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 T 1312.6-2004 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第6部分 业余无线电设备.pdf

上传人:figureissue185 文档编号:206078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657.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YD T 1312.6-2004 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第6部分 业余无线电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YD T 1312.6-2004 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第6部分 业余无线电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YD T 1312.6-2004 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第6部分 业余无线电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YD T 1312.6-2004 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第6部分 业余无线电设备.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YD T 1312.6-2004 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第6部分 业余无线电设备.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厅1312.6-2004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第6部分:业余无线电设备Requirements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of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for radio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Part 6: available amateur radio equipment 2004一10-09发布2005-03-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YD厅1312.6-2004目次. . . Il l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定义和缩略语24 试

2、验条件25 性能评估方法.56 性能判据.67 适用性.68 骚扰测量方法和限值79 抗扰度试验方法和等级.12YD厅1312.6-2004目。昌本部分是元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标准之一。该标准包括以下部分: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第l部分:通用要求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第2部分:宽带无线电设备元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第3部分:个人陆地移动元线电设备(p但)及其辅助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第4部分:元线寻呼系统元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第5部分:无线语音链路设备和元线话筒元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第6部分:业

3、余无线电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第7部分:陆地集群无线电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第8部分:短距离元线电设备(9kHz-40GHz) 本部分主要参考了GB9254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GB厅17626系列标准、ITU-R SM329辐射杂散、EN301489-15进行制定。11 本部分的第8章、第9章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通信计量中心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肖雳董萌孙永梅鲁朝晖夏华1 范围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第6部分:业余无线电设备YD厅1312.6-2004

4、本部分规定了业余元线电设备的电磁兼容性(EMC)要求,包括限值、性能判据有l测量方法等。本部分适用于各种工作在业余元线电频段的设备及其相应的辅助设备。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 9254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GB厅17618信息技术设备的抗扰限值和测量方法GB厅6113.1元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规范GB 17625.1 低压电

5、气及电子设备发出的谐波电流限值(设备每相输人电流运16A)GB 17625.2 电磁兼容限值对额定电流不大于16A的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GB厅17626.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厅17626.3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厅17626.4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厅17626.5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厅17626.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GB厅17626.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GB厅17626.11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

6、、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YD厅1312.1-2004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第1部分:通用要求ISO 7637一l车辆传导和牺合的电气骚扰第一部分带有12V额定电压电源的客车和小型商用交通工具仅沿电源线的瞬态传导ISO 7637-2 车辆传导和精合的电气骚扰第二部分带有24V额定电压电源的客车和商用交通工具仅沿电源线的瞬态传导IEC 61000-4-1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0-150kHz传导共模骚扰抗扰度试验IEC 61000-4-29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直流电源输入端口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U-R SM.329 杂散骚扰YD厅

7、1312.6-20043 定义和缩略语下列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部分。3.1 定义3.1.1 最高可用灵敏度MaximumUsable Sensitivity 在特定模拟信纳CSINAD)比、误码率CBER)或其它依赖于输入信号电平的特殊输出性能下,收信机的最小射频CRF)输人信号电平。3.1.2 多模设备MultimodeEquipment 能在诸如AM、FM、SSB等几种模式工作的业余无线电设备。3.2 缩畸语AC 交流ACK 肯定应答AM 调幅BER 误码率DC 直流DSB-SC 双边带抑制载波EMC 电磁兼容ESD 静电放电EUT 受试设备FM 调频HF 高频LISN 线路阻抗稳定网络M

8、US 最高可用灵敏度PEP 峰值包络功率RF 射频SINAD 信纳比(信号+噪声+失真/噪声+失真)SSB 单边带SS 系统模拟器(含有用信号源)UHF 甚高频VHF 超高频4试验条件4.1 通用条件业余元线电设备的通用试验条件如:发信机和放大器应在空闲和发射两种模式下都进行试验。收发信机和变换器应在接收、空闲和发射模式下分别进行试验。如果-体化天线设备能够为试验提供一体化天线接口,那么试验应通过该接口进行。2 YD厅1312.6-2004f,L 当根据EUT的情况使用机l山的供电l也源(例如1:AC/DC转换器),以确保EUT在EMC试验期间稳定I作,如果EUT能由几种不同的电源供t毡,那么

