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3219-1995 1CC、1C和1CX型通用集装箱的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pdf

上传人:cleanass300 文档编号:187979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37.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3219-1995 1CC、1C和1CX型通用集装箱的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GB T 3219-1995 1CC、1C和1CX型通用集装箱的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GB T 3219-1995 1CC、1C和1CX型通用集装箱的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GB T 3219-1995 1CC、1C和1CX型通用集装箱的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GB T 3219-1995 1CC、1C和1CX型通用集装箱的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1CC、1C和1CX型通用集装箱的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SpeciCication and testing for 1CC. 1C and 1CX general purpose contalners G/T 321 9 - 1 995 代替G3219 H 2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1496/1(系列1通用集装箱的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Series 1 freight containers-Specification and testing-General cargo containers for general purposes)。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lC

2、C、lC和lCX型通用集装箱的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水路、公路和铁路联运的上述规格通用集装箱(其中包括封闭式、透气式、通风式相敞顶式箱)。2 引用标准GB/T 1835 集装箱角件的技术条件GB 1836 集装箱的标记代号GB 3817 集装箱箱门搭扣件、固货栓和施封护罩的技术要求3 规格3- 1 外部尺寸见表1。表l高宽型兮尺寸极限偏差尺寸极限偏差ICC 2 591 。2438 。一55 !c 2438 。2438 。5 一5ICX 2 438 。2438 。一55 3. 2 最小内部尺寸见表20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07-19批准口1口1长尺寸极限偏差6 058 。6 6 05

3、8 。6 6058 。一61996-02 01实施217 GB/T 3219-1995 表2mm 型号高宽lCC 2 350 2330 5867 lC 2 197 2330 5867 lCX 2197 2330 5 867 3. 3 lCC、1C和1CX型集装箱的额定质量R为24000悔。它表示空箱质量T和最大货载质量P之初,即R=T+P,4 技术条件4. 1 一般要求4. 1. 1 箱体结构和强度应满足本标准第5章所规定的各项试验要求。4.1.2 箱体任何部位均不得超越以各角件相应外表面所形成的平面限界。4. 1. 3 在箱内的适当部位应设置固货栓,通过它来固缚货物。4. 1. 4 在箱体外

4、表面的适当部位应装设箱门搭扣件,以保持箱门位于最大开度(不小于260)。4. 1. 5 固货枪、箱门搭扣件和施封护草等均应符合GB3817的规定。4.1.6 集装箱上的标记应符合GB1836的规定。4.1.7 对于敞顶式集装箱,应设有顶部扣紧件,以便将箱盖与箱体扣牢。其具体位置应满足在地面上的工作人员能方便地观查位于载运工具上集装箱箱顶的牢固情况。4.2 角件集装箱的角件应符合GB/T1835的有关规定。4.3 顶结构m角件的上部平面应超出箱顶结构其他部位至少6mmo对于角件附近的顶部护板则不受此限,但该护板沿箱长方向的尺寸不得超过750mrn,厚度不得超过6mm其顶面不应超出顶角件的j二部表

5、面。4.4 底结构4.4. 1 .般情况f,应仅由集装箱的四个底角件来支承箱体。在相同的集装箱进行堆码的情况下,应能支承设t所规定的整个箱垛。4.4.2 用专用的骨架式底盘车载运集装箱时,可以通过箱底横向杆件的部分底面来支承,具体方式有以F两种:. 当F端梁、端部门槛和各底梁的底面均处于同一水平面,且底梁间距不大于1000mm时,则可以通过它们的部分底面来支承集装箱。此时的传载部位仅限于两条宽度为250mm的载荷传递带以内,两条带的|同距700mm,与箱体的纵轴对称布置,如图1所示。218 G8/T 3219-1995 而N 中,c.,输一/一fJ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帘的一-

