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8854-2012 硅电容式压力传感器.pdf

上传人:cleanass300 文档编号:187887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897.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28854-2012 硅电容式压力传感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GB T 28854-2012 硅电容式压力传感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GB T 28854-2012 硅电容式压力传感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GB T 28854-2012 硅电容式压力传感器.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GB T 28854-2012 硅电容式压力传感器.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17,. lOO N 1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8854-2012 硅电容式压力传感器SiIicon capacitive pressure sensor 2012-11-05发布卢飞产码防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菇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3-02-15实施发布GB/T 28854-2012 目次E1112222223333455566677778mmmm口uuuuu范规细)详时程司)用件喧缸知耐喝备口围力度术能能响F能命件准能能响能封类验验用义名范压温技性性性影咂性寿u条前性性性影性坦问分检检引定命类名数量作作品本态定度载压境劳法境验本态定度载

2、压境时。则验厂式性和与分命参测工工产基静稳温过静环疲方环试基静稳温过静环E规检出型围范语类本求验。验于范规术分JJ基JJJ要JJJJJJJJJ试JJJJJJJJJJ检JJJJ=EA&A&FUFUFDFbnbnbtuponbtunbnbI勺町i勺勺勺守qtqt句,。前12345678GB/T 28854-2012 9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9. 1 产品标志.15 9.2 包装.9.3 运输.169.4 贮存附录A(规范性附录)传感器性能指标的计算方法A. 1 实际工作特性17A. 2 参比工作直线17A.3 满量程输出(YFS).18A.4 非线性(6_)A.5 迟滞(:H)A.6 重复性(:

3、R)A. 7 准确度(:)20A.8 零点漂移z) n A. 9 零点长期稳定性(rz). . 22 A.10 满量程输出漂移b.nA.11 热零点漂移(.nA.四热满量程输出漂移(同.nA.13 振动对传感器零点影响(ZO)nE GB/T 28854-2012 目。自本标准按照GB/T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传感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仪器仪表元器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浙江中控仪表有限公司、吉林化工集团仪表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仪器仪表协会传感器分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表元件分会。本标准主

4、要起草人:张治国、刘沁、李颖、匡石、徐秋玲、于振毅、丁云、卢宏、刘剑、张娜、刘波、殷波。皿GB/T 28854-2012 硅电容式压力传感器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硅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命名、基本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硅电容式压力传感器(以下简称传感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1 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423. 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

5、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 2423.2-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T 2423. 3-200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GB/T 2423. 5-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GB/T 2423. 10-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GB/T 2423. 22-200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N.温度变化GB/T 2829一2002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GB/T 7665 2005 传感器

6、通用术语GB/T 7666二2005传感器命名法及代码GB/T 14479 传感器图用图形符号GB/T 17626.1-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抗扰度试验总论3 术语和定义GB/T 7665-200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基础电容base capacitance 正负压腔通大气(表压、差压型)或输入为零压(绝压型)时传感器单个电容的输出电容值。3.2 电窑偏差capacitance deviation 差动电容式传感器两个基础电容的差值。3.3 电容增量比capacitance increasing amount ratio 传感器承受满量程压力时,因压力增加而

7、产生的电容增量的绝对值与其基础电容值的比。4.2. 1 传感器型号命名应按GB/T7666飞2005.的规定。/4.2.2 传感器的图形符号应按GB/T1447矿的规定。5均数、/5. 1 测量范时传感器测量范围应符选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的规定。除另有规定外手传感器测量范围宜从下列数值中选取:GB/T 28854-2012 4 分类与命名4. 1 分类4. 1. 1 按感受压力类型按感受压力类型可分为:一差压传感器;一一表压传感器;一一绝压传感器。4.2 命名/ / / / 士5X10,士6X 10,士8X10。其中n为整数,n=O,士1,士2,士3,。测量范围的单位为:帕CPa)、千帕C