9、在试验时山当选取能使EUT产生最大射频输出PEP的供电方式。这种电源、应当作为此种类型设备在实际使用时的n选供电方式在EMC试验时,EUT应设置在下列工作频率:对f单边带设备,工作频率设置在工作频段的中心频率:对于双边带设备,工作频率按次序设置在每一个工作频段的中心频率:对于HF多波段设备或VHF几JHF多波段设备,工作频率依次设置在HF低、中、高工作频段的中心频率:对于HFNHF、HF/UHF或HFNHF/UHF组合设备,工作频率依次按以F设置:最低HF频段的中心频率、中间HF频段的中心频率、最高HF频段的中心频率、最低VHF.几JHF频段的中心频率、中间VHF.几J盯频段的中心频率、最高V

10、HF/UHF频段的中心频率。4.2 试验布置4.2.1 发信机输入端试验布置通过内部或外部信号源产生的适当的正常调制信号进入发信机输入端。外部信号源必须位于试验环境之外。如果不可能从发信机得到RF调制信号,则试验可以使用未调制的载波。必须通过适当的方法来验证通信链路的建立和维持。4.2.2 发信机输出端试验布置对于一体化天线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有用信号应从设备传送至位于试验环境内的天线。产生试验有用信号的试验辅助设备应位于试验环境之外。对于非一体化天线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有用信号应使用适合的屏蔽电缆或波导从天线连接器引出。产生试验有用信号的试验辅助设备应位于试验环境之外。应采取适当的措施以避免

11、骚扰信号对试验设备的影响。被测发信机使用的调制应当能够获得最大PEP输出。可以采用单音频或多音频,或者是合适的码流,或者发信机不在模拟语音及数据传输状态下,或者采用特殊试验调制来代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调制。如果发信机由于受到温度的限制而不能在以上条件下持续发射,那么试验可以采用门限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试验方法应当记录在报告中。4.2.3 收信机输入端试验布置通过内部或外部信号源产生的适当的正常调制信号进入收信机输入端。外部信号源必须位于试验环境之外。对于一体化天线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有用信号应从设备传送至位于试验环境内的天线。这个天线应当通过屏蔽电缆与外部信号源相连。对于非一体化天线设备,建立通

12、信连接的有用信号应使用适合的屏蔽电缆或波导从天线连接器引出。产生试验有用信号的试验辅助设备应位于试验环境之外。收信机输人信号的频率选择见4.10调制信号的特性应符合通信系统特性(见4.5.2)。如果不可能为收信机提供RF调制信号,那么试验可以使用未调制的RF输人信号。在抗扰度试验中,提供通信链路的有用RF输人信号应处于MUS以上60dB范围内。输人信号电平应记录在试验报告中。3 YD厅1312.6-2004必须通过适当的方法来验证通信链路的建立和维持。4.2.4 收信机输出端试验布置收信机的输出应按正常运行时连接电缆至试验环境外的试验系统。应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小对试验系统的影响。4.2.5 收发

13、信机联合试验布置本布置仅仅适用收发双工的情况。EUT和配套设备应当正常试验调制。试验系统应当检测EUT的性能指标。在本试验布置中,搞合到收信机的有用RF输入信号应当采用适当的测试信号进行调制(见4.5.3)。发信机工作在最大PEPRF输出,采用适当的测试信号进行调制,将发信机的输出直接祸合到收信机(中继模式)。4.3 免测频段4.3.1 收信机免测频段收信机的免测频段由EUT的特性决定。当收信机工作在固定单独频率点时,免测频段是工作频率的-5%+5%的区间。当收信机工作在比中心频率低20%的窄带频段内时,免测频段是工作频段的低端频率减去5%到高端频率加上5%的区间。当收信机工作在一段频段内的多

14、个频率时,免测频段是每个工作频率的-5%+5%的区间。4.3.2 发信机免测频段4.3.2.1 骚扰测量免测频段决定于骚扰的特性,同时考虑到测量设备边缘带宽的影响,如表1所示。表1发借机骚扰测量免测频段骚扰必需带宽免测频段Fn 0.05 Fc 1.1 Fn + Fb 注:Fn: lTU无线电规则第146款规定的必需带宽。Fb:在30MHz以下为200kHz;在30MHz以下为2MHzoFc:发信机必需带宽的中心频率。4.3.2.2 抗扰度试验在抗扰度试验时,免测频段是最大占用带宽的2倍。4.4 收信机的窄带晌应同YD厅1312.1-2004的第4.4节乃4.5 正常试验调制4.5.1 发信机A

