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7390-2010 潜油电泵拆卸报告的编写.pdf

上传人:twoload295 文档编号:209385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DF 页数:36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17390-2010 潜油电泵拆卸报告的编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GB T 17390-2010 潜油电泵拆卸报告的编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GB T 17390-2010 潜油电泵拆卸报告的编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GB T 17390-2010 潜油电泵拆卸报告的编写.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GB T 17390-2010 潜油电泵拆卸报告的编写.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75. 180. 10 E 92 GB 中华人民主t./、和国国家标准GB/T 17390-2010 代替GB/T17390-1998 潜油电泵拆卸报告的编写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electrical submersible pump teardown report 2010-11-10发布2011-03-01实施数码防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GB/T 17390-2010 目次前言.1 1 范围-2 附加信息.3 拆卸报告的编写附录A(规范性附录)拆卸报告数据库推荐作法10A.1 范围10A. 2 数据库表.10

2、 A.3 相关数据.10 A.4 拆卸观察资料A.5 潜油电泵失效原因附录B(资料性附录)拆卸报告查询示例GB/T 17390-2010 目。自本标准等同采用美国石油学会APIRP 11曰:1997(潜油电泵拆卸报告的编写)(第三版,1997)。其技术内容相同,编写方法完全对应,仅有编辑性修改为:一一删除了API标准的前言;一一本推荐规范一词改为本标准气一一按照中文习惯对一些编排格式进行了修改。本标准代替GB/T17390-1998(潜油电泵拆卸报告的编写。与GB/T17390-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一一删除了表1潜油电泵拆卸综合报告;一一增加了典型部件图示;一一增加了附录。本标准的附录A

3、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全国石油钻采设备和工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6)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胜利油田胜利泵业有限责任公司、大庆油田力神泵业有限公司、大港油田中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健、邵永实、王兆兰、王维、甘玉涛、汪卫军、石余磊、同建文。本标准于1998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I GB/T 17390-2010 潜油电泵拆卸报告的编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潜油电泵拆卸报告的编写,包括表格、数据库的编写以及查询的应用。本标准适用于普通潜油电泵部件拆卸报告的编写,特殊规格的潜油电泵以及不同的制造厂商生产的不同构造的产品亦可参照使用。2 附加

4、信息为了恰当地使用本标准,下列数据是必不可少的:a) 设备电流卡片;b) 故障前的生产数据;c) 任何不寻常的信息,例如:砂子或者水垢,电力中断,恶劣天气或者风暴,以及化学处理的改变等;d) 提机报告、设备运行报告,服务报告和设备检测报告。3 拆卸报告的编写3. 1 电机拆卸报告见表1,典型电机结构见图103.2 保护器拆卸报告见表2,典型保护器结构见图2。3.3 泵拆卸报告见表3,典型泵结构见图3。3.4 分离器拆卸报告见表4,典型分离器结构见图401 GB/T 17390一2010作业方z采油厂:表1电机拆卸报告制造厂商:井号z编号:额定功率:额定电压z一一一一一一额定电流:一一一一一一型

5、号:一一一一一一安装日期:提机日期z运行时间zl.头部:接线孔:完好一一一烧毁一一一腔体腐蚀:是一一一否一一一是否进水:是一一否一一一电机头腐蚀z是否2.底座z是否腐蚀z是一一一否一一一底部衬套z完好一一一损坏一一过滤器(如有):完好一一堵塞一一脏一-3.壳体状况:完好z一一一腐蚀:是一一_N一一一压力测试:通过一-一未通过外壳结垢z是一一一否一一一厚度z酸溶性:是一一一否一一一涂层z完好一一一坏一一一(REM)4.轴状况:盘轴良好:是一一一否一一断裂:是一一一否一一高强度轴:是一一一一否一一一花键情况:扭曲:是否腐蚀:是否延伸:完好一一一超标一一一烧毁:是一一一否一一一5.花键套z完好一一磨

6、损一一断裂一一缺失6.止推轴承总成:止推静块z完好止推静块磨损z轻微一一中度一严重高承载轴承:是一一一否一一一轴承塌陷:是一一一否一一_止推动块z完好止推动块磨损z轻微一一一中等严重7.转子轴承总成z完好z一一一过热现象:是一一否一一旋转z是一一一否一一一止推垫片z完好一一脆化一一断裂一一压痕一一一转子轴承衬套:完好一一磨损一一脱色z是一一一否一一一8.定子z电性能:(A-B) (A-C) (B-C) 相问:相对地:绝缘电阻z高压测试:成功一一一失败一一一上部线圈烧毁z下部线圈烧毁:引线烧毁:定子叠片:烧毁:是一一一否一一一一位置:一一一一一一内壁z完好一一一一磨损一一一一9.电缆连接头总成:

