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GI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 GB 50771 - 2012 有色金属采矿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nonferrous metal mining 有色金属采矿设计规范P 实施2012 -12- 01 发布2012 - 05 - 28 中1国叶川陌生版桂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统一书号:1580177. 937 定价:52.00元S/N:1580177.93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有色金属采矿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nonferrous metal mining GB 50771 - 20
2、12 主编部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 1 2 年1 2 月1 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12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有色金属采矿设计规范GB 50771-2012 会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网址: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C座4层邮政编码:100038 电话:(010) 63906433 (发行部)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北京世知印务有限公司印刷850mmX 1168mm 1/32 9.375印张240千字2012年11月第1版2012年11月第1次印刷女统一书号:1580177. 937 定价:52.00元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侵权举报
3、电话:(010) 63906404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寄本社出版部调换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409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有色金属采矿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有色金属采矿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771二2012,自2012年12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 O. 6、5.2.4、5.2. 5、7.4.15、9.3. 1 (2、3)、9.3.3(4)、9.3.9 (3)、9.4.8(4、5)、10.3.1、11.2. 1 (2、3)、11.2. 2、11. 2. 7 (3)、13.6. 5、14.1. 3 (6)、18.1. 1、18.2. 3 (1)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
4、严格执行。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0一二年五月二十八日前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建标C2006J136号)的要求,由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规范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分析,总结了我国有色金属矿山采矿的设计和生产经验,与相关标准进行了协调,并借鉴了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广泛征求了设计、科研、生产等单位的意见,经多次讨论、反复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本规范共分19章,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矿床地质、水文地质、岩石力学、露天开采、砂矿开采、地下开采、露天与地下联
5、合开采、矿井通风、充填、竖井提升、斜井(坡)提升、坑内运输、压气设施、破碎站、排水与排泥、索道运输。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负责日常管理,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寄至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有色金属采矿设计规范管理组(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解放中路199号;邮政编码:410011;传真:0731-82228112),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
6、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 1 气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凡口铅钵矿广西华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诚信矿业管理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刘放来廖江南刘福春祝瑞勤陈建双刘育明尹卫荣杨建中张木毅苏家红李红辉戴紫孔畅文生吴秀琼唐建陈子辉徐进平龚清田朱建国韩晓明杨震苗明义淡永富陶平凯肖力波许毓海杨光毅顾秀华邸新宁王红敏李悦良苏莘文黄炳贻谢鹰主要审查人:贺健谢良郭然李振林蒋义梁海根徐志强李发本罩 2 1总则2 术语和符号2. 1 术语2.2 符号目次3 基本规定4 矿床地质(1 0)
