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3304040M 32 Y口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几1 098-2009代替YDT 1 098-2001路由器设备测试方法边缘路由器Router test specification Edge router2009-06-1 5发布 2009-09-0 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目 次YD厂r 1 098-2009言II范围1规范性引用文件1缩略语1边缘路由器安全测试3接口测试3ATM澳4式38x25协议测试38帧中继PVC管理测试38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协议测试38PPP协议测试38口协议族测试49路由协议测试84MPLS测试106MPLS VPN钡9试106
2、IPSec钡9式122网管功能测试122性能和QoS测试127设备可靠性测试131电气安全测试132前23456789m“坦BH巧M仃掩坶刖 吾本标准代替YDT 10982001路由器测试规范低端路由器。本标准与YDT 1098200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标准名称由“路由器测试规范一低端路由器”修改为“路由器设备测试方法边缘路由器”;增加了边缘路由器安全测试的内容的规定(见第4章);删除了RIPvl协议测试(2001年版的411);删除了“对松散源路径记录选项的处理”测试项(2001年版的4610)、“对严格源路径记录选项的处理”测试项(2001年版的4611)、“对记录路径选项的处理”测试项(
3、2001年版的4612)、“对时戳选项的处理”测试项(2001年版的4613);增加了MPLS测试(见第13章);增加了MPLS VPN测试(见第14章):增加了IPSec测试(见第15章);修改了网管功能测试,增加SNMPv3协议测试(见第16章);增加了混合包吞吐量测试和吞吐量下混合包转发时延测试(见171);增加了QoS测试(见172):增加了设备可靠性测试(见第18章);删除“环境测试”的内容(2001版32)。本标准是支持v4的路由器设备系列标准之一,本系列的标准结构和名称预计如下:1YDT 10962009 路由器设备技术要求边缘路由器2yDrr 10972009 路由器设备技术要
4、求核心路由器3yDrr 10982009 路由器设备测试方法边缘路由器4YDI11562009 路由器设备测试方法核心路由器路由器设备技术要求边缘路由器是本标准的技术依据,在使用时需与其配套使用。与本系列标准相关的标准还有支持IPv6的路由器设备系列标准,该系列的标准结构和名称如下:1YDT 14522006 IPv6网络设备技术要求支持IPv6的边缘路由器2yD,rr 14532006 IPv6网络设备测试方法一支持IPv6的边缘路由器3YDr 14542006 IPv6网络设备技术要求支持IPv6的核心路由器4YDT 14552006 IPv6网络设备测试方法一支持IPv6的核心路由器本标
5、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巍、田辉、马科本标准于2001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路由器设备测试方法边缘路由器YDT 1 098-2009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边缘路由器的接口特性测试、x25协议测试、帧中继协议测试、ISDN协议测试、ATM协议测试、PPP协议测试、TCPIP协议测试、路由协议测试、组播协议测试、MPLS及MPLS VPN功能测试、网管测试、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等方面的测试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支持mv4协议的边缘路由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
6、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68141997 同步数字体系光缆线路系统测试方法YD厂r 869一1996YD厂r 1096-2009YD,r 1100200lYD,r 1136200lYD厂r 1137-2001YD厂r 11592001YD厂r 125112003YD厂r 125122003YD厂r 12513-2003YD厂r 13911-2005YD厂r 1440-
