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 T 465-1995 矿用刮板输送机驱动链轮.检验规范.pdf

上传人:ideacase155 文档编号:203502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40.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MT T 465-1995 矿用刮板输送机驱动链轮.检验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MT T 465-1995 矿用刮板输送机驱动链轮.检验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MT T 465-1995 矿用刮板输送机驱动链轮.检验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MT T 465-1995 矿用刮板输送机驱动链轮.检验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MT T 465-1995 矿用刮板输送机驱动链轮.检验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MT/T 465-1995 矿用刮板输送机驱动链轮检验规范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根据MT231标准中的要求,规定了矿用刮板输送机驱动链轮(简称链轮)的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抽样方案和判定规则。本标准适用于煤矿井下刮板输送机、刨煤机和滚筒采煤机的驱动链轮。2 引用标准GB 6060.1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铸造表面GB 6060.2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磨、车、锺、镜、插及刨加工表面GB/T 13264 不合格品率的小批计数抽样检查程序及抽样表GB 10111 利用随机数锻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MT 231 矿用刮板输送机驱动链轮3 专用检验器具3. 1 链窝量规3. 1.

2、 1 量规结构如图l所示,主要尺寸应符合表1的规定。b 图l链窝量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1995-12-18批准282 d, 1996-05-01实施MT/T 465-1995 圆环链尺寸d1_g.t I 10X 40 10 5970 14X50 12 7888 18X 64 15 1001I0 22X 86 18 130145 24X86 19 134149 26X 92 22 144158 30X 108 25 169184 34X 126 27 197212 3- 1. 2 链窝量规需经计量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3.2 可调中心器表lb-8.1 34 49 59 75 79 89 99

3、 109 口1mr1F。OOS rzll 17. 0 5 24.5 7 29.5 9 37. 5 11 39.5 12 44.5 13 49.5 15 54.5 17 用于确定链轮轴孔的旋转中心,作为链轮几何尺寸检测的基准,其结构如图2所示,调节螺钉和定心块的调节范围,按链轮轴孔的尺寸大小来确定。链轮拥工孔, 中心盟副蛙定心换-. 调节螺盯/ 图2可调中心器4 检验准备4. 1 被检链轮不允许带有任何可能遮蔽缺陷的涂层。283 MT/T 465-1995 4.2 水平剖分式链轮。将连接螺栓拧紧,检查组装情况。4.3 被检链轮的各齿侧面,依次编号1至z(齿数)标记,并在相对应齿侧面编号1至z标记

4、。4.4 在被检链轮轴孔两侧各安装一个可调中心器,以轴孔加工孔为基准。调节可调中心器,找出链轮两侧的旋转中心。5 表面质量检查5. 1 铸造或锻造表面目视检查应没有明显的铸造或锻造缺陷,如有两处或两处以上缺陷者,则判为有一个C类不合格。5. 2 焊接链轮的焊缝应平整均匀,不应出现目视裂纹或其他缺陷,目视检查母材及焊缝表面有两处或两处以上焊接缺陷者,判为C类不合格,有裂纹者判为A类不合格。5.3 链轮非工作表面应有制造厂的永久性标志,无标志者判为C类不合格。5.4 齿面和链窝面粗糙度检查g5. 4. 1 铸、锻表面用GB6060.1规定的比较样块检查;机械加工表面用GB6060. 2规定的比较样

5、块检查,其他加工表面采用相应的比较样块。5.4.2用比较样块逐齿的检查,其最大允许的铲。5.4.3 检查结果有二对齿(4个齿)以上超差时,判为C类不合格。5.5 检查出的缺陷用标记圈出,各项检查结果记录在表2中。链轮规格.样品编号:检测g检查项目锻(铸缺陷焊缝表面质量永久性标志表面粗糙度检查结论备注6 链轮齿圈几何尺寸检查表2链轮表面质量检查记录表项目负责.制造厂g检验日期2检查情况结果审核s6. 1 测量器具及设备g链窝量规、游标卡尺、高度尺、半径规、塞尺、可调中心器、钳工平台、划线盘、外卡钳和其他划线工具等。6.2 链轮齿圈几何尺寸应符合MT231表1中的规定。6. 3 链窝支承平面接触间

