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 2007-1993 公用移动电话工程设计规范.pdf

上传人:confusegate185 文档编号:183234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DF 页数:51 大小:784.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YD 2007-1993 公用移动电话工程设计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YD 2007-1993 公用移动电话工程设计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YD 2007-1993 公用移动电话工程设计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YD 2007-1993 公用移动电话工程设计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YD 2007-1993 公用移动电话工程设计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公用移动电话工程设计规范YD2007-93 1993年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公用移动电话工程设计规范YD2007-93 主编部门.邮电部基建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实行日期,1993年7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1993年北京关于发布公用移动电话工程设计规范的通知邮部(1993)3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邮电管理局,各计划单列市局,部属设计施工单位:现将公用移动电话工程设计规范(编号为YD2007-93)通信行业标准发布,自一九九三年七月一日起施行。本规范由邮电部基建司负责管理,由人民邮电出版社组织出版发行,各单位可向该社订购。附件:公用移动电话工程设计规范

2、(另行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一九九三年一月十四日目录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网路设计草一节一般要求革二节网路组织及路由计是小草三节元线覆盖区设计第三章频道配置. 第四章局、站址选择革一节局址选择.草二节站址选择. . 第五章移动电话的全程传输损耗及服务质量指标. 草一节全程传输损耗革二节服井质量指标., 第六章中继线路、信令方式及接口要求草一节中继线路. 第二节信令才式. . 草三节接口要求.第七章编号与计费草一节编号才式. . 革二节计费第八章设备选型.第九章房屋建筑设计要求. 草一节移动电话局的房屋建筑设计要4.草二节基站房屋建筑设计要求第三节接地与陈雷1224716668882223556

3、78802 -Il-11222222222233 第十章供电系统 . . . . 34 第一节供电设计基本要卓. 34 第二节市电及引入要求. . ., 34 革三节备用立,直电源. 35 第四节直流电源. .,. 35 附录一名词解释. 37 附录二规范用词说明. . . 38 编制说明. . 39 章总第1.Q. 1条本规范适用于公用移动电话工程的安装设计。第,.Q. 2条邮电基本建设工程设计必须贯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坚持人民邮电方向,加速实现邮电通信现代化。第1.Q. 3条移动电话工程设计必须贯彻中国技术政策中的通信技术政策要点和邮电部的相关技术政策,移动电话

4、网路技术体制(试行气以下简称移动电话技术体制勺,以及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第1.Q. 4条设计必须密切结合我国通信发展的实际,合理利用频率资源,充分考虑使用和维护要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合适用、确保质量。第1.Q. 5条设计应在充分调查和预测用户需要的基础上,做好网路设计,适应用户不断增长和漫游通信的需要。第1.Q. 6条在设计中,宜利用现有的市政、邮电设施,以降低工程造价。第1.Q. 7条设计中宣采用定型产品,未经鉴定合格的主要设备不得在工程中使用。对引进的设备,必须采用先进成熟且符合进网要求的设备。第1.Q. 8条设计应有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精心设计,提高经济效益。第1.Q. 9

5、条当本规范与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相矛盾时,应按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办理。第1.Q. 1 Q条在特殊条件下,执行本规范中的个别条款有困难时,设汁中应充分论述理由,提出采取措施的报告,呈主管部门审批。 1 网路设计第一节-般要求第2.1. 1条移动电话网由移动电话局、基站、移动用户设备、中继线路及其他复用设备组成,它是公用电话网的个组成部分。移动电话网应与本地电话网、长途电话网相连接,实现移动用户与市话用户、长途用户、国际用户以及移动用户相互之间的电话通信。将来也可利用移动电话通路逐步发展电报、数据等非话业务p第2.1.2条900MHz蜂窝式移动电话网包括本地电话网和区域内联网两种结构。本地电话网的

6、服务范围应包括一个移动交换区所包括的城市市区、郊区及其所管辖的卫星城镇、郊县县城和农村。一个区域内联网包括若干个移动交换区e经济发达地区宜建设区域网。第2.1. 3条长途电话编号区的区号为四位数字的地区,一般不设移动电话局,即不建设独立的本地网。如有特殊要求需建设本地网时,应有邮电部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才能进行设计.第2.,. 4条实行区域内联网的地区或省、市、自治区,宜作为一个服务区进行统一规划。在这种情况下,本地网的网路设计应服从统一规划的要求.在没有统一规划时,首先建设移动电话网的城市应在设计中考虑相邻城市今后发展移动电话时的联网要求。第2.1. 5条在一个移动交换区内设立一个移动电话局

