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8985-2012 建筑结构用木工字梁.pdf

上传人:fatcommittee260 文档编号:198572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767.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28985-2012 建筑结构用木工字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GB T 28985-2012 建筑结构用木工字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GB T 28985-2012 建筑结构用木工字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GB T 28985-2012 建筑结构用木工字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GB T 28985-2012 建筑结构用木工字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91.080.20 P 23 道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8985-2012 建筑结构用木工字梁Wood I-jiost for building structures 2012-12-31发布2013-06-01实施h飞ii7叫哪怕飞J血叫回到fu也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夜总局串舍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IJ GB/T 28985-2012 目次前言.皿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要求.4.1 构造-4.2 材料4.3 规格尺寸及偏差.4 4.4 基本力学性能4.5 主要力学性能特征值.5 试验方法.5.1 规格尺寸及偏差检测.5.2 基本力

2、学性能检测.5.3 主要力学性能检测.6 质量控制.6.1 检验分类.6.2 出厂检验.6.3 型式检验.18 6.4 抽样方法及判定规则7 使用说明.8 标志、标签和包装附录A(规范性附录性能测试技术规则.附录B(规范性附录特征值系数.附录C(规范性附录)翼缘轴向抗拉伸强度特征值(F,)测试方法.附录D(资料性附录)实际使用情况相关的技术细节.参考文献.24 I GB/T 28985-2012 前言本标准按照GBjT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静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结构用木材

3、分技术委员会CSACjTC41jSC 4)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z国际竹藤网络中心、黑龙江省木材科学研究所、西南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湖南大学、嘉汉板业(广州)商贸有限公司、苏州皇家整体住宅系统股份有限公司、钻石木中国有限公司、南京工业大学、苏州香山宜构科技有限公司、营口小商集成木屋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z王戈、林利民、徐兰英、张宏健、程海涛、王春明、王子奇、董春雷、周海宾、高黎、单波、李仕华、倪竣、朱琦敏、冯晓东、秦邦国。皿GB/T 28985-2012 建筑结构用木工字梁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筑结构用木工字梁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质量控制、使用说明以及标志、

4、标签和包装。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结构用木工字梁。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828. 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z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ISO2859-1:1999 ,IDT) GB/T 18259 人造板及其表面装饰术语GB/T 20241 单板层积材GB/T 22349 木结构覆板用胶合板GB 50005 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206 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T 50329 木结构试验方法标准

5、LY/T 1580 定向刨花板3 术语和定义GB/T 18259和GB5000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 建筑结构用木工字梁wood I-joist for building structures 规格材或结构用复合木材作翼缘,木基结构板材作腹板,用结构型胶粘剂粘结的承载结构构件(见图1),亦称工宇拥栅。翼缘固1工字拥栅示意固1 GB/T 28985-2012 3.2 3.3 结构用复合木材structural composite lumber 以木质单板、狭长木片等为原料,采用结构型胶粘剂压制胶合而成的结构用方材。注2如单板层积材(LVL)和单板条层积材(PSL)等。木

6、基结构摄材wood-based structural-use panels 以木质单板、刨花等为原料,采用结构型胶粘剂压制肢合而成的承重板材,包括结构肢合板和定向刨花板。3.4 特征值characteristic value 通过试验测试和试验数据计算得到的统计值,用来判定和确定玉宇拥栅性能。本标准主要力学性能特征值中,抗弯刚度(EI)取平均值z其他力学性能取75%置信度下5%分俭值的下限值。3.5 翘曲warp 工字搁栅在生产和存放等过程中产生的弯曲现象,按弯曲方向可分为顺弯(沿y轴方向)和横弯(沿z轴方向)。工字搁栅截面坐标系如图2所示。3.6 3. 7 3.8 3.9 2 z 飞图2工宇

7、拥栅截面坐标系示意图腹板偏移值web offst 翼缘宽度上的中心线与腹板厚度中心线的偏离距寓s垂直度pe叩endicularity工字搁栅上下翼缘的偏移距离。腹撮翼缘结合闰障web-flange伊P工宇搁栅腹板端头与翼缘槽底面间的空隙。抗压承载力compress strength Fc 工字拥栅在垂向均布载荷状态下抵抗垂向荷载的能力。3. 10 3. 11 蝠变恢复率creep-recover ration s 模拟长期施加规定载荷后,工宇搁栅恢复变形量与总变形量的比率。抗弯刚度bending stiffness EI GB/T 28985一2012静态简支弯曲测试条件下工宇搁栅抵抗垂向弯曲

