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高层建筑钢-1昆凝土泪合结构设计规程Specification for design of steel-concrete mixed structure of tall buildings CEC百2302008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批准单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施行日期,2 0 0 8年11月1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北京一一叩川队叩,叫冉冉卢缸且也越品噩噩噩盛马卢一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高层建筑钢一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规程CECS 230 2008 t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主编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时也址北京市四城区水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胆C座4层(邮政编码1
2、00038电话:6390643363906381)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宜行廊坊市?每涛印刷有限公司印刷850X 1168毫来1/32 5.125印张130千字2008年10月第1版2008年10月第1次印刷印数1-8100册飞足统一书号,1580177 085 定价,40.00兀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告第29号关于发布高层建筑钢-t昆凝土混合结构设计规程的公告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2002J建标协字第33号文关于印发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2002年第二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编制的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海合结构设计规程),经本协会组织审查,现批准发布,
3、编号为CECS230 2008,自2008年11月1日起施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二00八年七月十七日IJIJ 古同-1 .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2002)建标协字第33号文关于印发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2002年第二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制定本规程。近年来,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已成为我国高层建筑中应用最多的结构形式。现行国家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虽然对这种结构设计的若干基本问题作出了规定,但由于框架形式的多样,其与核心筒组合形式不同带来的受力特点的差异、框架部分的层剪力分担率以及构件和连接设计中方方面面的问题,还缺少相关的标准。为了使这种结
4、构的设计有据可依,促进其进一步合理发展,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组织有关单位,共同编制了本规程。根据国家计委计标(1986)1649号文关于请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委员会负责组织推荐性工程建设标准试点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推荐给工程建设设计、使用单位和工程技术人员采用。本规程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钢结构专业委员会CECS/TC 1归口管理,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9号主语国际2号楼,100044)负责解释。在使用中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资料寄往解释单位。主编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参编单位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中巍结构工程设计顾问事务所浙江杭萧锅构股份公司长安大学
5、v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主要起草人蔡益燕方鄂华钱稼茹叶列平郁银泉崔鸿超李国强赵作周周绪红申林杨强跃陈国津陈敖宜. z .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2008年7月17日目次1总员。. ( 1 ) 2 术语、符号( 2 ) 2. 1术i吾.-. ( 2 ) 2.2 符号. ( 3 ) 3材料.( 8 ) 3. 1 钢材. ( 8 ) 3.2 连接材料. (1 0) 3.3 钢筋和混凝土. ( 1 2 ) 4 结构设计基本规定. (1们4. 1 般规定. (1 3) 4.2 结构平面布置.门门4. 3 结构竖向布置.(17) 4.4 结构设汁的其他规定(1 8 ) 5 结构计算分析. . (2 1 ) 5
