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4225.3-1993 铧式犁试验方法.pdf

上传人:hopesteam270 文档编号:208532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256.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14225.3-1993 铧式犁试验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GB T 14225.3-1993 铧式犁试验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GB T 14225.3-1993 铧式犁试验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GB T 14225.3-1993 铧式犁试验方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GB T 14225.3-1993 铧式犁试验方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GBT14225.393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与拖拉机配套的普通用途的水、旱田铧式犁(以下简称铧式犁)的试验条件、项目及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普通用途的水、旱田铧式犁的性能试验和生产试验。特殊用途的铧式犁(如林业、沼泽地、深耕、土壤改良及带复式作业部件的铧式犁)可参照执行。 2 试验的条件和准备 2.1 试验地条件。试验地应选择在平坦、有代表性的田块,试验地的纵、横向坡度印苹大于3,前茬高度应小于20cm,土壤含水率和坚实度应在适耕范围(土壤的含水率1025)。 2.2 试验机组状态。试验样机及其配套动力应有良好的技术状态,试验所用的仪器、设备需检查校正。对比试验应在同等条件下进

2、行。 2.3 试验测区的划分。性能试验测区的长度,旱田应不小于50m,水田及小型拖拉机(额定牵引力少于5kN的四轮拖拉机及手扶拖拉机)配套犁试验测区长度印苹小于20m。试验测区的宽应能满足全部试验样机和对比样机试验需要。试验田块按图1区划,应有足够的稳定区长度。 图 1 性能试验田块区划图 +标杆位置;土壤含水率、坚实度、植被或田面水深测定位置; 耕深、耕宽测点,每行程不少于11点,等距离插上标杆 2.4 试验地状况的测定。土壤含水率、坚实度、植被及水田田面水深和垄作地区垄距、垄高的测定按图1位置测定5点。 2.4.1 土壤含水率用取样法测定,也可用水分测定仪进行测定。每一测点按10cm分层取

3、样页码,1/21C:gblr华光GBHG19916c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dD142250c.htm(最下层至地表的高度要大于测定的最大耕深),分别计算各分层的平均值和全耕层平均值,用绝对含水率表示,记入表1。 2.4.2 土壤坚实度用土壤坚实度仪测定,每一测点按10cm分层测定(最下层至地表的高度要大于测定的最大耕深),分别计算各分层的平均值和全耕层的平均值,记入表2。 2.4.3 根据需要可加测05cm土层的含水率和坚实度。 2.4.4 测定耕前的植被种类、植株高度并用11m2的框架,将框内植被齐地面剪下称重(稻茬地可用数丛法测定),计算

4、5个测点的平均值一并记入表3。 3 性能试验 3.1 性能试验目的和测定项目 3.1.1 性能试验目的是评定铧式犁作业质量能否达到规定的产品设计要求。 3.1.2 测定项目:耕深、耕宽、作业速度、植被和残茬的覆盖率、土垡翻转程度、土垡破碎(断条)率。 3.2 性能测定,每种工况沿前进和返回方向各不少于二个行程。 3.2.1 耕深和耕深稳定性。耕深是指犁耕形成的沟底至未耕地表面的垂直距离,来用耕深尺或其它测量仪器,测量后犁体耕深。分别计算出每一行程和每一工况的平均耕深、变异系数和耕深稳定性系数,记入表4。 计算式如下: a. 每行程值按(1)式计算: b. 工况值按(2)式计算: (1)(2)页

5、码,2/21C:gblr华光GBHG19916c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dD142250c.htm3.2.2 耕宽和耕宽稳定性。耕宽是指在一个耕作行程中耕翻土垡的宽度,沿垂直机组运动方向测定两个相邻行程犁沟沟墙之间的水平距离,在测定耕深的相应处进行测量,分别计算每行程和每种工况的平均耕宽变异系数和耕宽稳定性系数,计算方法同3.2.1,记入表5。 3.2.3 作业速度。测定机组每一行程平均速度,并计算每种工况平均值,记入表6。 3.2.4 植被和残茬覆盖率。每工况不少于3个测点,在已耕地上取宽度为2 b( b犁体工作幅宽),长度为30cm的面积,