7、插入式绕包式完好烧毁损坏电缆头:完好一一损坏过热现象一一0环z完好一一变硬一一打结一一剪切熔化一一终端块z完好一一脏污一一烧毁一一损坏一-10.转子:腐蚀:是一一一杏一一一一外圆磨损=是一一一否一一一磨损位置z外圆烧毁z是一一一否一一一烧毁位置:1l.电机油z清澈含水变黑乳状含有固体物质注意:l.对于没有提到的项目,可以使用意见栏或者本页的背面,有必要的话,单独形成文挡。2. REM意思是改制。备注&总结:拆卸人z日期z地点22 6 4 7 10 3 11 12 2 1一一头部z2一一底座:3一一壳体z4一一铀g岳一一花键套:任一一止推轴承总成:7一一带子轴承总成z8一一定子:争一一电缆连接头

8、总成(以插入式为例): 10一一转子g11一一电机油$12-一-0环.用于将上节转换为单节或通用节转换为下节)图1典型电机结构G/T 17390-2010 串节电机连接图其他省略)3 GB/T 17390-2010 作业方2采油厂2编号z表2保护器拆卸报告制造厂商z安装日期:1.头部z单流阀z完好z漏失2呼吸孔z敞开z是-一一一否:一一一堵塞:是2一一一否:一一一堵塞物z酸溶性z是z一一一否:一一一腐蚀2是z否=2.底座z提机日期:完好z一-一腐蚀z是一一一否一一一防倒块:完好:衬套z完好一一一损坏一一一过滤器g完好一一一堵塞一一-3.壳体状况:完好z一一一腐蚀z是一一否一一一壳体结垢z是一一

9、一否一一一厚度:酸溶性z是否涂层z振动痕迹:压力测试z通过-一失败4.轴状况:盘轴良好2是一一一否一一一断裂=是(REM)否高强度轴:是一一一否一一花键情况:旋扭3是否腐蚀z是否延伸z完好超标一5.花键套z完好一一磨损z一一断裂z一一缺失:一-6.止推轴承总成z止推静块z完好z向上止推磨损z轻微一一中等一一一一严重一一-一向下止推磨损z轻微中等严重高承载轴承z是否轴承塌陷:是否止推动块:完好:向上止推磨损z轻微一一中等一一一严重一一一向下止推磨损2轻微一一-中等一-一严重一一一井号:型号2运行时间27.胶囊总成z耐压测试z成功失败胶囊萎缩=是否穿孔z是一一一否一一一破裂/龟裂z是否外壁沉积物z

10、元沉积物类型卡子z完好一一一缺失8.机械密封z指定类型一一圆形一号:动环:碳硅鸽静环:陶瓷硅鸽顶部中间底部完好移位严重移位轴上沟槽弹簧断裂波纹管完好动环完好动环磨损动环断裂静环完好压力测试:通过/失败9.溢流阀:完好一一一失效一一-10.沉淀腔总成:呼吸管:完好一一一损坏一一腐蚀呼吸孔:完好堵塞11. 0环情况:顶部中部底部柔软硬打结熔化剪切12.油况:清澈含水变黑乳化固体物质顶部胶囊底部胶囊腔室底座注意:1.对于没有提到的项目,可以使用备注栏或者本页的背面,有必要的话,单独形成文档。2.对于连通式保护器请使用另外的表格。如果密封方式是混合的,请在备注中注明。3. REM意思是改制。备注&总结

11、:拆卸人:日期:4 GB/T 17390-2010 1一一头部:4 国1111因2一一底座g3一一壳体g4一一轴:5一一花键套:6一一止推轴承总成g6 噩噩盟E7一一胶囊总成z3 8一一机械密封z如一一溢流阀:10一一沉降腔总成:11-电机泊:11 且J凰蛊报A且12-0环.7 ._-一一-3 9 11111.111 110 11 11 8 WI 机械密封结构3 2 10 回圄11 . 理. 画画画._ , l 4 5 12 _ El&画圄匾圄J6 8 12 3 4 3 9 6 坚配置量监型寸10 1一一轴:11 2一一-静密封面:3-一-0环z11 踵a噩噩混血4一一动密封面g12 岳一一外