6、. 1 一般规定.( 2 1 ) 5.2 计算参数及内力调整E.(24) 丘3罕遇地震作用下变形验算( 2 5 ) 6 构件设计. (2 7 ) 6. 1 钢构件. (2 7) 6.2钢棍凝土组合梁. (3 0 ) 6.3 钢骨棍凝土构件. 门川日.4钢管棍凝土柱 刊的6.5 钢板握凝土连梁和钢连梁. . (4 5 ) 6.6 伸臂衍架和I腰衍架.(52) 7 连接设计. . . (5 5 ) 7. 1 一般规定 . 7.2 钢梁与钢柱的连接 .( 5 5 ) 7. 3 钢梁与钢骨棍凝土柱的连接. .,. . . . ,. ., (5 9 ) 7.4 钢梁与钢管混凝土柱的连接 . (6 1 )
7、 7. 5 钢梁与钢筋混凝土柱的连接 . (6 5 ) 7.6 钢骨混凝土梁与银骨混凝土柱的连接 .( 6 8 ) 7.7 钢梁与混凝土墙的连接. (7 1 ) 7.8 柱与柱的连接. (7 5 ) 8 柱脚设计( 7 8 ) 8. 1 钢柱柱脚. .门们8.2 钢骨炮凝土柱柱脚.7)8.3 钢管混凝土柱柱脚.-( 9 2 ) 9 混合结构的施工、防火和防腐蚀u 附录A高强螺栓连接计算. . . (9 8 ) 本规程用词说明. (10 附:条文说明. . . . . . . . . . (101) 1总JMMJ 旧川1. 0.1 为满足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应用的需要,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
8、、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1. O. 2 本规程适用于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超过28m的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设计。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是指出钢框架、钢支撑框架、混合框架,或钢框筒、混合框筒与钢筋(或钢骨)混凝土核心筒(或剪力墙)组成的结构,可分为双重抗侧力体系和非双重抗侧力体系。本规程不适用于建造在危险地段场地的钢一混凝土混合结构。1. O. 3 抗震设汁的高层建筑混合结构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乙、丙三个抗震设防类别。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的划分和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1. O. 4
9、高层建筑混合结构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规定。-1 . 2 一_.-.,斗、2 术语、符号2.1术语2. 1. 1 组合柱compos让ecolumn 由钢和混凝土组合而成并共同受力的柱,包括钢骨混凝土桩和钢管混凝土柱。2. 1. 2 组合梁composite beam 由钢和混凝土组合而成并共同受力的梁,包括钢骨混凝土梁和钢混凝土组合梁,后者是由混凝土板与钢梁组合而成并共同工作的梁。2. 1. 3 钢骨混凝土筒(剪力墙)steel-reinforced concrete core (shear wall) 由钢筋i昆凝土和钢骨架组成并共同受力的筒(剪力墙)。
10、2. 1. 4 混合框架或混合框筒mixed frame or mixed framed core 由组合柱与钢梁或组合梁组成的框架或框筒。2. 1. 5 双重抗侧力体系dual system 由两种受力、变形性能不同的抗侧力结构单元组成并共同承受水平地震作用的结构体系。例如,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简,筒中筒等体系,其中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层剪力应符合本规程双重抗侧力体系的规定。2. 1. 6 框架层剪力分担率percentage of story shear force car-d bv frame 融部分最小地震层剪力标准值与该层总地震层剪力标准值的比值。2 2.2符号2.2.1 作用和作用效
11、应.M一一弯矩设计值gN 轴力设计值;V一一一剪力设计值;M一一钢骨混凝土柱钢骨部分的受弯承载力;MB一一埋入式柱脚柱钢骨底部截面的弯矩设计值;MBe一一埋入式校脚钢骨底部的混凝土承载力;Mr一一基础顶面柱钢骨部分承担的弯矩设计值;M. 钢骨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部分的受弯承载力;Me一圆形钢管混凝土柱的受弯承载力;极限受弯承载力gM 钢骨(管)混凝土剪力墙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Ml、M-分别为梁左右端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川、M;一一分别为节点区左右梁端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全塑性受弯承载力;Mtua、Mbu分别为梁左右端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实配的正截面抗震受弯承载力;Mp,-
12、一有轴力作用时钢柱截面的全塑性受弯承载力;M,一一钢柱脚的受弯承载力;N一一钢骨混凝土柱钢骨部分的轴力承载力;N一埋入式柱脚柱钢骨底部截面的轴力设计值;NE一一钢骨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部分的轴力承载力,Nrc一一基础顶面柱混凝土部分所承担的轴力设计值gN,一一钢管混凝土局部作用的轴压力设计值;Ne,一钢管混凝土柱的局部受压承载力,No一一圆形钢管混凝主短柱的轴心受压承载力;3 N. 单个栓钉或穿筋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N, 钢柱的轴向屈服承载力;R一一单个螺栓的实际受剪承载力,vf 钢自混凝土构件钢骨部分的受剪承载力;Vr 钢骨混凝土构件钢筋混凝土部分的受剪承载力;V一一钢霄.(板)混凝土连梁的剪