7、 4. 1 工业指标制定(10)4.2 选矿岚样采取设计. (10) 4. 3 资源储量估算(11) 4.4 基建和生产勘探(12) 5 水文地质.(1 4 ) 5. 1 涌水量计算(1 4 ) 5. 2 地面和井下防水U们丘3矿床疏干(1 7) 5.4 防渗帷幕6 岩石力学(1 9 ) (21) 6.1 岩体质量分类和地应力计算( 2 1) 6. 2 露天边坡角的选取及边坡稳定性监测(24)6. 3 井下工程稳定性评价(26)7 露天开采(29) 7. 1 露天开采境界(29)7. 2 露天矿山生产能力(31 ) 7.3 基建与采剥进度计划(32)7.4 开拓运输 (33) 1 、(37)
8、工艺7.5 穿孔、爆破(40) + . 7.6 装载工乙(42) 7.7 设备选择 (43) 7. 8 排土场(44) 7.9 啊室爆破 (45) 10 晴天采场复垦7.路8 砂矿开采(47) 8.1 水力开采7 ) 8. 2 挖掘船开采( 51) 8. 3 机械开采( 53) 9 地下开采 (54) 9. 1 矿山生产能力(54)9. 2 开采岩移范围和地面建筑物、构筑物保护刊的9. 3 矿床开拓( 5川队4空场采矿法 9. 5 充填采矿法刊门9. 6 崩落采矿法(69) 9.7 凿岩爆破 (74) 9. 8 回采出矿 (74) 9.9 基建与采掘进度计划(76)9. 10 设备选择(77)
9、10 露天与地下联合开采(78)10. 1 露天与地下同时开采.(78) 10.2 露天转地下开采 (79) 10. 3 地下转露天开采 丁11矿井通风11. 1 通风系统(82)11. 2 风量计算与分配忧的11. 3 通风构筑物(87) 2 11. 4 11. 5 12 充12.1 12. 2 12.3 12.4 . 坑内环境与气象 (88) 主通风装置与设施 (90) 填(93)充填材料(93)充填能力计算(93)充填料制备站(94)充填料输送. . . . . . . . . . . . . . . . . (96) 13 竖井提升. . (98) 13.1 提升设备选择与配置(98)
10、13. 2 主要提升参数的选取和计算(川的13. 3 提升容器与平衡锤(102) 13.4 提升钢丝绳及钢丝绳罐道(103)13.5 竖井提升装置(104)13.6 井口与井底车场(107) 13.7 篓斗装载与粉矿回收(凹的14 斜井(坡)提升(凹的14.1 提升设备选择与配置.(刊的14.2 主要提升参数的选取与计算(110)14. 3 提升容器与提升钢丝绳(112)14.4 斜井提升装置、(112)14. 5 斜井与车场连接(114) 14. 6 斜井或斜坡篓斗装载与粉矿回收(115) 15 坑内运输.;(116)15.1 机车运输(116)15.2 元轨运输(119)15.3 带式输送
11、机运输(121) 16 压气设施(125)16. 1 站址选择(125)16.2 设备选择与计算(125) 3 16. 3 站房布置(126)16.4 储气罐(127)16. 5 空气压缩机冷却用水(128)16.6 压缩空气管网(129)17 破碎站(131)17.1 露天破碎站(131)17.2 井下破碎站(132)18 排水与排泥(134)18.1 露天矿排水(134)18. 2 井下排水(136)18.3 井下排泥(139)19 索道运输(14的19.1 适用条件和主要设计参数(140)19.2 索道线路的选择与设计(144)19.3 索道的站址选择与站房设计(145)19.4 索道设
12、备的选型与设计(148)本规范用词说明.(152) 引用标准名录.(153) 附:条文说明(155) 4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 1 ) 2 Terms and symbols ( 2 ) 2.1 Terms 2.2 Symbols 3 Basic requirem巳nt( 2 ) ( 3 ) ( 5 ) 4 Deposit geology (1 0) 4. 1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index (1 0) 4. 2 Design of beneficiation test sampling . (1 0) 4. 3 Res
13、ource and reserve estimation . (1 1) 4. 4 Construction and production exploration (1 2 ) 5 Hydrogeology .1. (1 4 ) 5.1 Water inflow calculation (1 4 ) 5.2 Ground and underground water-proofing (1 6 ) 5. 3 Deposit drainage (1 7) 5. 4 Impervious curtain (1 9 ) 6 Rock mechanics ( 2 1 ) 6. 1 Rock mass c
14、lassification and ground stress calculation (21 ) 6. 2 Selection of open-pit slope angle and nonitoring of slope stability (24) 6. 3 Evaluation of underground project stability (26) 7 Open-pit mining (29) 7.1 Open-pit mining boundary (29) 7.2 Open-pit mine capacity 7. 3 Schedule of construction , mi
15、ning and stripping (31) (32.) 5 7. 4 Development and transportation ( 33) 7. 5 Drilling and blasting process (37) 7. 6 Loading process . (40) 7. 7 Equipment selection (42) 7.8 Waste dump (43) 7. 9 Chamber blasting .、(44)7. 10 Open-pit reclaimation (45) 8 Placer mining 7 ) 8. 1 Hydraulic mining (4 7)
16、 8. 2 Dredger mining ( 5 1) 8. 3 Mechanical mining (53) 9 Underground mining (54) 9. 1 Mine capacity 刊的9. 2 Range of mining rock mass movement and protection of ground buildings & structures (56) 9. 3 Deposit development ( 59) 9. 4 Open stoping . (63) 9. 5 Filling stoping (67) 9.6 Caving mining ( 6
