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4747-2006 儿童三轮车安全要求.pdf

上传人:李朗 文档编号:184031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5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14747-2006 儿童三轮车安全要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GB 14747-2006 儿童三轮车安全要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GB 14747-2006 儿童三轮车安全要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GB 14747-2006 儿童三轮车安全要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GB 14747-2006 儿童三轮车安全要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道国ICS 97. 190 Y 5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4747-2006 代替GB14747-1993 轮车安全要求-圄-童儿Safety requirements for child tricycles 2007-01-01实施2006-02-21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儿童三轮车安全要求GB 14747-2006 奇峰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045网址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X12301/16 印

2、张1字数26千字2006年7月第一版2006年7月第一次印刷奇峰书号:155066 1-27800 定价12.00元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33533GB 14747-2006 目次前言.皿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3. 1 儿童三轮车-3.2 轮距3.3 断裂.23.4 正常乘骑状态.23.5 鞍座到脚蹬距离.2 3.6 外露突出物.3.7 辅助推杆3.8 后踏板24 技术要求34. 1 材料4. 1. 1 特定可迁移元素最大限量.4. 1. 2 燃烧性能4. 2 机械强度34. 3 锐利边缘、锐利尖端、外露突出物、挤夹点和小零

3、件4.3.1 锐利边缘4.3.2 锐利尖端4.3.3 外露突出物.3 4.3.4 挤夹点44. 3. 5 小零件.44.4 稳定性44.4.1 行驶稳定性44.4.2 倾斜稳定性44.5 零件.44.5.1 连接紧固件44.5.2 防护罩帽.4 4.5.3 操作系统44.5.4 鞍座.4.5.5 冲击强度4.5.6 靠背结构牢固性4.5.7 辅助推杆强度.4.5.8 脚蹬.4.6 产品标志和使用说明-4.6.1 一般要求4.6.2 标志和使用说明GB 14747-2006 5 测试方法-5.1 一般要求5. 1. 1 测试样品.6 5. 1. 2 测试仪器精度.6 5. 1. 3 测试环境65

4、. 2 特定可迁移元素的测试(见4.1. 1) 7 5.3 燃烧性能测试(见4.1. 2) 7 5.4 跌落测试(见4.2,4.5.4.2)75.5 锐利边缘测试(见4.3. . . . . . . . 7 5. 6 锐利尖端测试(见4.3.2). 7 5. 7 小零件测试(见4.3.5)5.8 行驶稳定性测试(见4.4.1)5.9 向前倾斜的稳定性测试(见4.4.2.1)5. 10 向后倾斜的稳定性测试(见4.4.2.2).8 5.11 把立管强度测试(见4.5.3.2)95.四把立管夹紧装置测试(见4.5.3.5)95. 13 鞍座调节夹紧装置测试(见4.5.4.2)105. 14 冲击测

5、试(见4.5.5)105.15 靠背结构牢固性测试(见4.5.6)105.16 辅助推杆强度测试(见4.5.7)105. 17 脚蹬离地高度测试(见4.5.8.2).10 E GB 14747-2006 目。自本标准为强制性标准。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14747-1993(儿童三轮车安全要求。本标准与GB14747-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一一新增了3.7辅助推杆、3.8后踏板两个定义;一根据GB6675-2003,对4.1材料中的4.1.1特定可迁移元素最大限量和4.1.2燃烧性能的技术斐求和测试方法进行了修改;一一参照GB5296.5(消费品使用说明玩具使用说明),对4.6产品信

6、息进行了修改;一一一新增了4.5.5冲击强度、4.5.6靠背结构牢固性、飞.5. 7辅助推杆强度和4.5.8.2脚蹬离地高度共四项技术要求,并配套增加了相应测试方法;一一修改了5.10向后倾斜的稳定性测试测试方法;-一一新增了测试方法的5.1一般要求,包括5.1. 1测试样品、5.1.2测试仪器精度和5.1. 3 测试环境的一般要求。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玩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中轻联认证中心、广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唐书、胡官昌、高燕。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 14747-1993。而