7、。在一个联网区域内由相关主管部门规定一个移动电话局作为移动汇接局。第2.,. 6条基站区的划分应以用户分布及电波传播条件为依 2 据,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在划分900MHz频段的基站区时,还应符合蜂窝结构要求。第2.1. 7条网路设计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一、网路结构g二、移动电话局设计,三、基站及覆盖区设计$四、中继线路、信令及接口;五、频道配置方案,六、编号计划。第2.1.8条设计移动电话网时,应遵循下列原则=一、要适合我国地域广大、经济发展不平衡、用户密度不等的特点p二、既要考虑目前实现的可能性,又要考虑到今后的发展;三、应便于完成越局频道转换和漫游通信3四、对现有公用电信网不应产生重大

8、改变;五、建网要经济,合理。第2.1. 9条大、中容量移动电话网应具有下列主要功能:一、完成移动网内部移动台之间的自动通话接续:二、完成市话用户和移动台之间的自动通话接续;三、完成妖途用户和移动台之间的自动或半自动通话接续;四、越区频道转换功能;五、自动漫游通信及越局频道转换功能;六、对话务负荷进行监测与控制及话务统计功能p七、计费功能g八、管理与维护功能;九、处理某些新业务和特种业务功能。 3 第二节计划第2.2. 1条900MHz蜂窝式移动电话本地网只设端局或端局与汇接局结合的端汇混合局一个等级的交换中心。区域网宜设汇接局与端局两个等级的交换中心。本地网和区域网结构如图2.2. 1 (a)

9、 及(b)所示。第2.2.2条满足下列条件的地区宜设立移动电话端局=一、符合规定的移动电话编号区p二、有相当的用户数量。符合下列条件的地区宜设移动电话汇接局或端汇混合局z一、直辖市$二、省会城市,三、经济协作区中心城市。PSTN PLMN(公用陆地移拍电话网)公用咆话网)市话汇镰局出2.2.1(8)9uMHz蜂民式移费电话本地间(.个晤功电话间与一个rli语汇接局且一个桂盘周蛊接)的网路结构 4 A市B雄市TS, Tm飞Tm , TS, c,民市D城市Tm 移动咆罐汇搪局 翩翩翩图2.2. l(b) 900Mfu蜂窝式事动电话E楠内联同的网路结掏 5 汇接局应能疏通本区域内其他电话局的来、去、

10、转话话务,并具有对全区实现网路管理的功能.第2.2.3条符合规定的移动电话编号区,但本期用户数量较少的地区,宜与附近设局的城市共用一个移动电话局。长途区号为四位的地区,-般应与其从属的三位区号地区合用一个移动电话局。第2.2.H民移动电话局与市话汇接局或端局)和长途局之间应设专用局间中继线,并按低呼损电路群设计.为了提高网路的可靠性,在有条件的城市,移动电话局应与二个以上的市话汇接局相连接.如果市话网中没有汇接局,则移动电话局与所有市话端局间设专用局间中继线.第2.2.5般在同一区域网内的移动汇接局与移动电话端局之间,如果无线覆盖区已经相连,应设置局间专用低呼损电路群自2.2.6 旨在不同区域

11、网的汇接局之间,当需要实现自动漫游通信时,应设置专用信令链路。如果两个区域网的无线覆盖区已经相连,宜设置专用低呼损电路群.第2.2.7条在同一区域网或不同区域网的移动电话端局之间,如果无线覆盖区已经相连,且局间话务量较大时,宜设置高效直达电路群。第2.2.8条路由选择原则为s先选高效直达路由,然后选低呼损路由。第2.2.9.凡是本地市话汇接局、长途局安装了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的,移动电话局应与该局的程控数字交换机相连。凡是本地市话汇接局和长途局只有机电式电话交换机时,移动电话局则与机电式电话交换机相连。第2.2. 10 !条远期用户数不超过3000个且不联网的城市可采用小容量移动电话网的网路结构

12、,利用无线用户集中器或移动电话小交换机)经市话用户线或中继线接入市话网,但不与长途网相连接.小容量移动电话网的网路结构如图2.2. 10所示。 6 无线用户集中器宜与基站合设在同一机房内,以节约投资和维护费用.& t口卢d d入天线仲费用榕基S在M 收发信叽M 中心控制蜻N卢M)市耐用户线元绞用户集中梯 、市涌网市话局离;t,半径lIt为!O-lOkm160酌IH,、450MHzI频段M无线顿道,在N无线用户数即市话用户绪院容量事动电话间的网路结构第2.3. 1条无线覆盖区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一、覆盖移动通信网的服务区,二、满足话音质量指标和覆盖区边缘可通率指标,三、提高频谱利用率g四、适应用