17、9 ) 9. 7 Drilling and blasting (74) 9.8 Mined ore removal ( 74) 9. 9 Schedule of construction and mining (76) 9. 10 Equipment selection (77) 10 Open-pit and underground combined mining (78) 10. 1 Open-pit and underground simultaneous mining . (78) 10. 2ransition from open-pit mining to underground m
18、ining (79) 10.3 Transition from underground mining to open-pit mining (81) 11 Mine ventilation (82) 6 11. 1 Ventilation system (82) 11. 2 Air flow calculatiori and distribution ( 8 4) 11. 3 Ventilation structures (8 7) 11. 4 Undergound environment and atmosphere (88) 11. 5孔!J:ainventilation device a
19、nd installations (90) 12 Filling ( 93) 12. 1 Filling material (93) 12.2 Filling capacity calculation (93) 12. 3 Filling material preparation station (94) 12. 4 Filling material delivery . i (96) 13 Shaft hoisting (98) 13. 1 Selection and configuration of hoisting equipment (98) 13. 2 Selection and c
20、alculation of main hoisting parameteFs (100) 13. 3 Hoisting container and balance weight (102) 13. 4 Hoisting steel rope and steel rope guide (103) 13. 5 Shaft hoisting device ?. (1 04) 13. 6 Shaft head and shaft station (107) 13.7 Skip loading and fine ore recovery (108) 14 lnclined shaft (ramp) ho
21、isting (109) 14. 1 Selection and configuration of hoisting equipment (109) 14. 2 Selection and calculation of main hoisting parameters (110) 14. 3 Hoisting container and hoisting rope . (1 12) 14. 4 lnclined shaft hoisting device (112) 14. 5 Connectio口betweenthe inclined shaft and shaft station (114
22、) 14. 6 lnclined shaft or skip loading and fine ore recovery (115) 15 Underground haulage . . . . (116) 15. 1 Locomotive haulage (116) 15.2 Trackless haulage (119) 15. 3 Belt conveyer haulage . (1 21) 7 16.1 Site selection (125) 16 Air compression station (125) 16.2 Equipment selection and calculati
23、on (125) 16. 3 Station building layout (126) 1 J总JHHJ mm川16.4 Air tank (127) 16. 5 Air compressor cooling water (128) 16. 6 Compressed air pipeline (129) 17 Crushing station . (131) 17. 1 Open-pit crushing station (131) 17.2 Underground crushing station (132) 18 Drainage and spoil disposal (134) 18.
24、1 Open pit drainage (134) 18. 2 Underground drainage (136) 18. 3 Underground spoil disposal (139) 19 Ropeway transportation (140) 19. 1 Applicable conditions and main design parameters (140) 19. 2 Selection and design of ropeway routing (144) 19. 3 Selection of ropeway site and design of station hou
25、se (145) 19.4 Ropeway equipment sizing and design (148)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152)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l(153) 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155) 1. 0.1 为贯彻执行国家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推广应用有色金属矿山行之有效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推动科技进步,提高有色金属采矿设计质量,合理开采有色金属矿山资源,制定本规范。1. O. 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有色金属矿山预
