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8507-2001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pdf

上传人:ideacase155 文档编号:197279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DF 页数:88 大小:2.7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18507-2001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GB T 18507-2001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GB T 18507-2001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GB T 18507-2001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GB T 18507-2001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亲,该文档总共8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f ICS 93.020 p 13 =1:1二-、王E王GB/T 18507 2001 Regulations for gradation and cIassification on urban land 2001-11-12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夜总局2002 - 07 -01实施发布fTE GB/T 185072001 目次前言. . ., . ., . . . . . . . E 1 范围. . . . . 1 2 引用标准. . 1 第一篇总则3 总归l. . . . 1 第二篇城镇土地分等4 城镇土地分等准备工作. . 4 5 城镇土地分等因素选择. . 4 6 城镇土

2、地分等资料调查与整理. . . 6 7 城镇土地等的初步划分. . . . . 8 8 城镇土地分等成果验证与确定. . . . . . . . . 9 9 城镇土地分等图件编制11 10 城镇士地分等报告及基础资料汇编的编制. . . . 12 第三篇城镇土地定级11 城镇土地定级准备工作. . . . . . . 13 12 城镇土地定级因素选择. . . 13 13 城镇土地定级资料调查 . . . . 15 14 城镇土地定级资料整理及量化. . . . . . 17 15 城镇土地定级单元分值计算与级别评定. . . . 29 16 城镇土地定级图件编制及面积量算. . . ., .

3、 34 17 城镇土地级的边界落实及分宗整理. . . . 36 18 城镇土地定级报告及基础资料汇编的编制. . . . . 36 第四篇城镇土地分等定级成果验收、更新与应用19 城镇土地分等级成果验收. . . . . . 37 20 城镇土地分等成果更新与应用. . . 38 附录A(标准的附录)城镇土地分等工作附表. . . . . . 40 附录目标准的附录)城镇土地走级工作附表. . . . 49 附录C(标准的附录)城镇土地分等因素因子及其指标说明. . . 55 附录D(标准的附录利用市场资料验证城镇土地等的方法与程序. . . 57 附录E(标准的附录)跨行政区域城镇土地等别

4、平衡与市辖区土地等划分的方法. . 61 附录F(标准的附录)城镇土地定级的距离分值表. . . 63 u _. L GB/T 18507_:_2001 附录G(标准的附录)附录H(提示的附录)附录J(提示的附录)E 城镇土地定级的成果图图式. . . . . . . . . . . . 7 5 道路、公交通达系数示意图 7 9 考虑规划条件的城镇土地定级处理方法80 前C/T 18507-2001 为全面掌握我国城镇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科学评价和管理城镇土地,促进我国城镇土地的集约利用,统一城镇土地分等寇级程序和方法,做到分等定级结果客观、公正、合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

5、,结合我国国惰,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原因家土地管理局1989年批准发布的城镇土地定级规程)(试行)。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都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的附录H、附录J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z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胡存智、林坚、李万东、廖永林、关文荣、吴海洋、马克伟、董黎明。参加人员冯长春、林增杰、胡江、束克欣、楚建群、李昕、王明田、蒋一军。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E 18507-2001 GB/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

6、Regulations for gradation and c1 assification on urban land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我国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的工作内容及适用范围、技术途径及程序、因素选择、资料调查与整理、因素分值计算、等和级的划分及评定、图件编制、成果的整理及验收、成果的更新及应用等。本标准适用于在我国城市、县城镇开展的土地分等和在我国所有城镇开展的土地定级工作。县城以下建制镇的士地分等以及独立工矿区、开发区等的土地定级可参照本标准执行。引用标准2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

7、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TD 1001-1993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则,总篇第后、贝J3 3. 1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的任务与目的3. 1. 1 城镇土地分等是通过对影响城镇土地质量的经济、社会、自然等各项因素的综合分析,揭示城镇之间土地质量的地域差异,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城镇进行分类排队,评定城镇土地等。3.1.2 城镇土地定级是根据城镇土地的经济、自然两方面属性及其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作用,对城镇土地使用价值进行综合分析,揭示城镇内部土地质量的地域差异,评定城镇土地级。3. 1. 3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的目的是为全面掌握城镇土地质量及利用状况,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城镇土地,

