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 T 1754-2006 出入境口岸人禽流感诊断标准及监测规程.pdf

上传人:ideacase155 文档编号:194710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3.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SN T 1754-2006 出入境口岸人禽流感诊断标准及监测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SN T 1754-2006 出入境口岸人禽流感诊断标准及监测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SN T 1754-2006 出入境口岸人禽流感诊断标准及监测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SN T 1754-2006 出入境口岸人禽流感诊断标准及监测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SN T 1754-2006 出入境口岸人禽流感诊断标准及监测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 1754一2006出入境口岸人禽流感诊断标准及监测规程Diagnosis standard and surveillance codes of human avian influenza at entry-exit port 2006-04-25发布060905000057 2006-11-15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SN/T 1754-2006 前言本标准的附录B、附录H均为规范性附录,附录A、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I均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天

2、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谭绪良、王奉新、孟东平、谢庚发、胡慧宁、谭玲、杨雨、周峻里。本标准系首次发布的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I SN/T 1754-2006 出入境口岸人禽流感诊断标准及监测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出入境口岸人禽流感的诊断标准以及口岸人禽流感监测的要求、对象、内容与方法、结果判定、处置和预防措施。本标准适用于出入境口岸人禽流感的监测和诊断。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

3、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15994-1995 流行性感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9082-2003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 1 禽流感human avian influenza 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4 要求出入境口岸实施人禽流感监测,要求:一一由具备疾病监测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人员组成监测小组,建立监测制度;一根据禽流感流行特点设计监测方案,明确监测目的,统一监测方法

4、并做好个人防护;一一监测资料应及时收集、准确完整、统一管理;一一对监测过程、监测结果、预防措施、卫生处理措施进行效果评价和经验总结。5 对象出入境口岸人禽流感监测的对象包括:一一来自报告有禽流感流行地区的出入境人员;口岸所在地发生禽流感流行,并且与病禽有接触嫌疑的出入境口岸工作人员或与禽类有密切接触的出入境口岸工作人员;一一口岸所在地发生禽流感流行时,与病禽有接触嫌疑的或与禽类有密切接触的,为出入境交通工具和出入境口岸提供食品、饮用水服务的从业人员(下称从业人员)。6 监测内容6. 1 传染源监测传染源监测是指在出入境人员、出入境口岸工作人员和从业人员中实施监测,发现人禽流感病例。SN/T 1

5、754-2006 6. 2 病原学和血清学监测用实验室检测方法对监测对象采集标本进行病原学和血清学监测。6. 3 统计分析检验检疫机构应每年对本口岸的人禽流感监测的结果进行统计、汇总和报告,分析引起人禽流感发生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流行因素、地区及人群分布,预测流行趋势。7 日常监测7.1 信息收集疫情信息主要来源:一一世界卫生组织网站(h一一国家质检总局网站(http/www.一一卫生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一一农业部发布的我国禽一一本地卫生和农业部门7.2 设立监测点监测点设立在检验检疫机国际交通工具提供食品、饮用7.3 出入境人员人禽流感监测7.3. 1 监测方法在出入境人员来自地、经停地有动

6、入/出境检疫健康申明卡,对于嗽或咽痛等流感样症状的出入7.3. 2 监测时限在出入境人员来自地、经7. 3.3 医学观察病例判定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医一一有流行病学接触史,一一与人禽流感患者有7.3. 4 现场记录在出入境人员中发现医学参见附录A),不得漏项。7. 4 出入境口岸工作人员和从业人员7.4.1 监测方法现场,为出入境口岸和例记录表(记录表式样在监测时限内,要求出入境口岸内的监测点随时把本单位发生的流感样病例和肺炎病例向出入境口岸的检验检疫机构报告;监测时限内检验检疫机构对出入境口岸内的监测点每周进行巡查一次。7. 4. 2 监测时限、医学观察病例的判定、现场记录出入境口岸工作人员