26、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和矿山工程建设的采矿设计。1. O. 3 有色金属采矿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8 1 2 术语和符号2. 1术语2. 1. 1 露天开采open-pit mining 在敞露的地表采场进行有用矿物的采剥作业。2. 1. 2 露天开采境界open-pitlimit 由露天采场的底面和边帮限定的可采空间的边界。2. 1. 3 剥采比stripping ratio 露天开采境界内剥离物的体积或质量与采出矿石的体积或质量之比。2. 1. 4 挖掘船开采dredger mining 用安装设置采选联合机组设施的船只,从事水下砂矿开采的作业。2. 1.
27、 5 地下开采underground mining 从地表向地下掘进一系列井巷工程通达矿体,建立完整的提升、运输、通风、排水、供电、供气、供水等生产系统及其辅助生产系统,并进行有用矿物的采矿工作的总称。2. 1. 6 矿床开拓deposit development 从地表掘进一系列井巷工程通达矿体,以形成提升、运输、通风、排水、供水、供电等完整系统。2. 1. 7 空场采矿法open stoping 在回采过程中,主要依靠采场围岩自身的稳固性或少量矿柱等支撑能力,维护采空区稳定的一类采矿方法。2. 1. 8 充填采矿法fil1ing method 随着回采工作面推进到一定距离后,用充填材料充填
28、采空区,以控制采场地压的一类采矿方法。2. 1. 9 崩落采矿法ca ving mining 随着回采工作的进行,强制或自然崩落矿体上部覆盖岩石和顶、底盘围岩充填采空区,以控制采场地压和处理采空区的一类采矿方法。2. 1. 10 三下采矿mining under surface water-body, building or railway 指在地表水体、建(构)筑物或铁路下开采矿床的工作。2. 1. 11 竖井提升shaft hoisting 竖井中采用钢丝绳牵引提升容器进行升降运输的方式。2.1.12 斜井(坡)提升inclined shaftCramp) hoisting 在倾斜巷道或露
29、天斜坡中采用钢丝绳牵引提升容器进行运输的方式。2. 1. 13 提升钢丝绳hoisting rope 用来悬挂提升容器沿井筒作上、下直线运动的钢丝绳。2. 1. 14 首绳head rope 摩擦提升中悬吊提升容器的钢丝绳,亦称主绳。2. 1. 15 尾绳tail rope 摩擦提升中悬挂在两提升容器底部作平衡用的钢丝绳。2.2.1 应力、节理v一一垂直应力;H一一水平应力;2.2符号Jn 节理组数系数;Jr-节理粗糙度系数;Ja-节理蚀变或蜕变影响系数;Jw一一节理水折减系数;SRF一一应力折减系数。2.2.2 生产能力 3 A一一一矿山生产能力;Ap一-一露天采场生产能力;Qp 单台挖掘机
30、平均生产能力;Vb 钻机台班效率;QT-一水枪冲采土岩的生产能力;Q一一砂矿土岩生产能力;Qd一一挖掘船生产能力;Q,一一日充填能力。2.2.3 长度、距离、高度、射程Lp一一单个采矿台阶可布置的采矿工作线长度;L。一单台挖掘机占用的工作线长度;Lmin-一一水枪距工作面最小距离;L-7.K枪射程;H一一-台阶高度、提升高度;Lg 过卷距离。 4 J-工3基本规定3.0.1 有色金属矿山预可行性研究及可行性研究,应根据矿山资源条件和外部建设条件、资源配置及市场需求、可能采取的开采技术及装备条件、资金筹措及投资效果等,全面分析研究矿山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合理性。3.0.2 矿产资源开采应首先开
31、发矿石质量高、易采选、外部建设条件和经济效益好的矿床。在矿床总体开采方案的指导下,在技术条件允许和保护资源的前提下,宜先期开采基建工程量小、技产快和品位较高的地段。3.0.3 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技术、经济、资源J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水土保持、土地复垦等影响因素经综合比较后确定。有条件的矿山宜采用露天开采方式。3.0.4 矿产资源开采应采取合理的开采顺序、开采方法,采矿回采率、贫化率应符合国家和相关行业准入条件等的规定。在开采主要矿产的同时,对具有工业价值的共生和伴生矿产应统一规划、综合开采、综合利用、防止浪费;对暂时不能综合开采或必须同时采出而暂时还不能综合
32、利用的矿产,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3. O. 5 有色金属采矿设计应贯彻执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露天开采矿山宜推广剥离一一排土一一造地一一复垦的一体化技术;地下开采矿山宜推广应用充填采矿工艺技术,利用尾砂、废石充填采空区,推广减轻地表沉陷的开采技术;水力开采的矿山宜推广水重复利用率高的开采技术;有条件的矿山宜研究推广溶浸采矿工艺技术,发展集采、选、冶于一体,直接从矿床中获取金属的工艺技术。3.0.6 有色金属地下矿山必须有监测监控、井下人员定位、紧急避险、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和通信联络系统等安全防护技术装备。3. O. 7 有色金属矿山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持续采用行之有效的
33、采矿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2 应广泛吸收各学科的高新技术,开拓更先进的、非传统的采矿技术,不断提高矿山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3 应不断降低原材料、能源消耗。4 应采取防止资源损失和生态破坏的措施。5 应体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有色矿山企业的设计理念,促进有色金属矿业可持续发展。3.0.8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依据经评审、备案的详查或勘探地质报告编制。初步设计应依据经评审、备案的勘探地质报告编制;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小型矿山和改建、扩建矿山,初步设计可依据经评审、备案的详查地质报告编制。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应对勘查方法、勘查工作质量、勘查程度、资源可靠程度、开采和加工技术条件等进