13、户不断增长的需要;五、本期工程和扩容时所需总投资最少。第2.3.2条900MHz蜂窝式移动电话网应采用蜂窝结构。为了满足频道配置的需要,可将若干个基站区组成一簇无线区。每簇无线区的基站区数有4个、7个及12个三种(分别称为4区制、7区和j和12区制),其中4区制的基站应采用定向天线将每个基站 7 无线覆量区设计国2.2. 10 第三节区分成6个扇形小区.7区制的基站宜采用定向天线,将每个基站区分成3个扇形小区.设计中应根据用户密度分布、用户增长速度及经济合理等条件,因地制宜地决定采用4区制、7区制或12区制。无线区簇的组成如图2.3.2所示。重复使用频遭区4班组使用哽i且以摹蜻位置基蜻位监飞a

14、J12个基蛤区为一要, b) 7个暴描机21个扇形小也为簇1 , U,皿元钱缸穰代号(c) 4个基蝙民个崩形小区为 三时尊储构乐意面困2.3.2龙蝇民革的组成 8 第2.3.3条450MHz移动电话网可采用蜂窝结构并根据频道配置方案决定每簇元线区的基站区数和决定采用全向基站区或扇形小区结构。也可采用多基站大区制。第2.3.4条小容量移动电话网只采用单基站大区制。第2.3. 5条考虑到我国现阶段尚处于城市公用移动电话发展的初期阶段,用户密度小,服务区广大的特点,为了尽量减小初期投资,除几个特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外,宜采用大覆盖区,以较少的基站覆盖整个城市。第2.3.6条设计基站覆盖区时,应满足第

15、五章第二节第5. 2. 2及5.2. 3条的服务质量指标要求,并通过理论预测和场强测试确定覆盖范围。在进行方案设计时,对于900MHz频段,平原地区可采用下列基站区半径:大城市市区lO15km 大城市郊区1520km 省会以下城市2025km 对于450MHz频段,可采用900MHz频段的基站区半径的1.52倍。第2.3.7条对于需要覆盖而增设基站不经济或不方便的局部地区或基站区内的盲区,可采用同频中继器来满足覆盖要求。第2.3.8条为了适应用户密度增长的需要,可采用下列方法来扩充网路容量z一、为用户密度增长的基站增加分配新的频道,二、进行蜂窝分裂。在设计中应对这两种方法作出方案比较.第2.3

16、.9条蜂窝分裂有下列两种方法,可结合工程的具体条件因地制宜地选取s一、采用定向天线,将全向基站区分裂成扇形小区,二、增设新基站,将扇形小区再分裂成若干小区例如,将7个基 9 站区21个扇形小区分裂成4簇7个基站区21个扇形小区(1: 4方式).详见图2.3. 90 1叫分裂方式是在原有二个基站连线的中点增加一个新基站,分裂前和分裂后的基站区半径之比为2: 1。巳童基楠隔!I精分裂自国2.3.97个基陆区21个扇串小区的分裂(l4Jf式 10 二章频道配置第3.O. 1条移动电话网的频道配置应执行移动电话技术体制的有关规定。第3.0.2辑工作频段、频道间隔、双工收发间隔、频率容限及发射带宽应符合

17、表3.o. 2的规定。寝3.Q. 2 工作频匮频道间隔理工收帽率盘问隔带宽(MHz) (kHz) 睿限(MHz) (k!王z)160MHz 138.000.149.900 5.7 土10XI0-616 帽段25 150.050.167.000 + 450MHz 土5XIO-6捆瞿450.00-470.0。25 10 16 890.00-915.0。土2.SXlO-6900MHz 喜事b宜事动告捆段25 45 32 935.00-960.0。土Q.25XIO基站盎(基帖一、160及450MHz频段为公用移动业务与专用移动业务共用,二、900MHz频段为国家无委批准给公用移动业务专用的频段。由于9

18、05-915MHz(移动台发)及950-960MHz已规定留作将来发展公用数字移动通信网使用,所以在工程设计中只能使用1-600号频道,其中23-43号为信令频道。1号频道的频点为890.0125MHz (移动台发)及935.0125MHz (基站发),600号频道的频点为904. 9875MHz(移动台发)及949.9875MHz(基站发。第3.O. 3条无线频道是十分宝贵和有限的资源,在设计中应提高频道利用率。 11 对市区基站来说,频道利用率宜大于60%,对于郊区或用户密度较小地区的基站来说,频道利用率宜大于40%。第3.Q.4条频道分配应考虑向频道干扰、相邻频道干扰和互调干扰等因素,并