12、圈g12 6一一垫圈g5 国姐!圃7一一支架:8一一密封波纹管g2 -E圃u-一-2非一-密封弹簧.12 胶囊式保护器沉降式保护器图2典型保护器结构5 GB/T 17390-2010 作业方2采油厂:表3泵拆卸报告制造厂商:井号:编号:泵级类型:级数2一一一一一一型号:安装日期2提机日期:运行时间:1.头部:完好:是否独立式一体式螺钉:完好一一一腐蚀一一一泵头腐蚀3是一一一否一一一堵塞z是否百分比堵塞物:2.底座z完好2一一一是一一一否独立式一体式腐蚀z是z否z结垢z是z否:酸溶性:是:否27.扶正轴承:上轴承完好磨损衬套:完好下轴承完好磨损衬套z完好z8. 0环z呈主磨损严重老化磨损严重z磨

13、损z壳体螺钉z完好腐蚀顶部中间底部底座腐蚀z是一一一否一一一堵塞:是否百分比堵塞物:3.壳体状况z外壳结垢:是否厚度=酸溶性:是否轴向冲蚀z是否蚀坑深度z振动痕迹:是否涂层z完好一一一损坏4.轴状况:(如有断裂,请详细说明盘轴良好z是否断裂:是一一一一否一一一一高强度轴z是否花键情况:完好变硬打结膨胀熔化9.止推垫片z下止推垫片上止推垫片完好轻微磨损中度磨损严重磨损脆化缺失10.导壳2完好堵塞百分比% 堵塞物z旋扭:是一一一-否一一一-止推磨损2轻微一一一中度一一一严重腐蚀2是否延伸=完好:一一一超标z径向磨损z是:否2轴向磨损z轻微一一一-中度一-一一严重一一-一导壳自转z是否位置:5.花键

14、套=偏磨:是否完好损坏:11.叶轮:水垢:是:一一一否z一一一完好一一一一一一堵塞百分比% 酸溶性z是:一一一否2一一一堵塞物z6.滤网情况:止推磨损2轻微一一-中度一一一严重堵塞z是:一一一否:一一一轴向磨损=轻微一一一中度一一一严重一一一堵塞物:12.卡环z塌陷:是:否z完好一一-一-腐蚀缺失注意:1.对于没有提到的项目,可以使用备注栏或者本页的背面,有必要的话,单独形成文裆。2. REM意思是改制。备注&总结:拆卸人2日期:6 8 1一一头部/排出口:2一一底座/吸入口33一一壳体:4一-1陆zt一-花键套ze一一滤网:7一一扶正轴承sB一一刊3环g争一一止推垫片:10-一一导壳z11一

15、一叶轮312一一卡环.3 12 7 9U8 9 4 6 7 2 12 5 图3典型泵结构GB/T 17390一2010分体式泵头10 8 11 4 混流式泵级分体式泵座7 GB/T 17390一2010作业方z采油厂:编号:安装日期31.头部:完好z堵塞z堵塞物:是腐蚀:是否否2.底座/入口z吸入口干净堵塞是是否否堵塞物z吸人口滤网z是滤网完好z是滤网堵塞z是堵塞物:否否底座腐蚀:是否外壁结垢:是否结垢酸溶性:是腐蚀z是否3.壳体状况:百分比否否完好:结垢z是否厚度:酸溶性:是一-一一否一一一一腐蚀z是否轴向冲蚀:是否涂层=是否涂层损坏:是否表4分离器拆卸报告制造厂商:井号:型号:提机日期:运

16、行时间:5.花键套:完好磨损断裂缺失结垢2是酸溶性:是6.扶正轴承:否否顶部中部底部完好z磨损严重27.诱导壳z完好z堵塞:是否堵塞物z一一-堵塞百分比z腐蚀z是否下止推垫片% 完好磨损脆化缺失8.分离究:完好2堵塞:是一一一一否一一一堵塞物=酸溶性z是否堵塞百分比2腐蚀z是否9.卡环2% 完好一-一一磨损断裂一一一一缺失4.轴状况:(如有断裂,请详细说明)盘轴良好z是一一一否一一一-断裂:是否高强度轴z是否花键情况=旋扭:是否腐蚀:是否延伸:完好超标径向磨损z是否注意:1.对于没有提到的项目,可以使用意见栏或者本页的背面,有必要的话,单独形成文挡。备注&总结:拆卸人z日期:地点:8 旋转式6

17、 阔匾,足二矗11气国脑3息M8 6 7 6 9 2 . 固E膏-f m 涡流式4 9 6 8 6 7 6 9 5 -目111-. E噩噩E .I I l噩噩i1. 沉降式4 6 3 7 9 6 图4典型分离器结构G/T 17390-2010 1一一头部:2一一底座/入口:3一一究体g4一一斗曲:5一一花键套g6一一枝正轴承z7一一诱导轮g8一一分离壳:于一-卡环.9 GB/T 17390-2010 附录A(规范性附录)拆卸报告数据库推荐作法A.1 范围本附录提供了一些拆卸观察参数以便促进潜油电泵拆卸报告在相关数据库中的传递和存储,主要目的是为电子化拆卸报告提供一个公共的基础。还有很多方法由于

