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45.060.20 s 51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2006 1B/T 1806-2006 代替TB/T1806一1986铁道客车车体静强度试验方法Test metbod for static strength for railway passenger car-bodies 2007-05-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发布TB/T 1806-2006 自次前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 . . . . . . . rr 1范国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 . 3总则4试验场地. . . . . . 5 被试车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试验设备和仪表7测点布置. . . . . . . . . . . . . . . . . . . . . 2 8 应变片的粘贴. I . . . . .
3、. . . . . . . . . 2 9 试验项目和内容210 试验步骤. . . . . . . . 3 11 试验数据的整理、换算412 强度、刚度的评定. . . . . . . . . . . . . . . . . . . . 4 13 试验资料与试验报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附录A(资料性附录)模态试验方法. 附录B(规范性附录)试验数据的整理与换算7附录C(资料性附录)基本作用载荷下应力及合成应力表格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11 I TB!T 1806-2006 H 前言本标准代替B!T1806-1986客车车体静强度试验方法。本标准与B/T1806-198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一一删除了零部件代号和测点编号方法的规定;一一增加了强度、刚度的评定方法;一一增加了车体模态试验、事故载荷试验方法。本标准的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A、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眉北车集团四方车辆研究所提出井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北车集团四方车辆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阎锋、宋平景、丁旭杰。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TB/T 1806-19860 TB/T 1806-2006 铁道客车车体静强度试验方法T范围本标准
5、规定了铁道客车车体贴方面的要求,试验的项目及内容,本标准适用TB/T 3总则3.1 试验载荷、计任务书的规定。3.2 3.3 3.4 本标准规定4 试验塌地a)具备220V、b)无阳光直射、c)无强磁场、噪声、5 被试车体5.1 试验应在5.2 试验前后应对被试车体的录。体、所用设备仪表、测点布置、应变片粘、刚度评定的方法等。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方研究1335-1996及设OC以上井搅动较小。经检查合格后进行。质量情况进行检查和测量,并作记5.3 试验时被试车体应按设计的支承方式落于无弹簧装置的转向架上,且不应约束车体的变形。6 试验设备和仪表6.1 试验用设备和仪表应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6
6、.2 试验加载装置的准确度应不低于2级。用于显示载荷值的压力表准确度不低于0.4级,测量挠度的位移计准确度不低于0.5级,千分表、百分表等的准确度不低于1级。应变仪的基本误差不超过测量值的土1%。 客车车体系指客车字体承载结构。1 TB/T 1806-2006 6.3测量导线应尽量选用同一规格,测量应变片及其温度补偿应变片所用测量导线的长度、截面积相同。6.4 测量应变片、温度补偿应变片的规格和灵敏度系数应相同,电阻值尽量致,否则应修正;测量应变片和温度补偿应变片连同导线应处于相同环境蝇度下。温度补偿应变片不受外力作用,所贴试件的材质与测量应变片所贴试件相同。7 测点布置7.1 应力测点7.1
7、.1 应力测点应根据强度计算重的部位均应布置测点。测点布缘测点与外缘的距离为57.1.2 根据应力状力(平面应力)状态,主轴450-90。形式的三向7.2 撞度测点7.2.才有中梁车,中端梁、枕梁的中央。7. 2. .2 侧墙(侧梁)明7. 2. .3 枕梁端部的8 应变片的桔时大的部位、应力集中严点尽量靠近突变处,构件翼时布单向应变片;复杂应轴方向未知时布0。一|梁的挠度测点布于8. 1 3.2m,然后用8.2应变片8.3应变片帖贴100 Mo 缘电阻值应不低于9 试验项目和内容9.1 垂向静载荷试验9.川在铺设有木地板或略目糊Lt施加均布或集中试验载荷月叫树应接近实际承载情况。9. 1.2
8、 试验加载值不低于9.1.3 试验时测量各应力测点的9.2 纵向力试验9.2. 1纵向拉伸力和压缩力沿车钩中心撤到附附睛翩翩翩部件上。己定型车进行一般性强度试验时可只施加纵向压缩力。9.2.2 施加的纵向拉伸力和压缩力分别不低于980kN,1180肚-Jo9.2.3 试验时测量各应力测点的应力值(或应变值)。9.3 扭转试验9.3.1 在枕梁四个拾车位或旁承处将车体顶起,使车体与转向架离开一定距离,成四点近似水平支承状态。然后,将任意一个支承上升或下降,使车体产生扭转。其扭矩应按公式(1)计算:PA A一+一呵JMP一A-M . (1) 式中:2 TB/T才806-2006Mk一一扭矩,单位为
9、千牛米(kNm)j 6.Pl-枕梁一支承点支承力变化的绝对值,单位为千牛(kN)j 6.P2一一同枕梁另一支承点支承力变化的绝对值,单位为千牛(kN); b1一一同枕梁两支承点间距离,单位为米(m)。9.3.2试验施加的扭矩不低于40kN mo 9.3.3 试验时测量各应力测点的应力值(或应变值)和枕梁端部测点的位移值。9.4 顶车试验9.4.1 顶车试验一般在相当于构和设备的重量以距离,成四点近似水到四点近似水平文承状态,9.4.2 试验时测量永久变形09.5 事故载荷试验d) 低于13Hzo 10 试验步醺刊.1预试是否有另一端在车钩高度,另一端在对角线方向弯曲固有振动颇率不宜10. 1.