15、M发信机:单一的正弦调制信号,调制度为额定值。免测频段的中心频率Fc Fc 具有模拟语音调制的AM-SSB或AM-DSB-SC发信机:采用不同音频频率的两个正弦调制信号。刚发信机(窄带刚):单音频率信号,其电平与额定值不同数据传输发信机:4 YD厅1312.6-2004a)选择适当的测试数据序列进行调制。该测试数据序列必须满足以F条件:一一对每个发信机产生的RF信号是相同的:按时间有规律地发射:一一传输序列能准确地重复:一一应当是随机信号,不同于被传输数据中的任何引导序列或同步序列。一一调制深度(或隔离度)应当达到典型使用的情况。b)在同样的EUT上,应在所有的发射测量中使用相同的测试数据序列

16、。具有特殊调制的发信机(包括在凹F模式中的刚TV):如果发信机的调制不同于上述各种类型,那么应当采用正常使用的调制。应当将调制的相关信息记录在试验报告中。4.5.2 收信机如果不可能给收信机馈人有用RF输入调制信号,可以采用未调制信号。有用RF输入信号见4.2.3,调制信号的要求见4.5.1,并且应当提供适当的测试信号源。正常调制的有用RF输入信号特性见表2。表2收信机正常调制的有用RF输入信号特性调制方式调制要求AM 60 % AM (1kHz调制)FM 最大可允许频偏的60%(1kHz调制)SSB 偏离载波频率1kHz其它类型由EUT技术文件定义4.5.3 RF放大器和变换器RF放大器和变

17、换器应当按照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由有用RF信号进行激励。5 性能评估方法5.1 总则E盯的技术文件除了应包括本标准第1部分5.1节中的相关信息外,还应当包括下列要求:一一如果E盯不能持续发射,那么对应于每种发射模式应当注明最大占空比和最长发射时间:一一调制深度(AM发射)、频偏(刚发射)或试验数据序列(数据传输发射)的额定值:一一对于多模设备,产生最大PEP发射功率的工作模式:一一发信机天线负载阻抗和所允许的误差:一一收信机天线源阻抗和所允许的误差:一-EUT使用的专门的AC/DC变换器。5.2 可以建立连续通信连接的EUT同YD厅1312.1-2004的5.2节。5.3 不能建立连续通信连接

18、的EUT同YD厅1312.1-2004的5.3节c5.4 评估辅助设备适用的方法5 YD厅1312.6-2004除YDrr1312.1-2004的5.4节外。还需要考虑以下因素:一产品技术文件可以定义辅助设备的范围。例如:电源、单元是元线电设备的一部分还是独立的辅助设备。二一典型的辅助设备包括麦克风、扬声器、摩尔斯电码键盘(人工、自动/电动)和便携使用的电池充电器。如果无线电设备具有完整、固定的可遥控的面板,那么这种面板也是辅助设备。不可拆卸的面板应被认为是EUT的一部分。可嵌入式的PCB集成附件如果能够增加或改变EUT的功能,那么也被认为是EUT的一部分而不是辅助设备。扣锁式电池组也应被认为

19、是EUT的一部分而不是辅助设备。插拔型或旋人型鞭状天线即使具有500接口也应认为是EUT的一部分而不是辅助设备。5.5 EUT的分类同YD厅1312.1-2004的5.5节。6 性能判据6.1 性能判据A(持续现象)在试验中和试验后,不应出现元意发射。在试验中,模拟语音通信中的音频输出SINAD的恶化不应高于12dB;数据或数字通信中的吞吐量不能低于正常吞吐量的80%。在试验后,音频恶化和数字吞吐量应当自动恢复正常,运行状态没有改变,存储数据和用户程序功能没有丧失,通信链路能够保持。6.2 性能判据B(瞬态现象)在试验中和试验后,EUT发信机在空闲状态时不应产生无意发射。在试验后,没有用户可察