6、分别测定地表以上的植被和残茬重量,地表以下至8cm深度内的植被和残茬质量和8cm以下耕层内的植被和残茬重量(见图2)。按(3)、(4)式计算植被和茬覆盖率,记入表7。 图 2 式中:ai各测定点耕深值,cmn 每行程测定点数;每行程平均耕深,cm;S 每行程标准差,cm;V 每行程变异系数,;U 每行程耕深稳定性系数,;工况平均耕深,cm;N 工况测定点数;Sm工况耕深标准差,cm;工况变异系数,;工况耕深稳定性系数,。(3)(4)式中: F 地表以下植被和残茬覆盖率,;Fb8cm 深度以下植被和残茬覆盖率,;Z1露在地表以上的植被和残茬重量,g;页码,3/21C:gblr华光GBHG1991

7、6c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dD142250c.htm 用数丛法测定覆盖率时,植被或残茬被覆盖的长度未达到其长度的23者按未被覆盖论,按(5)式计算记入表8。 3.2.5 土垡翻转程度。土垡在翻转后其含植被或残茬表面与沟底夹角小于90者为翻垡,90100者为立垡,大于100者为回垡,按(6)式计算,记入表9。 3.2.6 土垡破碎(断条)率。每工况不少于3个测点,在不小于 b b(cm2)面积耕层内,分别测定最大尺寸大于和小于、等于5cm的土块重量,按(7)式计算,记入表10。 铧式犁在水耕或旱耕其垡片成条时,测定断条率。测定最后犁体的垡片断条

8、数(如该犁体处于拖拉机轮辙处,应拆掉该犁体),最大垡片长、平均垡片长。垡片断裂的面积超过该断面积的一半者为一断条。断条率按(8)式计算,记入表11。 Z2地表以下8cm深度内的植被和残茬重量,g;Z38cm深度以下植被和残茬重量,g。(5)式中: f 覆盖率,;Z1耕前平均丛数,丛m2;Z2耕后平均丛数,丛m2。(6)式中: L 测区长度,cm;Lh回垡长度,cm;Ll立垡长度,cm;rf翻垡率,;rl立垡率,;rh回垡率,。(7)式中: C 土垡破碎率,;G 全耕层土垡总重量,kg;Gs全耕层内最大尺寸小于、等于5cm土块的重量,kg。页码,4/21C:gblr华光GBHG19916c200

9、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dD142250c.htm4 机组配套和动痢柒定 4.1 入土行程。测定最后犁体铧尖着地点至该犁体达到稳定耕深时犁的前进距离,稳定耕深按试验预测耕深的80计。每行程测定一次,也可在专门地段上进行测定,必要时可测量入土地段的土壤坚实度,测定结果记入表12。 4.2 驱动轮滑转率。在测区内分别测定在相同转数下两驱动轮(或两履带)空行和作业行进的距离,滑转率按(9)式计算,记入表13。 此项也可用专门仪器测定。 4.3 牵引阴力、犁耕比阻和功率消耗,用测力仪器测出整机的牵引阻力(对难以测出整机牵引阻力的产品允许测出犁体牵引阻力换算成

10、整机阻力),犁体工作部件的阻力用专门的测力装置在田间或土壤槽内进行。在测定阻力的同时相应测定耕深、耕宽和速度,分别按(10)(11)式计算每行程犁耕(或犁体耕作)比阻和犁所消耗功率,并求其工况平均值,记入表14。 5 生产试验 5.1 生产试验的目的和测定项目 5.1.1 生产试验目的:考核铧式犁在正常耕作情况下作业质量稳定性、使用经济性、可靠性(8)式中: P 断条率,次m;fT断条数,次;L 测定区长度,m。(9)式中: 驱动轮滑转率,;Lk机组空行时驱动轮(或履带) n转前进的距离,m;Lz机组作业时驱动轮(或履带) n转前进的距离,m。(10) (11) 式中: K 犁耕(或犁体耕作)