7、且GB 14747-2)06 儿童轮车安全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供一名儿童或多名儿童乘坐的儿童三轮车的安全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本标准不适用于玩具三轮车或设计用于其他特殊目的的三轮车(如游乐三轮车)。2 规范性引用文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GB 6675- 2003 3 术语和定义3.1 3.2 轮距图1车轮行驶的稳定性测试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GB 14747-2006 3.3 3.4 3.5 3.6 3. 7 3.8 2 断裂fracture 材料的折断程度达到可使构件不能再支承在正常使用中可能产生的负荷。正常乘骑状态normal ride gesture 骑车者

8、坐在儿童三轮车的鞍座上,双脚放在脚蹬上,双手握住把横管或操纵机构的姿势。鞍座到脚蹬距离cc尺寸)distance frem saddle to pedal 脚蹬转到离座位最远的位置,从鞍座面中心至脚蹬踩脚面中心的最大距离(见图2)。固2鞍座到脚蹬距离cc尺寸)测量外露突出物exposed protrusion 凡符合以下情况者,均称为儿童三轮车的外露突出物:a) 除标准螺栓或螺钉头外,其他经组装后突出长度大于8mm、且其末端倒圆半径小于6.3mm 的任何零部件;b) 在螺母旋紧后,大于螺钉的外径尺寸的螺钉的外露突出部分;c) 在螺母旋紧后,突出部分大于3.2mm,正常骑行时与骑车者的任何部位可

9、能接触的螺钉的外露突出部分。辅助推杆assist-push-rod 用于监护人辅助儿童乘骑儿童三轮车时前进或转向等的装置。后踏板back-treadle 儿童三轮车后部可供儿童站立的装置。4 技术要求4. 1 材料4. 1. 1 特定可迁移元素最大限量4. 1. 1. 1 具体要求GB 14747-2006 儿童三轮车的可触及部件和材料,按5.2(特定可迁移元素的测试)测试,特定可迁移元素的测试结果的校正值应符合表I中的最大限量的规定。表1儿童三轮车材料中特定可迁移元素的最大限量元素最大限量/(mg/kg)在考虑到儿童的正常和可预见的行为时,如果儿童三轮车某些部件或材料由于其可触及性、功能、质

10、量、尺寸或其他特征可明显排除因吮吸、舔食或吞咽造成的危险,则这些部件或材料不适用本要求。4. 1. 1.2 测试结果校正由于5.2(特定可迁移元素的测试)的精确度的原因,在考虑实验室之间测试结果时需要一个经校正的分析结果。5.2(特定可迁移元素的测试)的分析结果应减去表2中分析校正值,以得到校正后的分析结果。凡儿童三轮车材料的分析结果校正值低于或等于表1中最大限量,则被认为是符合本标准的要求。表2备元素分析校正系数元素分析校正系数/(%)示例:铅的分析结果为120mg/峙,表2中的分析结果校正系数为30%,则:分析结果校正值=120-120 X 30% = 120-36=84(mg/kg)。这

11、个数字被认为符合本标准的要求(表1中可迁移铅元素的最大限量为90mg/kg)。4. 1. 2 燃烧性能儿童三轮车的零部件禁止使用易燃材料。按5.3(燃烧性能测试)测试,应符合GB6675-2003附录B(燃烧性能)的相关要求。4.2 机械强度儿童三轮车在正常使用和可预见的非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以及按5.4(跌落测试)进行测试后,其任何零部件均不应出现断裂或肉眼可见的裂纹。4.3 锐利边缘、锐利尖端、外露突出物、挤夹点和小零件4.3. 1 锐利边缘按5.5(锐利边缘测试)测试,儿童三轮车上不应存在任何可触及的危险锐利边缘。4.3.2 锐利尖端按5.6(锐利尖端测试)测试,儿童三轮车上不应存在任何可

