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 T 452-1999 住宿车 通用技术条件.pdf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193339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8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QC T 452-1999 住宿车 通用技术条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QC T 452-1999 住宿车 通用技术条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QC T 452-1999 住宿车 通用技术条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QC T 452-1999 住宿车 通用技术条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QC T 452-1999 住宿车 通用技术条件.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J QC/T 452-1999 住宿车通用技术条件代替ZBT 52 005-87 本标准适用于供住宿的车辆。1 定义住宿车该车的车厢装有隔热层,车内设有住宿间及必须的照明和空气调节等设施,用于野外工作人员及旅游人员住宿的专用车辆。2 技术要求2.1 整车2.1.1 住宿车应能在下列环境下正常使用za)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95%25C时); b)环攘温度A类住宿车-1010 C B类住宿车一2510C C类住宿车-1010 C 2.1.2 住宿车的领定住宿人员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I革J 领定住宿人员数2 4 人E N v 9 10 12 2.1. :5外廓尺寸应符合GB1

2、589-1979 汽车外廓尺寸限界的规定,如有特殊要求,应在技术文件中予以规定.2.1. 4 外部信号装置应符合GB1785-1984 汽车及技车的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数量、位置和光色的规定.2.1.5住宿车采用特种挂率和汽车底盘,所用底盘必须是定型并经检验合格的产品。2.1.6 住宿车的质心位置和轴载分配应符合所用底盘的技术要求.2.1.7 住宿车的制动性能应符合JB3939一1985货车和客车行车制动系统性能要求的规定。2.1.8住宿车厂定最大总质量不得起过原来的设计允许值.2.1.9 住宿车应采用封闭式车厢。2. 1. 10 外购、外协件必须有合格证明书,并经住宿车生产厂的检验部门检查合

3、格后方可使用.2.1.11 原材料必须有合格证明书。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机械性能及其它要求应符合部级以上标准的规定.木材需经干燥处理,其含水率不大于15%。2.1.12 外露黑色金属件表面应进行防腐蚀处理。2.1.13涂漆质量应符合QC/T484-1999 汽车泊潦涂层的规定.2.1.14 焊接质量应符合JB/ZQ3011-1983工程机械焊接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国家机械工业局1999-03-15批准一70一1999-03-15实施QC/T 452-1999 2. 1. 15 佛接应牢固可靠。绑钉头与零件表面应贴合紧密,其间隙不得大于0.05mm.所有佛钉应排列整齐,无歪斜、压伤、松动和头部残

4、缺等现象.2. 1. 16 车厢与底盘的联接应牢固可靠,其纵向中心平面与底盘中心平面应重合,位置偏差不大于5、阿1 2.1.17 住宿享应配备门梯。当门梯置于使用位置时,在踏极表面的任意10-15cm面秧上施加2000N的力,不应产生永久变形。门梯踏饭的面积不应小于270mm X 450 mm.梯子与地面交角不大于600,两级踏极间的垂直距离不大于250mm.踏板上表面应有防滑措施.门梯应取用方便,行车时固定可靠。2.1.18 在住宿车的车厢下部四个角应设置支承装置。支承装置应可回收,其高度可调节.支起时,每个支承装置应能承受不小于住宿车最大总质量的25%的负荷。2.1.19 A类车在-40C

5、、B类车在25C的环境温度下使用时,住室内壁、顶蓬及地极处不应出现凝霜或凝露,窗玻璃处不应出现水滴。2. 1.20 住宿车的照明系统应满足下列要求g车厢内、在距地极高度为1m处的平均照度不小于30Ix;车门外,在距(11m.距地面高度为1m处的平均照度不应小于101x.2.2 车厢2.2.1 车厢应具有一定的保温性.在车厢内、外温度(平均值之差为20-25C时,各类车厢的传热系数不应大于表2的规定。表2W/m. K 传热系数车厢类别合格品一等品优等晶A、B1. 2 1. 1 1.0 C I. 1.3 1. 2 2.2.2 车厢应有良好的防尘密封住。在车厢内、外压差分别为100Pa和200Pa时