11、比阻,kPa;P 犁牵引阻力;Na 平均耕深,cm;b 平均耕宽,cm;N 犁功率消耗,kW;v 平均速度,ms。页码,5/21C:gblr华光GBHG19916c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dD142250c.htm和易损件的耐磨性。 5.1.2 测定项目有:总作业面积;总作业机组耗油量;总作业时间;班次作业面积;班次作业机组耗油量;班次作业时间;班次纯工作时间;故障排除时间;易损件的磨损量等。 5.2 生产试验考核面积。在设计耕深及所适应的土壤条件下作业,每台犁每米耕作幅宽(按设计值计)作业面积不少于100ha。水田犁及小型拖拉机配套犁每米耕作

12、幅宽作业面积不少于75ha,水田犁水耕作业面积不少于15。 在生产考核过程中,犁梁、犁柱、犁托、悬挂架零部件在正常作业条件下不允许发生损坏,上述零部件发生非正常损坏进行更换时,需要新计算生产考核作业面积。 亦可采用专门疲劳试验设备进行快速试验,试验规范应达到与田间生产试验等效。 5.3 生产试验项目的测定 5.3.1 作业质量的稳定性。生产试验过程中,观察铧式犁的耕作稳定性、植被和残茬的覆盖率、土垡翻转程度、土垡破碎(断条)率、拖堆和粘土情况、耕后地表平整度及入土性能等,需做记录,必要时拍照。 5.3.2 使用经济性。在生产试验过程中,详细记录作业面积,耗油量和作业时间,按(12),(13),

13、(14),(15)式计算,记入表15。 a. 班次小时生产率 b. 纯工作小时生产率 c. 燃油消耗量 (12)式中: Eb 班次小时生产率,hah;Qcb生产试验班次耕地面积,ha;Tb生产试验班次时间,h。(13)式中: Ec 纯工作小时生产率,hah;Tc 生产试验的班次纯工作时间,h。(14)式中: Gn 单位耕地面积燃油消耗量,kgha;Gnz 生产试验班次燃油消耗量,kg。页码,6/21C:gblr华光GBHG19916c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dD142250c.htm d. 时间利用率 5.4 使用可靠性。生产试验全过程中详细记

14、录零部件的损坏、故障及各种异常现象,记录班次作业时间和排除故障时间,记入表16中。并求出有效度(使用可靠性)、生产率、油耗及时间利用率等经济指标。 5.5 易损件的耐磨性。生产试验的开始和结束以及更换零件时,分别对犁铧、犁壁(分置式犁壁测其前犁壁)、覆草板、犁侧板等进行初测和复测,并计算磨损量记入表17。 6 编制试验报告 6.1 试验结束后应将观察、测定和计算结果进行整理,编写试验报告,并将全部原始记录汇总装订成册,以供核对。 6.2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 试验情况概述; b. 试验条件(包括试验地条件)和主要仪器、设备; c. 试验样机的技术特征(含样机照片); d. 试验结果和

15、分析,根据试验测定结果和用户反映,结合试验条件全面分析样机的作业质量、配套性能、使用适应性、经济性、可靠性以及样机技术指标的先进性; e. 试验结论与建议; f. 试验负责人和主要参加人名单。 表 1 试验地土壤含水率测定记录 (15)式中: T 时间利用率。(16)式中: K 有效度(使用可靠性);Tg生产考核期间班次排除故障时间,h;Tz生产考核期间的班次作业时间,h。犁的名称和型号_试验地点_ 测定日期_测点取样深度 土壤含水率, 页码,7/21C:gblr华光GBHG19916c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dD142250c.htm表 2