18、本标准中提到的方法。就像附录中提到的,所有的文件都要按照统一的格式进行编写,以保证拆卸数据能够在不同的软件之间容易的进行传递。同时提供的还有表格结构和数据关系,但是这些并不像观察参数那样要求的严格。附录B展示了一些制造厂商在使用拆卸报告数据库时可能形成的报告:1)提高潜油电泵使用寿命,2)识别操作中的问题,3)比较设备性能。A.2 数据库表数据库表是指那些存储在数据库中的表格数据。一个表格包含一组相关联的数据。表格中的标题被定义为域。每一个标题下面的信息被称为一条记录。每一个域应该包含唯一的一条记录。这个域被定义为主键。在某些情形下,一定数量的域在表格中构成唯的记录。则每一个这样的域就被定义为

19、次键。表格就是通过这样的一些键相互关联在一起的。基于数据库的拆卸报告的描述分为三部分:A.3相关数据一油井和潜油电泵相关的基本信息。A.4拆卸观测资料一一每一个部件的观测资料A.5失效原因一一导致潜油电泵故障的主要的或者是起作用的因素的总结。在A.3中,那些相对于拆卸观测资料不够详细的数据被称作相关数据。A.3 相关数据相关数据有两种目的。第一是将设备拆卸报告与油井进行唯一性的链接。这种唯一性链接能够将拆卸数据与其他数据库中的数据关联起来。一个唯一性的油井标识和提机日期能够唯一性的定义一次拆卸为一次事件。这就可以实现在不同位置唯一性的识别同一口井的两次不同的拆卸以及同一日期的两次不同的提机。当

20、使用序列号时,潜油电泵设备也能够被唯一性的识别。第二,相关数据应该提供在拆卸分析中有用的信息,而且这些信息通常难以从其他数据库轻松获取。与完井,产量和潜油电泵设备相关的数据,在分析故障原因的过程中,对油公司和潜油电泵制造厂商都很有价值。不幸的是,这些外部数据一般是不共享的。遵循一个公认的标准数据库格式,可以使不同的数据库之间相互兼容。这样可以下载数据到拆卸数据库中,或者上传数据到更大的数据库平台。这个标准可以是PPDM或者POSC。由于拆卸数据库会与现存的数据库结合起来,因此具体使用什么标准,由编程人员决定。拆卸报告相关的数据在图A.3到图A.5中有总结,各个表格之间的关系在图A.l中有说明。

21、A. 3.1 油井名称表(WELLTAB)井唯一性标识(UWl)是联系一口井所有重要参数的主键。WELLTAB表(参见图A.3)使用井唯一性标识来识别每一口井。在该表中的条目不可以经常变换,例如井的自然地址。井唯一性标识也被用于其他外部表,例如所有人,油井维修历史和/或者完善数据库。10 GB/T 17390一2010A.3.2 事件表(EVENTTAB)提机日期和井唯一性标识可以在事件表(EVENTTAB)中唯一性的标识一次拆卸为一次事件。(参见图A.3)无论如何,主键都是事件码(EVENTID)域。事件码(EVENTID)可能是一个随机的文字或数字,工作顺序,或者是服务合同号。保存在事件表

22、(EVENTTAB)的值涉及到事件唯一性的信息。这可能包括提机的原因(参见图A.的,泵挂深度,故障日期和故障前的生产数据,以及初次启动数据。注:生产数据应该单独存放在一张表上,并通过事件码(EVENTID)域进行链接。现场服务报告可以通过随机的序列号链接到事件表(EVENTTAB)0 A.3.3 设备表(EQUIPTAB)潜油电泵可以被拆解成如下主要部件:泵、分离器、保护器、电机,以及每一个具有单独壳体的部件。将事件码(EVENTID)和序列号结合起来来标识拆卸的电泵组件以及油井和提机日期。这一组合可以给定一个唯一的身份标识,该标识被定义为设备码(EQUIPID),存储在设备表(EQUIPTA

