gb) 设定地震的地震动影响场,可利用适合工作区的地震烈度和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得到,场地条件对地震动参数的影响可采用GB18306给出的经验系数调整。5.10 地震动影响场对应的地震烈度小于咂度时,可不做该参数下的后续各项地震灾害预测.5.11 当采用地震烈度作为地震灾害预测的影响场表征参数时,宜选取回、咂、砸、庄、X度设定地震烈度作为地震灾害预测。3 GB/T 19428-2014 6 场地分类与地震地质灾害评价6.1 一般规定6.1.1

18、 甲级工作,应开展或补充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勘察与调查工作,进行场地地震地质灾害评价,编绘场地类别分区图和地震地质灾害小区划图。工作内容和采用的方法应符合GB17741的规定。6.1.2 乙级工作,可利用已有资料和数据,需要时可适当补充工程地质条件勘察与调查工作,采用规范方法或其他经验方法进行场地类别划分和场地地震地质灾害评价,编绘场地类别分区固和地震地质灾害小区划图。6. 1.3 丙级工作,可利用已有资料和数据,采用现行国家抗震设计规范和抗震鉴定标准的方法或其他经验方法进行场地类别划分和场地地震地质灾害影响程度的简单判断。6. 1.4 已经做过地震地质灾害小区划的工作区,如有最新工作成果应予以补

19、充。6.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勘察与调查6.2.1 勘察与调查工作,应符合GB1774LGB 511和GB50021的规定。6.2.2 勘察工作内容,应包括场地工程地质勘察、岩土动力和静力参数测试及地震活动断层探测等。6.2.3 调查工作内容,应包括收集、整理和分析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形地貌和地震掏造等资料。6.2.4 场地类别划分应符合GB50011的规定。6.3 地震地质究害评价6.3.1 地震地质灾害包括地震作用引起的地表破裂、砂土液化、软土震陷及岩土崩塌与滑坡等灾害。6.3.2 地震地质灾害评价按照现行国家抗震设计规范和抗震鉴定标准的方法或其他经验方法进行。6.4 成果表达方式6.4.

20、1 地震地质灾害小区划罔可以是一幅砂土液化、软土震陷、地表破裂、岩土崩塌与滑坡等多种类型灾害信息综合表示阁,也可以是多幅单一类型灾害信息表示圈。表达方式上除了平面图之外,宜以必要的柱状图与剖面图辅助说明。6.4.2 场地类别分区图和地震地质究害小区划图的比例尺,宜与地震动参数小区划图一致,但结合具体场地和灾害类型,图件比例尺可以适当放大、缩小。6.4.3 工作区场地类别单一时,可不编绘场地类别分区图。7 建筑物震害预测7.1 一般规定7. 1. 1 确定工作区内的重要建筑物,并逐栋详细调查和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7. 1.2 工作区内量大面广的建筑物,应按结构类型分类,每类抽取一定数量样本进行地

21、震易损性分析,给出相应的易损性矩阵。7. 1.3 计算分析得出的各种结构类型的易损性矩阵应与实际震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差别较大时应提供充分理由,否则应参照实际震害资料对易损性矩阵进行调整。7.2 建筑物分类7.2.1 现有建筑物可分为重要建筑物和一般建筑物.4 7.2.2 重要建筑物应包括za) 党政机关、抗震救灾指挥部等部门的主要办公楼zb) 公安、消防、医疗救护、学校、幼儿园等单位的主要建筑物zd 用于应急避难的大型公共场所及其他重要建筑物;GB/T 19428-2014 d) 生命线工程系统的重要建筑物,如主要的水厂、电厂、变电站、通讯中心、火车站、汽车站、地铁地下车站等交通枢纽、航空港

22、等。7.2.3 一般建筑物指除重要建筑物以外的建筑物。7.2.4 一般建筑物分类时,对当地量大面广的建筑物应进行明确的结构类别划分,非量大面广的特殊类型建筑物,普查时按实际结构类型填表,数据管理归属其他结构。一般建筑物可分为zu 多层砌体结构zb)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zd 高层建筑Fd) 自建民宅zd 工业厂房50 其他结构。7.3 建筑物破坏等级划分建筑物破坏等级可按GB/T24335-2009进行划分。7.4 单元小区的划分建筑物现场调查和地震易损性分析可根据工作区的具体情况划分单元小区。单元小区可按下列标准划分za) 按街道围成的区域划分zb) 按城市各行政区划或街道办事处、乡镇、居民委