20、觉的通信链路的损失。在ESD试验中,可以允许发信机复位。音频恶化和数字吞吐量应当恢复正常,运行状态没有改变,存储数据和用户程序功能没有丧失,通信链路能够保持。注:当数据系统采用ACK传输时,在试验后发信机有可能仍然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当ACK信号出现后,EUT仍然工作不正常,才能判断EUT失效。6.3 性能判据c(间断现象)在试验中,通信链路可以中断,性能可以允许降级,功能可以丧失,但不应当出现无意发射。在试验后,功能可以由操作者恢复。恢复后,语音质量和数字吞吐量应当恢复正常,E盯能正常运行,不应当出现元意发射。注:当数据系统采用ACK传输时,在试验后发信机有可能仍然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当AC

21、K信号出现后,EUT仍然工作不正常,才能判断EUT失效c7 适用性7.1 骚扰测量骚扰测量项目见表3.;6 表3骚扰测量项目业余无线及其辅助设备测量项目适用端口固定车载便携传导杂天线连接器端口散骚扰适用适用适用辐射杂机箱端口适用适用适用散骚扰辅助设备的机箱端口适用适用适用连续电信/控制端口适用适用适用骚扰DC电源、输入/输出端口适用适用不适用AC电源输入输出端口适用不适用不适用谐波电流AC电源、输入端口适用不适用不适用电压波动和AC电源输入端口适用不适用不适用闪烁7.2 抗扰度试验抗扰度试验项目见表4。表4抗扰度试验项目业余无线及其辅助设备试验项目适用端口固定静电放电机箱端口适用辐射骚扰(80

22、-2000MHz) 机箱端口适用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共模)信号/电信/控制端口、DC和AC电源输入端口适用浪涌(冲击)信号/电信/控制端口、ACIDC适用电源输入端口RF场感应的传导骚扰(共模)信号/电信/控制端口,DC/AC 电源、输入端口适用工频磁场抗扰度机箱端口适用电压变化、电压暂降和短时ACIDC电源、中断输入端口适用瞬变与浪涌(车载环境)DC电源、输入端口不适用8 骚扰测量方法和限值8.1 天线端口(传导杂散)丰项目的测量方法参照U-RSM.329中相关内容进行J体化天线端口不需要进行本项fi式验车载便携适用适用适用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适用不适用适用适用不适用不适用适用不适用Y

23、D厅1312.6-2004本部分中的参考章节8.1 8.2 8.3 8.4 8.5 8.6 8.7 8.8 本部分中的参考章节9.1 9.2 9.3 9.4 9.5 9.6 9.7 9.8 7 YD厅1312.6-2004EUT的1作频段应排除在测量范围外。E盯应当全功率发射与天线端口相连的测量设备的阻抗应为500门测量L限频率为最高工作频率的10次谐波,但不高于40GHz.、圳IJ壁带宽如表5所示。测量限值如表6所示表5测量带宽频率范围9kHz-150kHz 150kHz-30岛1Hz30MHz-IGHz ?: lGHz 注:视频带宽应当至少为分辨率带宽的3倍。表6传导杂散骚扰限值频率程围9

24、挝-Iz-IOOOMHzIOOOMHz 45-48.475MHz 824-849MHz 869-915MHz 偏离工作频带中心频率930-960MHz 2.5倍信道带宽之外1.8-1.92GHz 2.4-2.4835GHz 3.4-3.53GHz 5.725-5.85OGHz 注:在相应频段应遵照国家无线电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8.2 机箱端口(辐射杂散)本项目的测量方法参照U-RSM.329中相关内容进行。辐射杂散骚扰的测量距离建议主3m。分辨率带宽1kHz 10kHz 100kHz IMHz 限值(峰值)-36dBm -30dBm -47dBm 47dBm -47dBm -47dBm -47

25、dBm -47dBm -47dBm 47dBm E盯放置在非导电的支架上,供电应通过射频滤波器后再与EUT相连,以免电源和电缆影响测量结果。如果EUT为非一-体化天线,则天线输出端口应端接500匹配负载。EUT应当全功率发射。机箱的辐射杂散发射在机箱端口处测量无线信号的峰值输出功率电平,辐射相应信息的有用信号排除在本测量之外3测量过程中应防止有用信号过载对测量设备的影响。测量上限频率为最高工作频率的10次谐波但不高于40GHzo8 YD厅1312.6-2004带宽的选择如表5所示:限值如表7所示。表7机箱端口的杂散辐射骚扰限值频率范围限值(峰值)30MHz-IGHz -36dBm lGHz -

