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50621-2010 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pdf

上传人:卡尔 文档编号:188292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DF 页数:51 大小:2.7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50621-2010 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GB T 50621-2010 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GB T 50621-2010 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GB T 50621-2010 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GB T 50621-2010 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GI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 GB/T 50621 - 2010 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P 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Technical standard for in.site testing of steel structure 实施2011-06 - 01 发布2010-08-18 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eva4朵,占比萨血队队祉阑川一元匀-11-M 句,-m-M 号一价书一,定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Technical standard for in-site testing of steel struct

2、ure GB/T 50621-2010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1 1 年6 月1 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Technical standard for in-site testing of steel structure G/T 50621 - 2010 争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西郊百万庄各地新华书店、建筑书店经销北京红光制版公司制版北京市密东印刷有限公司印刷开本:850X1168毫米1/32 印张:3Ys 字数:90千字2011年1月第一版2011年1

3、月第一次印刷定价:16.00元统一书号:15112. 17968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如有印装质量问题,可寄本社退换(邮政编码100037)本社网址:http:/ 网上书店:http:/www.china- L、/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738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的公告现批准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 50621-2010,自2011年6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年8月18日3 前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二00四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4

4、J第67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后经审查定稿。本标准共分14章和4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外观质量检测、表面质量的磁粉检测、表面质量的渗透检测、内部缺陷的超声波检测、高强度螺栓终拧扭矩检测、变形检测、钢材厚度检测、钢材品种检测、防腐涂层厚度检测、防火涂层厚度检测、钢结构动力特性检测。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5、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编:100013; E-mail: )。4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本标准参编单位: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心/深圳市太科检验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上海材料研究所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机械施工有限公司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袁海军尹荣冷小克段斌项炳泉陶里段向胜施天敏任胜谦徐教宇邓浩王久明许君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贺明玄周明华柴相高小旺郁银泉朱丹张宣关林松涛王明贵陈友泉周安5 目次1 总则-2 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 2.2 符号.3 3 基本规定53.1 钢结构检测的分类.

6、5 3.2 检测工作程序与基本要求3.3 元损检测方法的选用.7 3.4 抽样比例及合格判定.83. 5 检测设备和检测人员.3.6 检测报告.0. 10 4 外观质量检测口4. 1 一般规定. 11 4.2 辅助工具.11 4.3 外观质量.11 5 表面质量的磁粉检测.13 5.1 一般规定. 13 5.2 设备与器材.13 5.3 检测步骤. 15 5.4 检测结果的评价.16 6 表面质量的渗透检测.17 6.1 一般规定. 17 6.2试剂与器材.17 6.3 检测步骤. 18 6.4 检测结果的评价.19 6 人/7 内部缺陷的超声波检测.21 7. 1 一般规定. 21 7.2

7、设备与器材.22 7.3 检测步骤. 25 7.4 检测结果的评价.28 8 高强度螺栓终拧扭矩检测.30 8.1 一般规定. 30 8.2 检测设备. 30 8.3 检测技术. 30 8.4 检测结果的评价.31 9 变形检测.32 9.1 一般规定. 32 9.2 检测设备. 32 9.3 检测技术. 32 9.4 检测结果的评价.33 10 钢材厚度检测.34 10. 1 一般规定.34 10.2 检测设备.34 10.3 检测步骤.34 10.4 检测结果的评价. 35 11 钢材品种检测.36 11. 1 一般规定.36 11. 2 钢材取样与分析. 36 11. 3 钢材品种的判别

8、. 36 12 防腐涂层厚度检测.38 12.1 一般规定.38 12.2 检测设备.-.38 12.3 检测步骤. 38 12.4 检测结果的评价. 39 13 防火涂层厚度检测.40 7 .;:z:.俨- 13.1 一般规定.40 13.2 检测量具.41 13.3 检测步骤.41 13.4 检测结果的评价. 41 14 钢结构动力特性检测.42 14. 1 一般规定.4214.2 检测设备.42 14.3 检测技术.42 14.4 检测数据分析.43 附录A磁粉检测记录.44 附录B渗透检测记录.45 附录CT形接头、角接接头的超声波检测.46 附录D超声波检测记录.48 本标准用词说明