6、,车厢的单位容积泄风量应不大于表3的规定。车厢内外压差P. 车厢单位容积泄风量m3/h m3 合格品自表3100 -等品8 优等品7 合格品15 200 一等晶优等品H 12 2.2.3 车厢应具有良好的防雨密封性。经强度为5-7mm/min,方向与侧壁成45角,历时30min雨淋试验后,车厢的顶蓬和侧壁不应有渗漏现象z门、窗、孔口处不应有漏水现象.注漏水指形成水滴或水流,渗漏指出现在迹,但未形成*1商或水流.2.2.4 车厢骨架应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住宿车在静止状态下,将其所有支承装置支于地面,在其中个角支承装置施加1500N的向上推力.不得引起门、窗启闭困难。2.2.5 车厢及车厢门、孔口

7、门的外蒙皮应平整,圆角过渡光滑。2.2.6 车厢内壁板应平整。木质内壁板的相邻两板之间的问隙应不大于1mm,其固定螺钉的头部不得高于内壁板表面。压条应排列整齐,接头形式一致.压条两侧与内壁板的间隙不得大于1mmo 2.2.7 车厢木地板的上表团应光滑平整,相邻木板全口拼J亮,并用粘接剂粘合.2.2.8 车厢内隔壁应将其两侧住宿完全隔开.隔壁门应有锁。2.2.9 车厢内,单人住室的地板面积不应少于1.95 m X 1. 30 m .双人住室的地板面积不应少于1.95 mX2.20m.两人以上的住室,人均占有地板面积不应少于2m20 2.2. 10 车厢内的顶蓬高度不得低于2.1m。-71一-QC

8、/T 452一19992.2. 门、窗的玻璃面积不得少于地扳回积的10%.2. 2. 12 窗户的可开面积不应少于地板面积的5%.2.2.13 A、B类住宿车的窗户应为双层玻璃窗.C.类住宿车的单层玻璃窗应有冷凝水槽.2.2.14 A、B类住宿车的住室门不应与外界直接相jii 2.2.15 住宿车的车厢门应位于车辆的后部或右侧,车厢门的高度不得低于1.65m.宽度不小于0.5白1.2.2.1S 车厢门锁机构应灵活可靠.车辆行驶过程中车厢门锁不得自行打开.当锁机构在门外侧锁止时,应能在门内侧将其开启.2.2.17 车厢的每间住室均应设置直接与外界相通的安全门,安全门应向外开,宽度不应小于0.5m

9、. 并装有锁,当锁在其一侧锁止时,应能在门的另一侧迅速开启.2.3配套设施2.3.1 配套设施应布置合理,联接可靠.2.3.2 配套设施的选用,应保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车内噪声不大于表4的规定.表1dB(A) 质量等级合格品一等品优等晶车内噪声I 60 I 15 I 35 2.3.3 住宿车应设置制玲设备.当环境温度为10C时,制冷设备应能在2h内将住室的平均温度降至25 c.且最高温度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 质量等级合精品一等品优等晶最高温度I 28 I 26 I 25 2.3.4 A、B类住宿车应设置取暖设备.当环境温度分别为一10c和-25C时,取暖设备应能在2h之内将住室的平均温度升至

10、20C.且最低温度应符合表6的规定.质量等级最低温度2.3.5 取暖设备合格晶10 表62.3.5.1 取暖设备可用电加热器、燃气或燃油加热器.2. 3. 5. 2 在热源及其邻近的物体之间应有隔热保护措施. 一等晶优等晶12 15 2.3.5.3燃气泊输送管道系统和废气排放系统应密封良好.在正常工作压力下,不允许有渗漏现象.2.3.5.4燃气(泊炉的燃烧废气应排至车外.2.3.6 住宿车的每间住室均应配备防火装置,防火装置的安装位置应便于紧急状态下取用.2.3.7 住宿车应配备通风装置,通风孔口门应可靠关闭.2.3.8 木和j家具应符合GB/T3321一1982木家具的普通级家具的规定.金属