8、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为国家和各级政府制定各项土地政策和调控措施、为土地估价、土地税费征收和城镇土地利用规划、计划制定提供科学依据。3. 2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体系3.2.1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采用等和级两个层次的工作体系。3. 2 2 土地等反映城镇之间土地质量的地域差异。城镇土地分等宜分层次进行。全国开展城镇土地分等,应重点考虑对全国范围内重要的设市城市划分土地等;省域(自治区)开展城镇土地分等,应重点考虑对省、自治区内的城市和县城镇划分土地等:直辖市域开展城镇土地分等,应重点考虑对市域内的市区、地级和县级政府驻地城镇划分土地等。城市所辖的空间上与主城区分隔的实体(如独立工矿区、开发区等),宜在城

9、市分等基础上,经综合平衡划定等别。必要时,可对跨不同行政区域的城镇进行分等。不同层次的分等工作应相互衔接。3. 2. 3 土地级反映城镇内部土地质量的差异。城镇土地定级有综合定级和分类定级两种类型。综合定级指对影响城镇土地质量的各种经济、社2002 - 07 -01实施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1-11-12批准L一一一一G/T 18507 -2001 会、自然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按综合评价值的差异划分土地级.分类定级指分别对彭响城镇某类型用地质量的各种经济、社会、自然因素进行分析,按分类评价值的差异划分土地级5分类定级包含商业用地定级、住宅用地定级、工业用地定级等。城镇土

10、地定级主要分析现状土地质量的差异,必要时,应考虑城市规划等其他因素对土地级别的影响。市区非农业人口五十万以上的大城市,宜进行综合定级和分类定级;其他城镇宜进行综合定级,必要时可同时进行分类定级。3. 3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对象3. 3. 1 城镇土地分等对象是城市市区、建制镇镇区土地。3.3.2 城镇土地定级对象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所有土地。城镇以外的独立工矿区、开发区、旅游区等用地可一同参与评定。3.4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原则3.4. 1 综合分析原则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应对影响城镇土地质量的各种经济、社会、自然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按综合差异划分土地等和级。3.4.2 主导因素

11、原则统镇土地分等定级应重点分析对土地等和级具有重要作用的因素,突出主导因素的影响.3. 4. 3 地域分异原则城镇土地分等结果要符合城镇本身的经济特征,充分考虑城镇的宏观地理位置,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保持相对一致。城镇土地定级应掌握土地区位条件和土地特性的分布与组合规律,分析由于区位条件不同形成的土地质量差异,将类似地域划归为同-土地级。3- 4. 4 土地收益差异原则城镇土地等和级的划分应符合区域和城镇内部的土地收益分布规律。3.4.5 定量与定性分析结合原则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应尽量把定性的、经验性的分析进行量化。在确定城镇土地等和级的初步方案时以定量分析为主,城镇土地等和级的调整和最终定案宜依

12、靠定性分析。3.5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的工作内容3. 5. 1 城镇土地分等工作内容包括=a)城镇土地分等准备工作及外业调查;b)城镇土地分等因素选取、资料整理及定量化gc)城镇分值计算及土地等初步划分;d)验证、调整分等初步结果,评定城镇土地等pe)编制城镇土地分等成果;。城镇土地分等成果验收gg)成果应用和更新。3- 5. 2 城镇土地定级工作内容包括22 a)城镇土地定级准备工作及外业调查sb)城镇土地定级因素资料整理及定量化gc)单元分值计算及土地级评定:d)编制城镇土地级别图及量算面积ge)城镇土地级的边界落实及分宗整理zf)编写城镇土地定级报告;g)城镇土地定级成果验收gU成果归档和

