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50539-2009 油气输送管道工程测量规范.pdf

上传人:cleanass300 文档编号:176224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PDF 页数:116 大小:2.7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50539-2009 油气输送管道工程测量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GB T 50539-2009 油气输送管道工程测量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GB T 50539-2009 油气输送管道工程测量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GB T 50539-2009 油气输送管道工程测量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GB T 50539-2009 油气输送管道工程测量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UDC P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50539 - 2009 油气输送管道工程测量规范Specifications of survey for oil and gas transportation pipeline engineering 2009 -11 -30 发布2010 - 06 -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448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油气输送管道工程测量规范的公告现批准油气输送管道工程测量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 50539-2009,自2010年6月1日起实施。本规范由我部标准

2、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佳房和城乡建设部二00九年十一月三十日前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的通知识建标(2007126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范。本规范共分12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油气输送管道各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内容、应提交的成果,常规测量、GPS测量、卫星遥感测量、航空摄影测量的技术要求。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石油工程建设专业标准化委员会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西南分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中国石油

3、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西南分公司(地址:成都市小关庙后街25号,邮政编码:610(17)。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名单:主编单位: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西南分公司参编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z王洪生秦兴述肖德仁万仕平郭成华杜毅王瑞萍陈瑞良刘丽傅贺平李束为王福样王福东李琦吕继书马晓元杨善文王创立张建国罗玩徐俊科 1 主要审查人:郭铁民宋岚叶宏跃何军刘昌霖计长飞王国利于哲周贵良史耀民周兴泽吴航王小林 2 目次1总则(1 ) 2术语(3 ) 3 基本规定( 4 ) 3.1 测量方法的选择(4 ) 3.2

4、 初步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 4 ) 3.3 初步设计阶段的测量成果( 5 ) 3. 4 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 6 ) 3.5 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测量成果( 7 ) 4 控制测量( 8 ) 4.1 平面控制测量(8 ) 4.2 高程控制测量(10) 5 地形测量( 1 2 ) 5.1 一般规定(1 2 ) 5.2 图根控制测量(14)5.3 测量方法及要求门们5. 4 水域地形测量(1 7) 5. 5 线路带状地形图测绘门川5. 6 数字化成图( 20) 6 线路测量( 22) 6. 1 一般规定( 2 2 ) 6.2 平面控制测量(22) 6. 3 高程控制测量(23) 6. 4 其他线路

5、转点测量(24)6. 5 纵断面测量( 2 4) FUFUFbnzd qLLnLqd 量量测设算则面测计自断线业M横曲内跨678穿Fhu户hvpnvni 7.1 一般规定( 27) 7.2 控制测量( 28) 7.3 地形测量( 28) 7.4 主断面测量( 29) 8 隧道测量. (30) 8.1 一般规定门川8.2 控制测量( 30) 8.3 地形测量 8.4 洞身纵断面测量(3 1 ) 9 站址测量( 32) 10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33) 10. 1 一般规定10.2 国家等级点加密控制测量(34) 10.3 线路控制测量(3日10.4 选点与埋石门们10.5 观测(3 7

6、) 10. 6 数据处理门们10.7 控制网平差计算门们10.8 GPS-RTK测量 (40) 11 卫星遥感测量(43) 11. 1 一般规定(43) 11. 2 正射纠正与镶嵌( 4 3 ) 11. 3 正射影像图技术指标及精度(46)12 航空摄影测量(48) 12. 1 一般规定川们 2 12.2 对航空摄影的要求( 4 9 ) 12.3 首级控制测量(50) 12. 4 像片控制测量12.5 像片调绘(52) 12.6 航空摄影测量内业( 5 5 ) 本规范用词说明(5 9 ) 引用标准名录(60) 附:条文说明( 6 1 ) 3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

7、ons ( 1 ) 2 Terms ( 3 ) 3 Basic requirement . ( 4 ) 3. 1 Selection of work methods ( 4 ) 3. 2 Survey work of preliminary design phase ( 4 ) 3.3 Survey results of preliminary design phase ( 5 ) 3. 4 Survey work of construction drawing design phase ( 6 ) 3. 5 Survey results of construction drawing des

8、ign phase ( 7 ) 4 Control survey ( 8 ) 4. 1 Plane control survey ( 8 ) 4.2 Vertical control survey (1 0) 5 Topographic survey . (1 2) 5. 1 General requirement (1 2 ) 5. 2 Mapping control survey ( 1 4) 5. 3 Survey methods and requirements ( 16) 5.4 Water area topographic survey (1 7) 5. 5 Surveying a