23、B)中(参见图A.3)。设备码(EQUIPID)可以是一个任意的字符或拆卸报告的编号对应的字符。该设备码(EQUIPID)编码表可以被链接到一个描述设备基本信息的表(设备详细报告的格式请参见A.3.4和图A.5)。各个厂商所使用的编码习惯不一样,这就使得从编号角度来定义设备的类型变难了。因此一个新域部件码(SECTID)就诞生了,将潜油电泵组件定义为泵、气体分离器、保护器和电机,来解决这一问题。分别使用字母P、G、S和M,然后加上几个阿拉伯数字来表示。部件码(SECTID)阿拉伯数字前缀的目的在A.4. 5中有说明。A.3.4 设备详情表设备的详情被记录在设备详情表中(参见图A.5)。图A.5

24、中的四个表显示了定义潜油电泵部件的基本数据。现有的制造厂商数据库将规定信息的结构。制造厂商数据库能够使用序列号在其自己的数据库内链接到潜油电泵的详细信息,但是这些数据在传输给非制造厂商数据库时会丢失除非创建标准的表。为了促进数据的交互,必须遵循图A.5中说明的域大小。A. 3. 4.1 电泵结构由于所使用的材料数量很大,潜油电泵中使用的材料的详细报告由制造厂商来完成;然而,必须遵守推荐的域大小。A.3.5 观察资料主要部分中的表格以表格的形式展示了本标准中推荐的观察报告。图A.2展示了这些相同的观察报告,一同列出的还有数据库中使用的相应的编码。这些观察报告表(OBSTAB)中的域的结构和关系在

25、下面将进行讨论。A.4 拆卸观察资料一次拆卸过程的所有的观察报告将填写在同一张表上(观察报告表OBSTAB-参见图A.4)。故障观察报告编码可以存储在基于电泵组件的单独的查询表中。只有观察报告本身是保存在数据库中的。可以假定如果没有观察报告的生成,表示电泵各部件都处于好的状态。现在电泵中的各个部件都可以制作观察报告。观察报告表(OBSTAB)中的域包含三个主要部分za.设备码(EQUIPID)(设备辨认)b.部件码(SUBID)(次要部件辨认)c.现象码(OBS:!f)(观察报告号)A. 4.1 设备码(EQUIPID)为了唯一性的识别任何观察报告,必须有唯一性的观察报告编码链接到设备码(EQ

26、UIPID)表。设备码(EQUIPID)是OBSTAB表的主键。11 GB/T 17390-2010 A.4.2 部件码CSUBID)部件码CSUBID)是一个双字符域,该域用于识别观察报告中描述的次级部件。当与OBS:j:j:一起使用时,观察报告记录就变得唯一性了。图A.2展示了如何将部件码CSUBID)分解成两组,这两个组分别是za.共同的多于一件的次级设备(部件码SUB田ID定义为XYb.唯一的独立设备(部件码SUBID定义为WZ)可变量组XY和WZ都是使用部件的关键宇进行描述。XY组中的Y部分是用次级部件的共同部分来描述,例如底座CBase)用B表示;头部CHead)用H表示;壳体Ch

27、ousinG)用G表示。X是描述的机组的主要部件,例如泵CPump)用P表示F分离器CGasseparator)用G表示;保护器CSeal)用S是表示;电机CMotor)用M表示。因此,泵头CPumpHead)和电机壳体(MotorHousinG)可以分别描述成PH和MG。对于具有唯一性的次级部件,字符组WZ就是从部件的名字中提取的。在主要部件和次级部件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例如:SE描述的是定子电气参数CStatorElectrical condition); BC描述的是胶囊总成CBagChamber) 0 A.4.3 现象码COBS#) 现象码COBS:j:j:)描述的是观察报告编码,#可

28、以用1到9等数字进行替换。图A.2展示了推荐的四位整数编码,该编码符合本标准正文出现的拆卸报告格式的要求。注意:在每一个次级部件表中,不存在观察报告编码的副本;然而相同的编码在每一个次级部件表中只出现一次。为了促进个体使用者的唯一性要求,编码的选择被设定成图人6和图A.7中总结的可认知的格式。例如:所有腐蚀性的观察报告的编码中都含有3700,但是次级部件的腐蚀是与其他腐蚀情况区别开来的,这一区分是通过SUBID实现的。附加部件的观察报告也可以使用该命名法进行处理。遵循系统的适应性,以最小的努力使得软件之间能够进行查询和数据交互。连接部件码CSUBID)表和现象码COBS#)表也是编写唯一性观察

29、报告编码的一种可选的方法,但是不推荐使用。A.4. 3.1 物理测量量取的物理测量值都被存储在物理测量值表PHYTAB中(参见图A.5)。设备码CEQUIPID)是连接物理测量值的主键。例如:从电机到其他设备的相间和相对地读数。A. 4. 3. 2 观察报告编码中的额外适应性为了给观察报告增加适应性,要遵循上面提到的公认的格式。图A.6描述了在图A.2中展示的标准观察报告,在纵向上以100递增,在横向上以10递增。并且提供了额外的空,以便增加额外的类别。这些成组的数字能够用于在不需要额外注释的情况下为现有的几组参数提供更多的细节。图A.7展示了所使用的共同部件。必须要注意的是,关于密封情况,只