12、触及的危险锐利尖端。4.3.3 外露突出物在图3所示的A、B区域内不应存在外露突出物。3 GB 14747-2006 4.3.4 挤夹点儿童三轮车4. 4.2.2 向后倾斜的111儿童三轮车按5.104.5 零件4.5. 1 连接紧固件所有用来连接或紧固用的螺栓、眼可见的裂纹或失去应有的功效。4.5.2 防护罩帽用于防护外露突出物的防护罩帽应能承受70N拉力而不脱落。4. 5. 3 操作系统4. 5. 3. 1 把立管插入深度标记脱落的部件,按如果把立管是一种可调节的结构时,把立管上应有一个永久性的标记或环圈,清楚地标明把立管插入前叉组件的最小插入深度。标记不应损伤把立管应有的强度,最小插入深

13、度从把立管末端起不应小于把立管直径的2.5倍,且把立管最小插入深度标记以下应在至少有一个管子直径的长度内保持其应有的强度。4 GB 14747一20064.5.3.2 把立管的强度把立管按5.11(把立管强度测试)进行测试,不应断裂。4. 5. 3.3 把横管把横管应以儿童三轮车的纵向中心线中心保持其两端的对称,当把横管处于最高位置,鞍座处于最低位置时,它们之间的距离应不大于457mm。4.5.3.4 把横管两端把横管两端应装有把套或其他保护装置,把套或其他保护装置应能承受70N的拉力而不应脱落。塑料制成的把横管不受此条款的限制。4.5.3. 5 把立管夹紧装置4.5.4 鞍座4. 5.4.

14、1 鞍管插入深度如果鞍管是一种可,阳儿童三轮车如体连接部位不应断裂4.5.8 脚蹬4. 5.8.1 脚蹬结构儿童三轮车的脚蹬上、脚底提供脚踩面。4.5.8.2 脚蹬离地高度按5.17 (脚蹬离地高度测试)进行测试,4. 6 产品标志和使用说明4.6. 1 一般要求径的长度内保持其上穆勒。儿童三轮车按夹装置相对于鞍管靠背和车体结合踩面,能自动地为骑车者的a) 儿童三轮车产品的交付应包括产品标志和使用信息,且置于便于识别的部位,使消费者正确安全地使用儿童三轮车,将使用不当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b) 当使用说明和安全警示同时采用多种形式时(如在儿童三轮车本体和/或其包装上标注和/或在其包装内另附),应

15、保证其内容的一致性。c) 在产品标志和使用说明上应使用规范汉字。危险、警告、注意等安全警示的字体应大于或等于四号黑体字,警示内容的字体应大于或等于小五号黑体字。5 GB 14747-2006 d) 安全警示(警示标志或警示说明)的标注应采用耐久性标签,并且应永久、醒目地附在产品和包装上。4.6.2 标志和使用说明4.6.2.1 产晶名称产品名称应符合国家、行业、企业标准的名称,且能表明产品真实属性的名称。4.6.2.2 产品型号使用说明上需标注的型号、规格应与产品上型号相一致。4.6.2.3 产品标准号在包装、使用说明书及标签上应标明产品所执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编号。4.6.2.4

16、 适用年龄和体重在产品包装、使用说明书及标签上应标明产品所适用的年龄范围和预定承载的体重。4.6.2.5 安全菁示儿童三轮车应标明如下相关警示说明或警示标志。a) 在每辆儿童三轮车的产品、包装和/或使用说明书上应标注类似以下内容的提示:提醒使用者及监护人在使用前请仔细阅读本说明书并且请妥善保存供以后参照。如果不按照本说明书使用可能会影响儿童的安全。b) 在每辆儿童三轮车车体和使用说明书上应设有类似以下内容的警示说明:警告z当儿童乘坐时,看护人不应离开。在每辆儿童三轮车的产品和/或包装和/或使用说明书上应标注骑行时的注意事项和安全要求。4.6.2.6 安全使用方法及组装装配说明a) 应标明详细的