13、力设计值;VGb一一一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按简支梁计算的梁端截面剪力设计值;V; 节点核心区剪力设计值;V 钢梁传来的剪力;T,-U形加强筋的受拉承载力;Ta-单个栓钉或穿筋的抗校承载力设计值;W, 风荷载标准值;c:.u-层间位移。2.2.2 材料性能和抗力zE,-混凝土的弹性模量;瓦钢材的弹性模量;f 钢材的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J.-栓钉钉杆钢材抗拉强度设计值;钢管材料的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fn 混凝土承压强度设计值,J,、J,-混凝土轴心抗校、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4 J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J.一一钢材的抗剪强度设计值;fce一一钢材的端面承压强度设计值;J,一一钢
14、材的屈服强度;fyv 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内钢筋或U形加强直苦的抗拉强度标准值;J,-钢材的极限抗拉强度最小值;j丁、jf、f:对接焊缝的抗拉、抗压和抗剪强度设计值;fl 角焊缝的抗校、抗压和抗剪强度设计值,。销管与核心混凝土界面的粘结强度设计值,2.2.3 几何参数.A 毛截茵茵积3A捕、A,-一钢骨、钢管横截面面积;Aw 钢梁腹板截面面积;A , 钢管混凝土柱混凝土截面面积,钢管内混凝土横截丽面积;Av 配置在同一混凝土斜截面内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面积;A血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箍筋的截面积;Ao 栓钉将混凝土拔出成45台锥体破坏时侧表面的投影面积gA,-U形加强筋的截面丽积之和, U形加强筋
15、Z童心至基础表团或至柱底板下表面的距离gB, 与弯矩方向垂直的柱身宽度;b,-外包层混凝土的截面有效宽度ghse 钢柱埋入部分的有效承压宽度,D 栓钉钉头直径;D, 一与弯矩作用方向平行的柱身尺寸;do 预埋件受拉区栓钉的面积形心至预埋件受压边缘的距离ge。一一偏心距;的螺栓群的实际偏心距;e2 折算偏心距;ab一甲梁受拉主筋_3:截面受拉边缘距离gb;一一节点核心区受剪裁面宽度;h, 检j埋人i昆凝土的钉杆深度,hl一一柱脚l埋置深度;H 房屋高度,层高;H,一一框架柱净高;h 层高;hL 梁裁面高度;hbO一一混凝土连梁截面有效高度,hr;-柱截面高度;h; 节点核心区受剪截面高度;I曲高
16、强螺栓群的截面面积惯性矩;l 构件长度;基础顶面到钢柱反弯点的距离;1, 柱的等效计算氏度;埋置长度;n自高强螺栓群的螺栓数;n, 预埋件受拉区检钉或穿筋的数量gn,一一预埋件受压区栓钉或穿筋的数量,r,-钢管内混凝土横截丽的半径,s 箍筋间距;t 钢板厚度;Iw 腹板厚度;Ir 翼缘厚度;B 箱形截面边长;D一一钢管外径;W内梁的旦旦性截面模最;Wl:比一一柱的塑性截面模量。2.2.4 计算系数: 与混凝土强度等级有关的系数;卢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YIU: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一一栓钉材料抗拉强度最小值与屈服强度之比;6 K 刚度系数,伊钢管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厂一强柱系数;币节点
17、核心区剪力增大系数;和预埋件弯炬增大系数;1,一一预埋件剪力增大系数;非折减系数,psll 水平箍筋的配筋率;GB50205的规定。2 高强度螺栓班压型连接的钢材极限革压强度取1.51. 3.3 钢筋和混凝土3.3.1 钢筋和混凝土的选用及材料性能与强度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3.3.2 用于抗震等级为一、二级的混合框架结构的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其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要求:1 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2 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3.3.3 高层建筑混合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18、C30,轻骨料混凝土可用于楼板和围护结构,其强度等级不宜低于LC20012 4 结构设计基本规定4.1一般规定4. 1. 1 高层建筑混合结构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结构体系,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具有必要的承载能力、刚度和变形能力。2 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的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承受重力荷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的能力。3 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加强。4. 1. 2 乙类和丙类高层建筑混合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应符合表4.1.2的规定。表4.1.2 高层建筑混合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m)非抗层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设防6 7 8 9 混合钢梁一钢骨铜管)混凝土柱60 55 45 35