30、有顶部,中部和底部密封在图A.6中有描述,分别是4900,5400和5900系列。对于其他密封,可以在4900和5900之间以100的梯度递增,中部密封仍然是5400系列。必须注意的是如果不做提前准备的话,某些数据就会丢失。A.4.4 备注备注在任何拆卸报告中都很重要,以便为了下一步观察报告的编写,但是备注在数据库中往往被忽视。使用图A.7可以有助于观察报告的编写,但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观察报告。只是在理想状态下,备注能够适用于每一个观察报告;然而在实际情况下,却不是这样。关于每个次级部件的注释更实际一些。备注必须存储于单独的表CTDREM)中,并且通过设备码CEQUIPID)和部件码CSUBI

31、D)链接到观察报告表CTDOBS)中。A.4.5 观察报告表的结构图A.4展示了观察报告表CTDOBS)的被推荐的表格结构。设备码CEQUIPID)和部件码CSUBID)12 GB/T 17390一2010组成了一个唯一对。关于次级部件的观察报告编码就遵循这唯一对。为了使域的尺寸最小化,与观察报告相联系的设备码CEQUIPID)和部件码CSUBID)的数量限制在9对以内。因而,如果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只存储观察报告。万一不存在损伤,设备码CEQUIPID)和部件码CSUBID)的组合就不存在,也就没有相关记录的存在。在某些情况下,观察报告的数量可能超过9超过9的情况下就可以忽视最不重要的观察报告

32、。或者增加设备码CEQUIPID)表中的项数,以便允许使用另外的设备码CEQUIPID)表和序列号对。这样就能允许所有观察报告的编写。A.5 潜油电泵失效原因潜油电泵故障的原因是数据库中的重要参数,因为数据库采取所有的观察报告并且将其综合起来生成一个或者一组结论。在这一点上,从系统整体上识别故障的原因要比单独的分析各部件的原因要有用的多。潜油电泵故障的原因可能非常的复杂,但是基于域和拆卸数据生成一些结论并将其存入数据库是有价值的。故障可能与拆卸报告的发现有关,也可能元关。例如:如果是花键的故障,但是拆卸仍然进行了,这些都不会是所报告的故障的原因。图A.4展示了推荐的拆卸结论表CCONCLTAB

33、)的格式。A. 5.1 事件码CEVENTID)为了能够唯一性的识别潜油电泵故障的原因,唯一性的故障观察报告编码必须被链接到事件码CEVENTID)表。A.5.2 部件域CSUBIDX#)部件域CSUBIDX#)是一个双字节文本域,该域用于识别井下电泵故障时的故障次级部件(参见A.4.2中的描述)。部件域CSUBIDX#)中的X是P、C或者S,分别代表的是主要、起作用的和次要故障。#的值设为1.详情请参见A.5. 6.1。当故障的原因与井下潜油电泵元关时(电缆或者油管故障),部件域CSUBIDX#)的值就是XF。X表示故障的位置,例如:上、中、下,代码就分别是1、2、3。当位置不明确或者其他情

34、况时就使用代码4,该手册没有包含更多分析潜油电泵故障的内容。A.5.3 故障主要原因域CPFAIL#) 故障主要原因域CPFAIL)使用的是图A2中展示的四位观察报告编码,该编码在A4.3中有详细说明。图A9展示了拆卸过程中与井下设备无关的额外的故障/观察报告编码。这些编码也出现在图人6中。A.5.4 起作用的因素域CCFAIL#) 起作用的因素域CCFAIL#其中#=1)使用了图A.2中展示的四位观察报告编码,该编码在A.4.3中有详细说明。该域提供了重要的对潜油电泵的主要故障起作用的观察报告。了解起作用的因素对查明故障的原因有帮助。额外的起作用因素可能被包含在额外的域中。A. 5. 5 次

35、要故障域CSFAIL1) 次要故障域CSFAIL#,# =1)是另外一个重要的故障机制,该故障机制是与PFAIL1和CFAIL#中涉及的主要原因和起作用因素所不相关的。如果主要故障被修正,则SFAIL#故障就是最重要的。例如,如果主要故障是电机短路,则泵壳的腐蚀就是导致该故障的次要原因。A.5.6 结论备注备注使得故障能够被更深入的了解。主要的、起作用的、和次要故障分析CPREM1 ; CREM #和SREM# )分别有240个字符的空间来做简要说明。A. 5. 6.1 附加失效结论虽然并不是该手册所要求的,但也包含了其他起作用因素和次要故障的规定。必须注意的是不可能同时存在两个引发故障的必然