6、一一?专瑾帘-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1_一一一一-传递错旱的3 的N 图1载荷传递带位置图b. 当下端梁、端部门槛和各底梁的底面虽处于同一水平,但底梁间距大于1000mm;或是它们的底面不处于同一水平,则要求有起码的传载部位来支承集装箱,该传载部位DP为载荷传递区。4.4.3 载荷传递带或载荷传递区的底面均应高于底角件下平面12.5:!:7.smm。除底角件和它附近的底部护板以及下侧梁外,箱体的其他部位均不应低于该限界。4.4.4 载荷传递区应在载荷传递带范围以内,对于横向尺寸为250mm的裁荷传递区,其纵向尺寸不小子25mm。这样,每对载荷传递区的最小面积为,2X25X250mm2。4.

7、4.5 位于下端梁和端部门槛的每对载荷传递区所能承受的载荷应不小于O.5儿。位于下端梁和端部门榄之间的每对载荷传递区能承受的载荷应不小于1.5R,/no其中n为除位于两端者外的载荷传递区的对数CF同)。4.4.6 载荷传递区最少应有4对,即n+2二抖。4.4.7 载荷传递区的典型布置示意见图2和图3。1700 - 20()() 1 UU -2例111图2n十2=4的典型布置K阳、20001仙。(J-2川图3,+2=5的典型布匠4.4.8 集装箱底结构在承受相当于(1.8R-T)均布载荷的条件下,底结构任何部位的变形均不得低F219 G/T 32191995 底角件底平面以下6mm。4.4.9

8、在底结构的设计中,应考虑国缚货物的条件。4.5 端框架在进行本标准5.10横向刚性试验时,箱体两个端框架各自的对角线长度变化量之和不得大于60 mmo对设有端门的框架也有同样要求。4.6 仰l部结构在进行本标准5.11纵向刚性试验时,相应顶角件对底角件的相对位移,在集装箱长度方向不得大于25mmo 4. 7 壁板对设有箱门的端壁或侧壁,同样要求它们具有承受本标准5.6和5.7规定的试验载荷的能力。4.8 n框尺寸至少在一个端部设有箱门,箱门开口高度的尺寸对于lCC和lC型箱分别不小于2261 mm和2134 mm,宽度的尺寸不小于2286mmo 4.9 叉槽4. 9. 1 在1CC、1C和1C

9、X型集装箱上可以设一对或两对叉槽,若系两对,其中内又槽供叉举空箱,外叉槽供叉举重箱。严格禁止使用内叉槽叉举重箱。4.9.2 又槽是由沿箱体横向贯通的杆件组成,通过它可以从箱体的任一侧进行叉举作业。叉槽底板不需沿整个箱体贯通,但在叉槽两端的部位必须有底板。叉槽的位青和尺寸如图4所示。EL B科Lx-x刑幌Y Y 811幌注图中未注偏差的尺寸均为允许的最小尺寸.图4叉槽示意图5 试验5. 1 总则5. 1- 1 1CC、1C和1CX型通用集装箱均应按照本章规定的最低要求进行试验。其中风雨密性试验应安排在最后进行。5. 1. 2 集装箱内的各项试验载荷除专门注明者外都应当均匀分布。5. 1. 3 各

10、项载荷试验数值均已考虑了集装箱在使用中可能承受的动载荷和静载荷。在试验中不应再另外附加其他任何载荷。5.2 堆码试验5.2.1 日的为验证集装箱在船舱内堆码时,最下层集装箱在承受静载和动载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出现允许最大220 。GB/T 3219-1995 偏码条件下的承载能力。5. 2. 2 I法将集装箱放在坚固的平台立,由箱体的四个底角件支承,箱内装入(1.8RT)均布载荷。在每个顶角件上放匠一个符合GB/T1835的角件或与该角件等效的模拟件。通过这些角件或模拟件.沿竖直方向同时往每个顶角件施加不小于848kN的试验载荷,或往同一端的两个顶角件施加不小子2X848kN 的试验载荷。试验时

