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37.080.00 A 14 道E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GB/Z 19737-2005/ISO/TR 12031 :2000 缩微摄影技术银-明胶型缩微晶变质迹象的检查Micrographics-Inspection of silver-gelatin microforms for evidence 。fdeterioration CISO/TR 12031: 2000 , IDT) 2005-04-19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茂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人2005-10-01实施060609000533 GB/Z 19737-2005/ISO/TR 120
2、31 : 2000 目次EN-1122222222222222333333334555556667I 器片川H倒和箱灯明法容述告胶方内. 描报卜muuu查查查查uuu与查骂HHH. 离件u分附附恼蛐蛐古时附削加特山川文UH川套划品品加附附分概的品呵生u学附基用义材与源手川的uu微微附的的划集集微析型u滋斑飞帖片引定境耗-m镜镜光绒用法组.缩缩的片卡告的收汇缩分类物微的层从U性和环与述m大微向丝查方述查述有有片套像报级据或个据的述生化留剂剂性围范语查备概M放显单黑检样概检查概所所卷封影查等数组各数陷概微氧残乳乳脆言言范规术检设1234567抽12检123456检12345缺1234567阳寻12
3、3455丘旦旦旦5.5.66.6.711111180队鼠忌。队&99.9.9.9.9.9.队GB/Z 19737一2005/ISO/TR12031 : 2000 9.8 片基收缩.7 10 补救措施.10. 1 概述.-.7 10.2 后续的复查附录A(资料性附录)片基类型的确定8附录B(资料性附录)影响变质的因素.8 且1概述8B.2 胶片材料选择不当8B.3 处理8B.3.1 定影不当8B. 3. 2 水洗不当.8 B. 3. 3 干燥不充分.8 B.4 储存期间环境条件不当.8 附录C(资料性附录)各种类型缺陷的示例.9 C.1 微生物滋生9C.2 氧化微斑 10 C.2.1 已曝光片头
4、 10 C. 2. 2 银亮斑C.3 乳剂层从片基上分离H G/Z 19737-2005/ISO/TR 12031: 2000 前言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等同采用ISO/TR12031: 2000(E)(缩微摄影技术银-明胶型缩微品变质迹象的检查)(英文版)的技术内容。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与ISO/TR12031 :2000(E)的主要差别如下:一一增加了前言气将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国际标准改为与之相对应的国家标准或现行有效的国际标准。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仅供参考。有关对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建议和意见,向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反映。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全国文
5、献影像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6)提出并归口。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全国文献影像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二分会起草。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人:黎三羊、孙跃军、李铭、黄亚非。而且GB/Z 19737-2005/ISO/TR 12031 :2000 引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旨在提供一种统一的方法,对银-明胶型缩微品进行抽样检查,看其是否存在变质的迹象。人们很早就认识到,冲洗、烘干和存储条件不符合要求,会促使微生物侵蚀和产生各种其他类型的影像变质。在最近十年内对一些大型馆藏缩微品的检查中,已经发现了很多氧化微斑的例子,这可能是经历了数年或所用不同处理条件的影响。这些例子促使人们注意到这样的事实,即