8、变形的能力,用其弯曲弹性模量E和截面惯性矩I的乘积表示。3. 12 3. 13 抗弯承载力矩bending moment M 静态简支弯曲测试条件下工宇拥栅抵抗垂向荷载的弯矩。抗剪承载力shear capacity v 3. 14 静态简支弯曲测试条件下工宇搁栅抵抗弯曲剪力的能力。中部支反力intermediate reaction IR 静态简支三点弯曲测试条件下工字拥栅跨中规定长度(由支承垫块长度来体现受力部位的抗压能力。3. 15 端部支反力end reaction ER 静态简支三点弯曲测试条件下工宇搁栅端头规定长度(由支承垫块长度来体现受力部位的抗压能力。4 要求4. 1 构造4.

9、1. 1 上、下翼缘应为同一树种或物理力学性能相似的结构用木质材料,并为同一厚度。4. 1. 2 腹板上允许开洞口,但应在产品说明中,规定洞口在腹板上的位置和允许最大尺寸,并要进行有关性能测试。4. 1.3 翼缘、腹板材料接长使用时,工宇梁上、下翼缘和腹板的任意两接长处的距离应不小于500 mm 4.2 材料4.2. 1 翼缘4.2. 1. 1 用于翼缘的材料可为规格材或结构用复合木材,其规格尺寸根据材料和产品性能要求确定。4.2. 1. 2 翼缘为规格材时,材质质量应符合GB50206和GB50005及相关的要求规定z翼缘为结构用复合木材时,质量要求和性能指标应符合GB/T20241中的结构

10、用单板层积材及相关标准要求。3 GB/T 28985-2012 4.2. 1. 3 翼缘允许在长度方向上指接使用,用于指接的材料长度应不小于2400mm。4.2. 1. 4 翼缘的最小宽度为35mm,最小厚度为30mm。4.2.2 腹板4.2.2. 1 用于腹板材料应为木基结构板材,包括定向刨花板(OSB)和结构胶合板。腹板规格尺寸根据产品性能要求确定。4.2.2.2 腹板为定向刨花板时,其质量和性能指标应符合LYjT1580的规定;腹板为结构胶合板时,其质量和性能指标应符合GBjT22349的规定。4.2.2.3 腹板可接长使用,腹板的最小厚度为9.5mm. 4.2.3 胶粘剂应使用结构型胶

11、粘剂,性能应满足GBjT50329或相关标准的规定。4.3 规格尺寸及偏差4.3. 1 规格尺寸规格尺寸为za) 翼缘宽度为35mm90 mm; b) 工宇拥栅高度为240mm、300mm、350mm和400mm。注z特殊尺寸要求自供需双方协商。4.3.2 规格尺寸偏差规格尺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尺寸偏差单位为毫米项目长度宽度高度偏差nukd 士0.8。-3.0 4.3.3 加工偏差加工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加工偏差翘曲度(顺弯或横弯)翼缘平行度腹板腹板-mm mm 项目偏移值垂直度翼缘结30006000 35-50 51-65 二66mm :;6000 最大偏差3.0 4.0 5.

12、0 2.0 0.6 1. 5 2.5 3.0 2.5 4 4.4 基本力学性能基本力学性能应符合表3的规定。项目指标要求4.5 主要力学性能特征值表3基本力学性能要求抗压承载力FckN/m 二注85GB/T 28985-2012 蠕变恢复率8% ;:90 工字搁栅按照四个不同高度及不同翼缘材料分别规定各级强度等级的特征值指标。主要力学性能特征值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主要力学性能特征值指标翼缘工字搁栅高度性能抗弯刚度抗弯承载力矩抗剪承载力中部支反力端部支反力材料口1口1等级106 kN. mm2 kN. mm kN kN kN I 535 10825 11. 80 21. 50 10. 70 2

13、40 E 460 9190 11. 80 20.10 9.95 I 1 735 24975 20.30 35.40 14. 75 E 1 205 18785 15.00 24.65 12.25 300 单E 925 13995 15.00 21. 50 10. 70 板lV 805 11 875 15.00 20.10 9.95 层积I 2530 29790 22.45 35.40 14.75 材350 E 1 760 22400 18.05 24.65 12.25 皿1 380 16690 18.05 21. 50 10. 70 I 3420 34 135 24.60 35.40 14. 7