19、采取相应措施,使本系统内和系统间避免相互干扰,保证正常通信。第3.Q. 5条频道分配应考虑本期工程的合理性和将来网路发展时,增加新基站的频道配置合理。在实行区域内联网的地区,应对整个区域进行统一的频道分配和协调。在省界和国界地区,当双方采用同一频段工作时,双方应进行频道分配的协调.第3.Q.6条160MHz频段宜采用非等间隔的频道配置方法并选取无三阶互调的频道进行配置。第3.Q. 7条450MHz频段的频道配置可根据当地使用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分配。第3.Q. 8 i艇900MHz频段应采用等问隔的频道分配方法。在同一频道组内,任意相邻两个频道的间隔为525kHz.相邻频道不能在同一小区或相邻

20、小区内使用。采用12个基站区为一簇的频道配置时,可采用全向天线,采用7个基站区21个扇形小区为一簇的频道配置时,宜采用120。或60定向天线,采用4个基站区24个扇形小区为一簇的频道配置时,应采用60。定向天线.以上频道配置方案详见图3.O. 8, 第3.Q. 9 同频复用距离应符合国标GB6281-82关于同频道干扰保护比的规定。对蜂窝式移动通信系统应取射频保护比D!U注12dB(静态),取同频干扰概率;10%.在蜂窝式结构中,相邻无线区簇内的同频复用基站区,其同频复用距离按D=!3NR(N一一一簇无线区中的基站区数,R一一基站区半径)计算如下: 12 重复使用1.使用D/R6频遭组号频遭组

21、停号(a) 12个基由区为一的频遵组配置图采用金向天缉。)7个基蜡区21个扇形小区为一簇的蟹遭组配置囡采用定向天线)章.使用DjR3.46 2 (c) 4个基雌区24个扇形小区为-1庭的频道组配置圈采用定向天线)图3.Q. 8 频道配置 13 无线区簇12区制,全向7区制,定向4区制,定向D 6R 4. 58R 3. 46R 在工程设计中应根据工程的地形条件及基站的设计参数对该D值进行核算。并根据核算结果决定是否需要采取措施以满足同频道干扰保护比的要求。11 3.0. 10!艇蜂窝分裂后,新设基站的频道配置应满足同频道干扰保护比的要求.当只有部分基站区分裂而同时存在大、小区相结合的基站时,宜将

22、分裂前同频复用的两个基站(如图3.O. 10中B,C站)的频道组细分为各两个小组,其中一个小组的频道用于新基站A,另一小组频道仍用于B及C基站。自3.O. 1H民监测音。AT)频率的配置应遵循下列原则g一、一簇无线区分配一个SAT频率g二、SAT频率的复用距离D皿为gD皿二注1.732D D值见第3.O. 9条. 14 分裂前基站及帽道配置 什裂后基站及制配置A与B或C不能罔频直用自2坦颇遭E与D、F可同频直用1II3组频遭.圄3.O. 10蜂膏分裂后的颜遭配置图 15 第四章、第一节周址选择第4.1. 1条移动电话局一般不单独设立局所,不建移动电话局专用局房.第4.1. 2条移动电话局宜与综

23、合电信大楼、市话局或长途局设在同一建筑物内z在选择合设的综合电信大楼、市话局或长途局时,宜满足下列条件z一、局址位于市中心附近5二、有安装设备的机房和电源可资利用,三、属于移动电话局需要连接的市话汇接局或长途局,四、当与市区基站合设时,建筑物高度(或有可能采取其他措施)能满足天线高度要求。第4.1. 3条当移动电话局不能与综合电信大楼、市话局或长途局合设时,局址宜选在市中心附近且与需要连接的市话汇接局和妖途局靠近的高层建筑内。第二节描址选择第4.2.1条小容量移动通信网的基站宜选择在市区中心的综合电信大楼的顶层.当不具备这个条件时,可选择在靠近相连接的市话局的其他高层建筑设立基站。第4.2.2

24、条蜂窝结构中的基站站址宜选择在规则蜂窝结构的基站位置附近,其偏离的距离宜小于1/4基站区半径。 16 第4.2. 3条蜂窝结构的市区基站宜有一个与移动电话局合设在一个建筑物内,其他基站宜选择在偏离人为噪声集中地区。郊区基摊室设在郊区邮电局或微波站内。11 4. 2. 4条选择站址时宜避免几个基站覆盖的交叠区位于移动用户集中的地区。第4.2.5条站址宜选在有适当高度的高层建筑、高塔和可靠电源可资利用的地点。如果高层建筑的高度不能满足基站天线高度要求时,应有屋顶设塔或院内立塔的条件,并征得城市规划部门的同意.第4.2.6条不宜在大功率无线电发射台,大功率电视发射台、大功率雷达站和具有电焊设备、X光