9、.49 引用标准名录.50 附:条文说明.51 8 2尺/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 1 2 Terms and Symbols . . . 2 2.1 Terms . 2 2. 2 Symbols . 3 3 Basic Requirements . 5 3. 1 Classification for Testing of Steel Structure 5 3.2 Procedures of Testing and Basic Requirements . 5 3.3 Selection of Nondestructive Testing Metho

10、d . 7 3.4 Selective Testing Ratio Scale and Acceptance Judgement . 8 3.5 Detection Devices and Testers . 9 3. 6 Test Report . 10 4 Testing of Apparent Quality .11 4. 1 General Requirements 11 4. 2 Auxiliary.Instrument .11 4. 3 Apparent Quality .11 5 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 for Surface Quality . 13

11、 5. 1 General Requirements 13 5. 2 Equipments and Facilities . 13 5.3 Testing Process 15 5. 4 Evaluation of Test Results 16 6 Penetrant Testing for Surface Quality . 17 6.1 General Requirernents 17 6. 2 Reagent and Facilities 17 6.3 Testing Process 18 6.4 Evaluation of Test Results 19 9 7 Ultrasonic

12、 Testing for Internal Defects . 21 7.1 General Requirements . 21 7.2 Equipments and Facilities 22 7.3 Testing Process 25 7.4 Evaluation of Test Results 28 8 Eventually Torque Testing for High Strength Bolts 30 8.1 GeneralRequirements . 30 8.2 Testing Equipments . 30 8.3 Testing Technique 30 8.4 Eval

13、uation of Test Results . 31 9 Deformation Testing . 32 9.1 General Requirements 32 9.2 Testing Equipments . 32 9.3 Testing Technique . 32 9.4 Evaluation of Test Results . 33 10 Thickness Testing for Steel Products 34 10.1 General Requirements . 34 10.2 Testing Equipments 34 10.3 Testing Process . 34

14、 10. 4 Evaluation of Test Results . 35 11 Test of Steel Type . 36 11.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36 11. 2 Sampling and Analysis of Steel Products . 36 11. 3 Differentiate of Steel Type 36 12 Thickness Testing for Anticorrosive Coating . 38 12.1 General Requirements . 38 12.2 Testing Equipments . 38 12

15、.3 Testing Process . 38 12. 4 Evaluation of Test Results . 39 13 Thickness Testing for Fireprotection Layer . 40 10 严俨咛T也. .,.寸气:t;. 少7r7-一一、川/ 、:13.1 General Requirements . 40 13. 2 Measurement Device .&t 41 13.3 Testing Process . 41 13.4 Evaluation of Test Results 41 14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Tes

16、t of Steel Structure . 42 14.1 General Requirements 42 14.2 Testing Equipments . 42 14.3 Testing Technique 42 14. 4 Analysis of Test Data 43 Appendix A 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 Report . 44 Appendix B Penetrant Testing Report . 45 Appendix C Ultrasonic Detection of Type T J unction and Corner J oint

17、 . 46 Appendix D Ultrasonic T esting Report . 48 Explanation of W ording in This Standard . 49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 . 50 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 51 11 之芝节吃.GBjT 3323的有关规定执行。3.4 抽样比例及合格判定3.4.1 钢结构现场检测可采用全数检测或抽样检测。当抽样检测时,宜采用随机抽样或约定抽样方法。3.4.2 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宜采用全数检测:1 外观缺陷或表面损伤的检查;2 受检范围

18、较小或构件数量较少;3 构件质量状况差异较大;4 灾害发生后对结构受损情况的识别;5 委托方要求进行全数检测。3.4.3 在建钢结构按检验批检测时,其抽样检测的比例及合格判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的规定。3.4.4 既有钢结构计数抽样检测时,其每批抽样检测的最小样本容量不应小于表3.4.4的限定值。表3.4.4既有钢结构抽样检测的最小样本容量检验批最小样本容量检验批最小样本容量的容量A B C 的容量A B C 38 2 2 3 151280 13 32 50 915 2 3 5 281500 20 50 80 1625 3 5 8 5011200 32

