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 T 244.7-2002 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规范 第七部分:收获机械化.pdf

上传人:卡尔 文档编号:200006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97.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4 T 244.7-2002 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规范 第七部分:收获机械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DB34 T 244.7-2002 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规范 第七部分:收获机械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DB34 T 244.7-2002 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规范 第七部分:收获机械化.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DB34 T 244.7-2002 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规范 第七部分:收获机械化.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DB34 T 244.7-2002 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规范 第七部分:收获机械化.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DB34备案号 :12610 2002 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 244.72002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规范 第 7 部分:收获机械化 2002-05-09 发布 2002-05-09 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 244.72002 I 目 次 前言 . II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作业前田间准备和条件 2 5 作业前机械主要部件的技术状态 3 6 水稻收获机械化收获前的机械准备 5 7 作业技术规程 5 8 作业技术要求 6 DB34/T 244.72002 II 前 言 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规范目前尚无国家、行业标准,为规范水稻生产机械化技

2、术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根据我省目前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应用状况,参考借鉴外省经验,特制定本标准。 DB34/T 244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规范分为 8 个部分。 第 1 部分:水田耕整地机械化 第 2 部分:稻种破胸催芽机械化 第 3 部分:工厂化育秧机械化 第 4 部分:栽植机械化 第 5 部分:植保机械化 第 6 部分:灌溉机械化 第 7 部分:收获机械化 第 8 部分:秸秆还田机械化 本部分为 DB34/T 244 的第 7 部分。 本部分为首次制定。 本部分由安徽省农业机械管理局提出。 本部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总站。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3、:张健美、岑竹青、江洪银、郭颖林、吴晓浦、吴士峰。 DB34/T 244.72002 1 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规范 第 7 部分:收获机械化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水稻收获机械化的术语和定义、作业前田间准备和条件、作业前机械主要部件的技术状态、收获前的机械准备和作业时技术规程、作业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本省水稻生产过程的收获机械化作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 DB34/T 244 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

4、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69791986 谷物收获机械名词术语 GB10395.71999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 7 部分:联合收割机、饲料和棉花收获机 GB16151.121996 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谷物联合收割机 JBT511931999 小扶禾器收割机 产品质量分等 安徽省国营农场农机化管理标准化规定(试行).1987.8 IS08909-1:1994 饲料收获机 第 1 部分:词汇 3 术语和定义 GBT6979 和 ISO89091 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 GB34T 244 的本部分。 3.1 水稻收获机械化技术 按水稻收获的农艺

5、技术要求,用机械一次完成或分别完成收割、脱粒、分离、清选等工艺过程的技术。 3.2 水稻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 使用联合收割机一次完成水稻收割、脱粒、茎秆分离、稻谷清选,将稻谷装袋或输入粮箱,随车卸粮等工序的技术。 DB34/T 244.72002 2 3.3 水稻分段收获机械化技术 使用小扶禾器收割机将水稻割倒,然后人工捆禾或田间分把脱粒或运到场上脱粒、机械打场脱粒的技术。 3.4 水稻两段联合收获技术 使用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的宽幅割晒机,在蜡熟期收割水稻,割下的禾秆穗尾搭接,或条铺放在禾茬上,经 3 天 5 天的通风晾晒干熟后,用装有捡拾器的联合收割机捡拾禾条,完成脱粒、分离茎秸、清选谷粒、装

6、袋或输入粮仓的技术。 3.5 水稻的密度 单位面积水稻的分布状况,即单位面积水稻的穴数和株数。 3.6 水稻的株度 单位长度水稻的株数。 3.7 水稻的穗幅 成熟后的水稻从稻穗最低处至最高处的距离。 3.8 倒伏角 以水稻根部向水稻倒伏方向作一射线,与以水稻根部垂直于地面作一射线所夹的角。 4 作业前田间准备和条件 4.1 作业前田间准备 4.1.1 在收获前 1015 天进行田间调查,了解水稻生长情况,有无倒伏、倒伏的程度,水稻的密度、株度、成熟的均匀性,产量、杂草密度以及通往田间的道路、桥梁情况。 4.1.2 收获前 3 5 天清除田间或路边障碍物,平渠、平埂,使其高度不超过 100 mm

7、,特殊地段(如水井)应设置明显的标记。 4.1.3 根据不同的机械收获方式,在收获前 12 天用人工或联合收割机开割道,割道的规格以收割机组在田间作业转弯调头时不碾压作物为宜。割道上割下来未脱粒的作物,脱粒后剩下的茎秆应在作业前清除。 DB34/T 244.72002 3 4.2 收获适宜条件 4.2.1 联合收割机适合收割水稻高度为 700 mm1200 mm。高度大于 1200 mm,割茬应尽量留高;高度小于 700 mm 时,割茬应尽可能留低,并可酌情加快收割速度。 4.2.2 穗幅高差大于 250 mm 的水稻,应使用全喂入联合收割机。 4.2.3 联合收割机对作物产量的适应,是通过选