25、设备或生产强脉冲干扰的热合机、高频:炉的企业或医疗单位附近设站.第4.2.7条基站四周应视野开橱,附近没有高于基站天线高度的高大建筑物阻挡.第4.2.8 民应选择在比较安全的环境内设站.不应选择在易燃、易爆的仓库和材料堆积场,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生火灾和爆炸危险的工业、企业附近设站。第4.2.9条郊区基站应避免在雷击区。 17 第五章移动电话的第一节全程传输损羁第5.1. 1条900MHz蜂窝式移动电话网与长途电话网连接时,全程传输损耗及分配如图5.1. 1所示.移动用户+长途固定用户的全程传输损耗值不应22.5dB,移动用户长途移动用户的全程传输损耗值为12dB。移动用户国际接口局的传输损

26、耗值为6.5dB。第5.1.2集900MHz蜂窝式移动电话网与本地电话网连接时,全程传输损耗及分配如图5.1. 2所示.移动用户+市话用户的全程传输损耗值应;27.5dB。移动用户+移动用户的全程传输损耗值应为12dB.第5.1. 3条小容量移动电话网与本地电话网连接时,全程传输损耗与分配如图5.1. 3所示。移动用户市话局之间的损耗值小子7dB。第二节服务质量指标第5.2.1条无线系统的标称带宽不宜窄于3003000Hz. 第5.2. 2条接收机输入射频信号电平的最低容限值,宜取定为93dBm。第5.2.3条移动电话网内,覆盖区边缘的无线可通率宜按表 18 |斗j。ZL一气.-_ _L I

27、_i._ 固际局-级变候中,(.叫1二级交集中心2四级变,集中心.c,鳞属C5OE 三级交2集中心,。- 基暗移动电话局响mu叫Wa 移动台棚,在单位,dB2,鲍籍网900MHz鳞菌式兽动电话间与长盘电话网连接的全程传输损辑与分配圄图5.1. 1 5.2.3取值.覆盖区边缘无线可通事寝5.2.3 在备无钱可矗事F.E 地捶草草自计算不怔于90%市区、近郊区以及高密度用户地区撞车靠自计算不由于50同在村、山区以及低密度用户地区 19 上行钱, O。计G。十0下行蟹17 l-05i1尸。一斗。忏0 精局汇攘局汇摞局基移动台单位 T可tb 图5.1. 2 900MHz蜡商式事动电话间与本地电iIi同

28、直接的全程恃输损耗与分配图咐庐纯|兀处用尸I纠中;1恳局主-3,5dH; d I 纯,l;叽用户23梢图5.1.3 小事量事动电话网的传输损耗与分配图第5.2.4条不包括区内无线可通率影响在内,无线频道的呼损率取5%。当考虑可通率时,实际呼损率可用下式计算z实际呼损率=1-(l-5%)F.F. 无线可通率,见表5.2. 3. 第5.2.5条设计移动电话网时,移动用户忙时话务量可按表5.2. 5取值第5.2.6条移动电话局至市话汇接局或端局)、长途局及移动电话汇接局至移动电话端局间的中继线路的呼损率为1%。 20 寝5.2. 5 用户忙时话务量来去话务量(Erl.) 用户分盎军臼于持机单基站IJ

29、、挥量移动电话间的事动用户Q. 025 0.03- Q. 035 900MHz蜂商式事动电话同的事动用户Q. 02-0. 025 Q. 03-0. 035 固定由用户0.1-0.12 21 六章中路、信令方式:&接口要求第一节中继线路第6.1. 1条移动电话局与市话汇接局和长途局之间的中继线路,移动电话局至基站的中继线路,宜采用数字型传输电路.第6.1. 2条中继线路宜首先采用公用电话网中的光缆、数字微波中继电路,以节省工程投资。第6.1. 3条新建光缆、数字微波或数字特高频中继线路时,应符合,YDJ21-89数字微波接力通信工程设计暂行技术规定及YDJl4-91长途通信干线光缆数字传输系统线