13、资料更新。GB/T 18507一20013.6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的技术程序3. 6. 1 城镇土地分等的技术程序如下za)建立影响城镇问土地等的因素因子体系;b)确定各因素因子的相应权重;c)分析因素因子的影响方式,建立评价标准;d)对各城镇因素因子的评价指标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加权计算各城镇总分值,并初步划分城镇土地等ge)验证分等初步结果,制定分等基本方案,开展意见征求,对城镇土地等进行调整并定案$0编制城镇土地分等成果图件、报告和基础资料汇编。3.6.2 城镇土地定级的技术程序如下:a)建立城镇土地定级的因素体系sb)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值;c)计算各因素的指标值和作用分,编制各因素的指标值与

14、作用分值的对照表gd)划分城镇土地定级单元$e)计算单元内各因素分值,加权求和计算总分值,按总分的分布排列和实际情况,初步划分土地级;f)进行土地收益测算或市场交易价格定级,对初步划分的土地级进行验证和调整Jg)编制城镇土地定级图件、报告和基础资料汇编。3-7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的技术方法3. 7. 1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的技术途径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以市场资料分析法等进行验证。3. 7. 2 影响城镇土地等和级的因素(因子)选择宜建立在本标准规定的因素(因子)体系基础上,根据各地具体情况,通过特尔菲法进行选定。必要时,城镇土地分等的因素(因子)体系可通过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进行筛选。3.7.3 影

15、响城镇土地等和级的因素(因子)权重值应采用特尔菲测定法、层次分析法、因素成对比较法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3. 7. 4 城镇土地分等的因子评价指标值标准化处理应采用位序标准化、极值标准化中的一种进行。城镇土地定级因素的作用分计算采用相对值法和距离递减法,按0.100丁区间赋分.因素指标优劣与作用分的关系按正相关设置,因素条件越好,作用分越高。3. 7. 5 城镇土地定级单元划分可选用主导因素判定法、叠置法或网格法等。3. 7. 6 城镇土地分等对象和定级单元的总分值计算采用多因素分值加权求和法。3. 7. 7 城镇土地等和级的初步划分应采用数轴法、总分频率曲线法等进行,城镇土地级划分还可采用总分

16、剖面图法进行。3. 7. 8 反映城镇土地质量的市场资料应首先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处理,才能用于成果验证。城镇内部土地收益测算采用典型抽样测定、数理统计检验方法。3. 8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成果城镇土地分等定级成果包括g文字报告、图件、基础资料汇编。当采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时,基础资料汇编可采用基础资料信息数据库的方式来替代。3.9 技术应用国家鼓励采用汁算机技术开展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工作。3 一一二一GB/T 18507 -2001 第二篇城镇土地分等4 城镇土地分等准备工作4. 1 编写城镇土地分等任务书4. 1- 1 开展城镇土地分等工作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区、州、盟).由所在行政区域

17、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写城镇土地分等任务书,经过上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全国城镇土地分等工作由国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4.1.2 城镇土地分等任务书的内容包括:a)开展城镇土地分等的区域和范围pb)城镇土地分等工作的组织和领导gc)城镇土地分等时间计划和经费预算gd)城镇土地分等工作所需要的技术资料和图件资料gd城镇土地分等成果3f)城镇土地分等技术方案。4.2 城镇土地分等的表格准备根据具体区域城镇土地分等的工作需要,从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有选择地准备工作用表。4. 3 城镇土地分等的图件准备城镇土地分等工作需按9.1的要求,准备编制成果图和资料图所需要的工作底图。5 城镇

18、土地分等因素选择城镇土地分等因素是指对城镇土地等有重大影响,并能体现城镇间土地区位差异的经济、社会、自然条件,一般分成因素、因子两个层次。5. 1 城镇土地分等因素选择范围5. 1. 1 影响城镇土地等的主要因素有3a)城镇区位因素,b)城镇集聚规模因素;c)城镇基础设施因素;d)城镇用地投入产出水平因素;e)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因素;f)区域综合服务能力因素:g)区域土地供应淤力因素。上述因素中,城镇用地投入产出水平因素、区域土地供应潜力因素作为备选因素。在开展城镇土地分等时,根据具体情况选用。5. 1.2 影响城镇土地等的主要因素相应涉及的因子有ga)城镇区位因素有:交通区位、城镇对外辐射能力