26、30dBm 8.3 辅助设备8.3.1 测量方法当辅助设备和EUT一起测量时,发信机J收发信机工作频率的辐射发射应被忽略,但应记录在测试报告中。测量应在辅助设备的典型配置下进行。测量按GB9254进行。8.3.2 限值限值如表8、表9所示(10m测量距离)。当E盯仅仅在电信中心内部使用时,应采用表8中的限值:否则,应当满足表7的限值。表8电信中心辐射骚扰限值频率范围MHz30230 230lOOO 注:1.在过渡频率处(230MHz)应采用较低的限值。2当出现环境干扰时,可以采取附加措施。表9非电信中心辐射骚扰限值频率范围MHz30230 230 1000 注:l在过渡频率处(230MHz)应

27、采用较低的限值。2.当出现环境干扰时,可以采取附加措施。8.4 信号/控制端口8.4.1 测量方法按GB9254进行。8.4.2 限值准峰值限值dBV/m40 47 准峰值限值dBV/m30 37 限值见表10和表11。当EUT仅仅在电信中心内部使用时,应采用表10中的限值:否则,应当满足表11的限值。9 YD厅1312.6-.2004表10电信中心电信端口传导连续骚扰限值频率范罔电压限值dBV电流限由dBAMHz 准峰值平均他准峰伯平均值0.15 0.5 97 .87 84 74 53 43 40 30 0.5 30 87 74 43 30 注:1.在0.150.5 MHz内,限值随频率的对

28、数呈线性减小2电流限值是在阻抗为1500的端口上加LISN测得的变换因子为201g150/1= 44dB 表11非电信中心电信端口传导连续骚扰限值频率范围电压限值dBV电流限值dBIlAMHz 准峰值平均值准峰值平均值0.15-0.5 8474 74-64 40-30 30-20 0.5.-30 74 64 30 20 注:1.在0.15-0.5MHz内,限值随频率的对数呈线性减小2电流限值是在阻抗为1500的端口上加LISN测得的。变换因子为:20lg150/1= 44dB , 8.5 DC电源输入/输出端口8.5.1 测量方法本测量项目适用于DC电缆超过3m的EUT。如果E盯的DC电缆不足

29、3m,且是专用的AC电源到DC电源的连接缆,测量就只在8.6所规定的AC输入端口上进行。当采用准峰值检波测量,结果满足平均值限值时,认为设备符合两种限值的要求,不必再进行平均值检波测量。直流输出端口应通过LISN与提取电源额定电流的负载相连。测量接收机依次与每一-个LISN的测量端口相连,记录传导连续骚扰电平。未被测量的LISN的测量端口应终接50Q负载。E盯应放置在接地平板上,接地平板见GB9254中的定义。LISN的参考接地,点应用尽量短的导体与参考接地平板相连。测量接收机应符合GB厅6113.1中的要求。8.5.2 限值限值见表12和表130当EUT仅仅在电信中心内部使用时,应采用表12

30、中的限值:否则,应当满足表口的限值。表12电信中心DC电源端口传导连续骚扰限值频率范围MHz准峰值dBV平均值dBV0.15、0.579 66 0.5-30 73 60 注:在过渡频率(0.50MHz)处应采用较低的限值。Ul 表13非电信中心DC电源端口传导连续骚扰限值频率范围MHz准峰值dBV0.150.5 66-56 0.5 5 56 5-30 60 注:1.在过渡频率处(0.50MHz和5MHz)应采用较低的限值2在0.15MHr-0.50MHz频率范围内,限值随频率的对数呈线性减小。8.6 AC电源输入/输出端口8.6.1 测量方法测量按GB9254进行,LISN与交流电源相连。8.