19、25 框架钢骨混凝土梁钢骨混凝土柱结构钢梁钢筋混凝土柱50 50 40 30 钢框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160 150 130 110 50 钢框架钢骨混凝土剪力埔180 170 150 120 50 混合框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180 170 150 120 50 f昆合框架一钢骨混凝土剪力墙200 190 160 130 60 钢框架一钢筋棍凝土核心筒210 200 160 120 70 双重抗钢框架一钢骨混凝土核心筒230 220 180 130 70 侧力体系说告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简240 220 190 150 70 混合框架钢骨混凝土核心筒260 240 210 160 80 钢框简钢筋混
20、凝土内筒280 260 210 160 80 简混合框简钢筋混凝土内简中钢框筒钢骨混凝土内筒简混合报筒钢骨混凝土内筒300 280 230 170 13 续表4.1.2 结构类型非抗震抗展设防烈度设防6 7 8 9 非双重锢框捏钢筋(钢骨混凝土核心筒ttl!力体系泪合框架钢筋钢骨)混凝土核心筒160 120 100 注1当混合框架中的性罪用钢管泪凝土或钢框架采用主撑框架时,高度限值在有可靠依据时可适当放宽。2 房屋高度指室外地而至主要屋面高庄,不包括局部突出犀丽的水箱、电楠也L房、构架等高度。3 j)(重抗侧力体系和非双重抗侧力体系应符合本规程第4.1. 3盖的规定。, j日合框架和钢青混凝土
21、剪力墙(核4、简中的钢骨或铜管的延伸高度,不应小于结掏且高度的60%05 才在双重抗侧力体系7皮的最大适用高度仅适用于O.lg,6 平丽和坚向均不规则的结构或凹类场地上的结构,最大适用高度应适当降低。4. 1. 3 多遇地震时,高层建筑混合结构框架一剪力墙和框架一核心筒中框架部分的最小地震层剪力标准值应满足式(4.1.3)的要求,式中框架部分层剪力分担率卢的最小值应按表4.1.3取值;框架部分的最小地震层剪力也不成小子按结构整体分析得到的框架部分的地震层剪力。V!i二主卢V;(4. 1. 3) 式中V 第z楼层框架部分的地震层剪力;V; 第1楼层的总地震层剪力;卢一一框架部分的地震层剪力分担率
22、。当框架部分的地震层剪力按式(4.1.3)调整时,由地震作用产生的该楼层各构件的剪力、弯矩和轴力标准值均应进行相应调整。表4.1.3框架部分层剪力分担率F的最小值卢的最小值18% 15% 10% 结构体系双重抗侧力体系非双重抗ilW力体系注当外钢框架设置支撑时,支撑的长细比不应大于120ft页刀y(6、7酌,90 ft否万;30 30 混合框架结构30 三二3030 三三25框架四高度(m)50 50- 50 50- 运5050- 50 双重钢框架钢筋130 130 120 120 10C 100 抗侧混凝土剪力墙力钢框架钢骨体系泪凝土剪力墙剪力描四特18 续表4.4.1烈度结构类型6 7 8
23、 9 钢框架钢筋130 乓100运70混凝土核心筒高度(m)150 150 130 100 钢框架钢骨混凝土核心筒核心简特一混合框架高度(m)60 60- 运6060- J 、钢筋1m凝土墙130 130 120 120 100 100 60 混合框架钢骨!凝四特一钢骨混凝土框架双重土墙墙四特一件侧三三二混合框架一高度(m)运150150 130 130 100 10C 80 力钢筋混凝土筒钢骨混凝混合框架特一体系土框架钢骨混凝土筒核心筒持一高度(口。三三三王兰/兰运90180 180 150 150 120 120 筒中筒铜骨氓蹦土外框筒特一内筒特一高度(m)80 80 60 60 钢骨混凝
24、土框架/ / 核心筒注1表中所指特、二、三、四级吁.抗震等级为特一、二、三、四级的简称;2 建筑场地为1类时,除6庭外可按表内降低一度所对应的抗震等级果取抗震构造措施,但相应的计算要求不应降低13 接近或等于高度分界时,应允许结合房屋不规则程度且场地、地基条件确走抗震等级,4 .内筒是指表4.1. 2巾所列各种筒中筒结构中的内筒。4.4.2 构件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YRE应根据构件类型分别按有关标准确定。因钢管混凝土柱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RE可取19 l. 0 4.4.3 框架核心筒结构和筒中筒结构的外框架梁柱连接应采用刚接;楼盖梁宜采用钢梁,与周边框架校宜采用刚接,与钢筋混凝士核心筒应采用饺
25、接,与钢骨混凝土核心筒中钢骨架的连接可视具体情况采用饺接或刚接。4.4.4 当高度超过100m时,框架核心筒结构中可设置伸臂衍架,必要时也可同时设置腰构架,此时应考虑。设置伸臂衍架后的内力突变及采取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 20 5 结构计算分析5.1一般规定5. 1. 1 高层建筑混合结掏在风荷载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位移应按弹性方法计算。5. 1. 2 高层建筑混合结构弹性分析的荷载和荷载效应组合应按下列规定执行21 竖向荷载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规定取值。当楼面活荷载大于4kN/m时,应考虑其不利分布。2 风荷载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规
26、定取值。对于特别重要或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混合结构,承载力计算时,基本风压应按100年重现期的风压值采用3位移计算时,基本风压可按50年重现期的风压值采用。3 当房屋高度大于200m时,或当房屋高度大于150m且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进行风洞试验:1)平面形状不规则或立面形状复杂;2)立面开洞或连体建筑;3)周围地形和环境复杂;4)当多栋建筑间距较近,又没有可供参考的类似试验资料以了解其群体效应的相互影响。4 地震作用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计算,在单向地震作用下应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每层楼面质心沿垂直于地震作用方向的附加偏心距可按下式计算e;二土0.05L;(5.