19、;b)城镇集聚规模因素有z城镇人口规模、城镇人口密度、城镇非农产业规模、城镇工业经济规模sc)城镇基础设施因素有z道路状况、供水状况、供气状况、排水状况;d)城镇用地投入产出水平因素:城镇非农产业,产出效果、城镇商业活动强度、城镇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城镇劳动力投入强度;e)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国内生产总值、财政状况、固定资产投资状况、商业活动、外贸活动po区域综合服务能力因素:科技水平、金融状况、邮电服务能力;g)区域土地供应潜力因素2区域农业人口人均耕地、区域人口密度。GB(T 18507 -2001 各因子的含义及其选择要求见表Al和附录C(标准的附录)。5.2 城镇土地分等因素因子选

20、择原则5.2.1 城镇土地分等因素因子的指标值变化对城镇土地质量有显著影响,且能直接客观地反映所评价区域的城镇土地等的高低a5.2.2 城镇土地分等因素因子的指标值有较大的变化范围。5.2.3 选择的因素因子对不同性质绒镇的影响有较大的差异,其指标能够反映不同性质城镇之间的土地等差异。5.2.4 城镇土地分等因素因子的指标反映当前的土地利用发展趋势,并对城镇未来土地等产生影响。5.2.5 城镇土地分等因素因子的指标易通过统计资料获取或易量化处理。5.3 城镇土地分等因素因子选择方法5. 3. 1 城镇土地分等必须选择有关必选因素因子。必要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资料获取的难易程度,遵循5.2的因

21、素选择原则对备选因素因子进行筛选。5. 3- 2 因素因子选择宜根据特尔菲测定法进行,必要时可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等作为辅助手段来进行筛选。5.4 城镇土地分等因素因子权重确定5.4.1 城镇土地分等因素因子权重确定的原则权重反映分等因素因子对城镇土地质量的影响程度。权重确定的原则为ga)权重值与因素对土地质量影响的大小成正比,数值在Ol之间,各选定因素的权重值之和为1; b)因素所涉及的因子权重值在Ol之间,每个因素对应的选定因子的权重值之和为1; c)权重值可单独选用特尔菲测定法、因素成对比较法或层次分析法确定,也可以用特尔菲测定法结合其他两种方法来确定。5.4. 2 城镇土地分等因素因子权

22、重确定的方法5.4.2.1 特尔菲测定法(Delphi方法)对各因素进行多轮次的专家打分,并按式。)计算权重值2UY,二E,/lOO式中zLVg一第2个因素或因子的权重sEi 第z个因素或因子经过多轮打分后的均值。实施要求z. ( 1 ) a)专家应是熟悉城镇土地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有关行业的技术、管理专家以及高层次决策者.专家总体权威程度较高,总数为lO40人gb)专家打分应根据相应工作的背景材料和打分说明进行,并在不协商的情况下按表A2的格式独立打分sc)从第二轮打分起,打分必须参考上一轮打分的结果进行;d)打分轮次为23轮。5.4.2.2 因素成对比较法对所选因素或因子进行相对重要性

23、两两比较,赋值,计算权重。实施要求:a)对比结果要符合A因素大于B因素.B因素大子C因素.A因素大于C因素的关系;b)对因素所赋的值应在Ol范围内,同时两因素之和等于1。5.4.2.3 层次分析法(AHP方法)对因素或因子相对重要性进行判断,组成判断矩阵,计算权重值。实施要求因素相对重要性判别最好使用特尔菲法测定的数据,判断矩阵必须通过一致性检验。5 G8/T 18507 -2001 6 城镇土地分等资料调查与整理6. 1 城镇土地分等资料调查的一般要求6. 1. 1 除反映增长率水平所需的资料外,所收集的资料时限应在分等工作开展年度的前三年内;资料调查应统一各种数据的时限,人口、用地、基础设