7、2006YDT 1467-2006YDN 103-1998ANSI X3166-1990正TF RFC2113(1997)兀U_TG961(1993)3缩略语用于局域网与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互联的网桥路由器入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路由器设备技术要求边缘路由器SDH上传送口的LAPS测试规范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基本速率终端适配器(TA)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帧中继设备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光波分复用(wDM)系统测试方法路由协议一致性测试方法一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路由交换协议(Is?IS)路由协议一致性测试方法一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路由协议一致性测试方法一边界网关协议(BGP
8、4)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测试方法路由器设备安全测试方法一中低端路由器(基于IPv4)IP安全协议(IPSec)测试方法ATM交换机设备测试规范FDDI依赖媒介的物理层IP路由器警报选择金属本地线路上用于ISDN基本速率接入的数字传输系统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ANSI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InstituteARP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AS Autonomous SystemATM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美国国家标准学会地址解析协议自治系统异步转移模式YD厂r 1 098-2009BERTBG
9、PCECHAPDDJDUTDVMRPHDLCICMPIGIPIGP巾CPpSecIPv4ISISLAPSLCPLDPMACM口LSUOSPFPAPPEP【MSMPOSPPPQoSR口PRBSSDHSNM口TPIDSTTLUDPUNIvPN2Bit Error RateBorder Gateway ProtocolCustomer EdgeChallengeHandshak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Data Dependent JitterDevice Under 1bstDistance Vector Multicast Routing ProtocolHigh-Lev
10、el Data Link Contorl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ocol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D Control ProtocolIP SecurityIntemet Protocol version 4Intermediate System to Intermediate SystemLiJlkAccess Procedure SDHLink Control Protocol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Me
11、dia Access Control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Open Shortest Path FirstPassword Authentication ProtocolProvider Edge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Sparse ModePacket over SONElySDHPoint to Point ProtocolQuality of Service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Pseudo Random Binary Sequen