10、 1 正式试验前应进行预试。预试选择纵向加载和垂向加载工况。预试可分为二级或三级进行加载,加载的最大值达到正式试验的最大值。10.1.2 预试时检查各级载荷下各应力测点、挠度测点、车体各部位变形、仪表、加载设备等有元异常。被试结构、测试系统均处于正常状态后,方可进行正式试验。10.2 正式试验10.2.才每种工况加载次数不少于三次。10.2.2 试验中注意分析应力、挠度的变化规律,桨时处理被试结构、测试系统出现的问题。对于异常数值应及时分析、处理。特别当一组测点数据出现异常时,注意检查其温度补偿应变片,必要时予以更换。3 1B/T 1806-2006 刊试验数据的整理、换算试验数据的整理与换算
11、方法见附录Bo12 强度、刚度的评定12.1 强度的评定12.1.1 强度按公式(2)进行评定:式中:(1e一一测点的当量应力值,1-一测点的主应力值z一一一测点的主应力3一一测点的一一材料的许注:al、112、内12.1.2 垂向载荷(应不大于材料的许12.1.3 顶车载荷形。才2.1.4事才2.2刚腔的评定12.2.1 车体的荐不小于1.80x 12.2.2 车体的相13 试验资料与试验才3.1原始试验资料由13.2 试验报告包括下a) 试验目的、b) 被试车体的结构特c) 试验用设备和仪表的d) 试验内容及载荷值;e) 试验结果的分析、评定、结论中一个为零。,各测点的合成应力产生永久变以
12、侧梁挠度计算推f) 附应力、捷度测点布置图,基本作用载荷下应力及合成应力汇总表(格式参见附录C),挠度数据表;g) 试验人员、试验报告拟稿人、试验负责人和试验单位(公章)。4 A.1 试验仪器设备A.1.1 力锤质量适中,所产生A.1.2 数据采集系统具有可A.1.3 数据采集系A.1.4 响应通道的A.2 数据处理系统A. 2.1 数据处理系辑、动画显示等功能。A.2.2 传递起的误差。A. 2.3 质量和模态阻尼A. 3.1 对于A.3.2测点分图A.l和图A.2建议选择9频率测点A.3.3 测点布-位端附录A(资料性附录)模态试验方法图A.1模态试验模型及布点位置TB/T 1806-20
13、06 ,避免产生连击现象。的自动存储。、振型编减小因频谱泄漏引出率统模态频率、模态定。一般应采用少选择7个断面,5 TB/T才806-2006。l02 03 04 。口。100100 一位端A.4 试验步骤A.5 试验结果整理A.5.1 数据采集完总平均,确定模态A.5.2 A.5.3 6 05 06 07 08 09 巳口口|口。|口二位端。激振和拾振分垂向和横的传递函数进行集阶振型图等。TB/T 1806-2006 附景B规范性附录)试验数据的整理与换算B.1 试验数据的整理计算对每个测点的试验值经分析、B.2 应变一应力换算基本公式F B. 2.1 公式(B.l)给出了单时式中:式中:一
14、一应力值,E一一材料E一一应变值。B. 2.2 公式(B.2)和。耐i. . (B.2) 阳l .号. .鼠. . . (B.3) 。90一一沿车体横一一泊松比,钢。一一沿车体纵向gO一一沿车体横向B.2.3 公式(B.4)和(B.5算公式。 口un、,/A件B /,、 句,、,nu ny 盯咀X. (B.5) 式中:阳一一最大主应力值,单位为兆帕(MPa);min一一最小主应力值,单位为兆帕(MPa);45一一沿45。角方向应变片的应变;一一主方向角,单位为度()B.3 应力(或应变)的换算B.3.1 一般要求7 四/T1806-2006 考虑试验载荷值有时与基本作用载荷值不相等以及试验载荷
15、的加载位置与实际载荷的分布情况有差异,应将试验载荷下测得的应力换算成基本作用载荷下的应力。B. 3.2 垂向静载荷作用下的换算B.3.2.1 公式(B.6)给出了底架中梁、端梁、横梁及斜撑应力的换算公式。( ml+ m 2+ m 3)g = d Cl FC . (B. 6) 式中:d一一垂向静载荷下的应力值,d一一试验载荷下测得的应力d-一试验载荷,单位为千,ml一一底架自章,m2一啕载重,单位为式中:、z吁,B ,a、13-一一g一一重力力HB.3.2.2 公式(B.7m4一一车体B. 3.3 纵向力B.3.3.1 公式(B. (B. 8) 式中:1一-980kNB.3.3.2 公式(B.9