24、施等数据应统一设定截止时限,经济、社会数据应以年度为统计时段。6. 1. 2 同一因素因子的数据口径应保持一致,必要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正。6.1.3 调查资料应填入附录A(标准的附录)相应的调查手簿或各种表格中。6. 1. 4 调查工作应在统计数据填报、汇总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实地考察、补充校核工作。6.2 城镇土地分等资料调查内容6.2. 1 资料调查应根据分等所涉及行政区域的情况,收集相应的各类统计年鉴、城市(镇)建设统计年报等。分等资料调查的相关指标及口径说明见附录C(标准的附录)。6.2.2 分等基本资料涉及za)城镇年末常住人口、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g区域总人口、农业人口p

25、b)城镇建成区面积g区域土地总面积。6.2.3 城镇区位资料涉及ga)城镇所在区域的区域交通图件:经过城镇的干线、支线铁路的数量,干线、非干线公路的数量和等级,港口年吞吐量,机场等级,高速公路数量gb)城镇全年客运总量、货运总量。6.2.4 城镇集聚规模资料涉及a)城镇人口密度;b)城镇全年二三产业增加值gc)城镇全年工业销售收入。6.2.5 城镇基础设施资料涉及:a)城镇年末铺装道路面积gb)城镇全年人均生活用水量;c)城镇气化率或城镇用气人口总数(包括人工煤气、天然气、石油液化气hd)城镇排水管道总长度。6.2.6 城镇用地投入产出水平资料涉及za)城镇全年二三产业增加值;b)城镇全年批发

26、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额;c)城镇全年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额;dl城镇全年全部从业人员数。6.2.7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资料涉及ga)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5年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zb)全年地方财政收入、人均地方财政收入、35年内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率gd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dl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年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率;e)全年外贸出口额、人均外贸出口额。6.2.8 区域综合服务能力资料涉及ga)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3bl全年邮电业务总量g6 L一GB/T 18507 -2001 c)年末专业技术人员总数。6

27、.2.9 区域土地供应潜力资料涉及z区域年末耕地总面积、区域人口密度。6.3 城镇土地分等资料整理6.3. 1 城镇区位资料的整理6. 3. 1.1 城镇交通条件指数反映城镇交通区位的优劣。在统计所评价城镇的各种对外交通手段基础上,对城镇所涉及的各种交通方式分别赋分,标准可选用以下方式之一a)根据特尔菲测定法或因素成对比较法确定不同交通方式的赋分标准gu参照附录C(标准的附录)中乙1提供的赋分标准进行。将城镇各项得分累加起来,计算城镇交通条件指数。有关数据填入表A3.6. 3. 1.2 城镇对外辐射能力指数反映城镇对外辐射能力.通过城镇所在区域的货运总量和客运总量两项指标来计算a)按照7.2.

28、 2的有关公式,对各城镇所在区域的货运总量和客运总量分别进行标准化处理gb)用特尔菲测定法或因素成对比较法确定货运总量和客运总量的权重,加权计算城镇对外辐射能力指数sc)有关数据填入表A4。6. 3. 1. 3 城镇区位资料整理结果填入表A5.6. 3. 2 城镇集聚规模资料的整理城镇人口规模、城镇人口密度、城镇二三产业增加值、城镇工业销售收入均反映城镇集聚规模状况,从有关调查资料中获取,填入表A6.6. 3. 3 城镇基础设施资料的整理城镇年末人均铺装道路面积、全年人均生活用水量、城镇气化率、排水管道密度分别代表城镇道路状况、供水状况、供气状况、排水状况。将收集的相应数据填入表A7。6. 3

29、. 4 城镇土地投人产出水平资料的整理城镇单位用地二三产业增加恒、单位用地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单位用地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额、单位用地从业人员数均反映城镇土地投入产出水平。将收集的相应数据填人表A8.6. 3. 5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资料的整理6. 3.5.1 国内生产总值综合指数、地方财政收入综合指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综合指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综合指数、外贸山口额综合指数分别反映城镇所在区域的经济水平、财政状况、固定资产投资状况、商业活动和外贸活动。6. 3.5.2 国内生产总值综合指数通过城镇所在区域的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5年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三项指标来计算3