8、kPa)、兆帕CMPa)、吉帕CGPa)。5.2 工作压力传感器工作压力范围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的规定。除另有规定外,传感器工作压力范围宜从下列数值中选取:1 X 10 ,1. 5 X 10 ,1. 6 X 10 , 2 X 10 , 2. 5 X 10 , 3 X 10 , 3. 2 X 10 , 4 X 10 , 4. 2 X 10 , 5 X 10 , 6 X 10 ,7. 5 X 10 ,9 X 10。其中n为整数,n=O,士1,土2,士3,。测量范围的单位为:帕CPa)、千帕CkPa)、兆帕CMPa)、吉帕CGPa)。2 GB/T 28854-2012 5.3 工作温度范围

9、传感器工作温度范围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的规定。工作温度的下限值优先从下列数值中选取:一55.C , -40 .C , -25 .C , -20 .C , -10 .C,O.C。工作温度的上限值优先从下列数值中选取:50 .C , 60 .C , 70 .C , 85 .C , 90 .C , 100 .C , 125 .C , 150 .C ,175 .C。6 要求6. 1 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应制定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传感器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规定的所有要求。当本标准的要求与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的要求不一致时,应以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为准。

10、6.2 基本性能6.2.1 外观传感器外表应光洁、完好,不应有视觉可见的划痕及其他损伤;焊缝应均匀、光滑;标记应完整、清晰。6.2.2 外形及安装尺寸传感器的外形及安装尺寸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及产品图样的规定。6.2.3 电气连接传感器的电气连接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及产品图样的规定。6.2.4 重量传感器的重量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的规定。6.2.5 基础电容传感器的基础电容标称值推荐从下列数值中选取:10pF, 25 pF, 50 pF,75 pF,100 pF, 150 pF。基础电容值的允差推荐从下列数值中选取z士5pF,士7pF,士10pF。6.2.6 电容偏

11、差电容偏差推荐从下列数值中选取:3pF,5 pF,7 pF。6.2.7 电容增量比传感器的电容增量比推荐从下列数值中选取:20%, 30% ,40% , 50% , 60% , 70% , 75% ,80%。电容增量比的允差推荐从下列数值中选取:士5%,士10%。6.2.8 绝缘电阻传感器的绝缘电阻推荐从下列数值中选取:注20Mn,二三50Mn,注100Mn,二三200Mn,注500Mn。测量用直流电压值推荐采用:100V , 250 V , 500 V , l 000 V。3 GB/T 28854-2012 6.2.9 绝缘强度对传感器施加50Hz正弦波交流电压1min,应元击穿和飞弧现象。

12、测量用交流电压有效值应从下列数值中选取:100V , 250 V , 500 V , l 000 V。6.3 静态性能6.3. 1 零点输出传感器的零点输出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的规定。6.3.2 满量程输出传感器的满量程输出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的规定。6.3.3 满量程输出对称性(适用时)传感器测量组件为双结构时,其满量程输出对称性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的规定。6.3.4 非线性(适用A类)传感器的非线性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的规定。非线性误差推荐从表1中选取。表1传感器非线性、符合度、迟滞、重复性、准确度等级准确度等级非线性符合度迟滞重复性准确度%FS %

13、FS %FS %FS %FS 0.025 ;0.015 ;0.015 ;0.01 ;0.01 土0.0250.04 ;0.02 ;0.02 ;0.02 主二0.02土0.040.05 ;0.03 ;0.03 ;0.02 ;0.02 士0.050.075 主二0.04主三o.04 ;0.035 ;0.035 士o.075 o. 10 ;0.05 ;0.05 ;0.05 ;0.05 土o.10 0.25 主o.15 ;0.15 主主O.10 ;0. 10 土0.250.5 主二0.25;0.25 ;0.25 ;0.25 士0.501. 0 ;0.5 ;0.5 ;0.5 ;0.5 土1.06.3.5