11、家具应符合GB/T3325-1982 金属家具的规定.2.3.9 车内应按额定住宿人员数设置床位,床的尺寸应符合GB/T3328一1982床类主要尺寸3的规定.2.3.10 双层床应设置床梯,床梯置于工作位置时,在任意一根模栏的中心80mmi度上,垂直向下均匀地施加1000N的静力后,不应产生永久性变形,床梯与床之间应联接可靠,两极栏之间距不大于250町1m.2.3. 车内应按额定住宿人员数设置衣柜,每人占有衣柜容积不应小于0.12m.其单方向尺寸不应-72一QC/T 452-1999 小于0.4m,柜门应有门锁。2.3.12 可开式窗户应设置纱窗,各窗户均应配备窗帘。2.4 电气系统2.4.

12、1 住宿车可由市电或移动电站供电。2.4.2 住宿车对移动电站的电气性能要求应符合GB/T2819-1981 交流工频移动电站通用技术条件中E类电站的性能指标.2.4.3 由中性点绝缘系统供电的住宿车应配备良好的接地系统,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50Q,车厢及用电设备均应进行撞地保护,由市电供电的住宿车厢及用电设备均应进行接零保护.2.4.4 住宿车电气系统的电气间隙和漏电距离应符合JB911-1966一般工业用低电压电气间隙相漏电距离的规定儿2. 4. 5相序应按顺时针方向排列11(面向插座)02.4.6 随车电源电缆线的长度不应小于10m 0 2.4.7 电气系统应接线正确,布线整齐.电气元件之

13、间及电气元件与车辆之间的联接牢固可靠,各导线均有不易脱落的明显标志。2.4.8 当空气相对湿度为45%-75%,环境温度为1535C时,电气系统各回路对地及相互间的冷态绝缘电阻值不得小子2MQ。注z冷态系指电气革统通电前,其各部分的温度与环境之差不超过3c时的状态.2.4.9 电气系统各回路对地及各回路间应能承受试验电压如表7规定.频率为50Hz,被形为正弦波,历时1min的绝缘介电强度试验无击穿或闪络现象,试验时,将不能承受高压的电气元件拆除或短接.表7回路额定电压试验电压100-400 (1 000+2倍额定电压)X80%,最低为1200 100 750 2.4. 10 电气系统通电后,电

14、气设备应工作正常,电气仪表指示正确-3试验方法3.1 外观检查按本标准的有关技术要求进行检查。3.2 制动试验3.2.1 试验条件与方法V 采用特种挂车底盘的住宿车,其试验的条件和方法应符合QC/T503-1999 特种挂车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g采用汽车底盘的住宿车,其试验条件和方法应符合JB3689-1984 货车和客车哥哥动系统道路试验方法的规定。3.2.2结果应符合本标准2. 7的规定。3.3行驶试验3.3.1 试验条件a)与和j动试验相同,旦制动试验合格zb)牵引车的选用应与住宿车撞车匹配zc)车厢的门、窗及孔口门均应可靠关闭。行驶途中不得自动打开gd)采用汽车底盘的住宿车,其试验条件还

15、应符合GB1334-1977 载重汽车和越野汽车道路试验方法的规定s- 73-Qcl452-1999 e)行驶路面g出厂试验可在柏油和水泥路面上进行.型式试验和定型试验时,凹凸不平路路面为试验里程的30%,山区公路路面为试验里程的30%.3.3.2 试验方法3.3.2.1 行驶里程s出厂试验为3050km.型式试验为3000 km,定型试验为5000km(均不包括磨合里程).3.3.2.2 行驶车速z在柏油和水泥路面上不小于30km/h.在凹凸不平路路面和山区公路路面上不小于20km/h。3.3.2.3 型式试验和定型试验时,行驶前应在车厢各侧壁的门、窗框上作好标记,以便考核车厢的强度和目。度