9、nd mapping of route strip topographic map (1 9 ) 5. 6 Digital mapping ( 20) 6 Route survey ( 22) 6. 1 General requirement ( 22) 6. 2 Plane control survey ( 22) 6.3 Vertical control survey . (23) 6. 4 Survey of other route turning points (2 4) 6. 5 Profile survey ( 24) 4 6. 6 Cross.section survey ( 2

10、 E ) 6. 7 Curve ranging ( 2 5 ) 6.8 lndoor calculation ( 2 5 ) 7 Survey of crossing and crossing overhead (2 7) 7.1 General requirement ( 27 ) 7. 2 Control survey ( 28) 7. 3 Topographic survey . (28) 7.4 Main profile survey ( 29 ) 8 Tunnel survey ( 30) 8. 1 General requirement ( 30 ) 8. 2 Control su

11、rvey ( 30) 8. 3 Topographic survey . (30) 8. 4 Tunnel trunk profile survey ( 3 1 ) 9 Site survey ( 3 2 ) 10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20 测深仪HX l. 5% 注:1H为水深(m)。2 水底树林和杂草丛生水域不适合使用回声测深仪。3 当精度要求不高、作业特别闲难、用测深锤测深流速大于表中规定或水深大于20m时,测点深度中误差可放宽1倍.4 当采用测深仪时,换能嚣的安装、仪棒的操作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5.4.5 测深点的定位可采用交会法、GPS定位、极坐

12、标法和断面索法等。5.4.6 采用交会法定位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等级控制点、图根点均可作为交会的测站。 18 2 两岸相应测站的连线宜垂直于流向,测站距水边宜大于50m。3 同岸两测站间距应大于河流水面宽的1/2。4 测站高度与测船上日标高宜相等。5 当测船靠近异岸测站连线1/8水面宽时,宜停止交会。6 交会水下地形点之示误三角形的内切圆直径不应大于3mm。5.5 线路带状地形图测绘5.5.1 线路带状地形图可利用同等比例尺或小一级比例尺地形图进行编制,对沿线变化较大的地物、地貌应予以修测。成图的图面宽度不应小于100mm,线路中线宜位于图中央。5.5.2 编制的带状地形图不能满足设计需要

13、时,应实测数字地形图,比例尺为1: 2000及1: 5000两种,可按小一级比例尺地形图的规定进行测绘。带状地形图测图宽度为:1 : 2000中线两侧不应小于60m。1 : 5000中线两侧不应小于100m。5.5.3 线路带状地形图测绘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5.5.3的规定。表5.5.3线路带状地形图测绘主要技术要求测图比例尺1 : 2000 1 : 5000 基本等高距(m)1、2、52、5、10最大测距长度(m)700 1000 地形点最大间距(m)6080 100200 地形点高程注记(m)0.1 5.5.4 地形测量可采用全站仪测图、GPS-RTK测量方法进行,测量时应绘制草图。地形测

14、量时可以导线点作测站。测绘主要技术要求除应符合本规范第5.5. 3条规定外,尚应符合本规范第5.3 节有关规定。5.5.5 带状地形图地物、地貌的测绘应符合下列要求:19 1 中线两侧各60m以内的管道、送电线、通信线、铁路、公路、大车路、里程碑、河流、桥涵、独立树、房屋及省、市、县界等应实测,道路应注明去向。地类界应按其种类、经济价值和面积大小适当取舍,并注明种类名称。2 中线两侧各60m-lOOm以内的居民点、厂矿、变电站、易燃易爆危险品仓库等宜测其外廓;道路、各类线路应实测。3 地貌以等高线表示,明显特征地貌如断崖、雨裂等以符号表示。山顶、鞍部、山脊、谷底、独立石、坑穴、陡崖等应测注高程

15、。5.6 数字化成固5.6.1 数字化成图的数据获取可采用野外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卫星遥感测量、原图数字化与已有测量资料采集等方法。5.6.2 数字化成图的主要工序应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图形处理与成果输出。5.6.3 数字化成图运行的软件系统应包括:操作系统、数字化成图软件系统、全屏幕编辑软件系统、成图应用软件系统及图形编辑系统。5.6.4 数字化成图的成果应包括t图及其相应的数据文件、图形文件。成果的格式、内容宜与相应的国家标准统一,以便于互相转换。5.6.5 常规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卫星遥感测量采集数据应符合本规范及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5.6.6 原图数字化可采用图形扫描仪数字化