27、 1. 2) 式中e; 第z层质心偏心距,各楼层偏移方向应相同;Li 第z层垂直于地震作用方向的建筑物总长度。5 元地震作用的荷载效应组合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执行;有地震作用的荷载效应组合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执行。5. 1. 3 计算地震作用时,高层建筑混合结构的阻尼比可取为0.05 , 5. 1. 4 高层建筑混合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位移计算所采用的结构自振周期,应考虑非结构构件的影响予以修正,修正计算自振周期要考虑非结构构件的材料、数量及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方式,分别乘以下列系数21 框架结梅、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可取0.7
28、1.0;2框架核心筒结构可取0.81.0;3 筒中筒结构可取O.91. 0。5. 1. 5 高层建筑混合结构的计算模型可采用空间计算模型或空间协同计算模型。规则的矩形、圆形等长宽比不大的建筑,结构计算时可假定楼盖平面内为无限刚性,如有楼板开大洞口、楼盖凹进凸出较大、楼盖错层等情况,结构计算时宜考虑楼盖变形。抗震计算或对复杂平面结构进行非抗震计算时,应考虑平扭稍联的计算模型。计算振型数应使振型参与质量之和不小于总质量的90%。5. 1. 6 高层建筑混合结构的钢构件、钢筋混凝土构件、钢骨混凝土构件、钢管混凝土构件应分别建立各自计算单元,梁、校可采用杆单元模型,剪力墙可采用薄壁单元、墙板单元、壳单
29、元或平固有限元等模型,支撑可采用两端饺接杆单元。5. 1. 7 在进行弹性阶段的结构整体内力和变形分析时,钢骨混凝土构件及钢管混凝土柱的刚度可按下列方法确定.1 钢骨混凝土梁、柱及钢管混凝土柱截面的轴向刚度、抗弯刚度和抗剪刚度可采用钢骨或钢管部分的刚度与钢筋混凝土部分 22 的刚度之和,即.EAE,A,十EA(5. 1. 7-1) EIE,I,十E!,(5. 1. 7-2) GAG,A,+GA (5. 1. 73) 式中EeAc 钢筋混凝土部分的轴向刚度;EssA-一钢骨(或钢管)部分的轴向刚度;Ec1c-钢筋混凝土部分的抗弯刚度;Ess l5 钢骨(或钢管)部分的抗弯刚度;G,A, 钢筋混凝
30、土部分的抗剪刚度,只计入腹板部分面积;G囚A蝇一一钢霄.(或钢管)部分的抗剪刚度,只计人与受力方向平行的腹板面积。2 元端柱钢骨混凝土剪力墙可按相同截面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计算轴向、抗弯、抗剪刚度。有端柱钢骨混凝土剪力墙,可按R形截面混凝土墙计算轴向和抗弯刚度,端柱中的钢骨可折算为等效混凝土面积后,计人H形截面的翼缘面积。墙的抗剪刚度可只计入腹板混凝土面积。3 考虑混凝土的开裂及徐变影响时,以及对于结构受力较大的部位,在进行结构变形计算时,宜适当降低钢筋混凝土部分的抗弯刚度,降低系数可取O.60. 8,但不得小于相同截面尺寸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抗弯刚度。5. 1. 8 高度超过100m,或不规则高
31、层建筑混合结构进行弹性分析时,至少应采用两个不同力学模型的计算程序进行整体计算。5. 1. 9 当没有地下窒或地下室顶板处不能作为嵌固端,而钢柱又采用埋人式柱脚时,钢柱的嵌固端宜取在基础顶顶向下1.5倍柱截面高度处。5. 1. 10 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混合结构,宜进行模拟施工过程计算。当部分结构先行施工时,应考虑其独立承受外部荷载的能力且确保其稳定,或视其能力确定允许先行施工的楼层数。 23 . 5. 1. 11 对于高度超过100m的钢框架(钢框筒)一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宜考虑混凝土后期徐变、收缩和不同材料构件压缩变形差的影响,必要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减小内、外结构的竖向变形差。5.2 计