17、使用方法;b) 需要时,应提供零部件和成车组装装配说明/组装图;c) 应标明紧固件推荐的扭紧力矩(如:把立管夹紧装置的扭紧力矩,鞍座调节夹紧装置的扭紧力矩等)。4.6.2.7 维护和保养应标明整车和相关零部件应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及清洁的有关说明。4.6.2.8 生产者名称和地址应标明产品生产者依法登记注册的名称和地址。进口产品应标明该产品的原产地(国家/地区)以及代理商或进口商或销售商在中国依法登记注册的名称和地址。5 测试方法5. 1 一般要求5. 1. 1 测试样晶原则上所有测试应在同一样品上进行。测试顺序应按照先进行对样品无损坏的项目,后进行对样品有损坏的项目。如果样品测试后的损坏程度

18、导致以后的测试项目无法进行,则可在新的样品上进行剩余项目的测试。5. 1. 2 测试仪器精度除非特殊规定,本标准中力的测量精度为士5%;质量的测量精度为士1%;角度的测量精度为士10;所有尺寸的测量精度为士0.5mm。5. 1.3 测试环境除非特殊规定,测试前样品应在温度为230C土50C的环境中至少放置2h.并且在温度为230C土6 GB 14747-2006 100C环境中进行测试。5.2 特定可迁移元素的测试(见4.1.1)三轮车上所使用的、符合GB6675-2003中第C.1章范围所规定的材料和零、部件中特定可迁移元素的测试方法按GB6675-2003附录C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5.

19、3 燃烧性能测试(见4.1.2) 儿童三轮车的材料的燃烧性能的测试方法按GB6675-;2003附录B的有关规定进行。5.4 跌落测试(见4.2.4.5.4.2)将表3中的规定负载缚在鞍座上;如有后踏板还应按5.8(向后倾斜的稳定性测试)的要求将负载安装在后踏板上,或者鞍座最后面适当的部位上;并在每个把套上牢固固定4.5 kg负载。表3鞍座到脚蹬距离、负载质量和斜面倾斜角对照表序号鞍座到脚蹬距离/mm负载质量/kg斜面倾斜角度。l 355 11 70 2 355-380 11 8030 3 381-420 13.5 9。4 421-450 15.8 9。5 451-480 17 9030 6

20、481-510 18 10。7 511-550 20 11030 8 551-570 20 130 9 571-600 22.5 15。10 601-620 22. 5 17 11 621-660 24.8 17。12 661-890 27 17 13 891-710 29. 3 17。儿童三轮车按上述负载加载后,从0.3m的高度处使其跌落在平坦的水泥地上,重复三次。跌落前儿童三轮车应处于正常骑行状态,并自由落下。5.5 锐利边缘测试(见4.3.1)按GB6675一一2003中A.5. 8(锐利边缘测试)进行测试。5.6 锐利尖端测试(见4.3.2)按GB6675-2003中A.5. 9(锐利

21、尖端测试)进行测试。5. 7 小零件测试(见4.3.5)按GB6675-2003中A.5. 2(小零件测试)进行测试。5.8 行驶稳定性测试(见4.4.1) 测量儿童三轮车的鞍座到脚蹬距离(C尺寸,见图2).将儿童三轮车按图I的方式放置在表3中的规定倾斜角度的测试斜面上,使儿童三轮车的后轮轴线与倾斜方向平行。按表3中的规定负载在鞍座上加载,其重心应位于鞍座面几何中心上方150mm处,儿童三轮车的操纵机构应固定于某一位置,该位置当儿童三轮车沿斜面向上运动时,可使前轮产生约1.8m转弯半径的运动轨迹。当进行测试时应用模块将其轮子堵住,以防其转动但不应阻止其翻倒。在静态条件下儿童三轮车不应翻倒。5.

