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识别卡无触点集成电路卡第 部分耦合区域的尺寸和位置发布 实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前言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 识别卡无触点集成电路卡第部分耦合区域的尺寸和位置在总标题识别卡无触点集成电路卡下 包括下述部分第 部分物理特性第 部分耦合区域的尺寸和位置第 部分电信号和复位规程本标准的附录 附录 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提出本标准由信息产业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倩陈云峰 黄家英王爱英前言国际标准化组织 和 国际电工委员会 建立了世界范围标准化的专门系统 或的国家成员团体通过国际组织建立的各个
2、技术委员会参与制定针对特定技术领域的国际标准 和技术委员会在共同感兴趣的领域合作 其他与 和 有联系的官方和非官方的各国际组织也参与此项工作在信息技术领域 和 建立了一个联合技术委员会即 由联合技术委员会提出的国际标准草案需分发给各成员团体进行表决 作为国际标准发布至少需要 的成员团体投票赞成国际标准 由联合技术委员会 信息技术的分委员会 识别卡及相关设备 制定在总标题 识别卡无触点集成电路卡下包括下述部分第 部分物理特性第 部分耦合区域的尺寸和位置第 部分电信号和复位规程附录 附录 仅提供参考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识别卡无触点集成电路卡第 部分 耦合区域的尺寸和位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批
3、准 实施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每一个用于提供接口槽或表面卡耦合装置 和 型的无触点集成电路卡的耦合区域的尺寸 位置属性和作用本标准没有规定上的耦合元件的尺寸 位置和作用上的耦合元件的尺寸 位置和作用产生耦合域的方法本标准与 相结合起来加以使用附录 示出了用于将域位置与 联系起来的 轴与 轴上的尺寸附录 示出了在 和 上都有的耦合元件的例子本标准用到的尺寸均以名词示出并用毫米表示 图示没有按比例示出注 以各种距离操作的其他类型 其格式或接口可以在将来进行开发他们可以要求对本标准进行补充或要求制定其他国际标准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4、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识别卡物理特性识别卡无触点集成电路卡第部分物理特性定义缩略语和符号定义中给出的定义和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电感耦合区域使电感耦合元件工作的磁通量集中的区域电容耦合区域在 和 之间电容耦合可以发生的区域缩略语如 中所定义的无触点集成电路卡如 中所定义的卡耦合装置符号如 中所定义如附录 中所定义如附录 中所定义耦合区域的尺寸电感耦合区域每一区域的尺寸应如图 所示单位为图电容耦合区域每一区域的尺寸应如图 所示单位为图耦合区域的数量和位置本标准规定了 个耦合区域其尺寸如图 和图 所示其中 个是图 和图 中所示的 到尺寸的电感耦合区域
5、另外 个是电容耦合区域 其尺寸如图 和图 中 到 所示不必使用所示的所有耦合区域 应能使用所示的所有耦合区域 这些耦合区域的使用将在 中规定电感耦合区域的位置四个电感耦合区域的中心位置如图 所示单位为图电容耦合区域的位置四个电容耦合区域的中心位置如图 所示单位为图附录提示的附录轴和 轴上的尺寸 测量方法本附录叙述了用于 区域位置的轴构造两条正交参照轴 和 在 点相交 在轴上标出三个参照点 在 轴上离 点分别为 和 在 轴上离 点为 放置卡 使卡的顶边接触点 和左边接触 见图图附录提示的附录和 上耦合元件的举例耦合元件的例子和选项在图 和图 中示出耦合元件定义为 或 上的物理结构它能产生或与外来电场或磁场发生作用关键字耦合线圈耦合线圈触点表面电容器片线圈和 型芯线圈和 型芯电容器片置于 时 的轮廓 当放在这一轮廓范围内时有四个可能的方向注这一例子不排除远距离耦合所使用的大线圈并不一定要包括所示出的所有耦合元件图 和 上的耦合元件的举例图 上耦合元件选项的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