23、、居民小区等划分Fc) 按社区划分Ed) 将工作区划分为若干个等面棋和等形状的网格单元。7.5 基础资料调查与收集7.5.1 调查和收集建筑物的有关数据,调查方式可分为下列三种za) 详查z逐栋收集建筑物的图纸资料和有关数据,填写建筑物详查表,表格形式可参考附录A中表A.l表A.6;b) 抽查z抽查样本应兼顾建造年代、层数、设防标准、场地情况、地域分布及用途等诸多因素合理选取,抽样率应满足7.5.2c)要求或7.5.3c)要求。但每种类型结构的样本量不宜少于50栋,对于高层建筑和工业厂房可适当减少.抽样样本建筑物的信息调查宜采用详查方法,并逐栋填写详查表,表格形式可参考表A.l表A.6;c)

24、普查z调查建筑物的主要信息,宜包括建筑地点、建造年代、层数、结构类型、建筑面棋、使用现状等,填写建筑物普查表,表格形式可参考表A.7.7.5.2 甲级工作及调查内容包括=a) 对工作区内的建筑物进行普查sb) 采用详查方法调查重要建筑物Fc) 采用抽查方法调查一般建筑物,抽样率不宜低于4%.且不少于7.5.1b)样本量要求sd) 根据需要,可对典型建筑物进行现场动力特性测试,7.5.3 乙级工作及调查内容包括z5 G8/T 19428-2014 a) 按单元小区调查建筑物的统计信息,包括单元小区内的建筑物总数量、各种类型建筑物数量和建筑面积、建筑年代分布和现状概况等信息Fb)采用详查方法调查重

25、要建筑物sc) 采用抽查方法调查一般建筑物,抽样率不宜低于2%,且不少于7.5.1b)样本量要求。7.5.4 丙级工作及调查内容包括za) 按单元小区调查建筑物的统计信息,包括单元小区内的建筑物总数量,各种类型建筑物数量、结构特征、建筑面积、建筑年代分布和现状等信息pb) 采用详查方法调查重要建筑物。7.6 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7.6.1 甲级和Z纽工作7.6.1.1 重要建筑物应按单体进行抗震分析,可选用下列方法za) 弹塑性地震时程反应分析方法$b) 建筑物抗震性能评估的其他简化方法,7.6.1.2 一般建筑物的抽样建筑物除可采用7.6.1.1规定的方法外,还可采用模式判别法、震害影响因子法

26、等简化方法。7.6.1.3 普查的建筑物可按类比法、经验判定法进行易损性分析。7.6.1.4 特殊结构形式的建筑物,如古建筑、重要的大型工业设施设备等,宜进行专门的地震易损性分析。7.6.2 丙级工作重要建筑物可按7.6.1.1规定的方法,进行易损性分析F其他建筑物可按类比法、经验判定法或群体易损性分析方法进行易损性分析。7.7 主要成果主要成果应包括下列内容za) 基础资料调查汇总Fb) 重要建筑物的单体易损性分析结果Fc) 甲级工作和乙级工作的抽样建筑物单体易损性分析结果zd) 不同类型建筑物的地震易损性矩阵ze) 工作区各类建筑物抗震能力综合评价结果、地震高危小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抗震薄

27、弱环节等。8 生命线工程震害预测8.1 一艘规定8.1.1 生命线工程中的建筑物,应按第7章的规定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8.1.2 生命线工程的数据资料调查,可采用实地调查和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并按附录B填写生命线工程调查表。8. 1.3 生命线工程中各类工程结构、设施、设备等的破坏等级,可按GB/T24336-2009进行划分。8. 1.4 工作级别可分为甲级工作和乙级工作,按不同工作级别对各类生命线工程结构、设施、设备等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6 GB/T 19428-2014 8.1.5 甲级工作可Ea) 采用统计分析法、规范校核法、抗震性能评估筒化方法等进行桥梁、隧道结构的震害预测zb) 采