16、试验地土壤坚实度测定记录 cm土盒编号盒重量 g湿土盒重量g干土盒重量 g土壤含水率1010 1020 2030 2010 1020 2030 30 10 1020 2030 40 10 1020 2030 5 010 1020 2030 平均 010 1020 2030 测定人_ 记录人_犁的名称和型号_试验地点_ 测定日期_测点 测定深度 cm土壤坚实度 kPa备注 1 010 1020 2030 2 010 1020 2030 3 010 1020 2030 4 010 1020 2030 5 010 1020 2030 页码,8/21C:gblr华光GBHG19916c2006-3-2

17、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dD142250c.htm测定人_ 记录人_表 3 试验地状况记录 测定人_ 记录人_ 表 4-1 耕深测定记录 平均 010 1020 2030 犁的名称和型号_试验地点_ 测定日期_项 目 测 定 数 据试验地大小长度,m 宽度,m 面积,m2试验地地形及坡度 土壤质地 前茬作物名称 植 被 情 况植被种类 平均株高,cm 最大株高,cm 密度,g/m2前次耕深,cm 水田田面水深,cm 其 他 犁的名称和型号_ 设计耕深,cm_拖拉机型号_ 测定日期_ 测 点耕 深,cm 第一行程 第二行程 第三行程 第四行程1 2 3 4 5

18、页码,9/21C:gblr华光GBHG19916c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dD142250c.htm测定人_ 记录人_ 表 4-2 耕深测定记录 6 7 8 9 10 11 每 行 程平均值,cm 标准差,cm 变异系数,工 况平均值,cm 标准差,cm 变异系数,犁的名称和型号_设计耕深,cm_ 拖拉机型号_ 测定日期_ 测 点耕 深,cm 第一行程 第二行程 第三行程 第四行程前 犁 体 后 犁 体 平 均 前 犁 体 后 犁 体 平 均 前 犁 体 后 犁 体 平 均 前 犁 体 后 犁 体 平 均 1 2 3 4 页码,10/21C:g

19、blr华光GBHG19916c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dD142250c.htm测定人_ 记录人_ 表 5 耕宽测定记录 5 6 7 8 9 10 11 每 行 程 平均值,cm 标准差,cm 变异系数, 工 况 平均值,cm 标准差,cm 变异系数, 犁的名称和型号_设计耕深,cm_ 拖拉机型号_ 测定日期_ 页码,11/21C:gblr华光GBHG19916c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dD142250c.htm测 点第一行程 第二行程 第三行程 第四行程基 距 耕 后 距 耕 宽 基 距 耕

20、后 距 耕 宽 基 距 耕 后 距 耕 宽 基 距 耕 后 距 耕 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每 行 程 平均值,cm 标准差,cm 变异系页码,12/21C:gblr华光GBHG19916c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dD142250c.htm测定人_ 记录人_ 表 6 作业速度测定记录 测定人_ 记录人_ 表 7 植被和残茬覆盖率测定记录 数, 工 况 平均值,cm 标准差,cm 变异系数, 犁的名称和型号_ 试验地点_ 测定日期_ 行程 测区长度 m时 间 s速 度 m/s速 度 km/h页码,13/21C:gblr

21、华光GBHG19916c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dD142250c.htm测定人_ 记录人_ 表 8 植被覆盖率(数丛法)测定记录 犁的名称和型号_ 前茬作物_拖拉机型号_ 测定日期_ 项 目 行程序号 露在地表以上的 植被和残茬重量 Z1g地表以下8cm深度内的植被和残 茬重量Z2g8cm深度以下的植被和残茬重量 Z3g地表以下植被和 残茬覆盖率 8cm深度以下植被 被和残茬覆盖率 第一行程 第二行程第三行程第四行程平 均犁的名称和型号_ 前茬作物_拖拉机型号_ 测定日期_ 项 目 行程序号 耕前平均丛数 丛/m2耕后平均丛数 丛/m2覆盖率