7、和从业人员人禽流感监测的监测时限、医学观察病例的判定、现场记录同7.3。2 8 出入境口岸内发生动物禽流感应情时的监测8.1 监测方法SN/T 1754-2006 接到当地农业部门在口岸发生动物禽流感疫情的报告后,立即组织专业人员遵照附录B的要求对禽流感密切接触者的体温、临床症状等进行监测。8.2 监测时限出入境口岸内发生动物禽流感疫情时的监测时限为动物禽流感疫情被扑灭后1个月。8. 3 医学观察病例的判定和医学观察病例的判定和9 实验室检验9.1 采样对发现的医学观察病例进行采样,所有标本采例记录表。9.3 样本采集的方法10 出入境口岸人禽流感的诊10.1 诊断依据根据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

8、表现及实验以下三种情况:发病前1周内曾到过疫一一与被感染的家禽及其一一与禽流感患者有密切10.2 诊断标准10.2. 1 疑似病例有流行病学接触史和临检测阳性者。10.2.2 确诊病例有流行病学接触史和临床测到禽流感H亚型病毒基因,高者。11 处置11. 1 发现医学观察病例时的处置见附录D。诊断。流行病学接触史包括抗原检测阳性或核酸或采用RT-PCR法检体滴度4倍或以上升11 . 1. 1 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做好记录,填写传染病个案调查记录表)(记录表式样参见附录E)。11.1. 2 根据初步诊断,决定是否采取隔离、留验、发放就诊方便卡或送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或放行。11

9、. 1. 3 对医学观察病例可能污染的环境进行消毒。3 SN/T 1754-2006 11. 1.4 检验检疫机构应保存所发现的医学观察病例密切接触者的入/出境检疫健康申明卡和其他有关记录,确保在医学观察病例被确定为疑似或确诊人禽流感病例后,能及时与当时的密切接触者取得联系。11.2 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时的处置11.2. 1 隔离治疗发现的疑似或确诊病例应送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院进行隔离救治。11.2.2 擅点消毒处理检验检疫机构可按照禽流感消毒技术方案)(参见附录F)组织、指导对疫点和病例活动范围内的污染场所进行终末消毒。11.2.3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疫人员对发现的疑似或确诊人禽流

10、感病例可按照出入境口岸人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参见附录G)进行个案调查,追溯感染来掘,开展传播途径及暴露因素等方面的流行病学调查,并填写传染病个案调查记录表。11.2.4 对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按照附录B的要求判定禽流感密切接触者,并对病、死禽和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7d。12 症情报告12. 1 发现监测病例的报告在出入境口岸禽流感监测时发现医学观察病例后,应在8h内报告所在局主管部门。12.2 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时的报告12.2. 1 报告内容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时,报告以下内容z一一出入境口岸传染病报告和(报告卡式样见附录H);一一传染病个案调查记录表。12.2.2 报告时限发现疑

11、似或确诊病例时的报告时限应遵循以下要求z一一检验检疫人员在发现人禽流感病例或疑似病例后,应在2h内向所在局主管部门报告;一一口岸检验检疫局接到疫情报告后,应在2h内报告国家质检总局,同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通报。13 职业暴露人员的个人防护进行人禽流感疫情监测的检验检疫工作人员和进行相关工作的医务人员,以及扑杀、处理病、死禽的人员,应按照禽流感职业暴露人员防护指导原则)(参见附录1)进行个人防护。4 SN/T 1754-2006 附录A(资料性附录)出入境口岸人禽流感医学观察病例记录襄监测单位:编号:一、基本情况姓名z性别E男、女年龄:国籍z证件:身份证、护照证件号码:职业E农民、工人、公务员、

12、职员、学生、交通员工、饮食从业人员、商人、服务员、驾驶员、技术人员、家务或无业、其他出入境情况z人境、出境、口岸从业人员接待单位z住址:联系电话:二、接触史、现病史与可疑病原接触情况:禽流感病人、疑似病人、禽类、接触日期:发病日期2年月日发病地点:发病前一周内到过何处:三、预防接种疫苗接种:全程、部分、无接种时间:年月日疫苗种类:全病毒灭活疫苗、裂解疫苗、亚单位疫苗、其他、不详四、症状、体征发作急/慢、发热、畏寒、头痛、头晕、全身酸痛、乏力、咽痛、咳嗽、鼻塞、流鼻涕、流泪、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其他:合并症:五、采样采样方式:鼻咽拭子、含漱液、血清采样时间:六、结果处理人员处理:留验、