16、法,将图形转化为数据文件。图形扫描仪的主要技术指标应满足大比例尺成图的精度要求。5.6.7 观测数据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 观测数据应采用与计算机联机通信的方式,转存至计算机并生成原始数据文件;数据量较少时也可采用键盘输入,但应加强检查。 20 2 应采用数据处理软件,将原始数据文件中的控制测量数据、地形测量数据和检测数据进行分离(类),并分别进行处理。3 对地形测量数据处理,可增删和修改测点的编码、属性和信息排序等,但不得修改测量数据。4 生成等高线时,应确定地性线的走向和断裂线的封闭。5.6.8 数据处理软件系统应具有数据通信、数据转换、数据编辑等功能。5.6.9 数据处理的主要成果应包

17、括下列文件:1 原始数据文件:数据采集所生成的文件。2 图根点成果文件:测区范围内所有图根点三维坐标成果表。3 碎部点成果文件:全部碎部点三维坐标成果表。4 绘图信息数据文件:按地物、地貌分类分层存储,并能统计绘图信息的数据文件。5.6.10 应用绘图软件系统,将数据处理的成果转换成图形文件。使用数据文件自动生成的图形或使用软件批处理生成的图形,应对其进行人机交互图形编辑。所绘制的图形,应符合国家现行图式标准的要求。5.6.11 图形处理的成果应符合下列的要求:1 图形文件与相关的数据文件应彼此对应,并能互相转换。2 图形文件的格式宜与国家标准统一或便于相互转换。3 图形文件应便于显示、编辑、

18、输出。5.6.12 数字化成图应提交下列成果:1 成果说明文件。2 数据采集原始数据文件。3 图根点成果文件。4 碎部点成果文件。5 地形图文件。6 地形图底图。 21 6线路测量6.1 -般规定6. 1. 1 测量人员宜参加线路定线。6. 1. 2 实地确定转点时应顾及点的通视、距离及测站观测条件。6.1.3 线路转点宜选作平面和高程控制点。6.2 平面控制测量6.2.1 线路的平面控制测量,宜采用GPS测量或光电测距附合导线测量方法。采用GPS测量时,技术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10.3节的规定。附合导线宜沿线路或靠近线路中线贯通布设,即线路中线转点尽可能作为导线点。6.2.2 采用附合导线方法

19、时,线路的起点、终点和线路长度不大于30km的点应与国家或其他高等级控制点联测检核。其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6.2.2的规定。亵6.2.2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导线长度(km)测角中误差()三二3012 注:n为测站数。联测检核方位角闭合差(俨24、.fE /历相对闭合差1/2000 6.2.3 导线联测困难时,可采用GPS测量方法在国家等级点下加密,进行首级控制测量,增设GPS控制点,技术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10.2节的规定。6.2.4 导线点的水平角观测应采用两半测回测量线路前进方向的左角。两半测回间应变动度盘位置,水平角角值较差的限差应符合表6.2.4的规定,限差内取平均值。表6.2.4水平角

20、角值较差的限差()仪器等级2级仪器6级仪器两半测回间角值较差的限差15 30 6.2.5 导线边长测量可采用全站仪、光电测距仪进行。读数取位至毫米。6.2.6 全站仪、光电测距仪测距时,应往返各测一测回。光电测距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本规范表4.1. 4-2的规定。6.3 高程控制测量6.3.1 线路的高程控制可采用GPS拟合高程测量,其技术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10.2.6条第10.2. 9条的规定。线路的高程控制,也可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与导线测量合并进行,并应在长度不大于30km处与国家或其他控制点联测。6.3.2 光电测距兰角高程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6.3.2的规定。表6.3.2光

21、电测距三角离程测量主要技术要求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m)20 路线长度(km);30 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40 ,(l5 注:1D为线路长度(km)。2 作业时,根据需要高程控制精度可放宽1-2倍执行。6.3.3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 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6.3.3的规定。表6.3.3光电测距三角离程观测主要技术要求( 25 差!阳型-o-5现tE一切一忡较一一差一一较一一角门一却直i垂仪器些旦中丝法测回数6级仪器2级仪器注:D为!tl距边长度(km)。指标差较差 23 2 高差应对向观测。对向观测高差较差在限差内取平均值。仪器高、反射镜高量至毫米