22、 第一行程 第 二行程第三行程第四行程页码,14/21C:gblr华光GBHG19916c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dD142250c.htm测定人_ 记录人_ 表 9 土垡翻转程度测定记录 测定人_ 记录人_ 表 10 土垡破碎率测定记录 平 均犁的名称和型号_ 土壤类型_拖拉机型号_ 测定日期_ 项 目 行程序号 回 垡 立 垡测区长 m 回垡总长m回垡率 测区长 m回垡总长 m立垡率 第一行程第二行程第三行程第四行程平 均犁的名称和型号_ 土壤类型_拖拉机型号_ 测定日期_项 目 行程序号 大于 b b(cm2)面积的耕层内土块质量 kg

23、土垡破碎率 5cm土块 5cm土块 土块总重量 页码,15/21C:gblr华光GBHG19916c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dD142250c.htm测定人_ 记录人_ 表 11 断条率测定记录 测定人_ 记录人_ 表 12 入土行程测定记录 第一行程 第二行程第三行程 第四行程平 均犁的名称和型号_ 土壤类型_拖拉机型号_ 测定日期_ 项 目 行程序号 测区长 m断条数 次断条率 次m第一行程 第二行程 第三行程第四行程平 均页码,16/21C:gblr华光GBHG19916c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

24、tagbdD142250c.htm测定人_ 记录人_ 表 13 驱动轮滑转率测定记录 犁的名称和型号_ 设计耕深,cm_拖拉机型号_ 测定日期_ 项目 序号 预测耕深 cm稳定耕深 cm入土行程 m备 注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 犁的名称和型号_ 土壤类型_拖拉机型号_ 设计耕深,cm_ 试验地点_ 测定日期_ 页码,17/21C:gblr华光GBHG19916c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dD142250c.htm测定人_ 记录人_ 表 14 牵引阻力测定记录 项 目 第一行程第二行程第三行程 第四行程 平均 工作档位 工作

25、速度,ms 平均耕深,cm 平均耕宽,cm 空行时驱动轮(或履带)n转 行进的距离,m左轮 右轮 作业时驱动轮(或履带)n转 行进的距离,m左轮 右轮 滑转率,左轮 右轮 犁的名称和型号_ 测力仪类型_拖拉机型号_ 土壤类型_测定日期_项 目 第一行程第二行程第三行程第四行程 平均 犁的牵引阻力,N 平均耕深,cm 页码,18/21C:gblr华光GBHG19916c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dD142250c.htm测定人 _ 记录人 _ 表 15 生产查定记录和计算结果 平均耕宽,cm 土垡断面,cm2比阻,kPa 工作速度,ms 犁所消耗功

26、率,kW 犁的名称和型号_ 试验地点_拖拉机型号_ 测定日期_ 项 目新 样 机 对 比 样 机第一班次第二班次第三班次平均第一班次第二 班次第三班次平均耕地面积,ha 班次时间,h 班次纯工作时间,h 班次燃油消耗量,kg 班次小时生产率,hah 纯工作小时生产率,hah 页码,19/21C:gblr华光GBHG19916c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dD142250c.htm测定人_ 记录人_ 表 16 犁故障和零部件损坏记录及可靠性计算 测定人_ 记录人_ _ 单位面积燃油消耗量,kgha 时间利用率, 犁的名称和型号_ 试验地点_拖拉机型号

27、_ 测定日期_ 项 目 第一班次 第二班次 第三班次 平均故障及损坏零部件名称 完成面积,ha 原因分析 排除方法 排除故障时间,h 班次排除故障时间,h 班次作业时间,h 使用可靠性系数(有效度), 备 注 页码,20/21C:gblr华光GBHG19916c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dD142250c.htm表 17 犁的易损件磨损测定记录 被测零件简图: 该零件已工作面积,ha 测定人_ 记录人_ 犁的名称和型号_ 土壤类型_零件名称代号_ 零件材料_制造厂_ 测定日期_ 磨耗项目 耕前 耕后 磨耗量 每10ha磨耗量 备注尺 寸 磨 耗 mm测 量 部 位L1L2b1b212重量磨耗,g 页码,21/21C:gblr华光GBHG19916c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dD142250c.ht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