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使用粘合衬服装耐水洗测试方法Fz/r川.2一?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 0 6330一1984纺织品一一试验时采用的家庭洗涤及干燥程序。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服装经过一次完整的测试过程(一次洗涤和一次干燥)后,测定尺寸变化,剥离强力下降率及评定外观形态变化的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使用粘合衬的(能水洗的各类服装耐水洗测试,也同样适用于服装面料与粘合衬粘合的半成品衣片或小样测试。本标准规定的洗涤和干燥方法,对不使用粘合衬的服装亦应参照使用。2 引用标准GB 2660 衬衫GB 2661 男女单服装GB 2663 男女儿童单服装GB 6529 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
2、标准大气3 原理对经调湿后的服装或衣片标记和测量,然后按规定的程序在规定的洗涤机中洗涤,干燥,再调湿和测量,计算尺寸变化及剥离强力下降率,以百分数表示。外观形态变化以各类服装的标准样照进行评定。4 材料4.1 洗涤剂高效低泡中性洗涤剂和过棚酸铀四水化合物(NaB03, 4 H20)。4.2 增重陪试织物增重陪试织物由百分之百的涤纶针织物或棉涤混纺机织物组成,其单位面积重量约为试验织物单位面积重量的士25%,每块尺寸为(300 30) mm ( 300 30) mm,两层织物的边缘应缝合在一起。5 设备5.1 卧式转鼓前装料织物缩水率试验机。5. 1. 1 内筒直径51.55cm,内筒深度33.
3、55cm,内外筒间距2.8cm。5. 1.2 翻滚叶片z3片,每片高5:5cm,长可伸长到相当于内筒深度的距离,两片之间成120。角装配。5.1.3 旋转动作:1 (正常条件):顺时针转120.ls,停3 0.1 s ,再逆时针转120.ls,停3 0.1 s。2(缓和条件):顺时针转3 0.1 s ,停120.ls,再逆时针转3 O.ls,停120.ls。5.1.4 转速z洗涤时为52r/min,脱水时为530 20r /min。5. 1.5 供、排水z正常供水量为255 L/min, 20 5。加至最高水位(13cm)时,注水时间应小于2min;从最高水位(13cm)排水起,排水时间应小于
4、1min。5. 1.6 加热方式z电加热或蒸汽加热。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工业部1989-05-19批准1990-01-01实施7 -ZB一子于n1 7 -89 - -5.2 翻攘式烘干机。有一个直径约为75cm,深度不小于40cm的圆筒型滚筒,转速为60 5 r/min,配备有能保持干燥温度在50至70的装置,测量温度尽可能在靠近烘干圆筒的排气孔进行。当翻滚干燥周期终了时,保持5min冷却时间。5.3 烘箱。干燥温度不大于60C,采用电接式水银温度计自动控温,用强制热风循环,加热方式可以用电加热或蒸汽加热。5.4 滴干或挂在绳上晾干用的器材。5.5 摊平晾干用筛网架,16目,不锈钢或塑料制。5.
5、6 电热(干热或平板因烫机。注2如采用这种干燥方法,有关各方面应规定平板压烫机的型式。5.7 测量工具。5. 7.1 长度不短于750mm,标有毫米刻度的不锈钢直尺,用于测量半成品衣片及小样。5.7.2 标有毫米刻度的钢卷尺,用于测量服装。5.8 评价外形用装置,见下图。8 天花板叮F宵r- - . I ii U I I -o 11 - 。白白【删4 B 1500 地面正视图/ 8 e喝俯视圈留给检验员的位置天花街2 4 3 侧视图2 评价外形用装置的示意图1一黑色或灰色的穿孔纤维板,2一两管荧光照明灯(40Wx 2) I 3一试样,4一标准样照9 6 试样准备6.1 调湿7.A V7ii:吧
6、1-试样及增,重陪试织物按GB6529进行调湿处理。6.2 试样测量6.2.1 服装试样按GB2660、GB2661、GB2663规定进行测量,取样不小于三件。6.2.2 半成品衣片和小样,测量标记经、纬向为三对,尺寸不小于200mm200mm,测量精确至1 mm,用尺寸稳定的线缝边以防散开,取样不少于三块。7 洗涤程序7.1 从洗涤程序表中选择需要采用的洗涤程序,选择时可参照附录A(参考件)列出的推荐实例。7.2 将水位调节至液面高度符合洗涤程序表中的规定。. 7.3 把按第6章准备好的洗涤试样装人缩水率试验机,并放人足够重量的增重陪试织物,使干试样的总重量达到所选定的洗涤程序规定的重量,然
7、后加人适当的洗涤剂(1 3 g/L),洗涤剂组成应当是4份洗涤剂和l份过棚酸铀四水化合物(以质量计)。7.4 洗涤程序的最后一次脱水工序结束之后,取出试样,注意既不使它伸长也不要使它变形。然后按第8章所说明的几种干燥方法中的一种将其干燥。7.5 如果采用滴干法使试样干燥,应在最后脱水之前即先行停机,并取出试样,注意既不要使它伸长,也不要使它变形。7.6 干燥后,试样按6.1条进行调温处理,然后进行检测。10 洗涤程序表洗涤清洗1加热、程序洗涤及总装料温度3)液面高该洗涤冷却5)液面高漂洗时液面高编号漂洗时质量度4).8) 温度下度4l间6l, 7l 度4l的搅拌的洗涤方式时间7)kg cm 口