14、5 400 E 2415 25660 20.80 24.65 12.25 皿1 905 19 125 20.80 21. 50 10. 70 I 665 10770 11. 80 22.80 11.40 240 E 555 7790 11.80 22.80 11.40 E 415 7 175 11. 80 17.95 8. 75 I 1 570 19 765 15.00 29. 10 13.50 规E 1 135 13955 15.00 26.35 12.65 格300 材E 945 10095 15.00 26.35 12.65 lV 725 9295 15.00 17.95 8. 75 I

15、 2300 23810 18.05 31. 85 13.50 350 E 1 675 16790 18.05 26.35 12.65 皿1 385 12160 18.05 26.35 12.65 5 G/T 28985-2012 表4(续)翼缘工字搁栅高度性能抗弯刚度抗弯承载力矩抗剪承载力材料mm 等级06 kN. mm2 kN. mm kN 规I 3135 27600 20.80 格400 E 2295 19470 20.80 材E 1885 14 100 20.80 注1:表中数值为样本需达到的特征值。注2:表中中部支反力(l邸,是元加劲助、中部支承长度为90mm时的中部支反力.注3:表中

16、端部支反力(E邸,是无加劲肋、端部支承长度为45mm时的端部支反力。5 试验方法5. 1 规格尺寸及偏差检测5. 1. 1 仪器试验仪器有za) 钢卷尺,精度1mm; b) 钢板尺,精度0.5mm; c) 游标卡尺,精度0.1mm; d) 角尺,精度o.2 mm/1 000 mm; d 细钢丝或线绳。5.1.2 规格尺寸检验方法和结果表示5. 1. 2. 1 长度测量中部支反力kN 31. 85 26.35 26.35 沿试件的长度方向,分别在上、下翼缘中心线上测量长度,取平均值。精确至1mm。5. 1.2.2 宽度和高度偏差测量在距试件两端部50mm处和试件的中部分别测量,精确至0.5mm.

17、 取测量数据中偏离规定偏差的最大偏差值为偏差测量值。5. 1.3 加工偏差检验方法和结果表示5. 1.3. 1 翘曲度测定端部支反力kN 13.50 12.65 12.65 将试件凹面向上并在元任何外力作用下放置在水平台面上,沿试件长度方向试件全长)将绷紧细钢丝或线绳于翼缘正表面或翼缘侧表面的凹面上,用钢板尺量试件凹面与细钢丝或线绳间最大弦高,即为翘曲度,精确至0.5mm. 5. 1. 3. 2 腹板偏移值测定在试样的两个端面上,测量翼缘宽度上的中心线与腹板厚度上的中心线的距离见图3)。以最大的距离作为试样的腹板偏移值,精确至0.5mm. 6 5. 1.3.3 垂直度的测定一一一一一时腹板中心

18、线| 图3G/T 28985-2012 卜-一腹板偏移值! 翼缘中心线/ 腹板偏移测量示意图用角尺垂直靠紧试样下翼缘的侧面,测量角尺垂直边与试样上翼缘间的距离(见图。,沿试样长度方向测量4点,以单位高度最大距离的百分比作为试样的垂直度,精确至0.5mm。圄4垂直度测量示意图b. 1.3.4 羁缘平行度的测定用直尺分别在试样长度方向距离端面300mm处,测量试样两侧试件高度a和b(见图5)。计算高度a和b的差值,以最大的差值作为试样的平行度,精确至0.5mmo 7 GB/T 28985-2012 单位为毫米HmKN., 。圄5翼缘平行度测量示意固5. 1. 3. 5 腹板-翼结结合间隙的测定在试

19、样的两个端面,分划测量腹板齿顶与翼缘齿底之间的距离(见图6),以最犬的值作为试样的腹板-翼缘结合间隙,精确至0.5mm。腹板翼缘结合间隙_1 -T 圄6翼缘腹极结合闰醺测量示意图5.2 基本力学性能检测5.2. 1 性能测试技术规则性能测试技术规则见附录A.5.2.2 抗压承载力(Fc)检测5.2.2. 1 原理通过均布压力载荷使试件产生破坏,确定试件的承压能力,包括翼缘的抗压能力和腹板的抗屈曲能力。GB/T 28985-2012 5.2.2.2 仪器试验仪器有za) 万能力学试验机,精度10N; b) 钢卷尺,精度1rnrn; c) 秒表。5.2.2.3 方法5.2.2.3. 1 每一种规格