36、原因。该操作规程推荐在有条件深入了解故障细节之前,仅仅需要明确第一组结论。13 GB/T 17390-2010 设备麦设备放据事件码EVENTID-编号编号型号1 !设备码EQUIPID相关设备数据1/1组件码SECTID/1拆卸日期唯接到制造厂1/ 1拆卸地点目录1/ 1拆卸报告/ 1罔磊豆( I现象描述气事件衰事件码EVENTID泊井标识uw:忏斗一提抗日期之前生产数据之后生产数据油井衰码督督告因数监监报原天给自田丑AE剧唱羽Ma川-E南t呵illi-t 井油共泊提运报油井标识UWI油田名称作业方汹田矿区.|黠结论表事件码EVEN西部件码1SUBIDl 主因1P阳Fl主因分析1PREMl

37、次因1CONFl 次因分析lCONFRl部件码3SUBID3 弱因1SECF1 弱因分析1SECFRl / 现象描述泵头设备码EQUIPID部佯码SUBIDN 一_.现象码1OBSl 1 1 N : 1现象码2OBS2 1 1 1非E现象码30BS3现象码40BS4现象码50BS5油田报告数据结论表?设备码EQUIPID部件码SUBm备注-现象码90BS9-r-一-,图例z设备部件现象码1现象码2现象码8现象码9标题xxxxx yy xxxxx xxxxxx xxxxxx xxxxxx xxxxx yy xxxxx xxxxxx xxxxxx xxxxxx 主键斜体加担xxxxx yy xxx

38、xx xxxxxx xxxxxx xxxxxx 次键斜体xxxxx yy xxxxx xxxxxx xxxxxx xxxxxx 其他域xxxxx yy xxxxx xxxxxx xxxxxx xxxxxx 关系z一对多xxxxx yy xxxxx xxxxxx xxxxxx xxxxxx l一对一图A.1拆卸报告关联图14 GB/T 17390-2010 通用码特指码描述泵分离器保护器电机现象码XH 头部独立式泵头 2810 接线孔烧 3060 单向阀打开 3420 电机进水 3460 堵塞 3610 连通孔打开 3620 堵塞百分比 3630 堵塞物 3660 腐蚀 3700 内腔腐蚀 37

39、10 螺栓腐蚀 3720 酸溶性 3820 XB 底座侵蚀明显 1000 防倒块损坏 2000 分体式底座 2810 滤网脏 3600 堵塞 3610 滤网堵塞 3610 堵塞百分比 3650 堵塞物 3660 腐蚀 3700 螺栓腐蚀 3720 外壳结垢 3810 垢酸溶性 3820 衬套磨损 3900 XG 壳体涂层尚存 2820 涂层损坏 2830 泄漏位置3400 压力测试失败 3410 腐蚀 3700 壳体结垢 3810 垢酸济性 3820 垢厚度 3830 振动痕迹 4420 轴向冲蚀 4440 厚度/深度 4450 图A.2潜油电泵拆卸推荐现象码15 GB/T 17390-201

40、0 通用码特指码描述泵分离器保护器电机现象码XS 轴轴断 2000 高强度轴使用 2840 轴烧毁 3030 轴腐蚀 3720 径向磨损 3900 轴延伸超标 4220 轴扭曲 4300 盘不动轴 4400 花键扭曲 4430 , XP 花键套花键套断 2000 花键套缺失 2700 花键套结垢 3810 垢酸溶性 3820 花键套磨损 4210 X-B 轴承高承载轴承 2850 轴承塌陷 3550 下部轴承磨损 3910 下部轴承磨损超标 3920 中部轴承磨损超标 3940 上部轴承磨损 3950 上部轴承磨损超标 3960 上部衬套磨损 3970 下部衬套磨损 3980 止推静块向下轻微

41、磨损 4022 止推静块向下中度磨损 4025 a 止推静块向下严重磨损 4028 止推动块向下轻微磨损 4032 止推动块向下中度磨损 4035 止推动块向下严重磨损 4038 止推静块向上轻微磨损 4122 止推静块向上中度磨损 4125 止推静块向上严重磨损 4128 止推动块向上轻微磨损 4132 止推动块向上中度磨损 4135 止推动块向上严重磨损 4138 止推静块损坏 4320 止推动块损坏 4330 图A.2(续)16 GBjT 17390-2010 通用码特指码描述泵分离器保护器电机现象码x-o 0形圈顶部O环柔软 1310 中部0环柔软 1330 底部O环柔软 1350 电