6、隙和链轮立槽两侧R2圆弧区接触间隙。将链窝囊规置于链窝底平面上,如有三点与链窝量规接触,贝u第四点与量规底面之间的间隙用塞尺测量,应不超过1mm。同时,使链窝量规两端的n半径区应与链轮回个齿的立槽两侧儿圆弧区接触,如有兰个齿接触。则第四齿的间隙不超过1 mmo有两个以上链窝接触间隙超差时,判为C类不合格。6.4 链轮中心至链窝底平面的距离H.6.4.1 被检链轮放置在V型铁上或其他支撑上,将链窝量规置于链窝之中,并符合6.3条接触间隙的规定要求,然后调节V型铁,使链轮两侧的旋转中心为等高,然后再调节链轮,使链窝量规圆弧两端的上表面为等高。284 MT/T 465一19956.4.2 用高度尺或

7、借助于划线盘测量链轮两侧旋转中心的高度和链窝量规宽度两侧上表面的高度,将链轮每侧测量尺寸之差,再减去链窝量规的厚度d值后,即为链轮中心至链窝底平面的距离H.见图3。H = h, - h, - d, 式中,h, 平台表面至链窝量规上表面的高度,mm;h, 平台表面至链轮旋转中心的高度,mm;d,一链窝囊规的厚度,mmo现l得链轮两侧的H值均应符合MT231中的规定。立精罔帽的由搬回噩直句量蝇撞触L 图3 4巳, / 平台6.4.3 链轮各链窝的H值的测量结果有一个以上链窝底平面距链轮中心距离超差,贝判为B类不合格。6.5 链窝长度L,6. 5. 1 链窝量规置于链轮链窝中,调节链窝量规伸、缩,使

8、量规在链轮链窝的支承面上不能晃动,同时满足6.3条接触间隙的要求。285 MT/T 4651995 6.5.2 用游标卡尺测量链窝量规的圆弧顶端之间的尺寸。6. 5. 3 测量结果有一个以上链窝长度超差则判为B类不合格。6.6 齿根圆弧半径R206. 6. 1 用半径规朝着链窝平面圆弧半径方向测量,见图4。每齿测一处(每个链窝视4处。、在圃半径方向测量R 中心点标志 A向展开/ / / s 图4相邻链窝齿间弦长测量T 国 6.6.2 测量结果有一对齿(4处)以上超差判为C类不合格;两对齿以上超差判为B类不合格。6.7 链轮立环立槽宽度/,用游标卡尺或专用塞尺,测量立槽坡口下部尺寸,超差者判为C

9、类不合格。6.8 相邻两链窝齿间角度偏差。6.8.1 测量相邻两齿间的弦长,间接检验齿间夹角偏差如图4所示。6.8.2 将两个链窝量规分别放入相邻的链窝中,并符合6.5. 1条的规定,然后用游标卡尺测量两链窝量规中心点之间的弦长。用相同方法依次测出每个齿间的弦长。6.8.3 相邻两链窝的实测弦长之差应在偏差之内,各种规格和不同齿数的链轮弦长偏差见附录A、表Al。6.8.4 检验结果有一个以上相邻弦长之差超差时,判为B类不合格,两个以上相邻弦长之差超差时,286 MT/T 465一1995判为A类不合格。6.9 各项几何尺寸检验结果记录在表3中。7 边双链或中双链链轮两齿画闺中心!和齿形角偏差的