22、。3 对向观测高差应进行地球曲率和折光差改正。6.4 其他线路转点测量6.4.1 由于边长太短或不便测量而未纳入导线的线路转点,可采用极坐标法、全站仪或GPS-RTK直测坐标等方法进行测量。6.4.2 采用极坐标法测量时,水平角测量技术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6.2.4条的规定:边长观测一测回,光电测距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本规范表4.1. 4-2的规定。6.4.3 转点高程应采用两次镜高各测一次,技术要求应符合本规范表6.3.3的规定,两次所测高差较差按对向观测高差较差处理。限差内取平均值。6.4.4 全站仪、GPS-RTK直测坐标、高程应测量两次,两次测量的纵、横坐标及高程的较差均不应大于O.2m.

23、限差内取平均值。6.5 纵断面测量6.5.1 纵断面测量可采用全站仪、GPS-RTK直接测定断面点的坐标和高程。6.5.2 断面点的取舍视现场情况而定,以能合理表达地形变化为原则。局部高差变化小于O.5m的沟坎可舍去。断面点间距不应大于图上50mm。6.5.3 中线通过河流、水塘、冲沟、道路和管道时应加密断面点。中线通过的地类界、植被应标明。6.5.4 纵断面测量应绘制草图。在中线两侧各25m内的各种线路、管道、建筑物、水井、坟地、植被、坎子等应绘于平面示意图栏中,坎子应与纵断面线对应,可不画等高线。6.5.5 纵断面图应采用计算机绘制,比例尺可按表6.5. 5选用。 24 表6.5.5纵断面

24、图比例尺的选用横比例1: 1000 1 : 2000 1 I 5000 1 : 10000 纵比例1:100/1:20011:200 1 : 500 11 : 500/1 : 1000 6.5.6 纵断面测量时,在转点间或转点与方向点间应进行附合,其距离相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500,高程闭合差不应超过0.2rn (高程闭合差单位为m,n为测站数)。6.6 横断面测量6.6.1 管道线路可不测横断面。如委托方需要,可在局部地段进行横断面测量,实测条数依据设计确定。6.6.2 横断面图纵、横比例尺宜相同,可选1: 200或1: 500。6.7曲线测设6.7.1 如委托方要求进行曲线测设,管道在平面

25、转点处的连接形式应以设计要求为依据。6.7.2 管道曲线敷设前应明确下列连接形式的设计要求:1 各种直径的管道弯管连接时的允许最大转角。2 各种直径的管道弹性敷设时的一般曲率半径和最小曲率半径。3 弯管连接时的允许最小曲率半径。6.7.3 根据实测转角和规定的曲率半径,应在现场算出曲线元素(切线长、曲线长、外矢距),测定曲线起点、终点、中点之高程和位置,并推算曲线里程。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地段,应测出曲线断面。6.8内业计算6.8.1 导线跨两个分度带时,应计算分度带界线两侧各两个转点的邻带坐标。6.8.2 计算导线相对闭合差,若达不到1/2000时,应将坐标增量之和改化至大地水准面,再改化至高斯

26、投影面上,以此结果再衡量达到精度与否。两次改化的坐标增量和按式(6.8. 2-1)、式(6.8.2-2)计算:I Y Hm 2: Xs = 2: X + (一一一一l.2: X (6.8.2-1) 3飞2R2R J I Y Hm、2:Y只=2:Y十(一-一一1 2: Y (6.8.2-2) 3 飞乙R2R J 式中:2:Xs、2:Ys一一两次改化后纵、横坐标增量和(m); 2:X、2:Y-导线纵、横坐标增量和(m); R一一地球平均曲率半径,采用6371km;Ym一一距中央子午线的平均距离(km); Hm一一导线两端点的黄海平均高程(km)。6.8.3 附合导线计算可采用简易平差法或严密平差法

27、。方位角闭合差、坐标闭合差及高程闭合差等在限差内可平均配赋。6.8.4 中线里程按坐标反算距离推算。里程书写形式如123+756.2,其中+前为整公里数,其后为以m为单位的长度。线路转点水平角亦按坐标反算结果取用。6.8.5 计算时数字取位要求应符合表6.8.5的规定。方向观测值及改正数()襄6.8.5计算时戴字取位要求边长观测值|高程、边长、坐标及改正数(m)I 坐标增量(m)0.001 0.001 方位角、垂直角()6.8.6 最终成果取位要求应符合表6.8.6规定。里程(m)0.1 26 褒6.8.6最终成果取位要求高程(m)0.1 水平转角()I 纵坐标(m)I 横坐标(m)0.01