32、算参数及内力调臻5.2.1 高度大于100m的高层建筑混合结构分析,当重力荷载引起的楼层附加弯矩大于楼层初始弯矩10%时,应计人重力工阶效应的影响。5.2.2 进行结构弹性分析时,应考虑现浇混凝土楼板对钢梁和钢骨i昆凝土梁刚度的增大作用。当梁一侧或两侧有混凝土楼板时,钢骨混凝土梁刚度的增大系数可取1.32.0.钢梁刚度的增大系数可取1.21.5,5.2.3 钢骨混凝土框架梁可考虑竖向荷载作用下弯矩的摆性内力重分布。现挠结构梁端弯矩调幅系数可取O.80. 9;梁端弯矩调幅后跨中弯矩应按平衡条件相应增大,调整后的跨中弯矩值不应小于简支梁跨巾弯矩的50%。取调整后的梁内力与其他荷载效应组合。5.2.
33、4 不规则结构的设计内力应按下列要求进行调整.1 竖向不规则结构中薄弱层的层剪力乘以1.15的增大系数;Z 当最大层间位移大于该楼层两端层间位移平均值的1.2倍,但不超过1.5倍时,可将本规程第5.1.2条中规定的附加偏心距加大为0.06L;进行汁算,当最大层间位移大于该楼层两端层间位移平均值的1.5倍,但不超过1.7倍时,可将附加偏心距加大为0.075L; 计算。应按加大附加偏心距计算所得的地震内力进行组合并设计构件,角柱弯矩设计值应乘以增大系数1.2, 5.2.5 不参与抗侧力计算、仅承受竖向荷载的少量柱,其弯矩设计值可取其轴力设计值乘以结构层间位移值,并按此弯矩计算该构件的剪力设计值。5
34、.2.6 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混合结构的梁、柱、墙和节点核心区的内力设计值的调整和增大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执行。5.2.7 抗震设计的剪力墙或核心筒中的连梁刚度可予以折减,折减系数不宜小于0.5;也可根据连梁弹性刚度计算得到的弯矩,直接降低连梁弯矩,降低系数不室小子0.8,上述两种方法不应同时采用。5.3 罕遇地震作用下变形验算5.3.1 高层建筑混合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层问位移角宜根据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计算。5.3.2 高层建筑混合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验算,可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或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5.3.3 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和静力弹塑性分析时,应对结构整体
35、进行分析,并采用合理的计算模型。5.3.4 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毅性时程分析宜符合下列规定:1 选用不少于2条能反映场地特性的地震强震加速度记录和1条人工模拟的加速度时程曲线。地震加速度时程的峰值应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采用,地震加速度时程的持续时间不宜少于20盯时程分析的积分步长不宜大于0.025,且不宜大于结构基本周期的1/10;2 阻尼比宜采用0.05;3 应同时作用重力荷载代表值,其荷载分项系数可取为1.0 , 重力荷载代表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计算,4 恢复力模型可根据已有资料或试验确定。5.3.5 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时,
36、水平荷载的分布模式不应少于两种。5.3.6 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或静力弹塑性分析时,应采用构件的25 . v 实际截面和实际配筋,并应采用材料强度标准值。5.3.7 弹塑性时程分析或静力弹塑性分析均宜计入结构整体的p-c,效应。26 6构件设计6.1钢构件6. 1. 1 钢梁和钢柱的强度和稳定性计算,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的有关规定执行。非抗震设计时结构效应应考虑重要性系数,或将钢材的强度设计值除以重要性系数。抗震设计时,钢材的强度设计值应除以构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YRE取截面塑性发展系数y,1.0 0 6. 1. 2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伊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
