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 T 1592-1994 丁苯生胶中结合苯乙烯含量的测定 硝化法.pdf

上传人:dealItalian200 文档编号:204532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67.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SH T 1592-1994 丁苯生胶中结合苯乙烯含量的测定 硝化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SH T 1592-1994 丁苯生胶中结合苯乙烯含量的测定 硝化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SH T 1592-1994 丁苯生胶中结合苯乙烯含量的测定 硝化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SH T 1592-1994 丁苯生胶中结合苯乙烯含量的测定 硝化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SH T 1592-1994 丁苯生胶中结合苯乙烯含量的测定 硝化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叶l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SH/T 1592 94 丁苯生胶中结合苯乙烯含量的测定硝化法1994-03-10发布1994-10-01实施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丁苯生胶中结合苯乙烯含量的测定硝化法SH /T 1 5 9 2 - 9 4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5478-1990(橡胶一一苯乙烯含量的测定一一硝化法。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丁苯生胶中结合苯乙烯含量测定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类丁苯橡胶SBR(包括充油型丁苯)中结合苯乙烯含量的测定;本标准适用于苯乙烯含量不高于50%的嵌段共聚物中结合苯乙烯含量的测定;本标准适用于以苯乙烯均聚物补强的

2、丁苯橡胶中总结合苯乙烯含量的测定。在橡胶中有任何不可抽提的芳香族物质存在,在特定光谱区内有吸收,均会影响本方法的测定结果。2 引用标准GB 6734 成包合成生胶取样GB 6735 合成橡胶试样制备GB/T 8658 丁苯生胶中结合苯乙烯含量的测定折光指数法3 方法原理试样经抽提、干燥后,用硝酸硝化,使苯乙烯结构单元氧化成对硝基苯甲酸,再依次经乙酷和氢氧化纳溶液萃取分离后,用分光光度计在紫外光谱区定量测定对硝基苯甲酸含量。4 试剂和材料分析中使用分析纯试剂和蒸锢水或同等纯度的水。4.1 硝酸:密度1.43g/crn3o 应使用新鲜硝酸,陈硝酸硝化作用较差。4.2 无水乙醋。4. 3 丙酬。4.

3、4 氧化铀饱和溶液。4. 5 氢氧化铀溶液:c(NaOH)=5rnol/L。将200g氢氧化纳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 rnLo 4.6 氢氧化纳培液:c(NaOH)=0.1 rnol/L。将4g氢氧化纳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 rnL。4. 7 元水硫酸纳。4.8 沸石屑。4.9 参比丁苯橡胶:苯乙烯含量约23.5%(m/m),按GB/T8658测定。5仪器、设备5. 1 锥形瓶:100 rnL或125rnL,带有与球形冷凝器(5.2)相连的磨口。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1994-03-10批准1994-10-01实施1 SH/T 1592-94 5.2 球形冷凝器:具有与锥形瓶(5.1)相配的内

4、插磨口接头。5.3 分液漏斗:500mL。5.4 分光光度计:备有10mm的石英比色池,能准确测定波长260nm至290nm范围内的吸光度。5. 5 砂浴或可调电炉。6 取样及试样的制备6. 1 取样按GB6734规定取样,并按GB6735规定剪取实验室样品。6.2 试样的制备将2g实验室样品剪碎,用100mL丙酣(4.3)抽提6h。抽提后样品在100C下干燥1h,制得试样,放于干燥器内备用。7 分析步骤在使用硝酸和乙醒时,应防止皮肤与其直接接触,乙酷萃取操作应在通风橱中进行。7. 1 称取干燥试样,精确至0.0001g。使其质量(以克计)乘以估计的苯乙烯百分含量等于4.5,以保证待测试液的吸

5、光度介于o.30. 8之间。7. 2 将称量后的试样放入锥形瓶(5.1)中,加入20mL硝酸(4.1),再加入几粒沸石屑(4.8)。将锥形瓶置于冷的砂浴或电炉(5.5)上,并与球形冷凝器(5.2)连接,缓慢加热,避免氧化反应过于剧烈。待反应平稳后,剧烈回流至少16h。7- 3 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从冷凝器顶部加入1020mL水,冲洗冷凝器,将锥形瓶从冷凝器上取下,冲洗磨口接头,冲洗液井入锥形瓶中。注:仔细进行以下转移和萃取操作是非常重要的,否则会影响测量精度。7.4 将反应液转移至400mL烧杯中,并用少量水冲洗锥形瓶三次,冲洗液并入烧杯中。边旋动烧杯,边小心加入氢氧化纳溶液(4.日,用pH