30、路工程设计暂行技术规定的要求。第二节信令方式第6.2.1条小容量移动电话网中的中心控制站或移动小交换机)与基站之间的测控信号,中心控制站(或移动小交换机)与移动台之间的呼叫、应答、拨号、控制等信号可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决定.但这些信令在无线频道传输时所占用的射频带宽,不得超过16kHz.第6.2.2条小容量移动电话网和公用电话网之间的各种信令应符合国家标准GB6282-8625-1000MHz陆地移动通信网通过用户线接入公用通信网的接口参数,或GB3384-82模拟载波通信系统网路接口参数中有关信号方式的娓定.第6.2.3条900MHz蜂窝式移动电话局与市话程控数字汇接局、长途局之间的局间信令应

31、符合我国7号信令系统或GB3971.2- 22 83电话自动交换网局间中继数字型线路倍令方式和GB3377-82电话自动交换网多频记发器信令方式的规定。第6.2.4条900MHz蜂窝式移动电话局与机电式市话汇了接局、长途局之间的信令z对于实线,线路信令应符合GB3379-82电话自动交换网局间直流信令方式的规定,记发器信令应符合GB3377-82电话自动交换网多旅记发器信令方式的规定s对于数字电路,线路信令应符合GB3971.2-83的规定,记发器信令应符合GB3377-82的规定.第6.2.5条基站与移动台之间的信号采用数字信号。对于450MHz频段,信号速率为1200bit/s调和l方式为

32、FFSK.峰值频偏为士3.5kHz.码型为NRZ.对于900MHz频段,信号速率为kbit/s.调制方式为FSK.峰值频偏为士6.4kHz.码型为Manchester码,纠错编码采用截短的(63.51.5)BCH码。基站至移动台为(40,28.5)BCH码,移动台至基站为(俑.36.5)BCH码。第6.2.6条450MHz系统的无线通路上的监测信号采用带外单音信号方式,可选择频率为3955、3985、4015、4045Hz。对于900MHz系统,监测音(SAT)的频率为5970、6000、6030Hz.第6.2.7条450MHz系统的移动通信网中,移动台、基站及移动电话局之间的信令应符合国标公

33、用陆地移动通信网(450MHz)中移动台基站一移动电话交换局之间的信令的规定。900MHz系统的基站与移动台之间的信令应符合国标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900MHz频段的无线信令的要求。第6.2.8条移动电话局与人工长途局之间的信令同第6.2. 4 条的规定.第三节接口要求第6.3.1条具有无线用户集中器的小容量移动电话网与市话网的接口宜采用用户线接口方式.如用户线采用实线,接口参数应符 23 合国家标准GB6282-8625-1000MHz陆地移动通信网通过用户线接入公用通信网的接口参数的规定:如用户线采用载波传输,接口参数应符合GB3384-82模拟载波通信系统网路接口参数中的相关规定。第6.

34、3.2条具有移动小交换机的小容量移动电话网与市话网的接口宜采用中继线接口方式,具体要求如下z中继线路型式接口要求音频电缆应符合GB3379-82的相关规定载波线路应符合GB3384-82的相关规定PCM数字电路应符合GB7611-87的相关规定模拟微波电路应符合GB2789-81的相关规定.第6.3. 3条900MHz蜂窝式移动电话网与公用电话网之间的接口要求如下。移动电话局与市话程控数字汇接局、长途程控数字局之间应采用标称比特率为2048kbit/s的数字接口,接口参数应符合GB7611 -87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路数字接口参数的相关规定。第6.3.4条移动电话局与机电式市话汇接局和自动长

35、途局之间的接口宜在机电式电话交换局侧加数/模转换设备,接口参数同第6. 3. 3条.第6.3. 5条移动电话局与人工长途局之间的接口,如采用模拟电路则在移动电话局一侧加数/模转换设备。如采用PCM电路则在人工长途局一侧加数/模转换设备,接口参数同第6.3. 3条。 24 第七章与计费第一节编号方式第7.,. ,条移动用户电话号码、识别号码和移动电话局内人工台的号码,这三种号码的编号方式应符合移动电话技术体制的规定。移动用户电话号码由移动区号十移动电话局局号十移动用户号码兰部分组成,国内有效号码总长度不超过10位。移动区号与公用电信网自动电话编号方案中的不等位制长途区号;相同移动电话局局号采用全

36、国统一的市话端局局号90(RJ,90(RJ+移动用户号码的位数应与当地市话号码位数一致。移动用户识别号码,对于450MHz频段的系统,由长途区号+移动用户号码组成,采用等位长的7位数字号码;对于900MHz频段的系统由国家识别号码(460J+国南移动用户识别号码组成,采用等位长的10位数字号码。人工台号码由90(RJ+填充出十112组成位数与当地市话号码位数一致,填充位为0。第7.,. 2条移动交换区包括多个长途编号区时,拨号程序宜采用下列规定.一、在移动电话网内,固定用户和移动用户呼叫移动用户时,只拨90(RJ+ABCD.二、在移动电话网肉,移动用户呼叫本长途编号区的固定用户时,只拨PQ(R