13、就地诊验、签发就诊方便卡、其他:疫点处理:监测人:年月日时审核人z年月日时调查时间:年月日时5 SN/T 1754一2006附录B(规范性附录)禽流感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和处理原则B. 1 禽流感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B. 1. 1 禽流感死禽密禽流感死禽密切接一一饲养、贩卖、屠一-捕杀、处理病和体液的人员。B. 2 禽流感密切接触者B. 2. 1 医学观察期限起),观察期间不限制医3 km)。B. 2. 2 告知禽流感的或直接接触过病例的呼吸道分泌物、排泄物死禽或病人、疑似病人之日算流感疫区范围内(疫点周围B. 2. 3 观察期间,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人员每日对密切接触者测试1次体温,

14、了解其身体健康状况。B. 2. 4 B. 2. 5 当出现禽流感疫情6 C. 1 标本采集人员国际旅行卫生保C.2 标本采集种类和C. 2. 2 标本采集时限标本采集时限为:-一咽、鼻拭子或含漱液在一一急性期血清在发病C.3 标本的运送所有采集的标本24 h内送达,则应尽快送标本。C.4 标本采集的方法附录C(资料性附录)出入境口岸人禽流感原始标本采集要求SNjT 1754-2006 负责标本采集并做好记录。,以备复核。标本若不能在箱短时间暂存,并尽快联系递7 SN/T 1754一2006附录D(资料性附录)D.1 禽85病毒核酸检测D. 1. 1 材料出入境口岸人禽流感实验室检测方法疑似禽流

15、感患者的咽、鼻拭子或含漱液,死亡病例的尸检肺组织、气管分泌物。D. 1. 2 方法采用RT-PCR检测方法,用于禽H5亚型流感病毒的快速检测、测序及排除工作。D. 1.3 试荆特异性H5及甲型流感病毒的引物、病毒RNA提取试剂盒、逆转录酶、TaqDNA聚合酶等试剂。D.2 病毒分离及鉴定D. 2.1 材料疑似禽流感患者的咽、鼻拭子或含漱液,死亡病例的尸检肺组织、气管分泌物。D.2.2 方法采用鸡胚和MDCK细胞分离方法,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HAI)具体方法参见GB15994。经特异性H5RT-PCR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采样标本的病毒分离及鉴定工作应在安全皿级(BSL-3级)实验室里操作。D.2.

16、3 试剂鸡胚接种采用SPF鸡胚,MDCK细胞等。D.3 疑似病例的血清学检测D. 3.1 材料疑似病例的急性期和恢复期的双份血清。D.3.2 方法血凝抑制实验,具体方法参见GB15994-19950 D. 3. 3 试剂H5灭活病毒。D.4 微量申和试验D. 4.1 材料疑似病例的急性期和恢复期的双份血清。D.4.2 试剂H5活病毒,应在生物安全皿级(BSL-3级)实验室里操作。D.5 检测结果的确认8 以下情况的原始标本及分离物送国家流感中心检测、复核、确认:一一标本分离物血凝实验(HA)阳性,同时H5血凝抑制试验(HD阴性,H5的RT-PCR检测阳性;一-标本分离物血凝实验(HA)阳性,同

17、时H5血凝抑制试验(Hl)阳性或H5的RT-PCR检测阳性;一一标本分离物血凝实验(HA)阳性,同时H5的RT-PCR检测阳性;二一病人恢复期血清比急性期血清的H5抗体有4倍或以上增高;SNjT 1754-2006 一标本分离物血凝实验(HA)阳性,H5血凝抑制试验阴性,并已排除了是当前流行的甲、乙型毒株的可能。D.6 检测结果报告一般情况下,实验室收到的样本立即进行实验,并于收到标本后24h内出具RT-PCR检测报告,3 d5 d出具病毒分离培养结果,于分离到病毒后的3d5 d出具流感病毒的血凝抑制结果,微量中和实验须3d5 d完成。当实验过程中出现不可预测情况或意外事件,影响了按时出具报告