28、0.01 7 穿(跨)越测量7.1一般规定7. 1. 1 本章适用于油气输送管道穿(跨)越人工或天然障碍需要进行单独设计的测量。7. 1. 2 水域穿越工程及跨越工程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GB50423和油气输送管道跨越工程设计规范)GB50459分为大型、中型、小型三类。等级划分应符合表7.1.2-1、表7.1.2-2的规定。表7.1.2-1水域穿越工程等级穿越水域工程的水文特征工程等级多年平均水位水面宽度(m)相应水深度(m)二主200不计水深大型注100.GB50026-2007保持了一致,不再单独编写条文说明。4.1 平面控制测量4. 1. 1 管道各转点要求提

29、供符合规定的坐标、高程,是施工和建设管理部门的需要。目前平面坐标系统使用较多的是1954年北京坐标系和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系统使用较多的是1985国家高程基准和1956黄海高程系。国务院批准自2008年7月1日启用我国的地心坐标系一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过搜期8年10年,目前使用起来还有一定难度。其他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也有采用的,可根据设计要求选用。4. 1. 2 平面控制测量的规定:1 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法一般包括三角形网测量、导线测量、GPS测量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油气管道测量中,GPS测量、导线测量已是平面控制测量的主要方法,三角形网测量已极少采用。2 由于技术的进步,工程控制

30、网也不再强调逐级布网。只要满足工程的精度要求,各等级均可作为测区的首级控制网。当测区已有高等级控制网时,可越级布网。3 满足测区内投影所引起的变形值不大于2.5cm/km,是建 71 立或选择平面控制系统的前提条件。工程测量多年的实际经验表明该指标已成为建立区域控制网的基本原则.4. 1. 4 平面控制测量观测技术要求:3 导线测量观测技术要求与现行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基本一致,根据多年实践,将测距改为往返各一测回,增加了检核,并没增加工作量。4.2 高程控制测量4.2.1 见第4.1.1条说明。4.2.2 高程控制测量规定z1 根据多年实践,高程控制测量采用GPS拟

31、合高程测量或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进行是可行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GPS拟合高程测量已广泛采用,大量的资料和石油行业多年的实践表明,GPS拟合高程测量用于四等高程控制测量是可行的。2 四等、五等光电测距三角高程划分与现行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一2007一致。测量等级的选用是根据多年的实践和现状规定的,完全可以满足设计和施工的要求。 72 5地形测量5.1一般规定5. 1. 1 地形图的比例尺,反映了用户对地形图精度和内容的要求,是地形测量的基本属性之一。表5.1.1中的比例尺,是根据多年实践确定的,基本能满足设计要求。有时设计要求较大比例尺,并不是精度不够,而是绘图的需要。

32、5. 1. 2、5.1. 3 这两条与现行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一致。5.4 水域地形测量5.4.1-5.4.4 几个技术指标的说明:1 断面间距及测点密度。水下地形测量,与陆地地形测量不同,不能按地形变化选择地性点,所以测点密度应加大。一般情况,水下地貌垂直于岸线的横向变化远大于平行岸线的纵向变化,所以测点间距应小于断面间距。结合各单位多年作业实践,并考虑到图面负荷,本规范作了规定。作业中为适应水下地形变化剧烈情况,可将断面间距、测点密度作适当调整。2 等高线的中误差。等高线的中误差主要取决于测点的深度误差和点位误差,按水下地形不同的坡度,可算出等高线在图上的中误差。

33、水下地形坡度一般分为四类。基本等高距按表5.4. 1 的规定,并根据有关资料采用:测点深度中误差mh=0.15m; 测点平面位置中误差m =0. 0015m; 等高线内插和勾绘中误差mz =0. 0005m; 等高线描绘跑线中误差m3 =0. 0002m; 73 等高线概括中误差m取基本等高距的1/5。mj 、m2、m的平面位置中误差化为深度误差,必须乘以水底坡度倾角r的正切,则等深线深度的中误差mT为m斗=m+(mf+m+mD. Af!tan2r+m =m+2. 54X10-6 Af!tan2r+m (1) 式中:M-一一测图比例尺的分母。最后求得等高线中误差,见表1。亵1等离线中误差水底倾