37、范)GB50017的规定采用。对于板厚t,(10mm的工形截面柱和箱形截面柱,应按表6.1. 2的截面分类选用相应的F值。其他各类截丽的稳定系数F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的规定采用。表6.1.2 轴心受压构件的截面分类板厚t二三40皿m)构件类别件(绕强轴)轩(绕弱轴)轧制工形和t20b类b类焊接箱形截丽极件宽l单比:;20c类c类6. 1. 3 钢柱稳定承载力计算时,其内力和计算长度应按下列方法确定z1 当重力荷载引起的楼层附加弯矩小于或等于楼层初始弯矩的10%时,其内力可采用一阶弹性分析计算,柱的计算l主度系数按本条说明中的方法计算。也可采用本条第2款的方法计算。27
38、 2 当重力荷载引起的楼层附加弯矩大于楼层初始弯矩10%时,其内力计算)JL采用考虑二阶效应的计算方法,此时柱计算长度系数取1.0。采用考虑二阶效应的计算方法时,对钢筋(和钢霄,)j昆凝土构件应考虑构件的刚度折减,对钢柱应计入初始缺陷的影响。6. 1. 4 框架的钢梁与钢柱构件的板件宽厚比不应大于表6.1. 4 规定的限值。表6.1.4 梁、柱构件板件宽厚比限值板件名脉非抗震、6度7度8度9度?牛如工形撤回提缘外伸部分11 10 9 9 工班截丽腹极85-120p 80-110 72-10p 72一lOOp五1在故而翼缘外府部分13 11 10 9 性r形故而腹极43 43 43 43 箱形也
39、面监极39 37 35 33 庄,1表巾p=NI./AJ,Nb为钢梁的刷1压力设计值,果用刚性楼极假定分析时Nb=O,但此时胞板的高库比不应大于8012古力7。2 表中所歹J数值适用于Q235,*J干I其他牌号钢材时应乘以J否打J,钢框架柱的长细比不应大于表6.1. 5规定的限值。6. 1. 5 表6.1.5钢框架柱长细比限值烈度长却i比非抗辰、6皮7皮8度、9度120 80 60 团:表小所歹帧侦适用于Q235钢,采用其他牌号钢材时应乘以d页习了。6. 1. 6 混合结构中的钢框架柱,在梁翼缘对应位置应设置横向加劲肋或横隔板。工形截面柱和箱形截面柱节点域的稳定性应符合下列规定.,离度距厚的-
40、板问叶一嗨明明Ln-MHJU乒单时w,、f*qf的缘枝翼处梁城为点别节分巾hu式(6. 1. 6) 6. 1. 7 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钢框架平面内的任一梁柱节点域除应满足式(6,1们的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双重抗侧力体系的框架部分应符合强柱弱梁要求,可按式(6. 1. 7-1)规定进行计算。当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01第8.2.5条第1款规定的条件时,可不按(6.1.7-1)式验算。:;W,(f归一N/A,)二三币:;W,bf,b(6. 1. 7-1) 2 节点域的强度应符合式(6.1.7-2)的要求,节点城屈服承载力应符合式(6.1.7-3)的规定,当不满足时应
41、对节点域进行补强。(Mb1十Mb2)/V,(4/3)f,/YRE(6. 1. 7-2) 以M讪l十M,b2)/V,(4/3)f,(6. 1. 7-3) 式中f、fyb分别为柱和梁的钢材屈服强度;:;W川、;二w内一一分别为受弯平面内与所考虑节点相连的上、下柱和左、右梁的塑性截丽模量之和;N一一柱轴向压力设计值;A , 校截面面积;Mb1、Mb2分别为节点城两侧梁的弯矩设计直;M内1、Mpb2分别为节点城两侧梁的全塑形受弯承载力,YRE 节点域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取0.85;V , 节点域的体积,对工形柱Vp=hbhctp,对箱形柱V p = 1. 8hbhctp,对圆管柱V,=(/2)hbh,
42、I,0此处h,为工形柱腹板的高度、箱形柱腹板的高度或圆管校的内径,hb为梁腹板的高度。对十字形柱,V,可按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98第8.3.10条的规定采用;tp为柱在节点域的腹板厚度;r一强柱系数,超过6层的钢框架,6度N类场地和7度时可取1.0,8度时可取1.05,9度时可取. 29 1. 15, f 钢材的抗剪强度设计值;庐一一折减系数,6度N类场地和7度时可取O.日,8、9度时可取O.7。注当植节点城腹极厚度不小于梁、柱在自面高度之布的1/70时,可不验算节点城的稳定性。6.2 钢一混凝土组合梁6.2.1 钢一混凝土组合梁应符合下列要求:1 组合梁的混凝土翼板可带板托