6、尽管胶片可以在能够实现最好的条件下冲洗和存储,而使这些缩微品得以完好保存的唯一保证是实施一个系统的精心检查计划。按照现行标准制造出来并曝光、显影和储存且概率寿命很长的银明胶型缩微品可能无需予以广泛的检查。目GB/Z 19737-2005/ISO/TR 12031 :2000 缩微摄影技术银-明胶型缩微品变质迹象的检查1 范围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所有形态的银明胶型缩微品,包括卷片、影像卡、封套片和缩微片。它描述了查明和监测变质现象所需的设备和方法。这些信息有助于判明问题的性质和程度,并最终将为可能需要的补救措施提供坚实的基础。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引用而成为本
7、指导性技术文件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然而,鼓励根据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指导性技术文件。GB/T 6159.1-2003缩微摄影技术词汇第1部分z一般术语(lSO6196-1:1993 , MOm GB/T 6159.3一2003缩微摄影技术词汇第3部分:胶片处理CISO6196-3: 1997 , MOm GB/T 6159.4一2003缩微摄影技术词汇第4部分:材料和包装物(lSO6196-4 :1 998 , MOD) IS
8、O 2859-0: 1995 抽样检查程序第0部分,:ISO 2859抽样系统入门GB/T 2828. 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lSO2859-1: 1999 , IDT) ISO 2859斗2:1 985 抽样检查程序第2部分:以极限质量(LQ)标引的单独检查用抽样方案ISO 2859-3:1991 抽样检查程序第3部分:跳批抽样程序ISO 18901: 2002 成像材料已加工银明胶型黑白胶片稳定性技术规范ISO 18906: 2000成像材料摄影胶片安全片规范ISO 18911:2000成像材料己加工摄影胶片储存方法ISO 1
9、8917 :1 999 摄影术己加工摄影材料中残留硫代硫酸盐和其他相关化学物质的确定腆直链淀粉法、亚甲蓝法和硫化银法3 术语和定义GB/T 6159. 1-2003、GB/T6159.3-2003和GB/T6159.4-2003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导性技术文件。3. 1 处理脱膜frilling 缩微品在原处理期间乳剂层从片基上分离下来。4 检查环境用于检查缩微品的房间或场所宜空气清洁,相对无尘,且温度不宜超过230C,相对湿度不宜超过50%。工作台面宜清洁,无可能损伤缩微品的物体和物质。检查期间和从胶片库房运至检查室期间,宜避免环境温温度发生变化。GB/Z 19737-200
10、5/ISO/TR 12031 : 2000 5 设备与耗材5. 1 概述检查设备在检查过程中应不损伤胶片。5.2 16 mm与35mm胶片用灯箱和倒片器这种用途的灯箱光源通常以半透明玻璃或塑料覆盖。为最大限度地减少检查台的热积累,可使用荧光灯,也可以使用鸽丝灯或卤鸽灯。5.3 般大镜宜使用两只倍率约为5X和15X的放大镜。低倍放大镜可提供较大的视野,高倍放大镜用于进行更仔细的检查。5.4 显微镜需要有一台放大倍率至少2的高密度区,应有一个较亮用照相机拍摄缺陷的显5. 5 单向光源除了室内环境光否存在影像劣化、划5. 6 黑丝绒在缩微品后5. 7 检查用手宜戴白色、并应定期更换6 抽样方法6.
11、1 概述宜检查缩寸,如16mm和35m 类型。由于某些类型的境中,在一个时间段内缩7 检查7. 1 概述片都需要的。以检查胶片用,存的若干组;同样尺义。在图书馆或档案馆环看作是重要的批或组。缩微品检查员应完全熟悉通常与缩微品处理有关的缺陷,而且要完全熟悉各种各样的老化缺陷(见第9章)。在没有确认正常的操作是否损伤较旧的缩微品之前,宜小心处理那些缩微品。7. 2 所有缩微品的检查方法胶片的两面都宜检查。转动胶片,使光线从胶片表面反射出来。检查胶片的背面。在这种初始检查阶段,某些形式的变质现象用肉眼即可检查出来。有些缺陷在灯箱上可以不借助放大镜便很容易被检查出来,而另一些缺陷则需要在较大的放大倍2
