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0357.2-1989 家具力学性能试验 椅、凳类稳定性.pdf

上传人:bowdiet140 文档编号:196399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6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10357.2-1989 家具力学性能试验 椅、凳类稳定性.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GB T 10357.2-1989 家具力学性能试验 椅、凳类稳定性.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GB T 10357.2-1989 家具力学性能试验 椅、凳类稳定性.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GB T 10357.2-1989 家具力学性能试验 椅、凳类稳定性.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GB T 10357.2-1989 家具力学性能试验 椅、凳类稳定性.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家具力学性能试验椅凳类稳定性Test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furniture Stability of chairs and stools GB 10357. 2-89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7174. 1-1988(家具一椅类一,稳定性测定一一第1部分g直背椅类和凳类本标准规定了直背椅、凳类家具二种稳定性试验方法z实验法和计算法这二种试验方法所规定的加力方法和加力部位是相同的,所得出的试验结果是等效的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直背椅、凳类家具的稳定性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家庭、宾馆、饭店等场合使用的各种直背椅、凳类家具,也

2、适用于那些调节成直背状态的躺椅和靠背可倾式坐椅。本标准不适用于多人排椅及其他多用椅,也不适用于那些调节成可躺卧状态的躺椅和靠背可倾式座椅本标准规定的计算法不适用于扶手软椅、多人长靠背椅以及无恒定弹性系数的弹簧软包坐具和受载时改变形状的椅子,如折椅和某些用金属材料、塑料制成的椅子计算法也不适用于产品受载时变形大于2.5 mm的椅子,但是对于某些移动不便的椅类,计算法仍是适用的对于实验法和计算法均适用的产品,在仲裁试验时,应采用计算法来确定产品的稳定性2试验原理本试验方法是模拟椅、凳类家具在日常使用时承受载荷的条件下,所具有的抗倾翻力的能力。3试验设备3. 1 加载垫直径为200mm的刚性圆形物体

3、,其加载表面为球面,球面的曲率半径为300mm,其边沿倒圆半径为12mm(见图5)。加载垫施加在试件的加力部位时,不应限制试件的自由倾翻3.2 加力帮加力器应可按规定值或渐增值对试件进行加力,其结构不应阻碍试件的自由移动如果所加的力是固定不变的,可使用金属块加载注g本标准所有的试验载荷都是以力(N)表示的在某种情况下,试验戴椅也可用质量来表示换算时以千克为单位的质量数值为以牛顿为单位的力的数值的10倍3. 3挡块用来防止试件移动但不限制试件倾翻的装置,其高度不大于12mm.如因试件结构特殊,允许使用国京技术监督局1989-02-22批准1989-09-01实施435 GB 1 0 3 5 7

4、2 8 9 较高的尺寸,但其最大高度应以刚好能防止试件移动为宜3.4 试验位置地面要求试验位置地面应水平、平整。4,试件试件应为完整组装的出厂成品,并应符合产品设计图纸的要求。所有五金连接件在试验前应安装牢固。5 试验要求5. 1 试件放置要求5. 1. 1 试验前,应用挡块限制试件的脚,以防试件移动,但不应阻止其倾翻。5. 1. 2 对于装有旋转基座的椅子,应将其基座转到相对座面最易倾翻的位置5. 1. 3 对于高度可调的椅子,应将座高调到最易倾翻的位置。5. 1. 4 对于装有圆形基座的椅子或凳子,应用挡块紧靠基座沿水平加力方向的一侧边沿。5, 1. 5 对于三星式脚或五星式脚的椅子或凳子

5、,应把挡块紧靠沿水平加力方向一侧的二脚外侧。s. 2 测量精度如无其他规定,小于lm的尺寸测量应精确到土O.5 mm,大于等于lm的尺寸测量应精确到士1mm 力的测量应精确到士5%.6试验步骤6 1 实验法6. 1. 1 向前倾翻试验和无扶手椅倾向倾翻试验先后把挡块靠在椅子腿的前侧和一侧二腿的外侧上具体位置见图1),通过加载垫,依次在座面中心线离前沿和边沿50mm部位垂直施加600N力,然后把附录规定的力F,从加载垫接触座商的部位沿水平方向向外施加见图。记录椅子是否倾翻和实际施加的力试验背斜角度可调节的椅子时,应把背斜角调整到ioo110(背斜角的椅背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试验椅背可自由转动的

6、椅子时,水平施力方向应通过椅背回转轴线6 1. 2 向后倾翻试验把挡块靠在椅子后腿的外侧上(具体位置见图2),通过加载垫,在座面中心线上离该线与椅背中心线相交点175mm处垂直向下施加600N力,然后把附录规定的力F,沿水平方向向后施加在椅背中心线上离该线与座面中心相交点300mm处如果椅背高度低于300mm,则把力施加在椅背顶端边沿(见图2).记录椅子是否倾翻和实际施加的力试验椅背角度可调节的椅子时,应把背斜角调整到100110,试验椅背可自由转动的椅子时,水平施力方向应通过椅背回转轴线6. 1. 3 扶手椅侧向倾翻试验把挡块靠在椅子一侧二腿的外侧上(具体位置见图3),在离座面中心线一侧lO