19、80 125 2650 5 8 13 12013200 50 125 200 5190 5 13 20 320110000 80 200 315 9l150 8 20 32 注:1 表中A、B、C为检测类别,检测类别A适用于一般施工质量的检测,检测类别B适用于结构质量或性能的检测,检W类如)t、适用于结构质量或性能的严格检测或复检;2 元特别说明时,样本为构件。8 3.4.5 既有钢结构计数抽样检测时,根据检验批中的不合格数,判断检验批是否合格。检验批的合格判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计数抽样检测的对象为主控项目时,应按表3.4.5-1判定;2计数抽样检测的对象为一般项目时,应按表3.4.5-2

20、判定。表3.4.5-1主控项目的判定样本合格不合格样本合格不合格容量判定数判定数容量判定数判定数25 。I 80 7 9 813 1 2 125 10 11 20 2 3 200 14 15 32 3 4 315 21 22 50 5 6 表3.4.5-2一般项目的判定样本合格不合格样本合格不合格容量判定数判定数容量判定数判定数25 2 32 7 9 8 2 3 50 10 11 13 3 4 80 14 15 20 5 6 二三12521 22 3.5 检测设备和检测人员3.5.1 钢结构检测所用的仪器、设备和量具应有产品合格证、计量检定机构出具的有效期内的检定(校准)证书,仪器设备的精度应

21、满足检测项目的要求。检测所用检测试剂应标明生产日期和有效期,并应具有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3.5.2 检测人员应经过培训取得上岗资格;从事钢结构无损检9 一年吭一 测的人员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GB/T 9445进行相应级别的培训|、考核,并持有相应考核机构颁发的资格证书。3.5.3 取得不同无损检测方法的各技术等级人员不得从事与该方法和技术等级以外的元损检测工作。3.5.4 从事射线检测的人员上岗前应进行辐射安全知识的培训,并应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3.5.5 从事钢结构元损检测的人员,视力应满足下列要求:1每年应检查一次视力,无论是否经过矫正,在不小于300mm距离处,

22、一只眼睛或两只眼睛的近视力应能读出TimesNew Roman4. 5; 2 从事磁粉、渗透检测的人员,不得有色盲。3.5.6 现场检测工作应由两名或两名以上检测人员承担。3.6检测报告3.6.1 检测报告应对所检测的项目作出是否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或相应验收规范的规定。既有钢结构性能的检测报告应给出所检项目的检测结论,并应为钢结构的鉴定提供可靠的依据。3.6.2 检测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1 委托单位名称;2建筑工程概况,包括工程名称、结构类型、规模、施工日期及现状等;10 3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名称;4 检测原因、检测目的,以往检测情况概述;5 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依据的标准

23、;6 抽样方案及数量;7 检测日期,报告完成日期;8 检测项目中的主要分类检测数据和汇总结果,检测结论;9 主检、审核和批准人员的签名。与/4 外观质量检测4.1一般规定4. 1. 1 本章适用于钢结构现场外观质量的检测。4.1.2 直接目视检测时,眼睛与被检工件表面的距离不得大于600mm,视线与被检工件表面所成的夹角不得小于300,并宜从多个角度对工件进行观察。4.1.3 被测工件表面的照明亮度不宜低于1601x;当对细小缺陷进行鉴别时,照明亮度不得低于5401x。4.2辅助工具4.2.1 对细小缺陷进行鉴别时,可使用2倍6倍的放大镜。4.2.2 对焊缝的外形尺寸可用焊缝检验尺进行测量。4

24、.3外观质量4.3.1 钢材表面不应有裂纹、折叠、夹层,钢材端边或断口处不应有分层、夹渣等缺陷。4.3.2 当钢材的表面有锈蚀、麻点或划伤等缺陷时,其深度不得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偏差值的1/2。4.3.3 焊缝外观质量的目视检测应在焊缝清理完毕后进行,焊缝及焊缝附近区域不得有焊渣及飞溅物。焊缝焊后目视检测的内容应包括焊缝外观质量、焊缝尺寸,其外观质量及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的有关规定。予4.3.4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后,螺栓丝扣外露应为2扣3扣,其中允许有10%的螺栓丝扣外露1扣或4扣;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后,未拧掉梅花头的螺栓数不宜多于