14、 符合度(适用B类)传感器的符合度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的规定。符合度误差推荐从表1中选取。6.3.6 迟滞传感器的迟滞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的规定。迟滞误差推荐从表1中选取。6.3.7 重复性传感器的重复性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的规定。重复性误差推荐从表1中选取。6.3.8 准确度传感器的准确度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的规定。准确度误差推荐从表1对应的准确度等4 级或更高级别中选取。6.4 稳定性6.4.1 零点漂移(适用时)GB/T 28854-2012 在规定的时间内传感器的零点漂移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的规定。规定时间推荐从下列时间中选取:1h ,

15、 2 h , 3 h , 4 h ,8 h , 24 h , 48 h , 72 h , 96 h ,120 ho 漂移量推荐选取:小于0.05%FS,小于O.l%FS,小于0.25%FS,小于0.5%FS。6.4.2 零点长期稳定性(适用时)在规定的时间周期刊个月或12个月)内,传感器零点长期稳定性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的规定。6.4.3 满量程输出漂移(适用时)在规定的时间周期(6个月或12个月)内,传感器满量程输出漂移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的规定。6.5 温度影晌6.5. 1 热零点漂移传感器在工作温度范围内的热零点漂移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的规定。传感器的热零点

16、漂移推荐从表2对应准确度等级或更高级别指标范围中选取。表2热零点漂移和热满量程输出漂移准确度等级热零点漂移热满量程输出漂移% FS/C % FS/C 0.025 士0.0025 土0.0025 0.04 士0.004士0.0040.05 士0.005土0.0050.075 土0.01士0.010.1 土0.01士0.010.25 士0.025土0.0250.5 士0.05士0.051. 0 士0.1土0.1一6.5.2 热满量程输出漂移传感器在工作温度范围内的热满量程输出漂移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的规定。传感器的热满量程输出漂移推荐从表2对应准确度等级或更高级别指标范围中选取。6.6

17、过载(适用时)传感器承受过载能力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的规定。推荐过载值从下列数值中选取z测量上限的1.5倍,2倍,2.5倍,3倍,5倍,7.5倍,10倍,15倍。GB/T 28854-2012 6. 7 静压6. 7. 1 双向静压(适用时)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应给出传感器能承受的最大静压压力(简称静压)。静压大小与差压测量范围相关。在承受最大静压压力后,传感器的零点输出变化误差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规定。6.7.2 零点静压影响(适用时)传感器零点静压影响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的规定。6.7.3 满量程静压影晌(适用时)传感器满量程静压影响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详

18、细规范)的规定。6.7.4 单向静压(适用时)传感器的单向静压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的规定.6.8 环境性能6.8.1 低温试验(适用时)试验后传感器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规定的性能要求。6.8.2 高温试验(适用时)试验后传感器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规定的性能要求。6.8.3 温度变化(适用时)试验后传感器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规定的性能要求。6.8.4 振动(适用时)振动过程中和试验后传感器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规定的性能要求。6.8.5 冲击(适用时)试验后传感器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规定的性能要求。6.8.6 湿热(适用时)试验后传感器应符

19、合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规定的性能要求。6.8.7 电磁兼容性(适用时)试验中及试验后传感器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规定的性能要求。6.8.8 高温电寿命(适用时)试验中及试验后传感器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规定的性能要求。6.9 疲劳寿命(适用时)试验后传感器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规定的性能要求。6 7 试验方法7.1 环境条件7. 1. 1 参比大气条件温度:18.C22 .C; 相对湿度:50%80%; 大气压力:86kPa106 kPa。7. 1. 2 一般试验的大气条件温度:15.C35 .C; 相对湿度:30%85%; 大气压力:86kPa106 kPa. 注