20、型号的产品,至少需要测试10个试件。5.2.2.3.2 如图7所示,试件长度为305mrn.支承垫块和加载垫块的长度要大于试件上、下翼缘尺寸。5.2.2.3.3 选择合适的加载速度,匀速加载z试样破坏时间应大于1rnin,小于10rnin。记录试件的最大荷载和破坏模式。5.2.2.3.4 取10个试件中最大破坏载荷最小值为样本的抗压承载力孔。单位为毫米荷lli载布-t均|+加载垫块一一一一+4一一一一试件加载垫块一一一一+|跚|图7抗压承载力测定示意图5.2.3 蝠变恢复率()检测5.2.3. 1 原理模拟长期施加规定载荷后,试件变形恢复的能力。5.2.3.2 仪器试验仪器有=a) 万能力学试

21、验机,精度10N; b) 钢卷尺,精度1rnrn; c) 百分表,精度0.01rnrn; d) 秒表。9 GB/T 28985-2012 5.2.3.3 方法5.2.3.3. 1 每一种规格型号的产品,至少需要测试2个试件。5.2.3.3.2 按图8所示调整两支承垫块中心跨距,支承垫块中心跨距为样本公称高度的18倍z5.2.3.3.3 采用两点加载方式进行加载,两加载点间距应不小于测试跨度的1/3.通常加载垫块的长度为200mm400 mm,支承垫块的长度为100mm200 mm. 加载垫块哇试件长度(1,)叫说明sh一木工字梁高度zP一一施加载荷,试验跨度(/.)圄8蠕蛮锻复率副窟,示意圄5

22、.2.3.3.4 试验步骤=a) 加载至抗弯承载力矩理论计算值的10%,以此作为基本载荷水平和试件变形的起点zb) 加载至70%抗弯承载力矩允许设计值并维持1h,读取并记录其变形(f1);c) 卸载至基本载荷水平,15min后读取并记录其变形(fz)I d) 计算试件的蠕变恢复率(8)。注s抗弯承载力矩理论计算值按式(5)计算得到。5.2.3.3.5 试件的蠕变恢复率(的,按式(1)计算,精确至1%:式中=8-一单个试件的蠕变恢复率,比s -f1-fzvMA% 一-f1 ,-川. ( 1 ) fl一一由基本载荷水平,加载至70%抗弯承载力矩理论计算值时的跨中挠度,单位为毫米(mm);fz一一卸

23、载至基本载荷(恢复后)的跨中挠度,单位为毫米(mm)。5.2.3.3.6 样本的蠕变恢复率S为2个试件蠕变恢复率平均值。10 GB/T 28985-2012 5.3 主要力学性能检副5.3. 1 性能测试技术规则性能测试技术规则见附录A.5.3.2 抗弯刚度(El)测定5.3.2. 1 原理确定试件在弹性极限范围内,规定截面形状情况下,受载荷作用产生应力和应变之比。5.3.2.2 仪器试验仪器有za) 万能力学试验矶,精度10N; b) 钢卷尺,精度1rnm; c) 游标卡尺,精度0.1mm; d) 百分表,精度0.01mm; d 秒表。5.3.2.3 方法5.3.2.3. 1 每-种规格型号

24、的样本,至少需要测试10个试件。5.3.2.3.2 按圈9所示嗣整闻立承垫块中心跨距,通常支承垫块中心跨距为样本公称高度的18倍。加载垫块a + 说明za一一支承垫块与加载垫块的中心距Fh一一木工字梁高度sP一一施加载荷.P/2 试件f;.l主(Lt)试验跨度(L)L-2a + 图9抗弯刚度和抗弯承载力矩测定示意圄-=: 地块长度a 5.3.2.3.3 采用两点加载方式进行加载,两加载点间距应不小于测试跨度的1/3。应注意z11 GB/T 28985-2012 a) 为了防止加载时产生局部破坏,应使加载垫块具有足够的支承长度或采取加载点下对试件加劲肋增强。通常加载垫块的长度为200mm 400