28、用7.6给出的方法进行容易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物,如变电站主控制楼、配电装置室等的震害预测zc) 对主要的高压电气设备,应按其结构特点进行抗震可靠性分析Fd) 采用变形或强度校核法进行泵房、水池的震害预测p的采用抗力校核法进行储气柜(罐)等的震害预测sf) 采用抗滑移和抗倾覆能力校核法进行通信设施、设备震害预测sg) 采用震害率法并考虑地震地质灾害的影响进行供水、燃气管网的震害预测,h) 采用网络连通可靠性分析方法进行各生命线工程系统功能失效状态及地震影响范围分析。8. 1.6 乙级工作可za) 采用统计分析法、规范校核法、抗震性能评估简化方法等进行桥梁、隧道结构的震害预测zb) 采用筒化方

29、法对电力系统中的构筑物进行震害预测pc) 采用经验破坏概率方法对高压电气设备进行震害预测pd) 采用变形或强度校核法进行泵房、水池的震害预测ze) 采用抗力校核法进行储气柜罐)等的震害预测pf) 采用抗滑移和抗倾覆能力校核法进行通信设施、设备震害预测zg) 采用震害率法并考虑地震地质灾害的影响进行供水、燃气管网的震害预测Fh) 采用经验方法进行各生命线工程系统功能失效状态及地震影响分析。8.2 交通系统8.2.1 工作区内的主干道路、主要桥梁、隧道等,应进行震害预测。8.2.2 数据资料的收集,应包括下列内容=a) 交通网络平面圈,应注明主要桥梁、隧道、交通枢纽建筑等的位置Fb) 主干道路的名

30、称、宽度、长度、场地条件等资料,可参考表B.l填写调查表pc) 主要桥梁、隧道的图纸及场地条件等资料,可参考表B.2、表B.3填写调查表。8.2.3 甲级工作内容包括za) 主要桥梁、隧道的震害预测zb) 主干道路的震害预测zc) 交通系统功能失效状态及影响分析。8.2.4 乙级工作内容包括za) 主要桥梁、隧道的震害预测zb) 交通系统功能失效状态及影响经验估计。8.2.5 主要成果应包括下列内容za) 主要桥梁、隧道震害预测结果zb) 主干道路震害预测结果Ec) 交通系统功能失效状态及影响分析或经验估计结果zd) 交通系统抗震薄弱环节.8.3 电力系统8.3.1 电力系统中的单机容量为30

31、0MW及以上和规划容量为800MW及以上火力发电厂的主要建筑物、110kV及以上的变电站主控制楼、配电装置室等主要建筑物和高压电气设备应进行震害预测。8.3.2 数据资料的收集,应包括下列内容z7 GB/T 19428-2014 a) 电网地理接线圈、电网主结线图sb) 主要高压电气设备名称、型号、安装方式等资料,可参考表B.4填写调查表Fc) 工作区内各电厂、变电站的图纸及其服务范围zd) 发电厂、变电站之间,发电厂之间,变电站之间的关系。8.3.3 甲级工作内容包括za) 建筑物的地震易损性分析zb) 高压电气设备的抗震可靠性分析Fc) 供电网络系统功能失效状态及影响分析。8.3.4 乙级

32、工作内容包括za) 建筑物的地震易损性分析sb) 主要高压电气设备的抗震可靠性估计Fc) 供电系统功能失效状态及影响经验估计。8.3.5 主要成果应包括下列内容za) 建筑物的地震易损性分析结果zb) 高压电气设备抗震可靠性分析结果Fc) 电力系统网络功能失效状态及影响分析结果zd) 电力系统抗震的薄弱环节。8.4 供水系统8.4.1 供水工程中的取水构筑物、输水管道、水质净化处理厂中的主要水处理构筑物和泵房、氯库等,应进行震害预测。8.4.2 数据资料的收集,应包括下列内容za) 供水主干管网平面布置图,应注明水厂、泵站的位置,可参考表B.5填写调查表zb) 各管段的材料、接头型式、直径、壁