34、角基本等高距深度中误差比例尺(m) mT 相当基本等高距1 I 500 0.5 O. 17 1/3 25。1 I 500 1 0.83 按45计算)1 I 1000 2 l. 68 4/5 1 I 2000 2 3.22 8/5 注2当测区流速大、作业困难时,等深线的深度中误差可适当放宽.3测点深度中误差。测深工具一般为测杆、测深锤、测深仪等。一般认为,用测杆测深在O4m范围内其较差为O.2m O.3m;用测深锤测深,在流速不大、水深小于20m时,其较差为O. 3mO. 5m;用测深仪测深,在电压转速正常情况下,测深精度为水深的1%2%。根据规范编制组在长江、嘉陵江等的测量作业中,统计两次实测

35、的重合点,其深度误差一般不大于O.2mO. 3m。因此本规范作了相应的规定。水域测量受自然条件影响因素较多,例如测区水底情况、水中 74 含沙量、风浪影响、设备情况等,所以在条文中给予了较大灵活性。如风浪影响,测船因风浪造成的摇动大小,取决于风浪的强弱及测船的抗风性能,因此由测深仪记录纸上回声线反映出的起伏变化来定,变化不大时尚可作业,这时,应尽量取其起伏变化的中数为水深读数。而当记录纸上出现O.4m0. 5m的锯齿性变化时,实际水面浪高一般将超出其值1倍2倍,此时船身大幅度地摇动,换能器随测船摇动而改变了入水深度,直接造成深度误差.此时在记录纸上出现锯齿形回声线,而无法辨别水深。根据实践经验

36、,按内河船舶抗风能力,规定在内陆水域当测深仪正常工作时回声线在记录纸上出现大于0.3m的锯齿变化,一般应暂停作业。用测深锤、测深杆作业时,则应考虑风浪引起水面起伏变化大小,因水面直接影响测深的读数精度。5.4.5 采用GPS接收机定位,己得到广泛地应用,技术也相当成熟。其他定位方法也有采用,予以保留。5.4.6 采用交会法定位,根据航道测量单位多年的实践,应符合该条规定。5.5 线路带状地形图测绘5.5.2 线路带状地形图主要作用是为设计、施工人员在图上进行阀井、堡坎、护坡和施工组织等的设计使用。由于管道设计要素和专题要素仅限于在带状地形图的图面作相对的展示,较少涉及确切数值,故要求精度不高,

37、但尺度必须一致。内容的选取避免包罗万象的全要素反映,而是按本专业需要,采取适当的取舍与概括,最大限度减轻负荷,使构图简明,性质区分明确,以突出专题要素为标准。设计对地形图要求是,凡有碍施工的地物要测详细,如房屋、村庄外轮廓,最高洪水位线,水井和通信线、电力线、道路等。根据我国线路设计对带状地形图的要求,故本条规定测图要求按小一级比例尺地形图的规定进行,如1: 2000比例尺的测图按1 : 5000比例尺的精度要求。 75 5.5.4 根据近年来的实践,采用全站仪数字化测图、GPS-RTK测量时,认真绘制好草图是保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当日对照草图进行数据的核对也极为重要。5.5.5 根据第5.

38、5.2条说明和多年的实践,对地物、地貌的测量提出要求,可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也可满足设计、施工的使用要求。5.6 数字化成回5.6.2 本条规定是基于数字化成图的经验总结。用户使用的软件系统不同,成图的工序和内容则有所差别,但主要的工序是一致的。5.6.3 数字化成图运行的软件环境有两部分,其一是工具软件,包括操作系统、编辑系统。这部分软件是由计算机生产厂家提供的,也是社会上通用的软件系统。其二是测量专业数字化成图应用软件,这部分软件多是测绘人员设计的。5.6.4 数字化成图的实质就是解析法测图。每一个实测点,都有相对应的坐标。由此,数字化成果应包括:图及其相应的数据文件、图形文件与拓扑信息,