8、择相宜的作业速度,使额定喂入量保持稳定。水稻产量高时,收割作业速度宜低;产量低时,收割作业速度宜高;产量很高时,应通过提高割茬或减少割幅来保持额定喂入量。 4.2.4 联合收割机收获倒伏作物,通过运用扶禾装置、选择相宜的收割方向、速度等手段和方法来协调解决。 4.2.5 联合收割机雨后或早晨露水大时不能作业,收割时稻谷含水率应为 1526。 4.2.6 小型收割机易在水稻腊熟期,籽粒含水率为 1825、倒伏角度小于等于 100,风力不大于 3 ms的条件下作业。 4.2.7 小型收割机适合收割水稻高度为 700 mm1000 mm。 4.2.8 小型收割机适合收割单产量为 200 kg400

9、kg 的水稻。 5 作业前机械主要部件的技术状态 5.1 机身部件 5.1.1 结构完整,各部件连接牢固,无漏粮处。 5.1.2 机身整洁,无严重脱漆和锈蚀。 5.1.3 安全防护设施完整、有效。 5.2 发动机部件 5.2.1 “五净”(油净、水净、空气净、机械净、工具净),四不漏”(漏电、漏气、漏油、漏水)。 5.2.2 起动容易,加速灵敏,动力性能良好。 5.2.3 功率不低于标定功率的 95。 5.2.4 油耗不高于标定耗油率的 5。 5.3 收割机部件 5.3.1 割台平行无明显倾斜。 5.3.2 刀杆不变形,行程正确,定动刀片完好,刀口锋利。 刃齿脱落长度不超过 3 mm, 深度不

10、超过 2 mm。定、动刀片前端间隙不大于 0.3 mm,压刃器间隙不大于 0.5 mm。 5.3.3 搅龙叶片无较大变形,叶片与割台底面间隙 6 mm35 mm;拨齿完好,与台面间隙不小于 6 mm;输送带完好,转动自如。 DB34/T 244.72002 4 5.3.4 拨禾轮轴弯曲小于 10 mm,转动平稳,无摆动。弹齿齐全,倾角调整灵活正确。 5.4 脱粒部件 5.4.1 滚筒重力平衡,轴不弯,无轴向移动。 5.4.2 钉齿或纹杆齐全,无严重磨损,钉齿侧间隙均等,高度一致,高差小于 3 mm,纹杆弯曲度小于2 mm。 5.4.3 凹板安装正确,调整灵活、可靠,能调到规定的最小间隙,两侧滚

11、筒间隙一致,进出口间隙正确。 5.5 分离清选部件 5.5.1 逐稿轮完好,转速适当,输送性能好。 5.5.2 键式逐稿器完好、平直,对角线差不大于 2 mm。键簧间隙 2 mm,两侧间隙 8 mm14 mm,不倾斜、碰撞、颠动,运转灵活。 5.5.3 颗粒带完好,两侧紧密均匀,运转灵活,配有杂余反射器。梯形抖动板无破损、无撞击。 5.5.4 筛架与侧壁间隙一致,不碰撞,筛面平整,鱼鳞筛片完好,角度一致,偏差不大于 2 mm,开度调整可靠。 5.5.5 各风扇不缺损,无变形,风向、风量调整方便有效,工作可靠。 5.6 传动输送部件 5.6.1 各传动件不变形、不破损,安装正确,调整适当,安全离

12、合器有效可靠。 5.6.2 倾斜输送器安装正确,不偏斜,链耙紧度适当,耙片无残缺,无严重磨损,输送性能好。 5.6.3 各输送器完好,不漏粮,刮板搅龙运转灵活,工作可靠。 5.7 电气液压部件 5.7.1 电气设备齐全。发电机、起动电机、蓄电池,继电调节器的电压、电流、功率符合要求,电气仪表灵敏、准确,警示、照明、指标设备良好。 5.7.2 液压系统工作灵敏可靠,能达到额定压力要求。管道、接头,油缸无漏油。 5.8 行走机构 5.8.1 行走离合器分离彻底,结合平稳,不打滑。 5.8.2 挂档方便可靠,不撞击,无异响,无级变速灵敏有效。行走带与盘结合正确。 5.8.3 转向灵活,制动灵敏可靠。