33、厚、埋深及场地条件等资料gc) 对水厂、泵站中的水处理池、泵房等,收集图纸等资料,可参考表B.6和表B.7填写调查表。8.4.3 甲级t作内容包括za) 主干管网的震害预测pb) 泵房、水池的震害预测zc) 供水系统功能失效状态及影响分析。8.4.4 乙级工作内容包括za) 主干管网的震害预测zb) 泵房、水池的震害预测sc) 供水系统功能失效状态及影响经验估计。8.4.5 主要成果应包括下列内容za) 主干管网震害预测结果zb) 建筑物、构筑物的地震易损性分析结果Fc) 供水系统功能失效及影响分析结果zd) 供水系统抗震薄弱环节.8.5 供气系统8.5.1 工作区内的供气主干线管网以及气源厂

34、、门站、调压站中的重要建筑物、储气罐柜),应进行震害预测。8.5.2 专题数据资料的收集,应包括下列内容zGB/T 19428-2014 a) 供气主干管网平面图,注明气源厂、门站、调压站的位置Eb) 各管段的材料、接头型式、直径、壁厚、埋深、工作压力等资料Fc) 对气源厂、调压站中的重要建筑物、储气柜(罐等,收集图纸等资料,可参考表B.8和表B.9填写调查表。8.5.3 甲级工作内容包括za) 主干管网的震害预测pb) 储气柜罐等的震害预测zc) 供气系统功能失效状态及影响分析。8.5.4 乙级工作内容包括za) 供气管网的震害预测zb) 储气柜(罐)等的震害预测zc) 供气系统功能失效状态

35、及影响经验估计.8.5.5 主要成果应包括下列内容za) 供气管网震害预测结果pb) 建筑物的地震易损性分析结果50 储气柜(罐等震害预测结果zd) 供气系统功能失效状态及影响分析结果Ed 供气系统抗震薄弱环节.8.6 通信系统8.6.1 工作区内的重要通讯建筑物、通信设施和重要通信设备,应进行震害预测,8.6.2 专题数据资料的收集,应包括下列内容Ea) 重要通信设备的名称、型号、生产厂家、重量、尺寸、固定情况、所在建筑物的总层数及所在楼层等资料,可参考表B.I0填写调查表Fb) 重要建筑物结构图纸、现状等资料zc) 重要设施(基站、通信发射塔等图纸、现状等资料Ed) 各重要通信部门的服务范

36、围。8.6.3 甲级工作内容包括za) 通信设施、设备的震害预测zb) 通信系统功能失效状态及影响分析。8.6.4 乙级工作内容包括za) 通信设施、设备的震害预测zb) 通信系统功能失效状态及影响经验估计。8.6.5 主要成果应包括下列内容za) 建筑物地震易损性分析结果Fb) 通信设施、设备震害预测结果Fc) 通信系统功能失效状态及影响分析结果Fd) 通信系统抗震薄弱环节。9 次生灾害估计9.1 -般规定9.1.1 甲级和乙级工作宜进行火灾、毒气泄漏与扩散、爆炸、放射性污染、水灾、海啸等地震次生灾害的GB/T 19428-2014 估计,给出危害性等级,丙级工作可不做此项工作。9.1.2

37、地震地质灾害评价应按第6章的规定进行。9.1.3 按灾害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将地震次生灾害的危害性划分为三级za) 1级,蔓延大片区域或可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zb) n级,影响范围小但可造成少量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zc) 皿级,影响范围小并不会造成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9.2 鼓据调查9.2.1 对次生火灾,应调查下列内容za) 易产生次生火灾的老旧民房集中区的位置、主要火灾隐患pb) 油气站的名称、位置及其易燃品种类、贮量,可参考表C.l填写调查表E。大型油库、气库的名称、位置及其易燃品种类、贮量,可参考表C.1填写调查表zd) 生产或贮存易燃品的工矿企业及其易燃品仓库的名称、位置及其易