10、检验7.1 中心距检查7. 1. 1 将同样的两个链窝量规分别放置在两齿圈同齿号的链窝中、并符合第6.5. 1条的规定。7.1.2 用游标卡尺或钢板尺测量链窝量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如图5所示,沿齿圈圆周均布地测量对应链窝的中心距,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4中。A A 链窝量规中心点K, K, K, 直图5中心距和链轮对应齿的角度偏差测量7. 1. 3 中心距偏差应符合MT231第4.8条的要求,出现-个以上中心距超差时,判为B类不合格。7.2 两个链轮相对应齿的角度偏差检查7.2.1 在链轮组件的两个齿圈相对应的链窝中各放置一个链窝量规,并满足6.5. 1条的要求。7.2.2 在平台上调节链轮组件两端

11、的旋转中心在同一水平,同时使一个链窝量规上的中心点和旋转中心也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见图5。此时应对链窝最规给以水平保持力,防止量规下滑。7.2.3 用高度尺分别测出两个链窝量规中心点的高度值,两个高度之差不超过附录A表A1中所列弦长偏差。287 MT/T 4651995 表3链轮齿圈几何尺寸检验记录表链轮规格:制造厂g样品编号E齿圈号2mm 链齿编号序号检验项目标准值1-2 2-3 3-4 4-5 5-6 6-7 7-8 8-1 结果11 -2 2 -3 3 -4 4 _5 5 -6 6-7 7-8 8 -1 t 1 链窝接触间隙2 链窝底面至中心、高度H3 链窝*度L4 齿根圆半径R,5 立环

12、立槽宽度t6 相邻链窝齿间角度偏差检验结论检测项目负责人,审核E日期g7.2.4 用同样方法依次检测链轮组件两齿圈的其他链窝的高度差,测量结果记录在表4中。7.2.5 链轮组件两齿圈有一对以上离度差超差者,判为B类不合格,两对齿以上超差者判为A类不合格。8链轮和轴的连接尺寸检查8. 1 平键传动8. 1. 1 用内径千分尺(表测量链轮轴孔内径应符合图样配合尺寸。8.1.2 用游标卡尺检查键槽宽度或用键槽复合量规检验(直径、槽宽及深度综合检查)。8.1.3 检查键槽的对称度及歪斜度,应符合图样要求。8.1.4 所有配合尺寸和形位公差全部符合要求时判为合格,其中有一项不合格判为A类不合格。8.2

13、花键传动8.2.1 矩形花键和渐开线花键分别使用各自的综合通端花键寨规检验。8.2.2 键轮花键不能通过塞规者,判为A类不合格。8.3 检测结果(记录在表4中)9链窝及齿形表面硬度检查9. 1 用携带式硬度计在链轮样品上直接试验、检验前将链窝被检处的表面打磨到要求的粗糙度。9.2 在每对齿号对应两齿的链窝底平面各测一组硬度,每对齿号共测量两组硬度值,每组平均值应符合HK等于4555要求。9.3 每个链轮随机检查两个齿号(4组)的硬度。9.4 若有两组的硬度平均值达不到要求值时,则判为B类不合格,两组以上超差时,如l为A类不合格,测量结果记录在表5中。288 、MT/T 465一1995表41双

14、链轮中心距和两齿圈对应齿的角度偏差检验记录表链轮规格g制造厂z样品编号2检验日期g齿检测项目1-2 2-3 3-4 4-5 中心距左齿高度两齿圈对应齿齿形角偏差右齿高度羞值标准值和轴的连接尺寸备注检测g项目负责人2审核g表5链窝硬度检验记录表链轮规格g样品编号3被检齿号左链轮被检齿号右链轮备注检测z10 检验规则制造厂s洋火工艺z硬度规定值,HR.=4555日期=l 2 3 平均l 2 3 平均项目负责人E审核g10. 1 单个链轮或链轮组件的判定规则号5-6 6-7 实测值mm 百函豆7-8 8-1 检验结果10.1.1 表面质量和链轮齿圈几何尺寸两项检验中,每项中出现两个C类不合格等于一个