37、J+ABCD,呼叫非本长途编号区的固定用户时,拨QXYZ+PQ(RJ+ABCD. 25 第7.1. 3条漫游用户的拨号程序规定如下一、自动漫游用户:拨被叫用户的全号,即。+长途区号+市话局号+用户号码及。+移动区号+移动局号+用户号码二、人工漫游用户s与被访移动编号区的移动用户相同。第二节计睡第7.2. 1条移动电话局内计费应采用详细记录话单方式,并实行主被叫双向汁费。第7.2.2条在工程设计中,宜配置对某些用户能提供立即计费信息的设备。 26 八章设备选塑第8.O. 1条移动电话交换机一般应满足移动电话技术体制中第十三章900MHz蜂窝式移动电话交换设备的基本进网要求。第8.0.2条移动电话

38、交换机的标称容量应按满足远期业务需要选取。交换机容量应能随着用户的增长而不中断业务进行扩容。第8.0.3条区域内联网的移动电话局交换机宜采用同制式或信令及中继接口可以相互配合的设备,以便实现自动漫游通信和越局频道转换。第8.0.4条元线基站和用户设备一般应满足移动电话技术体制中第十二章无线设备的基本进网要求.第8.0.5条基站设备应具有元人值守性能。第8.0.6条900MHz系统的基站应具有分集接收性能P450MHz系统的基站宜具有分集接收性能。第8.O. 7条基站设备容量应按满足35年业务发展需要配置。第8.O. 8条选择设备除应考虑技术先进,稳定可靠,价格合理,维护管理方便等要求外,对于交

39、换设备应考虑与市话网或妖途网的接口要求,宜避免要求市话局或长途局改动现有设备。 27 第九章房筑设计要求第一节移动电话局的房屋建筑设计要求第9.1. 1条移动电话局生产用房应包括:一、交换设备和中继设备室(机房); 二、监控室,三、电力室;四、电池室。辅助生产房屋应设置维修人员休息室、资料室、仪表室、用户设备维修室、办公室等生产辅助房屋。第9.1. 2条机房常用门应外开,门宽应大于1.4m。门上应安装安全保险锁以控制无权进入室内的人员。第9.1. 3条移动电话局的耐火等级应符合通信机房的标准要求。第9.1. 4条移动电话局主楼应按照当地建筑抗震基本设计烈度再提高一度设计抗震措施。现有电信局房作

40、移动交换机房时按原局房要求。第9.1. 5条移动电话局机房宜采用专为程控交换设备考虑的专用空调机,在交换室平面布置时应考虑具备安放这些设备的面积。第9.1. 6条移动电话局各主要生产房间的建筑要求可参照表9. 1. 6. 第9.1. 7条移动电话局的维护走道尺寸可按表9.1.7(或根据交换机生产厂商的要求)确定。第9.1.8条机房内无线电干扰场强在频率为0.15 28 500MHz时,应不大于126dBV/m;磁场干扰场强应不大于800A/m(相当于10奥斯特)。第9.,. 9条机房应防止有害气体(如SOH,S、NO,等)侵入。寝9.6移动电话局主要生产机房建筑要求错1或根据设备诅明书要事决定

41、餐2环墙正常工作条件(即长期工作矗件的温噩匮应是在地植上1.5m和在理备前方O.4m娃测量的世值.垣期定为连续不超过48小时和每年积罩不超过15天. 29 表9.1. 7 移动电话局机房走遭尺寸表走道位置| 尺寸(m)设备帆面与机田间|剖.5 设备机面与精面间!注1.2阳机面与机背间|注1.2设备机背与机青同1. 0 挂备机背与精面阿|注1.0第二节基站房屋建筑设计要求第9.2. 1条基站设备采用元人值守时,基站用房应包括:一、无线设备和中继设备室(机房); 二、电力室(包括蓄电池室)。独立设置的基站,应视具体情况增加维修人员休息室和保卫、卫生间。第9.2. 2条无线设备室应靠近基站天线设置。

42、第9.2. 3条机房常用门应外开,门宽应大于1.4m,门上应安装安全保险锁以控制无权进入室内的人员。第9.2.4条基站生产用房的耐火等级和设计地震烈度应符合第9.1. 3及第9.1. 4条要求。第9.2. 5条基站各主要生产房间的建筑要求可参照表9.2. 5 确定。寝9.2. 5 无线基曲主要生产机房建筑要求机唐名称项目机自电力室电池室最低净高(m)3. 5 3. 5 地面匀布荷辈据2450 1000 (kg/m2) 600 30 续表机屠名称项目机房电力室电池室骨1水磨石水磨石地面材料半硬质塑料半硬质塑料耐酸噩砖软质塑料软质塑料地植革地植草墙面顶棚及整悻睡胀珍珠告膨胀珍珠告膨胀珍珠岩无光汹擅