12、ce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Bpe of ServiceTimetoLiveUser Datagram ProtoeolUser Network InterraceVirtual Private Network比特差错率边界网关协议用户边缘设备握手认证协议数据相关抖动被测设备距离向量组播路由协议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互联网控制消息协议互联网组管理协议内部网关协议互联网协议妒控制协议口安全互联网协议一第4版中间系统一中间系统SDH上的链路接
13、入规程链路控制协议标记分发协议媒体访问控制多协议标记交换最大传输单元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密码认证协议运营商边缘路由器协议无关组播稀疏模式在SONETSDH上传送IP包点到点协议服务质量路由信息协议伪随机二进制序列同步数字体系简单网络管理协议传输控制协议服务类型生存时间用户数据包协议用户网络接口虚拟专用网VRF VPN Routing Forwarding TableWDM Wavelength Division Mulnplexing4边缘路由器安全测试边缘路由器安全测试内容见YDT 1440-2006。5接口测试YD厂r 1 0982009VPN路由转发表波分复用51概述本章规定了边缘路由器接口
14、测试的内容,包括V24V28接口测试、V35接口测试、PSTN E1接口测试、ISDN接口测试、以太网接口、吉比特以太网、SDH接口测试、10GE、POS接口、ATM接口测试等。52低速数据V2州28接口测试(可选)V24V28接口物理、电气特性测试见YDfr 11372001第4131节。53 V35接口测试(可选)v35接口物理、电气特性测试见YDT 11372001第4】32节。54 2048kbits(E1)接口测试(可选)2048kbits(E1)接口物理、电气特性测试见YD旧11372001第4133节。55 ISDN S厂r接口测试(可选)ISDNs厂r接口物理、电气特性测试见Y
15、DT 1136-2001第8章。56 ISDN U接口测试(可选)ISDNU接口物理、电气特性测试见rrU_TG961附录2中采用281Q线路码的系统的核心要求。57 ISDN PRI接口测试(可选)ISDNPRI接口物理、电气测试见YDfF 1137-2001第4133节。58 10100Mbits以太网接口测试581 10,100BaseT接口测试测试编号:1测试项目:10100BaseT接口误码特性测试测试仪表:误码仪 一测试过程:1)按上国连接好电路。2)误码测试仪选择适当的PRBS,测试时长为2h。3)测试误码率预期结果:误码率不超过1011测试说明:判定原则:测试结果应与预期结果相
16、符,否则不符合要求3YD厂r 1 098-_20094YD厅1098-2009测试编号:2测试项目:1011OOBase-T接口传输距离测试测试仪表z流量发生器测试配置z流量 路发生器由器测试过程I) 按上图连接好电路,测试线长IOOm。2)流量发生器发送数据。3) 持续测试300s预期结果g丢包为。测试说明:判定原则z测试结果应与预期结果相符,否则不符合要求测试编号:3测试项目210/IOOBase-T绝缘电阻测试测试仪表z绝缘测试仪测试配置z绝缘 ! 路测试仪由椿测试过程,I) 正确连接设备。2) 每个以太网的引出端子分别与绝缘测试仪相连。3)绝缘测试仪加500V(直流电源),加压时间60
17、s预期结果z绝缘电阻不小于2Mn测试说明:判定原则:测试结果应与预期结果相符,否则不符合要求4 YD厂r 1 098-2009测试编号:4测试项目:10100BaseT漏电流测试测试仪表:耐压测试仪酐_ 路田器测试过程:1)正确连接设备。2)每个以太网的引出端子分别与耐压测试仪相连。3)耐压测试仪加1500V(交流电源),加压时间60s预期结果:无火花、电晕或飞弧现象出现,漏电流小于10mA测试说明:判定原则:测试结果应与预期结果相符,否则不符合要求5测试编号:6测试项目:10100BaseT半双工一全双工自动协商测试仪表:流量发生器测试配置: 厂=_流量 #州路由器发生器测试过程:1)连接被
18、测设备测试仪表。2)配置被测设备端口为自动协商。3)配置仪表端口为半双工,观察是否能正常通信。4)配置仪表端口为全双工,观察是否能正常通信。5)配置仪表端口为自动协商,观察是否能正常通信预期结果:在步骤3、步骤4和步骤5中被测设备与测试仪表均能正常通信测试说明:测试lOlOOBaseT端口是否支持对连线自动协商判定原则:测试结果应与预期结果相符,否则不符合要求6YD厂r 1 098-2009测试编号:7测试项目:全双工线路的流量控制测试仪表:流量发生器;网络监视器测试配置:流 二二_J网络监视器怔路量发 二二一网络监视器怔 由生 器器广一3 3测试过程:1)按照测试配置连接设备。2)路由器配置