16、,在车厢与底盘及配套设备的联接处作好标记,以便考核车厢与底盘及配套设备的联接的可靠性.3.3.2.4 出厂试验时,在行驶完成规定里程后对车辆进行检查,型式试验和定型试验时,在行驶途中及试验结束后对车辆进行检查。停车检查的第一段里程为100km.从第二段开始每段为200km. 3.3.2.5行驶途中发生故障时,若可用随车工具排除,试验可继续进行.否则,回厂检修排除故障后重新试验。3.3.3 结果a)所有联接件、紧固件不得松动sb)门、窗、孔口门启闭灵活z。门、窗、孔口门不应自行打开gd)零部件不得有损伤,焊缝不得开裂se)设备、备附件不应损坏或移位g。型式试验和定型试验后,各标记处不得有明显变化

17、.3.4称重测量质心位置本试验应在车内设施齐全的情况下进行.其他条件和试验方法均应符合GB1334-1977的规定,其结果应符合本标准2.1. 6和2.1.8的规定-3.5 测量热传系数3.5. 1 试验条件和方法本试验按QC/T448一1999炊事汽车通用技术条件的2.10.1及2.10.2进行。3.5.2结果应符合本标准2.2.1的规定。3.6 测量泄风量3.6. 1 试验条件和方法本试验按QC/T448-1999中2.9.1相2.9. 2条进行.3.6.2结果应符合本标准2.2.2的规定。3.7 雨淋试验3.7.1 试验条件和方法本试验按QC/T448一1999中2.4. 1和2.4.2

18、条进行。3.7.2 结果应符合本标准2.2.3的规定.3.8 测量各电气回路对地及各回路间的绝缘电阻3.8. 1 试验条件和方法本试验按QC/T448-1999中2.5. 1和2.5. 2进行。3. 8. 2 结果一74一QC/T 452-1999 绝缘电阻值应符合本标准2.4.8的规定。3.9 各电气回路对地及相互间的绝缘介电强度试验3.9. 1 试验条件a)测量绝缘电阻值合格后5的本标准2.4.9所规定的条件$0试验变压器的容量=每千伏试验电压不少于1kvA。3.9.2 试验方法按GB/T2819的2.2.3.4项中b)的规定进行。3. 9. 3 结果应符合本标准2.4.9的规定。3.10

19、 相序检查用相序指示器检查各插座的相序,其结果应符合本标准2.4. 5的规定。3.11 测量接地电阻本试验的条件和方法按GB/T2819中2.2.3.1条规定进行。其结果应符合本标准2.4.3条规定。3.12 低温试验3.12.1 试验条件和方法本试验按QC/T418-1999中2.12.1和2.12.2条进行。3.12.2 结果应符合本标准2. 19、2.3. 1和2.3. 5. 3条规定。3.13 高温试验3.15.1 试验条件在温度为40C的高温试验室或自然条件下进行。在试验室试验时,空气相对湿度为67%.车外廓距墙壁的距离不得小于1m。3.13.2 试验方法3. 13. 2. 1 打开

20、所有门、窗、孔口门静止1h , 3.13.2.2 关闭所有门、窗、孔口门s3.13.2.3 启动制冷设备,持续2h , 3.13.2.4 温度计的布置与低温试验相同;3.13.2.5 记录制j冷设备启动2h时,人支温度计的读数,并计算其平均值。3.13.3结果应符合本标准2.3.3的规定。3.14 测量车内噪声3.14.1 试验条件风速不大于3m/s, b)关闭门、窗、孔口门zc)车内本底噪声比所测车内噪声至少低10dB(A).且无偶然的干扰声源ad)车内不应有测量以外的其他人员。3.14.2 试验方法与QC/T448-1999中2.15. 2条相同。3.14.3 结果应符合本标准2.3. 2

21、的规定。75一QC/T 452-1999 4 检验规则4.1 试验项目4.1.1 住宿车出厂试验按表B规定进行。表8标准条文编号序号出厂试验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2. 1. .2. . 12-2.1.15.2. 1. 17.2.2.5. 1 外观检查2.2.6.2.3.1.2.3.5.2, 2.3.5. -1 .2. 3. 6 , 3.1 2.3.12 2 制动试撞2.1.7 3.2 3 行驶试验2噜1.-t ,2. 1. 15 , 2. 1. 16 ,2.2.11 , 2.3.1 , 3.3 2. 7 4 雨淋试验2.2.3 3.7 5 测量各电气回路对地及各回路2.4.8 3.8 间的绝缘电