38、燃品的种类、贮量,可参考表C.2填写调查表se) 重点防火单位名称、位置及其易燃品的种类、贮量,可参考表C.3填写调查表。9.2.2 对工作区可能造成次生水灾危害的大中型水库、江河堤防、湖海堤围、主要水闸等,应调查下列内容za) 大中型水库名称、位置、建造年代、库容、坝体类型与坝高、设防烈度、隐患与维修加固情况等,可参考表C.4填写调查表;b) 江柯名称、长度、河流的洪水期、流经主要区域,江坷堤防的建造年代、设防标准,隐患与维修加固情况等,可参考表C.5填写调查表;c) 湖海堤围名称、所在水系、堤围长度、建造年代、设防标准、隐患与维修加困情况等,可参考表C.6填写调查表Fd) 主要水闸名称、位

39、置、所属提防或堤围、建造年代、用途、责任单位、水闸结构、闸门类型、设计流量、隐患与维修加固情况等,可参考表C.7填写调查表。9.2.3 对有毒有害物质世漏与扩散、爆炸、就射性污染等灾害,应调查这些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名称、位置、责任单位及危险品的种类、贮量等信息,可参考表C.2填写调查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界定可依据GB18218进行。9.3 次生灾害影响范围估计9.3.1 根据调查信息和灾害种类,采用相应的简化算法或经验估计方法,估算次生灾害的影响范围。9.3.2 根据灾害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的估算结果,划分次生灾害的危害性等级。9.4 主要成果主要成果应包括2a) 次生灾害源调查与估计

40、结果或信息表格pb) 次生灾害源分布图zc) 次生灾害影响范围圈gd) 次生灾害危害性等级。10 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估计10.1 一般规定10. 1. 1 人员伤亡估计主要进行困地震造成的死亡、受伤人员数量的估计,以及需安置人员数量的G/T 19428-2014 估计。10. 1.2 经济损失估计主要进行直接经济损失估计。10. 1.3 直接经济损失估计主要进行困地震造成的建筑物主体结构损失、装饰装修损失、室内财产损失及生命线工程系统损失等的估计。10.2 数据调查10.2.1 甲级和乙级工作应调查za) 工作区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数量、人均居住面积、城市各区的人口分布等,可参考表D.1填写调查

41、表,不同结构类型建筑物内的人员在室率(工作日、节假日、黑天、白天等可参考表A.7填写调查表sb) 主要经济指标,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指数、基础建设投资等,可参考表D.2填写调查表zc) 建筑物的平均重置造价及单位面积平均室内外财产值zd) 生命线工程重置造价。10.2.2 丙级工作应调查za) 工作区人口总数、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数、人均居住面积、人员在窒率工作日、节假日、黑天、白天等等zb) 有关经济方面的统计资料,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年收人等。10.3 人员伤亡估计10.3.1 各级工作均应分别给出在不同地震动参数下工作区白天和夜间的死亡、重伤及需安置人员

42、的总数。10.3.2 甲级和乙级工作均应以单元小区为单位给出死亡、受伤、需安置人员的分布。10.3.3 丙级工作应按估计单元给出死亡、受伤、需安置人员的总数。10.4 经济损失估计10.4.1 各级工作都应按不同的地震动参数下给出工作区的直接经济损失估计总值,直接经济损失估计可依据GB/T18208.4-2011第7章进行。10.4.2 甲级和乙级工作应以单元小区为单位给出直接经济损失的分布估计。10.4.3 丙级工作应按单元小区给出直接经济损失估计.10.4.4 条件具备的甲级或按甲级要求的工作区,可做间接经济损失估计,间接经济损失估计可依据GB/T 27932-2011进行。10.5 主要

43、成果主要成果应包括za) 直接经济损失、人员伤亡、需安置人员估计方法,间接经济损失的估计方法zb) 地震作用下建筑物结构、室内财产、生命线系统经济损失估计及其汇总结果及图件zd 地震作用下死亡、受伤和需安置人员等估计结果及图件。门防震撼束对策11. 1 一般规定11. 1.1 防震减灾对策建议的内容应包括地震灾害防御辅助对策和地震灾害预测信息。11 GB/T 19428-2014 11. 1.2 地震灾害防御辅助对策建议应服务于防震喊灾规划、城乡规划等相关规划的编制。11.1.3 地震灾害预测信息应服务于地震发生时的盲估阶段。11. 1.4 当地震灾害预测信息管理系统为地震应急服务时,可以扩展地震灾害预测信息至应急辅助决策建议,应急辅助决策建议内容不在本标准中定义.11.2 地震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