7、Omm与离座面后沿1 7 5250mm范围内的任何相交点,垂直向下施加250N力,再通过加载垫,在离扶手外侧边沿37. 5 mm扶手上最不稳定的部位垂直向下施加350N力,然后把附录规定的力F,从扶手垂直力加载部位沿水平方向向外施加(见图3).记录椅子是否倾翻及实际施加的力6 1. 4 凳子任意方向的倾翻试验把挡块靠在凳子稳定性最差的一侧腿的外侧上(具体位置见图份,通过加载垫,在凳面中心线离边沿50mm部位垂直向下施加600N力,然后把附录规定的力F,从凳面中心部位朝止滑腿方向水平向外施加见图4)。记录凳子是否倾翻及实际施加的力。36 5.2 计算法试验6. 2. 1 概述GB 103 5 7

8、 2 8 9 计算法不需使用座面加载垫对座面加载,而是根据绕受约束腿的正反方向力距相等的原理,在实测椅子空载稳定性的基础上计算出当座面加载使稳定性增加后所需施加的倾翻力。因此,在试验时,需测量a,b和h三个距离的参数za一一是按实验法规定的座商载荷W加载点的垂直投影线与约束腿的约束支点间的水平距离。b一一是扶手加载点与约束腿的约束支点间的水平距离h一一是外加水平倾翻作用力与放置椅子的水平面间的垂直距离6. 2. 2 向前倾翻试验和无扶手椅的侧向倾翻试验先后将挡块靠在椅子前腿的前侧和一侧两腿的外侧上,然后先后沿椅座商与椅背交线的中点向前和沿椅座面与椅背面交线朝侧向受约束腿方向水平施加一个递增力F

9、,直至与受约束腿相反方向的椅腿刚好翘离地面为止记录此时的空载倾翻力F。,并测量h和a的距离按式(1)计算出假定座面加载量W为600N时倾翻椅子所需的力F,F,=F。(W a/h ) .”( 1 ) 6.2.3 向后倾翻试验将挡块靠在椅子后腿后侧上,然后把一个逐渐增大的力凡,以水平向后方向施加在椅背中心线上离未加载座面上方300mm处,直到椅子前腿刚好翘离地面为止如果椅背的高度不足300mm,应把力施加在椅背上沿。以牛顿为单位记录实际所加的力F,并测量a和h的距离试验椅背角度可调节的椅子时应把椅背角度调整到100110.试验椅背可自由转动的椅子时,应把力施加在椅背的回转轴线上按6.2. 2条规定

10、的公式计算出假定座面加载量W为600N时倾翻椅子所需的力孔。6.2.4 扶手椅侧向倾翻试验将挡块靠在椅子一侧二腿的外侧,然后把一个逐渐增大的力F,沿水平方向由内向外施加在止滑一侧扶手上最易倾翻的部位试验时,力与倾翻轴线应垂直当非止滑一侧二腿刚好翘离地面时,记录实际施加的力F,并测量a,b和h的距离。根据式(2)计算出假定座面加载量W为600N时倾翻椅子所需的力F,F,=F,+ (250 a/h士350b/h). . . ( 2 ) 注z当扶手加载点垂直接影在椅腿约束支点外倒时,括号丙两项问取威号,当扶手加载点在椅腿约束支点内侧时a括号内两项间取加号5.2.5 凳子任意方向的倾翻试验除把挡块靠在

11、凳子稳定性最差的一侧腿的外侧外,其他试验方法同6.2. 2条。437 GB 10357. 2-89 600N F 50mm c F ., ; 图1向前倾翻试验和无扶手椅侧向倾翻试验438 GB 10357- 2-89 F 、&OON 画画。”F 向后倾翻试验因2占391响.图3扶手椅侧向倾翻试验GB 103 5 7 2 89 600N 图4凳子任意方向的倾翻试验 副. ii! 、SN 固5加载垫440 GB 1 0 3 5 7. 2 - 8 9 7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至少包括下列内容aa. 试件的有关技术数据,b. 选用何种方法测定试件的稳定性(即用实验法还是用计算法刘c. 根据第6章规定加载椅

12、子或凳子的稳定性情况以及实际加力的数值和试件是否倾翻;d. 与本标准规定的任何不同之处,. 试验机构的名称和地址,r. 试验日期。,.JI GB 1 0 3 5 7 . 2 - 8 9 寝固力翻倾Ad) 最仲录性充晶Ezhl附稳什ZE EE 产类凳椅表AI40 L一茹苦30CniiiI 向后徨直性求矗用子E背顶帽亘直截座商国mml.Lt 但适用于椅子曲曲720mm 向后直性拉手衡和无挂手椅向田和侧向撞定性,量子任噩噩茧章方向植直性J / 2阳400600 8嗣10曲12回摩高,mmz ,在. , 200 1曲l回140 l皿1曲制回20 。附加说明g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家具标准化质量检测中心归口。本标准由北京市木材工业研究所和上海市家具研究所共同起草I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