20、:每项试验期间允许的温度变化率,不大于1.C/h. 7. 1. 3 其他环境条件除上述大气条件外,试验尚应在下述环境条件下进行:磁场:除地磁场外,元其他外界磁场;机械振动z元机械振动。7.2 试验前准备7.2.1 连接方式按照6.2.3的规定连接好被测传感器与其激励电源、压力源和读数装置。7.2.2 预置时间C/T 28854-2012 被测传感器及测试仪器应在试验环境下放置1h以上,达到温度平衡,通电预热时间不少于30min 或按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的规定。7.3 基本性能7.3.1 外观用目测方法检查传感器的外观,结果应符合6.2.1的规定。7.3.2 外形及安装尺寸用卡尺、千分尺、千

21、分表、标准规或其他标准量具仪器检测传感器的外形及安装尺寸,结果应符合6.2.2的规定。7.3.3 电气连接目测检查被测传感器的电气连接,应符合6.2.3的规定。7.3.4 重量用天平或其他标准称量仪器称量传感器的重量,结果应符合6.2.4的规定。7 G/T 28854-2012 7.3.5 基础电容对于B类电容输出型,在不加载荷的情况下,用电容表测试传感器输出端的电容值。对于差动电容式则得到两个基础电容值Cj、Cz。测量结果与基础电容标称值的偏差应在6.2.5规定的允差范围内。电容表的分辨力应不小于0.01pF。7.3.6 电容偏差差动电容式传感器的电容偏差为传感器两个基础电容Cj、Cz的差值

22、,按公式(1)计算,结果应符合6.2.6的规定。ICj一C川、之.( 1 ) 法(pF); 法(pF)。-_ 应符合6.2.i的规f走。/I一Co I , -:. n / y-l-L一voI XI0% ./. . ( 2 ) / / Ic -1 Co I 0 VVVU -7 件(详细规范)规定的直流制邮报制器全部引出线并接晦锁制服(应与外壳元连接)与壳7.3.9 绝缘强度 在被测传感器不施加激励电源的条件下,将传感器全部引出线并接,用绝缘强度测试仪器在传感器引出线与壳体之间,施加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规定的交流电压,持续时间为1min或按详细规范的规定,应无击穿和飞弧现象,结果应符合6.2.

23、9的规定。7.4 静态性能7.4. 1 试验方法对B类电容输出型,通过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规定的测试系统或者测试电路把电容传感器的电容信号转换为电压(电流)输出信号实施检测。给传感器施加不少于3次的预压,使被测传感器压力升到测量上限值,待压力稳定后降压至测量下限值。然后在传感器测量上、下限的全量程范围内选择均匀分布的5个1l个试验点,测量与输入压GB/T 28854-2012 力点对应的传感器输出,并且重复三次或三次以上的升、降压循环.通过上述试验获得的数据,按附录A的计算方法可确定下列静态性能指标。7.4.2 零点输出所加被测量为零时测量传感器的输出值,结果应符合6.3.1的规定。对

24、绝压传感器,应在输入绝对真空压力时测量传感器的输出值。也可输入不大于10Pa的绝对压力代替真空,当实际输入的压力大于传感器测量允许基本误差绝对值的1/5时,应对输出值进行修正,按公式(3)计算零点输出。Yo=yo-bx . ( 3 ) 式中zYo-一零点输出;y。一一-输入绝对压力不大于10Pa时的输出值;b一-校准特性曲线的端点连线的斜率;z 输入的绝对压力值。7.4.3 满量程输出传感器测量上限与测量下限输出值之差的绝对值(以参比直线的计算值为依据),按附录A.3的规定计算,结果应符合6.3.2的规定。7.4.4 满量程输出对称性对于双测量结构的传感器,在传感器双测量结构的两端,如差压传感