12、 GB/Z 19737-2005/ISO/TR 12031 :2000 率下检查。对较高缩率缩微品的检查则需要更严谨。检查员宜使用透射光和反射光对胶片进行仔细的检查。为了查明是否有划伤,宜从胶片后面进行照明,并以黑绒为背衬进行检查。7.3 所有缩微晶的检查内容查明片基不是硝酸纤维素醋(见附录A)。注:某些较旧的片基有可能是硝酸纤维素醋。闻一闻胶片、纸卡、封套和装具里面是否有异常气味。对三醋酸片基特别要检查是否有醋酸味。检查胶片的表面状态,是否存在划伤、覆盖物、霉菌或涂层脱落等现象。查看储存装具(如胶片箱、储片柜及其他装具)是否出现了任何变质的现象。7.6 影像卡的在室内光环分的老化。除影8 检
13、查报告保持在正确的片环境湿度过高,胶剂可能未经过充,胶片仍可储存。但是胶片宜每d) 劣:信息己受到伤害,直制作银盐拷贝替代品,以避免信息进一步损失。注:同一系列或同一制造日期的其他胶片也宜进行检查,看是否变质。8.2 数据收集概述最理想类型的报告会因组织机构而异,而且随着检查计划的进展,人们所关心的因素也会改变。建议至少使用两种报告表:第一种用来记录规定的批或组的基本状况和历史,第二种用来记录缩微品各次检查中发现的情况。8. 3 组或汇集的历史与描述下列诸项是为识别组或汇集所要求的理想数据:3 GB/Z 19737一2005/ISO/TR12031 :2000 a) 组织机构名称,这一内容多包
14、含在表格的题目中。对于文献中心或档案馆而言,还将包括涉及的部门或办事处;b) 记录系列、组或汇集的识别标志;c) 缩微品识别标志,用以重新检索缩微品系列或汇集的足够信息;d) 检查员姓名及检查日期;e) 胶片载体(若非卷片); 示例:封套片及制造厂商、影像卡及制造厂商。f) 生产年份p示例:1966、1970等。g) 胶片类型;示例:摄影负片、拷贝负片、拷贝正片。h) 片基;示例:聚醋、醋酸。i) 胶片尺寸与厚度;示例:16mm、35mm、薄片、厚片。j) 胶片用途;示例:长期、中间片。k) 片盘、防光片盘、片芯的类型。示例:塑料、金属。备选项:a) 胶片规格;示例:卷片、封套片、影像卡。b)
15、 胶片处理部门的类型;示例:本单位、经销商、不详。c) 胶片装具;示例:纸板箱、塑料箱、金属片盒等。d) 环境条件:描述温度和湿度的范围,如已知,则说明环境内的杂质情况(见ISO18911:2000)。8.4 各个缩微晶的检查报告4 下列诸项是在一组内或一个汇集内各个单元初始检查以及后续检查所要求的理想数据:a) 记录系列、组或汇集的识别标志;b) 缩微识别标志,用以重新检索缩微品的足够信息;c) 检查员姓名及检查日期;d) 片头的类型;示例:己曝光、清透或有接头。e) 片尾的类型;示例:已曝光、清透或有接头。f) 解像力;示例:5.6线对。g) 接头的数量与类型;示例:胶带、粘结剂、热接等。
16、h) 胶片固定用品的类型;示例:橡皮筋、胶带、线绳、塑料曲别针等。i) 变质的类型:生霉,变色镀银(silvering)、泛黄、泛蓝和镜化(mirroring) ,划伤,氧化微斑,脱膜,粘连迹象等;GB/Z 19737-2005/ISO/TR 12031 :2000 j) 变质的部位:片头,影像区背景,字符区,封套片第一片道,影像卡左上角,头十英尺,整盘,片尾等;k) 变质的严重程度(见检查等级的划分); 1) 备注;示例:需进一步抽样,需拷贝,检查1965年以前的其他所有胶片,检查曼纳萨斯市摄制的所有缩微品,等。m) 对物理状况的总体评价(可包括检查员的评价意见)一优、良等。8.5 数据分析
17、(可选项)数据分析宜包括下列信息:a) 批、组或汇集的名称;b) 检查日期(自始至终hc) 检查员的姓名;d) 批内的单元(盘、影像卡、封套片、缩微平片)数;e) 抽样检查数;f) 检测出的变质类型;g) 样品中受变质影响的百分比;h) 变质的严重程度;i) 补救措施21) 仅本次对该批做进一步检查;2) 仅本次更换片头/片尾;3) 建议改变储存设施或装具或包装物;4) 建议进行拷贝;5) 提请专业修复;6) 建议进行硫化处理。如果只是建议在另一规定日期进行检查而没有建议立即采取措施的话,宜将有缺陷缩微品复印出硬拷贝,留待以后对照比较。9 缺陆的类型9.1 概述下面描述的是一些常见类型的缺陷,