39、便于对成果的管理,并为用户提供优质、多用途的产品。5.6.5 野外测量采集数据是数字化成图主要的数据来源。其内容包括:图根测量、碎部测量。自动化采集系统与半自动化采集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z前者是采用GPS、全站仪(包括电子经纬仪、光电测距仪、电子手簿)或电子平板(包括电子经纬仪、光电测距仪、便携机或袖珍机及其相应软件),它能将坐标值、水平角、垂直角、距离等观测值自动存储于电子手簿或便携机、袖珍机,提高工效,降低出错率,但所用设备价格昂贵;而后者是采用光学经纬仪、光电测距仪、记录器,或者是电子经纬仪,但不带自动记录的设备,采集数据时,依靠人工将观测数据键人记录器。因此,它工效较低,出错率也较前者大

40、,但设 76 备价格较便宜,许多用户还配置这种装置。图根控制测量的方法、技术指标要求与本规范第5章的规定相同。而数字化成图所配置的硬件系统,其精度高于人E测图的硬件配置,故数字化成图的图根点密度可适当放宽。采集的数据不但用于成地形图,同时用于成地籍图、管线图,故测站设置的精度要兼顾后两项的要求。航空摄影测量、卫星遥感测量采集数据,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5.6.6 原图数字化采集数据,是数字化成图数据来源之一,主要用于图纸更新、修测,也是航测数字化成图的一个工序。在建立地形图数据库时,它是数据录人的重要手段。当前数字化仪有两类:扫描数字化仪与跟踪数字化仪。扫描数字化仪速度快,将图形信息转化为点阵

41、信息,通过矢量化后形成矢量信息,使用扫描数字化仪进行原图数字化,精度稍低。使用眼踪数字化仪进行原图数字化,速度稍慢,但精度高。用户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作业方式。数字化仪的主要技术指标是指:幅面、分辨率、综合误差、十字丝宽度等。原图数字化软件系统很多,其功能也不完全相同。原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数字化图的精度,对原图资料的要求,取决于用户对成图的精度要求。原图数字化的工艺流程是:准备工作、图纸定向、数据采集。各单位所使用的仪器与软件系统不尽相同,故采集数据的方法也略有差异。原图数字化采集数据所用的特征代码宜与其他手段采集数据所用的代码一致,使软件系统更具有通用性。图纸定向的检查主要顾及到三个误差

42、来源:原图的综合误差O.2mm;原图纸的变形误差O.2mm;数字化的综合误差O.lmm,故数字化坐标值与理论值较差限差定为O.3mm。数字化后图形回放的精度取决于两项:原图数字化的综合误差O.lmm;绘图仪绘图的综合误差O.15mm,故规定图形凹放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O.2mm。数据文件是原图去字化阶段性成果,要求用不同手段采集数据所生成的数据文件格式应一致或便于互相转换,就可以为数据处理提供标准的数据文件。5.6.7 数据处理,是数字地形图绘制的重要环节。数据处理软件L常与成图软件为一体,组成数字地形图绘制系统。其基本功能是将采集的数据传输至计算机,并将不同记录格式的数据进行转换、分类、计算

43、、编辑,为图形处理提供必要的绘图信息和数据源。.8 数据通信是将电子手簿中的数据传送到计算机,生成原始平据文件。数据转换是将不同格式的原始数据文件进行转换,使之成为标准格式的数据文件。数据编辑是将所有测点的坐标按其属性进行排列,建立起绘图信息数据文件。5.6.9 数据处理的成果是数字化成图的阶段性成果。5.6.11 图形处理的成果是图形文件。它应便于使用、编辑和管LA协图形文件与数据文件应保持一一对应的关系,以便为建立图形数据库奠定基础。此外,要求图形文件兼容性要好,便于互相转换,各单位的成果可以共享,向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78 6线路测量6. 1一般规定6. 1. 1 测量人员是否参加定线

44、各单位不尽相同。根据实践,参加定线对于线路的选择、转点位置的选定、后续测量工作的调度均有好处,故本条规定宜参加线路定线。6. 1. 2 测站观测条件的好坏,是影响观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应根据采用的仪器如全站仪或GPS接收机按照现行有关规范确定转点位置。6.2 平面控制测量6.2.2 为了使导线得到可靠的检核和防止粗差,提出联测要求。导线的传递误差由纵向误差和横向误差所组成。管道导线一般可视为直伸导线,以等边直伸导线和等影响原则,推导出综合分析公式为:/n+3 1号子=士2)2鸟飞旦兰uV 1L 式中:mD一一测距中误差;D 测距长度;m飞一一测角中误差;p206265; n 边数。(2) 在管道测量中,取m飞=:!:10,平均边长为300m,D= 30km 时,代人(2)式得:mD 1 D 2500 (3) 79 n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