43、或不带板托。在高层建筑中,宜采用不带板托的翼板。翼板可用现浇混凝土板,也可采用混凝土叠合板或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2 采用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时,翼板的有效厚度应取压型钢板顶面以上部分且不应小于70mm,组合板的折算厚度不宜小于1l0mmoff型钢板在中间跨钢梁上的支承长度不应小于50mm,在端支座压型钢板凹肋处应设置栓钉锚固件,栓钉应穿透压型钢板,并焊于钢梁上。3 翼板伸出边梁中心线不应小于150mm,且伸出边梁边缘不应小于50mmo4 施工阶段若钢梁下无临时支承,组合梁的全部自重和施工荷载应由钢梁单独承受,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验集钢梁的强度、变形和稳定性。6.2
44、.2 组合梁构件设计和构造要求,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和行业标准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的规定执行。6.3 钢骨混凝土构件6.3.1 钢骨混凝土梁、材-巾的钢骨应符合下列要求1 非抗震和四级抗震等级,钢骨含钢率不应小于2%, 30 2 一、二、三级抗震等级,钢骨含钢率不应小于4%,3 特一级抗震等级,钢骨含钢率不应小于6%,4 钢骨的含钢率不宜大于15%, 5 钢骨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对梁不宜小于100mm,对校不宜小于150rnrno6.3.2 钢骨混凝土构件中的钢骨板件厚度不应小于6mm,宽厚比不应大于表6.3.2的限值。表6.3.2钢骨板件的宽厚比值
45、钢号b/ tr hw /tw hw/tw B/t (梁)(桂)柱)Q235 23 107 96 72 Q345 20 91 81 61 注.表中符号见图6.3. 20 b 图6.3.2钢骨板件宽厚比6.3.3 钢骨混凝土梁、柱配筋应符合下列构造要求:1 受力纵筋直径不应小于16mmo2 钢骨混凝土梁受拉纵筋配筋率不应小于0.2%,受压侧两侧角部必须配置一根直径不小于14rnrn的纵向钢筋。受拉侧和受压侧纵筋的自己置分别不宜超过两排,且梁的纵筋应尽量避免穿过柱中钢骨翼缘。3 钢骨混凝士柱受压侧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2%, 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6%,且必须在囚角配置一根 直径不小
46、于16mm的纵向钢筋。4 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其构件应采用具有135。弯钩的封闭式箍筋,弯钩的直段长度不应小于8倍箍筋直径。5 钢智上设置抗剪连接件时宜采用栓钉。当栓钉位置不正对钢梁腹板时,若钢梁上翼缘承受拉力,则栓钉杆直径不应大于钢梁上寞;缘厚度的1.5倍;若钢梁上翼缘不承受拉力,则检钉杆直径不应大于钢梁上翼缘厚度的2.5倍。栓钉杆的直径不宜小于16mm,其长度不应小子栓钉杆直径的4倍。栓钉的问距沿梁轴线方向不应小于6倍栓钉杆的直径,垂直梁的问R方向不应小于4倍栓钉杆的直径,且均不宜大于300mmj栓钉中心至钢骨板件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o栓钉顶面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6.3.4 钢骨为对称自己置的钢骨混凝土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应符合式(6.3.4)的规定。当有地震作用组合时,公式右端应除以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YIE0 MM民十MtL(6.3.4) 式巾M 弯矩设计值,M岛一一梁中钢自部分的受弯承载力,Mb=YsW,fs其中,W为钢骨截面模量;Ys为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对工字形钢自截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