16、)式中:与一一1180kr叫纵向注:只做纵向压缩力B. 3.4 40时m扭转载荷作用下的公式(B.10)给出了40kNm扭转载荷作明-nh 、,ny B ,.、由。与乘以-0.83求得。40 n=cl百二. (B.10) 式中:n一-40kNm扭转载荷作用下应力值,单位为兆帕(MPa);Mkd一一试验扭矩,单位为千牛米(kNm)。注:应变的换算比照应力的换算公式进行。B.4 应力(或应变)合成恨B.4.1 应力合成应遵守最大可能组合原则。单向应力状态,可直接将各种基本作用载荷下的应力四/T1806-2006 进行合成;复杂应力状态应先将各方向应变片在各种基本作用载荷下的应变合成后,再分别按公式
17、(B.2)和(B.3)、(B.4)求出合成应力的主应力,三向应变片按公式(B.5)求出主应力方向角。B.4.2 公式(B.11)给出了底架中梁、端梁、横梁及斜撑应力的合成公式。h-cj(1+kcly)+/或)十n. . . . . . (B.11) 式中:h一一合成应力值,单位为兆帕(MPa)jKdy一一垂向动荷系数,由TBf1335-1996中6.2.1的规定求得。柏树J部3夜那:随搜如市B.4.3 公式(B.12)给出了枕梁、侧墙(1iIi w 飞,/叮L4,A Ru r,、式中:Kc-侧向力影响系数,1B.4.4公式(B.13)给出(I式中:dh一一顶车工况 ZCJ B. 5.1 中梁的
18、挠度号于两心盘(枕梁中央)B.5.2 侧梁的挠度,于两枕梁端部的挠度,B.6 车体垂向相当弯公式(B.14)给出了测得的挠度测点的位移变(B.6)换算为垂向出中梁中央相对出侧梁中央相对刷. . . . . . (B.14) 式中:EJ-垂向相当弯曲刚度,w一一垂向试验载荷或静载荷下L1一一底架悬臂部分长度,单位为米(m); L2一一车辆定距,单位为米(m)j f一一垂向试验载荷或静载荷下中梁或侧梁相应的挠度,单位为米(m)oB.7 车体相对扭转刚度计算B.7.1 公式(B.15)给出了车体相对扭转角的计算公式。(15 -82)一(83- 84) = b2. . . . . . . . I .
19、. (B.15) 式中:9 四IT1806-2006 一一车体相对扭转角,单位为孤度(rad); 81一一枕梁一位挠度测点垂向位移值,单位为毫米(mm)j82一一枕梁二位挠度测点垂向位移值,单位为毫米(rru丑); 83一一枕梁三位挠度测点垂向位移值,单位为毫米(rru丑); 84一一枕梁四位挠皮测点垂向位移值,单位为毫米(mm)j b2一一同一枕染两挠度测点间距离,单位为毫米(mm)。 , 7 , 2 公式(B.16)给出了车体相当扭转刚度的计算公式。式中:GJ一一相当扭转刚度L一一相对扭转截10 TB/T 1806-2006 附录C(资料性附录)基本作用载荷下应力及合成应力表格式基本作用载
20、荷下应力及合成应力表格式参见表C.lo表C.才基本作用载荷下应力及合成应力单位为兆帕纵向力垂向载荷下顶车试验合成应力扭转载荷最大可能备注部件测点编号,压缩力拉伸力静、动、侧40 kN m 合成应力支承点1降下民承点2降下向应力合成1180怡I980阳4单向应变片向应变片。方向向应变片90方向一向应变片45方向(J. 11 CON-O俨回闰H华人民共和铁道行业标准铁道害车车体静强度试验方法Test method for static strength for railway pa黯engerc卧bodi臼四IT1806 - 2006 国中练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发行(100054,北京市宣武区右安门西街8号)读者服务部电话:市电(010)51873174,路电(021)73174北京市兴顺印刷厂印刷版权专有侵权必究非1116 印张:1字数:21千字2007年3月第3次印刷开本:880mmX 1230 mm 2007年3月第3版定价:8.00元争舍统一书号:151132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