18、是由于储存条件差而造成的或者经过储存后才变得明显。关于影响变质因素的信息,参见附录B。9.2 微生物滋生当感光胶片在相对湿度普遍高于50%的大气中长时期储存时,在胶片的乳剂面背面或片盘上,都有可能滋生霉菌。霉菌抱子存在于周围空气中,而在凉爽干燥的环境下通常并没什么危害。然而,在相对湿度高于50%和温度高于21c的温暖环境下,抱子会变得非常活跃,迅速繁衍并侵害胶片的明胶。对胶片的损伤通常表现为乳剂层变形,可以将其恰当地描述为腐蚀的过程,这很像印刷技术中的蚀刻过程,而且最终导致化学破坏,使明胶变蒙古且易榕于水(见图C.l、图C.2、图C.3、图C.4)。不可用水或水溶液来清除霉菌,否则会造成影像的
19、缺损。乳剂的损伤通常是永久性的。微量的表面霉菌大多可以用柔软的棉绒布蘸上合格的胶片清洁液予以清除。使用清洁液时.参照制造厂商要求的注意事项。目前正在试验一些可以阻止霉菌蔓延的化学处理方法。损伤严重时宜交专业摄影技术人员来处理。9.3 氧化微斑氧化微斑有时又称老化斑,该现象是1963年第一次报道的。这些斑点很小,直径为15m150m,颜色发红或发黄,形状可为圆形,中央有一微小的核,也可以是不规则形的。这些斑点是由影像银的局部氧化而引起的,银的局部氧化形成了极微量的胶体银的沉积,从而表现5 GB/Z 19737-2005/ISO/TR 12031 : 2000 为红色或黄色的斑点。可能造成这种变质
20、的氧化剂有氧气、空气中的污染物(如过氧化物、臭氧、二氧化硫、硫化氢)或存在于工业大气中的其他物质。过氧化物可以存在于某些木材中,也可以是由储存胶片通常使用的衬纸和纸板箱的老化而形成的。根据储存的条件,例如在高湿度和温暖环境下,微斑有可能在不到一年的储存时间内便出现,而这些条件的叠加会加快微斑的形成速度。20世纪60年代的研究表明,这些微斑存在于缩微负片和有接头的正片上,但并不局限于存在这些胶片上。尽管大多数观察的是卷片,但也有些情况报道的是缩微封套片以及与某些索引卡混存的影像卡。虽然由于许多不同的因素。氧化微斑可以在胶片的不同区域内形成,但它们通常最初是在卷片曝了光的片头上形成的(见图C.5)
21、,在有些情况下,可能在室内光的环境下,以肉眼即可在乳剂面观察到银亮斑(见图C.6)。单个的斑点借助放左局功;时LJfJ国斗,干革周都可以检查出来。具有片边灰雾的胶片,由于为曲贺提供了一个向胶片影像i喝:移的便利通道,因而变得尤其敏感。乳剂层的划伤有可能为迅速形霄氧化的过鉴巳二忌的区域。冒睬受到了影响,旧胶片形成氧化微斑的程度有可能最严重。氧化微斑的共性是放大即可识别其存在。二色的。I、J注:无需报告斑血9.4 残留的化学在定影阶段影像的银粒非常卷片的外圈三醋酸纤维素片片在20世纪50609.5 乳荆层粘附牢度聚对苯二甲酸乙二对湿度非常低的情况下,以电从适中到非常低(30%以下)的用对帖附力影响
22、的幅度与明胶层的厚民型而异。的污斑以及随后由于大多数缩微中的硫以及纸箱或彻底清除,而这种胶在升温降温或相对湿度循环的极端情况下,聚醋片基上的明胶感光层和背层有时会产生一些缺陷,诸如轻微的片边剥离、片状剥离、乳剂较裂等等;而纤维素醋片基的同样涂层在同样条件下却不会出现这样的缺陷,或者程度没这么严重。出于这一原因,相对湿度对于永久性档案保存是极其重要的。档案缩微品储存的推荐环境条件见IS018906: 2000。超长期储存的聚醋片基缩微品一定要储存在适当的推荐条件下。9. 6 乳荆从片基上分离这种效应一般发生在卷片上,是胶片粘连造成的,造成的原因通常是:6 一一干燥不当的胶片缠绕在片盘上随后储存起
23、来;一一储存在湿度高的环境下;GB/Z 19737-2005/ISO/TR 12031 :2000 一一干燥后残留微生物的滋生。未经培训的人员试图在粘连严重的情况下将绕在一起的胶片分开时,通常会造成分离(见图C.7和图C.8)。注:乳剂层从片基上分离下来也可能发生在原处理期间,这种分离称为处理脱膜。9. 7 脆性脆性通常是由于缩微品在温度较高而干燥的条件下储存,导致水分从胶片中损失而造成的。这种条件下,如果弯折缩微品,便很容易造成断裂或较裂。通常可以将缩微品在45%50%的相对湿度下放置48h,对胶片重新进行调整。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5dlO d,方能恢复适当的含湿量。9.8 片基收缩片基收缩
24、主要发生在醋酸片基胶查是否有乳剂皱缩现象或醋酸气10 补救措施10. 1 概述拟采取的补救措条件下储存的胶片、些化学处理来延补救,不过还是息损失是无法日如果查明有辞.:. 拷贝,原片必须与310.2 后续的复查被检查组胶片的、下的被检查组胶片,两经变质而无法制作7 GB/Z 19737-2005/ISO/TR 12031 :2000 附录A(资料性附录)片基类型的确定本附录给出的现场测试方法可用于快速识别大多数感光胶片是安全片基还是硝酸片基,而无需借助技术设备,或消耗大量的样品胶片。警告:下述试验有一定的危险性,只应由经过培训的人员在受控条件下进行。剪一段约16mm宽、35mm长的胶片,沿纵向