11、,每个承受加载的角件或模拟件,应以横向25.4mm、纵向38mm的尺寸,在相同方向偏霞。观察和测量底结构和各角校的变形。试验中底结构的变形应符合本标准4.4. 8的规定。试验示意见图5.848kN 848kN BBkN 848kN 巴iI.BR-T 啤41. BR 848KN+-1-E 图5堆码试验示意图5.3 顶角件起吊试验5. 3. 1 目的为验证用起重、搬运设备由四个顶角件竖直起吊集装箱时,集装箱的承载能力.5. 3. 2 方法集装箱内装入(2R一Tl的均布载荷,通过四个顶角件同时竖直向上平稳起吊。吊起5min后,再平稳地放下。观察箱体变形情况,并测量箱底结构的变形。试验示意见阁6。R.

12、 一主豆2 P fL 今2R T 2R-T 图6由顶角件起吊试验示意图5.4 底角件起吊试验5. 4. 1 日的为验证用起重、搬运设备由四个底角件按规定方式起吊集装箱时,集装箱的承载能力。5.4.2 方法集装箱内装入(2R-T)的均布载荷,通过四个底角件的侧孔平稳起吊。试验过程中,起吊力作用线应平行于箱体惘壁,其与角件外侧表面的距离不大于38mm,但不得与箱体其他任何部位接触。起吊力作用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吊起5min后,再平稳地放下。观察箱体变形情况.并测量箱底结构的变形。221 试验示意见图7,R. 2sinl.l 5. 5 纵向拴固试验5. 5. 1 目的GB/T 3219-199

13、5 R. 2sm百R. 25m 图7由底角件起吊试验示意图R. 2到n为验证满载集装箱捡回于高速行驶的车辆上在紧急制动或进行挂钩作业冲撞时,箱体所承受水平动载荷的能力。5.5.2 方法集装箱内装入侃一T)的均布载荷,用箱体同一端的两个底角件的底孔将其固定在刚性支座上,然后通过另一端的两个底角件的底孔同时施加2R,的水平力(即每个底角件施力1R,),先施推力,后施拉力。观察箱体变形,并测量箱底结构的变形。试验示意见图8,5.6 端壁试验5. 6. 1 日的R-T R. 每边R一TR. 1_龟,比且_L-_ _ -J R. 每迫每i且图8纵向拴固试验示意图为验证满载集装箱的端壁在5.5. 1工况下

14、的适应能力。5.6.2 方法在端壁可以自由变形的条件下,从箱内对一个端壁施加0.4凡的均布载荷。若两个端壁为对称结构,可以只对一端做试验。若两个端壁不对称(如一端设有箱门等).则需对两个端壁分别进行试验。观察并测量该端瘦的变形。试验示意见图9。5.7 例l壁试验5. 7. 1 目的。.4P.图9端壁强度试验示意图为验证满载集装箱的侧壁对航程中船舶动态的适应能力。5.7.2 方法222 G/T 3219-1995 在何时壁和纵向构件叮以自由变形的条件下.从箱内对一个侧壁施加O.6凡的均布载待。若两个侧壁为对称结构,可以只对一侧做试验。若两个侧壁不对称,菇对两个侧壁分别进行试验。观察并测量该例l壁

15、的变形。试验凉意见图10,6凡图10侧壁强度试验示意图5.8 箱顶试验5. 8. 1 日的其J验证集装箱的刚性箱顶能承受工作人员在其上作业时所产生载荷的能力。5.8.2 方法对箱顶有强度要求的集装箱,在箱顶最薄弱处的600mm X 300 mm的面积上,施加300kg的均布载衍。观察并测量箱顶的变形。试验示意见图11,wakg 叫皿山图11箱顶强度试验示意图5.9 箱底试验5. 9. 1 日的为验证箱底的底板承受叉车进箱作业所产生的集中动载荷的能力。5. 9. 2 方法将集装箱放在坚固的平台上,由四个底角件支承.应使箱底结构可以自由变形,使用叉车戎模拟轮胎车进行试验。车辆轴载不小于5460 k