19、端口全双工流控机制。3)流量发生器从1、2端口向3端口发送数据,1、2端口流量各占3端口65。4)观察流量发生器接收状况。5)网络监视器观察PAUSE帧的收发预期结果:网络无丢包,网络实际流量小于设置流量,网络监视器出现Pause帧测试说明:判定原则:测试结果应与预期结果相符,否则不符合要求7YD厂r 1 098-2009测试编号:8测试项目:半双工线路的载波扩展式流量控制测试仪表:流量发生器;网络监视器测试配置:流 二二一网络监视器怔路量发 二二_J网络监视器怔 由生 器器 r测试过程:1)按照测试配置连接设备。2)路由器配置端口半双工载波扩展式流控机制。3)流量发生器从1、2端13向3端1
20、3发送数据,1、2端13流量各占3端E1 65。4)观察流量发生器接收状况。5)网络监视器观察PAUSE帧的收发预期结果:网络实际流量小于设置流量。选择被流控端13出现载波扩展测试说明:判定原则:测试结果应与预期结果相符,否则不符合要求YD厂r 1098-2009测试编号:9测试项目:半双工线路的背压式流量控制测试仪表:流量发生器;网络监视器测试配置:流 二二一网络监视器旺路量发 刑网络监视器旺 由生 器器广一3 f 3测试过程:I)按照测试配置连接设备。2)路由器配置端口半双工载波扩展式流控机制。3)流量发生器从1、2端口向3端口发送数据,1、2端口流量各占3端口65。4)观察流量发生器接收
21、状况。5)网络监视器观察PAUSE帧的收发预期结果:网络实际流量小于设置流量。选择被流控端口出现碰撞测试说明:判定原则:测试结果应与预期结果相符,否则不符合要求9YD厂r 1 09820D9582 100BaseFX接口测试测试编号:10 测试项目:100BASEFX接口中心波长测试测试仪表:流量发生器,光谱分析仪测试配置:流量 士 t 路发生器 由器pF卜一测试过程:1)正确连接设备。2)流量发生器两端口互发数据。3)测试码流为有效的1000BASELX信号预期结果:1)单模:1290nm一SND_MAX)。14)停止发送步骤13中的测试包。15)协议测试仪向被测设备发送FIN报文。16)停
22、止发送步骤15中的测试包。17)协议测试仪向被测设备发送正常ACK报文预期结果:1)在步骤5中,被测设备返回ACK报文。2)在步骤7中,被测设备输出ACK+RST报文。3)在步骤9中,被测设备关闭TCP连接。4)在步骤11中,被测设备无报文输出。5)在步骤13中,被测设备输出RST报文。6)在步骤15中,被测设备回ACK报文。7)在步骤17中,被测设备回相应的数据报文判定原则:测试结果应与预期结果相符,否则不符合要求YD厂r 1 098-2009测试编号:97测试项目:TCP协议测试测试分项目:在ESTABLISHED状态对TCP报文的处理检验方法:1)将协议测试仪的两个端口分别与被测设备的两
23、个端口相连。2)将协议测试仪与被测设备端口A相连的端口口配置为1921681100,与被测设备端口B相连的端口P配置为1921682100。3)将被测设备端口A的端口P地址和路由分别配置为19216811和192168102552552550,将被测设备端口B的端口m地址和路由分别配置为19216821和192168202552552550。4)调整被测设备与协议测试仪之间的TCP连接至ESTABLISHED状态。5)协议测试仪向被测设备发送校验和错误的报文。6)停止发送步骤5中的测试包。7)协议测试仪向被测设备发送重复的SYN报文。8)停止发送步骤7中的测试包。9)协议测试仪向被测设备发送非
24、重复的SYN报文(SYN置位且序列号未确认号码)。lo)停止发送步骤9中的测试包。11)协议测试仪向被测设备发送窗口左边的FIN报文(FIN置位,且序列号未确认号码)。14)停止发送步骤13中的测试包。15)协议测试仪向被测设备发送RST报文。16)停止发送步骤15中的测试包。17)协议测试仪向被测设备发送非ACK报文预期结果:1)在步骤5中,被测设备无报文输出,TCP状态不变。2)在步骤7中,被测设备返回ACK报文,TCP状态不变。3)在步骤9中,被测设备输出RST报文,TCP连接被关闭。4)在步骤11中,被测设备无报文输出,TCP连接状态不变。5)在步骤13中,被测设备无报文输出,TCP连
25、接状态不变。6)在步骤15中,被测设备TCP连接被关闭。7)在步骤17中,被测设备无报文输出,TCP连接状态不变判定原则:测试结果应与预期结果相符,否则不符合要求测试编号:98测试项目:TCP协议测试测试分项目:在LAST_ACK状态对TCP报文的处理检验方法:1)将协议测试仪的两个端口分别与被测设备的两个端口相连。2)将协议测试仪与被测设备端口A相连的端口P配置为1921681100,与被测设备端口B相连的端口口配置为1921682100。3)将被测设备端口A的端口口地址和路由分别配置为19216811和192168102552552550,将被测设备端口B的端口璎地址和路由分别配置为192