25、弯折,使之能够直立。在距所有胶片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处,令胶片直立(折缝垂直)在烟灰缸、玻璃板或水泥地之类的平面上。用火柴点燃胶片的顶端。凡不熟悉安全片与硝酸片燃烧情况的人,宜先用这两类胶片做此项试验,弄清二者的区别。若胶片容易点燃,迅速猛烈地向下燃烧,并冒出明黄色的火焰,而且在不到15s的时间内便燃烧殆尽,该胶片便很可能含有危险数量的硝酸纤维素。如果样品点燃困难,仅部分燃烧,或者燃尽的时间长于15s,那么有可能将其归类为安全片基,见ISO 18906: 2000。B. 1 概述附录B(资料性附录)影响变质的因素档案缩微品的变质可因下述任何一个原因引起。B.2 胶片材料选择不当选用那些适合长期储存
26、且符合ISO18901: 2002的胶片。B. 3 处理B. 3.1 定影不当定影时间不够或使用了疲竭的定影液,将在胶片上留下过多的残留银和残留硫代硫酸盐。残留银看上去是闪亮反光的黑色金属银涂层,事后去除几乎是不可能的,故这样的胶片不直储存。残留的硫代硫酸盐含量只可用ISO18917 ;1999规定的方法确定。残留硫代硫酸盐含量高的胶片不具有长期储存性。B.3.2 水洗不当胶片上的残留化学物质,尤其是残留的硫代硫酸盐,是水洗不充分造成的,对长期储存会有有害影响。B. 3. 3 干燥不充分干燥不充分的结果是,残余的水分留在胶片上,在将卷在一起的胶片拉开时,胶片会相互粘连,从而造成脱膜,破坏胶片上
27、的信息。胶片上的残留水分即使不会造成粘连,也会在密闭的胶片容器中产生潮?显环境,从而促成霉菌的滋生,胶片上的信息也会因此而受到破坏。B.4 储存期间环境条件不当储存条件如不符合ISO18911:2000的规定,会因过于温热的条件而造成胶片变质,以及因不清洁的环境空气而损伤信息。8 GB/Z 19737-2005/ISO/TR 12031 :2000 附录C(资料性附录)各种类型缺陷的示例C. 1 微生物滋生图C.lC. 4给出了微生物侵蚀的例子(见9.2)。圄C.1霉菌活跃滋生圈C.2霉菌开始破坏乳荆层9 GB/Z 19737一2005/ISO/TR12031 : 2000 固C.3表现乳剂层
28、可溶性破坏的极端例子圈C.4清除霉菌后显现的霉蚀现象C.2 氧化微斑C. 2.1 已曝光片头图C.5给出了己曝光片头中密度由Dmax逐渐变为Dmin的例子,带色的长条纹是划伤的证据。10 图C.5己曝光片头C.2.2 银亮斑GB/Z 19737-2005/ISO/TR 12031 :2000 , 号凯h一,, .阜-二nM队h .旷民叶.嘈刷. 山川 .一,-,_.-一 . . .奇,二.4后卢岛、.、.,一飞.,. .-、-吨略. , 二a . . .:, -正=,、气电:-:.、:.:.、i., L 1-174唁._飞U巳:.S-j;飞1图C.6给出了在室内光环境下不经放大即观察到的有灰雾
29、片头上的银亮斑。图C.6银亮斑C.3 乳荆层从片基上分离图C.7和图C.8给出了乳剂层从片基上分离的例子(见9.的。从图C.7可以明显地看出乳剂层从片基上分离下来;图C.8则显示由于拉开胶片时欠考虑,下面一条胶片的乳剂层粘到了上面一条胶片上。11 G/Z 19737一2005/ISO/TR12031 : 2000 图C.7乳荆层从片基上分离圈C.8涂层融结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缩微摄影技术银-明肢型缩微晶变质迹象的检查GB/Z 19737-2005/ISO/TR 12031 :2000 *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045闷址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X12301/16 印张1.25 字数30千字2005年9月第一版2005年9月第一次印刷9 书号:155066 1-24933 定价13.00元GB/Z 19737-2005 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33533OOONH 户的ON-时问。自mCON-hR-N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