25、 mm.支承垫块的长度为100mm 200 mm。b) 当测试样本的翼缘带有端接时,所有试件都应至少有1个端接处处于受拉状态,并使端接处位于两加载点之间。c) 测试试件的腹板有开洞口时,最大的允许洞口应在两支承垫块之间的跨中位置。5.3.2.3.4 选择合适的加载速度,匀速加载。试样破坏时间应大于1min.小于10min. 5.3.2.3.5 单个试件的抗弯刚度EI。按式(2)计算,精确至o.01 kN mm2 : 、,a-4二二yL-uu qa-aaz a P-A一= YEA E . ( 2 ) 式中zEI。一一单个试件的抗弯刚度,单位为千牛平方毫米(kN.mm2); t:.P-在载荷-挠度

26、曲线图中最大载荷10%40%间的直线段内的载荷增加量(即载荷P1、P2差的绝对值).单位为千牛(kN); t:.y一一在试件长度方向中心处变形量,单位为毫米(mm);L一一支座跨距,单位为毫米(mm);a 加载垫块和支承垫块的中心距离,单位为毫米(mm)。5.3.2.3.6 取10个试件的平均值作为样本的抗弯刚度特征值EI.5.3.3 抗弯承载力矩(M)测定. 5.3.3. 1 原理通过测定试件在两点加压下最大载荷作用时的弯矩,确定工宇搁栅的抗弯性能。本方法中抗弯承载力矩特征值可依据实测试验方法或翼缘材料力学性能理论计算一一验证试验方法得到。5.3.3.2 实测试验方法5.3.3.2. 1 仪

27、器试验仪器有za) 万能力学试验机,精度10N; b) 钢卷尺,精度1mm; c) 秒表。5.3.3.2.2 方法5. 3. 3. 2. 2. 1 每一种规格型号的样本,至少需要测试53个试件。5. 3. 3. 2. 2. 2 按图9所示调整两支承垫块中心跨距,通常支承垫块中心跨距为样本公称高度的18倍z5. 3. 3. 2. 2. 3 采用两点加载方式进行加载,两加载点间距应不小于测试跨度的1/3.应注意za) 为了防止加载时产生局部破坏,应使加载垫块具有足够的支承长度或采取加载点下对试件加劲肋增强。通常加载垫块的长度为200mm 400 mm.支承垫块的长度为100mm 200 mm。b)

28、 当测试样本的翼缘带有端接时,所有试样都应至少有1个端接处处于受拉状态,并使端接处位于两加载点之间。c) 测试试件的腹板有开洞口时,最大的允许洞口应在两支承垫块之间的跨中位置。GB/T 28985-2012 5. 3. 3. 2. 2. 4 选择合适的加载速度,匀速加载;试件破坏时间应大于1min.小于10min。记录试件的最大破坏载荷和破坏模式。5. 3. 3. 2. 2. 5 单个试件的抗弯承载力矩Mo按式(3)计算,精确至0.01kN. mm: Mo=P a/2 式中=Mo一单个试件的抗弯承载力矩,单位为千牛毫米(kN.mm); P一一最大破坏载荷,单位为千牛(kN); a -一加载垫块

29、和支承垫块中心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3 ) 5.3.3.2.2.6 样本符合正态分布的抗弯承载力矩特征值M.按式(4)计算,精确至0.01kN. mm: M=Mi)ks 式中=M一一样本的抗弯承载力矩特征值,单位为千牛毫米比N.mm); Mo -试件抗弯承载力矩的平均值,单位为千牛毫米(kN.mm); h二一一特征值系数,由表B.1查得zs 标准差。5. 3. 3. 2. 2. 7 样本不符合正态分布时,其抗弯承载力矩特征值M按表B.2规定确定。5.3.3.3 理论计算方法一一验证试验5.3.3.3. 1 抗弯承载力矩理论计算值CM.)按式(5)计算,精确至0.01kN . mm:

30、Me=KLF飞Anety式中tM.一一抗弯承载力矩理论计算值,单位为手牛毫米CkN.mm); KL一一长度修正系数,按式C6Ht算得到;Ane,一翼缘净面积不包括所有腹板材料和梓槽的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2);y一一翼缘形心距离(不含梓槽),单位为毫米(mm);F , 一一为翼缘拢拉仲强度特缸值,主主附录C副试和计算,精确豆。.01kN/mm2, 长度修正系数按式(6)计算:KL =K.(Ll/L)Z1. 0 式中zK. 应力分布修正系数.K.=1.15;Ll 拉伸夹具之间距离,单位为毫米(mm);L 试件抗弯试验跨距,单位为毫米(mm);Z 从表5选取的指数。表5式(6)中的指数(Z