42、缆头0环打结 1400 顶部0环打结 1410 中部0环打结 1430 壳体O环打结 1440 底部0环打结 1450 电缆头0环剪切 1500 顶部O环剪切/损坏 1510 中部0环剪切/损坏 1530 底部O环剪切/损坏 1550 电缆头O环熔化 1600 顶部O环熔化 1610 中部0环熔化 1630 壳体0环熔化 1640 底部0环熔化 1650 电缆头0环膨胀 1700 顶部0环膨胀 1710 中部O环膨胀 1730 壳体0环膨胀 1740 底部0环膨胀 1750 电缆头0环变硬 1800 顶部0环变硬 1810 中部0环变硬 1830 究体0环变硬 1840 底部0环变硬 1850

43、 RB 转子轴承过热现象 2900 旋转 4410 止推垫片断裂 4070 止推垫片脆化 4080 止推垫片压痕 4090 转子衬套磨损 4240 转子轴承脱色 2910 SE 定子电性能高压测试失败 3480 上部线圈烧 3010 底部线圈烧 3020 图A.2(续)17 G/T 17390-2010 通用码特指码描述泵分离器保护器电机现象码SE 定子电性能 3030 定子叠片烧 3040 叠片内壁磨损 4210 磨损位置 4200 PC 电缆头插入式 2870 连接处烧毁 3050 连接处损伤 3220 电缆头损伤 3200 电缆头有过热现象 2900 终端块损伤 3240 终端块烧毁 3

44、060 终端块脏污 3570 RO 转子腐蚀 3700 外圆磨损 3900 磨损位置 4200 外圆烧毁 3070 烧毁位置 3000 BC 胶囊总成耐压测试失败 3410 胶囊萎缩 3550 胶囊穿孔 2010 胶囊破裂/龟裂 2020 胶囊状况差 3500 卡子失效 3430 外壁沉积物 3850 沉积物类型 3840 ME 机械密封顶部移位 4900 顶部严重移位 4910 顶部轴上沟槽 4920 顶部弹簧断 4930 顶部波纹管损坏 4940 顶部动环损坏 4950 顶部动环磨损 4960 顶部动环断裂 4970 顶部静环损坏 4980 顶部压力测试失败 4990 中部移位 5400

45、固A.2(续)18 GB/T 17390-2010 通用码特指码描述泵分离器保护器电机现象码ME 机械密封中部严重移位 5410 中部轴上沟糟 5420 中部弹簧断 5430 中部波纹管损坏 5440 中部动环损坏 5450 中部动环磨损 5460 中部动环断裂 5470 中部静环损坏 5480 中部压力测试失败 5490 底部移位 5900 底部严重移位 5910 底部轴上沟槽 5920 底部弹簧断 5930 底部波纹管损坏 5940 底部动环损坏 5950 底部动环磨损 5960 底部动环断裂 5970 底部静环损坏 5980 底部压力测试失败 5990 动环材料碳 6000 动环材料硅

46、6010 动环材料鸽 6020 静环材料陶瓷 6050 !静环材料硅 6060 静环材料鸽 6070 RV 单向阀单向阀失效 3440 CA 沉降腔总成呼吸管断裂 2050 连通孔堵塞 3620 呼吸管腐蚀 3700 IN 诱导壳腐蚀 1000 下止推垫缺失 2770 堵塞 3610 堵塞程度 3630 堵塞物 3650 下止推垫磨损 4012 下止推垫脆裂 4080 圄A.2(续)19 GB/T 17390-2010 通用码特指码描述泵分离器保护器电机现象码ss 分离轮腐蚀 1000 堵塞 3610 堵塞程度 3630 堵塞物 3660 垢酸溶性 3820 TW 止推垫片上止推垫缺失 2760 下止推垫缺失 2770 下止推垫轻微磨损 4012 下止推垫中度磨损 4015 下止推垫严重磨损 4018 下止推垫脆裂 4080 上止推垫轻微磨损 4112 上止推垫中度磨损 4115 上止推垫严重磨损 4118 上止推垫脆裂 4180 DU 导壳堵塞程度 3630 堵塞物 3640 径向轻微磨损 3902 径向中度磨损 3905 径向严重磨损 3908 止推轻微磨损 4072 止推中度磨损 4075 止推严重磨损 4078 偏心磨损 4260 导壳自转 4410 自转导壳位置 4460 1M 叶轮堵塞程度 3630 堵塞物 3640 径向轻微磨损 3902 径向中度磨损 3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