26、16821和192168202552552550。4)调整被测设备与协议测试仪之间的TCP连接至LAST_ACK状态。5)协议测试仪向被测设备发送AcK置位且ACK序号证实了被测设备所发的FIN的报文。6)停止发送步骤5中的测试包。7)协议测试仪向被测设备发送ACK置位且ACK序号未证实被测设备所发的FIN的报文。8)停止发送步骤7中的测试包。9)协议测试仪向被测设备发送RST报文预期结果:1)在步骤5中,被测设备无报文输出,TCP连接被关闭。2)在步骤7中,被测设备无报文输出,TCP连接状态不变。3)在步骤9中,被测设备无报文输出,TCP连接被关闭判定原则:测试结果应与预期结果相符,否则不符
27、合要求YD厂r 1098-2009测试编号:99测试项目:TCP协议测试测试分项目:在FIN_WAIT_1状态对TCP报文的处理检验方法:1)将协议测试仪的两个端口分别与被测设备的两个端口相连。2)将协议测试仪与被测设备端口A相连的端口IP配置为1921681100,与被测设备端口B相连的端口P配置为1921682100。3)将被测设备端口A的端口IP地址和路由分别配置为19216811和192168102552552550,将被测设备端口B的端口口地址和路由分别配置为19216821和192168202552552550。4)调整被测设备与协议测试仪之间的TCP连接至F玳_wArr_l状态。
28、5)协议测试仪向被测设备发送带ACK的FIN报文(UP ACK和FIN都置位)。6)停止发送步骤5中的测试包。7)协议测试仪向被测设备发送不带ACK的FIN报文。8)停止发送步骤7中的测试包。9)协议测试仪向被测设备发送ACK序号证实了被测设备所发的FIN报文的ACK报文。10)停止发送步骤9中的测试包。11)协议测试仪向被测设备发送FIN和ACK都置位,且ACK序号证实了被测设备所发的FIN的报文预期结果:1)在步骤5中,被测设备输出ACK报文。2)在步骤7中,被测设备无报文输出。3)在步骤9中,被测设备无报文输出。4)在步骤11中,被测设备输出ACK报文判定原则:测试结果应与预期结果相符,
29、否则不符合要求8lYD厅1098-2009测试编号:100测试项目:TCP协议测试测试分项目:在FIN_WAIT_2状态对TCP报文的处理检验方法:1)将协议测试仪的两个端口分别与被测设备的两个端口相连。2)将协议测试仪与被测设备端口A相连的端口IP配置为1921681100,与被测设备端口B相连的端口口配置为1921682100。3)将被测设备端口A的端口P地址和路由分别配置为19216811和192168102552552550,将被测设备端口B的端口口地址和路由分别配置为19216821和192168202552552550。4)调整被测设备与协议测试仪之间的TCP连接至FIN WAIT
30、s2状态。5)协议测试仪向被测设备发送FIN和ACK都置位且ACK序号证实了被测设备所发的FIN的报文预期结果:在步骤5中,被测设备输出ACK报文判定原则:测试结果应与预期结果相符,否则不符合要求测试编号:101测试项目;TCP协议测试测试分项目:在TIME_WAIT态对TCP报文的处理检验方法:I)将协议测试仪的两个端口分别与被测设备的两个端口相连。2)将协议测试仪与被测设备端口A相连的端口口配置为1921681100,与被测设备端口B相连的端口配置为1921682100。3)将被铡设备端口A的端口田地址和路由分别配置为19216811和192168102552552550,将被测设备端口B
31、的端口口地址和路由分别配置为19216821和192168202552552550。4)调整被测设备与协议测试仪之间的TCP连接至TIME_WAIT状态。5)协议测试仪向被测设备发送SYN置位且序列号在窗口左侧的报文。6)停止发送步骤5中的测试包。7)协议测试仪向被测设备发送SYN置位且序列号在窗口之间的报文。8)停止发送步骤7中的测试包。9)协议测试仪向被测设备发送SYN置位且序列号在窗口右侧的报文预期结果:1)在步骤5中,被测设备无报文输出,TCP连接状态不变。2)在步骤7中,被测设备输出RST报文,TCP连接被关闭。3)在步骤9中,被测设备输出SYN及ACK报文判定原则:测试结果应与预期