30、a)按照7.2. 2的有关公式,对三项指标分别进行标准化处理;b)用特尔菲测定法或因素成对比较法确定三项指标的权重,加权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综合指数gc)有关数据填人表AIO。6. 3. 5. 3 地方财政收入综合指数通过城镇所在区域的全年地方财政收入、人均地方财政收入、35年内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率三项指标来计算,方法同6.3.5.2,有关数据填入表All.6.3.5.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综合指数通过城镇所在区域的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两项指标来计算,方法同6.3.5.2,有关数据填人表A12,6. 3. 5. 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综合指数由城镇所在区域的全年社会消费

31、品零售总额、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年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率三项指标来汁算,方法同6.3.5.2,有关数据填人表A13。6. 3- 5. 6 外贸出口额综合指数由城镇所在区域的全年外贸出口额、人均外贸出口额两项指标来计算,方法同6.3.5.2,有关数据填人表Al4.7 G B /T 18507 - 2001 6.3.5.7 有关数据填入表A906. 3. 6 区域综合服务能力资料的整理人均年末储蓄存款余额、人均邮电业务量、专业技术人员比分别反映城镇金融、信息、科技文化等综合服务能力。将收集的相应数据填人表A15。6.3.7 区域土地供应潜力资料的整理区域农业人口人均耕地、区域人口密

32、度反映区域对城镇未来用地的供应潜力。将收集的相应数据填入表A16。7 城镇土地等的初步划分7.1 城镇土地等初步划分的一般要求7. 1. 1 城镇土地等的初步划分是在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计算分等对象的综合分依基础上,采用有关方法确定的。7.1.2 分等对象的综合分值计算必须从因子指标的标准化开始,经因素分值计算,自下而上逐层进行。y. 1. 3 在一个分等初步方案形成过程中,因子指标标准化的方法应保持一致。7.2 城镇土地分等对象的因子分值计算7.2.1 因子分值计算的基本原则7.2. 1. 1 在城镇土地分等因素资料整理的基础上,采用位序标准化和极值标准化的方法,分别计算分等对象的因子分值

33、,因子分值应在0-100之间。因子分值越大,表示分等对象受相应因子的影响效果越佳。7.2.1.2 分等对象的因子评价指标与其土地质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与土地质量呈正相关关系的因子有2a)城镇区位因素中的交通区位、城镇对外辐射能力;的城镇集聚规模因素中的城镇人口规模、城镇人口密度、城镇非农产业规模、城镇工业经济规模gc)城镇基础设施因素中的道路状况、供水状况、供气状况、扫|水状况;d)城镇用地投人产出水平因素中的城镇非农产业产出效果、城镇商业活动强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城镇劳动力投入强度;e)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因素中的国内生产总值、财政状况、固定资产投资状况、商业活动、外贸活动50区

34、域综合服务能力因素中的金融状况、邮电服务能力、科技水平:g)区域土地供应潜力因素中的区域人口密度。与土地质量呈负相关关系的因子有2区域土地供应潜力因素中的区域农业人口人均耕地。7.2.2 因子分值讨算的公式7.2.2.1 位序标准化的公式见式(2),Y,J二100XJn. ( 2 ) 式中:Y ,j 第z个分等对象的第1项因子分值;X;j-各分等对象按第J项因子指标值大小进行排序,X,J为排序后第z个分等对象的位序;当指标值与土地利用效益呈正相关时,排序从小到大进行,反之亦反gn一一参加分等的成镇个数。7.2.2.2 极值标准化的公式凡式(3)Y;j = 100 X(j) X (X;j -Xj