31、6.2 限值YD厅1312.6-2004平均值dBV5646 46 50 E盯的传导骚扰限值,限值见表14和表15。当E盯仅仅在电信中心内部使用时,应采用表14中的限值:否则,应当满足表15的限值。表14电信中心AC电源端口传导骚扰限值频率范围限值dBVMHz 准峰值0.150.50 79 0.5030 73 注:在过渡频率处(0.50MHz)应采用较低的限值L一一一 表15非电信中心AC电源端口传导骚扰限值频率范围限值dBVMHz 准峰值0.150.50 6656 0.505 56 530 60 注:1.在过搜频率处(0.50MHz和5MHz)应采用较低的限值。2.在0.15MHz-. 0.

32、50MHz频率范围内.限值随频率的对数呈线性减小38.7 谐波电流CAC电源输入端口)8.7.1 测量方法按GB17625.1进行。8.7.2 限值采用GB17625.1中A类限值。8.8 电压波动和闪烁(AC电源输入端口)8.8.1 测量方法平均值66 60 平均值5646 46 50 11 YD厅1312.6.2004按GB17h25.2进行8.8.2 限值采用GB17625.2中相应的限值。9 抗扰度试验方法和等级9.1 静电脑电抗扰度试验9.1.1 试验方法和等级试验按GB厅17626.2进行。应符合下列要求:a)对于接触放电,EUT应能通过士2kV和土4kV的试验等级:b)对于空气放

33、电,EUT应能通过士2kV、土4kV和土8kV的试验等级。9.1.2 性能判据同本部分6.2的性能判据Bo9.2 辐射骚扰抗扰度试验C80MHz-2GHz)9.2.1 试验方法和等级试验按GB厅17626.3进行,但要满足下列要求:a)试验应在80MHz-2GHz频率范围内进行。b)试验等级见表16。表16辐射骚扰抗扰度试验等级频率范围MHz80-800 800-960 960-1400 1400-2000 骚扰源经过1kHz的音频信号进行80%的幅度调制。试验等级V/m3 10 3 10 c)在80MHz-IGHz频段内,频率扫描步长不大于前一频率的1%;在1-2GHz频段内,频率扫描步长不

34、大于前一频率的0.5%。如果收信机或作为收发信机一部分的收信机在离散频率点的响应是窄带响应,那么此响应忽略。试验频率应记录在测试报告中。9.2.2 性能判据同本部分6.1的性能判据A。9.3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9.3.1 试验方法和等级固定设备及其辅助设备的信号/信号/控制端口和DC电源端口连接电缆超过3m时应进行本试验项目。12 YD厅1312.6-2004对于具有长于3m的电缆或与AC电源相连的无线通信设备及其辅助设备,试验按GB厅17626.4进行,且要满足下列要求:a)信号/通信/控制端口的试验电平为0.5kV:b) DC电源输人端口的试验电平为IkV:c) AC电源输入端口的

35、试验电平为lkVo9.3.2 性能判据同本部分6.2的性能判据B。9.4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9.4.1 试验方法和等级试验按GB厅17626.5进行,且应满足下列要求:a)对于AC电源线,试验电平应为2kV(线对地),lkV (线对线)0b)对于DC/信号线,试验电平应为lkV(线对地),0.5kV (线对线)09.4.2 性能判据同本部分6.2的性能判据B。9.5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9.5.1 试验方法和等级固定、车载及其辅助设备的信号/电信/控制端口和ACIDC电源端口的连接电缆超过3m时应进行本试验项目。试验方法采用GB厅17626.6中的电流钳注人法。当不会寻|起E盯性

36、能降低时,可采用搞合/去娟合网络或直接注人法进行试验。试验按GB厅17626.6进行,且应满足下列要求:a)试验信号由l旺Iz的音频信号进行80%的幅度调制:b)在150kHz80MHz频率范围,频率增加的步长不应超过前-频率的1%;c)试验电平为3Vod)如果收信机或作为收发信机一部分的收信机在离散频率点的响应是窄带响应,那么此响应忽略。9.5.2 性能判据同本部分6.1的性能判据Ao9.6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9.6.1 试验方法和等级本试验项目适用于带有对磁场敏感装置的EUTo试验方法见GB厅17626.8。试验等级为3A1m。9.6.2 性能判据同本部分6.1的性能判据Ao9.7 电压暂