32、结果相符,否则不符合要求YD厂r 1098-2009测试编号:102测试项目:TCP协议测试测试分项目:TCP选项测试检验方法:1)将协议测试仪的两个端口分别与被测设备的两个端口相连。2)将协议测试仪与被测设备端口A相连的端口IP配置为1921681100,与被测设备端口B相连的端口P配置为1921682100。3)将被测设备端口A的端口P地址和路由分别配置为19216811和192168102552552550,将被测设备端口B的端口口地址和路由分别配置为19216821和192168202552552550。4)调整被测设备与协议测试仪之间的TCP连接至LISTEN状态。这里取Mru=15
33、00。5)协议测试仪向被测设备发送MSSMTU-40的SYN报文。(MSS取2000)8)停止发送步骤7中的测试包。9)协议测试仪向被测设备发送WndScale=0的SYN报文。10)停止发送步骤9中的测试包。11)协议测试仪向被测设备发送WndScale14的SYN报文。14)停止发送步骤13中的测试包。15)协议测试仪向被测设备发送带时间标签的SYN报文预期结果:1)在步骤5中,被测设备输出SYN及ACK,MSS=MTU-40。2)在步骤7中,被测设备输出SYN及ACK,Mss=MTu一40。3)在步骤9中,被测设备输出SYN及ACK,WndScale=0。4)在步骤11中,被测设备输出S
34、YN及ACK,WndScMe=0。5)在步骤13中,被测设备输出SYN及ACK,WndSeale=0。6)在步骤15中,被测设备输出SYN及ACK,且带有TimeStamp选项的报文判定原则:测试结果应与预期结果相符,否则不符合要求YD厂r 1 098-200912路由协议测试121概述本章规定了边缘路由器的路由协议测试,包括RIPv2协议、OSPFv2协议、BGP4路由协议、IsIS路由协议和组播路由协议测试等。122 RIPv2协议测试1221测试配置RIPv2协议测试配置如图5所示。1222测试项目叵t图5 RfPv2协议测试配置测试编号:103测试项目:RIPV2兼容性切换测试分项目:
35、支持RPV2的路由器的某一特定接口应该可以设置4种兼容性开关,1是RIPVl,在此设置下,路由器采取发广播的RIPVl报文(UDP端13 520),2是RIPVl兼容,在此设置下,路由器应是发RIPV2广播报文(UDP端口520),3是RIPV2,在此设置下,路由器应是向组播地址224009,UDP端口号为520发RIPV2的组播报文,4是禁止,在此状态下,将不会发送任何RIP报文检验方法:1)将路由协议测试仪与被测设备相连。2)将路由协议测试仪与被测设备相连的端口IP配置为1921681100,与此相连的被测设备的端口IP配置为19216811。3)将被测设备的路由表中设置192168402
36、55255255010和1921685025525525508条目。4)设置被测设备RIP兼容性开关为RIPVI状态。5)设置被测设备RIP兼容性开关为RIPVl兼容。6)设置被测设备RIP兼容性开关为RIPV2。7)设置被测设备RIP兼容性开关为禁止预期结果:1)在步骤4中,路由协议测试仪将收到被测设备广播的RIPVl应答报文。2)在步骤5中,路由协议测试仪将收到被测设备广播的RIPV2应答报文。3)在步骤6中,路由协议测试仪将收到被测设备组播的RIPV2应答报文。4)在步骤7中,路由协议测试仪将收不到被测设备发的任何应答报文判定原则:测试结果应与预期结果相符,否则不符合要求YDT 1098
37、-2009测试编号:104测试项目:RIPV2认证状态测试分项目:支持RIPV2的路由器应提供认证状态,在此状态下,路由器将仅接收与其认证匹配的应答报文,路由器将抛弃与其认证不匹配的或无认证的应答报文检验方法:1)将路由协议测试仪与被测设备相连。2)将路由协议测试仪与被测设备相连的端口口配置为1921681100,与此相连的被测设备的端口IP配置为19216811。3)将被测设备的路由表中设置19216840255255255010和1921685025525525508条目。4)设置被测设备RIP兼容性开关为RIPV2状态。5)设置被测设备具有认证,且认证为:”Hello”。6)路由协议测试
38、仪向被测设备发不含认证的RIP V2应答报文,其条目为19216880255255255010101003,周期为10s。7)停止发送步骤6中的RIPV2应答报文。8)路由协议测试仪向被测设备发含认证”Hello”的RIP V2应答报文,其条目为192168802552552550,10101003,周期为10s。9)停止发送步骤8中的RIPV2应答报文。10)路由协议测试仪向被测设备发含认证”How are you”的RIP V2应答报文,其条目同为192168802552552550110101003,周期为10s。11)停止发送步骤10中的RIPV2应答报文预期结果:1)在步骤6中,被测