25、该节点总11 螺栓数的5%。4.3.5 涂层不应有漏涂,表面不应存在脱皮、泛锈、龟裂和起泡等缺陷,不应出现裂缝,涂层应均匀、无明显皱皮、流坠、乳突、针眼和气泡等,涂层与钢基材之间和各涂层之间应粘结牢固,元空鼓、脱层、明显凹陷、粉化松散和浮浆等缺陷。12 人/5 表面质量的磁粉检测5.1一般规定5.1.1 本章适用于铁磁性材料熔化焊焊缝表面或近表面缺陷的检测。5. 1. 2 钢结构铁磁性原材料的表面或近表面缺陷,可按照本章的规定进行检测。5.2 设备与器材5.2.1 磁粉探伤装置应根据被测工件的形状、尺寸和表面状态选择,并应满足检测灵敏度的要求。5.2.2对于磁辄法检测装置,当极间距离为150m

26、m、磁极与试件表面间隙为O.5mm时,其交流电磁辄提升力应大于45N,直流电磁辄提升力应大于177N。5.2.3 对接管子和其他特殊试件焊缝的检测可采用线圈法、平行电缆法等。对于铸钢件可采用通过支杆直接通电的触头法,触头间距宜为75mm200mm。5.2.4磁悬液施加装置应能均匀地喷洒磁悬液到试件上。磁粉探伤仪的其他装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第3部分:设备GB/T 15822. 3的有关规定。5.2.5 磁粉检测中的磁悬液可选用油剂或水剂作为载液。常用的油剂可选用无味煤油、变压器油、煤油与变压器油的混合液;常用的水剂可选用含有润滑剂、防锈剂、消泡剂等的水溶液。5.2.6 在配制磁悬

27、液时,应先将磁粉或磁膏用少量载液调成均匀状,再在连续搅拌中缓慢加人所需载液,应使磁粉均匀弥散在载液中,直至磁粉和载液达到规定比例。磁悬液的检验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第2部分:检测介质GB/T 13 飞?专穿毛嗜吁?吃了15822.2规定的方法进行。5.2.7对用非荧光磁粉配置的磁悬液,磁粉配制浓度宜为10g/L25g/L;对用荧光磁粉配置的磁悬液,磁粉配制浓度宜为19/L2g/L。5.2.8 用荧光磁悬液检测时,应采用黑光灯照射装置。当照射距离试件表面为380mm时,测定紫外线辐射强度不应小于10W/m2。5.2.9 检查磁粉探伤装置、磁悬液的综合性能及检定被检区域内磁场的分布规律等

28、可用灵敏度试片进行测试。o 俨46_1 5.2.10 A型灵敏度试片应采20 图5.2.10A型灵敏度试片的尺寸(mm)用100m厚的软磁材料制成;型号有1号,2号,3号三种,其人工槽深度应分别为15m、30m和60m,A型灵敏度试片的几何尺寸应符合图5.2.10的规定。5.2.11 当磁粉检测中使用A型灵敏度试片有困难时,可用与A型材质和灵敏度相同的C型灵敏度试片代替。C型灵敏度试片厚度应为50m,人工槽深度应为15m,_其几何尺寸应符合图5.2.11的规定。14 分割线/f一一一- -且伫1111111 1 1 I 人工槽|I I I I 1 01 |5 I 5 15151 515 _1

29、_5 _1 _5 _1 _5J_2_ 图5.2.11C型灵敏度试片的尺寸(mm)5.2.12 在连续磁化法中使用的灵敏度试片,应将刻有人工槽的一侧与被检试件表面紧贴。可在灵敏度试片边缘用胶带粘贴,但胶带不得覆盖试片上的人工槽。5.3 检测步骤5.3.1 磁粉检测应按照预处理、磁化、施加磁悬液、磁痕观察与记录、后处理等步骤进行。5.3.2 预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对试件探伤面进行清理,清除检测区域内试件上的附着物(油漆、油脂、涂料、焊接飞浅、氧化皮等);在对焊缝进行磁粉检测时,清理区域应由焊缝向两侧母材方向各延伸20mm的范围;2 根据工件表面的状况、试件使用要求,选用油剂载液或水剂载液;3