6、试纸测试溶液pH值,当pH值大于1后,再滴加硝酸调至溶液的pH值为1。7- 5 洛液冷却至室温,将其转移至分液漏斗A(5.3)中,加入50mL乙酷(4.2),充分摇荡分液漏斗,静置分层,将下面的水相放入原400mL烧杯(7.4)中。在该分液漏斗中加入25mL氧化纳梅液(4.的,放出几毫升至上述烧杯中,以清洗漏斗管颈,然后充分摇荡后,静置分层。将下面的水相放入原400mL烧杯中,乙酷相放入盛有5g无水硫酸铀(4.7)的250mL烧杯中。摇动盛有乙酷萃取液和无水硫酸饷的250 mL烧杯,并将干燥后的乙酷萃取液转移到分液漏斗B(5.3)中。7- 6 再用同样的方法萃取400mL烧杯中的水洛液两次,每

7、次在分液漏斗A中加入50mL乙醒后,都放出几毫升到250mL烧杯中,以清洗漏斗管颈;各次乙酷萃取液仍用原250mL烧杯中的硫酸铀干燥。7. 7 干燥后的三次乙酷萃取液在分液漏斗B中混合,加入50mL氢氧化纳溶液(4.的,充分摇荡后,静置分层,将水相放入250mL容量瓶中。再用氢氧化铀溶液重复萃取三次,每次摇荡之前,应先放出几毫升新加的氢氧化铀溶液于容量瓶中,以冲洗前一次残留在分液漏斗管颈内的氢氧化铀萃取液。7. 8 将四次氢氧化铀萃取液合并在250mL容量瓶中,用氢氧化铀溶液(4.6)稀释至刻度,摇匀。7. 9 用移液管吸取25mL萃取液(7.8)至另一250mL容量瓶中,用氢氧化铀溶液(4.

8、6)稀释至刻度,摇匀,即成试液。7- 10 以氢氧化纳溶液(4.6)为参比液,用分光光度计在265nm、274nm和285nm处测定试液(7.9)的吸光度。如果吸光度高于0.8,应减少萃取液(7.8)量,重新制备试液。8吸收系数K1、K2、屯的测定8. 1 为了得到更准确的分析结果,要用已知苯乙烯含量约23.5%(m/m)的参比丁苯橡胶(4.9),对分2 SH/T 1592-94 光光度计进行校正。8.2 对参比样品重复分析求出吸收系数。8. 3 按7.17.9条的规定制备参比样品试液,并按7.10测定参比试液的吸光度,按8.4计算吸收系数Kl,Kz,K308.4 苯乙烯硝化产物在波长265n

9、m、274nm和285nm处的吸收系数分别为Kl,Kz,K3其值由式(1)给出:手-Ki (1 - x) K , _ 10 式中:Ki-硝化苯乙烯在某一波长的吸收系数;A一一参比试液在指定波长的吸光度;。参比样试液中试样的浓度,g/L;Z . ( 1 ) Ki -聚丁二烯硝化产物的吸收系数,在波长为265nm, 274 nm、285nm处分别为O.373、0.310、0.265; z一一参比样中结合苯乙烯分数。9 分析结果的表述9.1 若有参比丁苯橡胶,结合苯乙烯含量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由式(2)给出:SI + S2十S3结合苯乙烯含量(%)= 一一一一一(2 ) 3 式中:SI = (100A

10、Z65/-37.3)/(Kl一0.373);S2= (100A274/-31. O)/(Kz-O. 310); S3= (100AZ85/-26. 5)/(K3-O. 265); p 试液(7.9)中试样的浓度,g/L;A265、AZ71、A285试液在各指定波长的吸光度;Kl、Kz,K3一一按8.4计算确定的硝化苯乙烯吸收系数。所得结果应表示至二位小数。9. 2 若没有参比丁苯橡胶,结合苯乙烯含量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由式(3)给出:S1十Sz+ S3 结合苯乙烯含量(%)= ( 3 ) 3 式中:SI =AZ65 X 3.83/2.5-0.57; SZ=AZ74 X 3.61/2.5一0.45

11、;S3=A285 X 4.01/2.50.43; 一试液(7.9)中试样的浓度,g/L;AZ65、AZ74、A285一一试液在指定波长的吸光度。所得结果应表示至二位小数。两种计算方法所得结果稍有差异。10 允许差SBR,平行测定的两个结果之差不大于0.60%; SBS,平行测定的两个结果之差不大于1.00%; 3 SHfT 1592-94 高苯树脂,平行测定的两个结果之差不大于1.80%。11 试验报告内容a. 采用标准;b. 样品的全部鉴定结果;c. 试验结果、所采用计算方法;d. 测试过程中注意到的任何异常现象;e. 测定日期。附加说明:本标准由兰州化学工业公司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合成橡胶分技术委员会技术归口。本标准由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化工研究院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萍。叮-Nmf(京)新登字023号同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丁苯生胶中结合苯乙烯含量的测定硝化法SH/T 1592-94 +争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北京复外三里河)中国标准出版社北京印刷厂印刷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各地新华书店经售版权专有不得翻印* 开本880X 1230 1/16 印张1/2字数7千字1994年9月第一版1994年9月第一次印刷印数1-2000争导定价3.00元标目247-120书号:.155066 2-9447 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行业标准 > SH石油化工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