25、器的高压端和低压端分别测试满量程输出,或者分别测量传感器的正压段和负压段量程的满量程输出,按公式(4)进行计算,结果应符合6.3.3的规定。% nu nu - 飞/飞-m一Y-u 二d、,J-F仙一YQJM白px-Y一一一由r. ( 4 ) 式中=Pd 一一满量程输出对称性,%FS;YFs(h) 高压端(或量程正压段)满量程输出值zYFS (l)一低压端(或量程负压段)满量程输出值。7.4.5 非线性按附录A.4的规定计算传感器非线性,结果应符合6.3.4的规定。7.4.6 符合度(J度误差)按附录A.4的规定计算传感器符合度(刻度误差),结果应符合6.3. 5的规定。7.4.7 迟滞按附录A

26、.5的规定计算传感器的迟滞,结果应符合6.3.6的规定。7.4.8 重复性按附录A.6的规定计算传感器的重复性,结果应符合6.3. 7的规定。7.4.9 准确度按附录A.7的规定计算传感器的准确度,结果应符合6.3.8的规定。9 GB/T 28854-2012 7.5 稳定性7.5.1 通则7.5.2、7.5.3和7.5.4规定的试验方法适用于A类传感器。7.5.2 零点漂移按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规定的条件,在不加载荷的条件下,按规定的时间间隔记录传感器的零点输出,从开始记录起连续进行的时间不少于2h,按附录A.8的规定进行零点漂移的计算,结果应符合6.4.1的规定。7.6 温度影响f 在

27、试验的一般大气条件下,按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规定施加过载压力信号,保持时间不少于1 min后卸载,重复3次,恢复5min,然后按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规定的检验项目进行检测,结果应符合6.6的规定。7.8 静压7.8. 1 双向静压对差压传感器的高压端和低压端同时施加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规定的静压压力,保持1min, 卸载后,按7.4.2的规定进行零点输出试验,结果应符合6.7.1的规定。7.8.2 零点静E影响试验前,将差压传感器的高压端和低压端通大气,测量传感器的输出值。10 GB/T 28854-2012 将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规定的静压压力源,同时施加到传感器高压端和低压

28、端,保持1min, 测量传感器的输出值。零点静压影响按公式(5)计算,结果应符合6.7.2的规定。oyo(?-Y -q,: QX100% . ( 5 ) .J. FS 式中:。零点静压影响;Yo () 施加静压时的零点输出值;Y。一试验前元静压时的零点输出值EYFS 一试验前元静压时的满量程输出值。试验前,测量传感器的视莹范围下限输出值和拥量范匿主限输出注具差值为满量程输出值。对传、一石二: ./:.:-._ ._- ._ . . - . :、.一 感器两端同时施加产品技术条/在羊细规范)规定的最大静压,保持-:lmi1-;子在此基础上在传感器高压端分别施加传感器守测量范围下限压力和测量范围上

29、限压力,其差值为最大蘸压压力影响下的满量/77 一一飞飞飞输出值对传感器两端同附施加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规定的50%的静压压卦,保1 min。在此基础川川 川川上在传感器高压端升别施加传感器的测量范围F限压力和测量范围上限时来差值和M静压压力影响下后,取两种静压压力对应的计算结果的革大值,结果应争合飞7.3的规定。/陀=IIFS(?-Y叫X1O%i. /产y陀、l笨/式中I户FS一满量程静压影响zYFS(户)一升在100%或50%吉YFS4部验前无静压时自 - / / o min后,按7.4.2的规定进/ / / 7.9环境性能飞/ 7.9.1 低温试验按GB/T2423. 1-2008中

30、5.2规定的试验方法和以下规定试验z-一试验温度z应为5.3规定的工作温度范围下限值;一一降温速率z试验箱内温度变化速率应不超过1oC/min; 一一持续时间:宜从下列数值中选取或按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规定:2h , 16 h , 72 h , 96 h; v一工作条件:从降温开始通电;升温速率=试验持续时间结束时,升温至室温,温度变化速率应不超过1oC/min; 一一恢复时间:在一般试验的大气环境条件下进行恢复,至少2h。传感器在室温状态稳定后,应按7.4.2规定进行零点输出或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规定的性能测试,结果应符合6.8.1的规定。11 GB/T 28854-2012 7.9