18、时,应及时报告和说明。9 SN/T 1754-2006 附录E(资料性附录)传染病个案调查记录表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业电话地址旅行情况:现病史:流行病学调查:临床体征、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处理结果:调查人:报告日期:10 附录F(资料性附录)禽流感消毒技术方案F.1 消毒原则F. 1.3 出现人禽流感.情出现人禽流感疫悻时4对消毒工靠曲要求是$SN/T 1754-2006 格的消毒措施。消毒工作应避处理。现场消毒,进行消毒效果评价;一一口岸检验检疫机构除应协助农业部门针对动物禽流感疫情开展消毒工作,进行消毒效果评价F. 2 消毒方法F.2.2 禽舍、厕所和瘸嚣的蝠面、墙壁、n.300 m

19、L/m2,水泥墙、木棍墙、石灰墙为100mL!m2,地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子、,60min. F.2.3 纺织品&田过的物品及可能污染的其他物品U的配制方法和消毒器械的操土墙吸液量为150mL/ m2 mL/ m2 300 mL/m2。以上消耐热、耐温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30min,或用25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不耐热的纺织品可采取过氧乙酸熏蒸消毒。消毒时,将欲消毒衣物悬挂在密闭空间,按每立方米用15%过氧乙酸7mL(l g/m勺,放置瓷或玻璃容器中,加热熏蒸2h。F.2.4 动物及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和呕吐物稀薄者,每1000 mL可加漂白粉50g,搅匀放置2h。尿液每

20、1000 mL加入漂白粉5g t昆匀放置2 h。成形粪便可用20%漂白粉乳剂2份加于1份粪便中,混匀后,作用2人对厕所和禽舍的粪便可以SN/T 1754一2006集中消毒处理时,可按粪便量的1/10加漂白粉,搅匀加湿后作用24ho F.2.5餐(饮)具首选煮沸消毒15min,也可用0.1%过氧乙酸榕液或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榕液漫泡20 min后,再用清水洗净。F.2.6 食物生吃的瓜果、蔬菜类可用0.1%过氧乙酸溶液浸泡10min。病人的剩余饭菜不可再食用,煮沸30 min,或用20%漂白粉乳剂浸泡2h,也可焚烧处理。F.2.7 盛排泄物或呕吐物的睿器可用1000 mg/L有效氯含氯

21、消毒剂榕液或0.2%过氧乙酸榕液浸泡30min,浸泡时,消毒液要漫过容器。F.2.8 家用物晶、家具可用0.1%过氧乙酸榕液或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进行浸泡、喷洒或擦洗消毒。F.2.9 手与皮肤用0.5%腆伏溶液(含有效腆5000 mg/L)或0.5%氯己定醇榕液涂擦,作用1min3 min。也可用75%乙醇或0.1%苯扎澳镀溶液漫泡1min3 min。F.2.10 人与动物尸体动物尸体应焚烧或喷洒消毒剂后在远离水源的地方深埋,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水源。病人尸体宜尽快火化。卫2.11 运输工具车、船内外表面和空间可用0.1%过氧乙酸溶液或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榕液喷洒至表面湿

22、润,作用60min。F. 2.12 垃圾可燃物质尽量焚烧,也可喷洒10000 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榕液,作用60min以上。消毒后深埋。F. 2.13 污水对小水体的污水每10L加入1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溶液10mL,或加漂白粉4g。混匀后作用1.5 h2 h,余氯为4mg/L6 mg/L时即可。较大的水体应加强管理,疫区解除前严禁使用。F.2.14 饮用水对疫区的饮用水应进行消毒处理,保证其微生物指标符合GB5749的规定。F.2.15 空气房屋经密闭后,对细菌繁殖体和病毒的污染,每立方米用15%过氧乙酸榕液7mL(1 g/m勺,放置瓷或玻璃器皿中加热蒸发,熏蒸1h,即可开门窗