30、 根据现场条件、灵敏度要求,确定用非荧光磁粉或荧光磁粉;4 5.3.3 平行;根据被测试件的形状、尺寸选定磁化方法。磁化应符合下列规定:磁化时,磁场方向宜与探测的缺陷方向垂直,与探伤面2 当无法确定缺陷方向或有多个方向的缺陷时,应采用旋转磁场或采用两次不同方向的磁化方法。采用两次不同方向的磁化时,两次磁化方向间应垂直;3检测时,应先放置灵敏度试片在试件表面,检验磁场强度和方向以及操作方法是否正确;4用磁辄检测时,应有覆盖区,磁辄每次移动的覆盖部分应在10mm20mm之间;5 用触头法检测时,每次磁化的长度宜为75mm200mm;检测过程中,应保持触头端干净,触头与被检表面接触应良好,电极下宜采

31、用衬垫;15 6 探伤装置在被检部位放稳后方可接通电源,移去时应先断开电源。5.3.4 在施加磁悬液时,可先喷洒一遍磁悬液使被测部位表面湿润,在磁化时再次喷洒磁悬液。磁悬液宜喷洒在行进方向的前方,磁化应一直持续到磁粉施加完成为止,形成的磁痕不应被流动的液体所破坏。5.3.5 磁痕观察与记录应按下列要求进行:1 磁痕的观察应在磁悬液施加形成磁痕后立即进行;2 采用非荧光磁粉时,应在能清楚识别磁痕的自然光或灯光下进行观察(观察面亮度应大于5001x);采用荧光磁粉时,应使用符合本标准第5.2.8条规定的黑光灯装置,并应在能识别荧光磁痕的亮度下进行观察(观察面亮度应小于201x);3 应对磁痕进行分

32、析判断,区分缺陷磁痕和非缺陷磁痕;4 可采用照相、绘图等方法记录缺陷的磁痕。5.3.6 检测完成后,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后处理:1 被测试件因剩磁而影响使用时,应及时进行退磁;2 对被测部位表面应清除磁粉,并清洗干净,必要时应进行防锈处理。5.4 检测结果的评价5.4.1 磁粉检测可允许有线型缺陷和圆型缺陷存在。当缺陷磁痕为裂纹缺陷时,应直接评定为不合格。5.4.2 评定为不合格时,应对其进行返修,返修后应进行复检。返修复检部位应在检测报告的检测结果中标明。5.4.3 检测后应填写检测记录。所填写内容宜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16 人、/6 表面质量的渗透检测6.1一般规定6.1.1 本章适用于钢

33、结构焊缝表面开口性缺陷的检测。6.1.2钢结构原材料表面开口性缺陷的检测可按本章的规定进行。6.1.3 渗透检测的环境及被检测部位的温度宜在100C- 500C范围内。当温度低于100C或高于500C时,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JB/T 4730. 5的规定进行灵敏度的对比试验。6.2 试剂与器材6.2.1 渗透剂、清洗剂、显像剂等渗透检测剂的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用材料JB/T 7523的有关规定。并宜采用成品套装喷罐式渗透检测剂。采用喷罐式渗透检测剂时,其喷罐表面不得有锈蚀,喷罐不得出现泄漏。应使用同一厂家生产的同一系列配套渗透检测剂,不得将不同种类的检测剂1昆合使用。6.2.2 现场检测宜采用非荧光着色渗透检测,渗透剂可采用喷罐式的水洗型或洛剂去除型,显像剂可采用快干式的温显像剂。6.2.3 渗透检测应配备铝合金试块(A型对比试块)和不锈钢镀锚试块(B型灵敏度试块),其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用试块JB/T 6064的有关规定。6.2.4 试块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进行不同渗透检测剂的灵敏度对比试验、同种渗透检测剂在不同环境温度条件下的灵敏度对比试验时,应选用铝合金试块(A型对比试块); 1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