43、无光抽障耐酸袖撞温置警25-32C 窿匪15同-80%照直(Lx南地O,8m水50 平面上)由尘要求良好由尘注善1,如设备要求维护中需防止静电匾坏,应来用防静电的地面材料.静2.或根据世备i且明将要求决定.第9.2. 6条机房内的维护走道尺寸可按表9.2. 6 (或设备生产厂商的要求)确定:寝9.2.6机房走道尺寸走道位置尺寸(m)设备维护机面对另一设备蛙护机面向注,5世备维护机面与埔同注,2设备维妒机面与另一世备维护机背间注,2设备维护机背与身世备维护帆背间二月0 世备罐伊机背与精间注,0第9.2. 7条电力室(蓄电池室)的建筑设计要求可参照微波站电力室(蓄电池室)的要求确定。 31 第三节

44、接地与防雷第9.3. 1条移动电话局、无线基站内的防雷、抗干扰、安全用电保护及防静电破坏等地线系统,应采用统一设计的接地装置。第9.3. 2条移动电话局、无线基站与其他通信等设施共用同一建筑物时,应与建筑物内其他地线系统共用统一设计的接地装置。第9.3-3条采用统一设计接地装置时各地线分系统的要求如下,设计时应相互协调:一、防雷地线系统,应能有效地防止直击雷、霄电感应及通过室外管线引入雷电流而引起的可能危及人身与设备安全的事件发生。二、防干扰的地线系统设计应注意确定基准零电位点,应注意限制通信设备或系统向公共地线线路泄放干扰电流,并防止外来干扰引入设备或系统。三、供电系统的接地设计,应符合电力

45、接地的有关规定,向通信系统送电的专用电力线路中的地线,宜使用绝缘线,并只与接地基准零电位点相连接。第9.3-4条统一设计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值不应大子各地线分系统所规定的最小电阻值。第9.3. 5条基站的天线及天线杆塔应有避雷措施,以防止基站的电子设备及其他设施受雷击破坏。第9.3.6条避雷针、天线的高频零电位点与支承轩塔之间在电气上应有可靠的连接点。第9.3. 7条架设在房屋建筑物顶部的天线及其金属支承轩塔、避雷引下线,应与建筑物顶部的避雷网可靠连接。凸出建筑物顶部的天线杆塔的避雷泄流寻!下线,至少应有2个不同方向的主干路由。第9.3-8条天线馈线在杆塔上敷设,应紧贴金属杆塔体或避雷引下线。

46、天线馈线的外层导体,在杆塔上下两端均应与金属杆塔或 32 避雷号|下线有良好的电气连接点。第9.3. 9条独立建筑的天线柯培和高频机房所在建筑物间,应有避雷带将两者的防雷地线系统连接成统一的防雷系统。第9.3.10条天线馈线在进入高频机房时.其外层导体应就近和机房的避雷接地系统线路相连接。高频机房内的接地系统母线也应就近和机房的避雷接地系统线路相连接。上述两个和避雷系统线路相连接的接点应尽量靠近,宜合为一点。第9.3.11条向移动局或基站供电的电力线,在进入建筑物时宜采用地下电缆引入,电缆的户外端离建筑物的距离不宜小子50m。入户端头处金属外皮应就近和建筑避雷系统线路相连接,芯线上应安装避雷器

47、。如用架空明线向移动局或基站引入电源,线路入户处必须安装避雷器。如高压引入,在低压侧也应加装低压避雷器。第9.3.12条引向移动局或基站的通信线路,宜采用地下电缆引入,户外端距建筑物不宜小于50mo入户端头处电缆金属外皮应就近和建筑避雷接地系统相连接,芯线上应装有过压保护装宦。用架空方式引入户内的通信线路,电缆吊索及金属外皮必须就近和建筑避雷系统线路相接,芯线上必须装设过压保护装置。第9.3. 13焦除上述规定外,公用移动电话局(站)接地设计应执行YDJ26-86通信局恼的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定(综合楼部分)的有关规定。 33 十章供电系统第一节供电设计基本要求第10.1.1条移动电话局、中心控制站和基站的电源设计,凡本章未规定者应按邮电通信电源设备安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行业标准 > YD通信行业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