22、9 向前倾斜的稳定性测试(见4.4.2.1)将前轮与车架之间用模块堵住,并在儿童三轮车的鞍座上按表3中的规定负载进行加载,其重心应7 GB 14747-2006 位于鞍座面几何中心上方150mm处。将三轮车的两后车轮均垫高100mm(比前轮放置面高100m m , 见图4),儿童三轮车不应向前翻倒。单位为毫米单位为毫米图5向后倾斜的稳定性测试8 GB 14747-2006 如果儿童三轮车有一个以上的后踏板或后座的类似装置,则其向后倾斜的稳定性测试应对后踏板分别进行。如果类似装置上的负载与鞍座上的负载相干涉,则鞍座上的负载应转过一角度或向前偏置以使负载保持在预定位置上。鞍座上的负载与类似装置上的

23、负载不应相互触及。转过的角度或偏置距离在保证两负载不产生干涉的前提下应为最小。该转角或偏置是考虑到当儿童三轮车向后倾斜时,乘骑者会自然补偿给由第二乘骑者引起的空间区域占用。5. 11 把立管强度测试(见4.5.3.2)用夹具将把立管夹紧在最小插入深度处。通过把横管的连接点施加500N的力,其方向朝前并与把立管体的轴线成450角(见图的。最少插入深度圄6把立曾强度测试5.12 把立管夹紧装置测试(见4.5.3.5)把横管将把立管正确地装配在车架和前叉立管内,按生产者推荐的力矩旋紧夹紧装置,然后对把立管/前叉夹紧装置施加20N. m的力矩(见图7)。所施负荷圄7把立管夹紧装置测试CON-h叮hZ阁

24、。GB 14747-2006 5. 13 鞍座调节夹紧装置测试(见4.5.4.2)将鞍座和鞍管正确地装配在车架上,鞍座夹紧螺栓应按生产者推荐的力矩旋紧,在离鞍座前端或后端25mm的范围内、能对鞍座夹产生较大力矩的一点,垂直向下施加至少为330N的力。移去这个力后,应在离鞍座前端或后端25mm的范围内、能对鞍座夹产生较大力矩的一点,水平施加1l0N的力。5. 14 冲击测试(见4.5.5)将儿童三轮车按正常骑行状态放置于平坦的水平地面上,将质量20kg、底部直径为200mm的砂袋从位于鞍座中心点上方200mm的高度向鞍座面自由落下,重复测试三次。5.15 靠背结构牢固性测试(见4.5.6)将儿童

25、三轮车按正常骑行状态放置于平坦的水平地面上,同时固定前轮和后轮,以防止测试过程中车体移动。在靠背顶端的中心部位水平向后施加200N的力,该力在5s内逐步施加并保持10s后卸载作为一个周期,每两周期的间隔不超过10s,重复10个周期。5.16 辅助推杆强度测试(见4.5.7)将儿童三轮车按正常骑行状态放置于平坦的水平地面上,测量儿童三轮车的鞍座到脚蹬距离(C尺寸,见图2),按表3中的规定负载在鞍座中心部位加载,其重心应位于鞍座面几何中心上方150mm处。将后轮用挡块挡住以防止其在测试过程中移动。在生产商设定的使用位置,将辅助推杆无冲击地施力向后压使前轮离地10mm,并保持3min。再将前轮用挡块挡住以防止其在测试过程中移动或向车体两侧转向。在生产商设定的使用位置,将辅助推杆无冲击地施力向前拉使后轮离地30mm,并保持3min。重复上述过程10次后,检查辅助推杆及其与车体连接部位。5. 17 脚蹬离地高度测试(见4.5.8.2)将儿童三轮车放置于平坦的水平地面上,将一只脚蹬置于最低位置,脚蹬的平面与地面平行,测量脚蹬的下平面与地面间的间距;并以同样的方法测量另一脚蹬的离地高度。究刷一必幻一权L一侵一并一有m一专刊一权阜一札版书一定12.00元GB 14747-2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