39、设备应丢弃收到的不含认证的RIPV2应答报文。2)在步骤8中,被测设备将19216880255255255010101004加入到被测设备的路由表中。3)在步骤10中,被测设备应丢弃收到的含错误认证的RIPV2应答报文判定原则:测试结果应与预期结果相符,否则不符合要求测试编号:105测试项目:RIPV2应答报文端口非法测试分项目:路由器仅能从UDP端口520接收应答报文,并且忽略收到来自于UDP端口号为非520的RIPV2应答报文,不作处理检验方法:1)将路由协议测试仪与被测设备相连。2)将路由协议测试仪与被测设备相连的端口IP配置为1921681100,与此相连的被测设备的端口IP配置为19
40、216811。3)设置被测设备RIP版本为2,设置被测设备路由表项含192168401255255255010和1921685025525525508条目。4)路由协议测试仪从UDP端口2000向组播地址224009,UDP端口520发RIP条目为19216860125525525501921684110的RIPV2应答报文,周期为10s。5)停止发送步骤4中的RIPV2应答报文。6)路由协议测试仪从UDP端口520向组播地址224。009,UDP端口2000发RIP条目为192168601255255255011921684110的RIPV2应答报文,周期为10s。7)停止发送步骤6中的RI
41、PV2应答报文。8)路由协议测试仪从UDP端口520向组播地址224009,UDP端口520发RIP条目为19216860255255255011921684110的RIPV2应答报文,周期为10s。9)停止发送步骤8中的RIPV2应答报文预期结果:1)在步骤4中,被测设备忽略收到的应答报文,不作处理。2)在步骤6中,路由协议测试仪收到被测设备发来的目的地不可达因端口不可到达ICMP包(类型为3,编码为3)。3)在步骤8中,被测设备将1921686025525525501921684111添加到路由表中判定原则:测试结果应与预期结果相符,否则不符合要求YD厂r 1 098-2009测试编号:1
42、06测试项目:RIPV2应答报文条目值非法测试分项目:路由器忽略收到距离值大于16或者地址簇为非2的RIPV2应答报文,不作处理检验方法:1)将路由协议测试仪与被测设备相连。2)将路由协议测试仪与被测设备相连的端口IP配置为1921681100,与此相连的被测设备的端口IP配置为19216811。3)设置被测设备RIP版本为2,设置被测设备路由表项含192 16840255255255010和1921685025525525508条目。4)路由协议测试仪从UDP端口520向组播地址224009,UDP端口520发地址簇为2,RIP条目为1921686025525525501921684120的
43、RIPV2应答报文,周期为10s。5)停止发送步骤4中的RIPV2应答报文。6)路由协议测试仪从UDP端口520向组播地址22400 9,UDP端口520发地址簇为3,RIP条目为1921686025525525501921684110的RIPV2应答报文,周期为10s。7)停止发送步骤6中的RIPV2应答报文。8)路由协议测试仪从UDP端口520向组播地址224009,UDP端口520发地址簇为2,RIP条目为1921686O,25525525501921684110的RIPV2应答报文,周期为10s。9)停止发送步骤8中的RIPV2应答报文预期结果:1)在步骤4、6中,被测设备忽略收到的应
44、答报文,不作处理。2)在步骤8中,被测设备将1921686025525525501921684111添加到路由表中判定原则:测试结果应与预期结果相符,否则不符合要求YD厂r 1 098-2009测试编号:107测试项目:RIPV2应答报文条目中地址域为非法地址测试分项目:路由器收到RIP V2应答报文条目中若含有D、E类地址,127地址,广播地址,则抛弃此条目检验方法:1)将路由协议测试仪与被测设备相连。2)将路由协议测试仪与被测设备相连的端口P配置为1921681100,与此相连的被测设备的端口】P配置为19216811。3)设置被测设备RIP版本为2,设置被测设备路由表项含19216840255255255010和1921685025525525508条目。4)路由协议测试仪从UDP端口520向组播地址224009,UDP端口520发地址簇为2,RIP条目为23911025525525501921684110的RIP V2应答报文,周期为10s。5)停止发送步骤4中的RIPV2应答报文。6)路由协议测试仪从UDP端口520向组播地址224009,UDP端口520发地址簇为2,RIP条目为25011025525525501921684110的RIPV2应答报文,周期为10s。7)停止发送步骤6中的RIPV2应答报文。8)路由协议测试仪从UDP端口520向组播地址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