31、)变异系数/%I :S;10 15 20 Z I 0.06 0.09 0.12 注g表中未列值可使用插值法求得。5.3.3.3.2 验证试验按5.3.3.2进行,测试10个试件。.( 4 ) ( 5 ) ( 6 ) 一-一二二5.3.3.3.3 验证试验的最小抗弯承载力矩应不小于的抗弯承载力矩理论计算值M.此时的M.作为样本的特征值M.否则应该仔细分析其原因,并进一步试验。13 GB/T 28985-2012 5.3.4 抗剪承载力(的测定5.3.4.1 原理通过单点加压方式进行剪切破坏试验,确定试件的腹板性能、腹板-翼缘、腹板-腹板的胶合性能。5.3.4.2 仪器试验仪器有zd 万能力学试验

32、机,精度10N; b) 钢卷尺,精度1mm; c) 秒表。5.3.4.3 方法5.3.4.3. 1 每一种规格型号的产品,至少需要测试10个试件。5.3.4.3.2 按图10所示调整两支承垫块中心跨距,支承垫块与加载垫块内侧之间距离应大于或等于样本公称高度的1.5倍F保证试件两侧端头超出支承垫块的长度不大于6mm。加载垫块端接处主主1.5h 305mm LI 说明2h 木工字梁高度zP一一施加载荷ELI一一试件长度.圄10抗剪承载力测定示意图5.3.4.3.3 加载方式为单点加载,加载位置在试件长度方向的中点。应注意za) 支承垫块的宽度不小于试件宽度,支承垫块的长度为100mm.加载垫块的宽

33、度不小于试件宽度,加载垫块的长度为200mm。c) 测试腹板有端接的试样时,端接处与支承垫块的间距应为305mm。d) 若腹板需要进行加劲肋时,加劲肋应设置在支承处z为防止测试时发生试件加载点破坏,应在加载点加劲肋增强,但加劲胁的宽度不能超过加载垫块宽度。14 GB/T 28985-2012 5.3.4.3.4 选择合适的加载速度,匀速加载z试样破坏时间应大于1min,小于10min;记录试件的最大破坏荷载。5.3.4.3.5 单个试件的抗剪承载力V。按式(7)计算,精确至0.01kN: Vo=P/2 式中zVo 单个试件的抗剪承载力,单位为千牛(kN); P一一最大破坏荷载,单位为千牛(kN

34、)。5.3.4.3.6 样本的抗剪承载力特征值V按式(8)计算,精确至0.01kN: V=V-ks 式中zV-一样本的抗剪承载力特征值,单位为千牛(kN); V-一一试件抗剪承载力的平均值,单位为千牛(kN); K 特征值系数,由表B.1查得zs一一标准差。5.3.5 中部支反力(lR)测试5.3.5. 1 原理 ( 7 ) .( 8 ) 通过试件的单点加载弯曲试验,确定规定支撑宽度情况下工宇搁栅中部所能够承受的最大破坏载荷。5.3.5.2 仪器试验仪器有za) 万能力学试验机,精度10N; b) 钢卷尺,精度1mm; c) 秒表。5.3.5.3 方法5.3.5.3. 1 每一种规格型号的样本

35、,至少需要测试10个试件。5.3.5.3.2 按图11所示调整两支承垫块中心跨距,支承垫块与加载垫块内侧之间距离应大于或等于样本公称高度的1.5倍。5.3.5.3.3 采用单点加载方式进行加载,支承垫块的长度为100mm200 mm;加载垫块的长度为90 mm(规定支撑长度。5.3.5.3.4 选择合适的加载速度,匀速加载z试样破坏时间应大于1min,/J、于10min; 记录试样的最大破坏载荷和破坏模式。15 GB/T 28985-2012 ;:1. 5h 支承垫块说明2h一一木工字梁高度zP一一施加载荷。P 加载垫块圄门中部支反力测定示意圄5.3.5.3.5 单个试件的中部支反力IR。按式

36、(9)计算,精确至0.01kN: 1Ro=P 式中zlRo-单个试件的中部支反力,单位为千牛(kN); P 最大破坏荷载,单位为千牛(kN)。5.3.5.3.6 样本的中部支反力特征值IR按式(10)计算,精确至0.01kN: IR=IRo-ks 式中zIR -一样本的中部支反力特征值,单位为千牛(kN); 1Ro 试件中部支反力的平均值,单位为千牛(kN); h 一一特征值系数,由表B.1查得zs 一一标准差。5.3.6 端部支反力(ER)测试5.3.6. 1 原理., ( 9 ) . ( 10 ) 通过试件的单点加载弯曲试验,确定规定支撑宽度情况下工字拥栅端部所承受的最大破坏载荷。5.3.