13、 5.8.4 轮胎气压正常,行走轮不变形、不脱焊。 6 水稻收获机械化收获前的机械准备 6.1 在收获前无论是新旧机械都是必须按要求提前检查调整,使其达到良好的技术状态。 6.2 进行严格的试运转。试运转包括:发动机无负荷运转、整机原地空运转、整机负荷试运转。 DB34/T 244.72002 5 6.3 收获机械在试运转后,正式收获前 23 天,应在水稻生长较好的地块中试割,以检验、检修机械质量,并进一步调整好机械,使其适应大面积收获的要求。 6.4 试割开始时应使用档,割幅用正常割幅的 1/3,并逐渐加大达到正常速度和割幅,试割 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各部位是否正常,必要时进行调整。 6.5 脱

14、粒机配套动力应按要求的功率、型号选配,使用别的动力代用时,要重视主动皮带轮直径的选择,保证脱粒滚筒按要求的转速运行。 6.6 准备好辅助机械(如运粮、运秸秆机械及易损零配件)。 7 作业技术规程 7.1 收获机械驾驶人员必须并经过正规收获机械作业技术培训,熟悉所驾驶的机型结构、特点、使用操作、维护保养等。 7.2 驾驶人员必须仔细阅读、充分理解收获机械使用说明书,掌握使用方法后再按使用说明书实际操作。 7.3 严禁驾驶员在酒后或身体疲劳状态下驾驶收获机械。驾驶员在作业时要穿适宜的服装,以免被牵挂引起伤害,孕妇和未满 18 周岁的人不得进行操作。 7.4 驾驶员在启动发动机前,必须检查变速杆、割

15、台和脱粒离合器、卸粮离合器、操纵杆等是否都在空档和分离位置,否则不予启动。 7.5 驾驶员必须确认联合收割机周围无人靠近时,并在发出警示信号后才能启动收割机。 7.6 只有在收割台得到安全可靠的支承(用安全锁定部件固定或用升降锁止手柄固定后,再垫上木块)后,才能在割台下面工作。发动机未熄火,不允许排除故障。 7.7 收获机械作业时,发动机油门必须保持额定转速位置,注意观察仪表和信号装置,不准其他人搭乘和攀缘机器。 7.8 在作业中转向、倒车时,要充分注意周围安全,并严禁接粮。 7.9 大中型全喂入自走式联合收割机,粮箱装满后驶行速度不得超过 8kmh,并严禁急刹车。 7.10 作业中因超负荷造

16、成堵塞或其它原因需要排除故障时,必须停止发动机工作。 7.11 收割机工作时,地面允许最大坡度随机型不同而异(详见各类型使用说明书)。在斜坡作业必须停车时,应先踩离合器踏板,后踩刹车踏板,然后用斜木或可靠的石块等垫住(亦可不摘档熄火)。 7.12 粮箱卸粮时,禁用铁器推送粮箱里的粮食,也不允许人跳进粮箱里用脚推送。二次卸粮时,必须将斜搅龙和过渡搅龙中的籽粒排除干净后,再卸粮。严禁在堵塞状况下二次卸粮。 7.13 作业中不得用手或器件碰撞和接触机器上的运(转)动件,清除杂物应在停机后进行。在 田间进行人工脱粒时,注意手指和工作服的袖口切勿被卷进喂入链。使用全喂入联合收割机作业时, DB34/T

17、244.72002 6 地边、地角人工收割的作物,可均匀地散铺在待收割的作物上,不得用人工喂入方法进行脱粒。 7.14 在过田埂时应以最低速度垂直越过。半喂入履带式联合收割机进入田块、越沟和过田埂,以及通过松软地带时,要有适当宽度、长度和强度的跳板辅助。 7.15 联合收割机行驶转向时,不能操纵液压提升和无级变速控制,以防转向失灵造成意外。 7.16 脱粒机安放时要注意风向,宜将喂入口置于上风头,出草口和排糠口放在下风头。 7.17 脱粒机开机喂入前,要观察滚筒旋转方向,是否与上盖所标的箭头方向一致,转动是否平稳,确无异常情况时方可投入作业。 7.18 脱粒机工作时机手应站在喂入口正前方。 7

18、.19 喂入量要均匀,不得强行推送,出现故障,一定要待滚筒停转后排除。 7.20 因雨天、雾天、露水重等气象因素而造成作物含水量过大时,应停止作业。 7.21 收获机械的安全技术条件和要求必须符合 GB10395.71999、GB16151.121999 等规范性文件。 7.22 水稻收获机械化必须按使用说明书规定进行定期的检查、调整和保养。 8 作业技术要求 8.1 适时收获。 8.2 收净、脱净、不丢穗、不撒粮。联合收获工艺水稻总损失率不超过 3;分段收获工艺总损失率不超过 8;两段联合收获工艺总损失率小于 3;籼稻破碎率不超过 2;粳稻不超过 3;清洁度达到 90以上。 8.3 割茬高矮一致。正常情况下割茬高度不超过 200 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