37、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9.7.1 试验方法和等级9.7.1.1 交流电源试验方法和等级试验方法见GB厅17626.1L 13 YD厅1312.6-2004试验等级应为:a)供电电压下降30%,持续时间10ms;bl供电电压下降60%,持续时间IOOms;c)供电电压下降95%,持续时间5s、9.7.1.2 直流电源试验方法和等级试验方法见IEC61000-4-290如果E盯有后备电源、或双路电源,那么应在后备电源或双路电源工作的情况F进行试验。试验等级见9.7.2.209.7.2 性能判据9.7.2.1 交流电源性能判据在供电电压的下降30%、持续时间10ms情况下,应符合本部分性能

38、判据B;在供电电压下降60%、持续时间100ms或下降95%、持续时间5s的情况下,应符合性能判据C。9.7.2.2 直流电源性能判据直流电源性能判据见表17、18、19。表17电压暂降试验等级和性能判据试验项目试验等级%UT持续时间s性能判据A注0.01 70 B注C 电压暂降A 0.01 40 B C 注:如果EUT在后备电源或双路电源工作时进行测试,那么采用性能判据A,否则采用性能判据,表18电压短时中断试验等级和性能判据试验项目试验条件试验等级%UT持续时间s性能判据A注高阻抗(试验发生器0.001 。B注输出阻抗)5 C 电压短时中断A 低阻抗(试验发生器0.001 。B 输出阻抗)

39、5 C 一一一一-注:如果EUT在后备电源、或双路电源、工作时进行测试,那么采用性能判据A,否则采用性能判据,14 YD厅1312.6-2004表19电压变化试验等级和性能判据试验项目试验等级%UT80 电压变化120 9.8 瞬变和浪涌抗扰度试验(车载环境)9.8.1 试验方法和等级持续时间s0.1 10 0.1 10 性能判据A A A A 试验应对车载环境下商用业余元线电及其辅助设备的12V和24V的DC电源输入端口进行。试验按ISO7637斗和ISO7637-2进行。9.8.1.1 由12V直流供电的EUT对于直接与12V的车载蓄电池相连的E盯,应采用a)的要求。对于不与12V车载蓄电

40、池直接相连的E盯,应采用a)和b)的要求。a)脉冲3a和弛,试验等级ll,对每种脉冲,试验时间减少到300s;脉冲4,试验等级ll,5个脉冲,脉冲具有如下特性,Vs =-5V, Va =-2.5V, t6=25ms , h =50ms , t8=5s , tf=5mso脉冲周期:lmin b)脉冲1,试验等级ll:t)= 2.5s; 10个脉冲:脉冲2,试验等级ll:t)= 2.5s; 10个脉冲;脉冲7,试验等级ll:5个脉冲。9.8.1.2 由24V直流供电的EUT对于直接与24V车载蓄电池相连的EUT,应采用c)的要求,并应在报告中注明。对于不与24V车载蓄电池直接相连的EUT,应采用c

41、)和d)的要求。c)脉冲3a和弛,试验等级ll,对每种脉冲,试验时间减少到300s;脉冲4,试验等级ll,5个脉冲,具有如下特性:Vs=-lOV; Va= -5V;比=25ms; t7=50ms; t8=5s; tf=lOms;脉冲周期:lmin d)脉冲la,试验等级ll:t) =2.5s; Ri=25 Q; 10个脉冲:脉冲屿,试验等级II:t) =2.5s; R=100 Q; 10个脉冲:脉冲2,试验等级II:t) =2.5s; 10个脉冲。9.8.2 性能判据对脉冲3a和弛,应采用本部分6.1的性能判据Ao对脉冲1、la、lb、2、4和7,应采用本部分6.2的性能判据B。15 寸CON-.NF的FO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第6部分:业余无线电设备YD/T 1312.6-2004 *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发行t以r!i;:立l乓少)I(.d主j14 j- A 中邮政编码100061电话:68372878 北京地质印刷厂印刷版权所有不得翻印2005 1 3 ) J 1 J阪2005 q 3 )J t);(升飞11.欠印刷l* 川水:880xl230 1/16 rp5长1.375严数:32 f: ISBi 7.- 115 1041/05 - 15 本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联系电话:(01068372878 i Ifr: 10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行业标准 > YD通信行业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