35、)/(Xo - Xrnio) 式中:Yij一一第2个分等对象的第1;项因子分值;. ( 3 ) (j) .X,一二当第1项因子指标与土地利用效益正相关时,(j)=1且Xj二X!hin;当第1项因子指标与土地利用效益负相关时.a(j)=-1且Xj=Xmax;X;ji-第2个分等对象第j)页指标值;8 GB/T 18507-2001 Xmax-各分等对象Xj指标的最大值3XmiIl 各分等对象X;,指标的最小值。7.2.3 各因素对应的因子分值计算按照7.2.1.2的要求和7.2.2的公式,对各因素对应的因子指标分别进行不同方式的标准化处理.计算各因子的分值,结果填入附录A(标准的附录)的相关表格

36、中。7-3 城镇土地分等对象的因素分值计算7. 3- 1 分等对象的因素分值按照式(4)计算。Fik =二:1 2 式中tDej一第i个分等对象到第1个分等对象的欧氏距离;W盛一一第h项因子的总排序权宣值;F;.-第z个分等对象第是项因子的评分值gFjI.一-第1个分等对象第是项因子的评分值。b)对分等对象进行聚类,并勾画聚类分析谱系图。8. 3. 3 土地等划分城镇土地等划分要求为2a)各类分等对象的土地等高低,必须通过对总体进行分析或抽样调查来确定$( 6 ) b)当只需确定各类的高低顺序时,可通过计算各类中所有分等对象的指标平均值,按指标对土地质量的作用大小,确定各类土地等,c)如果出现

37、各类指标伯各有高低优劣的情况,按上述方法难以判定土地等顺序时,可通过抽样调查各类中相同类型的土地或房地产价格情况,确定其土地等gd)当需要确定各类分等对象土地等时,则需通过抽样调查各类中相同行业的土地收益、地价或房价等资料,确定各类分等对象的土地等高低;e)分等结果填入表A30。8.4 城镇土地等的调整与确定8.4.1 城镇土地等调整与确定的程序要求根据多因素综合评价初步划分的城镇土地等,并结合市场资料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城镇土地初步分等结果进行验证,形成基本方案,并进行专家咨询和向下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征求意见,确定最终方案。8.4.2 城镇土地等调整与确定的原则城镇土地等调整与确定应遵循.

38、).4的原则要求。此外,还应遵循以下原则za)行政建制协调原则。城镇土地等应与我国现行的行政建制相协调;一般情况下,在省级以下(不10 飞;L一一一GB/T丁8507-2001含省级)的同一行政区域内,行政级别较高的城市土地等不宜低于行政级别较低的城市,设市城市土地等不宜低于未设市城镇:b)城镇规模和职能调控原则。城镇土地分等应根据城镇人口规模和职能特征进行适当调控sc)近邻平衡原则。空间相近且分属于不同行政区域的城镇之间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保持适当的等别平衡。8.4.3 城镇土地分等基本方案的制定8.4. 3. 1 城镇土地分等基本方案的制定应遵循8.4. 2的原则要求。8.4.3.2 城

39、镇土地分等基本方案的制定应以多因素综合评价的结果为主要依据。8. 4.3.3 对于多种方法划分的等别一致的城镇,即可以确定该城镇的土地等。8. 4. 3. 4 对于多种方法划分的等别不一致的城镇,采用多方案对比分析与专家咨询结合的方法调整确定其土地等a)检查分析各方法涉及资料的准确性和样本的数量、分布情况,分析各方法的结果产生差异的原因,对各方法的可靠性做出判断。b)将可靠性较低的方法结果剔除,将其余方法的结果对照列出,提交专家组进一步判断。c)应采用多数方法相一致的土地等结果为依据,不一致时可采用专家咨询投票的多数专家的意见为依据,确定分等结果。8.4.3.5 在城镇土地分等基本方案的制定过