34、行评价。3.0.9 因工业指标变更、矿业权变动、资源储量发生重大变化,以及工程建设项目压覆等矿区,设诈应依据经评审、备案的资源储量核实报告。3.0.10 设计利用资源储量和设计可采储量,应按下列规定估算:1 依据资源储量主要类型为探明、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和内蕴经济资源量,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可部分使用。2 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可信度系数应根据矿床赋存特征和勘探工程控制程度选取,可取0.50.8o3 设计损失量应包括露天开采设计不能回收的挂帮矿量,地下开采设计的工业场地、井筒及永久建筑物、构筑物等需留设的永久性保护矿柱的矿量,以及因法律、社会、环境保护等因素影响不得开采的矿量。4 设计利用资源储
35、量可按下式估算: 6 设计利用资源储量=2:(经济基础储量十探明、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十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可信度系数)设计损失量(3. O. 10-1) 5 设计可采储量可按下式估算:设计可采储量=设计利用资源储量一采矿损失量(3. O. 10-2) 3.0.11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山,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和矿山防治水要求,进行水文地质勘探和研究程度评价。当水文地质勘探和研究程度严重不足,影响防治水方案确定时,设计应提出补充勘探要求。3.0.12 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应有岩石力学专篇。大型露天矿山和边坡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的中、小型露天矿山设计,宜依据
36、经评审的边坡工程地质勘查报告和边坡稳定性评价报告;技术条件复杂的大、中型地下矿山设计,宜依据岩石力学专题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阶段尚未开展岩石力学研究的矿山,设计应提出岩石力学研究的内容和建议。3.0.13 有自燃发火可能的地下矿山,矿山防灭火设计应依据经评审通过的矿岩自燃发火研究报告。3.0.14 矿山的生产建设规模应根据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矿床的勘探程度和资源储量、外部建设条件、王艺技术和装备水平、市场需求、资金筹措等因素,经计算论证和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后确定;生产规模较大的矿山应研究分期建设的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有色金属矿山生产建设规模分类,宜符合表3.0.14的规定。表3.0.14有色金属矿
37、山生产建设规模分类矿山生产建设规模级别矿种类别计量单位大型中型小型铜、铅、镑、鸽、锡、锐、细、镇矿山矿石万t/年二10010030 40 50 80100 地下矿山30 40 5080 注:小型矿山生产建设规模小时取大值,生产建设规模大时取小值。3.0.20 矿山生产贮备矿量保有期宜符合表3.0.20的规定。表3.0.20生产贮备矿量保有期贮备矿量级别露天开采矿山地下开采矿山开拓矿量1年2年3年5年采准矿量6个12个月备采矿量2个5个月3个6个月3.0.15 新建矿山的设计合理服务年限宜符合表3.O. 15的规定。改建、扩建矿山的设计合理服务年限不宜低于相同开采方式新建矿山设计合理服务年限的5
38、0%。表3.0.15新建矿山的设计合理服务年限(年)3.0.21 矿山工作制度宜采用连续工作制。矿山年工作天数宜为300d或330d,每天宜为3班,每班宜为仙。特殊气候地区需季节性工作或有特殊要求的露天矿、有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粉尘、气体、放射性物质的地下矿山,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和实际情l况确定工作制度。3.0.22 有色金属矿山采矿工程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和爆破安全规程)GB6722的有关规定。矿山类别露天矿山地下矿山坐到一月大型中型20 25 15 15 3.0.16 有色金属矿山的建设工期不宜超过表3.0.16的规定。表3.0.16建设工期月)矿山类别
39、大型中型小型露天矿山2436 1824 1218 地下矿山3648 2436 1824 3.0.17 有色金属采矿设计涉及的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职业病防护等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3.0.18 有色金属矿山从投产起至达到设计生产规模的时间,大、中型矿山不宜大于3年;小型矿山不宜大于1年。3.0.19 有色金属矿山投产时的年产量与设计年产量的比例,宜 9 4矿床地质4.1 工业指标制定4. 1. 1 矿床工业指标的制定,应有顾客的委托书和地质勘查单位提供的工业指标建议书及相关资料。4. 1. 2 静态工业指标应按边界品位、最低工业品位、矿床平均品位、最小可
40、采厚度、夹石剔除厚度的指标体系制定。必要时,可增加剥采比、米百分值、含矿率、伴生有用组分含量、有害组分允许含量、品级划分标准、氧化率、铝硅比等针对性指标项;对有多种有用组分共生的矿床,可制定综合工业指标。4. 1. 3 圈定矿体时,边界品位应用于单个样品;最低工业品位宜用于单工程或样品段,也可用于小块段;最小可采厚度和夹石剔除厚度应为工程中矿体的真厚度。4. 1. 4 矿床工业指标的制定,应以整个矿床的资源储量进行试算。条件不具备时,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勘探程度较高的主矿体和资源储量集中地段试算,试算范围的储量占矿床总储量的比例不宜低于60%。4.2 选矿试样采取设计4.2.1 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半工业试验和工业试验的选矿试样采取应进行专项设计。采样设计应根据详查或勘探地质报告、初步确定的矿山建设方案及选矿试样要求进行编制。4.2.2 选矿试验应采取整个矿床的代表性试样。条件不具备时,应采取前期生产不少于5年的代表性试样。4.2.3 试样的主要和伴生有用组分含量、矿物组成、矿石结构构造、矿物嵌布粒径特征、氧化程度、细泥含量等,应与生产入选矿石基本一致。4.2.4 当矿床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品级的矿石,且可能分采时,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