31、.2 高温试验按GB/T2423. 2-2008中5.2规定的试验方法和以下规定试验:一一试验温度:应为5.3规定的工作温度范围上限值E-一升温速率:试验箱内温度变化速率应不超过1.C/min; 试验时间:宜从下列数值中选取或按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规定:2h , 16 h, 72 h , 96 h; 一一工作条件:从升温开始通电;一一降温速率:试验持续时间结束时,降温至室温,温度变化速率应不超过1.C/min. 一-恢复时间:在一般试验的大气环境条件下进行恢复,至少2h. 传感器在室温状态稳定后,应按7.4.2规定进行零点输出或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规定的性能测试,结果应符合6.8.2的

32、规定。7.9.3 温度变化按GB/T2423. 22-2002中规定的试验方法和以下规定试验:一一试验温度:按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规定选取低温点和高温点;保持时间:宜从下列数值中选取或按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规定:3h , 2 h ,1 h , 30 min; 一一转换时间:高温和低温之间转换时间应不大于3min; 一一循环数:循环数应为5个,或按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规定;恢复时间:在一般试验的大气环境条件下进行恢复,至少2h。传感器在室温状态稳定后,应按7.4.2规定进行零点输出或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规定的性能测试,结果应符合6.8.3的规定。7.9.4 振动按GB/T2423

33、. 10-2008中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应给出频率范围、振动幅值、加速度、振动方向和持续时间。记录压力传感器振动前和振动过程中的零点输出信号,按附录A.13的规定计算振动对传感器零点影响,结果应符合6.8.4的规定。7.9.5 冲击按GB/T2423. 5-1995中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应给出以下规定:脉冲波形;一冲击方向和次数;一一峰值加速度;一一标称脉冲持续时间。试验后应检测传感器外观,并按7.4.2规定进行零点输出测试或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规定的性能的测试,结果应符合6.8.5的规定。7.9.6 湿热按GB/T2423. 3-20

34、06中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应给出以下规定:试验温度、相对湿度;一一持续时间:宜从下列数值中选取:12h,16 h ,24 h或2d,4 d, 10 d, 21 d, 56 d; 一一恢复时间:应不少于2h。试验后,应检测传感器外观、绝缘电阻和零点输出,结果均应符合6.8.6的规定。12 GB/T 28854-2012 7.9.7 电磁兼窑性电磁兼容性试验仅适于产品设计定型时的型式检验。试验样品数量可单独规定。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应根据传感器使用场合的电磁骚扰类型、环境条件、可靠性程度综合因素,按GB/T17626. 1-2006中表1要求,确定抗扰度试验项目和严

35、酷度等级。抗扰度试验过程中应测试零点输出变化,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应规定可接受的零点变化误差范围。结果应符合6.8.7的规定。7.9.8 高温电寿命8 检验规则8. 1 检验分类/ 传感器i检验资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飞川/ 出厂检验每只传感器出厂检验项目、气、序号检验项目 1 外观2 外形及安装尺寸3 电气连接4 重量5 基础电容6 电容偏差7 电容增量比8 绝缘电阻9 绝缘强度表3要求章条号6.2.1 6. 2. 2 6.2.3 6.2.4 6.2.5 6.2.6 6.2.7 6.2.8 6.2.9 试断法/出厂检验型式检验检验项目章条号项目项目不合格类型7.3.1 、/、JC 7.3

36、.2 、J、/C 7.3.3 、/、/B 7.3.4 、JC 7.3.5 、/、/C 7.3.6 、j、/C 7.3.7 、J、JC 7.3.8 、J、/B 7.3.9 、JB 13 GB/T 28854-2012 表3(续)序号检验项目要求试验方法出厂检验型式检验检验项目章条号章条号项目项目不合格类型10 零点输出6.3.1 7.4.2 J 、/C 11 满量程输出6.3.2 7.4.3 、/、/C 12 满量程输出对称性6.3.3 7.4.4 、/C 13 非线性6.3.4 7.4.5 、/J B 14 符合度(刻度误差)6. 3. 5 7.4.6 、/J B 15 迟滞6.3.6 7.4