16、g(每轮承载不小于2730 kg).轮距为760mm.轮胎宽度为180 mm,要求在185mmX 100 mm的矩形范围内,每个轮胎与底板的接触面积不超过142cm气试验车辆在底极k以不同轮迹至少往返三次。观察测量箱底结构的变形,测最两根下侧梁的变形及底板有无断裂等情况。试验示意见图12,2 X l730kg d 图12箱底强度试验示意图5.10 横向刚性试验5. 10. 1 日的为防JE司缚于船舶甲板上的箱体承受因船舶动态所产生作用力的能力。223 GB/T 3219-1995 5. 1 Q. 2 方法将空集装箱放在处于同一水平面的四个刚性支座上,对箱体同一侧的两个顶角件分别或同时各施力不小

17、f150 kN.作用力应平行于底面和两个端面,先施推力,后施拉力。施力时,应通过被施力顶角件同-端对角底角件的底孔做横向固定,这一端的两个底角件还应做竖向固定。若两个端壁结构相同,可只对一端做试验g若一端结构相对其竖向中心线左右不对称,则此端的两侧均需要进行试验。施力中,端部结构的允许变形量应符合本标准4.5的规定。试验后观察并测量端部结构的变形。试验示意见图13。5.11 纵向刚性试验5. 11. 1 目的150kN 1旦lkN150kN 150kN 图13横向刚性试验示意图为验证固缚于船舶甲板上的箱体承受因船舶动态所产生作用力的能力。5.11.2 方法将空集装箱放在处于同一水平面的四个刚性

18、支座上,对箱体同一端的两个顶角件分别或同时各施力不小于75kN.作用力应平行于底面和两个侧面,先施推力,后施拉力。施力时,应通过被施力顶角件同一侧对角的底角件的底孔做竖向固定,并对被施力顶角f牛同侧对角的底角件作纵向固定。若两个侧壁结构相同,可只对一侧做试验;若一侧壁结构相对其竖向中心线的两端不对称,则此侧的两端均需要进行试验。施力中,侧部结构的允许变形量应符合本标准4.6的规定。试验后观察并测量侧部结构的变形。试验示意见图14。5.12 叉举试验5.12.1 目的75kN 75kN 75kN 75kN 图14纵向刚性试验示意图为验证用叉车搬运空箱和重箱时对箱体结构的影响和能否满足要求。对叉举

19、重箱用的叉槽,在集装箱内装入(1.6R-T)的均布载荷,将两根宽度为200mm的叉齿,沿叉举重箱用的叉槽中心线水平插入1828士3mm并支承箱体,叉举5min后平稳地放下。对设有叉举空箱用的叉槽,其试验方法同上,但箱内装入的均布载荷为(0.8R-T)。观察并测量箱底变形。224 试验示意见图150U.8R. 总承力5.13 风雨密性试验5. 13. 1 目的1.6R-T GB/T 3219-1995 O.8R. 总承为)。.312SR.(;也承力图15叉举试验示意图为验证箱体在暴风雨及受海浪冲击条件下的密封性能。5.13.2 方法O.625R-T O.3125R. 且承力用一个喷嘴或与其等效的

20、几个喷嘴垂直对箱体外表面所有接缝处和门、孔的周边进行喷水试验,试验的参数为8. 喷嘴内径为12.5mm; b 喷嘴出口处水压为100kPa; c. 喷嘴距箱体表面距离为1500mm;d. 喷嘴移动速度为100mm/so 5.14 试验要求5.14.1 经本标准5.25. 12各项试验后,集装箱的任何部位均不应出现影响使用的永久变形或畸变,并满足集装箱在装卸、搬运、固定和换装中的要求。5.14.2 经5.13风雨密性试验后,箱内不得出现渗漏现象。附加说明本标准由全国集装箱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和归口。本标准由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所和标准计量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司淑云、关慎谦、王菲菲、张敬轩.本标准于1982年10月11日首次发布。2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