37、6.2 仪器试验仪器有za) 万能力学试验机,精度10N; b) 钢卷尺,精度1mm; c) 秒表。5.3.6.3 方法5.3.6.3. 1 每一种规格型号的产品,至少需要测试10个试件。GB/T 28985-2012 5.3.6.3.2 按图12所示调整两支承垫块中心跨距,支承垫块与加载垫块内侧之间距离应大于或等于样本公称高度的1.5倍F并使试件的端面与支承垫块对齐。支承垫块说明zh一-木工字梁高度zP一一-施加载荷。1. 5h P ., 圄12端部支反力测定示意图5.3.6.3.3 加载方式为单点加载,加载位置在试件长度方向的中点F支承垫块的长度为45mm(规定支承长度);加载垫块的长度为

38、100mm200 mm. 5.3.6.3.4 选择合适的加载速度,匀速加载z试样破坏时间应大于1min.!j、于10min.记录试样的最大破坏载荷和破坏模式。5.3.6.3.5 单个试件的端部支反力ER。按式(11)计算,精确至0.01kN: ERo =P/2 式中zER。一单个试件的端部支反力,单位为千牛(kN); P 一一最大破坏荷载,单位为千牛(kN)。5.3.6.3.6 样本的端部支反力特征值ER按式(12)计算,精确至0.01kN: ER=ERo-ks 式中zER一一一样本的端部支反力特征值,单位为千牛(kN); ERo一一试件端部支反力的平均值,单位为千牛(kN);h 一一特征值系

39、数,由表B.1查得ES 一一标准差。6 质量控制6. 1 检验分类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 11 ) ( 12 ) 17 GB/T 28985-2012 6.2 出厂栓验出厂检验项目包括规格尺寸及偏差、基础力学性能、抗弯承载力矩和抗剪承载力。6.3 型式检验6.3. 1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za)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时zb) 正式生产后,当原材料、产品等级结构调整及生产工艺发生较大变动时sd 产品长期停产后,再恢复生产时;d) 正常生产时,每年检验不少于2次z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zf) 质量技术监督机构或合同规定提出型式检验要求

40、时。6.3.2 型式检验项目包括规格尺寸及偏差、基础力学性能和主要力学性能。6.4 抽样方法及判定规则6.4. 1 规格尺寸和加工偏差抽样方法及判定规则6.4. 1. 1 抽样方案采用GBjT2828. 1-2003中的正常检验二次抽样方案,检查水平1,接收质量限为4.0,见表6.样本应在生产后经存放24h以上的同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表6抽样方案单位为根批量范围样本样本量累计样本量接收数拒收数150 第一5 5 。2 第二5 10 1 2 151280 第一8 8 。2 第二8 16 1 2 第一13 13 。3 281500 第二13 26 3 4 第一20 20 1 3 5011 200

41、第二20 40 4 5 1 2013 200 第一32 32 2 5 第二32 64 6 7 6.4.1.2 判定规则第一次检验的样品数量应等于该抽样方案给出的第一样本量。如果第一样本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数小于或等于第一接收数,应认为该批是可接收的z如果第一样本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数大于或等于第一拒收数,应认为该批是不可接收的。如果第一样本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数介于第一接收数与第一拒收数之间,应检验由方案给出样本量的第二样本并累计在第一样本和第二样本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数。如果不合格品累计数小于或等于第二接收数,则判定该批是可接收的;如果不合格品累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拒收数,则判定该批是不可接收的.GB/T 2