37、.7 、/、/B 16 重复性6.3.7 7.4.8 J 、JB 17 准确度6.3.8 7.4.9 、/、/B 18 零点漂移6.4.1 7.5.2 、/B 19 零点长期稳定性6.4.2 7.5.3 、/C 20 满量程输出漂移6.4.3 7.5.4 、/C 21 热零点漂移6.5.1 7.6.1 、/B 22 热满量程输出漂移6.5.2 7.6.2 J B 23 过载6.6 7.7 、J、/B 24 双向静压6.7.1 7.8.1 、/、JB 25 零点静压影响6.7.2 7.8.2 、/、jB 26 满量程静压影响6.7.3 7.8.3 、JB 27 单向静压6.7.4 7.8.4 、

38、/、/B 28 低温试验6.8.1 7.9.1 、/B 29 高温试验6.8.2 7.9.2 、JB 30 温度变化6.8.3 7.9.3 、JB 31 振动6.8.4 7.9.4 、/B 32 冲击6.8.5 7.9.5 、JB 33 湿热6.8.6 7.9.6 、/B 34 电磁兼容性6.8.7 7.9.7 、/B 35 高温电寿命6.8.8 7.9.8 J B 36 疲劳寿命6.9 7.10 、/B 注:为检验项目;为不检验项目。8.3 型式检验8.3. 1 检验原则传感器具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一-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验定型鉴定;14 GB/T 28854-2012

39、一一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等有重大改变;一一正常生产时,定期或积累一定产量后,应周期性的进行检验,检验周期一般应为3年;一一产品停产1年以上,恢复生产时;一一国家或上级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的需求时;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8.3.2 检验项目检验项目及检验顺序按表3的规定进行。8.3.3 抽样、判定规定型式检验的抽样方案和不合格判定规定应按GB/T28292002相应条款执行,或产品技术条件(详细规范)应规定选择的抽样方案、样本量、判别水平。本标准根据检验项目对质量特性的影响程度,将检验项目的不合格类型分为B类和C类,详见表30本标准批次合格判定采用判别水平I的一次

40、抽样方案,样本量n=10,采用不合格质量水平RQL=20,判定数组Ac=l、Re=2。提供的样品基数应大于或等于2倍样本量。以不合格品数为判断依据。一一对于B类不合格项,采用不合格质量水平RQL=20,判定数组Ac=l、Re=2。一一对于C类不合格项,采用不合格质量水平RQL=40,判定数组Ac=3、Re=408.3.4 对不合格判定的处理检验结果被判定为型式检验不合格时,按GB/T2829-2002中5.12.3规定的原则进行处理。8.3.5 型式检验后样品的处置经过型式检验的样品,原则上不允许再作为合格品交付使用。在特殊情况下,在得到使用方的认可后,可以交付使用方,但应注明该产品已进行过型

41、式检验。9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9. 1 产品标志传感器应有以下标志:a) 差压传感器的高压端和低压端接口应有永久性标志zb) 量程;c) 出厂编号;d) 商标或生产单位名称。当传感器的尺寸小到无法全部标注以上内容时,至少应包含a)、b)、c)三项内容。9.2 包装9.2. 1 随机文件随机文件应包括za) 产品合格证书;b) 安装使用说明书pc) 装箱单z15 GB/T 28854-2012 d) 其他相关文件资料。9.2.2 传感器包装传感器的包装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包装的图示标志应符合GB/T191一2008的规定。产品应采用防雨、防潮气聚集的塑料薄膜包裹,顶部、底部及产品四角应按需衬