23、通风。或以0.5%过氧乙酸溶液(8mL/m3)气榕胶喷雾消毒,作用30min。F.3 评价原则F. 3.1 过程评价评价是否在发现疫情后及时对所有应消毒的物体按规定的方法采取了有效的消毒措施。F.3.2 效果评价实验条件允许时,当消毒前后自然菌的杀灭率大于等于90%时可以认为消毒合格。12 附景G(资料性附录)出入境口岸人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方案G.1 调查目的出入境口岸人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的目的包括:一一核实诊断;一一调查可能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及其影响因素;一一为疫情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G.2 调查对象出入境口岸人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的对象包括:一一人禽流感病例和疑似病例;一一人禽流感病例和

24、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一一可疑禽流感病、死动物的密切接触者;一一禽流感发生的相关基础资料。G.3 调查内容和方法G. 3.1 出入境口岸禽流感症情发生地禽鸟类动物及其发病情况收集SN/T 1754-2006 在出入境口岸人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中,应注意收集与人禽流感发生有关的动物养殖及发病情况,包括出入境口岸禽鸟类等动物的饲养情况(如:种类、数量、饲养方式等),交易市场(含集贸市场)或养殖场情况(如:种类、数量、分布等),近期发生禽流感或发生禽鸟类病、死情况等。G.3.2 出入境口岸人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出入境口岸出现人禽流感疫情时,应对所有的人禽流感病例和疑似病例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内容

25、包括:一般情况、发病和就诊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流行病史和流行因素、暴露因素和密切接触者情况、转归等。G. 3. 3 密切接触者的追踪调查在对病例个案调查的基础上,卫生行政部门专业人员应确定禽流感病例或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和可疑病、死禽的密切接触者,开展追踪调查。G. 3. 4 调查方法禽鸟类动物及其发病情况资料主要从农业、工商等部门获取,必要时可进行现场补充调查得到;病例和密切接触者的调查,应尽可能直接对病人或密切接触者进行访视和询问。如因病人病情较重、死亡或其他原因无法直接调查,或当病人提供的资料不详或有疑问时,可通过其亲友、医生、同事或其他知情者进行调查或核实。G.4 调查要求和注

26、意事项G. 4.1 调查者调查者应由经过培训的检验检疫工作人员进行。G.4.2 调查时间禽流感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应在疫情报告后迅速开展,并根据病例个案调查表填写内容完整性、病人转归情况等,及时进行补充调查,完善调查表中的相关信息。13 SN/T 1754-2006 G. 4. 3 调查者的防护调查者的防护参见附录I。G. 4. 4 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的管理在开展调查的同时,对病人和密切接触者进行管理,具体要求遵照附录B。同时对所有的病人和疑似病人采集双份血清及鼻、咽拭子、粪便、尸检等标本,具体要求见附录C。G. 4. 5 资料的管理和利用14 对资料的管理和利用的要求是:一一通过出入境口岸卫化管

27、理和网络化传输一一加强对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调查报告及时整理归挡。资料进行计算机个案指定流调审核指导人病学调查原始资料、汇总分析姓名:身份证明:身份证、护照、海员国籍:户籍所在地:职业:农民、工人、公务员、职员、学无业、其他发病日期:确诊日期:年年预防接种史:全程、部分、某种诊断依据:临床、流行病学、诊断(病名): 附录H(规范性附录)出入境口岸传染病报告卡发病订正死亡艾滋病性病传染源:非婚、同性恋、配偶、血液、母婴、吸毒、不详处理结果:报告人:报告单位:审核人:报告日期:年填报说明:1.本卡片适用于检疫、监测法及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2.请划后划x并将变更i诊金断病名填3.病人初诊有误,而报告卡报

28、4.外来患者除填写原住址外,应飞5.一人同时患有两种传染病时,要分6.报告卡在报出前,要有检验检疫机构主管部门盖章及领导审核签字。SN/T 1754一2006卡片编码:月日年月年月(盖章)日日须按国境卫生检疫15 SN/T 1754一2006附录I(资料性附录)禽流感职业暴露人员防护指导原则1. 1 防护用晶禽流感职业暴露人员使用的防护用品和对防护用品的要求如下:一一防护服:一次性使用的防护服应符合GB19082一2003的规定;一一防护口罩:应符合GB19083-2003的规定;一一一防护眼镜:视野宽阔,透亮度好,有较好的防溅性能,弹力带佩戴;一一手套:医用一次性乳胶手套或橡胶手套;一一一鞋