42、8985-2012 6.4.2 基本力学性能判定规则样本应在生产后经存放24h以上的同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抽样样品数和试验方法按5.2中规定执行。测试结果达到表3中规定的值时,判定为合格。6.4.3 主要力学性能抽样方法及判定规则样本应在生产后经存放24h以上的同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抽样样品数和试验方法按5.3中规定执行。主要力学性能检测值均满足表4中相应等级要求时,则判定为属于该等级。7 使用说明实际使用情况相关的技术细节参见附录D。生产厂家供货时,应提供使用说明。8 标志、标签和包装8. 1 产品标记、等级、生产厂、检验员代号和生产日期及质暨认证机构名称标识。8.2 按产品规格、类型、等级

43、分别包装。8.3 产品运输和保管过程中防潮、防雨、防曝瞄。19 GB/T 28985-2012 A.1 概述附录A规范性附录)性能测试技术规则工宇搁栅的材料、构造、加工制造和使用对其承载性能均有影响,所以应对产品进行严格的检验和评定。与新建企业或新上生产线需要评定一样,如果工宇搁栅的使用条件、制作过程或产品技术等发生较大改变时,应对所生产的产品进行重新检验和评定。A.2 检验和评定检验和评定应该在随机抽查的基础上,监控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生产企业需要委托有资质的机构对其产品生产过程进行监控;所有检验要由有资质的机构进行或见证进行,所有试验结果由有资质的机构证明。A.3 样本数量本标准规定的

44、各性能测试试验的试件数量为最少样本数量。A.4 试验温度试验时,试样的最低温度不能低于40C。A.5 试验安全所有足尺样本性能测试试验都存在着各样的危险,所以应保证在试验时有足够的安全措施。例如,在进行足尺工宇搁栅试验时会有发生侧向屈曲的可能,所以应在试件两侧设置足够的侧向支撑,以防止试件发生侧向屈曲。20 GB/T 28985-2012 附录B(规范性附录)特征值系数B. 1 表B.l是正态分布,75%置信度和5%分位值时,计算样本力学性能特征值系数。表B.1 特征值系数k样本数3 4 5 6 7 8 9 10 11 12 k 3. 152 2.681 2.464 2.336 2.251 2

45、. 189 2. 142 2.104 2.074 2.048 样本数14 15 16 17 18 I 20 &1 22 23 k 2.008 1. 991 1. 917 1. 964 1. 952 1. 942 1. 932 1. 924 1. 916 1. 908 样本数25 30 35 40 45 50 60 70 80 90 一】k 1. 895 1.869 1. 849 1. 834 1. 822 1. 811 1. 795 1. 783 1. 773 1. 765 B.2 表B.2是统计分布而%置信度和5%分位值时,顺序统计方法的样本特征值系数。样本数顺序排列试件根数表8.2顺序统计

46、方法特征值注2顺序排列为试验结果从小到大排列。13 2.026 24 1. 901 100 1. 758 237 10 21 G/T 28985-2012 附录C规范性附录翼缘轴向抗拉伸强度特征值(Ft)测试方法C. 1 原理轴向拉伸荷载作用于翼缘试样的两端,以规定的速度进行加载,直到试样破坏。确定翼缘试样的轴向抗拉伸强度特征值(F,)。C.2 仪器测试仪器有za) 木材万能力学试验机,精度10N; b) 钢卷尺,精度1mm; c) 游标卡尺,精度0.01mm; d) 拉伸加载夹具zd 秒表。C.3 方法C.3.1 每一种规格样本,至少需要测试53个试件z如有端接,则每个试件至少有一个端接。C

47、.3.2 试验按样本全截面规格尺寸进行轴向抗拉伸试验。规格材的轴向抗拉伸试验的加载夹具距离为2.44m;结构复合木材的轴向抗拉伸试验的加载夹具距离为0.91m。C.3.3 将试件放在2个拉伸加载夹头间,并夹紧试件两端。在加载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拉伸加载夹具夹紧试件部位破坏及减少滑移。C.3.4 选择合适的加载速度,试样宜在1min左右破坏,破坏时间应大于10s,小于10min。记录最大荷载和引起试样破坏的特征描述。C.3.5 单个试件的抗拉伸强度按式(C.1)计算,精确至0.01kN/mm2: 式中zF .,=_P_ 一一回bhF国单个试件的抗拉伸强度,单位为千牛每平方毫米(kN/mmZ); P一一最大拉伸破坏荷载,单位为千牛(kN); b -一试件宽度,单位为毫米(mm);h一一试件高度,单位为毫米(mm)。C.3.6 样本抗拉伸强度特征值按表B.2规定确定。22 .( C.1 ) GB/T 28985-2012 附录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