15、B类不合格,两个B类不合格等于一个A类不合格,但两项中的C类不合格不累计计算。10. 1. 2 各检验项目的检验结果累计有三个B类不合格或有一个A类不合格时,则判该链轮或链轮组件为不合格品。289 MT IT 4 6 5 - 1 99 5 10.2 批的检验规则10.2. 1 检查批是由同一种规格、相同材质、相同工艺条件和连续加工出来的单个链轮或链轮组件组成。10. 2. 2 链轮批量小于10件者要进行逐个检验,淘汰其中的不合格品。大于10件者进行抽检。10.2.3 抽样方案按GB/T13264抽样规定,见表6。样品检验全部为合格品时,判为合格批,样品检验有不合格品时,步IJ为不合格批。表6生

16、t 批量抽样数量合格判定数A10-50 2 。50-100 3 。10.2.4 样本抽取可在组成检查批后或在组成批的过程中进行。10.2. 5 抽样方法按GB10111中5.2. 1条方法,随机抽取。290 圆环链链轮直径节距齿数dXP Z 5 6 7 10X40 B 9 10 5 B 7 14X 50 8 9 10 5 6 18X 64 7 8 9 5 6 22X 86 7 B 9 5 6 24X86 7 8 9 MT/T 465-1995 附录A相邻链禽角度偏差所允许的弦长偏差(补充件)表Al相邻链窝土30弦长偏差链轮中心至链窝底平面名义弦长的距离S 土SH 82. 5 +0.5 55 8

17、2.4 士o.6 68 82.7 土0.881. 5 82.5 士O.9 94.5 82.4 士1.0107.5 82.3 土1.1 120.5 101. 6 士O.6 67.5 102.3 士0.884. 5 102.4 士0.9101 102. 5 士1.1 117.5 102.2 士1.2133.5 102.0 土1.4149.5 129.8 土o.8 86. 5 130.5 士1.0 108 130.5 土1.2129 130.6 士1.4150 130.7 :t1. 6 171 173.4 土1.0118 174. 1 士1.3146.5 174.6 士1.6175 174. 7 土

18、1.8203 174. 7 士2.1 231 173.3 :t 1.0 116.5 174.4 士1.3145.5 174.5 :t 1. 6 173. 5 174. 9 土1.8 202 174.6 :t 2. 1 229.5 mm 链窝链窝量规中心i厚度A d , 53 10 68 12 87 15 114 18 116 19 291 MT/T 465-1995 续表A1圆环链链轮相邻链窝:1:3弦长偏差直径节距齿数名义弦长dXP Z 5 士i:S5 187.2 土1.16 187.7 :1: 1.4 26X92 7 188.0 :1: 1.7 8 188.0 土2.09 187.9 士2

19、.3 5 218.6 土1.36 220.0 :1: 1.7 30 X 106 7 220.2 :1: 2. 0 8 220.4 士2.3 9 220.2 :1: 2. 6 5 253.3 :1: 1. 5 6 255. 1 :1: 1.9 34 X 126 7 255.6 :1: 2. 3 8 255.6 :1: 2. 7 9 255.7 :1: 3. 1 相邻链窝名义弦长和:f:30弦长偏差由下式算出:S = 2Rsin(芋)+-刷n(l铲十号)S_=刷n(lFf一等)R-L -2sin =t一一主/2H+d, 式中:S+一一角度偏差为+30时相邻链窝的弦*;S一一角度偏差为30时相邻链窝

20、的弦长;R一一链轮中心至链窝量规表面中心点的距离;一两齿间的中心线与半径R之间的夹角。292 mm 链轮中心至链窝链窝量规链窝底平面忡厚度的距离A d , H 124.5 155 185.5 125 22 215.5 245.5 146 182.5 218 146 25 253.5 288.5 171 213.5 255 170 27 296 337 MT/T 465-1995 附加说明: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煤矿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煤矿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刮板输送机分会归口。本标准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太原分院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贺汝成、程新中。本标准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太原分院负责解释。2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行业标准 > MT煤炭行业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