40、程中,必要时,须对跨不同级别行政区域的城镇进行等别平衡,对属县级以上(不含县级)城市的市辖区划定等别,具体方法见附录E(标准的附录)。8.4.4 城镇土地等调整与确定中聘请专家要求a)聘请的专家数量应在1O40人之间。b)专家应是从事土地管理、估价,房地产开发、管理、研究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研究等方面的人土,其中熟悉分等区域的土地市场情况的专家应达到一定数量。8.4.5 城镇土地等的确定8.4.5.1 城镇土地等的最终确定应综合考虑专家和下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反馈意见。8.4. 5. 2 在分等报告中应说明城镇土地等调整的依据和原因,将最终确定的城镇土地等填人表A14。9 城镇土地分等图件编制9

41、. 1 城镇土地分等图件的底图要求9. 1. 1 城镇土地分等图件的工作底图是为编制城镇土地等别图、中间成果图、资料图所需要的工作底图。9. 1. 2 为编制成果图需要的各类底图宜采用区域行政区划图、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图或区域地形图,底图必须清晰地反映出评价区域内主要的铁路、公路、河流、口岸、城镇、行政界线等耍素。9.1. 3 为编制图件需要的各类底图比例尺应满足成果编制和资料分析的需要。9. 2 城镇土地分等图件编制要求城镇土地分等图件包括资料图、成果图(土地等别图和中间成果图)。土地等别图必须编制,资料图和中间成果图根据需要编制。9. 2. 1 资料阁编制要求资料图指城镇土地分等验证过程中涉

42、及的辅助图件。要求明确、清晰地表示出样点或级别的分布情况,定位要准确。9.2.2 中间成果图编制要求9.2.2.1 中间成果图包括城镇土地分等因素分值图和因子分值图。9.2.2.2 城镇土地分等因素分值图的编制要求为a)按照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的因素选定结果,选择作为制定基本方案主要依据的标准化方式所对应11 L一一GB/T 18507 -2001 的成果分别绘制各因素分值图和囚子分值图。b)按7.3. 2提供的方法进行分值分段,同属于同-分值段的评价对象所辖行政区域采用同一色彩反映,并在评价对象位置的一侧标注相应的因素和因子得分值。, c)因素分在图和因子分值图应通过不同的色调、灰皮、注记等方式

43、,并配以适当图例来表现评价对象受因素和因子影响的差异。9.3 城镇土地等别图编制要求9. 3. 1 城镇土地等别图要反映城镇位置、等别等内容。9.3.2 编图前,要将分等成果分类整理,确定编因工作程序、编绘内容和编制方法。9.3.3 将分等结果用图示、符号或注记等形式标注在图上。允许采用等别界线与数字符号标注结合、不问半径圆罔表示等形式回要求如下ga)当采用等别界线与数字符号标注结合的形式时,等须用大写罗马数字1、E、m.标注,分别表示一等、二等、三等,等别边界用实线表示,和有关行政界线相吻合。b)当采用不同半径圆圆的形式时,应根据所评价城镇的等别高低,用半径从大到小的不同因表示。c)可采取上

44、述两种方法相结合来编制城镇土地等别图。9. 3- 4 其他图面符号标准应尽最简化。9. 3. 5 各地可根据需要编绘彩色城镇土地等别图。色彩应以暖色为主,临等的色差不宜过大。9.3.6 城镇土地等别图应进行必要的图面整饰Q除按要求标出各土地等外,还应按制图规范标出图廊、方里网、图名、指北针、比例尺等,段后标出制图单位及时间。10 城镇土地分等报告及基础资料汇编的编制10. 1 城镇土地分等报告的编制10.1.1 城镇土地分等报告包括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两部分。10. 1. 2 土地分等工作报告主要内容包括:总结城镇土地分等工作情况,包括人员组成、进度安排、经费、资料收集和整理、技术运用、工作经验与存在问题等。10. 1. 3 城镇土地分等技术报告主要内容包括:a)城镇土地分等对象及所在区域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概况;b)阐述城镇土地分等的方法,包括分等因素因子体系及其仅重确定、因素因子评价指标量化及标准化处理方法、士地等初步划分及验证方法、土地等确定原则与方法、技术处理过程中需要特殊说明的事项等;c)城镇土地分等成果gd)城镇土地等分析,包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