42、垫泡沫层;技术文件如使用说明书、合格证明书和保修单等应进行密封防潮包装,固定在包装箱内部明显的位置。9.3 运输传感器的运输必须严格遵照包装箱上注明的条件,严禁日晒、雨淋、倾斜或强烈振动。运输方式按订货合同上载明的要求执行。9.4 贮存包装后的传感器应贮存在温度为-10oC+60 oC、相对湿度不超过85%、无凝露、元腐蚀性气体和腐蚀性化学药品、通风良好的室内,贮存期不应超过2年。16 G/T 28854-2012 附录A(规范性附录)传感器性能指标的计算方法A.1 实际工作特性在传感器的整个测量范围内取m个校准点,校准点通常应包括零点和测量上限点,一般取m=(511)点,进行n次压力循环校准

43、试验,校准循环一般取n=(35)次,则在任一校准点上分别有n个正反行程试验数据,按公式(A.1)计算每个校准点上正行程试验数据的平均值,按公式(A.2)计算每个校准点上反行程试验数据的平均值,按公式(A.3)计算总的平均值:正行程平均值:Yuz=lZYu n jl .( A.1 ) 反行程平均值:Ymzl艺YDijn jl .( A. 2 ) 总平均值:立=专(飞+丸).( A.3 ) 式中zYUij一一正行程第i个校准点第j次的示值。=1,2,3,m;j=1,2,3,n); YDij一一反行程第i个校准点第j次的示值。=1,2,3,m;j=1,2,3,时;立正反行程总平均值;n 重复试验次数

44、;m一一校准点个数。A.2 参比工作直线A. 2.1 端基直线平移法按公式(A.4)计算端点连线方程YEP:YL XH-YH XL I YH-YL 十一一一一一.X( A.4 ) EP-XH-XL I XH-XL 式中zXH,XL一一表示测量上、下限压力值;丸YL一表示测量上、下限输出值的平均值。按公式(A.5),端基平移直线作为参比工作直线方程为:Y=+bX( A.5 ) 按公式(A.的计算各检定点正行程算术平均值与端点连线方程的差值,按公式(A.7)计算各检定点反行程算术平均值与端点连线方程的差值。(YLH) u; = Y ui -Y EPi (YLH) Di = Y lli -Y EPi

45、 、,/飞/FO町t哼,AAI f飞/飞、GB/T 28854-2012 从式CA.6)、式CA.7)的数据中,找出最大的正偏差AYFLH和负的绝对值最大差值!:;.YLH则端基平移直线的截距a按公式CA.的计算tyL.XH-YH.XL I 1 i 1. I I a= XH-XL L十五C/ !:;.y川一/!:;.YH /) .-. C A.8 ) 斜率b按公式CA.9)计算:A.2.2 最小二乘法b= H-YL -XH-XL 最小二乘法直线作为参比工作直线方程按公式CA.10)计算zYLS=+bX 式中:截距a按公式CA.11)计算:式中zm一一校准点个数。斜率b按公式CA.12)计算:式

46、中:m一一-校准点个数。A.2.3 总平均值工作特性EJEEJ立-XiXJrimX7一(XifmXiYi-XiYi mX7一(Xi)2对于定点使用的非线性传感器,可采用正、反行程的总平均值为传感器的工作特性。A.2.4 刻度方程工作特性C A.9 ) . C A. 10 ) C A.11) . C A. 12 ) 对于非定点使用的非线性传感器及带刻度方程的线性传感器,可采用刻度方程为其工作特性。A.3 满量程输出CYFS)A. 3.1 线性传感器满量程输出CYFS)传感器测量上限输出值与测量下限输出值之差的绝对值(以理论特性直线的计算值为依据)为满量程输出,按公式CA.13)计算:YFs=/b. CXH-XL)/ C A. 13 ) 式中:b 一理论工作直线的斜率;XH,XL一一为测量上、下限的压力值。A.3.2 非线性传感器满量程输出CYFS)对于定点使用的非线性传感器,满量程输出按公式CA.14)计算:18 GB/T 28854-2012 YF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