22、阻6 各电气回路对地及相互间绝缘2.4.9 3.9 介电强度试验7 相序检查2.4.5 3.10 4.1.2 住宿车型式试验按表9的规定进行.表9标准条文编号序号型式试验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1 表8所有试验项目见表8见表82 测量传热系数2.2.1 3.5 2 测量泄风量2.2.2 3.6 4.1.3住宿车定型试验按表10的规定进行。表10标准条文编号序号定型试验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1 表9所有试验项目见表9见表92 测量接地电阻2. 3 3.11 3 称重、测量质心位置2. . 6 2. 1. 8 3.4 4 低温试验2. . 19 2. 3. 2. 3. 5. 3 3.12 5 高温试验2

23、.3.3 3.13 6 测量车内噪声2.3.2 3.14 4. 2 住宿车出厂前均应进行出厂试验,新产品试制时应进行定型试验,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76一式试验zu老产品转厂生产时sb)停产两年的产品再生产时g。正常生产的产品经历三年时sQC/T 452-1999 d)产品的设计、工艺或材料的改变影响产品性能时(对受影响的项目进行试验).4.3 定型试验、型式试验的产品应不少于两辆.4.4 出厂试验中,只要有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本标准规定.应找出原因,排除故障,对该项重新试验,若经第三次试验仍不符合本标准规定,则判为不合格品。4. 5 型式试验中,只要有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本标准规定,应在同

24、一批产品中另抽加倍数量的产品对该项目进行复试。若仍不合格,应对该批产品的该项目逐辆检查,并找出原因,排除故障,直至符合标准规定为止.4.6 定型试验和型式试验中所用各种电气测量仪袤的精度不应低于0.5级兆欧表除夕忡,出厂试验使用的电气测量仪表精度应不低于1级。5标志、运输与保管5.1 标志5.1.1 住宿车应有产品标牌和电气原理标牌,标牌应符合JB8-1982产品标牌的规定.5.1.2 产品标牌应固定于车厢内车门正上方。5.1.3 电气原理标牌应固定于车厢内便于查看的地方。5.1.4 产品标牌的内容a)产品名称sb)产品型号zc)整车整备质量(kg); d)外形尺寸s长宽离(mm),e)额定住

25、宿人员数人),f)工厂名称su出厂编号$h)出厂日期。5.2 备附件及随车技术文件5.2.1 备附件a)住宿车的全部备附件和随车工具sb)各配套设备的备附件和随机专用工具。5.2.2 随车技术文件a)产品使用说明书及产品合格证;的配套设备使用说明书及配套设备合格证$0底盘使用说明书及合格证sd)产品主要配套设备明细表ge)备附件明细表$f)产品履历表。5.3 运输5.3.1 在公路上运输时,住宿车可以自行或牵引的方式进行运输s在铁路或水路运输时,应以自行或拖曳方式上、下车船,如吊装,应使用专用吊具。5.3.2 在运输时,应将支承装置和门梯收起并可靠固定s门、窗、孔口门均应可靠关闭并铅封。一77

26、一QC/T 452-1999 5. 4 保管产品应停放在通风、防潮的库房内,车上燃油箱(罐)内的燃料应放净,对车内设备应按使用说明书进行保养.5.5 质量保证在用户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操作和维护保养的条件下,产品从生产厂发货之日起一年内,住宿车应能正常工作,在上述条件下,因质量不良而使住宿车不能正常工作,旦有履历表记录可查时,生产厂应免费予以修理或更换零部件。附录A住宿车分类(补充f牛)Al 住宿车按所适用的环境分为A、B、C三类。A类住宿车适用于寒温带地区,这类地区年温变化范围40C-40C,B类住宿牢适用于中温带地区,这类地区年温变化范围2SC-40C , c类住宿车适用于亚热带地区,这类地区年温变化范围10C-40C。附加说明g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z兰州专用汽车制造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s江南、李昌珍。一78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行业标准 > QC汽车行业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