8、11ncm mm cm 1 A 正常ll4 92士310 12 要13 3 13 2A 正常1)4 60 3 10 12 要13 3 13 3A 缓和2 60士310 8 要13 3 13 4 A 缓和2 50 3 10 8 要13 3 13 5A 正常1)4 40 3 10 12 不要13 3 13 6A 缓和2 40 3 13 6 不要13 3 13 7A 缓和2l2 40 3 13 3 不要13 3 13 BA 缓和2)2 30 3 13 3 不要13 3 13 9A 缓和2 92士310 8 要13 3 13 lOA 缓和2)2 40 3 13 1 不要13 2 13 注z1 )加热时
9、采用缓和的搅拌方式。2)加热时不搅拌。3)洗涤及漂洗时的注水温度均为20士5。4)液面高度从转鼓底部量起,应在设备不停地运行1min,再停30s后测量。5)冷却g加冷水到液面达13cm,然后搅拌2min上。6)液面高度达到表列数值(13cm 时开始计算漂洗时间。7)表中列出时间可以有20s的误差。清洗2漂洗时翻滚时间6).7) 间7lmin min 3 1 3 1 3 3 3 1 3 3 1 3 3 2 2 口8)可用一根带刻度线的测量管,通过一次另外的试验来确定到达表中所示液面时的液体体积。清洗3清洗4液面高漂洗时翻滚时液面高漂洗时间翻7滚时度4)间6), 7) 间7l度4l 间6),7)c
10、m min mm cm min min 13 2 1 13 2 6 13 2 1 13 2 6 13 2 1 13 2 2或滴干13 2 1 13 2 2或滴干13 2 1 13 2 6 13 2 1 13 2 2或滴干13 2 6 13 2 2 13 2 13 2 2或滴干8 干燥方法8.1 晾干岳母号子,把脱水后的试样挂在一根绳子上,在室温下的静止空气中,使之晾干。服装按使用方向悬挂。小样应使经向垂直。8.2 滴干从缩水率试验机内取出试样,不经脱水,挂在一根绳子上按8.1规定使之晾干。8.3 摊平晾干将试样在水平的筛网干燥架上摊开铺平,用手除毫折皱,注意不要使其伸长或变形,然后使之晾干98
11、.4 平板压烫把试样放在乎板压烫机的4板上,用手铺平较大的折皱,然后放下压板,压板温度应调至适合于所需烫干的试样。记下所采用的温度与压力。8.5 翻液干燥将试样与增重陪试织物放人翻滚式干燥机内,对一般试样,干燥机攘筒排气温度不超过70,对易损试样不超过50,干燥机运转到试样烘干,然后关闭热源继续转动5min,停机后立即取出试样。8.6 烘箱干燥把试样在烘箱内的筛网上摊平,或悬挂在烘箱内,在60 5下,使之烘干。9 计算和结果表示9. 1 尺寸变化率分别计算服装的主要尺寸变化率,半成品衣片和小样计算经向与纬向的尺寸变化率,尺寸变化以百分数表示。计算至小数二位,修约到小数一位。用负号表示尺寸收缩,
12、用正号表示尺寸增加。最终长度原始长度长度尺寸变化率(% 100 . ( 1 ) 原始长度一最终宽度一原始宽度宽度尺寸变化率(% 100 .( 2) 原始宽度9.2 粘合剥离力下降率按ZB Y75 015规定,测得洗涤前、后的剥离强力,然后计算剥离强力下降率,以百分数表示。计算至小数二位,修约到小数一位。粘合剥离力下降率(%原始剥离力最终剥离力100.( 3) 原始剥离力.3 洗涤后外观评定将服装穿在合适的胸架上,接一定位置放置(按图示),目测服装表面是否起泡、脱胶、缝子皱缩程度等与标准样照对照,记下结果。衣片或小样夹在衣架上同法评定。10 试验报告a. 试验名称、取样的部分自b. 所采用的洗涤
13、程序及干燥方法Fc. 试验条件,d. 注明任何偏离本标准的情况pe. 试验结果。12 居岳-1-$-0-乎乎=a-.-附录A选用洗涤程序的应用实例(参考件)建议根据服装面料、辅料纤维的性质和染色牢度,从标准中列出的1AlOA中选用洗涤程序,下面是选用的实例。lA 未经特殊整理的漂白棉和亚麻织物。2A 未经特殊整理,但使用染料是有60色牢度的棉,亚麻或人造丝织物。3A 漂白锦纶、漂白涤棉混纺织物。4A 经特殊整理的棉和人造丝织物,染色锦纶、涤纶、睛纶混纺织物,染色涤棉混纺织物。5A 使用染料是有40而非60色牢度的棉、亚麻或人a造丝织物。6A 丙烯腊、醋酸纤维以及包括与羊毛混纺织物,涤毛混纺织物。7A 羊毛和羊毛与棉或人造丝混纺织物包括毡毯,丝绸。8A 使用染料不具有40色牢度的丝娜口印花醋纤织物。9A 经过特殊整理,能耐沸煮但干燥方法需滴干的棉织物。lOA 模拟手工洗涤不能耐机械洗涤的织物。附加说明z本标准由纺织工业部中国服装工业总公司提出。本标准由纺织工业部服装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上海市服装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上海市服装研究所负责起草。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