29、套:为防水、防污染鞋套;一一长筒胶鞋;一一医用工作服;一一医用工作帽。1.2 防护用晶的穿脱顺序1.2. 1 穿戴防护用晶)1眼序穿戴防护用品顺序如下:步骤1:戴口罩,一只手托着口罩,扣于面部适当的部位,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戴在合适的部位,压紧鼻夹,紧贴于鼻梁处。在此过程中,双手不接触面部任何部位;一一步骤2:戴帽子,戴帽子时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一一步骤3.穿防护服;一一步骤4:戴上防护眼镜,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一一步骤5.穿上鞋套或胶鞋;一一步骤6.戴上手套,将于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1.2.2 脱掉防护用晶顺序脱掉防护用品顺序如下:一一步骤1:摘下防护镜,放入消毒液中;一一一步骤2:脱掉防护

30、服,将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一一一步骤3.摘掉手套,一次性手套应将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橡胶手套放入消毒液中;一一步骤4:将于指反掏进帽子,将帽子轻轻摘,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一一一步骤5:脱下鞋套或胶鞋,将鞋套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将胶鞋放入消毒液中;一一步骤6.摘口罩,一手按住口罩,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摘下,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1.3 分级防护原则1. 3. 1 一级防护1. 3. 1. 1 适用范围16 一级防护的适用范围如下:一一一对禽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及病死禽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和流行病学调查的人员;SN/T 1754-2006

31、对疫点周围3km范围内(疫点除外)的家禽进行捕杀和无害化处理及对禽舍和其他场所进行预防性消毒的人员。1. 3. 1.2 防护要求一级防护的防护要求是:一一戴16层棉纱口罩(使用4h后,消毒更换),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乳胶手套。一一对疫点周围3km范围内的家禽宰杀和无害化处理的人员和进行预防性消毒的人员还应戴防护眼镜、穿长筒胶鞋、带橡胶手套。一一每次实施防治处1. 3.2 二级防护一-一在疫点内对禽流感染疫功和无害化处理以及进行终末消毒的人员。1. 3.2.2 防护要求二级防护的防护要求-一穿普通工作服、胶手套、穿鞋套。(离开污染区后更换),戴乳处理时,应戴橡脏手套,穿长估胶鞋;一一每次实施防治

32、处手清洗和消毒,方法间一级防挽.1. 3. 3 三级防护1. 3. 3. 1 适用范围确定禽流感可由人传染人时,对病人实施近距离治疗操作例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的医务人员。1. 3. 3. 2 防护要求除按二级防护要求外,将合N95或FFP2级标准的滤料)。1.4 对手清洗和消毒的1. 4. 1 对洗手的要求以下情况应洗手:一一接触确诊禽流一一进入和离开隔一一在同一病人身上1. 4. 2 对手消毒的要求以下情况应进行于消毒:一一接触每例确诊禽流感病人和疑似病人之后;一一接触感染的伤口和血液、体液、排泄物和分泌物之后;离开隔离病房、ICU等污染区域脱掉防护用品后;一一-接触被禽流感病毒污染的物品之

33、后。1. 4. 3 标准洗手方法标准洗手方法包括:17 SN/T 1754-2006 一一掌心对掌心搓擦;一一手指交错掌心对手背搓擦;一一手指交错掌心对掌心搓擦;一一两手互握互搓指背;一一拇指在掌中转动搓擦;一一指尖在掌心中搓擦。1.4.4 手消毒的方法手消毒可用o.3%O. 5%腆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如:异丙醇类、洗必泰-醇、新洁尔灭-醇、75%酒精等)揉搓作用1min3 min。18 CON-shFHZ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出入境口岸人禽流感诊断标准及监测规程SN/T 1754-2006 9峰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开本880X12301/16 印张1.5字数34千字2006年8月第一版2006年8月第一次印刷印数1-2000定价13.00元也峰书号:155066 2-17014 1754-2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行业标准 > SN商检行业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